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法國有多少軍隊
1樓的你在瞎扯什麼?
二戰期間法國只有在淪陷前,才可以稱得上有軍隊,戰爭中後期的自由法國軍隊,才幾千人.當德國佔領了波蘭、挪威後,將軍隊轉向西線,當時的法國軍隊,除了在比利時的63個師外,在馬其諾和東南部還駐扎有30多個師,合計100來個師,軍隊規模在120萬左右.
Ⅱ 法國現在有多少軍隊
法國軍隊組織大致包含法國陸軍、法國海軍、法國空軍和法國國家憲兵隊。法國總統是三軍統帥,軍隊主要任務是防衛法國領土,第二是保衛親法國海外勢力,第三是維持世界穩定。
公開資料中軍隊總人數是779,450(2006年資料,其中259,050 常備兵,419,000 預備役,101,400國家憲兵隊),法軍人數上是歐洲最大軍隊暨世界第13大軍隊。
Ⅲ 二戰主要參戰國的軍工實力排行
NO.1 美國
當時世界上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 ,在二戰的刺激下,戰爭機器空前強大。在巔峰時期擁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後勤保障能力、世界上最好的武器裝備,軍工技術水平也基本在世界上遙遙領先。尤其,美國二戰後期的軍工業水平相當驚人,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整個反法西斯盟國的75%的武器都由美國供應。而戰術指揮水平以及在二戰各個戰場中的戰績也穩居世界前列。並成功的實施了多次空降、登陸等多兵種配合的行動,而強大的海軍航母艦隊也使美國在二戰就建立起了全球作戰的高機動能力,先進的軍工技術水平使美國在二戰後期就擁有了戰略轟炸機、重型航空母艦以及原子彈等先進武器系統,為戰後的世界霸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排在NO.1的位置,當之無愧。
NO.2 德國
德國由於戰前軍事擴張策略的刺激,軍事工業高度發達。其軍火產量在1939年就已經超過英法之和。1940年生產坦克2500餘輛[III型為主],1943年達到了頂峰7600餘輛,後期由於資源的限制,開始提高武器的質量,生產數量大幅度下降。而德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軍隊以及優秀的戰略、戰術思想和指揮水平也是世界所公認的。德國開創了閃電戰的時代,並開創了裝甲兵協同坦克作戰的陸軍高機動作戰的先河。同時德國還最先將空降兵應用於實戰,而空降比利時打垮了鐵桶般的防禦系統也是世界軍事史上的經典戰例。軍工技術高度發達,二戰時期就造出了飛彈,甚至如果不是軍事高層對原子技術的不認同,恐怕,德國會是世界上最先擁有原子彈的國家。但是由於資源的致命傷人口的限制導致兵源供應不足以及情報技術的滯後,也為這支部隊的強悍折了不少分。
NO.3 蘇聯
二戰後期是蘇聯軍事最為鼎盛的時期。 戰爭中後期軍隊一直維持在600萬人以上,二戰末期甚至達到了鼎盛的1200萬人,是世界歷史上最龐大的軍隊。並擁有著當時世界上強大的軍工生產系統,戰爭期間,蘇聯共生產了10.8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雖然有近7萬輛在戰爭中被擊毀,蘇聯強大的生產能力及時的補充了這些損失.蘇聯後期的軍隊也在歐洲最艱苦的戰場上磨練出了鋼鐵般的意志。蘇聯發達的情報系統克格勃,也在二戰歷史上寫下了不可磨滅的篇章。戰術思想方面,蘇聯在二戰中形成了裝甲集團化沖擊的思想,強大的鋼鐵洪流二戰後期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但是,對分重視陸軍火力的思路,甚至無限制的加強火力也是蘇聯的一種致命傷。當時蘇聯有一種說法,有一個角落沒有攻擊到,說明我們的火力還不夠強。還需要不斷增加。其實,那種鋪天蓋地的重型火炮、火箭炮、榴彈炮的呼嘯的震撼場面,與美軍地面部隊利用先進的無線通訊呼叫空中力量與地面火力支援的精確打擊相比,實質上是一種資源的浪費。而蘇聯在冷戰時期更是由於對電子信息技術的不重視逐步落伍。
NO.4 日本
