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哪些動物滅絕

法國哪些動物滅絕

發布時間:2023-07-16 00:36:00

『壹』 世界上滅絕的動物都有什麼

很多動物早就滅絕了啊,比如金蟾蜍,又稱環眼蟾蜍,美洲蟾蜍的一種,曾大量存在於哥斯大黎加蒙特維多雲霧森林中一片狹小的熱帶雨林地帶,其雄性個體全身呈金黃色,因此被稱作金蟾蜍。金蟾蜍1966年由爬蟲學者傑伊·薩維奇發現並正式命名,1989年以後,金蟾蜍再沒有被發現。以前上課的時候我們生物老師給我們講過,是一種讓人很可惜的生物,要是沒有滅絕就好了。

『貳』 世界上有哪些動物滅絕舉例並說明原因.

十世紀以來,數以百計的動物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它們曾經無憂無慮地生活在這孕育出無數生命的星球上,維系著自然界生與死的平衡。

有一天,它們中自命為智慧的一族製造出了武器,殺戮開始了,滅絕開始了······

今天的捕殺已不再是為了生存,更不知何時能夠停止,直到地球上只剩下他們自己的時候,不知他們的槍口還能對准誰?

自然界的懲罰,人類可以抵禦嗎?

①巴巴里獅子
巴巴里獅子,它身體全長三米左右,比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獅子要長四十公分左右。它體重二百三十公斤,曾經是地球上體形最大的獅子。歐洲和阿拉伯的國王或皇室們都把獅子比喻成權威的象徵,但是在他們的領土范圍之內,為什麼完全看不到獅子出沒的身影呢?
我們要想見到森林之王巴巴里獅子,就必須前往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南部。現在,人類與獅子格鬥的血腥場面,只有在虛構的電影畫面中才能看到。因為,在歐洲人類文化中,人們一方面把獅子看做是勇氣與崇高的象徵,另一方面,人類把獅子驅逐出自己的生活圈子,以顯示人類勢力的無比強大。
歐洲獅子在公元兩世紀就滅絕了,南非的凱布獅也於1865年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進入二十世紀以後,被稱為獅中之王的巴巴里獅,又面臨著滅絕的危險。這些悲劇的發生要追溯到很久以前的古羅馬時代。
很久以前,強大的羅馬人征服了其它地方的種種文明,同時,他們也征服了巴巴里獅子。被羅馬人征服的其它國家中的人民被迫成為羅馬的奴隸。獅子也被運送到可容納二十五萬名觀眾的大競技場,供人們娛樂。
有時,人們會安排獅子們與劍鬥士進行格鬥表演;有時,又會被基督教徒挑鬥,還有的羅馬皇帝為了舉行一次盛大的戰爭勝利紀念遊行,而捕獲六百隻獅子運到羅馬。在羅馬帝國滅亡之時,北非的大部分地域已經再也看不到巴巴里獅子的蹤影了。控制了北非的並不是羅馬人,更不是巴巴里獅,而是沙漠。家畜的過剩放牧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哪怕是有一點點綠色覆蓋的地方,人們就會把大量的家畜趕到此地,就連獅子也被趕跑了,這種情況就一直這樣惡性循環著,直到這里變成了一片廣闊的沙漠。
巴巴里獅的最後陣地是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脈。一九二二年,最後一隻巴巴里獅是被人類的獵槍擊倒的。
這就是全身長三米,長長的鬃毛一直延續到後背上半身,地上最大的獅子。
②日本狼
日本狼曾經是生活在北半球全域的狼的一種。它肩高三十五公分,體長1米,是世界上體形最小、最為稀有的一種狼。它們曾經居住在本洲、四國、九洲的山林中。在西方國家,人們把狼視為襲擊家畜的惡魔。但是在日本,它卻被人們視為追趕那些遭踏田地的鹿或熊的莊稼守護神。
