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蘇聯都有哪些節日
2月23日為前蘇聯的紅軍節,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勝利節定在5月9日這是蘇聯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11月7日是蘇聯的國慶節,12月12日是憲法節。
蘇聯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是1922年12月30日由蘇維埃俄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並而成,至 1991年12月26日解體的社會主義聯邦制國家(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辭職)。也是當時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人口第三多的國家(中國第一、印度第二)。橫跨大部分東歐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北亞;陸上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蒙古及朝鮮接壤;與瑞典、日本、美國和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憲法規定蘇聯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由15個權利平等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盟共和國)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但其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的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執政。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蘇聯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領袖,並與同為超級大國的美國展開了激烈的爭霸(冷戰)。
1991年12月25日,以時任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為標志,蘇聯最高蘇維埃於次日通過決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在政治斗爭中獲勝的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葉利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至此,蘇聯解體,蘇共解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隨後,15個加盟國獨立,首都莫斯科成為最大加盟國俄羅斯首都。
『貳』 西方國家對非洲殖民時,是歐洲國家分別殖民非洲哪些國家
分別是英國、德國、比利時、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
1、法國的殖民地有:貝南、象牙海岸、葛摩、吉布地、阿爾及利亞、幾內亞、布吉納法索、摩洛哥、馬達加斯加、馬里、毛里坦尼亞、尼日、塞內加爾、查德、突尼西亞、加彭、剛果(布)、中非。
2、英國的殖民地有:南非、波札那、辛巴威、埃及、迦納、肯亞、賴索托、模里西斯、馬拉維、奈及利亞、甘比亞、蘇丹、塞拉里昂、英屬索馬里、史瓦濟蘭、塞席爾、烏干達、尚比亞。
3、德國的殖民地有:坦尚尼亞、納米比亞、喀麥隆、多哥、蒲隆地、盧安達。
4、比利時只有一塊殖民地剛果(金),但這一塊殖民地就有235萬平方公里。
5、義大利的殖民地是:厄利垂亞、利比亞、意屬索馬里。
6、葡萄牙的殖民地是:安哥拉、莫三比克、幾內亞比索、維德角、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7、西班牙的殖民地是:西撒哈拉、赤道幾內亞、摩洛哥北部沿海地區及南部一小塊。
(2)法國維德角到索馬里什麼計劃擴展閱讀:
英國對殖民地的統治方式與法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德意志帝國、義大利和比利時等殖民國家不同。法、西、葡、荷、德等國採取直接統治的方式,盡力將殖民地在政治和經濟上與宗主國結為一體,大力灌輸宗主國的文化與生活方式。
以便同化盡可能多的非洲人,或者至少也要使被統治民族對統治民族緊密產生密切的認同感。當地的社會制度和風俗習慣幾乎得不到保存,當地語言在教育系統中很少應用。
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殖民地國家的受教育階層(通常是當地的上等富有階層)感到自己的命運與宗主國休戚相關,並擯棄土著生活方式。這種做法導致殖民地人民出現分化,獨立後往往不能保持政治上的穩定。
