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人凝聚力怎麼樣

法國人凝聚力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8-05 19:24:25

① 法國有哪些有趣的網路用語

Charlie(查理)

查理從來都不是一個新名字,但在2015年查理這個名字有了與以往完全不同的全新含義。1月份的巴黎慘劇讓全世界都為之震驚,而查理這個詞在短時間內聚集了足夠多的情感元素,「我是查理」這一行字以各種形式出現在了法國的大街小巷,文化衫、報刊雜志、新聞媒體,所有的地方都被這種黑底白字的詞彙所覆蓋,這代表著法國人對逝去人們的哀悼,更重要的是,這行字代表了法國的凝聚力和民族意識,也象徵著法國的多元文化和友愛。現在我們可以清楚地告訴你,查理在哪?到處都是!

Grexit(希臘退歐)

Grexit:即(Greece exit,希臘離開的縮寫)一詞成為潮語,隨著經濟危機在希臘肆虐,19個歐元區國家似乎都對希臘的退出「翹首以待」,但爭論還在繼續。身為一個法國人,如果你能夠對希臘這個國家說不,那麼這真的代表了一種超強的自製力和足夠被稱為偉大的毅力,因為幾乎沒人能夠拒絕希臘溫暖的陽光和甜美的茴香酒。如果以後我們還是可以自由地去希臘度假,那麼我們必須轉過身向北方致敬,然後再鄭重地說一句:謝謝你,歐洲!

Logeur(房東)

JawadBenud這個名字在幾個月前還默默無聞,如果你關注地區小報或者社區八卦,或許你會知道他曾經謀殺了自己最好的朋友並且因此入獄七年,但巴黎恐襲發生之後,在法國的社交網站上,logeur這個詞卻真的被玩壞了:

JawadBenud,也就是這名房東,他聲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恐怖分子提供了住宿,然後超過400萬人對這位房東進行了言語轟炸和犀利調侃。

Migrant(難民)

在2015年之前,這個名詞可以擁有移民、難民和非法移民等多重含義,但如今,當這個詞出現,法國人的腦中只會意識到這意味著敘利亞的難民潮,這個詞客觀地描述了那些由於戰火而離開自己國家並成功占據法國人生活頭條的大批難民。可能正是因為這種難民潮所帶來的可怕影響,美國這個原本就是有移民所建設的國度也開始拒絕新移民下船了。

No-go-zone(這個區域很危險)

在巴黎恐怖襲擊發生後,一位Fox News的特派記者在采訪中使用了這個新詞彙,No go zone,這讓這個詞彙正式進入了法國人的書面生活。記者告訴民眾,在巴黎確實存在著這樣的禁入區域,在這里,非穆斯林最好不要出現。在巴黎,馬賽這些大城市,阿拉伯人有自己的聚居區,有些則被稱作no go zone,其實就是「自立山頭」,內部的各種規矩都是他們來定。他們甚至穿著本拉登的頭像文化衫,並號稱非穆斯林無權出現在這一區域。

Uberisation(優步化)

如果說要爭一爭2015年法國國內的年度民眾矛盾誰排名第一的話,那自然非優步事件莫屬了,優步讓法國人的賺錢模式迅速進入了2.0模式,每個人似乎都可以直接成為個體老闆了,而且幾乎毫無代價。這直接導致了計程車司機和優步司機的激烈爭執和大規模的罷工。簡化後的勞動市場、僱傭模式、更准確的客戶需求和更方便的地理定位方式都讓優步迅速進入了法國民眾的生活,更強大的工作和消費模式是否能夠被傳統服務行業所拒絕和阻礙呢?這或許要留給2016年才能給出更多答案。

Bleuche(到底是白金還是藍黑?)

2015年2月,一張藍黑還是白金的連衣裙引發了幾乎全民意義上的討論,自那之後,一個新詞被發明出來:bleuche,用來形容那些居然把白金色看成藍黑色的異教徒。

② 法國有什麼特點

國家的誕生
法國的歷史是長期以來人民的點滴勞動匯集而成的。法蘭西眾多的獨特之處正是其文化的體現。二千年來各個朝代和他們的文明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印證,最後才形成了今天的現代法國。

史前時期
大約一百萬年前,從歐亞大陸遷移來的人類一直來到最後的邊界——大西洋邊。從此定居下來。薩比安人則最早在公元前四萬年到八千年開始出現在這里。許多考古遺跡證明了在法國這片土地上史前就有人類文明存在。

高盧時期
約公元前1200年到前800年,凱爾特人離開他們在西里西亞的家鄉,向萊茵河和大西洋之間的這一地區開始入侵。這塊土地當時居住著90個不同的部落,被稱作高盧人。高盧人在農業和十分發達的手工業基礎上建立了他們的文明。他們發明了收割機、木桶、四輪馬車和鐵劍。
很快羅馬帝國也注意到了這片土地。公元前50年,朱利葉斯·凱撒大帝來到這里,征服了這一地區。高盧-羅馬文明定都於里昂,統治了相當長時間,形成了今日法國的最初藍圖。正是這一時期法語開始形成,許多大城市已經有了雛形,道路網也從此初現端倪。

法蘭克王國
從五世紀起,來自東方的漢斯、汪達爾、阿拉曼斯、維斯高特、奧斯特洛
高特和法蘭克人先後入侵該地區,高盧-羅馬人為了抵禦入侵而和法蘭克部落聯合了起來。他們的基地設在巴黎附近地區,也就是令天被稱作法蘭西島的地方,這股力量慢慢征服了全國。
法蘭克王朝的梅羅文家族和卡洛林家族統治從五世紀延續到十世紀。這一時期,高盧一羅馬文化和日耳曼文化逐漸融合。