阿伊努族人給狼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在遠方長聲嚎叫之神"。在北部地方長長的冬夜裡,狼的嚎叫聲會喚起人們心中的某種信仰。
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人們對狼總持有一種恐懼的心理,無論是什麼種類的狼,在一般狀態下,襲擊人類的可能性是有的。
人類逐漸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甚至擴展到了狼的領域,所以,為了保住自己的地域,狼便成為了人類的敵人。
在日本,流傳著許多關於狼的民間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中講到:有一個出外賣藝的盲人,不小心在山中迷了路。後來,他是依靠一隻狼帶路才回到村莊里的。
現在,在一些山區里,還有一些祭奉狼的神社。
狼被人們視為凶惡無比的動物是在日本的貴重家畜或馬被它襲擊以後。有時,人們怕它,獵殺它,有時又尊敬它,祭拜它,狼成為了日本的自然和文化中的一部分,阿伊努族人即使是使用毒箭射殺它們,也並沒有威協到它們的生存數量。真正迫使它們滅絕的是在明治時期以後,人類為了毛皮而進行了大規模的獵殺,還有步槍的普及。當然,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人類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而侵犯了狼,致使狼開始襲擊家畜,人們便想方設法地對它們進行捕殺,政府甚至以獎金懸賞的方式鼓勵市民捕狼,據推算,生活在北海道的埃及索狼是在一九零零年左右滅絕的。
日本狼也沒能幸運地存活下來。隨著那時提倡的富國強兵政策,工業化,都市化,還有一些西洋犬進口所帶來的犬瘟熱,這些一系列的問題都逼得日本狼走投無路。日本狼的生存與文明開化是水火不容的。
一九零七年,也就是明治三十八年,在奈良縣的吉野郡鷲家口,人們捕獲了一隻狼,這只日本狼被確認為最後一隻日本狼。
在那之後,"我看到了一隻日本狼"這樣的事情也發生了好幾次。現在,還有不少人相信在日本的山林中還殘留生存著很少數量的日本狼。
③北美海豹
北美海豹的身體長達兩米以上,體重一百六十公斤。它性情溫和,動作緩慢,即使見了人,也不會掉頭就逃。
經歷了千艱萬苦的探險家哥倫布來到美國時,發現了美洲海豹,因為它的叫聲與狼相似,所以,哥倫布把它叫做"大海中的狼"。從那時起,美洲海豹的命運也就隨之起了變化。不光是哥倫布,所有以美國做為征服目標的歐洲人一登上美洲大陸最先看到的動物就是這種"大海中的狼",美洲海豹在當時,被眾多的人們看做是新世界即將走向繁榮的象徵。
像海驢一樣,美洲海豹喜歡群居。它們曾經以捕食魚類為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美洲人都是以海豹肉做為食物的。即使是這樣,海豹的數量也沒有因此而減少。
幾千隻海豹生活在巴哈馬群島上,以及美洲海各各群島,墨西哥和白羅里達沿岸等等一些地方。它們在海中捕魚時動作非常敏捷,與其相反,在岸上時它們都又是那麼的遲鈍。單單這一點就成為了美洲海豹的致使弱點。
一六七五年,英國探險家威廉·丹皮爾的探險記錄中也曾詳細地記載著:一些西班牙人乘著船,單手持著棍棒,一步步接近海豹,它們竟絲毫意識不到將要發生什麼事情,而是穩穩地呆在原處。
就連居住在牙買加的英國人也都趁著當時的那股捕獵浪潮,大量獵殺美洲海豹。
下面這個片斷記錄的是二十世紀初,在加拿大的北部人們獵殺塔德果海豹的場面。
每年,海豹在生小海豹的時候會暫時離開大海。對於人們來講,這段時間就是捕獵海豹的絕好季節。人們不去追趕成年海豹,而是把目炮瞄準了有著雪白毛皮的、剛剛出生的小海豹。
然而,人們捕殺美洲海豹的目的並不是要得到它們的皮毛。
海豹的脂肪通過加熱會成為油。與鯨的脂肪作用是一樣的,可用來點燃照明。
