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人在中國是怎麼過年的

法國人在中國是怎麼過年的

發布時間:2023-07-03 09:25:03

⑴ 中國和法國過年的吃 的食物差別

中國和法國過年的吃的食物差別如下:

1、食物不同

法國的年夜飯十分豪華,燒鵝、火雞、牡蠣、鵝肝、香檳,應有盡有。法國的年夜飯主要分為開胃菜、主菜和甜點三部分。其中開胃菜以鵝肝和海鮮為主,主菜一般是栗子火雞(栗子的應季季節)配以法國菜豆或烤土豆,甜點則是聖誕原木蛋糕。

在中國大年三十除夕夜晚上,一家人會聚在一起吃飯,也被稱為「圍爐」,源於古代人不分長幼的圍著爐子吃飯,那時候全家到齊才可以動手,代表全家團團圓圓。

北方都有吃餃子的風俗,新年吃餃子有更歲交子」之意,而且餃子外形跟元寶相似,吃餃子寓意生活富裕。在南方有很多家庭,春節早晨有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湯圓的風俗,新年吃湯圓象徵著團圓吉利。

2、口味不同

法國的菜餚一般都是以煎、炸、燒、烤、炒等烹調方法為主。在食物的調味料方面,他們更鍾愛於丁香、胡椒、香菜、大蒜、番茄汁等。

中國不同菜系的形成也和各地居民所採用的烹調原料、飲食習慣、甚至氣候條件有著直接的關系, 比如北方較冷,需要補充大量鹽分和熱量,因此在烹調過程中重油重鹽,而在我國南方潮濕地區,如四川、湖南、江西等地都需要通過辣椒來幫助祛濕,而這也是我國各大菜系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

3、烹制方式不同

法國人在烹制菜餚的時候還特別注重火候問題,在製作菜餚的過程中對於火候的控制是相當的精準。法國的菜式一般都比較精緻。

中國菜的烹制方法有炒、爆、熘、炸、烹、煎、溻 、貼、瓤、燒、燜、煨、焗、扒、燴、烤、鹽焗、熏、泥烤、汆、燉、熬、煮、蒸、拔絲、蜜汁、糖水、涮,這么簡單地列一下,就有28種。

