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五月風暴為什麼沒成功

法國五月風暴為什麼沒成功

發布時間:2023-08-21 03:05:36

⑴ 五月風暴的事件背景

其發生的重要背景前猛派原因,則是在於當年工業化國家在二戰結束全力政經發展之後三十年黃金發展歲月後,由於整個歐洲各國經濟增長速度緩慢而導致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具體是在戴高樂總統統治後期法國經濟失調社會危機嚴重,執政黨派內部出現分裂等原因所面臨的社會問題。
按照法國社會學家洛朗·若弗蘭在《五月風暴真相》一書中的概括,五月風暴的爆發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出生率激增,大學生人數驟長;2、大學生對大學教育和舊的教學法不滿;3、兩代人之間的鴻溝加深;4對物質消費無止境進步的憂郁;5、經濟發展了,但文化還是老樣子,它們之間的差距是爆炸性的。1958年戴高樂上台執政,建立了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他雖然德高望重,卻與學生組織一直關系緊張。1959年,法國學生聯合會指責當年預算中高等教育沒有得到重視,戴高樂卻告誡他們莫管閑事;知瞎總統技術顧問雅克·納博納在1963年就曾給戴高樂寫信,預言1968年將要爆發一場風暴,但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60年代的法國大學生都西服革履打領帶,男女分班,循規蹈矩地學習和生活,1968年,這樣的大學生已有60萬人之多,佔法國總人口1.2%,很多大學生對學習的目的感到困惑,對出路的渺茫和不穩定感到憂慮,對他們將來在「消費社會」中的命運憂心忡忡,他們的精神危機比物質危機更為嚴重,而他們的命運又關繫到法國的千家萬戶。
正如福柯所言,「1968年以前,至少在法國,如果要做一個哲學家,你必須是馬克思主義者,或存在主義者,或結構主義者」,左派思潮的活躍讓學生們有勇氣和依據質疑權威和秩序,而對個性解放日益強烈的追求讓他們越來越不滿法國大學中的陳規戒律,世界各地蓬勃興起的民族解放運動,和反對越南戰爭的浪潮令他們激動不已,而從中國傳來的、並非真實的「文化大革命」信息,又鼓勵著年輕人以中國同齡人為榜樣,用自己的力量去打碎舊的、不合理的統治秩序,建立起屬於他們這個時代的新慧賀秩序、新結構。對於戴高樂他們當然不失敬意,但他們認為,戴已經落後於時代,按照他們自己的話說,「已經十年了,他待得太久了」。一切看來只需要一個契機,一個小小的火花而已。

