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中國近代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曾經去過法國留學
1、錢鍾書
錢鍾書(1910年10月20日—1998年12月19日),江蘇無錫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與饒宗頤並稱為「南饒北錢」。
2、潘玉良
潘玉良(1895—1977年),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家。1921年考得官費赴法留學,先後進了里昂中法大學和國立美專,與徐悲鴻同學,1923年又進入巴黎國立美術學院。
潘玉良的作品陳列於羅馬美術展覽會,曾獲義大利政府美術獎金。1929年,潘玉良歸國後,曾任上海美專及上海藝大西洋畫系主任,後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
3、傅雷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號怒庵,生於原江蘇省南匯縣下沙鄉(今上海市浦東新區航頭鎮),中國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的重要締造者之一。
4、鄧小平
鄧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原名鄧先聖,學名鄧希賢,四川廣安人。早年赴歐洲勤工儉學,歸國後,他全身心地投入黨領導的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爭。從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先後擔任黨和軍隊的許多重要領導職務。
5、周恩來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原籍浙江紹興,1898年3月5日生於江蘇淮安。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
㈡ 革命之母葛健豪:48歲求學,53歲赴法勤工儉學,死後毛主席贈12字
1943年3月16日,78歲的葛健豪已經到了油盡燈枯之際,她也已經預感到自己時日無多。
可是,葛健豪的心中還有很多放心不下的事,她掙扎著叫來自己的長女蔡慶熙,艱難地開口問道:
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後,葛健豪的臉上劃過一絲落寞,思考片刻後,她要求蔡慶熙拿來紙筆,替她為子女們寫信。
葛健豪彷彿已經看到了革命勝利的曙光,她的眼睛裡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就在寫完信後不久,葛健豪就帶著對兒女們的牽掛,和未看到革命事業取得成功的遺憾,離開了人世。
毛澤東同志在得知葛健豪去世的消息後,為其寫下輓聯:「老婦人,新婦道;兒英烈,女英雄」,
以此來表達自己對這位偉大母親的哀思。
那麼,葛健豪到底是一位怎樣的婦人,為何會得到毛澤東同志這么高的評價呢?
葛健豪的原名叫葛蘭英,於1865年出生在湖南雙峰縣荷葉桂林塘的葛家,她的父親曾是湘軍的參將,還做過鹽運使和按察使。
在當時,葛家與清代名臣曾國藩家族、「鑒湖女俠」秋瑾的婆家王氏家族是當地的三大望族,這三個家族之間相互聯姻,實力很是雄厚。
葛健豪從小就聰明伶俐,熱愛學習,五六歲時便能背誦《四書》、《詩經》等經典文學,父親對她很是疼愛。
在葛健豪年齡很小的時候,父親就為她定下了親事,剛滿16歲,葛健豪就嫁到了30公里外的大戶蔡家,與蔡蓉峰結為夫妻。
婚後,葛健豪總共生下六個子女,其中包括早期革命家蔡和森,和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蔡暢。
在當時的 社會 環境里,女子出嫁後就要守在家裡,相夫教子,可是葛健豪卻一心想著為 社會 做貢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後來,葛健豪聽說了秋瑾的故事,她對這位能文能武的奇女子很是敬佩。
秋瑾的婆家距離蔡家並不遠,葛健豪曾多次上門拜訪秋瑾,和她傾訴自己的煩惱,暢聊自己的理想。
葛健豪雖然裹著小腳,但是卻心懷天下,秋瑾也很欣賞她,兩人聊得很投機。
