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為什麼德國人喜歡法國

為什麼德國人喜歡法國

發布時間:2023-08-16 04:29:16

❶ 關於德國和法國

德國,如果你先去德國,再去法國,你會覺得法國太爛了。
人沒素質,社會也挺混亂,一點都不誇張!
巴黎街頭闖紅燈隨地吐痰的太多了。
德國干凈,全民素質高。特色小吃,啤酒香腸,100多種香腸呢,夠你吃個遍啦,另外德國的巧克力很不錯,還有專門給糖尿病人吃的巧克力。
柏林、法蘭克福、科隆、漢堡、慕尼黑都很有韻味。
至於法國,離我德國的家挺近,我轉了這么多年,也就是巴黎有些好看的了。
說法國人浪漫,其實說白了就是法國人花心,喜歡在外面胡來,今天跟你好明天跟她好了,婚姻不穩定。

另外我接觸的德國人,對中國人的態度都不錯,而法國人,我就不多說了,我以前在國內的時候一個教我德語的法國老師,從那時起我對法國人就沒好印象。

❷ 法國與德國的關系怎樣

法德關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對外關系中中心問題之一。法國對德關系經歷了一個「肢解-和解- 合作」的曲折過程。

鑒於70年中,法國三次(1870,1914,1940)遭到德國的入侵,又擔心戰後德國東山再起,重新構成對法國的威脅;出於對本國經濟利益的考慮(即需要魯爾地區和薩爾地區的煤鐵資源),在戰後初期法國主張肢解德國,建成像1871年以前那樣鬆散的聯邦,魯爾地區由國際管理,薩爾地區在經濟上與法國聯系。但是,法國的對德主張遭到決定德國民族命運和前途的美國和蘇聯的冷淡、抵制和反對。與此同時,法國和德國兩國的壟斷資本開始相互滲透,從而使兩國經濟逐漸加深了相互間的依賴。正是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下,加上要利用德國來加強法國在歐洲和世界上的地位的政治考慮,法國開始改變要肢解德國的立場,採取了和解的政策。戴高樂於1949年9月25日系統地論述了他的新見解:「總有那麼一天,在德國人民和法國人民之間有可能達成一種直接的、實際的協議。……將來會不會有一個歐洲,就要看日耳曼人和高盧人之間會不會直接達成協議。」戴高樂的新見解正好代表了第四共和國政府的看法。而正是法國採取了和解的政策,促進了法德兩國的接近,在第四共和國期間兩國開始建立經濟聯盟。

第五共和國初期,戴高樂把德國作為歐洲建設的關鍵。1958年9月,戴高樂與西德總理阿登納(Adenauer)舉行了第一次會談。在會談中,戴高樂指出歐洲聯合的極端重要性,而這種聯合首先要求巴黎和波恩的合作,使兩個民族言歸於好,並把兩者的力量和能力結合起來。通過談判,雙方達成了諒解、互通有無和科技交流的協議。從此揭開了法德關系史上的新的一頁。1962年9月戴高樂訪問德國把兩國關系推向高潮。他導致兩國於1963年1月23日簽訂了法德合作條約。根據條約規定,兩國政府就外交政策的重大問題、首先是共同利害的問題將定期磋商;法德兩國首腦每年進行兩次會晤,兩國外交部長每季度舉行一次會談。法德兩國還開展防務、教育和青年的交流。法德不僅取得了相互諒解,而且建立了密切的關系,形成了巴黎-波恩軸心。法德軸心構成了歐洲聯合的基礎,成為推進歐洲一體化向前發展的主要動力。

蓬皮杜執政期間,擔心西德經濟的發展導致在歐洲經濟共同體內的支配地位,對西德東方政策的疑慮和保留,決定接近美、蘇、英來抑制西德,因此法德關系有所鬆弛。但從總的方面來看,蓬皮杜為了推進西歐聯合,還是要藉助西德,在歐洲經濟共同體內部加強兩國間的合作。

吉斯卡爾·德斯坦認為,法德兩國是西歐聯合的基礎,應該把法德的關系推向縱深方向的發展。1978年,法德雙方為了加強政策協調,規定兩國首腦會晤從每年兩次增加到每年四次。

密特朗為了平息歐洲經濟共同體成員國對「法德軸心」提法的不滿,避免使用「法德軸心」,但為了歐洲建設的需要仍然要保持法德「特殊關系」。法德兩國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密切合作和緊密的配合,加速了歐洲一體化前進的步伐,並加深了兩國在各個方面的關系、特別是軍事方面的關系,如1986年2月法德兩國決定實行戰略和軍事合作和1987年3月兩國決定聯合生產一種新型武裝直升飛機,從而使兩國形成了某種「聯盟中的聯盟」。

