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西洋主義的報道
法刊:薩科齊「西方大西洋主義」外交概念漸成形
2008年07月29日
新華網專稿:法國《外交世界》月刊7月號刊登一篇題為《關於法國外交變化的調查》的文章認為,在外交上,薩科齊表現出獨攬大權的管理基調。圍繞著薩科齊有三個負責制定外交政策的圈子在競爭。第一個是占據主導地位的親美西方大西洋主義派;第二個是傳統戴高樂主義繼承者;第三個則是以總統外交顧問萊維特為代表的實用主義派。 在與美國結盟以及認為世界的轉變對於西方來說具有威脅性的基礎上,西方大西洋主義外交概念逐漸成形。這篇署名文章的要點如下:
自第五共和國成立初期以來,決策權如此集中地掌握在一人之手是從未有過的,而此人卻對外交部公開採取一種十分輕蔑的態度,並在很大程度上也對有關機構和問題採取一種輕蔑態度。2007年12月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上校在巴黎受到引起媒體特別關注的接待,就表明了一種獨攬大權的管理基調。薩科齊以此補償向他交還了保加利亞護士的利比亞貴賓,但他在形象上付出的代價則讓法國外交部的外交官們感到驚愕。的確,向利比亞出售20架空中客車飛機的生意以及法國阿海琺集團、萬喜建築工程公司、法國天然氣公司等拿到的合同和雙方在民用核領域開展合作的意願,正在消除許多人的顧慮,這種重商主義的核外交似乎是法國對地中海和阿拉伯國家的一項優先方針。
法國制定外交政策方針的人並不比美國人或俄羅斯人更團結。在法國外交最終決策者薩科齊周圍也形成了代表不同勢力的3個競爭圈子。
第一個圈子是由一夥十分親美的學者、記者和商人組成,他們利用與總統非正式會晤和在外共進晚餐的機會影響總統的選擇。他們在國家的不同機構中得到一夥青年空想理論家的支持,這些理論家認為,法國就像以色列一樣,屬於面臨俄羅斯、中國和伊斯蘭國家多種威脅的西方陣營。他們認為,法國的阿拉伯政策在最好的時候只是一種蒙人的假象,而在最壞的時候則是對西方理想的一種背叛。他們不相信國家行動,而准備無所顧忌地為防範波斯危險而犧牲標致雪鐵龍公司、雷諾汽車公司和道達爾石油公司。他們在總統多數派中得到一些人的支持,前總理巴拉迪爾的一本書的書名概括了他們的計劃:建立一個歐洲和美國的西方聯盟。他們的影響已超出右翼陣營,甚至擴大到了社會黨內部。
第二個圈子是由傳統的戴高樂主義政策的繼承者組成,他們目前處於守勢,盡管總統特別顧問亨利·蓋諾具有很大影響力。他們退居於外交與歐洲事務部,力求阻止自己被邊緣化。
第三個圈子則是由以總統外交顧問讓·戴維斯·萊維特為首的技術人員組成。他們以務實主義的態度處理問題,盡量緩解國家元首的沖動。
用法國前外長韋德里納的話說,人們可以將第一派人稱為西方大西洋主義派,他們占據著主導地位。這一派較團結,行事果斷,欲與外交上言辭生硬的做法決裂。組成這一派的兩個原則是:認同西方屬性,認同與美結盟。
薩科齊總統2007年8月27日在法國駐外使節會議上首次發表外交政策重要講話時,曾7次使用西方或西方的字眼,主要是為了提醒人們注意與伊斯蘭教發生沖突的危險。這些字眼在法國防務和國家安全白皮書中重復提到了18次。
這種回歸西方的傾向伴隨著一種明顯要結束有些人稱為反美主義傾向的意願。一位分析家解釋說:如果人們不考量法國總統對美國抱有的好感,那麼就一點也不了解他。正是這種好感決定著他在其他方面的立場,特別是他的親以色列態度。他相信,正是因為與美國結盟,我們才能對國際政治產生影響。
那麼,薩科齊是否會是一個持有法國護照的美國新保守主義者?戴高樂主義傳統是否還有影響?如何解釋已作出的選擇之間的矛盾?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得拋開口頭講話,對總統的行動作一番總結。在許多問題中,以下4個問題可為人們提供一個初步的判斷:與北約和美國的關系問題、伊朗核問題、與敘利亞和黎巴嫩的關系問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沖突問題。
北約:重新歸隊
