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為什麼法國寶寶都要乖乖等待

為什麼法國寶寶都要乖乖等待

發布時間:2023-07-28 06:17:50

1. 法國的家庭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與中國的家庭有何不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下吧!法國寶寶我的孩子出生在法國。當孩子剛出生時,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慣,我總是把孩子抱在手裡。後來有位做媽媽的法國朋友問我:你為什麼總抱著他?她告訴我,法國人沒有經常抱寶寶的習慣,嬰兒幾個月大就會被安置在一塊安全的圍起來的嬰兒區,讓他們在裡面滾、爬、玩耍,再大一些就在寶寶地毯上來回爬。這樣長大的孩子肌肉更靈活,個性也更獨立。 於是我開始關注起法國人養育孩子的特點,讓我受益匪淺。法國父母對待孩子最大的特色是平等。即便是小寶寶吵鬧,他的父母也只是用平等的口氣說,你要安靜一點。我們經常會看見法國父母蹲下來,用平和的語氣跟孩子聊天,認真地回答孩子充滿童真的問題 。例如,在麵包房裡,一個售貨員會對一個挑選蛋糕的孩子說:「小姐,您挑選好了嗎?」孩子在從小就被人尊重的同時也學會了尊重別人。 此外,只要不是特別正式嚴肅的場合,法國父母一般都會帶著孩子一起參加。有一次,我們准備開車去幾百公里外的朋友家度假,想到路途遙遠,我有些猶豫。朋友卻說,當然要帶孩子去。那幾天,每個時間段,都會有不同的人陪孩子玩不同的游戲 。晚上我們在壁爐前跳舞,每個大人都會陪孩子跳上一段,或者和他玩耍一會兒。 我的寶寶在他5歲時收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邀請函,那是來自同伴小朋友生日會的邀請。那天他帶上禮物 ,穿著得體地准時按響了朋友家的門鈴。父母僅僅負責接送孩子,因為那是孩子自己的社交圈。小編總結: 法國的教育非常人性化,他們體現了「人人生而平等」這樣一個觀念。即使是一個大人對一個小女孩的稱呼都要用上「小姐」,而且嬰兒就是放著讓他們自由摸爬滾打,這更能讓孩子得到最好的鍛煉。

2. 0-3歲寶寶早教 法國家長都教些什麼

【導讀】:3歲以內是寶寶性格和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所以這時候家長的教育培訓非常重要,國內的寶寶在爺爺奶奶的嬌慣式早教,可是法國家長的早教方式卻有很大不同,他們不但照顧孩子親力親為,在孩子的早教方式也非常值得我...

3歲以內是寶寶性格和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所以這時候家長的教育培訓非常重要,國內的寶寶在爺爺奶奶的嬌慣式早教,可是法國家長的早教方式卻有很大不同,他們不但照顧孩子親力親為,在孩子的早教方式也非常值得我們借鑒,我們來看看法國人在孩子0-3歲這個階段早教都教什麼呢?

眾所周知,法國人以他們的自由平等言論自由而聞名,但眾所不知的是他們嚴苛、且有些不近人情的傳統家庭教育,繁瑣的禮儀,嚴格的禮貌,「從娃娃抓起」的絕不含糊。而且法國人對於自己國家的傳統教育延續一貫的優越意識,非常難得的,他們只對英國的教育服氣,雖然他們並不喜歡這個國家和他們的人,但是他們也實事求是地承認:英國紳士是經得起考驗的,英國的家教是地道的。

(我說的是傳統家庭的教育模式,有好些家庭是反傳統的且沒有什麼家教理念的,這不在我的講述范圍之內。)

細細講來,法國人在孩子0-3歲這個階段早教都教什麼呢?

(一)獨立睡覺

在法國的大多數家庭里,孩子還沒有出生時大人們已經把嬰兒房准備好了,無論這個家庭的住房是幾室幾廳還是一室一廳,嬰兒房間一定是單獨的,孩子再小、住房再緊張,只要條件允許哪怕父母在客廳睡沙發牀他們也不會和孩子在同一個房間,更不用提同一張牀了。

兒童房間裡面的用品一應俱全,而這當中的重中之重是一個安全而舒服的嬰兒牀,寶寶從醫院回到家裡就直接被安放在這個小小的牀鋪上,嬰兒從一下生就有自己獨立休息的空間,從來沒有媽媽當「人肉泰迪熊」,也沒有理所當然的夾在爸爸媽媽的中間,更沒有和媽媽分享一張牀、把爸爸擠到客房或是沙發上去的說法。

