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灣戰爭簡單經過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國等其他國家強烈反對,組成多國部隊加入戰爭,參與到反對伊拉克入侵的軍事行動,最終伊拉克戰敗.
傷亡情況:在這場戰爭中,伊拉克方面參戰的43個師共有38個師被重創或殲滅,6.2萬人被俘,3847輛坦克、1450輛裝甲輸送車、2917門火炮被擊毀或繳獲。107架飛機被擊落、擊毀或繳獲。多國部隊方面共有126人陣亡(其中美軍74人),300餘人受傷,12人失
海灣戰爭
伊科反目
在人類戰爭史上,如果有一場戰爭是在億萬觀眾的電視屏幕前進行的;如果有一 場戰爭是在眾所周知的時間和地點進行的,好像是看一場預定的足球賽;如果有一場 戰爭是事先知道勝負的,那這場戰爭就是海灣戰爭。 海灣戰爭是伊拉克吞並弱小鄰國科威特引起的。科威特和伊拉克同是阿拉伯兄弟 國家,在中世紀,都屬阿拉伯帝國。後來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科威特被劃為巴士 拉省的一個縣。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所轄各地逐漸被西方列強瓜分,淪為殖民地 和半殖民地。本世紀30年代。統治伊拉克的費薩爾國王曾建議與科威特結為聯邦,遭 到科威特的拒絕。1961年科威特宣布脫離英國獨立,伊拉克認為科威特應是其巴士拉 省的一部分,不予承認。1963年上台執政的伊拉克復興黨承認了科威特的獨立,並與 之建立了外交關系,但部分邊界仍未劃定。1968年兩國曾就邊界問題進行談判,但沒 有結果。1973和1974年,兩國曾因領土糾紛發生兩次武裝沖突。之後,兩伊戰爭的硝 煙暫時掩蓋了伊、科矛盾。 在兩伊戰爭中,科威特還一直在暗地裡援助伊拉克,與沙特等國一齊向伊拉克提 供了400多億美元的援助。為什麼幾年之後他們會反目為仇呢?人們看一下兩伊戰爭結 束後伊拉克的處境和薩達姆其人,答案就不難找到。科威特雖是彈丸之地,面積僅1.7 萬多平方公里,人口 190萬,但卻是世界上最富的國家之一。而伊拉克在兩伊停火後 百廢待興,急需資金。伊拉克的百萬大軍啃不動伊朗這塊硬骨頭,薩達姆就暗暗下決 心要吞並南部富裕的小國科威特。科威特在海灣重要的戰略地位,特別是布比延島和 瓦爾布島兩個戰略性小島,是伊拉克早就覬覦的目標,它能為伊拉克提供不受伊朗威 脅的海灣出口基地。科威特豐富的石油資源以及上千億美元的海外投資,早已使薩達 姆垂涎三尺。當然,薩達姆的目光不僅停留在科威特,他還想當曾在阿拉伯帝國史上 盛極一時的「薩拉哈丁」。 從1990年 7月下半月開始,薩達姆就故意製造事端,控告海灣諸國超額開採石油, 壓低石油價格,使伊拉克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接著,薩達姆指名道姓指責科威特在 有爭議的魯邁拉地區開採石油,「盜竊」了伊拉克24億美元原油,薩達姆還要科威特 把布比延島和瓦爾布島割讓給伊拉克。接著,伊拉克10萬大軍南下,陳兵科威特邊境, 海灣局勢像兩伊開戰前一樣充滿了火葯味。 伊拉克來勢洶洶,阿拉伯聯盟國家趕快出來調解。在開羅的一次阿盟會議上,阿 拉伯國家紛紛開導科、伊兩國要互相尊重,和平解決兩國爭端。可伊拉克執意要科威 特賠款24億美元,還要科威特交出魯邁拉油田,伊拉克實在是欺人太甚,科威特也不 願退無止境。於是伊拉克外長阿齊茲和科威特埃米爾薩巴赫在會上相互對罵起來,其 他各國代表見此情景不知所措,慌忙前來勸阻。也許對罵還有過癮,阿齊茲突然站起 來,抄起水杯朝薩巴赫頭上砸去,薩巴赫急忙把頭一偏,才倖免頭破血流。此砸杯之 仇薩巴赫一直耿耿於懷,海灣戰爭結束後,薩巴赫還對天發誓,要找阿齊茲報此一杯 之仇。 阿拉伯國家緊張的調解工作仍在進行著,埃及總統穆巴拉克 7月底專程訪問了伊 拉克、科威特和沙特。他得到了薩達姆總統的口頭許諾:「伊拉克不會進攻科威特。」 沙特和科威特得此口信,都鬆了一口氣。8月1日,在沙特國王法赫德的撮合下,伊拉 克革命指揮委員會副主席易卜拉欣和科威特王儲兼首相薩阿德先後來到沙特東部港口 城市吉達會晤,會談雖沒有消除分歧,但會談後發表的聲明表示兩國將於 8月上旬在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再次會晤,進一步磋商解決爭端的辦法。吉達會談至少留給世人一 個印象,伊拉克還不打算動武,但這只是薩達姆放的一顆煙幕彈。 1990年8月2日凌晨 2時,少得可憐的科威特軍隊的士兵正在夢鄉中漫遊,10萬伊 拉克軍隊兵分兩路大舉入侵科威特,科軍毫無准備,根本沒有招架之力。目擊者看到 伊拉克的先頭部隊穿著科威特軍服,坦克上塗著科軍的標記。科威特邊防軍以為是友 鄰部隊,並未加以阻擊。伊拉克先頭部隊在未遭到任何抵抗的情況下沿海濱公路長驅 直入,一舉攻下科威特城。當陽光初照的早晨,伊軍坦克部隊包圍薩巴赫王宮時,科 威特市民還以為是科軍增加了守衛王宮的部隊。