日本的海陸空實力比較平均,均位居世界的前列。強大的航母艦隊,先進的零式戰機,優秀的軍隊素質,都展示了這個窮兵黷武的國家的強大的軍事實力。在於美軍的太平洋對抗中,如果不是情報系統的失敗,也許,日本的敗退還要滯後很長時間。43年以前,日本的海軍實力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團(個人的認為,應該強於英國)。實際上日本的軍工技術水平並不差,只是由於資源的限制以及面對的對手的弱小,日軍的步兵武器、坦克等等與西方列強相比明顯遜色不少。
標註:日英誰強,有爭議。但我個人認為日本強,因為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一帶日軍以不到1萬人的代價殲滅、俘獲英軍12萬人
NO.5 英國
英國是傳統的海軍強國,但是由於過分依賴大西洋的天然壁壘,導致了他陸軍力量的萎縮。而由於當時經濟危機的沖擊,其經濟和資源的維持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殖民地和美國的支援。二戰中,英國依靠強大的海軍實力打垮了德國的海上力量,主導了大西洋的制海權。並在塔蘭托海戰中基本摧毀了義大利的海軍,控制了地中海。但是這種實力不對稱的戰爭,與美日太平洋戰爭中硬碰硬的死磕相比更缺乏含金量。而英國陸軍在東南亞的不堪一擊,在敦刻爾克的慘敗,都寫下了恥辱的篇章。好在英國的情報技術與科技還不算太差。與當時世界各國相比,占據第五位也是實力的展示
NO.6 法國
也許有些人要吐槽了,一個被德國一個月內滅掉的國家也能排到世界前十么?但是,客觀的說,法國的失敗並不是其軍事實力的客觀展示,而是戰略戰術思想的嚴重失誤。但縱觀其軍事力量,法國在當時的世界上並不差。擁有者強大的陸軍(二戰前號稱世界第一陸軍強國,擁有著200多萬的陸軍,也不是純粹的吹牛),海軍力量也不差,不過一切都沒有發揮戰爭就結束
NO.7 中國
中國的軍隊數量並不少。戰前,國軍就有200多萬大軍。巔峰時期,國軍到了400多萬,八路軍也有100多萬。但是關鍵是軍閥林立,國共對立,各系的部隊高度的不統一。長期以來中國的軍事力量缺乏有效統一的軍事集中。雖然,名義上國共合作了,但是底下的摩擦不斷。從戰術戰略思想上,共產黨的游擊戰等理論在大縱深的防禦戰中也在世界上算是先進。但是由於日軍的強大,以及國軍投降的軍隊繁多,也造成了中國軍事力量戰鬥力的低下。雖然國軍的裝備並不差,但是標准化太低,拿著進口的部分武器,子彈供應都是問題。軍工水平太低,綜合國力太差。除了正面戰場幾次戰術上的勝利(戰略上是失敗的)以及大量裝備了美式武器的遠征軍在緬甸路的幾次小勝利外,沒有什麼好的戰績可言。八路軍的幾次歷史上的勝利也不具戰略意義
Ⅳ 歐洲現在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是哪一個呢
俄羅斯必然是第一,若討論除去俄羅斯的歐洲,則有且僅有一個答案:法國!
近現代歷史上,歐洲曾經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歐洲國家的殖民地曾經遍布世界,幾乎統治整個世界。然而,兩次世界大戰徹底打亂了世界的棋盤,美蘇的崛起伴隨著歐洲傳統強國的必然衰落。
歐洲霸主:俄羅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作為蘇聯主要繼承人,獲得了蘇聯的大部分軍事實力,但軍事力量和軍事工業還是大幅衰減。
Ⅳ 法國和中國實力對比
法國軍隊30萬,中國軍隊250萬。各方面數量都是中國占優。
兩國都有核武器,中國三位一體核力量,法國只發展潛射核彈。但中法之間的矛盾到不了非要滅了整塊地的這個程度,核武器暫時可以不考慮。
法國能給人留下印象的陸海空三大件是:
空軍的「幻影」戰機、陸軍的「勒克萊爾」坦克,海軍的「戴高樂」航母。
這些裝備也就是上世紀80年代水平,中國這兩年裝備發展不錯,數量又多,如果兩國商量好,挑個第三方場地打個公平決戰,中國肯定贏。
但沒有誰會那樣打。如果法國不主動打到中國來,中國的數量優勢就發揮不出來,而且缺少遠程投送力量,不能派大量部隊到法國作戰,因此不能把法國怎麼樣。
