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國二戰為什麼投降那麼快
1940年6月5日,300萬德軍開始實施攻佔法國的「紅色方案」。從整個戰役態勢看,法國滅亡是遲早的事,擺在法軍統帥部面前的,要麼繼續抗爭下去,要麼尋找一個更體面的投降方式。當然,被嚇破膽的貝當等人更趨向於投降與和談。
遠在英吉利海峽對面的丘吉爾,自然不願看到盟友就這么輕易放棄,也在做著最後的努力。但在德軍的打壓下,盡管他苦口婆心勸告法國人抗戰到底,但對方堅稱敗局已定,唯有投降一條路。此時,他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避免二次傷害。
而作為法國人驕傲的馬其諾防線,矗立在法德邊境上成了徹徹底底的擺設,它不僅暴露出法國軍事思想的短視,成為二戰中法國人不折不扣的遮羞布;而且其「完全防禦」的建軍思想,成了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的典型,並淪為國際大笑話。
B. 二戰時法國有強大的陸軍,怎麼就迅速投降了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在1940年開始對法國開始全面的進攻,但是到了一個多月之後法國就宣布向德國投降。在外界看來,法國這突如其來的投降讓他們很不理解,因為對於當時的法國來說,可是擁有著被稱為“世界最強陸軍”的,但在短短的時間里法國就被擊敗,雖然這和德國強大的實力有關,但這和法國內部的原因也有很大的關系。下面本人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關於法國向德國投降的一些原因。
第三個原因就是當時法國的軍事思想是比較落後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法國的軍人還保留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想法和經驗,忽略了在部隊上的建設,雖然相比於德國落後很多。
C. 有人說二戰時法國擁有強大陸軍,卻為何迅速投降呢
二戰還沒有爆發的時候,法國當時的陸軍號稱世界第一陸軍。在各大軍事強國中陸軍不管從人數還是裝備上都排名世界第一位。法國人敢號稱世界第一是有原因的。二戰沒有開始之前,法國擁有280萬軍隊,預備役300萬。法國陸軍擁有150以上口徑的火炮10000門,陸軍擁有120多個師,將近250萬人。法國陸軍裝備有坦克3000多輛,坦克不管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要比德國的先進。法國的索瑪重型坦克和B1重型坦克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坦克。還有不計其數的裝甲車輛和卡車。法國空軍當時裝備有2000多架各種型號的飛機,其中戰斗機將近1000架,轟炸機300多架,法國空軍的裝備在當時的歐洲算是比較精良的。法國還有一隻實力不錯的海軍。但是為什麼法國會在戰爭爆發以後短短的40多天里被德國擊敗。
D. 二戰作為世界強國的法國,為什麼那麼快就投降了
法軍部隊的水準參差不齊。法軍的作戰序列中有一些強大的作戰單位,但輕裝甲師和重裝甲師(稱作DLM與DCR)組建不久,沒有徹底訓練。法軍的B級師由預備役人員組成,人員年齡在30歲以上,且缺乏裝備。盡管甘莫林盡力生產機動炮兵單位,但法軍仍然缺乏防空火炮、移動反坦克炮和無線電通信系統。1923年到1939年間的軍費開支中,只有千分之1.5用於無線電及其他通信設備;而為了保證信息安全,甘莫林使用電話和信差與前線單位通信。