除了爸爸媽媽會在半夜需要喂的時候到寶貝的房間給奶喝,不然睡覺這種事在嬰兒在第一時間就是獨立完成的。

(二)獨立吃飯

法國人訓練孩子們獨立吃飯到底有多早呢?我個人的感覺是能有多早就有多早,只要他們認為孩子們自己可以握住勺子了,並且知道手和口的配合了,(不至於一勺子直接送到鼻孔里)那麼她們就會讓孩子們自己吃飯,吃多吃少並不是很重要,到底是用勺子規矩地、干凈地吃還是用手不規矩的抓著吃或是特別埋汰地吃,法國的家長都不會跟小寶寶計較,他們在乎的是寶貝知道在吃飯的時間、在飯桌上和家人一起共度吃飯的時光並獨立地吃飯,他們還會演示給需要學會咀嚼的寶貝們看什麼是咀嚼的動作,從而確保她們不會因為狼吞虎咽而卡到。

(三)學會說「謝謝」和「請」

關於這兩個詞的教育也是得追溯到剛剛會說話甚至是不會說話的時候,只要家長們認為孩子們的理解能力可以明確的體會這兩個詞的含義了,父母們就會在第一時間強調這兩個詞的重要性從而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地使用和反復地使用。如果在會說話的年紀在該說「謝謝」和「請」的場合卻故意不說,那麼家長們是絕對不會妥協的。

(四)尊重生命

法國的家長大多都熱愛自然,遇到休息天或是野營,或是在院子里修剪枝葉、務農等,孩子們參與時家長不會因為孩子們年齡小就允許他們有意的弄死小動物、踐踏花草,他們認為自然界都是有生命的,人類做不到保護所有,但最起碼不能破壞。

(五)不大聲喧嘩

公眾場合,除非是大家共同暢所欲言,不然法國的家長不會容忍孩子們發出高過一定分貝的聲音影響別人的。他們當然也不指望小小孩子可以真的像成年人一樣自律到什麼程度,但是不斷的提醒和反復的糾正足以證明父母對於這件事的重視。所以大多數法國孩子都沒有大聲喧嘩的習慣,也可能是胎教使然吧,甚至連小baby都不亂哭。

(六)愛上圖書館

關於法國的圖書館我是一定會單獨寫篇文章記錄的,因為法國人對於知識的尊重和對於書的熱愛以及圖書館服務的人性化都會讓人覺得「與書相伴」是一件愜意的事情。、

法國的多子家庭很普遍,媽媽們都會在每周固定的時間領著大的推著小的去圖書館借書、還書、講故事、看書、參加圖書館活動。。。。。有些寶寶連坐都不會,但是媽媽依舊會把寶寶放在腿上,坐在寬敞、明亮的圖書館里跟寶寶靜靜地翻書,為的就是讓孩子體會這種書香的氛圍。

(七)尊重隱私

六六6個月大的時候我第一次獨自帶著寶貝來到法國看連爸的家人,孩子爸因為工作的原因沒有同行,那時候的我一句法語也不會說,他們家人的英語又十分的有限,所以大約兩個禮拜,我過著好像啞巴一樣的日子;但就是因為沒用語言溝通,我有好多的時間用眼睛觀察到了好多的細節,其中一件事情我的影響非常深。

那天我抱著六六到連爸的哥哥嫂子家,他們家的老二比六六大11個月,也就是個1歲半的樣子。小丫頭有著這個年齡孩子所有的特點,活潑、好動、熱情,並且非常高興家裡來客人,里出外進的忙的不亦樂乎。

我把六六的嬰兒包放到了門廊里,老二里出外進的時候非常想去碰這個包,我看到了並沒覺得有什麼問題,這個年齡的孩子對新事物好奇不太正常了嘛。可是連爸的哥哥看到這一幕立即一字一句的說:不許碰,這個東西不是你的,不許碰。老二果真沒碰。

過了一會,老二又開始圍著那個包轉,孩子爸看到了這一幕又是一字一句的提醒說:不許碰。這個不是你的。老二又無奈的走了。

等到老二第N次走到這個包周圍想碰的時候我提議要不就把包放到別的位置吧,不然她總想碰,而且孩子爸還得不厭其煩的重復同一句話。

連爸的哥哥用費勁的英語說:不用放到別的位置上,她必須明白有些東西就是不能碰的,而且這些東西也不會改變位置,但是她必須得學會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該知道的、不該碰的就不許碰。