在使節會議上,薩科齊總統提出了重新融入北約的計劃。他說:必須重申,這個大西洋聯盟是我們的聯盟:我們創建了它,我們今天是其主要贊助者之一……我希望,在未來幾個月內,我們能同時朝著加強歐洲防務和改革北約,從而改善北約與法國關系的方向前進。一個是獨立的防務歐洲,一個是北約,兩者將共同邁進,我們將在北約佔有我們的整個位置。
2008年4月的布加勒斯特北約峰會是朝著這一方向邁出一大步的標志,因為布希總統批准了加強歐洲防務的主張。2009年5月還將朝這一方向跨出一步,屆時北約將慶祝該組織成立60周年,法國將重返北約,參加將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和德國凱爾舉行的會議。
一位法國高級官員說:在有些問題上,我們可以依靠英國。現在應摒棄法德關系的神話觀點,摒棄科爾與密特朗合影的神話觀點。總之,戰爭已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名法國老兵已去世……這位高官還駁斥那些指責親美轉變和背棄戴高樂遺產的做法的人說:重返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的建議是1995年希拉克提出的。別再裝模作樣了!科索沃戰爭時,就是法國空軍中隊率先對塞爾維亞進行了轟炸。我們盡講漂亮話,但實際上我們卻參加了北約的軍事行動,無論是在科索沃還是在阿富汗。
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研究員布魯諾·泰爾特雷曾參與法國防務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報告起草工作,他證實:薩科齊要重返北約軍事一體化司令部的意願包含著一個重要的意識形態因素:法國屬於西方家庭,它只要求恢復其原有地位。對法國來說,現在的狀況不正常。
2008年3月26日,薩科齊總統在倫敦曾表示反對將21世紀的世界交給20世紀的機構管理,而把主要新興國家及其25億人口排斥在外。然而,他又違背自己的建議,急於對上個世紀的機構之一北約表示善意,在許多分析家認為西方在輸掉阿富汗戰爭時卻向阿富汗增派法國部隊。為了自我掩飾,薩科齊稱,法國的參與將會改變美國對阿富汗的戰略,把重建作為優先任務。這曾是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為了證明英軍應參與伊拉克行動而使用的論據。
更為嚴重的是,薩科齊也許已將這場沖突納入了他想要拒絕的文明沖突的框架中。2007年12月,他在訪問阿富汗時對法國士兵們說:你們在致力於世界的穩定,因為如果阿富汗成為一個恐怖主義國家,我們所有人,包括法國人和歐洲人,有朝一日都將為此付出代價。薩科齊的這番話與布希總統的論調相吻合,將阿富汗視為反恐戰爭前線,並將北約視為負責維持西方秩序的全球工具。
伊朗:准備戰爭
2004年至2005年期間,法國對伊朗的政策開始變得強硬,當時希拉克總統力圖在伊拉克分歧後修復與布希總統的關系。盡管希拉克對伊斯蘭革命領導人很不信任,但是他並不掩飾自己對一種軍事升級危險的擔憂。
在薩科齊當選總統後,愛麗舍宮和法國外交部重新持同樣的看法。法國新總統在使節會議上表示,一個擁有核武器的伊朗將是不可接受的。他還強調,法國在目前的外交行動中非常堅定,這一行動與加強制裁聯系在一起,但如果伊朗決定履行自己的義務,那麼這一行動也會與開放聯系在一起。這是唯一能讓我們避免替代性災難的外交行動:要麼伊朗擁有原子彈,要麼轟炸伊朗。
薩科齊總統的講話導致法國進一步參與針對伊朗的行動,並打算在聯合國框架外實施歐洲制裁(過去希拉克總統始終反對這種制裁)。這一戰略是失敗的。德黑蘭無視安理會的決議,繼續實施其鈾濃縮計劃。法國和歐盟按華盛頓的意願,將伊朗中止鈾濃縮計劃作為同伊方對話的先決條件,從而失去了任何自主性。
另一種方案也是可能的。歐盟和法國知道,它們曾通過對話促使伊朗在2003年11月至12月中止了鈾濃縮計劃,而後簽署了核不擴散條約的補充議定書(它主要是使國際原子能機構可以進行更嚴格的檢查)。德黑蘭曾遵守承諾直至2005年初,後來稱歐洲未作出回應而放棄了這一承諾。
20多年來,美國和以色列時常推測伊朗將在兩年內擁有核武器。2007年10月,布希總統表示,必須阻止伊朗擁有製造原子彈的能力和知識。如果白宮對伊朗採取先發制人的進攻,以阻止伊朗獲得這種能力和知識,法國將怎麼做?誰將定義這種能力和知識?