『叄』 08奧運會時各國的出場順序
希臘最前面,因為它是發源地。
東道主最後面,出於禮貌。
其它國家按字母順序由a到z排列。
具體的是
1★)希臘;
(2★)幾內亞、(3★)幾內亞比索;
(4★)土耳其、(5★)土庫曼,(6★)葉門、(7★)馬爾地夫、(8★)馬爾他、(9★)馬達加斯加、(10★)馬來西亞、(11★)馬里、(12★)馬其頓、(13★)馬拉維、(14★)馬紹爾群島;
(15●)開曼群島、(16★)不丹、(17★)厄瓜多、(18★)厄立特尼亞、(19★)比利時、(20★)牙買加、(21★)萬那杜,(22★)日本、(23●)中華台北、(24★)中非、(25●)中國香港、(26★)甘比亞、(27★)貝南,(28★)模里西斯、(29★)茅利塔尼亞、(30★)丹麥、(31★)烏干達、(32★)烏克蘭、(33★)烏拉圭、(34★)烏茲別克,(35★)汶萊,(36★)巴貝多、(37★)巴布亞紐幾內亞、(38★)巴西、(39★)巴拉圭、(40★)巴林、(41★)巴哈馬、(42★)巴拿馬、(43★)巴勒斯坦、(44★)巴基斯坦、(45★)以色列;
(46★)古巴、(47★)布吉納法索、(48★)蒲隆地、(49★)東帝汶,(50★)卡達、(51★)盧安達、(52★)盧森堡,(53★)查德、(54★)白俄羅斯,(55★)立陶宛,(56★)尼日、(57★)奈及利亞、(58★)尼加拉瓜、(59★)尼泊爾、(60★)迦納、(61★)加拿大、(62★)加彭、(63★)聖馬利諾、(64★)聖文森及格瑞那丁、(65★)聖露西亞、(66★)聖多美和普林西比、(67★)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68★)蓋亞那、(69★)吉布地、(70★)吉爾吉斯斯坦、(71★)寮國、(72★)亞美尼亞、(73★)西班牙、(74●)百慕大、(75★)列支敦斯登,(76★)剛果民主共和國、(77★)剛果共和國,(78★)印度、(79★)印度尼西亞、(80★)伊拉克、(81★)伊朗、(82★)瓜地馬拉、(83★)匈牙利、(84★)多米尼加、(85★)多米尼克、(86★)多哥,(87★)冰島、(88●)關島、(89★)湯加、(90★)安哥拉、(91★)安地卡及巴布達、(92★)安道爾,(93★)約旦;
(94★)赤道幾內亞、(95★)芬蘭、(96★)蘇丹、(97★)蘇利南、(98★)克羅埃西亞,(99★)利比亞、(100★)賴比瑞亞、(101★)貝里斯、(102★)維德角,(103★)庫克群島、(104★)沙烏地阿拉伯,(105★)阿爾及利亞、(106★)阿爾巴尼亞、(107★)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08★)阿根廷、(109★)阿曼、(110●)阿魯巴、(111★)阿富汗、(112★)亞塞拜然、(113★)納米比亞;
(114★)坦尚尼亞、(115★)拉脫維亞、(116★)英國、(117●)英屬維爾京群島,(118★)肯亞、(119★)羅馬尼亞、(120★)帛琉、(121★)吐瓦魯,(122★)委內瑞拉、(123★)索羅門群島,(124★)法國、(125★)波蘭、(126●)波多黎各、(127★)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128★)孟加拉國;
(129★)玻利維亞、(130★)柬埔寨、(131★)南非、(132★)挪威,(133★)哈薩克,(134★)科威特、(135★)象牙海岸、(136★)葛摩、(137★)保加利亞、(138★)俄羅斯、(139★)敘利亞,(140★)美國、(141●)美屬薩摩亞、(142●)美屬維爾京群島、(143★)宏都拉斯、(144★)辛巴威、(145★)突尼西亞;
(146★)泰國、(147★)埃及、(148★)衣索比亞、(149★)賴索托、(150★)莫三比克、(151★)荷蘭、(152●)荷屬安的列斯群島、(153★)哥倫比亞、(154★)哥斯大黎加、(155★)格瑞那達、(156★)喬治亞、(157★)索馬里,(158★)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59★)秘魯、(160★)愛爾蘭、(161★)愛沙尼亞,(162★)海地;
(163★)吉里巴斯、(164★)捷克、(165★)菲律賓、(166★)薩爾瓦多、(167★)薩摩亞,(168★)密克羅尼西亞;
(169★)斐濟、(170★)塔吉克、(171★)越南、(172★)波札那、(173★)斯里蘭卡、(174★)史瓦濟蘭、(175★)斯洛維尼亞、(176★)斯洛伐克、(177★)葡萄牙、(178★)韓國、(179★)朝鮮,(180★)喀麥隆、(181★)黑山,(182★)智利、(183★)奧地利,(184★)緬甸;
(185★)瑞士、(186★)瑞典、(187★)諾魯、(188★)蒙古,(189★)新加坡、(190★)紐西蘭、(191★)義大利、(192★)塞內加爾、(193★)塞爾維亞、(194★)塞席爾、(195★)獅子山、(196★)塞普勒斯;
(197★)墨西哥,(198★)黎巴嫩、(199★)德國,(200★)摩爾多瓦、(201★)摩納哥、(202★)摩洛哥、(203★)澳大利亞;
(204★)尚比亞;
(205★)中國。
謝謝!!