直到隆隆炮聲、滾滾濃煙在王宮上空 升起時,他們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 伊拉克軍隊入侵引起科威特一片驚慌。科威特王室人員跑了,有錢的商人跑了。 甚至連一些官兵也越過邊境跑到了沙特。然而有血氣的科威特軍民對入侵者進行了頑 強的抵抗,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主席、科威特王室要員法赫德親王就是其中一個出色 的代表。法赫德聽說薩達姆背信棄義入侵科威特後,頓時火冒三丈,驅車直奔王宮, 等他抵達王宮時,數百名王宮衛士大多已倒在血泊中。法赫德義無反顧地加入了保衛 王宮的行列,最後犧牲在伊拉克坦克的炮火中。有國無防的科威特不到 9個小時就被 伊拉克佔領。 薩達姆選擇 8月2日凌晨入侵看來是作了精心准備的。8月的海灣正值盛夏酷暑, 養尊處優的科威特軍官大多在國外消夏;海灣各國實行一周五日工作制,星期四、星 期五兩天休息,政府官員和部隊軍官都回家團圓。8月2日是星期四,是科軍戰備最松 懈的時候;薩達姆為迷惑科威特,採用了戰略欺騙的手法,他在反對美國和以色列的 口號聲中完成了入侵的准備,易卜拉欣赴吉達會談也是薩達姆的欺騙措施之一。
沙漠盾牌
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在國際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引發了近半年的海灣危機。 中東素有「油海」之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豈能讓薩達姆控制西方的油龍頭。8 月 2日當天,美國政府發表聲明,強烈譴責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要求伊拉克立即撤軍, 恢復科威特的主權和獨立,並宣布凍結伊、科在美的全部資產。兩天之後,美國參謀 長聯席會議和國防部一起,研究通過了一項代號為「沙漠盾牌」的行動計劃。這個計 劃的公開使命是:派出海陸空軍進駐海灣地區,防止伊拉克入侵沙烏地阿拉伯和擴大戰 火,同時要求採取相應的措施,迫使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8月8日晚,美軍首批空降 部隊抵達沙特,美國總統布希發表電視講話,將「沙漠盾牌」計劃公布於世。他宣布 應沙特的「請求」,把部隊開進沙特。布希總統宣布首先將在沙特部署 600架戰斗轟 炸機,15萬陸軍,在海灣水域至少派遣 3艘航空母艦的特遣艦隊。隨著形勢的發展還 將不斷增兵。 一時間,海灣成了全世界矚目的中心。關於海灣危機的報道充斥著世界各國的電 台、廣播和報刊。 美國帶頭出兵,其他西方盟國也不甘落後。英國首先表態支持布希對伊拉克採取 的強硬立場,宣布英國將派兵海灣。不久英國的「旋風」式、「美洲虎」式戰斗轟炸 機飛抵沙特,數艘軍艦開往海灣,英國「沙漠之鼠」旅也從歐洲開赴沙特。法國密特 朗總統宣布法國強烈譴責薩達姆的侵略行徑,法軍也蜂擁到海灣,「美洲虎」式戰斗 轟炸機部署到了沙特,「克菜蒙梭」號航空母艦由法國本土前往海灣,法國在吉布地 的幾艘軍艦也開赴海灣。義大利、德國、比利時、荷蘭、西班牙、葡萄牙、希臘、丹 麥、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紛紛宣布向海灣地區派出軍艦或飛機。連日本 也宣布向海灣派出醫療隊。在這股派兵熱潮中,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也加入進來。阿拉 伯國家中向海灣派兵的有埃及、敘利亞和摩洛哥。埃及在阿拉伯世界中帶頭派兵使薩 達姆大吃一驚,伊拉克和埃及同是阿拉伯合作委員會成員國,薩達姆沒有預料到埃及 的槍口會對准他。埃及的立場使沙特國王法赫德大受鼓舞,布希對埃及總統穆巴拉克 也大加贊賞。為嘉獎埃及的表現,布希大筆一揮免除了埃及70億美元的軍事債務。海 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為感謝埃及也免除了埃及60億美元的債務,沙特還向埃及提供了 贈款和貸款共40億美元。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以及阿根廷等國也象徵性地派兵到沙特。 到1991年 1月15日「沙漠盾牌」行動結束時,美國及其盟國(共28個國家)在沙特 及海灣地區的總兵力近70萬人,其中美國43萬人。共有坦克3600輛,其中美國2000輛。 共有飛機3260架,其中美國2800架。共有戰艦247艘,其中美國120多艘,包括 6艘航 空母艦。
