A. 歸納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 確立 崩潰的全過程
歐洲的一些國家(英國為首)科技發達,軍事力量強大,為了擴充資本,擴大海外市場促進本國經濟發展及資本家的野心而發動對外侵略擴張的行動,英國獲得了最多的海外殖民地,為本國提供優質、廉價的勞動力、自然資源、燃料資源,並將生產的工業製成品高價售給本國的殖民地以此牟取暴利。
B. 二戰後殖民體系土崩瓦解
新殖民主義國內外學術界十分關注新殖民主義問題,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新殖民主義的概念和內涵;其實質是什麼;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表現形式等等。 我國學術界的傳統觀點認為,新殖民主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方強國對非西方國家實施的一種侵略政策和手段。在民族解放運動的打擊下,赤裸裸的暴力和強權已經被國際社會所唾棄,西方發達國家被迫改變了直接的殖民統治的舊方式,而採取更隱蔽的、間接的殖民侵略手段。它們充分利用其經濟優勢,對非西方國:家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侵略(必要時也使用軍事手段),把已取得政治獨立的國家置於它們的控制之下,以使這些國家繼續充當其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最大限度地榨取財富。國家政權和跨國公司是新殖民主義侵略滲透的兩大支柱。
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學界的觀點似乎變動不大。例如,仇啟華的《現代壟斷資本主義經濟》[9]和樊亢的《資本主義興衰史》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更為詳盡深入,卻並無實質性的改變。樊亢指出:「新殖民主義是帝國主義在戰後舊殖民主義體系瓦解後,為維護其既得利益,對已經獲得政治獨立的發展中國家推行的一種新的剝削與掠奪形式。與舊殖民主義不同,新殖民主義的主要特點是,它表面上承認原殖民地、附屬國人民的獨立權利,而實際上卻採取種種欺騙手段,從政治、經濟和軍事各方面,對已獲得政治獨立的國家實行控制和滲透,為它們爭奪世界霸權和勢力范圍服務。它側重於經濟滲透和政治控制,但也不排斥進行
軍事滲透和侵略。」樊亢還闡述了戰後帝國主義掠奪方式的幾種變化:加強國家資本輸出,以「援助」為名為私人資本的擴張開路;跨國公司成為推行新殖民主義的重要工具;藉助對現代科技的壟斷控制掠奪發展中國家」[10]。
至90年代以後,由於國際形勢和政治格局發生劇變,加之市場經濟迅猛擴展,和平與發展漸成時代主題,學界對新殖民主義的認識出現了較大分化。一種明顯的傾向是:部分學者不願承認存在新殖民主義。例如,有學者認為,殖民體系解體後,取而代之的是「後殖民主義」,新殖民主義實際上是後殖民主義初期的
表現之一,早已退出了歷史舞台。還有人主張,不應把國際政治經濟關系中的諸多不平等現象說成是新殖民主義的體現,而應從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角度加以解釋。但大部分學者仍然承認新殖民主義的存在,他們的基本觀點與傳統觀點相近,但認識與研究的廣度、深度均有了較大發展。例如,張順洪等撰寫的《英美
新殖民主義》一書從若干角度對新殖民主義進行了評論。關於新殖民主義產生的時代背景。他們指出:新殖民主義是殖民主義在新歷史條件下的延續。二戰後,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涌,殖民帝國紛紛瓦解。在殖民撤退中,殖民主義者千方百計把老殖民主義向新殖民主義轉化,企圖對獲得政治獨立的國家繼續進行控制、干涉與掠奪,保持新生國家對原宗主國的依附性,維持舊的國際不平等關系和國際經濟舊秩序。老殖民主義的終結是廣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斗爭力量日益強大的結果。而新殖民主義的存在和發展則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力量和世界進步力量尚不十分強大的結果。關於新殖民主義的統治形式。他們認為,新殖民主義不是進行武力征服和直接的殖民統治,而是承認政治獨立,採取各種方式尤其是掩蔽的方式進行間接支配,達到控制、干涉與掠奪落後國家和地區的目的。在一定情況下也會進行武力干涉。關於新殖民主義產生的原因。認為新殖民主義是由現代壟斷資本主義本質決定的,是壟斷資本主義對外關系的一種體現。壟斷資本追逐高額利潤,控制市場、原料和投資場所,要做到這些,就必須對已取得政治獨立的廣大發展中國家進行形形色色的控制。世界歷史發展的不平衡也是新殖民主義的一個前提。二戰後獨立的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仍處於相對落後的地位,這就為昔日的殖民列強推行新殖民主義提供了條件。
