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國在海外有多少軍事基地都在哪裡
法國海外軍事基地分布 (資料來源:法國國防部)法國對海外軍事存在重新洗牌
根據法國國防部前不久公布的《國防白皮書》,法國將對海外的法國武裝力量存在,進行新一輪的調整,以「適應法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所承擔的國際義務,並且做到量力而行。」
美國新任總統奧巴馬上台後,即將對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軍事行動進行重新部署,盡管承諾的從伊拉克逐步減少直至全部撤出美國武裝力量駐留,奧巴馬同時也准備加強在阿富汗的軍事存在。負責指揮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行動的指揮官皮特雷烏斯(Petraeus)將軍計劃中的「驚跳行動SURGE」可能得不到法國國防部的響應。承諾了要和奧巴馬「手牽手改變世界」的法國總統,這次可能要對美國這個傳統盟友說「不!」。
法國國防部長莫蘭(Herve Morin)一月廿一日在歐洲電視一台談話節目中表示,「絕不可能」再向喀布爾派出一兵一卒,來參加這個由美國主導的行動,而這個行動的初衷是通過增加多國部隊的力量,來增加與阿富汗的反叛武裝力量談判的砝碼。目前在阿富汗的多國部隊中,法國軍隊所佔的人數比例是5%(英國是16%)。
加上2008年法國向阿富汗東部省份Kapissa省派出的兩個旅的增援力量在內,法國目前在阿富汗派駐有有3000名官兵,這個省份是阿富汗境內治安形勢最糟糕的地區之一,塔利班等反叛武裝經常出沒,2008年8月18日,一隊法軍士兵在此一地區遭遇到塔利班武裝襲擊,塔利班武裝分子還穿著被伏擊身亡的法軍士兵裝備在國際媒體炫耀,此一心理戰手段迅速在法國國內引發了軒然大波。讓法軍撤出阿富汗的呼聲,得到了眾多的民意擁蹙,也使法國國防部對阿富汗的行動成本進行再估量,越來越多的法國人,認為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西方色彩過於濃厚缺少阿富汗民眾支持,而追加派兵只能徒增當地人的敵意(費加羅報)」。
在莫蘭部長的電視講話中還透露出,作為軍事改革的重要步驟,法軍將對海外軍事基地進行重新部署,在西非國家,法國密集地設置了三個軍事基地,在象牙海岸、塞內加爾,和加彭,各有一個。而西非國家象牙海岸(象牙海岸)的法國軍事基地,由於該國國內政治領袖,對法國的軍事存在並不滿意,並直接導致過武裝沖突,該基地可能首先面臨裁撤,法國國防部計劃只保留三個基地中的一個。在前法國殖民地紛紛獨立之後,法國和西非法語國家仍然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而這種關系越來越被法國人詬病為「太過意識形態色彩和理想主義」,《費加羅報》更有文章直言:「是時候讓非洲人自己去搞好自己的事情了,我們的新總統應該讓我們在非洲的存在,更出於實用主義的考量,或者說,應該兌現我們在西非的政治遺產為經濟利益。」
同樣是在非洲大陸,在大陸另一則的東非吉布地共和國,法國也有一個軍事基地,這個扼守「非洲之角」的咽喉之處的軍事存在,並不在未來的海外基地裁撤計劃之中,在法國未來捍衛海外利益地緣政治布局中,這個支點將不會被動搖,在近期法國軍隊在亞丁灣打擊海盜行動中的表現,可以作為證明。
而一系列的裁撤動作,並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法國海外力量的收縮,或者其他單純的經濟因素的考量,為適應新的國際形勢而做出的重新洗牌,可能是更明確和准確的定義。與撤並同時進行的,是法國總統薩科齊宣布的海外新基地計劃,法國將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阿布扎比,建立一座新的海外軍事基地,以加強法國在中近東地區的話語權。