多國部隊兩司令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此話著實不假。自海灣危機爆發後,全世界都注視著海 灣,多國部隊兩司令——美軍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和阿拉伯聯軍司令哈立德頓時成為全 球風雲人物,他倆的舉手投足也成了各國記者爭相報道的題材。兩人都文武雙全,才 華超群,可謂稱職的軍事統帥。 駐沙特美軍司令施瓦茨科普夫時年56歲,他出身於軍人家庭,1952年考入著名的 西點軍校,4 年之後以優秀成績畢業,開始了漫長的軍旅生涯。施瓦茨科普夫作為美 軍高級軍官,經歷了一個美國職業軍官所必須經歷的成長與磨練過程,即院校培訓、 部隊帶兵及機關輪流任職的三級培訓和鍛煉。在其38年的軍旅生涯中,他不僅出任過 美軍部隊和機關各級指揮官,而且還進入軍隊和地方的一些高級院校深造,並獲航天 工程學碩士學位。難怪海灣戰爭後,有人說這次戰爭是碩士指揮的戰爭,可見多國部 隊指揮官學歷之高,這也是現代化高技術戰爭對指揮員的必然要求。 施瓦茨科普夫1983年晉升為少將,1988年晉升上將,是美軍最年輕的四星上將之 一。他參加過越南戰爭和入侵格瑞那達的戰斗。他忠實而積極地參加美國對外戰爭的 記錄以及他所具備的能力使他在戰將如雲的美軍中確立了自己的位置。施氏對美軍各 軍種的情況十分熟悉,這使得他在海灣危機中指揮美軍進行部署和與多國部隊的協調 時顯得很老練。 自1988年擔任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以來,施瓦茨科普夫曾有針對性地對地區性沖 突、大規模常規作戰、中低強度作戰、沙漠作戰和特種部隊作戰進行過廣泛的研究, 對中東地區的軍事形勢也有獨到的分析。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數月前,他曾預言:「 地區性的沖突將成為近期石油供應最有可能的威脅,而挑起這一沖突的將是伊拉克。」 海灣戰爭主要是沙漠作戰,對此,施瓦茨科普夫並不陌生。他曾指揮美軍第二十 四機械化步兵師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莫哈韋沙漠訓練,並且經常帶部隊去埃及沙漠地 帶同埃及的軍隊進行大型聯合軍事訓練。 阿拉伯聯軍司令哈立德雖然名氣不如前者,但其資歷和才華並不遜色。多國部隊 是以沙特政府邀請的名義進駐沙特的。大軍雲集沙特後,沙特政府決定成立聯軍司令 部,任命防空軍司令哈立德親王為聯軍司令。從理論上講,所有多國部隊都得聽哈立 德調遣。 哈立德是沙特第二副首相兼國防部長、航空大臣蘇爾坦親王的長子,年輕有為, 被認為是沙特王室第三代中的佼佼者。哈立德身材魁梧,博學多才,曾接受過全面的 軍事訓練。他1968年畢業於英國皇家軍事學院,此後又赴美國陸軍防空學校攻讀防空、 電子、防空設備維修等專業,之後又學習其他專業。1979年畢業於美陸軍指揮和參謀 學院。他在美國除攻讀軍事外,還取得了政治學博士學位。所以他在沙特軍隊中,甚 至在阿拉伯世界中是少有的受過美英諸兵種軍事訓練與高等教育的軍官。 哈立德親王是沙特防空部隊的奠基人之一,他通過艱辛的努力在全國范圍建立了 完整的防空體系。1985年,沙特防空部隊從空軍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軍種,他是當之 無愧的防空軍司令,並被授予少將軍銜。1990年又晉升為中將,時年僅42歲。哈立德 親王社會地位顯赫,軍事知識豐富,善於辭令,自信大度,一派大將風度。在海灣危 機的關鍵時刻,由他出任聯軍司令實屬理想人選。 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集結沙特的幾十萬多國部隊實際上有兩個司令,一個 是沙特任命的聯軍司令哈立德,另一個則是美軍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幾十萬大軍究竟 由誰來指揮? 一時成了記者們的熱門話題。哈立德認為,他是聯軍司令,所有在沙特 的部隊應由他指揮。施瓦茨科普夫則認為,與伊拉克百萬大軍作戰豈是兒戲,哈立德 豈能擔此大任。爭執不下的指揮權問題最後由布希和法赫德國王出面調解方得解決: 美、英、法軍隊由施瓦茨科普夫指揮;哈立德則負責指揮阿拉伯和伊斯蘭部隊。 哈立德身為聯軍司令,深知傲慢的美國人是不會聽他調遣的,但他為了國家的榮 譽,至少要和施瓦茨科普夫平起平坐,並且要建立一個與美軍司令部平行的司令部。 哈立德命令他的副官,同施瓦茨科普夫的每次約談都必須在他的辦公室進行,此事沒 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在哈立德的堅持下,施瓦茨科普夫果真每天都到哈立德的辦公室 商討共同作戰行動。 11月份的某一天,美軍未通知哈立德就想進行全副武裝的空中演習,哈立德當即 下令,禁止第二天進行任何武裝飛行,隨後打電話通知了施瓦茨科普夫,他只得取消 了演習。後來美國空軍解釋說他們只是想試驗一下全副武裝的飛機起飛與降落程序。 幾天以後,美軍請求同意他們檢飛,這次哈立德批准了他們的請求。盡管這使演習推 遲了5天,但最重要的是給美國人上了一課。 哈立德以前從來不為自己的安全擔心,但施瓦茨科普夫為了防止伊拉克的恐怖活 動,出則前呼後擁,周圍布滿荷槍實彈的士兵和便衣。當他在國防部外面活動時,甚 至使用一個護送車隊。哈立德見此也不示弱,立即成立一支同施瓦茨科普夫的警衛隊 不相上下的警衛隊,還派了幾個人到國外去接受訓練。當人們看到哈立德精心組織起 來的衛隊,禁不住驚呼:「真主啊,他從辦公室走到下面的作戰室時要10個人—— 5 個在前面,5個在後面,還都端著機槍。干什麼?」哈立德認為他不想干什麼,只是必 須讓盟軍軍官及新聞媒介看到沙特王國的尊嚴,看到他是與施瓦茨科普夫平起平坐的 司令官。多國部隊兩司令相互斗氣,用中國話說這叫各為其主,其實他倆性格相近, 在整個海灣危機和海灣戰爭中,合作還是成功和愉快的。
