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戰中,德國一共投入了多少軍隊東西線各多少
德軍前後共有1300萬人(引自《偉大的衛國戰爭》蘇聯)參戰,陣亡大約400萬人左右。軍隊的總規模大約維持在500萬人左右。但您所問的東西線各有多少兵力無法回答。德軍的習慣是這樣的,一支部隊在本土或東普魯士組建完成後,開往東線(1944年前),人員損失慘重,或需要大規模換裝則撤回本土或西線待命。因此,1944年前,有大量野戰部隊被換防到西線休整。1943年後由於盟軍接連在西西里,諾曼底大規模登陸,大量原先在東線編制下的部隊被調往西線,而部分原先在西線休整的部隊被補充到東線。在諾曼底登陸一周後,東西線兵力比大約為9:1.,阿登反擊戰前夕一度到達6:4,之後又急劇下降為8:2。應該說,從41年對蘇戰爭打響,這種換防和部隊調動就沒有停止過。
B. 1940年德國用多長時間佔領法國
六周左右
德國「閃擊」波蘭得手後,更助長了希特勒稱霸世界的勃勃野心。於是,他一手舉著「尊重中立國家」的招牌,一手簽發了進攻西歐的第6號指令,制定了代號為「黃色方案」的計劃,將重兵壓在北海至瑞士一線,張開了吞並西歐的血盆大口。
德國為實現入侵西歐之目的,保障其翼側安全,決定首先進攻北歐諸國。在佔領丹麥並在挪威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後,認為實施「黃色方案」的時機已經成熟。到 1940年 5月初,德軍已在北海至瑞士一線集結和展開了 136個師(內有 10個裝甲師、 6個摩步師),坦克 3000多輛,飛機 4500架,企圖以「A」、「B」、「C」三個集團軍群,一舉吞並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繼而攻佔法國。其部署如下:
「A」集團軍群(由龍德施泰特上將指揮,轄第4、第 12和第 16集團軍,共 44個師,內有7個裝甲師、3個摩步師)擔任主攻,由第 3航空隊支援,配置在亞琛至摩澤爾河一線,其任務是由盧森堡和比利時的阿登地區,向聖康坦、阿布維爾和英吉利海峽沿岸總方向實施突擊,割裂部署在法國北部和比利時境內的英、法軍隊。
「B」集團軍群(由博克上將指揮,轄第6和第18集團軍,共28個師,內有3個裝甲師、 1個摩步師)由第2航空隊支援,集結在荷、比國境線至亞琛地區,其任務是突破德、荷邊境防線,佔領荷蘭全境和比利時北部,爾後,作為德軍的右翼向法國推進。
「C」集團軍群(由萊布上將指揮,轄第1和第7集團軍,共 17個師,內有1個摩步師)配置在馬奇諾防線正面,其任務是實施佯動,牽制馬奇諾防線上的法軍。
德軍的預備隊共 47個師,配置在萊茵河地區,在德國的魔爪准備伸向西歐之時,法國仍執迷不悟,認為德國打敗波蘭後,將東侵蘇聯,即使進攻法國,也需 4—5年以後。荷、比、盧三國卻天真地認為,只要嚴守中立,就可免遭戰禍。因此,直到 1940年3月,盟軍才嗅出戰爭的氣味,在法軍總參謀長和英、法盟軍總司令甘末林主持下,倉促制定了代號為「D」的作戰計劃,並調集135個師、3000輛坦克和 1300多架飛機(必要時,還可利用駐英倫三島的 1000架飛機支援戰斗),准備抗擊入侵之敵。
其兵力部署是:荷蘭 10個師、比利時 22個師分別配置在本國東部國境線上;法國和英國共有 103個師,編為 3個集團軍群,第 1集團軍群共 51個師,由比約特將軍指揮,配置在法、比邊境和法國北方各省;第2集團軍群共 25個師,由普雷特將軍指揮,配置在從瑞士至盧森堡的馬奇諾防線上;第 3集團軍群共 18個師,由貝松將軍指揮,配置在瑞士邊境的馬奇諾防線之後。法軍戰略預備隊為 9個師。另外,法第10集團軍配置在法國與義大利接壤的邊境上。
正當荷、比、盧三國仍做保持中立之夢時,德軍於5月10日清晨,在荷蘭海岸至馬奇諾防線這一地區展開了全線進攻。德軍 3000架飛機如同烏雲遮日般襲擊了荷、比、盧、法四國的 72個機場,一舉推毀了數百架飛機。隨後,德軍「B」集團軍群向荷蘭和比利時北部展開了進攻。