⑵ 外國人過年怎麼吃 盤點世界各國年夜飯習俗

美國
吃掉綠色菜美元滾滾來
美國人每年年末都會迎來節日的高峰,感恩節和聖誕節都吃烤火雞。過年在美國是一個品嘗各種美食的好機會,不同的移民帶來不同的年夜飯烹飪方式。喜歡中餐的美國人,會在過年時候吃中國的餃子和鍋貼,他們知道那是金銀「元寶」的意思,都希望自己在新年裡財運亨通。
平時不喜歡吃豬肉的美國人,新年的時候選擇吃豬肉製品的也很多。他們認為這是招財進寶的象徵。紐約的年夜飯桌上包括烤得紅亮的火腿(帶來好運),黑眼豆加米飯(這兩樣糧食煮的時候會漲大,取其吉利的意思),綠葉蔬菜(代表綠色的美元鈔票)。在美國南部,羽衣甘藍是受人歡迎的綠色食品,吃掉緊緊包裹的菜葉可以讓綠色的鈔票滾滾而來。
俄羅斯
餡餅寓意幸福新年最受歡迎
俄羅斯人要在新年到來的午夜前一到兩個小時聚集在一起,回顧過去一年裡最難忘的事情,以示告別。慶祝活動有放焰火和相互拜年。人們要等待到家裡來的第一個造訪者。如果這個人是男的,那麼預示這一年好運連連。俄羅斯人的傳統飲食素以簡單粗獷為特徵,平日用餐製作和食用的時間都比較短。但是到了節假日,特別是新年他們會擺出一大桌美食與家人慢慢享用,比如烤鴨或烤鵝、乳酪、黑魚子醬、香腸、燒雞塊、黃油麵包、蔬菜湯等,當然還有美酒伏特加。
還有一種重要的食物在俄羅斯人的年夜飯中必不可少——餡餅,餡餅在俄羅斯有豐收、健康、幸福等美好的寓意,其原料以黃米、蕎麥為主,做法和樣式多樣,最後佐以果醬、魚子醬,味道很好。
法國
存酒全喝光避免走背運
法國人過年,當然少不了葡萄酒助興。據說在迎新年的短短幾天,把一年家中的剩酒全部喝光才可以避免來年的厄運。法國菜以高貴精緻著稱。在以家庭為單位的年夜飯中,大家吃的可不是精緻,而是熱鬧。因此,色香味俱全的法國美食盛宴絕對讓人大呼過癮,葡萄酒、燒鵝、火腿、鵝肝、蝸牛、乳酪、糕點、水果一應俱全。當然有的菜製作過程堪稱藝術,不是每個法國家庭都能輕松做出來的。
西班牙
連吃12顆葡萄明年月月平安
西班牙的傳統年夜飯里有蝦、羊肉和雞肉,還有西班牙式炒雞蛋。在新年鍾聲敲響的時候,西班牙人會隨著鍾聲,連吃十二顆葡萄,每一顆代表一個月,既祈禱該國的葡萄有個好年景,也希望自己和親友們月月平安。受到西班牙和葡萄牙傳統影響的很多拉丁美洲國家,如委內瑞拉、古巴等國,也有在新年鍾聲中吃葡萄的風俗。
日本
誰家面條長來年運氣好
日本的新年食品被稱為「御節料理」,是一種非常賞心悅目的美食和美器結合。「御節料理」的食品注重色彩鮮艷,在精緻的餐盤里碼放好幾層。日本人巧妙地用紅色、粉色和白色的新鮮魚肉搭配成喜慶的色調,襯上綠葉蔬菜,切開的水果和蝴蝶蘭花,美不勝收。日本各地的「御節料理」各具特色,而且很多人家都有自己的食譜。
日本人家的傳統還有煮年糕湯。每人吃一碗蕎麥面,也是過年必不可少的。吃蕎麥面的習俗從日本江戶時代流傳至今,意味著祈福和長壽。在除夕鍾聲敲響108下之際,各家各戶就競相吃起長面條來。據說,誰家面條長,來年的運氣就好。而且,幸運的多少與面條的長度成正比。
新加坡
全家撈魚生盼風生水起
和中國一樣,東南亞的大部分國家都慶祝農歷新年。新加坡人過農歷新年時,家人團聚在一起後晚餐的頭一道菜通常都是「魚生」,「魚生」是由生魚片切片和蔬菜絲搭配而成的,再調和沙拉醬拌制而成,這道菜中的每一份原料都排列得莊重整齊。
農歷新年的樂趣此時才剛剛開始,女主人拆開紅顏色的幸運包,裡面裝著的不是錢,而是花生碎末和芝麻粒兒,她將它們撒到「魚生」盤子里,全家人用筷子攪上幾遍,一邊抹著沙拉醬一邊叫喊「撈起」,大家通常會喊上個7至8遍。大盆年糕也是年夜飯中最受歡迎的一道菜品。油炸糯米和紅糖做成的甜年糕中包含著當地人祈福生活甜蜜和鴻運高升的願望。
菲律賓
舉家齊動手一起做雞飯
菲律賓的年夜飯是所有人家都要「舉家齊動手,一起做雞飯」。菲律賓民眾素喜食雞,最有趣的是,能夾得雄雞頭者,謂之「獨占鰲頭,報曉人家」;得母雞頭者,則意味著「多子多雞(吉)」;即使是夾得雞肋者,也會稱之為「食之有味」;夾得雞蛋者為「圓圓滿滿」。
德國
豆類象徵財富家家爭相吃豆
德國人把豆類當做是財富的象徵,他們的年夜飯中通常會搭配扁豆湯、豌豆等豆製品,以期待來年能有好運。鯡魚和螃蟹也是德國人年夜飯中經典的美食,他們還相信在口袋裡裝一些魚鱗就會在來年交上好運。當然,香腸、馬鈴薯及德國啤酒和葡萄酒都是德國人慶祝新年必不可少的,奶油也是人人用餐必備的調料。