法蘭西王國
在公元768年到814年查理曼大帝統治時期,他建立了許多學校,促進文化繁榮並召集了許多學者在身邊。他的工國劃分為郡,郡長(世俗政權)和主教(宗教權威)共同管轄。米斯統領則負責執行帝國法律。
987年,雨果·卡佩,法蘭西島領主,加冕成為國王,而法蘭克人的土地(被稱作法蘭斯)成為法蘭西王國。新建立的法蘭西王朝想把宗主權施及整個統治領域內。
從11世紀至15世紀,先後有18任國王不斷地向封建領主們施加權威,王國得以擴大(吞並了布列塔尼和勃艮第),並奪取了一些英國的領土,例如阿基坦和諾曼底。這幾個世紀中突出的特點是宗教熱情高漲,文化、經濟和城市也得到極大發展。這一時期開始出現了資產者,他們形成了社會中一個新的階級。城市也變成了行政單位。
從1226年到1270年間統治法國的國王路易十一十分重視司法,曾經親自在萬森的一棵橡樹下主持審判。他一生中建造了許多醫院和教堂,參加了兩次十字軍東征,成為君王中的典範。他後來被尊稱為聖路易。
從16世紀到18世紀,十位國王致力於加強國家的權力以及其行政。在抵禦東方和南方的敵人入侵的戰斗中,他們逐漸建立了國家的自然邊界。這其間有三位政治人物尤其值得提起:
-亨利四世結束了國內的天主教與清教徒的宗教戰爭,把西班牙入侵者逐出了國境。這樣,他鞏固了國家的統一。此外他還曾試圖改善貧苦的法國農民的不幸處境。
-黎塞留,路易十三的宰相。他領導法國抵抗住了奧地利的軍事干涉,通過削弱貴族和清教徒的力量加強了主權。他還下令成立了索邦大學並促成了法蘭西學院的建立。
-科爾貝,路易十四的首席大臣。他曾嘗試統一全國的法制,以及通過建立大製造業和國際貿易公司來促進革新。他曾寄希望於法國的殖民地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

幾次歷史變遷

1789年的大革命
1789年的國民會議變成了憲政會議。封建權力被廢除、公布了人權宣言,建立了議會君主制。
1792年由於外國勢力的干涉、君主出逃等事件,君主制被廢除,第一共和國宣告成立。自此至1795年,包括羅伯斯庇爾在內的革命者們同時與國外(普魯士、奧地利、英國、西班牙)和國內(旺代)的反革命勢力作著斗爭。在政治生活中,革命者們採納了孟德斯鳩和盧梭提出的原則(三權分立原則和人民主權原則)。
從1799年至1804年,第一執政拿破崙.波拿巴將軍領導著法國政府,他統治期間建立了一個強大的集權制資產階級國家、現代化的行政管理體制和法典(其民法典至令仍然有效)。政府還建立了高中教育體制並改革了大學教育。

拿破崙帝國
1804年拿破崙加冕稱帝,他在到1815年的12年統治期間力圖建立一個龐大的歐洲帝國。10年間,法國軍隊在整個歐洲大陸不斷與一些強大的聯盟較量。曾有一個時期法國疆域急劇擴大。只是到了1815年它的邊界才回到1789年的狀態。
俄羅斯戰役中法國軍隊的慘重傷亡導致了拿破崙的下台和被放逐。他後來曾再次統治法國,但僅一百天後,他就因為滑鐵盧戰役失敗而再次退位。

君主制復辟
1815至1830年間的兩任國王都想要在復辟的舊君主制下維持革命和拿破崙帝國期間的一些進步措施。法蘭西王國的殖民帝國在北非繼續擴張。
法國的最後一任國王:路易斯-菲力浦被加以封號「法國人之王」。1830至1848年間出現了貿易商業資產階級,工業革命開始,社會主義和聯邦主義運動也開始興起。經濟危機和社會動盪最終將法國引向了 1848年大革命,導致了君主制的最後崩潰。

第二共和國和第二帝國
普選制、新聞自由和對勞動者階層起義的恐懼給了拿破崙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崙·波拿巴一個機會當上了法國總統。在經過一段獨裁式的總統統治時期後,路易拿破崙通過公民投票和政變方式當上了皇帝,號稱拿破崙三世。他的政府倡導激進的經濟改革政策,推行大量目的在於重建國家資本的重要經濟計劃。第二帝國以工業擴張為其特徵。就在政府向議會制政體變化之時,法德戰爭爆發了(1870年)。法國在蘇丹的失敗導致了第二帝國的覆滅。