論國際地位中國和法國其實差不多,雖然它比我們小,但硬實力上它的經濟盤子不小,軟實力上西方文化現在在世界上橫行,法國在西方世界有影響,當年又有許多殖民地,有不少人認同。總體看,跟法國
跟法國鬥法最大的籌碼是中國的經濟力量。中國市場大,合作機會多,不跟法國玩,讓他自己反思去。
Ⅵ 美軍基地遍布歐美國家,法國為何能「獨善其身」呢
眾所周知,美軍的基地遍布全球各個國家,但唯獨歐洲的法國沒有美軍基地,之所以法國能夠獨善其身,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歷史上的法國整體能力是非常強的。從二戰以後,法國的整體作戰能力在全球已經到達了領先的地位,隨著其他地區的殖民地逐漸淪陷之後,法國整體國家的能力就開始下降,一直持續了幾十年以後,法國已經成為了歐洲里邊比較普通的國家之一。
Ⅶ 法國1936年有多少軍隊(陸軍)大概有多少個師
巴巴羅薩計劃190個師中德國師153個,仆從國37個,德國師是按戰時編制的齊裝滿員師,每師16000-18000人,加上軍、集團軍、集團軍群及大本營直屬部隊(各炮兵、工兵、通信、輜重、勤務等)配備4980架飛機的近50萬人的空軍,總兵力550萬,蘇聯西線一共170個師又2個旅是按和平時期編制的未滿員師,每師6000-8000人,裝甲師是德軍集中使用坦克的地面突擊兵團,是裝甲部隊的核心。在1935型的裝甲師中,坦克兵力達一個旅,下屬2個坦克團,每個團擁有2個坦克營,一個營坦克97輛。但在法國戰役後,德軍為了加快裝甲部隊的擴充速度,便在一些輕型師和摩托化師的基礎上組建新的裝甲師,,而坦克團則由老裝甲師提供。因此,擁有2個坦克團的裝甲第1~5師和第10師便將各自所屬的2個坦克團中的一個,抽調給新建的裝甲第11、13、14、15、16、21師。結果,到了1941年6月,所有德國陸軍裝甲師都只編有1個坦克團。各坦克團編制也不盡相同。其中,第1~8、15、18、31、33、35、36坦克團編2個坦克營。第10、11、20、25、27、29、39坦克團編有3個坦克營。1.坦克團的2營制和3營制編制。按1941年2月1日發布的編制,2營制坦克團直屬有團部,裝甲通信排(3號指揮坦克2輛,3號戰斗坦克1輛)、輕裝甲排(2號坦克5輛)、修理連、防空連(20毫米炮12門)。下屬的坦克營編2個輕裝坦克連,一個中裝坦克連。兩種坦克連的差別在於前者裝備3號坦克,後者裝備4號坦克。營直屬有營部(指揮車1輛),指揮連(包括通信排,偵察排,擁有2號坦克5輛的坦克排,工兵排)。每個坦克連編有連部(坦克2輛),4個坦克排(一個排坦克5輛),全連坦克22輛。全營坦克72輛。2營制坦克團坦克總數為152輛。3團制坦克團的團、營直屬部隊及第3坦克營(第7、8輕裝連,第9中裝連)的編制於2營制坦克團相同。其所屬的1、2坦克營每個營編有2個2、3號坦克混編輕裝甲坦克連,一個中裝甲坦克連。混編輕裝甲坦克連編有連部(3號坦克2輛),4個坦克排,第1排2號坦克5輛,第2至4排3號坦克各5輛,全連合計2號坦克5輛、3號坦克17輛。混編中裝坦克連編有連部(4號坦克2輛),編有3個坦克排,第1排2號坦克5輛,第2、3坦克排4號坦克4輛,全連2號坦克5輛,4號坦克10輛。混編坦克營擁有65輛坦克。3營制坦克團一共擁有207輛坦克。2.1941年的德國裝甲師除有坦克團外,還編有1個摩托化旅(2個摩步團),1個團編有2個營(裝甲步兵或摩托化步兵):摩托化步兵營955人,有沖鋒槍97支、機槍72挺、50毫米迫擊炮9門、81毫米迫擊炮6門、步兵炮2門、反坦克炮3門、汽車140輛;裝甲步兵營910人,擁有沖鋒槍82支、機槍145挺、81毫米口徑迫擊炮6門、汽車130輛、裝甲車85輛。團直屬有步兵炮連,有75毫米步兵炮6門。全團2200人,420輛汽車。3.裝甲師屬摩托化炮兵團編有2個輕型炮營(一個營525人,105毫米榴彈炮12門),1個重型炮營(650人,105毫米加農炮4門,150毫米榴彈炮8門或150毫米榴彈炮12門),1個防空營。團直屬有觀測連。全團汽車632輛。4.裝甲師屬偵查營編有一個裝甲連(輕型裝甲汽車18輛,重型裝甲汽車6輛)和3個搜索連,以及1個提供火力支援的重武器連。全營1140人,裝備沖鋒槍181支、機槍101挺、81毫米迫擊炮3門、反坦克炮3門、汽車223輛、裝甲汽車25輛。5.加上1個摩托車營,1個反坦克營(551人),一個工程營(958人),1個通訊營(400人)。