人質盾牌
面對大軍雲集海灣,薩達姆仍執迷不悟,決心要和多國部隊對抗下去。8 月28日, 薩達姆發布總統令,宣布科為伊的第十九個行省,薩達姆的用意十分明顯,他要在地 圖上永遠抹掉科威特這個國家。10月16日,伊拉克發行了新的科威特地圖,將科威特 的布比延島、瓦爾布島和魯邁拉油田劃歸伊拉克的巴士拉省,科的其餘部分則為伊的 第十九省。薩達姆還任命易卜拉欣出任「科威特省」省長。為了對付美國的威脅,薩 達姆以所謂「人質盾牌」還擊多國部隊的「沙漠盾牌」。薩達姆扣留了近萬名在伊拉 克和科威特的西方人,其中美國人有3500之多。薩達姆這一手使西方大為惱火,但又 束手無策。接著伊拉克要求各國關閉在科威特的使館,限期在 8月24日前遷至巴格達, 聲稱科威特已是伊拉克的一個省,各國沒有必要在那裡設立使館。8 月中旬,伊拉克 政府把在科威特的美、英僑民集中在科威特城。伊拉克議長威脅說,只要伊面臨戰爭 的威脅,他們就不會釋放這些僑民。不久,伊拉克宣布將這些僑民分別集中在伊拉克 重要的軍事設施里,如果美國膽敢襲擊伊拉克,那就把這些僑民當作殉葬品。後來薩 達姆一批一批地釋放人質,使西方一直在向薩達姆求饒。「人質盾牌」的鬧劇還真起 了作用。 薩達姆的「人質盾牌」還挑起了反伊同盟的不和,減輕了伊拉克面臨的軍事壓力 並改善了不利的外交處境。因為薩達姆釋放哪國人質、不釋放哪國人質無形中會在西 方國家間引起隔閡。10月23日伊拉克釋放了400名人質,其中把所有330名法國人質無 條件釋放,而只釋放年邁體弱的33名英國人和14名美國人。薩達姆此舉立刻在西方引 起不大不小的風波。伊拉克釋放人質的消息傳到巴黎,法國官方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聲 明這是伊拉克單方面的決定,法國不曾就人質問題與伊拉克有過任何交易。法國外交 部和總統府的發言人都一再表示,釋放法國人質決不能改變法國在海灣問題上的立場。 法國總理羅卡爾在國民議會一再保證法國沒有同伊拉克進行過私下交易。外長迪馬同 美國務卿貝克通電話,要華盛頓放心,法國不會脫離對伊拉克實行制裁的國際聯合陣 線。薩達姆的離間計盡管沒有成功,但法國的一再表白,多少引起了美英等國猜疑。
最後攤牌
百萬大軍在海灣對壘,國際調解活動一個接著一個,但都以失敗而告終。1990年 11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作出決定:「如果伊拉克在1991年 1月15日午夜以前未撤出 科威特,成員國可使用一切必要手段,迫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 !」這等於把尚方寶劍 交給了美國。安理會作出該決議的第二天,布希又正式邀請伊拉克與美國進行高級會 談,並且向伊拉克明確表示國際社會的決心。當天,薩達姆表示接受布希的建議,但 他有一個總的條件,就是堅決要求討論中東地區的所有問題,即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 的問題、巴勒斯坦問題等。雙方在伊外長阿齊茲訪問華盛頓、美國務卿貝克赴巴格達 的日程問題上也未能統一意見。薩達姆要求1991年 1月12日貝克赴巴格達,而布希認 為,這個時間太接近聯合國對伊拉克最後通牒的時限,故不能接受。 雙方僵持著,誰也拿不出令人滿意的建議。在這期間,阿爾及利亞總統沙德利、 聯合國安理會主席、歐洲共同體的主要官員、約旦國王海珊都展開了外交活動,試 圖說服薩達姆讓步。1991年1月2日,法國國民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密特朗總統 的親信米歇爾·沃澤勒以私人身份趕往巴格達。他在巴格達會晤了阿齊茲和薩達姆, 但結果並不理想。 1月3日,布希再次建議,阿齊茲與貝克在日內瓦會晤的時間,可考慮在1月7日至 9 日之間,並且稱「這是爭取海灣危機和平解決的最後嘗試」。進退兩難的薩達姆與 眾將商議後,第二天表示接受布希的建議,同意雙方代表1月9日在日內瓦會晤,協調 雙方共同關心的海灣和平。布希認為薩達姆的這一決定是伊拉克「積極的一步」,同 時也向薩達姆保證,如果他命令他的所有部隊撤出科威特,巴格達以及所有伊拉克軍 事目標都不會受到攻擊。當然,布希知道國際、國內對海灣問題都很敏感,為了進一 步尋求更多的同盟者,他急忙又派貝克於1月6日,匆忙趕到巴黎、倫敦,周旋於歐洲 大國之間,闡明美國對中東的政策。 在國內,布希同時也為自己的行動掃除障礙。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於 1月12日分別 通過決議,如果薩達姆在美國東部時間15日午夜,也就是格林威治時間1月16日5時之 前,不撤出被侵佔的科威特,允許布希對伊拉克使用武力。 