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雅克·希拉克2003年公開反對美國對伊拉克發動侵略戰爭,法國夠厲害的
那是當然的,法國在伊拉克有很大的利益,海灣戰爭後伊拉克每年向法國輸出大量的廉價石油,他的石油大多都是從中東進口,伊拉克戰爭法國直接損失達到幾千個億,高盧人是高傲的,敢於在小的地方跟超級大國美國叫板來增強自己的政治威信。其實你看中國也是明確反對的,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凈進口國,石油一旦被封經濟肯定要崩潰,幸虧俄羅斯肯救濟一下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價格高不說,政治上也太被動,當年油價都開漲瘋了,好不容也才調回來。
B. 伊拉克戰爭法國為什麼反對
正是因素:法國人一向比較自大,從傳統上講,作為老牌的歐洲國家,他覺得老美是暴發戶,看不起。
二戰以後,由於東西方對立,戴高樂採取了相對比較油滑的政策,退出北約。為了拉攏法國,美國不得不作出一定讓步。
而且當時法國的政策是:聯合德國,建立統一歐洲,排擠英國,對抗美國。出於當時的形式,老美只能睜一眼閉一眼。
冷戰結束後,歐洲的實體性有所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與美國形成競爭,老美出於資源、戰略等方面的考慮,沒有直接沖突
經濟因素:伊拉克是法國重要的石油供應國,因為聯合國對伊拉克的制裁導致石油賣不出,反而欠了法國德國,俄羅斯等國家很多外債。一旦伊拉克戰爭打響伊拉克自然抵擋不住,那麼這錢也就打水漂了。
C. 各國政府對伊拉克戰爭的態度
美國政府宣稱有49個國家支持該軍事行動。但真正參戰的國家只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波蘭四國,丹麥政府宣布對伊拉克宣戰,並派遣了兩艘軍艦支援美軍。日本等多個國家提供後勤支援。
這場戰爭遭到俄羅斯、法國、德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阿拉伯聯盟、不結盟運動等多個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的批評與譴責。
奧地利等多個國家宣稱,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由於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已經違反了國際法。埃及籍的聯合國前秘書長布特羅斯•加利譴責該軍事行動,認為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奧地利、瑞士和伊朗禁止聯軍戰機飛越其領空,沙烏地阿拉伯禁止美軍導彈通過其領空襲擊伊拉克。
全球普遍的反戰情緒最終導致了全球反對對伊戰爭大遊行。
D. 2003伊拉克戰爭時世界各主要大國的態度是怎樣的
單極是否就是「一超+X強」。
有的學者認為,「單極世界也可能是由一超伴X強共同建立的」。有的學者則斷言:「單極已經收攏了多極化中的若干『極』(如德國、法國和英國)」,「日本也被收攏於單極之內」,「擁有19個成員國的北約是單級的有效載體」。其主要理由是:歐洲、日本與美國的「經濟利益、安全利益、以及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念有著廣泛的、根本的一致性」,不是抗衡美國的力量。這種看法顯然欠妥。
(1)從本質上看,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存在根本的利益沖突和非一致性。
資本的本性就是增殖和擴張,由此導致了資本之間的激烈競爭和利益對抗。競爭和對抗,不僅表現在國內,也表現在國際上。國家作為政治代理人無疑為這種競爭和對抗服務。從而使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成為國際社會基本矛盾之一。這種矛盾的激化導致它們之間無數次戰爭,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戰後,它們之間盡管無戰事,當前經濟全球化又密切了它們之間的聯系,但這並不是意味著,資本性質的改變以及它們之間矛盾和利益的消失。列寧在批判考茨基的「將以實行國際聯合的金融資本共同剝削世界來代替各國金融資本的相互斗爭」、「超帝國主義論」時,指出「考茨基掩蓋帝國主義的最深刻的矛盾,就必然會美化帝國主義」。(《列寧選集》,3版,第2卷,678、681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我們分析當前國際形勢時,應當重溫列寧這一論述。