我建議:要不然就讓她看看吧,裡面也沒有什麼她不能看見的。

連爸的哥哥堅決不同意:問題的關鍵是這個東西不是她的,她就是不可以動。

好吧,我放棄了。人家孩子確實沒有因為自己是「什麼什麼敏感期」而得到特許去看一個無關緊要的嬰兒包,別人的東西就是隱私,小小的年紀也需要懂得的道理。

------

除此之外,大多數法國人覺得即使在家裡,如果門是關的,進門之前一定要敲門,有人在衛生間你年齡再小也要敲門而不可以奪門而入。。。。

(八)餐桌禮儀

也許你不信傳統家庭的法式餐桌禮儀都是從寶寶可以熟練的自己應付吃飯就開始訓練了,規矩如下:吃飯時胳膊肘不許抵在飯桌上、嘴裡有東西不可以說話、用叉子取食物時一定要胳膊擡起而不是頭低下、通常不可以提前下座等等等等

一頓飯吃下來怪累挺的。。。。

(九)說話時口氣自然而禮貌

我們中國的兒童都會有奶聲奶氣這一說,我見過即使快10歲的孩子還是奶聲奶氣地說話,這點上法國家長是不會允許的。他們教育孩子要自然地說話,要禮貌地陳述,當然了,孩子們如果因為年齡和見識的限制而說出一些比較荒唐的言論這些家長是不會計較的,他們不能接受的是我們說的那種「嗲」和「嬌嗔」,法國的家長認為如果一個人的舉手投足和自己的年齡不相符,哪怕她/他年齡不大、他們也會有微詞。所以,訓練自己的孩子好好說話,也是他們的早教課程之一。

(十)學會等待

法國的媽媽給孩子吃飯、餵奶是按照時間來的,時間沒到,即使寶寶哭鬧了,他們可能會跟寶寶聊天但是幾乎不會提前喂;如果時間快到了,已經在准備吃飯或是吃奶了,寶寶哭鬧不止,家長多半會輕聲細語且語氣堅定的對寶寶說:寶寶,你一定是餓了吧,媽媽已經在給你准備了,你再稍稍等一下下就好了喲。。。。。

如此這般的交流,寶貝們到後來也都不會因為到點差一口吃的沒吃上而大發雷霆。

在超市裡,很少見到法國小朋友因為家長沒給買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哭鬧的,家長就是沉著的解釋:現在不是聖誕節也不是生日,還沒到買禮物的時間,不可以買。通常他們的孩子都不會多廢話。

(十一)獨處的能力

他們的家長並非好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冷漠,他們也非常愛的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們確實會強調孩子需要一定程度的獨處--------並不是說辭職在家照顧你你作為寶寶就要24小時貼在媽媽的身上,並不是說大人們都愛你,你就無時無刻的夾在所有人的當中;法國的家長會強調讓孩子們自己待上一會,無論是看一本書,還是做一個游戲,或是自己啃腳丫,再或是看天棚。。。。總之,這段時間是寶寶自己的,相對的,有一段時間是大人自己的。

(十二)溝通的力量

這詞兒用的有點大,但是意思卻並沒有偏差。

舉個生動的例子。

那時順順還不到3歲,一次他雞頭白臉、痛哭流涕地從院子里跑進家跟我說六六怎麼欺負他了。我聽得一頭霧水,這時連爸走過來一字一句的對小二說:你慢慢說。你如果沒哭完你就再出去哭會,你如果想說話就把眼淚收起來說,你一邊哭一邊說你覺得誰能聽明白。

接下來小二神奇的收入了眼淚,在連爸的提醒下深呼吸了一下,之後不那麼激動的對我們解釋了六六搶他的東西了等等等等。

連爸聽完後並沒有馬上出去當判官,而是跟順弟解釋:以後記住,你做到好好地、清楚地說話大家聽懂了也可以盡快的幫助你;你呲牙咧嘴地說些誰也聽不懂的話,讓大家都很著急的。在家裡是這樣,將來在學校更是這樣。

這之後,順順連哭帶說的次數越來越少,每次要說的時候都能盡量的收起「激動「的心情而盡量平靜的敘述事情經過。這個過程是從3歲之前就開始訓練的。

這就是法國人的早教觀念,他們沒太有人早早的送孩子們去學英語和畫畫,他們早早開始進行地都是貌似跟知識無關的行為習慣教育。

法國人的早教理念也並非是各家各戶都一樣,但我總結的這些還是有很大覆蓋面的。

在給兩個順六」早教「和」繼續教育「的這些年頭里,順六爸媽----一個中國人一個法國人經歷了怎樣的分歧、妥協、溝通和最終的共識我真恨不能寫本書。上述的這些條都實實在在地在我家經歷過並經歷著。

大家看看吧,或許能給你些小啟發。

3. 法國孩子為何不哭鬧法國媽媽不能說的9個育兒秘密

法國孩子為何不哭鬧?法國媽媽不能說的9個育兒秘密 為什麼法國人總是那麼地優雅?真的很好奇他們的童年,難道都不會像一般孩子一樣胡鬧、大哭嗎?他們都怎麼教育下一代?