第三共和國
1871年成立了共和國並建立了國防政府。法國戰敗,在與德國簽訂的和約中法國割讓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同年發生了著名的巴黎公社起義,但起義被血腥地鎮壓了。
共和國的議會制政體在1871年至1914年間建立了有關公共自由的一系列重大法律,證明了其本身的價值。儒勒法里總理(186年至1885年在任)對言論自由、集會自由和新聞自由的確立發揮了重大影響,他對非教會的免費義務小學教育制度的建立也有重大貢獻。
法國在亞洲和非洲的殖民地繼續擴張,但與此同時社會動盪和宗教與學校之間的紛爭(政教分離)動搖著社會統治。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使法國失去了十分之一的勞動力。1917年12月是戰爭的轉折點,喬治·克雷孟梭帶領法國及協約國一起取得了勝利,德國戰敗。阿爾薩斯和洛林重歸法國。
在戰後重建不久,法國就象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被1929年大危機嚴重打擊。廣泛的罷工和左翼聯盟給法國帶來了1936年的人民陣線政府,這屆政府在國家計劃中設定了建立基本社會法律的義務。
在法國的四周,納粹主義、義大利法西斯主義以及西班牙內戰都預示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來臨。
隨著著名的所謂「奇怪戰爭」的結束,1940年法國宣布了休戰,法國成為德軍佔領區。法國經濟處於不穩定中。整個國家分為兩部分:一方面是與佔領國合作的維希政府,另一方是以倫敦為基地的「自由法國」流亡政府及抵抗運動。經過五年的戰爭,法國在1944年被盟軍解放。

第四共和國
1940年6月18日夏爾·戴高樂發表了廣播講話後,被公認為法國抵抗運動的領袖和象徵。他在1944年至1946年間任政府首腦,建立了法國社會保障體系並給予婦女選舉權。可是,由於議會制政體不能清楚地提供政治方向而導致了政府改組,第四共和國被動搖了。1945年至1958年的這段時期法國一直忙於重建國家發展經濟。不斷尖銳化的非殖民化問題(印度支那和阿爾及利亞戰爭)意味著虛弱行政權的結束。

第五共和國
1958年,夏爾·戴高樂將軍重登歷史舞台。他設計並建立了加強行政權的第五共和國體制。即建立了人民普選總統制。法國從此走向一個現代化發展和經濟持續增長時期。1968年5月的學生運動和社會騷亂反映了年輕一代的不安情緒、社會的缺乏秩序以及國家的過度集權,戴高樂將軍因此被迫辭職。然而右翼政府仍把持著政權。喬治·蓬皮杜任總統直至1974年去世。他的繼任者瓦雷里·吉斯卡爾·德斯坦任滿了七年,但在1981年被第五共和國第一位左翼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擊敗。密特朗1988年競選連任成功。不過總的來說,這一時期的法國政壇的特點就是左翼和右翼政府輪流執政。

統一的歐洲市場開始建立
1993年12月1日,歐洲聯盟在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基礎上誕生。

雅克·希拉克當選為共和國總統
1995年5月,雅克·希拉克當選為共和國總統 。1997年4月21日國民議會被解散。5月25日和6月1日,進行提前選舉。地方選舉則在3月已經進行。這一選舉的結果產生了左翼和右翼的「並存」。

一個現代化的國家
在過去的數三十年裡,法國建立了一套穩定的制度。在1958年戴高樂將軍任總統期間通過全民公決方式確立的第五共和國憲法保證了政治體制的良好運作。法國是統一的、民主的、世俗的社會主義共和制國家。其公民不論出身,種族或宗教信信仰,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現代法國民主制度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留下的遺產。其原則以1791年人權與公民權利宣言為基礎,今天已經成為憲法的引言部分。

法國的銘言是「自由、平等、博愛」。
法國國旗是三色豎條組成的三色旗:藍、白、紅。
法國國歌是馬賽曲。
法國國慶是7月14日,1789年攻佔巴士底獄的日子。

國家制度
行政權
共和國總統是國家元首,以普選制選舉產生,任期七年。總統頒布法律並有權提出議案要求國家公民投票表決。他還有權在與總理,國民議會議長和參議院議長談話後宣布解散國民議會。
總統任命總理,並任命由總理提名的政府成員。
政府應答復國民議會的質詢。
立法權
議會由兩院組成:國民議會,由五年一次普選產生;參議院,議員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選其中的三分之一席位。
議會投票表決決定法律的通過與否,批准國際條約以及行使由共和國總統授以憲法修改權。
司法權
司法機構獨立於行政權和立法權。
473個初審法院和186個大審法院負責執行法律。上訴法院有35個。終審法院負責判斷法律是否被正確地執行。刑事犯罪由法官和陪審團組成的重罪法院審理。
在行政司法領域有行政法院和國家最高行政法院。審計法院負責審核公共開支情況。

憲法規定的其他組織
-憲法委員會:委員會成員由共和國總統、國民議會議長和參議院議長分別任命。憲法委員會的職能是監督選舉和審查法律的合憲性。
-經濟和社會委員會:其成員是各種不同社會階層(工會、商人、各種協會)的代表或政府指定的具特定資格者。在議案、法令或有關計劃具有經濟和社會性質時,要咨詢經濟和社會委員會的意見。
-最高行政法院:行政方面的最高權威。政府在起草議案和實施法令前必須征詢其意見。
-最高司法官委員會:由司法官和特定資格者組成。委員會由共和國總統和司法部長分別任主席和副主席。由它對高級司法官的任命提名,同時也負責司法官的紀律處分。
-共和國司法法院:以前被稱作高等司法法院,由十五名法官組成,他們或是議會成員(12名是國民議會議員),或是司法官(3人)。法院負責審理政府成員所做的、被認為是有刑事犯罪性質的職務行為。任何個人一旦認為自己被政府成員的犯罪或違法行為所損害,就可以向一個專門申訴委員會起訴。