法軍的戰術部署和在戰役層面對機動部隊的使用也不如德軍。5月10日,法國在東北前線上有3,254輛坦克對抗2,439輛德軍坦克;但大多數裝甲部隊被分配用於支援步兵,每個集團軍被分配了一個由約90輛輕型步兵坦克組成的坦克旅。然而,由於法軍可用坦克的龐大數量,法國仍舊可以集中相當數量的輕型、中型和重型坦克組建裝甲師,在理論上來講和德國裝甲師實力相當。法國只有重型坦克基本配備了無線電,而配備的這些不可靠的電台阻礙了通訊,使得法軍實施戰術機動遠比德國部隊困難。1940年,法國軍事理論家仍認為坦克應主要作為支援步兵的車輛;而法國坦克的速度比德國坦克慢(除了SOMUA S35型坦克),使得德國坦克能夠以操控勝過法國坦克,彌補自己的劣勢。在戰役中,法軍很多時候無法趕上德軍裝甲部隊的節奏。法軍部隊的訓練狀態也不均衡,大多數人員只經受過駐扎靜態防禦工事的訓練。在1939年9月和1940年5月期間,部隊僅接受了最低限度的機動作戰訓練。
盟軍在空中處於劣勢:法國空軍共有1,562架飛機;英國皇家空軍戰斗機司令部可提供680架戰斗機,同時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可提供約392架轟炸機執行任務。盟軍的一些機型瀕臨淘汰,譬如老式的巴特爾轟炸機。在戰斗機部隊中,只有英國的颶風戰斗機、美製P-36戰斗機(又稱H75戰斗機)和法制地瓦丁D.520戰斗機可以應對德軍的Bf-109戰斗機。與Bf-109相比,D.520有更高的機動性但速度稍慢,且在1940年5月10日只派遣了36架D.520戰機。所有的D.520均被派遣至同一個中隊。
1940年6月初的法國航空工業產量可觀,據估計有近2,000架飛機的儲備。然而長期缺乏零件使得這支儲備機隊舉步維艱,僅有29%的飛機(599架)可以服役,其中170架為轟炸機。法軍轟炸機的低服役數量意味著德軍擁有明顯的中型轟炸機數量優勢,可用的中型轟炸機是法軍的六倍。盡管存在種種劣勢,法國空軍的表現還是超出預期:在法國戰役的空對空戰斗中擊毀916架敵機,擊墜比達到了2.35:1.法國三分之一的空戰戰果是由占單座戰斗機總數12.6%的P-36戰斗機造成的。
E. 二戰法國為什麼投降那麼快
法國二戰快速投降有很大原因:
1、法國人心理因素
一戰的傷疤剛剛好,但是還沒忘了疼,一戰時法國人英勇頑強的抵抗德軍,造成了人口不到5000萬的法國,軍人死傷超過400百萬,平民損失一百多萬,也有一說軍民損失超過七百多萬的!而且還有法國北方的工業重省被打的稀巴爛!
2、國土面積狹小握春銀
法國本土面積只有54萬平方公里,沒有戰略縱深,不能像蘇聯那樣打持久戰。而且法國三分之二地區是平原,也不能像中國那樣打游擊戰。在德軍入侵法國後,沒有抵抗的力量,也沒有抵抗的條件。
法國投降之前,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丹麥全部投降,英軍對法國愛莫能助。
3、軍人厭戰
法國是個浪漫的民族,對於戰爭結果,沒有德國和日本以及蘇聯那麼在乎輸贏。
一戰的時候,法國軍隊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付出了巨大傷亡,僅僅是凡爾登戰役法軍就陣亡54萬。
日軍和德軍從來都是越挫越勇,日俄戰爭那麼慘烈,從來沒有見日軍發怵的,但是法蘭西人承受不了。
4、投降派占上風
法國統治階層當時在戰和降問題上爭執不下,內閣和議會抵抗派和投降派對立嚴重,總的來說,悲段宴觀、失望情緒佔了上風,總理雷諾無法獲得議會信任而辭職,投降派首領貝當元帥主政,法國就邁向了投降之路。
5、仗打不下去了。
造就這一切悲劇的根源,其實就是法國對時局一直沒有足夠清晰的認知。二戰之前,法國一直譽享世界第二大強國的名號,十分自大。即便是面對著一直包藏禍森首心的德國和迅速崛起的美國,法國也絲毫沒有察覺到他們動盪的野心,只是一味地索取,採用消極應對以及不幹預的綏靖政策,將德國納粹法西斯的囂張氣焰越煽越大,最終引火燒身。
F. 二戰中投降最快的法國,憑什麼能夠成為戰勝國
因為當時美國扶持歐洲振興計劃,優先恢復法國和英國,利用歐洲對付前蘇聯,這兩個老牌帝國恢復的最快,而且很快就研製出核武器,後來包括中國在內的5個相對的大國都是五常。