我們常在法國電影里,看到片中的孩子們,各個慢條斯理、有禮貌,很少展現調皮搗蛋的模樣,看起來永遠是那麼地聰明、優雅。有一本書《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喝咖啡,孩子不哭鬧?》道盡了法國父母的教養法則,雖說國情文化不同,但還是有些育兒觀點值得台灣父母們參考唷~

1.幫寶寶找保母或托嬰

法國媽媽會在產後10周內恢復工作,然後幫寶寶找保母或托嬰,雖然法國法律規定,一位媽咪放完產假後,仍可以繼續照顧寶寶,並保有就業機會,然而,以這個案例而言,她必須辭職,才能領取社會津貼。

再者,對法國媽媽來說,家庭、工作、自己一樣重要,都是生活的一部份,不需要為了誰而失去自我,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法國女人永遠都看起來光鮮亮麗、充滿自信的原因吧!這點與台灣鼓勵當全職媽媽有很大的不同。

此外,她們認為在寶寶還小的時候送托兒所,被許多陌生人與小朋友包圍,可以幫助孩子很快地適應這個世界,並在生活中變得更加獨立。

2.很早就讓孩子自己睡

法國媽媽相信寶寶可以自己睡著,不需要媽媽哄,如果寶寶在半夜醒來哭鬧,媽媽不會馬上抱起寶寶安慰,而會等待幾秒鍾,確認寶寶的需求再進行下一步的動作,久了寶寶自然就能自己睡著,所以他們的寶寶在2~3個月就能睡過夜。

而且,法國媽媽很早就開始訓練孩子自己睡一張床或獨立一個房間,同樣運用上述的「等待法」,日復一日,孩子很快就能習慣自己睡覺。

不過,要提醒爸媽們,讓寶寶自己睡一間房,不代表可以完全不管他,一定要密切注意寶寶的狀態,才不會有危險喔~

3.祖父母不是保母

在台灣,我們很常可以看到阿公阿嬤帶孫子,就連出去玩也一直在孫子旁跟前跟後,深怕孫子受傷、弄臟,或一直追著孩子餵食等,但這種情況在法國是絕對不會出現的~在育兒方面,他們的祖父母只擔任配角,像是周末的家庭聚會中,他們通常都在一旁喝咖啡或葡萄酒,閑話家常,而不是一直照顧孫子。

4.讓孩子自己玩

法國父母會給孩子很大的自由,盡量讓孩子自己玩,而不是「陪他玩」,基本上,很難會看到法國父母與孩子一起在公園玩得很開心,通常都在一旁「看著孩子玩」,即使看到孩子間有沖突,也不會過度干涉,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照顧自己。但這不代表孩子就不受約束與管教,法國父母認為,無傷大雅的惡作劇與真正不良的行為也應該有個准則,若孩子真的做了非常錯誤的事,法國父母也一定會給予懲罰,讓孩子知道其差異性。

5.沒有「兒童餐」這個選項

在法國,你幾乎找不到有「兒童餐」的餐廳,即使在家裡吃飯,也絕不會有專屬兒童吃的食物,就像他們給寶寶吃副食品時,不會有米精、麥精,一定是成人吃的食物,頂多磨成泥狀或弄得比較小塊。

法國非常注重飲食,午餐時間可以持續2個小時,每天固定早餐、中餐、下午茶、晚餐,每天唯一可以吃點心的時間就是下午4點左右的午茶時光,其餘時間孩子都不能要求吃點心。

法國父母從小就教孩子如何好好吃飯,也不允許孩子挑食,如果發現孩子不吃某樣食物,之後的每一餐可能就會一直出現這種食物,變化成各種菜餚上桌,直到孩子願意品嘗為止。

6.「禮貌」是非常重要的事

法國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有良好的禮儀,在家裡時有客人來要有禮貌地迎接,出門要主動與鄰居打招呼,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要懂得讓座。在法國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學會4個禮貌短語,包括:謝謝你、祝你有美好的一天、你好、再見。