希拉克當選總統後,大力調整外交政策,積極推動西歐建設。他為了維護法國大國的地位、對美國的「單邊主義」進行抗爭、造就歐洲一極,首先加強法德的合作,重申了「法德軸心」的重要性,指出「歐洲雙發動機」作為推動歐盟發展的聯合力量仍然有其現實的意義,在歐洲一體化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法德兩國首腦決定兩國首腦的非正式會晤今後將定期舉行,每6周到8周舉行一次,兩國外長每月會晤一次,以便加強法德兩國在歐洲建設政策的協調以及雙邊的合作。自此,法德從峰會到部長等各個級別的會議經常召開,就雙邊關繫到准備歐洲聯盟文件進行協調或起草。法德兩國從政治、經濟、貨幣、軍事、社會、文化、青年各個方面開展了密切的合作和交流。這在兩國關系史上是空前的,在國際關系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❸ 被德國完爆的法國,憑什麼繼續當歐洲帶頭大哥

積極發展鋼鐵生產,法國在二戰中損失較小,工業基礎沒有遭到嚴重破壞,積極融入歐洲經濟尋求合作。在歐洲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法國憑借著堅實的工業底子,在實現經濟復甦和繁榮的道路上,主動選擇了融進歐洲區域經濟廣泛合作的大潮中,組建了歐洲六國煤鋼聯合體。而在此過程中,法國憑借著自身的地緣實力和國家實力,自然成為這種整合的最大受益者。

法國的國家力量主要集中在一些戰略型的行業里,例如軍工、能源、航天、礦產、高鐵。在核能、石油、電力等領域對英德有優勢。石油、燃氣、核能是法國對外輸出的優勢領域,本土少有外國的滲透。法國退出北約以後,就走上了獨立發展軍事工業(與核工業)的道路,今天的法國是歐洲唯一的有獨立自主的軍事工業的國家。

❹ 法語在歐洲國家中的地位為什麼這么高,而且那麼受歡迎

我覺得語言的地位首先取決於說該語言的人口數量以及它所在國家的國力強弱。
你看聯合國的官方語言:英、法、俄、、中文和西班牙語。
他們背後代表的國家和人民都是在世界上最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
--------------------------------
拿法語來說,它的歷史悠久,而且由於法國曾經有好多殖民地,又在歐洲稱霸一時,比如路易十四,拿破崙那陣橫掃歐洲,所以有些國家有過被迫學習法語的歷史。
另外法國的對外宣傳也做得好,當財富積累與軍事力量達到一定高度時,他們開始重視文化和藝術來顯示自己的強大。路易十四那會兒就老找畫家戲劇家作家什麼的為自己做宣傳。所以在當時的歐洲宮廷都以自己會講法語為時尚,很以此為傲。哪怕在俄羅斯宮廷也是如此,如果你看托爾斯泰寫的《安娜·卡列寧娜》,就會發現裡面有不少法語的出現,那是當時貴族的語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法國在歐洲地位仍然相當穩固,除了名列前茅的經濟與政治地位,她尊重文化,尊重藝術。她對外宣傳的都是浪漫自由的形象,從都德的《最後一課》,各種新思潮的涌現,咖啡館的小資文化,電影事業的蓬勃發展,到後來的各種時尚奢侈品的風靡全球,這無疑搔到了已經不再為物質生活擔憂的人們的精神癢處,大家更加喜歡這個極富個性的國家也更想了解她,而要想深入了解一個國家,就要從她的語言開始。
再加上法國人自己真心為自己的語言驕傲,他們認為自己的語言嚴謹,優雅,准確。法國government每年在文化對外宣傳以及法國語言對外教學的花銷幾乎在全世界也名列前矛,法語成為了世界上最美麗最精確的語言。

所以呢,本身的嚴謹特質,國民的支持,官方的鼓勵和宣傳,不可動搖的地位,使得法語在歐洲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譽,使得法語學習變成一種追求時尚的途徑。

❺ 一戰、二戰德國都堅持打法國,法國到底怎麼得罪德國了

在一戰、二戰中我們能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德國太熱衷於打法國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已經准備好東擴了,慕尼黑陰謀、綏靖政策、閃擊波蘭這一系列行為明顯看出德國的主要擴張方向是向東,結果德國掉頭攻打法國,為什麼德國偏偏還要掉頭回來打法國?