『肆』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締約國有哪些
截止2016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共有167個締約國(組織),其中有163個聯合國會員國,1個聯合國觀察員國巴勒斯坦,1個國際組織歐盟,2個非會員國庫克群島和紐埃。
按拼音排序如下:
阿爾巴尼亞
阿爾及利亞
阿根廷
阿曼
埃及
愛爾蘭
愛沙尼亞
安哥拉
安地卡及巴布達
奧地利
澳大利亞
巴貝多
巴布亞紐幾內亞
巴哈馬
巴基斯坦
巴拉圭
巴勒斯坦
巴林
巴拿馬
巴西
白俄羅斯
保加利亞
貝南
比利時
冰島
波黑
波蘭
玻利維亞
貝里斯
波札那
布吉納法索
赤道幾內亞
丹麥
德國
東帝汶
多哥
多米尼加
多米尼克
俄羅斯
厄瓜多
法國
菲律賓
斐濟
芬蘭
維德角
甘比亞
剛果(布)
剛果(金)
哥斯大黎加
格瑞那達
喬治亞
古巴
蓋亞那
海地
韓國
荷蘭
黑山
宏都拉斯
吉里巴斯
吉布地
幾內亞
幾內亞比索
加拿大
迦納
加彭
捷克
辛巴威
喀麥隆
卡達
葛摩
象牙海岸
科威特
克羅埃西亞
肯亞
庫克群島
拉脫維亞
賴索托
寮國
黎巴嫩
立陶宛
賴比瑞亞
盧森堡
羅馬尼亞
馬達加斯加
馬爾地夫
馬爾他
馬拉維
馬來西亞
馬里
馬其頓
馬紹爾群島
模里西斯
茅利塔尼亞
蒙古
孟加拉國
密克羅尼西亞
緬甸
摩爾多瓦
摩洛哥
摩納哥
莫三比克
墨西哥
納米比亞
南非
諾魯
尼泊爾
尼加拉瓜
尼日
奈及利亞
紐埃
挪威
歐盟
帛琉
葡萄牙
日本
瑞典
瑞士
薩摩亞
塞爾維亞
獅子山
塞內加爾
塞普勒斯
塞席爾
沙烏地阿拉伯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聖露西亞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斯里蘭卡
斯洛伐克
斯洛維尼亞
史瓦濟蘭
蘇丹
蘇利南
索羅門群島
索馬里
泰國
坦尚尼亞
湯加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突尼西亞
吐瓦魯
萬那杜
瓜地馬拉
汶萊
烏干達
烏克蘭
烏拉圭
西班牙
希臘
新加坡
紐西蘭
匈牙利
牙買加
亞美尼亞
葉門
伊拉克
義大利
印度
印度尼西亞
英國
約旦
越南
尚比亞
查德
智利
中國
共有15個聯合國會員國簽署了海洋法公約但未批准。其中美國是簽署了「關於執行1982年12月10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十一部分的協定」而未批准。
按拼音排序如下:
阿富汗
阿聯酋
衣索比亞
不丹
蒲隆地
朝鮮
哥倫比亞
柬埔寨
利比亞
列支敦斯登
盧安達
美國
薩爾瓦多
伊朗
中非
共有16個聯合國會員國未簽署海洋法公約。非會員國未予統計。
按拼音排序如下:
亞塞拜然
安道爾
厄利垂亞
梵蒂岡
哈薩克
吉爾吉斯斯坦
秘魯
南蘇丹
聖馬利諾
塔吉克
土耳其
土庫曼
委內瑞拉
烏茲別克
敘利亞
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