(2)從現實發展趨勢上看,美國與西歐、日本的關系,並非在「收攏」。
經濟全球化密切了它們之間的聯系,但也加劇了它們的競爭。美、日、歐在經濟上的激烈競爭以及由此而導致的摩擦、糾紛、對抗,有目共睹。1999年12月,世貿組織西雅圖會議無果而終,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它們之間矛盾的尖銳性。我們在分析國際問題時,當然應看到兩種政治制度和多種意識形態的對抗性,以及美、日、歐內在的一致性,但也不應當忘記: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下,國家現實利益成為影響國際關系發展的主導因素。美國為了控制歐洲,強調新大西洋主義和北約的作用,但西歐大國卻主張歐洲自主防務,並加緊組建「歐盟快速反應部隊」。日本早在戰後就與美國結成軍事同盟,而最近美日安保體制擴大化,既反映了美日聯合加強亞太防務的意圖,但更表現出冷戰後日本急於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獨立發揮軍事作用的動機。在日本的對外戰略中,美日安保體制擴大化是其最終擺脫美國束縛、稱霸東亞的跳板。
(3)從西方大國和重要力量的戰略來看,都沒有提出「一超伴X強」共同組建單極世界的主張。
美國政府制訂的「新世紀的美國安全戰略」,以及美國的政界要人、戰略家們的言論,都非常明確地指出,美國的戰略目標就是要領導整個世界,建立美國領導下的世界新秩序,把21世紀建成為「美國世紀」,歐洲、日本均在其領導之列,它決無與之共同組建單極世界的打算。法國公開主張世界格局的多極化。德、英、日以及歐盟不僅沒有同美國相伴共同組成一極的表示,相反都反對建立由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一超伴X強」共同建立單極世界,恐怕是缺乏現實依據的主觀意斷。
E. 兩伊戰爭
呃……這個怎麼說呢?
總的來說最開始美還是支持伊拉克的
而蘇最開始支持伊朗
但是有意思的是五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在戰爭中均向雙方出售了武器。
蘇聯出於削弱美國在中東地洞咐區影響力的目的,支持反美的伊朗;
同時伊拉克也是蘇聯武器的老主顧,蘇聯向雙方出售的武器包括坦克、飛機、輕兵器。
在戰爭後期,雙方在襲城戰中使用的地對地戰術導彈,都是由第三國轉運自蘇聯。蘇聯是兩國最大的武器供貨商。
除了直接出售武器外,蘇聯還幫助訓練伊拉克飛行員。
並派遣一批顧問團駐扎在伊拉克,
在戰爭初期伊拉克空軍的米格25戰機基本全部由蘇聯顧問駕駛。
美國在初期表現出明顯支持伊敏爛拉克的姿態,
甚至可能縱容乃至援助伊拉克使用化學武器,
但是到了戰爭後期,由於擔心伊拉克力量膨脹和其他諸多納拿純原因,
美國暗中向伊朗出售武器,並爆發了與之相關的伊朗門事件。
中國則同時向伊朗和伊拉克出售了包括坦克、反艦導彈、戰斗機在內的許多武器裝備。立場基本不明確,呵呵
法國為了保證能從伊拉克獲取石油和同海灣地區維持良好的關系,
向其出售了反艦導彈、戰機、武裝直升機。
英國也通過第三方國家如新加坡、南非等向戰爭雙方輸出了武器彈葯。
至於戰爭結果,應該算是兩敗俱傷吧
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
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
伊拉克和伊朗分別同意了聯合國的停火決議,
但直至1988年8月20日雙方才正式停止戰斗。
兩伊戰爭的地面戰爭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80年9月戰爭爆發後開始到81年9月伊朗展開阿巴丹反擊戰為止,這一階段伊拉克陸軍入侵伊朗,戰爭多在伊朗境內進行。
第二階段,從81年9月到84年3月伊朗數次攻擊結束為止,這一階段伊朗掌握了戰爭主動權,完成了從戰略防禦到戰略進攻的轉變,將戰役從伊朗境內轉移到伊拉克境內,一度威脅到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第三階段從84年4月直到戰爭結束,雙方互有攻守,地面戰場基本保持僵持,戰爭成為了消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