裝甲師實力為兵員15600人,坦克總數152~207輛。1942年德國陸軍步兵師編制師部:1x師部指揮連,1x摩托化制圖排3x步兵團:團部:1x團部警衛連1x通信排1x工兵排(3挺輕機槍)1x騎兵排3x步兵營:3x步兵連(12挺輕機槍,2支反坦克槍,3門50毫米迫擊炮)1x機槍連(12挺輕機槍,6門81毫米迫擊炮)x步兵炮連(2門150毫米重型步兵炮,8門75毫米輕型步兵炮)1x炮兵團:團部:1x通信分隊3x輕型炮兵營:營部:1x通信分隊1x校射分隊3x炮兵連(4門105毫米輕型榴彈炮,2挺輕機槍)1x重型炮兵營:營部:1x通信分隊1x校射分隊3x炮兵連(4門150毫米重型榴彈炮,2挺輕機槍)師直屬部隊:1x偵察營:1x騎兵連(9挺輕機槍,2支反坦克槍,2挺重機槍)1x自行車連(12挺輕機槍,3支反坦克槍,2挺重機槍,3門50毫米迫擊炮)1x摩托化支援連:1x摩托化反坦克排(1挺輕機槍,3門37毫米PAK36反坦克炮)1x步兵炮排(2門75毫米輕步兵炮)1x摩步營:營部:1x摩托化通信分隊3x摩步連(6門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4門37毫米PAK36反坦克炮,8挺輕機槍)1x工兵營:營部:2x工兵連(9挺輕機槍,3支反坦克槍)1x摩托化工兵連(9挺輕機槍,3支反坦克槍)1x摩托化舟縱隊1x摩托化輕工兵連1x通信營:營部:1x摩托化野戰電話連(6挺輕機槍)1x摩托化無線電通信連1x摩托化輕型通信連(2挺輕機槍)1x衛生營:1x衛生連1x摩托化衛生連1x野戰醫院(摩托化)2x救護車縱隊師軍需處:8x輕型補給縱隊1x摩托化維修連1x摩托化軍需連師供應處:1x摩托化麵包製作連1x摩托化屠宰連1x摩托化物資供應連1x新兵營:3x步兵連(9挺輕機槍,2挺重機槍,3門50毫米迫擊炮)1x獸醫連1x摩托化憲兵連x摩托化郵局人員:軍官-518,文職-102,軍士-2573,士兵-13667,總計-16860武器裝備:手槍-3681支,步槍-12609支,沖鋒槍-321支,反坦克槍-90支,輕機槍-425挺,重機槍-110挺,50毫米迫擊炮-84門,81毫米迫擊炮-54門,75毫米炮-20門,105毫米輕型榴彈炮-36門,150毫米重型榴彈炮-12門,火焰噴射器-9具,裝甲車-2輛,摩托車-530輛,汽車-394輛,馬車-536輛,自行車-500輛德軍進攻蘇聯時使用了三股兵力,分別是: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萊布元帥內含第4裝甲集團軍第16集團軍第18集團軍總兵力29個師進攻列寧格勒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勃克元帥內含第2裝甲集團軍(古德里安集群)第3裝甲集團軍第4集團軍第9集團軍總兵力50個師經明斯克進攻莫斯科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龍德施泰特元帥內含第1裝甲集團軍第6集團軍第11集團軍第17集團軍總兵力為57個師進攻基輔總兵力為305萬,火炮47000門,飛機4900架坦克3500輛。
Ⅷ 請談談法國的軍工技術,軍工產品,以及法國的軍隊狀況,裝備和他軍事領域的國際地位好嗎
法國軍工在調整中壯大 法國從戴高樂時期起就奉行獨立自主的政策,重視國防科研工作。到20世紀 60年代初,已建成了多層次、多學科和較完整的國防科研與試驗體系。到70年代末期,法國已成為世界軍事電子工業強國,其產值和出口額在西方國家僅次於美國,居歐洲第一位。冷戰後法國制定了新的國防科技工業發展戰略,旨在縮小規模,保留軍工核心能力,走歐洲一體化之路,近年來其發展勢頭令世人矚目。 ●自主發展核工業,用核威懾確保大國地位 法國作為核大國,其發展軍事核工業的目的是建立一支獨立的有限核力量,從而威懾敵方不敢輕易進攻法國。法國核武器品種比較齊全,不但能生產出原子彈、氫彈,而且能夠製造出中子彈;據外電報道,法國目前儲備了大約有450件核武器。 法國堅持把核威懾的可靠性建立在可持續進行二次打擊的能力上,因而法國擁有隨時處於戰備狀態的海上實戰導彈核潛艇,目前僅有兩艘,2004年,新一代核潛艇總數將達到3艘。