通過秋瑾,葛健豪也接受到了一種,自己不曾接觸過的新思想,她的心中熱血沸騰。
在秋瑾的影響下,葛健豪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她開始為大女兒蔡慶熙和二女兒蔡順熙的纏足感到愧疚。
於是,葛健豪便下決心不讓小女兒蔡暢重蹈覆轍,她頂著巨大的壓力保住了蔡暢的腳,讓她沒有遭受這一封建糟粕的殘害。
在葛健豪眼裡,秋瑾是一位憂國憂民的革命先驅,是一位了不起的革命黨人,她決心向秋瑾學習,還要讓自己的孩子們成為和秋瑾一樣的「女俠」。
蔡和森和蔡暢很小的時候,就經常聽葛健豪給他們講秋瑾的故事,講革命思想。
在葛健豪的影響下,年幼的蔡和森和蔡暢早早地就在心裡埋下了一顆革命的種子。
1907年,秋瑾被清王朝殺害,葛健豪得到消息後悲痛不已,她暗下決心,要帶著孩子們走上革命道路,讓孩子們成為像秋瑾一樣的英雄。
後來,葛健豪大女兒蔡慶熙的丈夫不幸早逝,蔡慶熙的婆家要求她為夫守節,還要把蔡慶熙的女兒劉昂賣給大戶人家當童養媳。
可是葛健豪不忍心年紀輕輕的大女兒背上封建枷鎖,更不忍心自己的外孫女被賣掉,於是她費盡心思將大女兒和外孫女接回自己的家中照顧。
為此,葛健豪還和丈夫爆發了激烈的爭吵,但是她從來沒有退縮,一直堅持自己的想法。
不久之後,湘鄉縣立第一女校開始招生,葛健豪得知這個消息後,興奮不已,她決定帶孩子們去求學,因為秋瑾告訴過她知識能夠改變人的命運。
為了湊夠幾個人的學費,葛健豪不惜賣掉了自己的陪嫁首飾。
1 913年,48歲的葛健豪帶著蔡慶熙、劉昂、蔡和森和蔡暢一起去了湘鄉縣城。
但是,縣城第一女校卻以年齡為借口,拒絕了葛健豪的報名請求。
一氣之下,葛健豪一紙訴狀將縣城第一女校告到了縣衙,在大堂上,當被問起名字時,葛健豪不卑不亢地說道:
看著眼前這位與眾不同的婦人,縣官對她充滿了好奇,於是又問道:
葛健豪認真地說道:
最終,縣官被葛健豪的豪情壯志所打動,免了她的考試,讓她直接進入湘鄉縣第一女校學習。
就這樣,葛健豪和兒子蔡和森一起進入高小班,蔡暢進入初小班,蔡慶熙就讀縫紉班。
雖然葛健豪的年齡比同學們都大,但是她勤奮好學,刻苦努力,一點也不輸年輕的同學們。
一年後,葛健豪籌集的學費用完了,無奈之下,他們只能離開學校回家。
可是,葛健豪回家不久,丈夫就要將十幾歲的蔡暢賣給一個財主當小妾。
葛健豪自然是不同意的,再三思慮之後,葛健豪決定幫助蔡暢「逃婚」,她安排蔡和森帶著蔡暢到長沙讀書。
兄妹倆到長沙後,又繼續求學,蔡和森於1916年考入湖南省高等師范學校,和毛澤東成了同學,同年,蔡暢也考入周南女校讀書。
蔡和森和蔡暢安頓下來後,葛健豪又帶著蔡慶熙和劉昂去了長沙,葛健豪到女子教員養習所學習文化,蔡慶熙到長沙自治女校學習縫紉技術,劉昂也進入到周南女校幼稚園學習。
在求學期間,葛健豪一邊做工賺取孩子們的學費,一邊如飢似渴地學習知識,還經常和蔡和森的同學們在一起談論時事,思想覺悟在不斷提高。
學習結束,葛健豪回到家鄉,開始邁著小腳,挨家挨戶地去宣傳民國新思想,宣傳纏足、守節及童婚對女人的危害。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後,葛健豪發現這樣的宣傳效果並不好,因為大多數人沒有接受過先進的教育,他們的思想還是被封建文化所禁錮著的,根本無法接受新思想。
於是,葛健豪便有了一個新的想法,她要創辦一所女子職業學校,促進女子自立自強。
在蔡和森的幫助下,湘鄉縣立第二女子簡易職業學校很快就辦起來了,葛健豪任校長,學校開設縫紉課、國文課、音樂課等多門課程。
葛健豪的辦學宗旨就是讓女學生在學習先進文化,開闊視野的同時,掌握一門特長,學會一種謀生的手段,可以自力更生,而不是一味地依靠男人生活。
學生在女校里很自由,除了可以隨心選擇喜歡的課程,她們的思想也開始從傳統文化里解放出來。
在學校里,女孩兒們不再是被封建糟粕束縛的木偶,而是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
在葛健豪的努力下,放足、留短發、婦女要自立自強、拒絕包辦婚姻等先進的思想在學生中蔚然成風。
可就在葛健豪辦學情緒高漲的時候,學校被迫停辦了,理由是學校里女學生的「越軌」行為敗壞了 社會 風氣。
學校辦不成了,但是葛健豪解放婦女的心卻依然堅定,她繼續走在追求夢想的路上。
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以後,國家再次陷入困境,人民還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各種救國思想開始萌發。