㈡ 美國在法國有沒有軍事基地
絕對沒有,法蘭西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強,不會允許這個事情。當年法國就因為這個退出了北約。
㈢ 同盟國的失敗使法國有哪些軍事戰備優勢
同盟國的失敗使法國在歐洲大陸佔有軍事戰備優勢,它不僅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而且佔領著便於控制中歐的萊茵蘭地區和一些易於向東歐、巴爾乾和近東擴張的重要基地。因此法國成為戰後爭奪歐洲霸權的國家之一。
㈣ 法國英國軍事方面誰強
英國明顯的強於法國,法國有什麼?引人注目的無非就是奉行了戴高樂主義之後搞出了一大堆自主產品,核武器這一塊現在基本上是不可能用的,所以一旦打起來根本就是沒用的。
法國還有一艘核動力航母,看似光鮮,但等到英國的兩艘65000噸的伊莉莎白級航母服役之後,法國海軍一點優勢都沒有,英海軍的機敏級完勝法海軍的梭魚級,紅寶石級。45型驅逐艦勝是完爆法國的地平線級,數量上法海軍也沒有優勢。
空軍方面,英國的台風戰斗機電子設備,飛控,雷達也是完勝陣風,馬上再購進F-35之後法國更不是對手。
再考慮到英國常年跟在美國後面討伐,擁有足夠的實戰經驗,戰鬥力也不是法國能比的。更何況,英國的科技和教育水平一直是僅次於美國的,無論是軟硬體水平,英國比法國強多了,陸軍數量有個P用?說法國的都是聽信媒體愚泯的白痴。
㈤ 戴高樂是如何一步一步從吉羅手中拿到法國的最高軍事指揮權
1943年4月10日,吉羅向戴高樂提出一項奇特的建議:在阿爾及爾建立法國「海外領地委員會」,吉羅和戴高樂都是這個委員會的成員,但是委員會不具有實際的政治權力。對於這個毫無意義的建議,戴高樂決定不予理睬。
4月15日,戰鬥法國全國委員會通過決議,一致擁護戴高樂提出的成立一個擁有實權的執行委員會的主張,由戴高樂出任主席,以吉羅為總司令的那部分法國軍隊置於委員會的領導之下。全國委員會宣布,戴高樂將以全國委員會主席的名義前往阿爾及爾視事。這就是說,戴高樂的總指揮部將從倫敦遷到阿爾及爾。
經過幾年的奮斗,戴高樂的實力和影響有了突破性的發展,他已成為國內外公認的抵抗運動的領袖和旗幟。北非各地都通電支持戰鬥法國。戰鬥法國在國內的影響也迅速擴大,戴高樂派往國內的抵抗運動的代表讓·穆蘭到5月中旬,已組成了包括各種派別的全國性抗戰運動委員會,委員會表示擁護戴高樂,要求迅速在阿爾及爾成立以戴高樂為主席的臨時政府。
相形之下,吉羅顯然勢單力孤,在這種情況下,吉羅於5月17日邀請戴高樂前來阿爾及爾,共商成立中央權力機構的大事。5月27日,讓·穆蘭主持召開了全國抗戰運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以正式聲明的形式宣告一個以戴高樂為主席的臨時政府將在北非成立。英國和美國的廣播電台轉播了這項聲明。
6月1日,戴高樂向法國記者公布了一項聲明,宣布將盡早成立一個法國中央政權,以領導全國的反法西斯戰爭,這個政權將享有真正的主權。第2天,他本人、卡特魯將軍、馬西格利和菲利浦就將同吉羅將軍舉行會談,討論成立法國中央政權問題。
盡管還有許多困難,但勝利已經不遠了。
戴高樂把他的指揮部搬到阿爾及爾,是為了准備解放法國。為了解放法國,就必須把反抗法西斯的組織和力量統一在他的領導之下,而為了統一,首先必須戰勝吉羅。