7.孩子不需要學才藝

法國父母認為童年就是要學習發夢、探索這個世界,並學會如何做個有禮貌又負責任的孩子,不喜歡逼著孩子學才藝,因為回家還要練習,等於壓縮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也會使孩子背負一些不必要的壓力,這樣童年怎麼會快樂呢?而且研究顯示,通常7歲以下所學的才藝,長大後都會忘記。此外,法國父母對於5歲孩子還不會認字、數數也看得很開,認為等到孩子6、7歲開始上學後再學習閱讀、數學就好。

8.周末絕對不會加班

法國人非常注重周末的聚會,而且他們一定都會提前作準備,周末就是他們的家庭日,是帶著孩子去戶外野餐、烤肉、騎腳踏車最棒的時機。法國父母會將工作日與休息日分得很清楚,絕對不會在周末工作,因為周末一定要陪伴孩子,或與家人聚餐。

9.給孩子零用錢

我們逛大賣場時常會看到,一個孩子吵著要媽媽買糖果、玩具給他,如果媽媽拒絕就開始大哭大鬧,直到媽媽受不了丟進購物籃為止。以上情形絕不會發生在法國孩子身上,他們不會吵著要買任何東西,就算被父母拒絕購買糖果,也不會因此而吵鬧,表現得非常冷靜,如果孩子真的想買,就得用自己的零用錢買。

法國父母通常會在孩子7歲後開始每個月給予零用錢,金額會跟著年齡成長,如7歲就是每個月7歐元、8歲每個月8歐元,依此類推,讓孩子自己管理零用錢,從小培養理財觀念。

4. 書籍連載-《法國媽媽育兒經》

這是一部半自傳、半人類學的家庭教育著作,一經出版即獲得全世界父母和媒體的強烈關注。 美國記者帕梅拉·德魯克曼(Pamela Druckerman)在巴黎養育孩子之後,她驚訝地發現:法國父母看上去並沒有做什麼特殊的功課;但比起美國孩子來,法國寶貝行為得體得多,更有耐心和自控力。

法國孩子6歲前不識字,卻並沒輸在起跑線上,他們語言表達能力好,聰明、有創造力,而且極富藝術天分。 難道法國寶貝都是自學成才的? 德魯克曼遍訪法國的學者、醫生、家長,探尋能培養出聰明耐心的寶貝和成為輕松的父母的秘訣。神奇的法式育兒智慧讓她驚嘆不已。

本書從懷孕、喂養、習慣養成、入托等各個方面對法式育兒進行了深入的了解,結合權威的人類學、教育學著作對這些做法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進行分析,為0-6歲孩子家長提供了全新的育兒視角和選擇。

前 言 為何法國媽媽更勝一籌?

為什麼法國孩子不亂扔食物?為什麼法國父母從不訓斥孩子?那圍繞在法國家庭的不可見的文明力量究竟是什麼?我確信,法式育兒的秘密就隱藏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從未有人追尋過。

第一章 「你在等待一個孩子嗎?」

我開始覺得,在法國育兒將會非常不同。我坐在巴黎的咖啡館,肚子大到頂著桌子,也沒有人跳出來警告我咖啡因的害處。正好相反,看到我大腹便便,陌生人唯一問的問題是:「你在等待一個孩子嗎?」我停頓一下才反應過來,意識到他們是在問:「你懷孕了嗎?」

第二章 法國媽媽「獨特的孕期生活」

法國媽媽沒有捧著育兒書來啃,也不迷信專家的意見。「我不認為按照書本就能養好孩子,你還是要憑自己的感覺。」一位法國媽媽說道。

第三章 孩子會「搞定」他自己的夜晚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法語句式,意思是:「孩子自己能睡整夜覺。」我認識的巴黎朋友和熟人中,大部分人的孩子在出生後2~3個月就可以睡上整晚覺。令人郁悶的是,他們雖然聲稱他們的寶寶可以睡整夜覺,卻無法解釋原因。大多數人堅稱:他們什麼都沒做,孩子是自學成才的。

第四章 讓寶貝學會「等待」

大約從4個月大開始,大部分法國寶寶都有了固定的吃飯時間。就像睡覺技巧一樣,法國父母認為這是常識,不是什麼育兒理論。可是所有這些法國寶寶,是如何做到等4個小時才吃下一餐的呢?

法國人好像集體完成了一個奇跡,不但讓寶寶能夠等待,而且還能夠開心地等待。他們究竟做了什麼,把普通的孩子變成了耐心的小大人兒?