行政管理
大區
法國被分成21個大區以及科西嘉島。大區由地區委員會管理,委員會主席及其成員通過普選產生。 省
法國大陸有96個省,此外還有四個海外省:瓜特羅普島、馬堤尼克島、留尼旺島和南美的法屬蓋亞那,海外領地還有玻利尼西亞、新卡勒陀利亞、馬約特島、聖皮埃爾和馬可隆、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特爾·阿特里、科格倫群島,克羅塞和聖保羅島。
省由總委員會管理,其主席和成員通過普選產生。省長是中央政府派到地方的代表。省被分為區(包括海外省在內共339個),小區(3,995個)和市(36,560個)。
市政
市政管理由市長在市政委員會協助下負責,市政委員會成員通過普選產生。

競爭性的經濟體制
1945—1961
盡管法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她在戰爭結束時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困難:人口只有四千萬(與1900年相同),工業生產總值只有戰前的一半。原材料極度缺乏,通貨空前膨脹。
首要的三個經濟計劃是重建基礎工業,促進生產和准備國際經濟競爭。
1962-1975
這段時期,在國家的督促下經濟得到了驚人的持續發展,達到了預期計計劃。這一時期法國的經濟增長率創下了空前記錄(年增長率達5-6%),帶來了充分就業、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增長和工資水平的迅速提高。
接下來的經濟計劃把重點轉向了地區經濟發展,投資政策和社會組織(改革社會保險體系建立全民退休金)。
1976年以來
三次連續的石油危機(197、1979、1980)和持續的世界經濟動盪使法國這二十年來一直強調經濟的結構調整和現代化,從而導致了高失業率(20年來減少了三百萬以上的工作機會)。
政府開支緊縮以及強調減少能耗,發展競爭力強的工業、研究和職業培訓賦予法國以新的活力,使其能面對國際競爭的挑戰、歐洲一體化和下個年的來臨。

高度多樣化的經濟體制
法國經濟涵蓋了所有重要的經濟部門:農業(世界第三、歐洲第一大出口國),工業(世界第四、歐洲第二),漁業(歐洲捕撈量第四)。
法國出口貿易名列世界第五,有五家法國公司躋身世界百強。

農業
法國農業是一個現代機械化,高生產率的生產部門。法國的農業生產面積占歐盟總面積的近三分之一,農產品占歐盟產量的23%,其中一半是畜產品(肉、奶、乳酪),其餘的是穀物、糖和加工業。

工業
法國工業既包括大量正在重組和自動化的傳統工業部門(鋼鐵、冶金、機械、汽車和紡織工業),也包括一些新的發展中技術工業(食品加工、精密化學、航空航天工業和新型材料)。
法國工業生產在原材料和能源上主要依賴於進口,只有電力是個例外。25%的電力來自於本國的核電廠。

服務業
服務部門(對集體和個人消費者)正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主要的服務部門,如交通、電子通訊、郵政、電力和水在本領域都配備了先進技術(微型電話、高速列車和地鐵系統更是享有國際聲譽)。法國的旅遊業名列歐洲第一,對維持國際收支平衡有重大意義。事實上,法國在這個「無形出口工業」中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

法國如何看待自己
從大小、人口和國民生產總值上看法國都算不上是個「超級大國「。但法國依然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由於高科技企業的蓬勃發展,她是世界重要經濟強國之一,在出口方面排名世界第四或第五位。她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擁有否決權,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常任國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位於巴黎。

從另一些角度來看法國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拉丁國家之一(到2000年全世界六個人中就有一個是拉丁人後裔)。
-法語國家之一。法語人口在全球共有一億零五百萬。在美洲和非洲的某些地區,法語已經被使用了幾百年。
-歐洲國家之一。法國和中歐及東歐的許多國家有著良好的政治、貿易和文化交往。在1990—1991年蘇聯的政治變化後這些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更重要的是,法國的未來與西歐聯盟的其他十五個成員國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由於歐洲理事會和歐洲議會(普選產生)的建立,法國人民積極地參與到歐洲政治生活之中去了。

附錄1:法國經濟數據
GDP:78Y,610億法郎
人均GDP:134,656法郎
出口值:18,860億法郎
工業企業:196,600家
農業/食品企業:72,000家
GDP增長率:2.3%(到1996年)
1996年總增長值:農業5.5%;工業和能源25.2%;服務業56.4%
現有就業人口:25,590,000

附錄2:法國的特點
盡管法國在地理上和種族上都是多樣化的,國家仍有強烈的凝聚力和濃厚的文化個性。法國人民對他們的歷史和文化個性有強烈認同感。
現代法國的基本理念是保衛人權和自由、民主、統一。這些理念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同。

附錄3:法國的外國人
外國移民在過去四十年中對法國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繁榮作出很大貢獻。但由於現前的經濟危機,移民潮已被官方停止。現在法國有大約不到四百萬的外國人(自1995年來占人口總數的6.5%)。自1990年來外國人所佔比例大致未變。
參考資料:http://www.elitefrance.com/french%20culture/history/french%20culture%20history_1.htm

③ 法國有什麼民族精神

法蘭西民族的精神特質人 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這樣的經驗,即拿一個性質相反的東西作為襯托,往往會使某種東西
的特性愈發凸顯。世人一向將英吉利與法蘭西視為在精神特質上恰好處於兩個極端的民族
。為了使法蘭西民族精神更加鮮明地得到展現,我們不妨將英吉利的民族精神作個參照,俾能 相得益彰。英
國人行動時,心神凝聚於物體,力量傾注於行動,絕少斟三酌四,前思後想;而法國人在行
動時,卻必得先有一個周密計劃或者系統理論作依據,以便決定是否行動和怎樣行動。倘英國
人研究機器,在乎是否有一架同樣的機器作模型;法國人則不同,必定更看重圖紙、原理和計算 公式。對英國人而言,行動就是意見;在法國人看來,行動不過是意見的結果。