離聯合國要求伊拉克無條件撤軍的期限1991年 1月15日越來越近,全世界綳緊了 每一根神經注視著海灣的局勢。大多數觀察家認為,除非薩達姆撤軍,否則美國肯定 要動武。1 月12日,即美國會通過動武決定的同一天,美國務卿貝克和伊拉克外長阿 齊茲在日內瓦舉行攤牌性會談。在會談中,貝克把布希給薩達姆的信放在會議桌中間, 但阿齊茲始終不接。會談快結束時,貝克說:「部長先生,我已說了我到這里來要說 的一切,我看已沒有理由再繼續下去了。」阿齊茲說:「我同意。我已沒有什麼話要 說的了。」臨分手時,貝克指著躺在桌上的那封信說:「你肯定不會接受這封信 ?」 阿齊茲平靜地說:「是的,我肯定。」 1 月16日18時,美國首都華盛頓燈火輝煌,平靜如常,國內外記者紛紛擁進白宮 的新聞發布中心,因為聯合國安理會要求伊拉克最後撤軍科威特的期限已超過18小時, 布希總統曾多次聲明對伊拉克再也不能「容忍」和「等待」了。眼下,布希總統有什 么新的決策,能否宣布開戰又何時宣布開戰呢? 各國駐美記者無不關心這個舉世矚目 的問題。可是,白宮的一位新聞發言人卻向記者宣布:「美國政府今晚沒有新聞發布, 請各位記者先生們、女士們回去休息吧! 」聽發言人的口氣,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不 可能在今夜和明天開始。似乎天上的星星也可以安心去睡大覺。 其實,這已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平靜。日內瓦會談失敗,布希已決定由「沙漠盾 牌」轉化為「沙漠風暴」,時間定在巴格達時間17日凌晨 3點,這使薩達姆在期限過 後仍有一整天的時間來表明撤軍意圖,可是薩達姆沒有作出任何錶示。一場席捲海灣 的大風暴不可避免地來臨了。
「沙漠風暴」登台亮相
1 月17日拂曉前對巴格達的空襲來得那麼陰森、恐怖,根本聽不到一點戰機的聲 音,但在瞬間,漆黑的夜空被火焰照得通明,飛蝗般的各式轟炸機、戰斗機突然出現 在巴格達的夜空,炸彈像雨點般地從天而降,轟隆聲如排山倒海,此起彼伏,震耳欲 聾,樓房開始晃動,燈光突然熄滅,整個城區濃煙滾滾,火光沖天。防空警報刺耳的 尖叫聲、炸彈的轟鳴聲和一串串五彩繽紛的防空高射炮彈拉開了襲擊巴格達的戰幕。 顯然是因為在極高的高空飛行,多國部隊的戰機靜靜地到達了,直到炸彈落到巴格達 的上空,伊拉克人才知道他們受到了空襲。在伊拉克的首輪防空火力發射之後的兩個 小時,巴格達電台報道說,戰機「一浪接著一浪」地輪番飛到這座擁有大約 400萬人 口的城市上空。 空襲後的早晨,巴格達的街頭一片荒涼,店鋪緊閉,門窗關上並拉上了窗簾,但 房屋沒有遭到大的破壞。許多外國記者在巴格達市區豪華的阿拉什德大酒店裡觀察到 這次襲擊。位於巴格達市中心的這家酒店內的外國人和記者,在空襲開始後由酒店職 員護送到地下防空掩蔽所內。 天亮後記者們向市民進行了查詢,但沒有獲悉市民傷亡的報告,也沒有跡象顯示 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像傳說的那樣在總統官邸被擊中。據伊拉克通訊社的報道,薩達姆 當時是在另一個隱蔽的地方,他逃過了這輪拂曉前的空襲。該通訊社援引伊拉克駐巴 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代辦的話說,薩達姆健康狀況良好。 美國有線電視網( CNN)記者阿爾內特說,看來該市的部分建築物未被直接擊中。 他看見 3枚地對空導彈的反擊,但沒有擊中目標。巴格達重要的機關大樓都受到了直 接的轟炸,如市中心的民防大樓、巴格達中央政府大樓、底格里斯河邊的國防部大樓、 執政黨社會復興黨總部和河對面的總統府。 在襲擊開始後的頭幾個鍾頭,部分記者報道說,在遠處發生了大火。CNN 記者霍 曼利說,一個煉油廠顯然被擊中,一股熱氣吹過酒店的上空。電訊大樓一帶有巨大的 爆炸聲。霍曼利形容這種景象就像「一些美麗的曳光彈,有紅色的爆炸火光,也有綠 色的爆炸火光」。另一名記者說:「我們感覺到我們正處於地獄的中心。」遭空襲後 的巴格達,伊拉克官員似乎已經失蹤,電纜、電話線及供水都已中斷,電台被嚴重干 擾,曾一度播放國歌的電台放到一半時信號即完全中斷。首都的大部分地區一片死寂。 一些外國記者為逃避空襲,登上了去約旦的汽車,汽車司機乘機敲竹杠,700 公里的 旅程竟收費3000美元,這應了
② 法國歷史上最血腥的一夜:聖巴托洛繆大屠殺,七萬人喪生
1572年,也就是在中國明穆宗即隆慶皇帝朱載垕駕崩、其子明神宗即萬曆皇帝朱翊鈞即位、大政治家張居正開始輔政的那一年,歐洲發生了一件驚天的恐怖大事——美麗又浪漫的巴黎突然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同時這慘案也波及到巴黎以外的好幾個法國城市,七萬法國人慘遭死難!您可別小瞧這七萬亡魂,要知道,當時整個歐洲才多少人口呀,那可不能和上億人的大明王朝相比。
法國怎會發生如此慘禍呢?說起來挺悲哀的,他們不是被外國屠殺的,而是他們法蘭西自己人殺自己人!這原因相當復雜,得從一個宗教幫派說起!唉,這歐洲的大事兒啊,好些都離不開宗教原因。現在,不也是么?