空降兵緊密配合,在對方縱深地域著陸,並奪佔了機場、橋梁、渡口和防禦支撐點。 10日零時 30分,在荷蘭境內,德軍實施了大規模轟炸。海牙兵營因來不及發出空襲警報,而使大部分士兵被炸死在床上。此時,德軍以 1個裝甲師向荷蘭東部快速推進,並以空降兵配合作戰,對荷蘭前後方進行襲擊,使其陷入一片混亂和驚恐之中。德軍裝甲部隊大顯神威,乘隙而入,於 12日與在鹿特丹著陸的空降兵會合。法第7集團軍前往支援時,荷軍已開始全線潰逃。荷女王威廉明娜及其大臣見勢不妙,便乘驅逐艦逃往英國。 14日德軍攻佔了鹿特丹。 15日荷蘭投降。在比利時,德軍「B」集團軍的地面部隊在空降兵的配合下,攻佔了埃本·埃馬爾要塞,強渡了馬斯河,粉碎了英、法軍隊的抵抗,於 17日佔領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德軍「A」集團軍群,於 5月 10日向盧森堡和比利時的阿登地區實施主要突擊。只有 30萬人口的盧森堡不戰而降。 14日,德軍的裝甲師和摩步師編成第一梯隊快速通過阿登地區,強渡馬斯河,重創了盟軍,佔領了法國的色當。(16日,英國首相丘吉爾急忙飛往巴黎商討對策。當他詢問甘末林戰略預備隊在哪裡時,這位盟軍總司令聳了聳肩回答:「沒有。」)隨後,德軍以每晝夜 20—40km的速度向西挺進, 20日,佔領阿布維爾,其裝甲部隊的基本兵力回師北上,從後方突擊防守比利時的盟軍。 21日,德軍快速部隊到達英吉利海峽,分割了英、法盟軍正面,封鎖了海峽,阻止了英軍的增援,從而將英、法盟軍 40個師包圍在法國敦刻爾克地區。 23日,布倫淪陷, 27日加來被占, 28日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看盟軍無力支援,便下令比軍投降。
被包圍在敦刻爾克地區的盟軍,三面受敵,一面臨海,處境極為危急,唯一出路是從海上撤逃。正當盟軍危在旦夕時,希特勒(為保存裝甲部隊的實力,迅速南下擊敗法國,進而迫使英國言和,)於 24日突然下令裝甲部隊停止前進;結果這一命令給了盟軍一個喘息的機會。
26日,英國海軍開始執行撤退的「發電機計劃」,大小船隻一齊湧向敦刻爾克海岸。盟軍在英國空軍掩護下向英國境內撤退。6月4日,德軍佔領敦刻爾克,俘虜法軍4萬餘人。雖然盟軍遭受重大損失.但撤出了33.8萬餘人,保存了有生力量。
正當德軍席捲法國北部時,法國雷諾內閣改組,魏剛接替甘末林當上了總司令。魏剛上任伊始,即令第10、第7、第6集團軍在法國北部松姆河和埃納河一帶倉促構築一條「魏剛防線」,企圖阻止德軍南下。
德軍攻佔法國北部後,為不使退至松姆河、瓦茲河及埃納河一線的法軍設防固守,,便趁其立足未穩之際,向法國腹地發起了攻擊。其計劃是:「A」、「B」兩集團軍群,強行突破「魏剛防線」,佔領法國首都巴黎,前出至馬奇諾防線的後方,再配合從正面攻擊的「C」集團軍群佔領馬奇諾防線,圍殲法軍,結束戰爭。
6月3日,德軍數百架飛機開始空襲法國機場及重要目標,法國失去了制空權, 900餘架飛機被摧毀。 5日拂曉,德軍兵分兩路在180km的正面上實施進攻。「B」集團軍群由於遭法軍頑強抵抗,每晝夜僅前進5-7km。為了增強突擊力量,德軍投入預備隊 22個師,於13日突破法軍防線;「A」集團軍群在瓦茲河和埃納河之間實施突破,於 12日到達巴黎東北的馬恩河後繼續向縱深發展。「A」、「B」兩集團軍群實施鉗形攻擊,迂迴巴黎,前出到馬奇諾防線後方。 14日,德軍「C」集團軍群按計劃在 50km寬的正面上向馬奇諾防線發起進攻,法軍腹背受敵,其防線很快被突破。同時,德軍未經戰斗便進入巴黎,埃菲爾鐵塔上掛起了德國的「+」字旗。 17日德軍攻佔斯特拉斯堡,近 50萬法軍被殲。 22日法國全權代表查理·享茨格將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戰事遂告結束。戰爭中法軍亡 6萬餘人,傷 30萬人,被俘 200萬人;德軍共傷亡 14.6萬餘人。
本次戰役,德軍僅用 44天即將荷、比、盧、法四國擊敗,迫使英軍退守本島。同盟國失敗的主要原因:一是戰備不足;二是軍事思想落後,三是對德軍主要突擊方向判斷錯誤。而德軍進一步總結了「閃擊」波蘭的經驗,充分發揮裝甲和機械化部隊的快速突擊力,在空降兵配合下又一次達成了「閃擊」的目的。