④ 誰是法蘭西民族的女英雄

貞德(1412—1431),又譯冉·達克,是英法百年戰爭晚期法國的著名女民族英雄。

1412年1月6日,貞德出生在今法國孚日省境內的東雷米村,父母親篤信天主教,是純朴的農民,全家靠務農而艱難度日。

貞德的童年正是在英法百年戰爭的禍亂中度過的,當時的法國國王查理六世不僅無能,而且還是一個間歇性的神經病患者,使各路封建貴族難於聽命,於是各自為政,你爭我奪,尤以勃艮第公爵和奧爾良公爵為核心的兩派封建主,為爭奪地盤,不惜挑起內戰。英王亨利五世趁法國內亂之際,於1415年8月,率軍6萬,大舉入侵法國。勃艮第派封建貴族即投靠入侵者,處處表示出對英王的「友好」誠意。奧爾良派封建主面對英軍的入侵和勃艮第的叛賣,無力抵抗,致使英軍長驅直入。10月,在阿金庫爾戰役中,法軍慘敗,隨後英軍佔領法國北部廣大地區。

1420年,在英國入侵者的威脅下,英法雙方簽訂了《特魯瓦和約》,和約規定法國王太子查理的王位繼承權轉歸英王亨利五世。為此,法國王後竟迫使瘋癲的法王查理將女兒嫁給英王。1422年,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幾乎同時去世,亨利五世所生才10個月的嬰兒即被立為英法兩國的國王,稱亨利六世。法王太子查理被正式廢黜,退居法國南方。《特魯瓦和約》實際上把法國割裂為3塊,分別由亨利六世、勃艮第公爵、王太子查理各據一方。

1428年10月,英國入侵者在勃艮第派的配合下,向南方擴展,並集中軍力圍攻通向南方的戰略要地奧爾良城。很快將奧爾良城包圍。奧爾良是通向南方的門戶,也是奧爾良派的重要根據地,是保衛法蘭西、抗擊入侵者的堡壘。奧爾良軍民,為保衛自己的城堡,正在浴血奮戰。南方各路封建貴族及廣大農民、市民和下級教士,正在自發組織起來聲援奧爾良,他們運用游擊戰等各種方式與英軍進行戰斗,但派往解救奧爾良的部隊卻不斷失利,損失慘重,形勢萬分危急。法國廣大民眾把希望寄託在王太子身上,渴望他能成為法國國王,統率民眾,收復失地,趕走侵略者。可是,王太子卻疑慮重重,束手無策,毫無信心。在此危急關頭,一位農家姑娘挺身而出,她就是貞德。

貞德的家鄉曾多次遭受英軍蹂躪和勃艮第貴族軍的燒殺擄掠,她自幼親眼目睹敵人欠下的累累血債;也聽說過法國人熱愛祖國、英勇抗戰的動人故事,這些在這位牧羊女的幼小心靈中播下了愛憎分明的種子。民眾的悲傷和祖國的苦難,激起了貞德姑娘保家衛國的決心,她要把拯救祖國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據說貞德在13歲時就在耳邊聽到上帝的聲音,上帝叫她去見王太子,由她擔負起抗擊英國入侵者、拯救法蘭西的光榮使命。每當敵人猖獗、法國危急之時,上帝就在她身邊呼喊,而且喊聲越來越響,她似乎成了上帝派來拯救法國的使者。其實這是一種強烈的愛國思想在她虔誠的宗教熱情中產生的幻覺。貞德下定決心要去說服王太子。

1429年初,貞德還只有17歲,她就到鄰近小城去見該城的領主並向領主請求:上帝要她盡快去見王太子,她是上帝派來拯救法蘭西的。一時間,人們紛紛流傳貞德是「聖女」下凡。遠近鄉親無不信以為真,更為她的愛國熱情所感動,決定幫助她去完成救國的神聖使命。大家替她購買了盔甲、武器和戰馬,小城的領主還派人護送她去南方求見王太子。貞德歷經種種困難,終於到達王太子所在地什農城。身陷困境的王太子查理接見了這位少女,貞德對太子說,她從上帝那裡接受了支持太子的使命:「上帝支持您,您才是法蘭西的真正繼承人。」並說服太子給她一支軍隊,去解救被圍的奧爾良城。絕望中的太子,一聽她是上帝派來的,就欣然同意給她軍隊。

1429年4月22日,查理任命貞德為軍隊總指揮,隨後組成一支數千人的軍隊急赴奧爾良城。戰士們沿途唱著贊美詩,雄赳赳地向奧爾良進發。一路上受到廣大人民的熱烈歡呼和堅決支持,這就更堅定了貞德的愛國之志。

4月29日,貞德帶領的軍隊進入奧爾良近郊時,已近黃昏,她立即派人進行周密的偵察,摸清敵情後,當晚趁著雷電閃閃、風雨交加之際發起進攻。貞德高舉聖旗、躍馬領先,指揮部隊沖破敵軍的層層包圍圈,於晚上8時許進入城內,將武器、彈葯和糧食送到奧爾良軍民手中,城內軍民手持火把夾道歡迎,5000軍民從此得救。突圍告捷,使奧爾良城內外的法國軍民士氣大振,鬥志昂揚。但此時城外的敵人並未擊退,貞德就寫信給入侵的英軍頭目,勸英軍迅速撤退,返回自己的國家,並警告英軍:「神聖的法蘭西領土不容你們侵佔,……要是不離開法國,你們走到哪裡,我們就打到哪裡!」