話說16世紀的時候,加爾文教開始在法國傳播,這個教的「教主」,就是約翰·加爾文,此人是法國的一個宗教改革家,一輩子棚羨痴迷教改革,一直在瑞士日內瓦進行他所鍾愛的宗教事業。他認為人類本質上是有罪的,上帝給你註定了,教徒能不能得救,和其本人的行為沒啥關系。他一直反對天主教的那些繁文縟節,主張簡化宗教儀式,鼓勵教徒反對那些「不敬神」的 *** ,還允許經營致富,以民主與共和的原則來建立教會組織。加爾文的觀念迎合了新興資產階級的需要,因而得到廣泛傳播。
加爾文教在法國的信仰者,被稱為「胡格諾」(Huguenot),意思是「結盟者」。胡格諾教徒越來越多,專制的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很生氣,國王認為這幫新教徒會顛覆 *** ,於是乎他專門設立了「火焰法庭」,狠狠迫害這些新教徒。可新教徒的人數有增無減,不但城市市民、手工業者紛紛加入,而且好些討厭國王的貴族也參加了這個教派。法國國內的矛盾越來越大。
1560年,年僅10歲的查理九世成為法國國王,他媽媽凱瑟琳·德·梅第奇作為太後攝政,而實際掌握大權的是國王的表伯父、戰功赫赫的吉斯公爵弗朗索瓦·德·洛林,吉斯公爵的家族代表著天主教集團貴族的利益,而還有一波勢力,與他們水火不容——即前面說過的被迫害的胡格諾派,他們的代表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波旁家族(後來的路易十四、路易十六他們就是這個家族的名人)。兩大勢力越斗越激烈,到1562年終於變成了公開的內戰。
本來內戰打到1570年的時候,雙方暫時休戰,但就是由於突然發生了一次驚天大屠殺,導致內戰再起!這這場人為的災難就是咱們中國人不太熟悉而歐洲歷史上卻非常著名的——「聖巴托洛繆慘案」,也稱「聖巴托洛繆之夜大屠殺」。
話說雙方休戰後,為鞏固友好關系,當權者決定胡格諾派的領袖,也是波旁家族的繼承人——那瓦爾的亨利(即未來的法國國王亨利九世)娶查理九世的妹妹瑪格麗特(即梅第奇太後的女兒)結婚。可沒多久,梅第奇又後悔了,這原因是啥呢?因為胡格諾派還有個軍事領袖,即法國海軍上將科里尼,此人對查理九世影響太大,甚至查理九世把這位海軍上將當成了自己精神上的爸爸。梅第奇太後嚇壞了,她擔心查理九世被「洗腦」後打算親政,這樣下來她當太後的不就沒權了嘛?古今中外,在這宮廷中,只要涉及權利,管他什麼父子情、母子情,都白搭!
於是乎,梅第奇太後決定把這個討厭的海軍上將給做掉,然而暗殺計劃失敗,科里尼海軍上將受傷了,但沒死,胡格諾派教徒見他們的軍事領袖遭此不幸,勃然大怒。梅第奇太後越發恐慌,擔心胡格諾派報復,便鼓動國王把巴黎的胡格諾派教徒斬盡殺絕,由於梅第奇太後把胡格諾會報復的事兒渲染得相當恐怖,所以查理九世被媽媽成功洗腦,決定舉起屠刀!
1572年8月24日凌晨,好些胡格諾派的重量級人物都聚集在巴黎,歡樂地參加亨利和公主的婚禮。巴黎鍾聲剛響,對胡格諾派教徒進行的血洗就立馬展開!一時間,幾萬天主教徒和士兵、警察合夥動手,他們根據事先畫好的標記闖進胡格諾派教徒的家裡,盡情屠殺。可憐的海軍上將科里尼被痛打一頓扔出窗外,還被割下了腦袋。整個巴黎陷入滔滔血海,老人、婦女和孩子都無法倖免,嬰兒被直接甩飛、扔到河裡,還有些家庭無論男女老少甚至僕人都被殺死,典型的滅門了!這些死者中還包括著名的作曲家克洛德·古迪梅爾。
一夜之間,兩千多教徒變成冤魂,巴黎大街上到處都是歷拿破屍斷骨,塞納河也飄滿了死屍,乃至於很長一段時間都沒人敢吃河的魚。巴黎還在主要街道鏈爛拍設置了崗哨,過往行人全部盤查,一旦發現是胡格諾派教徒,立馬逮捕處決。(屠殺日的一位胡格諾派教徒)整個巴黎成了人間地獄!
這是巴黎歷史上最恐怖、最血腥、最黑暗的一夜,即便後來最擅長屠殺的希特勒德國侵佔巴黎,也沒給巴黎帶來如此深重的災難(雖然納粹德國崩潰前夕希特勒曾下令摧毀巴黎,但他的手下並未執行)。由於這一天是正好法國傳統的聖巴托洛繆節,所以這一事件被稱為「聖巴托洛繆慘案」,或「聖巴托洛繆之夜大屠殺」。
其實不僅僅在巴黎,慘案還可以傳染,同時在法國外省的許多大城市,諸如圖盧茲、波爾多、里昂、奧爾良等地,都發生了類似的血腥屠戮,胡格諾教徒被殺得屍橫遍野,總共有七到十萬人遇難!新教徒的那些重量級人物幾乎都死了,那瓦拉的亨利被迫宣布改信天主教才被刀下留情,但從此被軟禁,失去自由,直到數年後他逃出巴黎。
有些哭泣有人喜。聖巴托洛繆大屠殺使很多狂熱的天主教徒大喜過望,當時的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就這樣,他下令羅馬所有的鍾都敲響以示慶祝,還下令鑄造歌頌這次屠殺的紀念幣並派人繪制壁畫來慶祝。
此次慘案是巴黎的悲劇,也是整個法蘭西的悲劇,對法國人影響深遠,那恐怖的記憶很長時間都難以抹去。法國作家大仲馬的作品《瑪戈王後》中所講述的故事就是以這次慘案作為歷史背景的。另一位更偉大的為法國人伏爾泰則寫了《1772 年 8 月 24 日之詩》控訴這場災難,而且每到8月24日這一天,他都會渾身難受。
野蠻的屠殺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倒會讓已有災難更加嚴重。大屠殺發生後,法國內戰重啟,而且更加殘酷,直到1598年亨利四世(就是那位被軟禁的胡格諾派首領——那瓦爾的亨利,他逃出巴黎後領導胡格諾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作戰。1589年亨利三世遇刺後,他宣布繼承法國王位)頒布《南特赦令》,承認胡格諾派有信仰自由,戰火才平息。不過由於戰爭中胡格諾派貴族形成了國中之國,所以內亂還沒徹底結束。
1658年,法國首相、紅衣主教黎塞留集中強大軍隊,把胡格諾派教徒的國中之國徹底扯平,很多教徒都逃離法國。至此,法國的宗教紛爭才算正式終結。到了17世紀末期,盛氣凌人的「太陽王」路易十四頒布《楓丹白露敕令》,廢除了昔日的《南特敕令》,他宣布新教是非法的,於是乎,又有大批胡格諾派教徒逃到歐洲其他國家,至此,胡格諾派在法國徹底沒影響了。法國大革命後,法國王室完蛋,國民議會終於確立了宗教信仰自由,法國進入了新的歷史時代...