關於推行新殖民主義的主、客體問題。認為,推行新殖民主義的主體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而客體則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不僅僅是那些有?新殖民政權」的所謂「新殖民地」)。他們不同意關於美國是新殖民主義,英法比等老牌殖民國家是老殖民主義的說法,認為昔日的宗主國在殖民地獨立後也推行新殖民主義。另外,「集體新殖民主義」也是客觀存在,歐共體採取共同行動干涉發展中國家內政就是一種表現[11]。
國外學術界也注重對新殖民主義的研究。許多非西方國家的民族主義者對新殖民主義的理解與中國較接近,典型的代表是迦納前總統恩克魯瑪。他認為,二戰後,舊殖民體系受到沉重打擊而無法維持,社會主義陣營日益壯大,為了使殖民主義適應西方失去政治霸權的新局面,西方列強採取種種手段(包括控制國際市場和操縱商品價格;高利率;「經濟援助」;「無形貿易」;文化滲透等)加強對欠發達地區的控制。新殖民主義控制下的國家在理論上講是獨立的.,但其經濟制度、政治政策以及文化和意識形態等方面,都受到外力的嚴重影響和支配,從而加大了這些國家與富國之間的差距。恩克魯瑪指出:新殖民主義不僅是一種制
度和統治形式,也是一個歷史發展階段,它是「帝國主義最後的,也許是最危險的階段。」[6]
西方學者對新殖民主義問題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對新殖民主義的本質的認識上,許多學者與東方學者的觀點是相通的。他們認為:新殖民主義是在舊殖民體系解體和非殖民化運動取得成功後,西方發達國家對非西方國家實行間接統治的一種方式(或者體系、制度等),是殖民主義在新時期的繼續和發展。但他們的表述和側重有所不同。例如,科林·利斯在《肯亞的欠發達;新殖民主義的政治經濟學》中指出:新殖民主義本質上就是一個國家的人民大眾受到外國資本。通過非直接殖民統治的方式進行支配的一種體系。而斯塔夫里阿諾斯則說:「如果說殖民主義是一種憑借強權來直接進行統治的制度,那麼新殖民主義就是一種讓予政治獨立來換取經濟上的依附和剝削的間接統治制度。」[11]
關於新殖民主義產生的歷史原因。許多西方學者認為:戰後非殖民化和社會主義運動方興未艾,舊殖民統治體系土崩瓦解,為了保持發達國,家:與非西方國家之間以往存在的經濟關系,並防止它們脫離資本主義軌道,必須由一種新的國際關系體系去替代[日殖民主義。另有學者對此加以補充,認為:此時,長期的殖民統治已經把非西方國家納入世界市場,成為資本主義體系中不可分割的外緣部分,仍處於欠發達狀態。因此,西方國家即使不再對它們進行直接統治,也能保障其經濟利益。新殖民主義就是在這種環境中應運而生的。也有學者從另外的角度進行了探討,他們主張:許多新獨立國家很難對其政治和經濟結構進行徹底改
造,從而為新殖民主義的產生創造了條件。其原因是:它們韻支柱性產業都為外國所控制;它們的統治階層為了個人私利而願意繼續保持甚至擴大與外國資本的合作[6]。在這種情況下便產生了新殖民主義在新獨立國家得以產生延續的階級基礎——帝國主義與本地資產階級的聯盟。 「後殖民主義」是指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在「二戰」之後的冷戰和後冷戰時期對「落後」民族和國家進行文化圍剿和文化滲透的一種侵略政策,因而在理論上常常表現為一種文化殖民主義、文化霸權主義和文化帝國主義。依照後殖民主義的觀點,只有西方先進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和楷模,而非西方的「落後」民族的文化則常被貶稱為邊緣文化、愚昧文化。正是在這個所謂「落後」文化被不斷淪為他者化的時代,西方文化霸權逐漸代替了西方以往對第三世界經濟和政治的直接控制,因而,與西方文化霸權的對抗就成了「後殖民時期長期政治沖突」的主要內容。 (註: Edward Said, "Third WorldIntellectuals and Mctropolitan Culture," Raritan 23.3 (1990), p.31.)嚴格地說,後殖民主義是個含混的概念,通常有兩個指向,首先是指一種理論思潮,其次才是一種有別於殖民地宗主國正統文文學的寫作。
後殖民主義作為一種理論思潮其實就是指薩伊德、斯匹瓦克和巴巴這樣一些西方理論家對殖民地寫作/話語的研究。其理論根源主要是後現代主義/後結構主義的一些批評概念;所謂後殖民地文學也就是歐洲殖民地諸國的文學,用以區別其與「主流文學」的不同。後殖民地文學內蘊復雜,不同的國家有著自己固有的傳統和對殖民主義的認可和接受程度,這就決定了研究視角和批評策略的多樣性。從研究方法來看,該流派具有解構主義、女性主義、精神分析、馬克思主義、文化唯物主義和新歷史主義等方法特徵,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存在打破學術界限的傾向。其代表人物主要包括那些目前在英美的主要大學任教的第三世界的後裔。這些學者同時扮演著雙重角色,一方面以第三世界批評家自居,不斷向主流文化發起攻擊,從而為自己尋得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他們又沾沾自喜,儼然以第一世界學術圈的成功者的面目活躍在學術舞台上。無論薩伊德、斯匹瓦克還是巴巴都是如此,都經歷了從一開始默默無聞到在學界嶄露頭角這樣一個艱苦創業的過程。