⑶ 外國人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懂中國春節,他們是如何度過中國傳統節日的

對於外國人來說,尤其是對於那些生活在唐人街附近的外國人,他們可能比我們更加了解春節的來歷和相關的習俗,反而是在國內大家似乎對於傳統節日不再感興趣,一些傳統的習俗也都在逐漸拋棄。

所以說對於這些外國人來說,他們在過春節的時候,總體的習俗和我們也差不多,但是他們更加註重過節的氣氛和對於習俗的把握,在這一點上我們國人在對待春節的時候,可能還沒有這部分外國人這么講究了。

⑷ 外國人是怎麼慶祝新年的

外國人慶祝新年和國內不一樣,各有各的的特點。匈牙利:忌食飛禽

匈牙利人除夕之夜不吃禽類,因為他們認為吃雞、鴨、鴿等飛禽,來年的幸運便會飛走。他們在新年送親友的禮物,大都喜歡禮物上有「打掃煙囪工人」和小肥豬的圖形,「打掃煙囪工人」當然是除舊的象徵,胖乎乎的小肥豬,令人喜歡,蘊含也喜慶。人們在形象上尊敬小肥豬,但實際上又是另一回事了,因為他們新年的傳統食品是油炸小乳豬,那是要拿小肥豬開刀的!杏花樓年夜飯也是包含了很多豬肉製品,冷熱菜系都有。

保加利亞:打噴嚏得牛羊

你若在保加利亞人家裡吃年飯,一定要打噴嚏,這樣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好處。當地習俗認為,第一個打噴嚏的人會給全家帶來一年的幸福。於是主人走向自己的農場,將自己首先看到的第一隻羊,第一頭小牛,或者第一匹馬駒牽過來,送給第一個打噴嚏的客人,這個噴嚏打得有多值啊!

法國:存酒喝光

法國人有一種迷信,認為除夕家中如有剩酒,來年會交厄運。只有乾乾凈凈,才能迎來一年的好日子。因此,他們寧可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將家中的酒喝個精光。

⑸ 全世界都在過中國年,外國人是怎麼過春節的

農歷2021年12月29日下午,在北京朝陽公園附近的一套公寓里貼春聯、包餃子、打掃衛生,為中國的第一個春節做准備。這三個人使用筷子很流暢,非常喜歡餃子和火鍋等中國食物。他們同意中國人分享紅包的文化意義。然而,他們不太明白中國年輕人在春節期間會遭遇父母和長輩的“逼婚”,並表示如果他們有女朋友,除非他們決定結婚,否則不會起訴他們。

法國人只在聖誕節和全家一起吃火雞。其他節日,如元旦,大多和朋友一起玩,而且並沒有食物可吃。中國春節將掛燈籠,這意味著團圓、幸福和美麗。製作完成後,俊星舉起他的作品仔細觀看和拍照,非常喜歡它,中國傳統文化非常美麗。

⑹ 西方人過中國的節日嗎

隨著世界文化融合的加快,—些西方節日如今越來越受到不少中國人的青睞。與此同時,中國春節也正以它獨特的魅力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那些土生土長丶從未到過中國的外國人,是如何在他們的國土上歡度中國最為傳統的佳節的呢?

美國人:愛湊熱鬧

在美國這個文化大熔爐里,隨著華僑丶華裔人數日漸增多和中國在世界地位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也對春節所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日益感興趣。

近年來,每逢農歷新年,上至總統丶下至華人聚居較多地區的地方民選官員,都會利用不同的場合向華人致以新年的祝福,對為美國社會作出重要貢獻的華裔表示敬意。繼紐約州在幾年前將農歷春節定為公共假日後,加利福尼亞州和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華裔議員們也正在准備提出將春節定為當地公共假日的提案。華人社區甚至出現了爭取使農歷新年早日成為美國全國性法定假日的呼聲。