2007年9月以色列對敘利亞的空襲提供了法國將如何反應的先兆。2008年4月,美國中央情報局公布了一些很有爭議的文件,聲稱受到攻擊的敘利亞目標是核設施。對這一違反國際法的軍事行動,法國保持沉默,甚至用美國國務院的措辭表示,重要的是敘利亞要就其過去和現在的核活動予以澄清。
黎巴嫩:可笑的炫耀
在法國各派政黨領導人和數十名記者的陪同下,薩科齊6月7日訪問了貝魯特,祝賀米歇爾·蘇萊曼將軍當選黎巴嫩新總統。媒體再次競相贊美薩科齊的作用,盡管黎巴嫩多數派和反對派達成協議時並沒有法國代表在場。
當薩科齊入主愛麗舍宮時,他也接管了由來已久的黎巴嫩問題。從2005年以來,希拉克就把法國的利益與黎巴嫩哈里里家族的利益混為一體,完全站在西尼烏拉政府一邊。然而,西尼烏拉政府只代表著半個黎巴嫩。
薩科齊樂見與其前任背道而馳的主張,因此決定將此插曲一筆勾銷,轉而支持其外交部長的建議,2007年7月在法國拉塞勒-聖克盧舉行包括真主黨在內的黎各派代表參加的會議。薩科齊不理睬以色列和美國的批評,也沒有理睬西方大西洋主義者的反對,而後者則認為敘利亞及其黎巴嫩盟友是邪惡軸心的支柱。
薩科齊的另一轉變是他5月29日打電話給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邀請他前來巴黎出席地中海聯盟首腦會議,並冒著打亂法國外交政策並可能使之在該地區喪失信譽的危險,再次派法國總統府秘書長蓋昂和外交顧問萊維特前往大馬士革。法國社會黨以捍衛人權的名義批評薩科齊對敘利亞國家元首的邀請,但對埃及總統、突尼西亞總統和以色列總理宣布前來巴黎之事卻未作任何反應。美國也對此表示了保留態度。總之,法國的自身利益使完全追隨美以軸心的做法變得困難。
這些選擇是否密切相關?一位駐貝魯特的阿拉伯外交官問道:為什麼要補償敘利亞,就因為它在解決黎巴嫩危機中起了作用?而對在此問題上表現得很克制的伊朗卻沒有任何補償?薩科齊的目標是要促使巴沙爾·阿薩德總統遠離伊朗(這是一個在目前地區背景下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目標),這個目標勢必將導致新的失望和新的變化。正如戴高樂將軍所說,不要帶著簡單的想法飛往復雜的東方。
以色列:不容任何置疑
法國總統府發言人馬蒂農2007年11月21日曾會見法國猶太人協會代表,表示歡迎法國與將成為地中海聯盟重要成員的以色列結盟。他稱,兩國的關系已恢復到1967年6月戰爭前的狀態,即達到了法國幫助以色列擁有核武器時代的水平。