後殖民批評話語的出現,可以說是西方理論界首次把非西方的文化事實作為理論研究的主題並形成熱點,使歷史未曾受到質疑的西方中心理論在跨文化語境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由於這一理論所操持的是西方最時髦的思想武器,其中包括福柯、德里達的後結構主義或解構主義等。因此,西方學術界不可能像以往對待第三世界文化的態度那樣對其熟視無睹。
在不休的爭論中,後殖民主義理論異軍突起,在理論界獨樹一幟,成為當今文學批評中的一支生力軍。在這一理論思潮的影響下,文學研究的興趣也明顯發生了偏移。許多經典作家的作品也被得以重新解釋。後殖民主義理論的崛起與發展是在一種龐雜繁復的精神氛圍中進行的。當今世界是一個越來越多元化或多極化的世界。當代世界文化已經不可能再是西方中心主義的話語。處於後冷戰時代的今天,民族文化的差異整合性將是一種普遍的文化現象。探視不同文化的屬性問題、強調不同文化之間的平等對話與交流是後殖民主義理論傢具有的一種共同傾向。他們在重視區域文化、地方性文化的同時,還保持了對歐洲中心主義和父權中心主義的批判。從此意義上講,後殖民主義確乎可以對當代復雜的文化現象作出某種文化闡釋,也可以透過現代雜色紛陳的文化帷幔進一步窺視多元文化的質地。
C. 歷史:殖民體系崩潰是什麼時候
1994年4月,南非舉行首次多種族大選,黑人政黨「非洲人國民大會」在選舉中獲勝,該黨領導人曼德拉當選南非歷史上首位黑人總統。種族主義統治在南非的終結,標志著殖民主義統治在非洲的最後結束。
-------------
戰後,殖民體系的瓦解過程首先是從亞洲開始的,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1、1945—1949年,民族獨立浪潮在亞洲興起。
在此期間,獲得獨立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1945年)、越南(1945年)、寮國(1945年)、菲律賓(1946年)、敘利亞(1946年)、約旦(1946年)、印度(1947年)、巴基斯坦(1947年)、緬甸(1948年)、斯里蘭卡(1948年)等。在1948年建立獨立國家的還有朝鮮、韓國和以色列。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亞洲90%以上的地區建立了獨立的民族國家,亞洲大陸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課本P11,……「有的國家是以武裝斗爭為主,而大部分國家是通過殖民主義者移交政權的方式和平獲得獨立的。」)
2、1950—1959年,民族獨立浪潮從亞洲向北非延伸。
此期間獲得獨立的國家有:利比亞(1951年)、柬埔寨(1953年)、蘇丹(1956年)、摩洛哥(1956年)、突尼西亞(1956年)、馬來西亞(1957年)等。50年代末開始,民族獨立浪潮進一步從中東地區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國蔓延。被稱為「沉默地帶」的黑非洲開始覺醒,並拉開了民族獨立運動高潮的序幕。1957年,迦納贏得獨立,從而宣告了第一個非洲黑人獨立國家的誕生。接著,幾內亞也於1958年獲得獨立。1958年4月15日—22日第一次非洲國家會議召開,這是非洲人民聯合反殖反帝的新起點。
3、1960—1975年,以非洲民族獨立浪潮為中心,亞非拉地區基本完成「非殖民化」。
這一時期的突出特徵是,非洲成為民族解放運動的主戰場,由於非洲大陸擺脫了殖民統治,殖民體系的瓦解終成定局。1960年被國際上稱為「非洲年」。因為在這一年中有17個非洲國家獲得了獨立。非洲的新興國家重視各國之間的團結與合作。在第一、二、三屆全非人民大會的基礎上,1963年5月22日—26日31個非洲獨立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及代表在亞的斯亞貝巴舉行會議,通過了《非洲統一組織章程》,成立了地區性的國際組織(簡稱「非統組織」),規定每年至少召開一次非洲國家首腦會議,商討在政治、外交、經濟、文化、防務等方面的互助與合作。會議決定將非統憲章的簽字日,即5月25日定為「非洲解放日」。非統組織的建立標志著非洲獨立國家體系的形成。
這一時期,亞洲的獨立國家體系也在進一步擴大。主要是中東和海灣地區出現一批新興國家,如:科威特(1961年)、葉門(1962年)、南葉門(1967年)、巴林(1971年)、卡達(1971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71年)等。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則有馬爾地夫(1965年)和新加坡(1965年)。