愛湊熱鬧的美國人喜歡看遊行丶放焰火,自然也不會放過春節這個機會。大多數過春節的美國人都想沾沾中國文化的喜氣兒,找個機會品嘗中國美食。還有一種情況值得關註:目前每年有數千個美國家庭從中國領養孤兒,為了讓這些來自中國的孩子不忘自己民族的文化,這些家庭成為對春節最有興趣的群體之一。每當農歷新年到來時,他們都在家裡布置中國特色的裝飾,如中國結丶紅燈籠丶春聯等,許多家長還給自己和孩子置備了專門在新春期間穿的中式服裝,對華人社區舉辦的各種新春慶祝活動也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熱衷。

英國人:「恭喜發財」

春節期間,英國的大街上會增添許多Chinese New Year(中國春節)的東西。非中餐館也會添置幾道「Special Meal Deal for Chinese New Year」(專為中國春節准備的菜餚),英國大報推出「中國周」教人學漢語。英國也處處洋溢著歡慶春節的氣氛,以倫敦為例: 有一年的大年初一,30萬人(其中絕大部分不是華人)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齊聲高呼「恭喜發財」,當時的場面令所有華人都感到無比驕傲。舞龍舞獅丶爆竹煙花丶盛裝巡遊丶文藝表演等歡慶活動令人目不暇接。兩個廣場上還有文藝演出和煙火表演。倫敦警方將相關街區全部變成步行街,持續一整天的慶祝活動盛況空前。

這一天倫敦簡直是中國化了,樂滋滋的孩子們手裡拿著撥浪鼓和氣球豬;喜歡中國美食的男男女女擠在唐人街共進中餐;在市中心,年輕人紛紛用相機丶手機丶攝像機留住舞龍舞獅表演的倩影;有些英國人乾脆穿上了中國的唐裝……倫敦儼然成了一座中國城。此前,倫敦已舉行過兩次春節彩燈遊行。去年有10萬人參加了這一活動,其鮮明濃郁的中國文化特色使遊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春節為什麼在倫敦的影響如此之大?據統計,倫敦有8萬多華人,其中6300多名留學生,他們為中國文化在倫敦落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礎支持。據倫敦投資局資料顯示:英國是歐洲接受中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而中國對英投資中約三分之一在倫敦。近5年到倫敦的中國人每年遞增45%,消費遞增 66%。因此,中國的春節受到了英國政府的格外重視。英國的主流社會積極參與和各地傳播的中國文化及英國民眾的高度熱情,使得近幾年中國春節的喜慶氣氛在英國迅速蔓延開來。

法國人:由衷喜愛

近幾年,隨著中法兩國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與頻繁,法國人對中國春節越來越熟知,毫不誇張地說,春節已經悄然走進了很多法國人的家庭,春節習俗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每到春節前夕,法國的大街小巷都裝飾一新,彩旗飛揚,不僅華人聚居區,就連巴黎市政廣場也會掛上大紅燈籠,滿眼都是喜氣洋洋的大紅色。迎春賀新的節日氣氛相當濃郁。

而家樂福等法國知名連鎖超市都會在春節前夕開辟專櫃銷售中國食品,水餃自然是當之無愧的暢銷冠軍。中餐館也會在此時迎來一年一度的訂餐高峰。「法國人喜歡跟著中國人過年,除夕晚上餐館一定滿座,甚至要提前訂座。」巴黎中產階級聚集的15區的中餐館老闆葉先生如是說。

法國人歡度春節的種種做法,已不僅僅是出於對東方文化的好奇或是單純的湊熱鬧,而是緣於對中國文化的喜愛乃至熱愛與推崇。在去年春節前夕,法國前總統希拉克給旅居法國及歐洲的全體華僑丶華裔的春節賀詞中有這樣一句:「2月18日,我們將歡度中國傳統新年。」「我們」這個簡單的單詞,卻無疑體現出了希拉克總統這位眾所周知的「中國通」對春節丶對中國傳統文化習俗的認同感。法國其他政要,包括現任總統薩科齊也都說過類似的話。