G. 有人說二戰時法國擁有強大陸軍,卻為何迅速投降呢
二戰爆發時候的法國不管啥軍都不咋地,包括陸軍也不強。迅速投降這有多方面的原因,狗子就隨便梳理一些~
首先法國人在二戰時期對戰爭的態度是消極的,畢竟一戰主戰場就在自己地盤上打,也付出了130萬人的代價,真的打怕了。而且一戰的塹壕戰表現出了防禦戰的巨大優勢,所以法國人在一戰之後主流的作戰思路就是防禦戰。所以也不惜花費巨大代價修築了馬奇諾防線。
這種狂風暴雨一樣的打法讓本身就很消極的法國人提不起一點反抗的念頭,甚至感覺被按在地上摩擦還有點小舒服。所以說,法國人的迅速投降和法國人本身的文化理念,消極的軍事建設態度,陳舊的戰術和武器裝備都有關,法國人在開戰前壓根就沒做好戰爭的准備。
H. 有人說二戰時法國擁有強大陸軍,卻為何迅速投降呢
在二戰剛開始的時候,德國對波蘭發發動了閃電戰,標志著二戰全面爆發。由於英法是波蘭的同盟國,因此德國進攻波蘭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對英法宣戰,英法也正式加入到了戰爭之中。當時德軍主力在東線猛攻波蘭,在西線來說德軍只有43個師,其中的32個師還是預備隊,並且整個西線的德軍沒有一輛坦克。
法國政府撤出巴黎後便搬到了波爾多,其實這個時候法國還是有些本錢跟德國人繼續打的,首先在馬奇諾防線哪裡還有幾十萬的精銳,其次英國在這個時候還是法國的盟友,也會全力支持法國繼續跟德國人干。當然,能繼續打下去的前提是法國要能把全國動員起來,可是到了這個時候再動員似乎為時已晚了,高層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終決定投降。
其實當時法國宣布投降也是正常,因為法國要繼續跟德國打下去,前提是全國要能組織動員起來,在當時來說已經是來不及了,並且在西方文化中投降並不丟臉,打不過了可以體面地投降,要是繼續跟德國打下去,全國都得打成一片廢墟,還不如把這個包扔給英國和蘇聯,讓他們去跟德國人死磕,自己也能保存實力。
I. 二戰期間法國戰敗投降,憑啥成為常任理事國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二戰期間,德國閃電一般佔領了波蘭,隨後英國和法國宣布參與戰斗。法國本以為可以仗著之前建立的馬奇諾防線,頑強的抵抗德軍進攻,沒想到德國居然繞過了他們引以為傲的工程,重新找了一個路線,發動了非常猛烈的進攻。不久之後,抵擋不住的法國人,無奈的舉起了白起,像德國表示投降。
第四,法國仍保持著很強的實力,二戰結束之後,法國曾站出來公然反抗美國,而且還推出過北約。當時美國正在跟蘇聯冷戰,一直都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法國敢跟美國對抗,顯然是對自身實力很有信心。法國人曾多次表示,不能因為一次戰敗投降,就忘記他們曾經取得的勝利。
J. 二戰投降的法國,憑什麼能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1944年8月26日巴黎解放,歷經4年屈辱的法國人終於獲得了新生,他們將掌聲和歡呼聲送給了堅持斗爭,並領導解放法國的戴高樂。盡管巴黎幾乎完好無損地保留了下來,但大片的國土還未解放,國家滿目瘡痍,百廢待興。
維希政府的垮台,讓戴高樂的臨時政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交通停運、上千座橋梁被炸毀,工廠的開工率僅為戰前的1/3。勞動力缺乏,物資短缺,物價飛漲。戴高樂不僅要穩定國內的混亂,而且其躋身大國行列的慾望愈加強烈。
法國如果沒有戴高樂這樣的「強硬分子」,二戰後法國的結局會怎樣?
歡迎討論和留言。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戴高樂》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