③ 歐洲在殖民非洲期間殺了多少非洲人
死了一億人口,
第一階段,16世紀到19世紀中期,這是歐洲殖民者對非洲大陸的初步蠶食階段,先有西班牙對西北非沿岸,葡萄牙對南部非洲大陸兩側以及馬達加斯加島的侵佔,後有英國和法國對幾內亞灣黃金海岸,以及北非沿岸,埃及的佔領。但是都沒有深入非洲腹地,70%到90%基本上還屬於非洲國家統治。
第二階段,19世紀中後期到二戰結束,這是歐洲殖民者對非洲大陸入侵的高潮和巔峰期,1884年的柏林會議,標志著非洲大陸完全從屬於歐洲,是歐洲殖民主義最巔峰的象徵,除了西班牙 葡萄牙 英法之外,比利時,義大利 德國也都參與瓜分非洲大陸的狂潮中,柏林會議確立了這些國家的非洲領地的正式佔領。到了20世紀初,只有衣索比亞 賴比瑞亞處於獨立狀態。 90%以上的領土被佔領。
第三階段,二戰後至1990年,二戰以後,非洲的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最先在北非展開。1952年,埃及爆發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納賽爾為首的革命力量發動武裝起義,獲得真正獨立。1956年,埃及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20世紀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後有30多個國家取得獨立。其中,僅1960年一年就出現17個獨立國家,因此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20世紀七八十年代,非洲的民族獨立運動深入發展。1990年3月,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的歷史結束,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
法國人對塞內加爾的行政管理:
1、法國人對自己在非洲的殖民地採取的是同化政策,通過使非洲人不斷吸收和接受歐洲的文化和文明,最終達到使非洲人被歐洲人同化的目的。
2、 法國人在自己在非洲的殖民地塞內加爾建立起4個共同體,即聖路易(St. Louis)共同體、戈雷(Goree)共同體、達喀爾(Dakar)共同體和呂菲斯克(Rufisque)共同體。
3、1895年,成立法國西部非洲殖民地聯邦,這一聯邦共包括塞內加爾、幾內亞、象牙海岸、馬里特.尼日(Malid Niger)、貝南、布吉納法索、茅利塔尼亞。
4、 法國人把本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分別看做是法國的一部分或法國的海外省。
5、下面所顯示的就是法國在塞內加爾的塔形行政管理體系的7個層級:
1)法國政府的殖民大臣
2)殖民地總督
3)副總督(代理總督)
4)總督府的部門行政長官(指揮官、司令官)
5)地區長官
6)縣長官或縣以下的鎮長官
7)村莊長官(村長)
其中,從殖民大臣到地區殖民長官均須由法國人擔任,只有縣或縣以下的鎮長官、村長可由非洲人擔任。
6、 法國人和英國人在對各自在非洲的殖民地的統治方法上也有共同點,那就是使用的都是進行間接統治和控制的辦法。
法國人對西部非洲統治的壓迫性和虐待性本質:
1、 法國統治非洲的體制的本質是壓迫性的和虐待性的;
2、 非洲人在法國人體制中充當官員和職員——縣長官或縣以下的鎮長官、村長——的分子同樣是殘忍、粗暴的,同樣遭到非洲百姓的厭惡;
3、 這些非洲人(給法國人當縣長、鎮長、村長的人)的職責和任務是:
1) 收稅和催款;
2) 強制招募勞工;
3) 抓捕年青人當兵;
4) 強制監管非洲人必須從事農作物種植。
4、法國人強制非洲人從事種植性勞動。
到了1945年以後,法國對非洲殖民地行政管理方式的改變:
1、非洲人的強迫性勞動被取消;
2、容許非洲人參加巴黎的下議院,即國民議會;
3、容許個別的殖民者個人進入地方政府任職;
4、劃撥更多資金用於發展非洲人教育和其他社會管理服務部門;
5、非洲人開始建立政黨;
6、容許殖民地對是否加入法蘭西國民議會做出選擇;
7、幾內亞放棄加入法蘭西國民議會,退出法蘭西共同體宣布獨立,此後,法國也斷絕同幾內亞的一切聯系。
比利時人對剛果的行政管理:
1、15——18世紀,葡、荷、英、法、比等國的歐洲殖民者相繼入侵剛果;
2、1878年,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以組織商業而不是建立殖民地的說法,誘迫扎伊爾河流域的部落首領接受一系列奴役性條約;
3、1884——1885年,西方15國在柏林會議上達成協議,將整個扎伊爾劃為比利時國王的「私人采地」,稱「剛國自由國」;
4、1908年,剛國正式成為比利時的殖民地,比利時也派出大批官員對殖民地進行管轄,又將殖民地劃分為行政區(district)、地區(zone)和分區(sector);
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剛果的民族主義開始發展,政黨開始出現;
6、1960年6月,剛果獲得獨立;
7、獨立後,內戰幾乎接踵而至。
歐洲人對非洲進行殖民統治的後果:導致非洲傳統文化幾乎被侵蝕、腐蝕凈盡。破壞其生產力,導致其的貧窮
④ 法國印第安人戰爭的詳細介紹