德國人:青睞賀卡

相對於法國人對中國春節的高度接納,德國人在這一點上,則體現出了他們民族性格中節制謹慎的一面。對東方文化丶中國春節,他們所持有的是一種好奇但又審慎的態度。比較奇特的是,德國的青少年對中國春節反而抱有十分濃厚的興趣,家長也樂觀其成,甚至帶有某種鼓勵與支持。

近幾年來,每逢春節到來之際,德國街頭都會出現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柏林的商場內,春節前夕總會醒目地擺出五顏六色的中德文賀年卡。其中有一種賀卡因設計新穎美觀深受德國顧客的青睞。賀卡封面左上角印著「平安」兩個金色的正楷中文大字,左下角為花體「吉祥如意,萬事順利」,正中間則是用中文楷書寫成的西方人名的中文譯名。打開賀卡,左面一頁是一隻飛舞的鳳凰,右面是封面名字的德文解釋,如Christine這個德文名字的中文意思是一個美麗丶善於思考丶處處為別人著想的女子。最下邊是用德文寫的孔子的話:「父母在,不遠游。」賀卡背面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龍的圖案。

春節前夕,很多德國人爭相購買此類賀卡,或送給朋友以示祝福,或個人收藏。德國的青少年也喜歡互贈此類賀卡,彰顯個性。

另外,中國春節還出現在德國小學生的教科書中。在小學四年級的英文課本里,專門有一課介紹中國春節,按照教學進度安排,正好趕在春節到來之前講授。老師的課程設置也頗為有趣,在對中國春節進行介紹後,發給每個學生一張印有十二生肖丶「恭喜發財」和生肖年表的問題單,讓學生通過回答問題加深對中國春節的認識。
滿意請採納

