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國文學和法國文學哪個地位高
我只看過十八世紀至今的英法小說,所以很有局限性...
首先,
《女王》里曾讓人們重新注意到,英國的民族氣質應該是安靜,古典的英文文學其實蠻枯燥因為台嚴謹,注重措辭、修飾,而翻譯之後,文法不見了,所以,文學魅力大減
法國的呢,要好一些,也許因為法國近代史不想英國那麼壓迫而是革命、政變、綠林很熱鬧...文字較為自由一些
所以,同樣的題材法文的好讀
其次,
客觀來說,法語文學名著站得比重真的很大,從小讀過聽過的作品裡,圖書管理擺放的,法文真的流行性高一些,畢竟,法國文藝氣息很濃嘛
然後呢就是,
現今呢,英文流行而多產,法文卻是偶爾經典不朽,比如《哈利波特》對比《小王子》
簡而言之,我感覺,英法的文學是不同角度的最美,不同意義的最分量。
呃...樓大補充之後覺得,只有了解英法文學通史的才能分析的了了...
突然記起來 ,莎士比亞是英國戲劇的榮耀,巴爾扎克雨果大仲馬等人是小說的名家,雪萊卻是詩歌領域的代表,盧梭教育似乎挺有名,所以呢...
不同領域,英法對世界的影響又是不同的....
『貳』 英國文學,德國文學,法國文學的異同是什麼
英國文學:可能是女作家太多,普遍喜歡不停地編故事,慢慢的敘事。
法國文學:那隻船在天邊消失的時候,他的頭也消失在海水裡。什麼都沒有了,只有茫茫的大海。就算你不愛我,我也要為你而死。
僅次於當時的俄國文學,而且法國文學主流根本不是情愛,鴛鴦文學派文學能代表民國嗎?法國人思考社會也很浮躁,思考深度不行,社會的本質是人,人的本質需要哲學思考,只思考社會不思考哲學,結果就是沒頭蒼蠅一樣亂撞,永遠找不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德國文學:德國古典文學不同於法國古典文學,雖都以古希臘文學為楷模,但歌德和席勒對希臘的嚮往,更主要是面向未來,是對人類未來的一種帶有「英雄幻想」的憧憬,想通過藝術使人類達到完善與和諧。
德國文學的主要特點也是它的父性的品格,陽剛的氣質,使它首先成為了一種內涵深邃、厚重、博大的文學品種,文學樣本,是思想者的文學,把德語文學定性為思想者的文學。
總結如下:
各個國家的文學是要放置在它這個國家的文化語境上來說的,要想了解這三種文學的區別,可能需要對三個國家的文學史、文化史等等東西都有一定了解。
粗淺地對三種語言、英法兩國文學還有德法兩國繪畫的了解來看,這三個國家的風格真的非常不一樣,甚至隨著接觸,當再見到一個陌生作品的時候,會本能地產生能斷定這像英國的,絕對不是法國和德國的感覺。所以還是建議你自己去多看多感受吧。
『叄』 簡述法國啟蒙文學與英國啟蒙文學的區別。
英國
18世紀英國文學非常繁榮。古典主義文學在世紀初期勢力強大,代表人物如亞歷山大·蒲柏(1688年-1744年)在文壇上一直處於執牛耳的地位。直到20世紀,具有啟蒙色彩的作家才正式登上文壇。由於英國較早確立了開明的君主立憲政體,因此英國的啟蒙文學並不具有強烈的政治或批判色彩,而是以溫和的宣揚資產階級價值觀、宣揚海外殖民、清教徒精神為主。18世紀的英國文學通常被稱作「奧古斯都文學」,在形式上通常比較正統,內容也比法國、德國文學輕松詼諧。
法國
法國是啟蒙思想的發源地和啟蒙運動的主要陣地,許多法國的啟蒙思想家本身就是作家,因此法國的啟蒙文學比英國激進得多,富有強烈的哲理根基和深厚的政治經濟底蘊。名噪一時的「網路全書派」的編纂者每個都是博學之士,在哲學、文學、史學上均有很深的造詣。這些學者型作家的作品無論是批判性還是哲理性都強於其他國家的啟蒙文學。
『肆』 西方哪個國家的文學發展比較優秀
個人觀點:法國的藝術從啟蒙運動之後相對而言自由純粹,德國的優勢在思辨方面,因此德國古典哲學在整個哲學史上處於核心地位。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文化應該說是整個歐洲或者說西方文化的土壤。這些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都有不同的優勢和側重,難得辯明哪個國家的優秀,如果一定要說一個,那我也覺得的在西方國家的文學世界中,法國首當其沖。建議可以找准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好好鑽研,就能發掘其中的精粹~O(∩_∩)O~個人愚見,希望對你能有一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