英軍頭目看完貞德的信後,發出陣陣冷笑,根本不把貞德放在眼裡。幾天過去了,貞德見英軍毫無退兵之意,她義憤填膺,決心給敵人以狠狠打擊。從5月4日起,貞德指揮部隊向控制著全城的幾個橋頭堡發起沖殺,她騎著戰馬,身先士卒,奮勇殺敵,不幸中箭受傷。貞德忍著劇痛拔出箭頭,繼續戰斗。她一邊向戰士們高喊:「同胞們,前進,向前進!」一邊帶領大家齊心沖殺。經過幾天苦戰,大敗英軍,先後攻克了兩個主要橋頭堡,侵略者被迫退卻。5月8日,奧爾良城周圍的殘敵被肅清,奧爾良城被解救。奧爾良之役成為法國轉敗為勝的關鍵一仗,為法國人民增添了勝利的信心,貞德也因此威望大震,人們稱她為「奧爾良之女」。

奧爾良大捷後,貞德繼續抗戰。1429年6月27日,她率軍北上,連克數城,收復大片失地。7月16日,光復蘭斯。但此時的法國雖節節勝利,在名義上卻仍然受英國人的統治,法國人還沒有自己的國王,而國王是民族的代表。為此,貞德認為太子加冕事關重要且時機已經成熟,她就力勸王太子加冕為王,貞德對太子說:「我們的太子,不要再舉行這么多、這么長的會議了,跟我來吧,到蘭斯去接受您應該戴的王冠吧,不要再猶豫了。」7月17日,按照法國的傳統,查理來到蘭斯大教堂,在歷代君王加冕的地方,舉行了隆重的加冕禮,查理繼承法國王統,稱查理七世。在加冕典禮中,貞德手執旗標,站在國王一旁,顯得莊重而威武。

太子加冕成功,使法國人有了新的君王,大大增強了法國軍民抗戰愛國的凝聚力。趕走英國人,光復法蘭西,成為全民族的光榮義務。舉國上下到處傳頌著貞德的英名,寄給貞德的致敬信和決心書像雪片似的從四面八方飛來,在貞德精神的鼓舞下,從農村到城鎮,平民百姓掀起了抗英斗爭的新高潮,貞德更是信心百倍地投入新的戰斗。

但是,貞德的威望,卻引起了貴族和大臣們的妒忌和恐慌,他們害怕自己的地位被動搖,利益被侵奪,於是就想方設法孤立她、暗算她,甚至出賣她和陷害她。

1430年春,蘭斯西北面的軍事重鎮貢比涅告急,貞德率軍救援,與英軍及勃艮第派貴族軍展開激戰,初戰失利。5月23日傍晚,貞德帶領300精兵偷襲敵軍,又不幸失敗。貞德只得帶領余部撤退,他們邊戰邊退,在快回蘭斯城內時,蓄謀陷害她的守城貴族卻故意拉起吊橋,關閉城門,將貞德拒之城門外,她進退無路而被敵人包圍,最終因寡不敵眾而被勃艮第叛軍所俘。勃艮第派貴族以1萬金幣的高價把貞德賣給英國入侵者。

英國侵略者視貞德為心腹大患,即將她關進鐵籠,百般折磨她達半年之久,企圖迫使貞德投降,貞德昂首挺胸,嚴詞拒絕,表示:「為了法蘭西,我視死如歸!」

1430年12月,英軍將貞德押到魯昂,交給由英國授意組成的異端裁判所審訊。貞德再次受到殘酷折磨,在無休止的輪番審訊中,她堅貞不屈,始終忠於祖國,不吐背叛法蘭西的一個字。但此時的國王卻聽信大臣而坐視不救。異端裁判所奉主子之命,以「女扮男裝」、「妖術惑眾」等莫須有罪名將貞德判為「女巫」,處以火刑。

1431年5月30日,貞德被綁在魯昂廣場的火刑柱上被活活燒死。貞德就義前怒斥英國侵略者「一定會受到懲罰」。在高呼「法蘭西萬歲」聲中被大火吞沒。貞德死後,其骨灰被拋撒在塞納河中。貞德為了拯救祖國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時年僅19歲。

貞德死了,但她的精神不死。她的愛國獻身精神照亮了法國,喚醒了法國人民,更加燃旺了法國千萬民眾救亡圖存的熊熊烈焰。他們踏著貞德的腳印,開展了更加廣泛的抗英斗爭,為收復失地而奮勇殺敵。1436年,即貞德就義後5年,巴黎光復。1453年10月,英軍投降,英法雙方簽訂和約,法蘭西重新實現了統一,百年戰爭以法國的勝利而宣告結束。

貞德以其光輝的業績在法國歷史上樹立起了第一面愛國主義旗幟,成為法國和世界被壓迫民族反抗侵略、熱愛祖國的楷模。至今,在巴黎、魯昂、東雷米村等許多地方,都聳立著貞德的雕像,貞德的故鄉被命名為少女村。1920年,法國還規定每年5月的第2個星期日為全國貞德節,以紀念貞德的不朽功績,弘揚貞德的愛國主義精神。

⑤ 德軍進入巴黎後,法國人民態度是怎麼樣的

二戰時期法國是怎麼樣一個實力,相信懂得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它自譽為陸軍第一強國,擁有強大的裝甲部隊,還有幾十上百萬大軍,德軍要想打贏至少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再加上法國早早就建立馬奇諾防線,德軍取勝的幾率是相當低的,可萬萬沒有想到,所謂的強國就是個笑話,法國淪為跟義大利一樣的角色。

很多軍迷看到這4張圖片之後都紛紛表示:難怪會亡國。這樣的一個沒有團結之心的民族,戰鬥力並不強,沒有共同的信仰,對國家的安全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結合各種因素下,可以發現法國40多天投降,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你們覺得呢?