而且縱觀法德歷史,德國都在堅持打法國,普法戰爭、一戰、二戰皆如此。什麼仇什麼怨,法國到底怎麼得罪德國了,德國寧可兩線作戰也要打法國的原因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法、德兩國的矛盾是如何形成的。

德國的將軍(卡爾·豪斯霍費爾)受“生存空間”的概念影響,他認為生存空間是一個國家、民族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國家、民族掠奪更多的生存空間是合理的。雖然這是一戰過後的言論,但是在一戰前這個思想就在德國人的腦海里紮根了。在普魯士試圖統一神聖羅馬帝國時,拿破崙·波拿巴向普魯士索取土地,態度很明顯,你不給我土地我就干你。

如果答應了拿破崙·波拿巴的條件,那麼德國人的生存空間就會減少,所以俾斯麥斷然拒絕了拿破崙·波拿巴。隨後拿破崙·波拿巴發動戰爭,阻止普魯士統一神聖羅馬帝國,這場戰爭就叫“普法戰爭”。普魯士取得了此次戰爭勝利,於是在法國凡爾賽宮舉辦了加冕儀式,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成為德意志帝國皇帝。

❻ 德意志和法蘭西的歷史關系

法國和德國有共同的民族根源。
公元768年查理繼承法蘭克王國,開始南征北戰,建立了著名的查理帝國。查理去世後,他的三個兒子簽定《凡爾登條約》,將法蘭克王國一分為三。東法蘭克王國為萊茵河以東地區即德國,西法蘭克王國佔有羅訥河、索恩河及默茲河以西的土地即法國,而剩下另一個王國即日後的義大利。
以後普魯士首相為統一德意志,利用法國,從而引發了普法戰爭。法國戰敗,拿破崙三世被俘,法國被迫割地賠款。德國人還耀武揚威的在法國的凡爾賽宮為他們的皇帝加冕。法德就此結下深仇。
一戰德國戰敗,法國力求最大限度的削弱德國,法國奪回賠地並派兵佔領德國的薩爾煤礦。法德再次結仇。
二戰初期,德軍繞過法軍的馬其諾防線,進攻法國本土,並佔領法國。
二戰結束,法國光復,法國與美國、英國、蘇聯分區佔領德國。直到後來為對抗美國,歐洲成立歐共體才實現法德的和解。

法德之間的關系
1、18世紀以來—1869:和平為主
2、1870,普法戰爭爆發。
3、戰敗的法國賠款割地,雙方轉入和平
4、1914—1918,一戰爆發。法國是協約國成員,德國是同盟國成員,法德陷入了一戰。
5、1918年11月,德國投降。《巴黎和會》上懲罰了戰敗的德國。雙方轉入和平
6、1939年9月,德國進攻波蘭,二戰爆發。不久,1940.6月,德國攻陷法國。直到1944年法國才復國。
7、1945年5月德國投降,戰犯受到審判,國家被盟國分區佔領。法德轉入和平
8、1967年,歐共體成立,法德是六大創始國之二。從此兩國開始了互相幫助,共同發展經濟,共創美好未來!

❼ 德國為什麼喜歡打法國

德國打法國是因為法國是歐洲大陸上的傳統強國,德國實際上是後起之秀,在近代歷史時期,德國要想強大,法國則是最大的阻礙,拿破崙之後的法國無力再繼續阻止德國的強大,作為傳統的軍國主義普魯士,從俾斯麥統一德國後,德國就一直在打法國。德國擴張的最大障礙實際上不是沙皇俄國,也不是英國,就是歐洲大陸上的強敵法國。雖然早在一千二百年前的查理曼大帝時期,德意志和法蘭西是統一的兩兄弟。但是親兄弟也是要大戰的。

❽ 曾水火不相容的法國與德國,為何如今能實現和平相處

原因有以下三點:德國戰敗之後,深刻認識到自己行為,對受害國家進行道歉和賠償、法德雙方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著想,雙方需要結合和雙方領導人有意緩和雙方關系,從而達成和解等等。

03、雙方領導人有意緩和雙方關系,從而達成和解

由於歷史關系,德國和法國關系本來就不合,雙方一直是水火不相容,到了二戰之後,雙方領導為了各自國家的利益,就不得不找機會緩和雙方的關系,比如《德法友好合作條約》的簽訂,雙方正式達成和解。

❾ 二戰後德國和法國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1.缺乏共同外敵(德國法國同處北約,俄國是共同的敵人;而中日的共同的敵人蘇聯掛了)
2.對歷史沒有相同的認知(德法互為侵略者,而中國則未侵略日本,故日本不會同德國一樣反思)
3.第三方的影響(美國沒有策動德法對立的需求;美國重返亞太,日本挾美製華)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德國人喜歡法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0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24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07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48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7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5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92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5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18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4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5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6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9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6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86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1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47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