在歐洲盛行航海的時代里,發現海豹群與開采出一個石油井一樣令人興奮。無論是獵殺海豹還是獵鯨,就好比是當時的某個石油井被人們開采出來。以後,以采礦為生的其它人就乘著熱浪蜂湧而上,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然而,以石油做例子,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幸運地存活下來的海豹好不容易躲到了二十世紀來臨,然而等待它們的都是更加先進的獵槍。人們越來越難看到美洲海豹了。最後一隻海豹出現是在一九五二年。
同樣種類的赤丘卡依海豹也同樣面臨著滅絕的危機。不過,最近,隨著人們保護野生動物意識的增強,夏威夷海豹的數量也有所增加。
總而言之,動物的數量無論是增加還減少,都是取決於人類自身的!
④旅行鴿
旅行鴿。從表面上看它和普通的鴿子非常相似。不過,它的後背是灰色的,似乎還有些發藍,而胸前的顏色又是鮮紅色的。所以,它看上去是那麼地絢麗多姿。它和一般的鴿子不一樣,叫聲高昂響亮。它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數量繁多,是地球上數目最多的鳥類。
旅行鴿那龐大的隊伍一面發出巨大而又不和諧的叫聲,一面飛過北美森林的上空。這個時候,鳥群遮住陽光,地面上一片陰暗。這種影像,如果被稱做是鳥群,還真不如被稱為龍卷風恰當。
有時,鳥群隊伍長十五公里,寬達兩公里。奧迪波曾經說道他所親眼目睹的一個鳥群,數量足有兩億只。
旅行鴿,象徵著美國的繁榮。
並不光是因為它的數量繁多,旅行鴿食用起來味道鮮美是改變它命運的主要原因。
對於那些美國初期的移民來說,在這片大地上,所有資源都是豐富而又用之不竭的。
無限延伸的地平線,可開墾的土地無窮無盡,地圖上找不到的地域瞬間變成了繁華的街道。在廣闊的土地上,有了新的交通手段。這時,大自然的象徵物就是旅行鴿。
即使用棍棒向天空揮動幾下,就能打掉好幾只鳥兒。這曾經都是事實。當然,用獵槍捕殺幾百隻甚至幾千隻旅行鴿更是不在話下了。
那時,每天都有數百萬只旅行鴿被火車送到大城市。直到一八六零年為止,隨著人們對森林的大面積開墾和狩獵的普遍進行,誰也沒有注意到旅行鴿的數目在逐漸減少。在狩獵競賽中,一個獵人會擊落幾萬只旅行鴿。到了一八八零年左右。成群的旅行鴿只能在密歇根州看到了。即使大家都知道這種情況,但是密歇根州的獵人每年還是向市場提供三百萬只旅行鴿!
最後一隻野生的旅行鴿被擊落是在一九零零年。
一九零九年,曾經有著鋪天蓋地般數目的旅行鴿只剩下最後三隻了,它們被喂養在新西納提動物園中。
現在,我們明白了一點就是,旅行鴿原本是有一定數量的,當它們的數量減少後,再想讓它們重新回到原來的數量,那是不可能的!
從旅行鴿鋪天蓋地的時代開始,到短短的五十年以後的今天,我們再也聽不到它那響亮的叫聲了。
動物園最後的那隻被旅行鴿是一隻雌性鴿,被人們起了個名字叫做瑪莎。瑪莎是於一九一四年九月一日死去的。它死亡的當日,美國所有的新聞電台都報道了這一死訊。
⑤波利尼西亞蝸牛
波利尼西亞蝸牛是一種小型的蝸牛。從十厘米到二十厘米,被分為一萬個種類以上,它們棲居地是南太平洋的各個小島上。
南太平洋上的每個小島就像每個星星一樣,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獨自進化著。這也是它們種類繁多的原因之一。
在法國的領土索西愛特群島的一個叫做摩雷阿小島上就生存著七個種類的蝸牛,它們有著各自不同的特徵。
"為什麼在相同的環境下,卻進化成為不同種類?"美國的自然研究家瓊·居里克帶著這個疑問於一八七零年來到了摩雷阿小島。
這個時期,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發表了《進化論》,他受到了信仰聖經的人們對他發出的各種攻擊。