⑥ 請問這五個國家的文化和女生^_^

一:.(1)美、俄羅斯、法 是很比較開放的過度。
美國不論男女或者親人之間都非常開放。最簡單的是美國的招牌動作見面時候的問候互相親臉頰,(2)俄羅斯是個美麗的國家,文物古跡比比皆是,自然風景秀麗可餐,旅遊資源豐富,俄羅斯人非常熱情謙虛,比如問路他們都會帶你到地方的,但不排除一些學校的學生比較排斥中國人。總體還是很不錯的國家。而且俄羅斯人也很開放。(3)法國就不用說了。法國是個浪漫的國家,而且法國人極具浪漫智慧,一點小小的事情都會讓你感動的落下眼淚,他們的開放不亞於美國、

二:歧視亞洲的有很多,但以上五個國家沒有具體的針對性,但總體觀念我覺得美國和法國有一點,畢竟在日益旺盛的中國,從政治上美國肯定會有歧視的念頭,但法國的歧視大多數源於男性,法國因浪漫而得名浪漫過度,法國的男人都極具浪漫細胞,所以法國的女性和男性來到亞洲發現亞很多男性很死板,所以覺得亞洲人不懂得浪漫,而法國的女性也不太喜歡亞洲的男性。這也是我從書中看到的。

三:熱情的國家當然是芬蘭和法國了。還有荷蘭。但芬蘭的那女很多都悶騷型的,就比如和你喝酒的時候、、、法國人!他們對外人都會很熱情.很厚道的.西班牙的人也會..荷蘭人比較熱情隨和!芬蘭人比較嚮往自由和追尋童話的感覺、但熱情的芬蘭和法國要超於美國的。因為很多認為嗎,美國人很熱情,但總體美國是比不上這兩個國家的,

四:友善的國家少不了法國。人口素質最高的為法國。所以他們幫助人是最熱情的。也是非常友善的國家,在法國流血打架視乎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美國是捐贈金額最的多的。以為他們是資本主義國家。受到許多非資本主義國家的,至於友善也是因為美國法律的長久約束而漸漸演變的,俄羅斯對於亞洲的人大多數都是友善的但對於美國,日本,韓國視乎不太友善的。分了我就不清楚了,巴西不用說了,雖然巴西一直以運動為驕傲,但巴西的壯漢太多了,搞不好就一圈,經常看到球場上干架的和運動會上暴力沖突的也太多了。還有就是我們的祖國啦,小伙都相當暴力不友善,走再路上看了幾下內帥哥,沒過10秒,內帥哥就吼道看什麼看,再看我弄死你。。。哎呀呀我老怕了,所以限制走路都低著頭。。也經常被車撞!!!

五:俄羅斯的女性很喜歡亞洲男人的。很多都喜歡中國的,他們喜歡中國人的大方和霸氣,其次是韓國了,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我的朋友以前和我說過的,因為中國的男人會做家務,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俄羅斯的女人嫁到中國的都很賢惠,在東北邊境上俄羅斯的媳婦太多了。在山東威海韓國的媳婦太多了,山東三面環海一面接陸,距離韓國90海里,快船3小時就到了,距離日本5小時以內就到了,也是韓國與中國近的邊境。相隔一條海洋,我去威海旅遊的視乎那邊的男人取得韓國老婆都好漂亮哦。皮膚還好,他們很注意家庭,尤其是夫妻之間的感情,俄羅斯的女人賢惠,懂事。韓國的善良,天真。中國的,有錢沒。沒錢?娶你妹啊!!!!

總體,美國的女孩放縱,開放,對於性渴望大於其他國家,法國女性浪漫,極具溫柔幽默,芬蘭的女性善良,大方。
巴西的女性豪情開放,這是我的總結,這5個國度我都去旅遊過,還有很多國家我沒去有一天我會全去的!
希望我對這5個國度的理解您根據自己的觀察適當採納,謝了這么久好累。嗚嗚嗚