巴黎和特拉維夫在2004年至2005年期間就已明顯親近起來。被懷疑同情阿拉伯人的希拉克的離任,為熱情期待的法以關系蜜月開辟了道路。因此,以色列《國土報》一名記者可以對薩科齊入主愛麗舍宮而感到高興,這名記者解釋說,因為薩科齊認為猶太國的建立是20世紀的重大政治事件,他還承諾要阻止在加沙建立一個哈馬斯坦,並保證決不會在以色列安全問題上妥協。這或許與他的猶太基因有關,但薩科齊被認為是我們的人。
法國總統6月22日至24日對以色列進行的引人注目的訪問證明了這一點。薩科齊的講話不僅重提猶太復國運動的歷史,而且還對以色列人所受的苦難表示同情(隻字未提巴勒斯坦人所遭受的苦難),並且避而不談佔領問題。但是,他明確指出,以色列和法國同屬於一個陣營即民主陣營。此次訪問還證明法以雙邊關系得到加強,好像佔領問題並不存在似的。
當第一批阿拉伯國家政府作出反應時,愛麗舍宮猛然覺醒,因為法國的阿拉伯朋友們威脅要抵制7月13日在巴黎舉行的地中海峰會。
因此,有時現實原則能占上風。4月份,愛麗舍宮同意法國外交部北非中東司前司長德拉梅蘇澤爾前往加沙,此人曾負責與哈馬斯接觸。當此事披露後,法外交部發言人稱這是個人行為,而未否認此事。當薩科齊6月24日短暫訪問伯利恆時,他照例攻擊了哈馬斯:人們不跟恐怖主義講和,不同恐怖主義討論。這對哈馬斯和所有以同樣方式行事的組織都有效。這是否也對對巴勒斯坦人民實行恐怖主義政策的以色列政府有效呢?
是決裂還是連續性?有時是決裂,有時是連續性……盡管有西藏問題,巴黎仍力求與北京保持良好關系。在布加勒斯特北約峰會上,為了謹慎對待莫斯科,巴黎至少暫時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
法國的外交政策在變化,有時是悄悄地,有時是公開地。國家元首常以缺乏條理的方式推動這些變化,西方大西洋主義者一派也在暗中推動這些變化。這一派在以隱蔽的方式提出他們的主張,無論這些主張是否得人心。這一派得益於智力真空,因為沒人知道如何制定一項既能繼承戴高樂建立的傳統又能改變這一傳統的協調一致的計劃,而這一傳統就是要保證法國的行動自主和避免世界分裂為兩個陣營。
② 當年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國三次侵略弱小落後的阿富汗,為何均被擊潰
大英帝國當年曾經雄霸天下,最後卻沒能拿下阿富汗,主要原因有三點——不正義的戰爭。
阿富汗的頑強抵抗
應該這樣說,當年英國侵佔阿富汗的戰爭持續的時間非常長,戰線過長,英國的經濟補給就會跟不上,而且經濟不濟跟不上機會給阿富汗翻身的機會,因此阿富汗政府也利用了這次機會,頑強的抵抗英國,甚至將英國打出了歐洲,因此此次戰爭英國不勝而歸!