居里克對摩雷阿小島上生存的這七種蝸牛進行了詳細地研究,結果發現,它們種類的不同與環境和自然淘汰毫無關系。而遺傳變異是其主要原因。當他發表了這一言論後,卻惹怒了相信達爾文進化論的人們。
一九零六,另一位自然研究家庫·朗普通提出了與居里克相反的學說。並來到了摩雷阿小島。他在那裡花了五十年時間,研究種類不同的蝸牛,對它們將來走向什麼樣的進化歷程做了詳細的記錄和推理。對於將來的學者來說,這些記錄都是有力的檢證。
然而,他提出的學說最終沒有得到認可,原因還是因為一隻蝸牛。索西愛特群島上居住著法國人。法國人喜愛蝸牛也是出了名的。食用味道最為鮮美的要屬大大的非洲蝸牛了。在進口非洲蝸牛的時候,偶爾會發生蝸牛逃走的事情,因為沒有天敵,逃走的非洲蝸牛以很快的速度繁殖起來。受到非洲蝸牛侵入的摩雷阿小島要比其它小島晚許多,是在一九七零年了。並且,非洲蝸牛的繁殖速度快的驚人,有一家人請除了院子里的非洲蝸牛,竟然有兩手推車那麼多。所以不採取措施是不行。一九七七年,人們從美國佛羅里達進口一種吃蝸牛的蝸牛。然而,這種肉食蝸牛都遠遠地躲開了非洲蝸牛,而是把目光瞄準了波利尼西亞蝸牛。沒有一絲防範意識的波利尼西亞蝸牛到一九八八年為止,終於徹底消失了。摩雷阿小島上的極少數波利尼西亞蝸牛被當地動物園保護了起來。但只有七個種類的五種,另外兩種已經滅絕了。
⑥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
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被人們稱為是熱帶草原斑馬亞種中最美麗的一種斑馬,也正是這種美麗的外表使它們遭受了不幸。
在非洲生活的斑馬被分為三個種類。在乾燥的草原上生活的斑馬叫做古雷比斑馬;生活在山中的斑馬叫做山斑馬;而數量最多的要數熱帶草原斑馬了,它們廣闊地分布在東部的熱帶草原中。
一八一七年,熱帶草原斑馬的亞種之一,被英國的旅行家巴切爾帶回了英國。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曾經生活在非洲最南埠的草原地帶。按照分類來講,斑馬與驢很相近,熱帶草原斑馬的四條腿很長,樣子更接近馬。
在"斑馬"這個大家庭中,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可以算是姿態最為優美的一種斑馬了。
它們昂首挺胸地站立在那裡,可以看出,它們的骨格結實而又強健,耳朵則象馬一樣小巧。雄性斑馬的肩高一點五米,體長兩點五米。
它們性情也如英國純種賽馬一般,活潑好動。
它們身上長有黑白相間的條紋,有時讓人感覺是白底黑紋,有時又讓人感覺是黑底白紋。熱帶草原斑馬與牛羚和駝鳥三者組合就形成了一個防衛聯盟。駝鳥的眼睛、斑馬的耳朵、還有牛羚的鼻子,如果有某一種動物的身上吸取到了這三種動物的特徵,那可真算得上天下無敵了!
然而,它們面對著人類舉起的獵槍卻毫無任何抵抗能力,布爾人就曾大量獵殺了熱帶草原斑馬,他們把斑馬肉分給從非洲來的隨從人員,又把斑馬皮製成袋子。
一八三零年,人們把野生動物做為寵物來飼養逐漸形成了一種潮流,巴切爾熱帶草原班馬更是倍受人們的喜愛。
對於這些斑馬來講,不幸的是,它們的皮很容易加工,顏色以及質地又是那麼地美麗,所以,在眨眼之間就有了廣闊的市場。
比起經營農場,捕獵斑馬賺錢更容易。到了一八五零年,人們掌握了更新的鞣皮技術,於是斑馬皮製品的經營更加火爆了。
獵殺斑馬是在一八四零年開始的,盡管少數的自然保護家對此進行了抗議,但是這種猖狂的捕獵活動還是持續了三十年之久。
到了一八七零年,大群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逐漸從人們的視線里消失了。只有小群的斑馬星星點點地散布在草原上,還有當地的地主家,也偶爾飼養著僅有的幾只,以及動物園中存活下來的極少數目。
最後一隻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於一九一零在倫敦的動物園中死去了。自從孩提時代以來,就再也不曾見過故鄉的熱帶草原了。