⑺ 各地春節習俗

大同春節習俗概述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春節、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已由文化部申報為全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春節作為中國最大的民俗節日,深受人民的重視和青睞。各地慶祝春節的傳統習俗枚不勝舉,筆者想談談大同地區的春節習俗。
一、 節日習俗
大同地區的春節,一般從農歷臘月初八就開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才算結束,甚至於到二月二止。民俗有「忙臘月,鬧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說法,這正是眾多春節習俗的真實寫照。
農歷臘月初八為臘八節,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這一天悟道成佛。佛教徒們視該日為佛主的「成道節」。民間也食「臘八粥」,象徵吉祥福壽、喜慶豐收。大同地區則「預於初七日往玉河鑿冰融水做棗粥,別無饋送,惟與佣水人棗粥一碗。」[1] 「食臘粥,作臘醋,腌肉,藏冰。」[2]繁忙的春節活動開始了。
農歷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間俗稱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日子。祭灶,是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文獻記載最早的灶君是火神祝融也。他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大同地區的廣大農村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兩側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回宮降吉祥』)」、橫批為「一家之主」的對聯。每逢臘月二十三小年夜,灶王「上天述職」時,大同民間「供餳餅酒果,祀皂(同「灶」)神,以求福庇。」[3]該日吃麻糖祭灶,以糊灶王之口也是當地習俗。大同民謠中「二十三,吃餳板」(註:餳指麻糖的初級品,特粘,現在統稱麻糖)。指的就是人們希望他上天多說好話、少說壞話,以保佑全家老小平安。
臘月二十三日到除夕前叫「迎春日」,也就是春節前的准備階段。置辦年貨、打掃庭院、搞好個人衛生是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
年三十,俗稱過大年。易門神、貼對聯、放鞭炮,蒸年糕、包餃子、吃年夜飯,請祖先、熬年、壘旺火都是大同地區的習俗。《雲中郡志》記載:「除夕,易門神、桃符,修歲事,陳祀儀;守歲。」這與我國北方其他地區年俗基本相同,不多贅述。
大同地區煤炭資源豐富,過年發旺火是當地的一大風俗。每逢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院子中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裡面放好乾柴,上面大紅字條寫有「旺氣沖天」、「大吉大利」、「火樹銀花」等吉語。《大同縣志》記載曰:「元旦,家家鑿炭伐薪,磊磊高起,狀若小浮圖。及時發之,名曰『旺火』。」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鳴,辭舊迎新,活動達到高潮。旺火由家長親自點燃,稱為發旺火,取意發財、旺盛、紅火。沖天的火光從無數小孔中噴出,燒紅的炭火照亮庭院,孩子們穿上新衣服,圍著旺火燃放鞭炮,男女老少圍著旺火烤火,以圖「旺氣沖天」。到了早晨,主人要把旺火的炭火鏟回灶內做飯,不準外人鏟走,表示一年的興旺。如今,盡管隨著城市現代化的發展,樓房取代了四合院、排房,然而,過年壘旺火的習俗仍然照舊。與以往不同的是,旺火逐年增高、造型美觀、規模龐大。人們圍著紅光耀眼、燦爛輝煌,吐著長長火舌的旺火,排著長長的隊伍,正轉三圈,反轉三圈。一圈圈祈福的人們,歡笑著、嬉戲著,祝福著美好的來年和幸福的生活。若論旺火規模之宏大,造型之講究,當以懷仁旺火為最。其中最大者用80噸煤壘成,高達三丈,氣勢磅礴。
「拜年」是歲後迎新納福的主要活動,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其內容豐富多彩。元日子時交年時刻,伴著新年的鍾聲、震耳的鞭炮聲,各家開始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拜年。通常的順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後出門去拜親朋好友;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親戚……等各種講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謂拜個晚年。」如今的大同地區通常是後一種習俗,「過年好」成為最常用的拜年俗語。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因為初一以來的諸多禁忌過此日可破,故稱「破五」。破五的習俗活動主要是「送窮」。黎明各灑掃穢垢,送之門外。又剪綵為人,在街頭相更換,名曰「送窮」[4]。民間還留傳說初五是五路財神(註:所謂五路,指東南西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的生日,故各處商家店鋪紛紛開張營業,迎接財神,以求利市。