C. 誰知道二戰時期德國打法國動用了多少坦克(主要是什麼型號),步兵,戰斗機。法國有多少部隊進行直接防禦
投入西線作戰的總兵力為136個師(其中包括10個裝甲師、4個摩托化師)、2439輛坦克、3700架飛機,另有運輸機600架。兵力配置上分為A、B、C三個集團軍:
1.中路的A集團軍64個師(其中包括7裝甲師、3個摩托化師),由格特·馮·倫德施泰特上將指揮,擔任中間突破阿登山區直沖英吉利海峽的任務;
2.右翼的B集團軍28個師(其中包括3個裝甲師、1個摩托化師),由費多爾·馮·博克上將指揮,擔任助攻任務,目的是進攻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以吸引英法聯軍的主力;
3.左翼的C集團軍17個師,由陸軍上將威廉·馮·勒布騎士指揮,其任務是佯攻馬奇諾防線,以牽製法軍使其不能北上增援;
4.以另外的27個師作戰略預備隊。
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英國遠征軍共有135個師(其中法軍和英軍共有103個師,編成3個集團軍群)、3469輛坦克、2000架飛機,並可利用英倫三島1000多架飛機支援戰斗,在兵力上與德軍相當
德軍使用的坦克有:IIIE/F型、IV號D/E型,還有II號F型,可能有D/E型。
D. 二戰中德國總共投入多少兵力
德國動員的總兵力為170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21.5%.閃擊波蘭 德軍共集中了62個師,88.6萬人,2800輛坦克,1939架飛機,6000門火炮和迫擊炮,組成了南路和北路兩個集團軍群。南路集團軍群由陸軍一級上將倫德施泰特指揮,下轄布拉斯科維茲上將的第8集團軍、賴歇瑙上將的第10集團軍和利斯特上將的第14集團軍,共8個步兵軍和4個裝甲軍
1941年6月22日,德國集結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包括其仆從國義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匈牙利,斯洛伐克在內的190個師,3712輛坦克,7184門火炮,60萬輛運輸車和4950架飛機,共計五百五十萬人,發動對蘇聯的突然襲擊,該軍事行動代號為「巴巴羅薩」,蘇德戰爭開始了。蘇聯將這場戰爭稱為「偉大的衛國戰爭」,
德國於1939年10月即開始進行入侵作戰的准備,代號是"威塞爾演習"。這一入侵計劃的要點是"以陸軍採取欺詐、 突襲的手段,越過丹德邊境佔領丹麥,同時以登陸兵和空降兵奪取挪威的重要港口和機場,爾後向內地發動進攻,佔領挪威全境;以航空兵對付英、法海軍,避免海上大規模的交戰。德軍集中了7個步兵師、1個摩托化旅及若干獨立坦克營、摩托化營共14萬人,以1個加強步兵師和警察師佔領丹麥,其餘兵力用以奪占挪威,並以1300架飛機及234艘艦艇支援和保障地面部隊行動。希特勒任命福爾肯霍斯特上將為德入侵部隊總指揮官。
佔領法國時,德國動員141個師,兵力335萬,坦克2445輛,火炮7378門,戰機5446架
E. 1940年德國用多長時間佔領法國
六周左右。
F. 二戰中三個法西斯國家——德國、義大利、日本的總兵力各為多少
德國:閃擊波蘭時,德國動員56個師,兵力160萬,坦克2700輛,火炮10000門,戰機1300架。(另有20萬蘇聯,斯洛伐克軍隊參戰)
佔領法國時,德國動員141個師,兵力335萬,坦克2445輛,火炮7378門,戰機5446架。(另有70萬義大利軍隊參戰)
全面侵蘇時,德國動員181個師,兵力550萬,坦克4300輛,火炮47200門,戰機4980架,艦艇192艘。(含義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國軍隊)