③ 二戰後,列強國家參與戰爭 次數,年份,事件,明細 例如: 美國 20XX年 發動某次戰爭 法國 19XX年 英國
美國:1950-1953 ,朝鮮戰爭;1961-1973 ,越南戰爭;1983,顛覆格瑞那達;1989 ,逮捕巴拿馬總統諾列加;1991,海灣戰爭打擊伊拉克;1993,抓捕索馬里軍閥艾迪德;1999,空襲南聯盟;1998,沙漠之狐行動打擊伊拉克;2001,阿富汗戰爭;2003,伊拉克戰爭;2011,利比亞戰爭;其他各種代理人戰爭可以看這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cdc1c0100arbc.html
英國:1956,蘇伊士運河戰爭(第二次中東戰爭);1982,英阿馬島之戰;作為北約成員和聯合國成員參與了朝鮮戰爭、海灣戰爭、空襲南聯盟、沙漠之狐行動、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
法國:1945-1954,越法戰爭;1956,蘇伊士運河戰爭;作為北約成員和聯合國成員參與了朝鮮戰爭、海灣戰爭、空襲南聯盟、阿富汗戰爭、利比亞戰爭
蘇聯/俄羅斯:1979-1989,阿富汗戰爭;1994-1996,第一次車臣戰爭;1999-2000.第二次車臣戰爭;2008,俄格五日戰爭;(蘇聯曾經和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中國爆發過局部沖突,但這不算戰爭;蘇聯還曾部分的參與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人員和物資支援,但不是交戰國)
中國:1950-1953,朝鮮戰爭;1962,中印邊境戰爭;1974-1975,中越(南越)西沙海戰;1979-1989,對越自衛反擊戰(高烈度戰爭主要在1979年,其後主要是邊境沖突);(中國也曾以人員和物資支持越法戰爭和越南戰爭中的越南一方)
④ 法國什麼時候加入北約的,又是什麼時候退出的,現在為什麼又要重返
1949年4月4日美國與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義大利共12國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標志著北約正式成立。
法國是北約創始國之一。1966年,時任法國總統戴高樂擔心美國對北約的控制有損法國軍事獨立性,宣布退出軍事一體化機構,但保留北約政治成員身份。冷戰結束以來,法國逐步重新參與到北約軍事體系,但仍置身於最核心的軍事一體化機構以外。
* 在經費和派兵人數方面,法國今天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OTAN)排名第四的貢獻國。法國為北約支付經費,派遣兵力,但卻在北約理事會內不佔席位!
* 法國從來沒有離開過北約。在希望重獲北約指揮權的同時,尼古拉•薩科齊在完成這最後進程中保持高度透明。這是3月17日法國議會關於2007年以來外交政策辯論的意義。
* 重返北約不等於背對歐盟防務,這兩者之間不存在競爭,而是歐盟防務與北約的互補。法國在擔任歐盟輪值主席時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 因為同盟不等於事事贊同,法國仍然忠實於自己的原則,遵守自己的承諾。正是基於這一原則,法國希望改革與北約的關系。
數字
* 1949 : 北約成立
* 58% : 贊成法國重返北約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的法國人百分比。
* 一億七千萬歐元 : 法國支付給北約的經費數額,是北約經費第四大貢獻國。
什麼是北約組織?
* 北約成立於1949年,聚集在北約旗下的有北美和歐洲國家。今天,26個成員國圍繞相同的價值觀匯集在一起:民主、自由與和平解決爭端。
這一聯盟有著明確的目標:保障全體成員國的自由和安全。法國贊同並始終捍衛這樣的價值觀和目標。
* 北約體現了北美安全與歐洲安全之間的持久紐帶。這正是我們所要加強的!
什麼是北約一體化軍事機構 ?
* 為組織盟軍規模性軍事行動,北約具備一個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分兩個司令部: - 北約盟軍作戰司令部(ACO),負責指揮軍事行動,其最高司令部(SHAPE)總部 設在比利時的芒斯(Mons); - 北約盟軍轉型司令部(ACT),負責處理北約所有軍事力量變革事務(確定軍事需 要,尤其是在軍力和軍事行動支持方面)。
* 具體地說,每個成員國派遣給北約的部隊在這個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的指揮下實施各項行動。
* 每個北約成員國都是這個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中的組成部分,法國是唯一的例外!
是不是重返北約 ?