⑦ 法國印第安人戰爭的詳細介紹

十八世紀,西班牙、法國和英國在北美大陸三雄鼎立。西班牙控制著佛羅里達,法國在北部和中部地區勢力強大,而東部地區則是英國的地盤。這三個歐洲大國都知道,他們無法在北美大陸上和平共處,這種局面只能通過戰爭來解決。為了爭奪土地和財富,它們的沖突遍及世界各地,前後延續了一百多年,包括威廉姆斯國王戰爭、安妮女王戰爭、喬治國王戰爭,還有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法印戰爭。
法印戰爭是由土地控制權引起的,是一場英國和法國在北美大陸爭霸的戰爭,交戰雙方是法國殖民者和英國殖民者以及跟它們結盟的印第安部落。法國探險家是率先抵達大湖區、俄亥俄、以及密西西比河的歐洲人,他們在這些地區安置商人和捕獸人,並建立了交易中心。然而,英國認為這片土地是英國的。英國國王的賜地,范圍橫貫北美大陸東西海岸。隨著東海岸人口的增加,殖民者開始向西移動,白人的西進,損害了印第安人的獵區,印第安人擔心會喪失土地的使用。
如果聯合起來的話,印第安部落本來是可以地抵禦殖民者的西進運動的,但是印第安各部落間也存在矛盾,因此缺少凝聚力。英國和法國開戰後,印第安部落也分成了親英和親法兩派。法國殖民者主要居住在所謂的新法國地區,是今天加拿大的一部分。那裡的生活跟南面英國殖民地的生活截然不同。沒有宗教自由。法國領地里的所有定居者都必須是法國人,並屬於羅馬天主教會。因此很多信奉新教的法國人只好住到英國殖民地去。此外,法國人對建立殖民地不感興趣,他們關心的是皮毛生意。英國人高價向印第安人收購動物皮毛,損害了法國的經濟利益,也引起了法國的不滿。
法國在今天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地區建立過一個貿易點,稱為迪凱納堡。但是英國人說,這個城堡位於維吉尼亞,是英國的領地。維吉尼亞總督1754年派遣22歲的喬治·華盛頓前去跟法國人交涉,讓他們離開。這位年輕的喬治·華盛頓後來成了美國的第一屆總統。對於英國人的要求,法國人一口回絕。喬治·華盛頓決定訴諸武力,他率領150人對一群法國人發動襲擊,打死了其中的十人,從而引發了法印戰爭。
英國部隊在愛德華·布雷多克將軍的率領下,趕赴迪凱納堡參戰。布雷多克將軍打算打一場歐洲式的戰爭,也就是兩軍將士在開闊地里正面沖突,一邊向對方推進,一邊開火。但是法國人和印第安人卻藏在樹叢後面,向英國人開槍射擊。雖然英國人在人數上占據優勢,但還是輸掉了迪凱納堡一戰,布雷多克將軍也戰死疆場。
法印戰爭的主要戰場是在今天美國紐約州靠近加拿大邊境的兩個湖泊一帶。一個是喬治湖、另外一個是喬治湖以北的尚普蘭湖,一直通到今天加拿大境內的蒙特利爾。這兩個湖泊為法印戰爭提供了運輸部隊和給養的最佳手段。當時,北美大陸上還沒有多少道路,控制這些湖泊和河流的軍事力量同時也控制著北美大陸的大部分地區。
法國人在魁北克和蒙特利爾有軍事基地,英國人的軍事基地設在紐約的哈得孫河沿岸,中間地帶就成了巨大的戰場。1755年最後幾個月英國軍隊在喬治湖附近擊敗法國部隊後,沖突進一步升級,法國人隨即興建了一個新的軍事基地,控制尚普蘭湖和周圍地區。這個軍事基地位於尚普蘭湖南端,是一個堅固的城堡,被稱為卡里永堡。法國人修建卡里永堡是為了控制尚普蘭湖和通往喬治湖北部的地區,在受到進攻時提供堅強防禦。法國人修建了兩座相隔幾米的木牆,在中間填上土,後來又用石頭在外面加固了一層,城堡里的士兵非常安全。與此同時,英國人也在喬治湖南端修建了一座類似的城堡,叫威廉姆·亨利堡。
法國把最好的軍事指揮官蒙卡爾姆將軍派往美洲指揮戰斗。蒙卡爾姆將軍1757年對英國的幾座城堡發動攻擊,其中之一就是喬治湖畔的威廉姆·亨利堡,英國指揮官被迫投降。蒙卡爾姆將軍保證,只要英軍投降,就能受到優待,但是印第安人卻沒有遵守這種承諾,大肆殺戮英國士兵和殖民者。死者沒有確切人數,可能有一千多人。
1758年,一支強大的英國軍隊對尚普蘭湖畔的卡里永堡發動猛攻,蒙卡爾姆將軍組織防守。卡里永堡堅不可摧,法國軍隊以少勝多,擊退了英國的進攻。英國人次年卷土重來,在阿默斯特將軍的率領下,終於擊敗了法國人。英國人把卡里永堡改名為泰孔德羅加堡,成為法印戰爭中一個重要的軍事中心。泰孔德羅加堡在後來的美國獨立戰爭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魁北克戰役是法印戰爭的轉折點。英法兩國1763年在法國巴黎簽署了停戰協議。英國人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收回了對相關土地的控制權。法印戰爭結束後,從北美大陸東海岸一直到密西西比河的大片土地都歸英國所有,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區歸西班牙。為了不讓英國人過來,法國把西部自己控制下的所有土地都給了西班牙。除了今天德克薩斯和新墨西哥一帶的西班牙殖民地外,西部的大片土地仍然在印第安人的控制之下。
今天,在法印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兩座城堡都對外開放,供人們參觀。雖然原始建築幾乎完全沒有保存下來,但是後人根據城堡的設計圖紙重新修建,再現了城堡當年的面貌。城堡周圍喬治湖和尚普蘭湖的景色美不勝收。很多人到這里來度假,享受戶外生活。當地還有美國國家歷史公園之一薩拉托加,以及喬治湖州立沙灘公園。沒有什麼人會想起250年前這里曾發生過恐怖的戰斗。

閱讀全文

與法國人凝聚力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2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08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4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7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9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5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1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2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5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65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9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6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8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1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4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