德國二戰期間共動員兵力1700萬。 日本:1937年,日本總人口7063萬,其中役齡男子1693萬,可供徵兵的人數約占役齡男子的56、2%,約1000萬,當時日軍的總兵力是108、4萬,到了1942年擴充到720餘萬。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日軍在中國總兵力基本保持在200萬,1941年,日本又發動了太平洋戰爭,美國等26個國家對日宣戰,日本把主要兵力投入到太平洋戰場上,到了1945年投降的時候,日本在中國兵力只有100多萬。
1941年底,日本的總兵力已達到240萬人,其中海軍約30萬人,海軍的一部分力量投入到太平洋戰場,一部分被拴在了中國戰場,而其210萬陸軍除40萬留在本土之外,有130萬在中國戰場上疲於奔命,能夠投入到太平洋戰場上的陸軍兵力僅有40萬人。就是在太平洋戰場上盟軍作戰最激烈、最危險的日子裡,日陸軍總兵力的2/3以上,被死死地「釘」在了中國戰場動不得,使其「南進」計劃一拖再拖,從而使太平洋戰場上的盟軍渡過了最危險的時期。義大利:在北非有60萬,在本土有200萬,隨德侵蘇不明,總兵力不明,大約1000萬左右。
G. 二戰時期德國是如何佔領法國的
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
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法國實行全國總動員。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凱旋門,但法國節節敗退。
1940年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
1940年6月德國法西斯佔領法國後,戴高樂將軍和法國共產黨先後發表宣言,號召人民起來抗擊入侵者。1944年初,法國的主要抵抗組織聯合組建內地軍。武裝部隊發展到50萬人。6月,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德軍節節敗退。在這種有利的形勢下,內地軍游擊戰爭日益發展成為全民的武裝起義。8月10日,鐵路工人舉行總罷工,使首都與外地的交通陷於癱瘓。19日,巴黎人民在巴黎解放委員會領導下舉行武裝起義。數萬名內地軍是起義的核心力量,12000名民警隊的官兵也參加起義。當時,巴黎城內有2萬多名德軍和80多輛坦克。起義者浴血奮戰,8月24日,幾乎全殲在巴黎的德國守軍。24日晚,盟軍第二裝甲師開進巴黎,與內地軍相配合共同消滅德軍殘余據點。
1944年8月25日,戴高樂的法軍第二裝甲師從巴黎的南門和西門進入首都。這天下午,法國勒克萊爾將軍奉艾森豪威爾之命,在巴黎接受德軍投降,巴黎全部解放。戴高樂將軍以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主席的身份進入巴黎。1944年8月30日,戴高樂宣布法國臨時政府在巴黎成立。
H. 二戰德軍總兵力是多少
雖然二戰爆發於1939年9月1日,但納粹德國在此之前做了周密的准備。
早在1934年,希特勒就突破了《凡爾賽和約》的限制,瘋狂擴軍備戰,把國防軍從10萬擴大到30萬。
1938年3月11日,在奧地利狂熱法西斯分子的配合下,德軍“解放”了奧地利,從此邁出了侵略擴張的第一步。
勢均力敵,希特勒把屠刀伸向捷克和斯洛伐克,獲得了大片土地和軍隊,為發動全面戰爭奠定了基礎。
1939年9月1日,強大的納粹德國派兵南下,與蘇聯一起瓜分波蘭第二共和國,從而拉開了二戰的序幕。
不到一年(1940年6月22日),納粹德國的鐵蹄遍行歐洲大部分地區,包括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丹麥、挪威在內的廣大領土被這些法西斯軍隊佔領。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碎《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百萬大軍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德軍一度來到莫斯科。