* 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非常明確 : 法國從來沒有離開過北約,法國是1949年北約成立時的創始國。法國只是離開北約的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1966年,戴高樂將軍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在冷戰背景下,法國不願意有不受法國指揮的外國軍隊駐扎在法國。
* 今天,世界格局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們已經不再停留在80年代仍占上風的 「冷戰思維」狀態。很多華沙條約組織前成員國加入了北約:面對向全球蔓延的威脅,如恐怖主義與核擴散,東歐一些前共和國明白了北約是保護我們的價值觀的。
* 在沒有真正擔任北約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職務的情況下,法國已在通往這條道路上做了很重要的工作: - 1992年密特朗當政時,法國軍官在波斯尼亞行動框架內重新參與了北約軍事委員的工作。 - 在雅克•希拉克當政時,法國於2004年又派軍人參與北約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的工作,並且法國在里爾、里昂和土倫設有三個參謀部,有資格指揮盟軍的軍事行動。 - 法國與北約一起向阿富汗和科索沃派遣軍隊。
* 今天,我們改革的只是方式上的,因為共和國總統在完成這一進程時始終保持高度透明。
法國為什麼這樣投入 ?
* 法國在經費和兵力派遣上是北約的第四大貢獻國,法國參與北約軍事行動的兵力占總兵力的7%,約有4650士兵在北約旗下行動。
* 然而,法國沒有任何指揮大權,並且不能對盟軍的戰略決策產生影響。我們是不參加劇本寫作的重量級演員!
* 北約是法國無法到位並發揮影響力的唯一大組織。重返北約軍事指揮機構是授予自己行動能力,而不僅僅聽命於人。
歐洲防務與北約是否對立 ?
* 我們願意與北約一道建設歐洲防務,而不是與之相對立。這是因為我們在過去太長時間里將兩者相對立,以至於歐洲防務停留在盲點上。
* 法國的地位是模糊的:唯一一個游離在北約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之外的成員國,「法國例外」長期遭受歐盟夥伴國家的疑慮。在法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我們澄清了法國的立場:歐洲防務是優先的。
* 切實成果 : 得益於法國在擔任輪值主席國期間的努力,隨著歐盟軍事行動能力的加強,歐洲安全與防務政策取得了具體進展,並且在解決地區危機方面投入更多(歐盟駐查德維和部隊任期延長、9月份和12月份分別向喬治亞和科索沃派駐觀察團履行非軍事監督使命,還有首次打擊海盜「亞特蘭特」海上行動。)
法國的獨立性是否會受影響 ?
* 由戴高樂將軍1966年確定的獨立自主原則不變:
* 在派遣兵力投入行動方面,法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完全的判斷自由。
* 在和平時期,法國不會將軍隊長期交由北約指揮。法國的政策將取決於對形勢的判斷。
* 在核威懾方面,法國保留完整的獨立性。我們與英國人並肩工作,以使法國的核威懾既服務於歐盟防務,又服務於北約。
* 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則,我們將在2009年4月3日至4日的斯特拉斯堡-凱爾峰會上改革法國同北約的關系,使北約更敏捷、更有效,並且使北約成為盟國間可以討論問題的場所。
* 此外,法國人很清楚我們的獨立性將不會受到影響:58%的法國人支持法國重返北約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
* 同盟不等於事事贊同:我們是獨立、自由的合作夥伴。
法國會不會身不由己地參與某個沖突 ?