正月初八,俗稱「八仙日」。全神下凡,人們上街游百病,上廟進神、還願。清道光十年刻本《大同縣志》記載:初八日,俗喚「八仙日」。是日,順禳星辰。先是,前臘,各廟僧道與相識者送迎祥疏一道;至期,家家布施,各廟僧道有回以果餅者,有留之吃齋者,則視布施之多少為差。
元宵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的節日之一,「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成為傳統民間習俗。民諺說:「三十的火,十五的燈」,由此可見元宵節俗與歲首的密切聯系,它是春節習俗的又一高潮。觀燈、猜謎及各種娛樂活動構成了一卷絢麗的民間傳統風俗畫。大同地區「元夕自十四日至十六日,競張鰲山燈,間放火樹,以慶太平。」[5] 「鄉下多扮燈官,唱插秧歌來城內相徵逐,仿儺禮」[6]。
正月二十、二十五,民間俗稱「小添倉」、「老添倉」。「是日凡貯米面處則必焚香,甚有乘此日糴米面以添貯者。」[7]代表填滿糧倉,蓋好窖子;一年有吃有穿,家庭富裕。添倉之舉意在祝禱、祈求豐收,表達了人們美好的嚮往。
二月二,龍抬頭。扶龍頭、引錢龍是主要的習俗活動。該日早晨,人們到水井內擔水、提水,用水壺裝水且內放一枚硬幣,從井台開始滴水,一路滴到屋內,滴水畫個圓圈,然後將水倒入水缸,表示引到錢龍,預示著財運亨通、發財致富。《大同府志》記載:「二月二日,各村疃社醵錢獻生,謂之『扶龍頭』。提壺汲井水注之,曰『引青龍』。」
二、 節日飲食
春節期間,全國各地都要進行賀年活動,飲食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它體現了農業文明和歲時禮俗的淵源。
臘月初八的臘八粥,預示著年節的開始。歲前的年貨置買是個重頭戲。其中,雞鴨魚肉、油鹽醬醋、各色蔬菜、干鮮果品、煙酒飲料等食品都要購置齊全。大同地區的農村,家家戶戶都要蒸上尚好的白面饅頭,供奉神靈。燒、煎、烤、炸、蒸各種食品均需准備,節前的棗饃、豆包、豆腐、豆芽和粉條也是必不可少的(現代人們購物方便,講究新鮮食品,多已不做了)。一應俱全,就等過年了。
年糕、年夜飯、更歲餃子是春節飲食的象徵。年三十早餐的撈年飯,一般人們都要多撈點(即多做點),因為古人有個說法:初一至初五,生米不下鍋。中午的黃糕表示吃年糕,以祝願生活「年年高」。除夕之夜是萬家團圓、舉國同慶的時刻,晚上的「年夜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頓。每位家庭主婦都要挖空心思地烹調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飯。菜餚中必備丸子、魚肉,象徵完完全全、團團圓圓、年年有餘。雖然餃子早已普及大江南北,但是除夕夜吃的餃子卻另有一番特殊的意義。舊時以天乾地支來計時,除夕夜亥時一過便交子時,所以吃餃子諧音「交子(時)」。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的餃子餡內藏一枚硬幣,尤其帶有「招財進寶」、「大吉大利」的吉祥含義。吃年夜飯時,不僅家人歡聚共飲,而且要將祖先及亡靈請回團年。驅鬼避邪、送天神、請祖先,體現了中國人的傳統家庭觀念。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飯店、酒樓吃年夜飯了。現代人觀念的更新,折射出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現實。
俗語說:好吃不過餃子。大同地區吃餃子也頗多講究。年三十的餃子藏制錢,圖的是一年有福氣;初一的餃子與面條一起煮了吃,名叫「金絲穿元寶」;初二請財神,吃餃子名叫「撈元寶」;正月初三吃餃子,當年生個胖小子;破五的餃子一定吃,為的是填補窮窟窿;十支(即初十)的餃子供麥穗,象徵來年大豐收······。除餃子外,油炸糕、油餅也是節日主食,十五的元宵更是必不可少。
三、 節日禁忌和娛樂
簡單地說,心理上以為忌諱的和言行上規定為不能說和不能做的就是禁忌。王充在《論衡》中認為:禁忌雖然名目繁多,但都是勸人為善,使人慎重行事。長期以來,禁忌也就成為人們約束自己行為的准則。
春節的禁忌很多,除了對神、鬼等的敬畏而滋生出的封建迷信外,更多的是讓人們特別是婦女在正月里過清閑自在的日子。這從正月里諸多忌針線、剪刀便可看出。如:初一忌針,古人說:初一不忌針,一年窮忙碌;初五忌針,是怕扎破窮孔;初八忌針,是怕害眼病;初十忌針,是怕生惡指;正月二十、二十五日忌針,是怕針穿糧倉漏掉糧食;二月二忌針,是怕挑了龍眼;等等。「懶老婆盼正月」、「過了老添倉,羞死懶婆娘」的俗語便是佐證。
此外,大同地區有關過年的禁忌還很多。俗話說:葷年素臘八,臘月初八的早飯要在日出前做熟、吃完,忌動腥葷,要吃素菜;否則,恐得「紅眼病」。正月初一婦女不出門拜年,曰「忌門」;年節忌打碎器物,忌燭火熄滅;小孩兒不準哭鬧,老少不可說不吉利的話,左鄰右舍不許吵架,不能請醫生、吃葯;從初一至初四,不能掃地、倒垃圾,認為這樣會財源外流。所有這些多是為了圖個一年的喜慶、吉利,討個順氣。現在許多禁忌已被人們所擯棄。
大同地區從初五至十六,各種娛樂活動走街串巷、文藝演出搭台唱戲。扭秧歌、小車燈、跑旱船、踩高蹺、撓擱、舞獅子、耍龍燈等娛樂活動豐富多彩。每年春節的晉劇、耍孩兒等地方戲種也是人們傳統的娛樂項目。此外,還有許多廣受歡迎的文體活動。
元宵節是一年中的狂歡節。特別是正月十四至十六,伴著元宵節的威風鑼鼓、彩車、花燈、花會表演使娛樂活動達到了最高潮。全市男女老少穿著節日的盛裝興高采烈地湧上街頭觀看錶演。其中,南關的耍龍燈是最精彩、最有名的。元宵之夜,家家戶戶燈籠高掛,孩子們提著燈籠,四處遊走玩耍。觀燈場所人頭攢動,各色花燈爭奇斗艷;猜謎活動,其樂融融;焰火照亮大地,火樹銀花競相開放。元宵的鑼鼓、元宵的燈火、元宵的遊人編織著良宵美景,好一幅「鬧元宵」的狂歡風俗畫。