⑦多索森林馴鹿
這種小巧玲瓏的馴鹿這所以滅絕,是源於人類的好奇心。
"那麼小巧的馴鹿到底是否存在"成為了動物學家們爭論的話題,正是這個爭論迫使多索森林馴鹿走上了不歸路。
多索森林馴鹿生活在美國大陸上,是馴鹿中的一種,它們體形小巧,可能是很久很久以前,在特殊的環境條件下所倖存至今的一種馴鹿。
位於加拿大太平洋一側的葵峽洛特群島大部分屬濕原地帶。被繁茂的針葉樹林叢叢圍住。那裡濕氣很高。然而,馴鹿是生活在旱地的一種動物,它們又為什麼生活在這里呢?學者們便產生了疑問。
多索森林馴鹿外形很小,它肩高八十公分,身長不到一米四十,體重一百到一百三十公斤,是其它種類馴鹿的一半以下。它們模樣與一般馴鹿一樣,脖子下長有鬃毛、四蹄很大。這種小型的馴鹿數量很少,而且繁殖的數量始終不曾增加。
在島的沿岸,曾經居住著當地的居民。他們靠資源豐富的大海為生,從不進入島的內陸地帶。直到歐洲人侵入這個神聖的小島。
為得到皮毛的歐洲獵人讓當地居民在島內陸設下捕獵圈套,並且獎勵居民們。這樣,小巧的馴鹿終於在世人面前亮相了。
英國殖民地調查官G·M多索於一八七八年做出了第一份調查報告。
一八八零年,一個名叫瑪堪基的貿易業者拿出賞金,把居民下圈套所捕獲的一隻雄性馴鹿的頭骨和角的一部分捐送給了國立博物館。一九零零年,多索森林馴鹿被確認為新種類動物,並且有了一個拉丁語的學名。
然而,這項決定在當時學者之間掀起了一個很大規模的爭論。他們認為這種馴鹿並非新種類動物。
一九零一年,一個居民在島上的宣教師與五個居民一同進入了島的內陸地帶。然而他們只看到了馴鹿的足跡,卻未看到馴鹿的身影。六年後,雖然調查還在繼續進行,但是馴鹿始終沒有出現。
終於,一九零八年十一月一日,兩個獵人發現了兩只雄性馴鹿與一隻雌性馴鹿,還有一隻小馴鹿。盡管獵人們逐一將馴鹿射倒,但其它馴鹿沒有做民任何反應,最後,只留下一隻小馴鹿。
多索森林馴鹿被人類發現,以很快的速度便滅絕了,只剩下那隻小馴鹿,孤單地生活著。
⑧袋狼
這是一種難以形容的奇妙動物。從它的頭和牙來看,它是一隻狼。然而,它的身體又像老虎一樣有著條紋。它可以像鬣狗一樣用四條腿奔跑。也可以像小袋鼠那樣用後腿跳躍行走,它和袋鼠一樣同是有袋類動物。這種動物有著其它種類動物的特徵,卻又有著特別的地方,它被人們叫做塔斯馬尼亞狼、斑馬狼、還有塔斯馬尼亞虎等等。
袋狼生活在樹林較為稀疏的地方,或是草原上。然而,移居者來到它們生活的土地上,它們就會躲到深深的森林中去。這種肉食有袋類動物從頭到尾全長一點五米至一點八米。肩高六十公分。肚子有著像袋鼠那樣乘放小袋鼠的袋子。後背上有十二至二十條花紋。顎的骨像蛇一樣分為兩段張開,它們會喀哧一下咬碎獵狗的頭。夜晚,它們單獨行動,經常是以袋鼠、小袋鼠、或是不會飛的鳥類為獵取出目標。它跑的速度並不快,但是會緊追不舍,直到獵物疲憊不堪為止。它們往往是一口咬住獵物的頭使獵物結束生命。
自從塔斯馬尼亞島上的移民來到,袋狼的生存繼而出現了危機。
大量的家畜--羊被狗傷害了。而人們誤以為是袋狼所為,因為狗和袋狼都是吸羊的血。一八八八年,政府出賞金獎賞捕殺袋狼的人們,在那之後的二十年之中,共有二千二百六十八隻袋狼被捕殺了。這也是記錄袋狼數量的珍貴資料。
最後一隻袋狼,是於一九三三年死亡的。
人們在澳大利亞的岩石上發現了古代居民於一萬年前繪成的壁畫,從中我們知道了在很久很久以前,袋狼曾經生存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奇妙的是,現在,在塔斯馬尼亞島上,有一個袋狼保護區。這樣做是否表明是一種心理上的補償呢?總而言之,這么珍貴的動物--袋狼滅絕了。
盡管與澳大利亞的古代居民一共生活了一萬年以上。但是,隨著新世界被人類一一發現,在一瞬間,袋狼終於在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