蘇聯人民在偉大領袖斯大林的領導下,不屈不撓地抵抗了德國的進攻,逐漸轉入反攻。盟軍於1944年6月成功登陸諾曼底,開辟了西線戰場。德軍兩面夾擊,路死了,步步為營,1945年5月8日投降。
納粹德國是二戰元兇,為什麼這么說,因為它
然而,一個國家必須有從事製造業的工人,以及來自各條戰線的雇員,如醫生、官員、教師、法官和行政人員。所以說德軍動員了一千七百萬是不準確的。
I. 二戰時德國進攻各國的出兵順序
以下是攻陷全境的的時間。
1、捷克斯洛伐克,分兩部分
①1938年10月1日,慕尼黑協議簽訂,德國凱對蘇德台地區實施軍事佔領。
②1939年3月15,16日,德軍完全侵佔捷克斯洛伐克。
2、波蘭
1939年9月1日-9月27日
註:與蘇聯瓜分。
3、丹麥
1940年4月9日,大約4小時
4、挪威
1940年4月9日-6月10日
5、盧森堡
1940年5月10日
6、荷蘭
1940年5月10日-5月14日
7、比利時
1940年5月10日-5月28日
8、法國
1940年5月10日(曼施坦因計劃開始實施)-6月14日(首都巴黎被攻佔)
註:佔領法國約3/5的領土。
9、希臘
1941年4月6日-6月1日(克里特島戰役結束
10、總結,到1940年德國佔領了捷克、波蘭西部、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北部。到1942 年末,蘇德戰爭爆發後,德國獲得了軍事上的巨大勝利,不僅控制了幾乎整個東南歐,還佔領了大片蘇聯西部領土,第三帝國的勢力范圍達到了空前的地步。
(9)德國用多少軍隊打法國擴展閱讀:
法國被快速佔領的原因:
二戰時,德軍成功地突襲波蘭後准備進攻法國,並制訂了嚴密的作戰計劃———「黃色」計劃。然而情報泄密,但就是這份泄密的絕密情報成為德國牽著英法鼻子走的「轡繩」,因為德國就勢成功地設置了一次情報戰騙局。西歐的戰敗,把殘余英法聯軍推向了死亡之角——敦刻爾克。
二戰時,就在法國及其盟國的情報人員千方百計窺取德國作戰計劃而苦無結果時,1939年12月底,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英法當局獲得了一份德軍第二航空隊司令官弗爾米發給各兵團指揮官和司令部的第五號訓令。
訓令中說明了「黃色」計劃第一方案的作戰企圖,其中包括德軍通過比利時向法國及其盟軍實施主要突擊的方向,對英法盟軍來說,真是喜從天降。然而,就是這份絕密情報成為德國牽著英法鼻子走的「轡繩」,因為德國就勢成功地設置了一次情報戰騙局。
「黃色」計劃(第一方案)落到英法聯軍手中後,德軍總參謀部認為再實施這一計劃已不可能取得「閃擊」的效果,必須改變西線初期戰役的企圖。
原「黃色」計劃在戰線右翼通過比利時中部,爾後轉向西南,直指巴黎方向實施主要突擊,後來決定改為由阿登地區經盧森堡向色當,繼而向西北,然後轉向加萊地區實施縱深分割突擊,割裂英法聯軍的北方集團,並把他們逼到海邊。
「黃色」計劃修改後,隱蔽真正的主要突擊方向對德軍來說意義重大,成為德軍關鍵性的戰略任務,它關繫到整個戰局的成敗。為此,德軍開始實施一系列的反情報措施,使英法聯軍確信他們所獲得的「黃色」計劃沒有改變,主要突擊方向仍是經比利時中部地區。
1940年5月10日,德軍從荷蘭至法國全線發起攻擊,首先出動3000餘架次飛機空襲了荷蘭、比利時和法國的72個主要機場,在地面上一舉消滅同盟國數百架飛機,接著德軍B集團軍群所屬的空降兵在荷蘭、比利時後方戰略要點著陸。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占重要橋梁、渡口、機場和防禦支撐點,尤其是德軍空降部隊於11日攻佔了被譽為歐洲最堅固的工事——埃本·埃馬爾要塞,使德軍主力得以迅速通過馬斯河,突破列日防線。 5月13日,德軍裝甲部隊充分利用空軍猛烈轟炸陷敵於極度混亂和驚慌之機,突破荷軍防線。
與在首都鹿特丹空降的傘兵會合,14日德軍攻佔鹿特丹,荷蘭女王搭乘英軍驅逐艦逃往英國。5月15日荷軍總司令溫克爾曼將軍宣布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