⑻ 中國與法國新年的區別人們的看法

中國與法國新年的區別是:法國人的新年,是指已經過去的元旦。中國人的新年是農歷的正月初一。

法國人也會過除夕夜,就是陽歷1月1號的前一天,他們會朋友間一起吃飯,也有可能是家人一起。有可能在家裡吃,也有可能去飯店。

基本介紹

法國人的新年,是指已經過去的元旦,遠沒有聖誕節有團圓的氣氛,主要為慶祝新的一年。是朋友間以party形式慶祝的節日,而不是一家人一起,一般會在新年倒計時為零時開香檳慶祝。互相說新年快樂,新年祝福,及行貼面禮。

在法國,這個禮是家人朋友間見面都會行的禮,做法為臉貼臉,作親吻狀,左一下,右一下,貼臉親的時候要發出木啊的聲音。不是要真親,是貼臉發出親的聲音。有的地區是左右各貼兩次。

我們的新年,是指農歷新年,外國人不理解為什麼我們的新年每年不一定是哪一天。不僅是新的一年,也意味著團圓,為家人一起慶祝的節日。

法國只有煙花作為節日觀賞項目,沒有鞭爆。因為文化背景不同,我們的文化里,鞭爆有嚇退鬼怪之意。另外,我們的貼門畫新年傳統也是獨有的,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紅包文化。想想我這么大了,這幾天還有紅包收,怪不好意思的。總之,中國的新年更有氛圍,可能是作為中國人的原因,感受更為深刻。

⑼ 外國人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懂中國春節,他們是如何度過中國傳統節日的

現在來看看,外國人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懂中國春節,他們是如何度過中國傳統節日的?

英國人會說:「祝賀你發財」

為什麼春節在倫敦如此有影響力?據統計,倫敦有超過8萬名中國人,其中包括6300多名外國學生。它們為中國文化在倫敦的定居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礎支持。根據倫敦投資管理局(London Investment Authority)的數據,英國是歐洲接受中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中國在英國的投資約有三分之一在倫敦。在過去五年中,抵達倫敦的中國人數量增加了45%,消費量增加了66%。因此,中國的春節受到了英國政府的特別關注。近年來,英國主流社會的積極參與、中國文化的傳播和英國人的高度熱情,使得中國春節的喜慶氣氛在英國迅速傳播。

法蘭西:我從心底喜歡它

近年來,隨著中法兩國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法國人對中國春節越來越熟悉。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春節已經悄悄地進入了許多法國家庭,春節習俗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春節前夕,法國的大街小巷都掛滿了彩旗。不僅中國人居住的地區,而且巴黎的市政廣場都將掛滿鮮紅的燈籠。迎接新年的節日氣氛相當濃厚。

家樂福和其他法國知名連鎖超市將在春節前夕開放櫃台銷售中國食品。餃子自然是當之無愧的暢銷冠軍。中國餐館也將在這個時候迎來每年的訂購高峰。「法國人喜歡和中國人一起過年。除夕夜,餐廳必須客滿,甚至必須提前預定座位。」葉先生說,他在巴黎中產階級聚集的15區開了一家中餐館。

法國人慶祝春節,不僅是出於對東方文化的好奇,或者只是加入其中的樂趣,還因為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和欽佩。去年春節前夕,法國前總統雅克·希拉克向所有居住在法國和歐洲的華僑華人發出春節賀詞:「2月18日,我們將慶祝傳統的中國新年。」簡單的「我們」一詞無疑反映了希拉克總統對春節和中國傳統文化習俗的認可。包括現任總統尼古拉斯·薩科齊在內的其他法國政要也說過類似的話。

閱讀全文

與法國人在中國是怎麼過年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2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6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