戴高樂5月30日抵達阿爾及爾機場時,吉羅已經等在那裡了,前來歡迎戴高樂的還有英國和美國駐北非的代表。戴高樂和吉羅的第一次談話是在從機場到官邸的汽車上進行的。氣氛有些尷尬。戴高樂告訴吉羅,他准備派哪些人參加會談,然後問吉羅這方有些什麼人出席。戴高樂以十分堅定的口氣對吉羅說,無論如何,到現在還留在吉羅身邊的那些維希分子一個也不能留在未來的中央權力機構中。戴高樂指的是維希政府駐阿爾及利亞總督佩盧東、駐摩洛哥總督諾蓋斯和駐西非總督布瓦松。
下午4時,戴高樂到郵政廣場向死難者紀念碑獻「洛林十字」,聚集在那裡的數以千計的群眾熱情地向他歡呼。此時,戴高樂的心情是樂觀而自信的,他的事業已經有了堅實的基礎。吉羅能有何為?他堅信,把那些維希政府派的「總督」趕走,迫使吉羅接受他的領導,是天經地義的,能夠辦得到的。只是吉羅背後站著羅斯福,不會輕易就範,還需要一步一步地來。
戴高樂決心對羅斯福的干預不予理睬。31日上午,戴高樂和吉羅如約來到弗羅蘭坦中學舉行會談。但是,會談的優勢不在吉羅一邊,讓·莫內想從中調解,戴高樂一方的代表態度一致,附會吉羅的只剩下喬治一個人了。戴高樂取得了第一個回合的勝利。6月3日再次開會,吉羅接受了戴高樂的主張,正式成立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但是,這個機構美中不足的是戴高樂和吉羅都是委員會的主席,是一種「雙頭領導」的怪現象。戴高樂斷定,英國和美國還會給他製造麻煩,還沒有取得全勝。
丘吉爾突然在阿爾及爾露面了,艾登也來了。6月6日,丘吉爾邀請戴高樂、吉羅和委員會其他委員出席「鄉村」宴會。丘吉爾警告戴高樂說,如果吉羅被「吞並」,英美就要採取「一些措施」。有羅斯福和丘吉爾的撐腰,吉羅還不想交出軍權。
羅斯福也露面了。10日,羅斯福給艾森豪威爾發了一封電報,說無論怎樣也不能讓戴高樂把西北非洲都控制起來,美國甚至不惜派特別部隊去牽制戴高樂。一星期後,羅斯福再次致電艾森豪威爾,指示他一定要設法阻止戴高樂控製法國軍隊。6月19日,艾森豪威爾邀請戴高樂、吉羅一起談談法國軍隊的「指揮和組織問題」。
戴高樂首先發言,開門見山說他是作為法國政府主席來參加會晤的,按照慣例,國家元首或政府主席有權親自到他們授予指揮權的總司令部去。艾森豪威爾是盟軍總司令,他應該從這番話里懂得,他手中的指揮權,是由有戴高樂在內的盟國元首授予的,戴高樂絕不會屈尊於與他本人意願相反的盟軍司令的任何要求。
艾森豪威爾和藹但又語帶脅迫地說,盟軍很快將在西西里登陸,戴高樂必須保證後方的安全,因此,法國軍隊的統帥和組織應該維持原狀,吉羅應該保持現有的權力和職位,並且只有吉羅一個人才有權同艾森豪威爾討論北非的軍事問題。艾森豪威爾以英美兩國政府的名義通知戴高樂,如果不按照他剛才所說的去做,英美就要停止向法國軍隊供應軍火。
戴高樂堅決駁回了美國的威脅。他指出,法國統帥的組織是法國政府許可權以內的事,他反問道:「一切作戰的國家,譬如美國,都是把作戰部隊的指揮權交給將軍,而有關建軍的事項則由部長負責。難道你硬要法國不這樣做么?你是個軍人,你認為一個領袖依靠某個外國的恩賜,就能維持他的權威嗎?」
會談沒有任何結果。戴高樂決定不理睬英美的「警告」,把最高軍事統帥權緊緊地掌握在民族解放委員會手中。
在這期間,擁護戴高樂的隊伍更加擴大,許多後來曾在法國政治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政治家,如愛德加·富爾等,都來投奔戴高樂。這大大增加了民族委員會中戴高樂派的力量,戴高樂得以在委員會內組織了一個以他為主席的軍事委員會。吉羅雖然仍負責北非的軍事問題,但獨立行使職權的條件越來越少了。
7月31日,民族解放委員會由「雙頭領導」正式變為戴高樂的單獨領導。吉羅仍然當他的總司令,但在他的上頭有一個由戴高樂任主席的國防委員會,它的前身就是不久前成立的軍事委員會。吉羅已經無能為力了。