核潛艇總數到2008年7月將增加到4艘,第4艘核潛艇將首次攜帶總重量為56噸、可攜帶多枚熱核彈頭,射程約6000公里的 M51導彈。為了加強空中核打擊能力,法國用攜帶改進型空對地中程導彈的「狂風」戰斗機,在安全射程內隨時可對地面或海上目標發動攻擊。 從1960年2月到1996年年底,法國共進行了198次核試驗。尤其是1991年7月試驗中止以前為了加速試驗一種小型、加固,在重新進入大氣層時具有更好的穿透力的 T N75彈頭,法國曾突擊進行了一系列核試驗,積累了對潛射核彈頭進行最後鑒定的能力。此後,便轉入了用模擬化的臨界核實驗來保障核武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維護國家核威懾能力以及保持國防工業的核心能力與技術潛力。 ●打造「巨艦」,增強軍工企業競爭力 法國國防工業面對的主要國際競爭對手是美國。法國的劣勢是明顯的,如整體國力相對有限、國內市場小、企業規模小等。法國採取的對策一是爭取政府的支持保護,尤其在科研投入和擴大出口方面。二是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法國在促進歐洲國防工業聯合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法國進入結構體制大調整時期,調整方向主要是歐洲化,即實行歐洲跨國聯合或兼並,使國家航空工業向歐洲航空工業轉化。三是組成專業化的集團,通過歐洲工業的跨國合並,在各航空航天領域建立起在規模能力上能與美國大公司競爭的專業化的大公司集團。現今,歐洲國家已經形成跨國的大型集團公司,與美、俄的競爭能力正日益加強。 ●調整改革,精心打造「國家隊」 近年來,國際局勢趨向緩和,軍事訂貨大減,軍火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法國為此進行國防工業調整改革,一是鼓勵企業按專業合並,創建「國家隊」。以提高科研和生產水平,增強國際競爭能力。二是實施大改組計劃。主要是針對國營大型企業的。法國政府的意圖是利用原子能工業集團的財力和原子能總署的智力資源去幫助處於困境的湯姆遜民用電子工業。它反映了法國政府為振興電子工業的努力。三是實行私有化。法國是國有化為主的國家,但許多國有企業大量虧損。因此,在歐洲私有化浪潮的影響下,以有利於市場競爭和利潤最佳化為目的,法國開始了它的國防工業私有化計劃。在財政部的領導下,建立了國防工業私有化委員會,制定了國防工業私有化的進程,明確了首批實施私有化的企業。與此同時,他們還加強了國防工業私有化的管理,限制國外公司的收購和控股,以保證國防工業保密和獨立性的特殊要求。四是鼓勵出口。法國政府鼓勵企業在滿足本國需要的同時,開辟國外軍貿新天地。由於政府實行多種優惠政策支持,使法國軍貿現今居世界第三。 ●軍民兼容,將軍事技術根植於民用技術沃土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軍用技術和民用技術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除了核武器領域,純軍事性的技術已經很少,這就為發展軍民兩用技術提供了可能和良機。在日益增多的與國防有關的衛星、電子元器件、計算機、電信顯示領域中,民用市場已成了發展的主要動力。因此,法國也越來越重視將民用技術應用到軍事系統中。 在利用軍用技術開發民品方面,法國政府為工業部門提供諸多方便,如對於同一工廠同時開展軍品和民品生產,除國家安全方面的限制和軍用規范外,沒有設置法律條例和會計制度上的障礙。這樣就為一些國防合同商利用研製軍用產品的核心技術開發民品創造了條件。例如法國國家航空發動機研製公司就准備利用裝在「狂風」戰斗機上 M88發動機的核心技術,開發一種新的民用航空發動機。為了更好地開發兩用技術或使軍用和民用技術相互轉化利用,一些國防承包公司正在建立軍民用統一的設計小組,利用同樣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軟體,這樣有利於設計工程師從軍用項目轉向民用項目,或從民用項目轉向軍用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