第五章 孩子知道一切,他是個小大人

巴黎的孩子一般到6歲才開始學習游泳。而這之前的游泳課,只是讓孩子「發現」水,啟迪孩子感受在水裡的感覺。

第六章 入托?別緊張!

我們應該擔心的不僅僅是糟糕的日托中心是否會導致糟糕的後果(當然這是肯定的),還有孩子在一個糟糕的日托中心會如何不開心。我們是如此關心孩子的認知發展,但卻忘了問孩子在日托中心是否開心,他們是否正在獲得積極的引導。而這正是法國父母所討論的。

第七章 法國媽媽更「輕松」?

法國媽媽不僅時髦,在其他方面也與眾不同。從大多數美國媽媽身上,你都能看到疲勞、擔心,以及隨時處在爆發邊緣的情緒。但法國媽媽們則沒有,她們很少失態。

她們私底下有沒有什麼掙扎?她們肚子上的肥肉去哪兒了?法國媽媽真的那麼完美嗎?真是這樣的話,她們對此感到高興嗎?

第八章 世間沒有完美的媽媽

法國媽媽在給孩子大膽斷奶後,都會重新調整身心返回工作崗位。當我告訴美國人我有個孩子,他們通常會問:「你還工作嗎?」而法國人則會問:「你是做什麼工作的?」

法國媽媽是如何處理對孩子的內疚感的呢?她們似乎天生就能找到一種平衡,就算不和孩子整天待在一起,也能營造出和寶貝經常在一起時那種平靜的氛圍。

第九章 「香腸便便」--法國寶貝的「專屬臟話」

法國人認為孩子的搗亂、不乖,只是調皮的小動作。所以每次寶貝做錯事或者挑戰權威的時候,父母不必感到崩潰,更不用採取嚴厲措施。

「香腸便便」,是寶貝們的「專屬臟話」。和我聊天的法國父母說,這是孩子們表示藐視世界和規矩的一種表達方式。孩子們已經有那麼多規則和限制了,他們也需要一點兒自由。

第十章 雙胞胎的降臨

我已經能夠將學到的一些法式育兒法用在雙胞胎身上了。我漸漸讓他們適應那種每天只喝4次奶的國民飲食計劃。從只有幾個月大的時候開始,除了下午茶時間,他們從不吃零嘴。

遺憾的是,我們沒有對他們嘗試「暫停法」。有一對沒有獨立房間的雙胞胎,加上幾尺外還有一個稍大一點點的孩子,想要嘗試什麼事,都實在是太難了。

第十一章 「我好愛這法棒麵包啊!」

法國女人毫無疑問地對同時扮演媽媽、妻子和職員的角色疲倦不堪,但她們不會反過來將壓力歸咎於丈夫,或者至少不會像美國女人那樣帶著怨恨和抱怨。

這些媽媽更傾向於找到一種平衡,她們很少對男人的缺點和錯誤喋喋不休。因此法國男人對妻子的態度也會更慷慨,這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她們的所作所為都沒有順著女權主義者的劇本走,但看起來卻讓家庭更和睦。

第十二章 你只需要嘗一下

法國孩子似乎可以吃任何食物。在這個問題上,我禁不住問:法國家長是怎麼做到的?他們怎麼把孩子變成小美食家的?為什麼法國孩子不吃零食、不發胖?法國孩子們又是如何適應這種飲食習慣的呢?

第十三章 媽媽才是「老闆」

法式育兒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個部分是:保有家長權威。法國孩子非常聽話,他們不會時不時就匆忙離開、頂嘴,或者無休止地討價還價。但他們又不是一味順從,法國孩子頭腦靈活,還保有自己的個性。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家長又是如何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保持一致性的呢?

第十四章 讓孩子「過自己的生活」

讓孩子們「過自己的生活」,不代表要把他們丟到野外去或者放棄他們,而是承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他們自己的品位、快樂和對世界的體驗。讓孩子適當獨立,會讓他們變得更有韌性和自力更生,這是法式育兒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法國,4~10歲的孩子們能離開父母參加8天的學校郊遊,也就不奇怪了。

後 記 我的「法式」孩子和生活

真正讓我融入法國的是發現法國人育兒的智慧。我學到了孩子其實可以更獨立,他們的行為可以受思想控制。但更多的「法式」教育則需要家長轉變他對自己和孩子關系的看法,以及對孩子的期待。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法國寶寶都要乖乖等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