1943年7月31日,對於戴高樂說來是個很有意義的日子,它標志著戴高樂最後戰勝了吉羅。吉羅雖然還是總司令,在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的文件里還有副簽的資格,但是,他必須服從戴高樂的領導。7月初,法屬西印度諸島也歸附了戴高樂,法屬海外殖民地都在「洛林十字」的標記下成為戰鬥法國反法西斯戰爭的廣泛基地。
㈥ 法國介入南海問題的方式(空間維度,橫向結構分析,領域:如:軍事領域、外交領域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6
㈦ 法國武裝力量有哪幾部分構成最高軍事指揮機構是什麼
法國武裝力量由陸軍、海軍、空軍、憲兵和戰略核力量組成最高軍事指揮機構為三軍參謀部
㈧ 法國的軍事實力有多強
毋庸置疑法國的軍事力量是歐洲國家中比較強的,而且法國一直秉持著高精尖的建軍政策,別看法國的部隊數量不是最多的,但是戰鬥力可是個頂個的厲害。
法國部隊在編制和戰區分配上也是很明確,一旦出現戰爭能夠很快的支援,裝備方面法軍所用坦克還有裝甲車都是現在世界上比較先進的,空軍方面從二戰開始法國的空軍就一直是世界領先級別發展到現在也是不能差的,甚至比英國還有德國的空軍都要好一些。
所以法國的軍事力量還是很厲害的,別看人家國土面積小,但是部隊可是真的厲害,而且法國部隊的整體實力在歐洲也是排行前幾名的。
㈨ 法國軍事權誰掌握
法國總統
法國現任總統:尼古拉·薩科齊法國總統France,President of
法國國家元首。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1958年制定的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規定,總統的職權主要有:任免總理、政府成員和其他重要官員;主持內閣會議,簽署會議的決定和法令;簽署和頒布法律;擔任軍隊的最高統帥,並主持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有權決定動用法國的戰略核力量;擔任最高司法委員會主席;決定外交政策;委派駐外使節並接受外國使節;批准國際條約;行使赦免權;在同總理和兩院議長磋商後,有權解散國民議會,重新選舉;根據政府或議會兩院議,將某些重要法律草案提交公民投票表決;在形勢需要時,與總理、兩院議長和憲法委員會磋商後採取必要的緊急措施。
㈩ 德國和法國哪國強大軍事實力
當然是法國,身為五大流氓之一肯定需要有相應的軍事實力。
法國海軍傳統排名第四(在忽略日本的情況下),有除美國之外的核航母,獨立研發出自己的核潛艇系統,驅逐艦一堆,雖然有點老,但已經開發出拉斐特,地平線等代表最新方向的護衛艦,總體來說有完善的體系和豐富的經驗。//空軍中,法國一直是獨立於美俄體系的第三獨立研發力量,絕大多數戰機都是自己獨立研製的,雖然某些性能不足,但有自己的特色,代表作達索公司的陣風,幻影。//陸軍其實兩國差不多,因為冷戰時承擔的任務有不同側重,所以說各有所長,代表作勒克萊爾2.
德國相比就很一般了,倒不是說技術跟不上,實在是因為戰敗國地位,再加上英法兩國對其的猜忌。海軍只獨立開發護衛艦潛艇水準的艦船,MEKO系列,F124,F125都不錯,潛艇倒是很出色,早先的209,現今的212,214有很高水平。//空軍就是台風了,沒什麼其他有力裝備//陸軍相比之下要強大得多,主要因為德軍冷戰期間正面承擔蘇聯紅軍坦克海的壓力,有很多有特色的裝備和戰術,代表作豹系列和155炮。
話又說回來,一支軍隊有軍隊的傳統和光榮,德軍從普魯士時代到二戰,表現可圈可點,再加上德國經濟要比法國好,所以,雖然目前德軍實力不如法軍,但我個人還是看好德軍。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