十八世紀,西班牙、法國和英國在北美大陸三雄鼎立。西班牙控制著佛羅里達,法國在北部和中部地區勢力強大,而東部地區則是英國的地盤。這三個歐洲大國都知道,他們無法在北美大陸上和平共處,這種局面只能通過戰爭來解決。為了爭奪土地和財富,它們的沖突遍及世界各地,前後延續了一百多年,包括威廉姆斯國王戰爭、安妮女王戰爭、喬治國王戰爭,還有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法印戰爭。
法印戰爭是由土地控制權引起的,是一場英國和法國在北美大陸爭霸的戰爭,交戰雙方是法國殖民者和英國殖民者以及跟它們結盟的印第安部落。法國探險家是率先抵達大湖區、俄亥俄、以及密西西比河的歐洲人,他們在這些地區安置商人和捕獸人,並建立了交易中心。然而,英國認為這片土地是英國的。英國國王的賜地,范圍橫貫北美大陸東西海岸。隨著東海岸人口的增加,殖民者開始向西移動,白人的西進,損害了印第安人的獵區,印第安人擔心會喪失土地的使用。
如果聯合起來的話,印第安部落本來是可以地抵禦殖民者的西進運動的,但是印第安各部落間也存在矛盾,因此缺少凝聚力。英國和法國開戰後,印第安部落也分成了親英和親法兩派。法國殖民者主要居住在所謂的新法國地區,是今天加拿大的一部分。那裡的生活跟南面英國殖民地的生活截然不同。沒有宗教自由。法國領地里的所有定居者都必須是法國人,並屬於羅馬天主教會。因此很多信奉新教的法國人只好住到英國殖民地去。此外,法國人對建立殖民地不感興趣,他們關心的是皮毛生意。英國人高價向印第安人收購動物皮毛,損害了法國的經濟利益,也引起了法國的不滿。
法國在今天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地區建立過一個貿易點,稱為迪凱納堡。但是英國人說,這個城堡位於維吉尼亞,是英國的領地。維吉尼亞總督1754年派遣22歲的喬治·華盛頓前去跟法國人交涉,讓他們離開。這位年輕的喬治·華盛頓後來成了美國的第一屆總統。對於英國人的要求,法國人一口回絕。喬治·華盛頓決定訴諸武力,他率領150人對一群法國人發動襲擊,打死了其中的十人,從而引發了法印戰爭。
英國部隊在愛德華·布雷多克將軍的率領下,趕赴迪凱納堡參戰。布雷多克將軍打算打一場歐洲式的戰爭,也就是兩軍將士在開闊地里正面沖突,一邊向對方推進,一邊開火。但是法國人和印第安人卻藏在樹叢後面,向英國人開槍射擊。雖然英國人在人數上占據優勢,但還是輸掉了迪凱納堡一戰,布雷多克將軍也戰死疆場。
法印戰爭的主要戰場是在今天美國紐約州靠近加拿大邊境的兩個湖泊一帶。一個是喬治湖、另外一個是喬治湖以北的尚普蘭湖,一直通到今天加拿大境內的蒙特利爾。這兩個湖泊為法印戰爭提供了運輸部隊和給養的最佳手段。當時,北美大陸上還沒有多少道路,控制這些湖泊和河流的軍事力量同時也控制著北美大陸的大部分地區。
法國人在魁北克和蒙特利爾有軍事基地,英國人的軍事基地設在紐約的哈得孫河沿岸,中間地帶就成了巨大的戰場。1755年最後幾個月英國軍隊在喬治湖附近擊敗法國部隊後,沖突進一步升級,法國人隨即興建了一個新的軍事基地,控制尚普蘭湖和周圍地區。這個軍事基地位於尚普蘭湖南端,是一個堅固的城堡,被稱為卡里永堡。法國人修建卡里永堡是為了控制尚普蘭湖和通往喬治湖北部的地區,在受到進攻時提供堅強防禦。法國人修建了兩座相隔幾米的木牆,在中間填上土,後來又用石頭在外面加固了一層,城堡里的士兵非常安全。與此同時,英國人也在喬治湖南端修建了一座類似的城堡,叫威廉姆·亨利堡。
法國把最好的軍事指揮官蒙卡爾姆將軍派往美洲指揮戰斗。蒙卡爾姆將軍1757年對英國的幾座城堡發動攻擊,其中之一就是喬治湖畔的威廉姆·亨利堡,英國指揮官被迫投降。蒙卡爾姆將軍保證,只要英軍投降,就能受到優待,但是印第安人卻沒有遵守這種承諾,大肆殺戮英國士兵和殖民者。死者沒有確切人數,可能有一千多人。
1758年,一支強大的英國軍隊對尚普蘭湖畔的卡里永堡發動猛攻,蒙卡爾姆將軍組織防守。卡里永堡堅不可摧,法國軍隊以少勝多,擊退了英國的進攻。英國人次年卷土重來,在阿默斯特將軍的率領下,終於擊敗了法國人。英國人把卡里永堡改名為泰孔德羅加堡,成為法印戰爭中一個重要的軍事中心。泰孔德羅加堡在後來的美國獨立戰爭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魁北克戰役是法印戰爭的轉折點。英法兩國1763年在法國巴黎簽署了停戰協議。英國人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收回了對相關土地的控制權。法印戰爭結束後,從北美大陸東海岸一直到密西西比河的大片土地都歸英國所有,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區歸西班牙。為了不讓英國人過來,法國把西部自己控制下的所有土地都給了西班牙。除了今天德克薩斯和新墨西哥一帶的西班牙殖民地外,西部的大片土地仍然在印第安人的控制之下。
今天,在法印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兩座城堡都對外開放,供人們參觀。雖然原始建築幾乎完全沒有保存下來,但是後人根據城堡的設計圖紙重新修建,再現了城堡當年的面貌。城堡周圍喬治湖和尚普蘭湖的景色美不勝收。很多人到這里來度假,享受戶外生活。當地還有美國國家歷史公園之一薩拉托加,以及喬治湖州立沙灘公園。沒有什麼人會想起250年前這里曾發生過恐怖的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