* 不會。大西洋聯盟建立在一個基本原則上:所有決策都必須經過成員國之間意見交換和協商後一致確定。北約的每一項決定都是所有主權成員國集體願望的表達。
* 具體地說,是所有國家自己決定是否為每一項行動分擔經費。即便是在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框架內也是自主佔主導。我們是否記得,德國是北約一體化軍事指揮機構的成員,但是它在2003年伊拉克沖突中拒絕追隨其夥伴國家!,即使引用北約憲章第五條(對北約任何一個成員國的襲擊均被視為對全體成員國的打擊),成員國也不是自動派遣兵力。
語錄摘抄
尼古拉•薩科齊:「法國將在北約內獲得屬於它的應有位置,這是法國的利益,法國的選擇。這是一個自由而又團結互助、一個獨立而又參與的盟國的位置。這就是法國,一個服務於我們的價值觀與和平、在全世界承擔自己的所有責任、與所有國家對話的國家」。
⑤ 請問英法在哪些國家有駐軍
英法比並不像美國那樣軍事基地滿世界,他們只在自己的海外領土、殖民地或前殖民地有少量駐軍
英國:德國28100人、塞普勒斯3700人、直布羅陀440人、尼泊爾500人,在馬爾維那斯群島、汶萊、印度洋地區等有少量駐軍。在30個國家派有445名軍事顧問。還有部分軍事人員參加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
法國:美國新任總統奧巴馬上台後,即將對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軍事行動進行重新部署,盡管承諾的從伊拉克逐步減少直至全部撤出美國武裝力量駐留,奧巴馬同時也准備加強在阿富汗的軍事存在。負責指揮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行動的指揮官皮特雷烏斯(Petraeus)將軍計劃中的「驚跳行動SURGE」可能得不到法國國防部的響應。承諾了要和奧巴馬「手牽手改變世界」的法國總統,這次可能要對美國這個傳統盟友說「不!」。
法國國防部長莫蘭(Herve Morin)一月廿一日在歐洲電視一台談話節目中表示,「絕不可能」再向喀布爾派出一兵一卒,來參加這個由美國主導的行動,而這個行動的初衷是通過增加多國部隊的力量,來增加與阿富汗的反叛武裝力量談判的砝碼。目前在阿富汗的多國部隊中,法國軍隊所佔的人數比例是5%(英國是16%)。
加上2008年法國向阿富汗東部省份Kapissa省派出的兩個旅的增援力量在內,法國目前在阿富汗派駐有有3000名官兵,這個省份是阿富汗境內治安形勢最糟糕的地區之一,塔利班等反叛武裝經常出沒,2008年8月18日,一隊法軍士兵在此一地區遭遇到塔利班武裝襲擊,塔利班武裝分子還穿著被伏擊身亡的法軍士兵裝備在國際媒體炫耀,此一心理戰手段迅速在法國國內引發了軒然大波。讓法軍撤出阿富汗的呼聲,得到了眾多的民意擁蹙,也使法國國防部對阿富汗的行動成本進行再估量,越來越多的法國人,認為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西方色彩過於濃厚缺少阿富汗民眾支持,而追加派兵只能徒增當地人的敵意(費加羅報)」。
在莫蘭部長的電視講話中還透露出,作為軍事改革的重要步驟,法軍將對海外軍事基地進行重新部署,在西非國家,法國密集地設置了三個軍事基地,在象牙海岸、塞內加爾,和加彭,各有一個。而西非國家象牙海岸(象牙海岸)的法國軍事基地,由於該國國內政治領袖,對法國的軍事存在並不滿意,並直接導致過武裝沖突,該基地可能首先面臨裁撤,法國國防部計劃只保留三個基地中的一個。在前法國殖民地紛紛獨立之後,法國和西非法語國家仍然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而這種關系越來越被法國人詬病為「太過意識形態色彩和理想主義」,《費加羅報》更有文章直言:「是時候讓非洲人自己去搞好自己的事情了,我們的新總統應該讓我們在非洲的存在,更出於實用主義的考量,或者說,應該兌現我們在西非的政治遺產為經濟利益。」
同樣是在非洲大陸,在大陸另一則的東非吉布地共和國,法國也有一個軍事基地,這個扼守「非洲之角」的咽喉之處的軍事存在,並不在未來的海外基地裁撤計劃之中,在法國未來捍衛海外利益地緣政治布局中,這個支點將不會被動搖,在近期法國軍隊在亞丁灣打擊海盜行動中的表現,可以作為證明。
而一系列的裁撤動作,並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法國海外力量的收縮,或者其他單純的經濟因素的考量,為適應新的國際形勢而做出的重新洗牌,可能是更明確和准確的定義。與撤並同時進行的,是法國總統薩科齊宣布的海外新基地計劃,法國將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阿布扎比,建立一座新的海外軍事基地,以加強法國在中近東地區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