4、1976年以後,殖民主義體系的瓦解進入最後掃尾階段,原來處於託管狀態的一些小國和島國也紛紛獨立。
亞太地區諸島國的獨立。在南太平洋,除澳大利亞、紐西蘭外,1萬多個島嶼長期處於殖民主義的統治之下,二戰後改由聯合國託管,隨著託管制的結束,這些島嶼國家先後宣布獨立,其中除在70年代中期以前已獲獨立的西薩摩亞(1962年)、湯加(1970年)、斐濟(1970年)、巴布亞紐幾內亞(1975年),1976年後獨立的還有:索羅門群島(1978年)、吐瓦魯(1978年)、吉里巴斯(1979年)、萬那杜(1980年7月30日)等。汶萊亦於1984年獨立。
加勒比海諸島國的獨立。長期處於殖民統治之下的加勒比海地區諸島從60年代起也展開了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大部分國家在70—80年代獲得獨立。如:巴哈馬(1973年)、格瑞那達(1974年)、多米尼加(1978年)、聖露西亞(1979年)、伯里茲(1981年)、安地卡及巴布達(1981年)等。
進入80年代,整個非洲只剩下南部非洲個別地區仍處在殖民主義的統治下。1980年,辛巴威爭得了獨立。1990年,納米比亞人民經過長期斗爭也宣告獨立。至此,非洲大陸終於清除了最後一塊殖民地。
白人種族主義者統治下的南非,雖從1961年起已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但它奉行種族隔離政策,這種政策是殖民主義的延續和變形。南非人民為廢除這一罪惡制度進行了數十年的斗爭,國際社會也對南非種族主義政權進行了制裁。隨著「非殖民化」運動在非洲大陸的推進,南非在90年代初不得不實施廢除種族隔離制度的政治改革。1994年4月,南非舉行首次多種族大選,黑人政黨「非洲人國民大會」在選舉中獲勝,該黨領導人曼德拉當選南非歷史上首位黑人總統。種族主義統治在南非的終結,標志著殖民主義統治在非洲的最後結束。
5、 殖民體系的徹底瓦解對世界歷史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一大批戰後新獨立的國家登上國際政治舞台,世界政治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到90年代末,188個聯合國成員中,戰後獨立的國家佔了大多數,這些國家已成為國際政治領域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參考資料:http://angelica.blog.hexun.com/2547950_d.html
D. 世界殖民體系是怎樣瓦解的
1990年3月,納米比亞的獨立標志著非洲民族解放運動歷史使命的完成及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歷史的結束。標志著世界殖民體系的最終崩潰。
納米比亞在15-18世紀,荷蘭、葡萄牙、英國等殖民者先後入侵。1890年被德國佔領。1960年西南非洲人民組織成立,開始進行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1966年聯合國大會根據西南非洲人民的決定將「西南非洲」更名為「納米比亞」。
1990年3月21日實現獨立,成為非洲大陸最後一個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
世界殖民體系形成過程
1、在亞洲,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由於帝國主義在亞洲激烈地爭奪殖民地和勢力范圍,使亞洲各國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19世紀末列強把亞洲分割完畢,中國沒有逃脫這場噩運。
2、在非洲,15—16世紀起,歐洲殖民者相繼侵入非洲,此後幾百年間給非洲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災難。從18世紀晚期到19世紀晚期,歐洲冒險家到非洲內地探險達到200次。
這些探險為帝國主義最後瓜分非洲鋪平了道路。1885年2月帝國主義召開分贓會議,簽署柏林會議《總議定書》,標志著瓜分非洲高潮的到來,到19世紀晚期,帝國主義幾乎使整個非洲被瓜分完畢。
3、在拉丁美洲獨立後,英、美、法、德等資本主義列強紛紛採取經濟、政治和軍事手段,對拉美各國進行滲透。並展開爭奪拉美的角逐,以英美最為激烈。
1823年美國提出「門羅宣言」;1889年又建立「美洲共和國聯盟」;1898年美西戰爭揭開美國向拉美全面擴張的序幕。隨後,美國交替推行「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的政策,加緊侵略和控制拉美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