1918年,新民學會在蔡和森家中成立,一群有志青年經常聚在蔡和森的家中討論時事,尋求救國救民的辦法。
葛健豪耳濡目染,也接觸到了更多的新思想,她很贊同蔡和森搞革命,每次家中來人,她都熱情招待,還幫忙掩護。
1919年,在五四運動的推動下,全國掀起了赴法勤工儉學的高潮,向警予和蔡暢等人也發起了「湖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會」。
葛健豪大力支持孩子們的事業,如果遇到家境困難,但是又想去法國留學的有志青年,葛健豪不僅自己慷慨解囊,還去借錢給他們當出國經費。
在孩子們的動員下,53歲的葛健豪在年底的時候也隨著蔡和森、蔡暢和向警予一起到法國勤工儉學。
在離開前,葛健豪滿懷信心地說道:
葛健豪赴法留學的事跡傳開後,在全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也影響到了一大批有志青年,畢竟她是我國第一個去國外留學的小腳女人。
在海上漂泊了一個多月後,葛健豪和同行的六名女孩兒終於到達蒙達尼女子公學。
因為葛健豪年齡大了,記憶力變差,而且她完全不懂外語,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葛健豪遇到了很多困難。
但是,葛健豪卻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對於要學習的知識,她一點一點地研究消化,遇到困哪時,她一處一處地攻破解決。
在葛健豪的努力下,她不僅學會了用法語正常交流,甚至可以閱讀法文雜志和報紙。
除了白天的學習,葛健豪還會在晚上刺綉,憑著精湛的手藝,她的綉品深受法國女人的歡迎,她也因此賺到了不少錢。
賺到錢後,葛健豪就會將其捐出來,用作其他學生的留學費用,很多學生都收到了她的資助。
在此期間,葛健豪還積極鼓勵蔡和森和向警予,以及蔡暢和李富春自由戀愛,並表示贊同他們自由結婚。
即使身在法國,葛健豪也從來不曾忘卻自己的使命,她不僅對國內的革命事業給予支持,還積極參加留法學生的革命活動,無論多麼危險,葛健豪一直都沖在隊伍的最前面。
後來,蔡和森和向警予先後回國,蔡暢又生下了女兒,葛健豪不僅要忙學業,還要照顧外孫女,她苦苦支撐著,從來沒有抱怨過。
1924年,為了支持蔡暢和李富春去蘇聯留學,葛健豪獨自一人帶著8個月大的外孫女回到了祖國。
回國後,葛健豪一邊照顧自己的孫輩兒,為兒女們免去後顧之憂,一邊繼續著革命事業。
第二年夏天,葛健豪開啟了第二次辦學生涯,她在長沙創辦了一所平民女子職業學院。
這所學院的辦學初心是為因貧困或者年長而無法獲得教育機會的貧困婦女提供受教育的機會,所以學院的生源大多是貧困的農村婦女。
如同之前創辦第二女校一樣,葛健豪還是想幫助婦女們樹立自立自強的意識,掌握自力更生的技能。
同時,平民女子職業學院還成了革命同志活動的場所,葛健豪時常掩護革命同志在此進行革命活動。
大革命失敗後,平民女子職業學院遭受了破壞,葛健豪為了掩護兒女們搞革命,不停地輾轉於各地。
直到1928年,葛健豪的二兒子蔡麓仙和向警予犧牲後,葛健豪才又回到老家湖南永豐,那時她已經63歲了。
剛回到老家的葛健豪生活得十分清貧,她只能帶著孫子孫女,租住在別人的房子里,靠種地為生。
1938年,周恩來和葉劍英路過長沙時,還專門去永豐對葛健豪進行了慰問,並表示要把她接出去住,可是葛健豪並不想成為黨組織的負擔,便拒絕了。
後來,隨著葛健豪的年齡越來越大,黨組織相繼把她的孫子孫女都接走照顧了,並按季度給她發放了撫恤金。
1943年,78歲的葛健豪在留下「革命一定會成功」的遺言後與世長辭,她一直都不知道蔡和森已經於1931年在廣州犧牲。
所以在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還在詢問女兒,有沒有和森的來信。
作為一個被舊 社會 毒害的小腳女人,葛健豪48歲和兒女們一起求學,53歲又遠渡重洋,勤工儉學,她站在了別人無法企及的高度上,努力讓自己的生命發光發熱。
作為一位母親,葛健豪為中國革命培育出了優秀的兒女,蔡和森、向警予、蔡暢和李富春四個人都成為了中央委員,為黨的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作為一名傳奇女性,葛健豪成為《中國共產黨史人物傳》里唯一一個非黨人士。
「老婦人,新婦道;兒英烈,女英雄」。這位偉大的「革命母親」,以及她培養出來的革命兒女們,都應該被後人銘記,更值得被後人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