⑨瓜達魯貝美洲大鷹
瓜達魯貝美洲鷹是鷹的同類,又有些像隼。它的外形要比鷹大的多的多,就是這一點引發了悲劇。
在猛禽類動物中,從小型的鷹到大型的鷹、禿鷹有許許多多的種類。瓜達魯貝美洲大鷹是隼和鷹的同類,一眼看上去,它比鷹小一些,有著優美的外形,它保留著原始鷹的外表。它生活在墨西哥的領土,加里佛尼亞半島的邊際,瓜達魯貝島。這里有著溶岩形成的陡峭的山崖,和茂密的灌木及松林。由理想的植物層形成。
瓜達魯貝美洲大鷹保留著祖先的巨大身材,是一種獨一無二的鷹類。因為在島上沒有天敵,它們幾乎沒有進化。它有著鷹一樣寬大的翅膀,飛翔的姿勢也和大型的猛禽類一樣,所以,在當地,人們管它叫做瓜達魯貝大鷹。
瓜達魯貝大鷹一般吃蟲、小鳥或是動物卵體。然而,因為它的外形像鷹所以被人們視為仇敵。
一七零零年,人們開始放牧山羊。放羊的牧童們都誤認為瓜達魯貝大鷹像鷲那樣襲擊了山羊群。他們認為白色耀眼的山羊群從空中看來是顯眼的目標。人們開始想盡一切辦法對付美洲大鷹,從獵槍到毒餌,人們想把美洲大鷹全部消滅掉。
一八六零年,美洲大鷹面臨滅絕的危險。而同時新的攻擊又開始了。
鳥類學家們知道美洲大鷹的數目越來越少,於是就花重金想得到美洲大鷹。一八九七年,一隻美洲大鷹值一百美元,相當於當時美國人三個月的工資。同一年,瓜達魯貝島的漁民賣出了一隻美洲大鷹。他聲稱這只鷹是島上的最後一隻,於是要價一百五十美元。買者沒有同意,他便把鷹的羽毛拔下,憤怒地投向大海。這樣,零七八碎的屍首被復制,再生了。但是在兩周後放置復製品的店鋪發生了火災,一切全化為了灰。一九零零年,地球上僅存最後一群美洲大鷹了。目擊鷹群的人是一位男性收藏家,他這樣說道:"一九零零年十二月一日下午,一群美洲大鷹向這邊飛來。11隻中,有九隻被留了下來!"留下來是指被擊落下來。另外兩只美洲大鷹的命運如何,誰也不知道。從此以後,沒有任何人再次看到過美洲大鷹的蹤影了。
⑩卡羅拉依那鸚哥
卡羅拉依那鸚哥是生活在廣闊的北美中唯一的鸚哥。和現在的鸚哥一樣,它們喜愛玩耍。活潑、快活、還很會說話。
它們在大樹的洞中建巢,成群地生活在美國東部的落葉樹林地帶。卡羅拉依那鸚哥會站在森林的樹梢上,唱上整整一天。
貫穿美國東部南北方向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兩側是鸚哥的領土。卡羅拉依那鸚哥因生活在山脈的東西兩部,所以分成為兩個亞種。它們有著橙紅色或黃色的頭部,還有長長的尾和綠色的翅膀。在當地,樹木的果實是它們的食物。然而,從歐洲來到這里的移民開墾了森林,隨之事情也發生了變化。鸚哥們逐漸開始採食果物以及農作物。對於移民們來說,鸚哥成為他們的大敵。鸚哥們不光把果物整個吃掉,有時還會剝掉果皮,或有意把果子弄到地上,3隻鸚哥毀掉一顆樹毫不費力。人們一旦見到鸚哥就會毫不猶豫地舉起槍射死它們。到了十九世紀未,卡羅拉依那鸚哥成為了人們舉行的獵射比賽的對象或食物。美麗的羽毛也被裝飾帽子,在歐洲市場或美國供不應求。
那時,飼養美麗的鳥兒也成為一種時尚。愛說,愛玩的美國產鸚哥更加受到了人們的好評。而且,隨著大面積的森林被開墾,落葉樹木越來越少,也成為鸚哥滅絕的決定性因素。
一九零四年,最後一隻野生鸚哥被人們擊落了。
新西那提動物園於一八八六年開始想要通過某種辦法使卡羅拉依那鸚哥的數量增加,卻沒有成功。一九一七年,被人工保護起來的卡羅拉依那鸚哥的數量僅剩下兩只了。雌性鸚哥是於一九一七年死亡的。雄性鸚哥也於第二年死去。最後的這只雄性鸚哥被人們親切叫做"因卡斯"

閱讀全文

與法國哪些動物滅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2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7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2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9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5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1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5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6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9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6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1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4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