⑵ 政治電影的起源發展

政治電影起源於法國,後來遍及西歐、北歐、拉丁美洲諸國和日本、美國。其中義大利的政治電影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由於各國情況不同、政治電影的導演們思想傾向和藝術原則不同,因而政治電影在創作傾向上存在著極其復雜的情況。就法國政治電影而言,就有C.科斯塔-加夫拉斯式的,也有戈達爾-戈林式的。
科斯塔-加夫拉斯1968年拍攝的《Z》是公認的第一部政治電影。影片描寫了1963年希臘反動軍政府勾結警方,利用黑社會殺害希臘和平戰士、左派議員G.蘭姆斯基的真實事件及其調查過程。科斯塔-加夫拉斯在70年代初又拍攝了幾部政治電影,如《口供》(1970)、《圍困狀態》(1973)等,但都未能達到《Z》的成就。
J.-L.戈達爾在 1968年法國「五月風暴」前後,與J.P.戈林成立了維爾托夫電影小組,拍攝了一系列反映工人、學生「造反」的「戰斗電影」以及圖解政治概念與馬列主義理論的影片,如《中國姑娘》(1967)、《東風》(1969)和《真理》(1969)等。戈達爾不僅在創作上,而且在理論上也深受無政府主義和極左思潮的影響,主張完全割斷傳統,並且反對在資金和發行上與資產階級體系發生任何關系,因而只能自籌資金,在工廠、學校或電影俱樂部作非商業性放映。
移居法國的美國導演W.克萊因1967年也拍攝了一部嘲諷超級大國爭奪勢力范圍的政治諷刺寓言片,該片把政論性、宣傳鼓動性與諷刺劇、滑稽劇因素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政治電影的一種怪誕風格。
由於人們日益關心政治問題,政治電影受到越來越廣泛的群眾的歡迎。因而在美國也出現了一股政治電影熱潮,一些導演拍攝了描寫青年「造反者」的影片,如J.尼克爾森的《開車,他說》(1970),P.瓦特金的《懲罰的公園》(1970)以及T.弗蘭克關於種族歧視問題的《比利?傑克》(1970)等。這也表現在好萊塢的商業電影政治化方面。許多著名的電影導演在60~70年代也拍攝了表現重大政治事件、社會問題的影片,如S.克萊默的《猜猜誰來吃晚餐》(1967)、A.佩恩的《邦尼和克萊德》(1967)、O.庫布里克的《發條橘子》(1971)、F.齊納曼的《豺狼的日子》(1973)、R.阿爾特曼的《納希維爾》(1974)、A.帕科拉的《總統班底》(1976)等。
瑞典青年導演B.魏德堡在這段時間也拍攝了幾部重要的政治影片,如《阿達倫-31年》(1969)、《喬?希爾》(1971)和《屋頂上的人》(1976)等。著名導演I.伯格曼也拍攝了一部政治影片《蛇蛋》(1971)。
在日本,山本薩夫的《華麗家族》(1973)、《金環蝕》(1975)和《不毛之地》(1976)等都是很有影響的政治片。
英國導演L.安德森拍攝了表現青年「造反」的《如果……》(1968)。
聯邦德國導演A.克魯格、R.W.法斯賓德、V.施隆多夫等合作拍攝了政治影片《德國的秋天》(1978)。
義大利政治電影在世界政治電影潮流中佔有顯著地位,它的內容與政治傾向也十分復雜,但一般談到義大利政治電影時都是指其主流。義大利政治電影之所以能形成一種運動,獲得較大成就,首先因為它不僅是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繼續,而且是它的發展和深化。許多政治電影導演都當過新現實主義電影導演的助手或合作者,在新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形勢下,他們已不滿足於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表面現象,而是要挖掘形成這些現象的社會根源,找出它們的罪魁禍首。例如義大利最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黑手黨問題,在新現實主義影片中未能得到表現,而在政治電影中則往往把它與司法當局、統治集團和社會制度聯系起來。其次,和新現實主義電影一樣,政治電影始終受到義大利共產黨的支持,許多導演,如E.佩特里、B.貝爾托盧奇、E.斯科拉、F.羅西等都是共產黨員,具有較明確的政治立場和思想傾向。此外,義大利政治電影不僅在題材和風格上豐富多樣,而且在藝術結構和表現手法上也多姿多彩。義大利政治電影的代表作有:《對一個不涉嫌公民的調查》(1969,佩特里導演)、《警察局長的自白》(1970、D.達米阿尼導演)、《馬台依案件》(1971,羅西導演)、《工人階級上天堂》(1971,佩特里導演)、《我們曾如此相愛》(1973,斯科拉導演)、《1900年》(1976,貝爾托盧奇導演)、《特殊的一天》(1976,斯科拉導演)、《我害怕》(1978,達米阿尼導演)、《女人城》(1980F.費里尼導演)等。
蘇聯在70年代也曾有過政治電影,它主要指反映國際階級斗爭題材的影片,如《這是個甜蜜的字眼──自由》(1973)、《禮節性訪問》(1973)、《黑夜籠罩著智利》(1977)和《自由戰士》(1977)等。而且蘇聯電影理論家認為,只有蘇聯電影才是真正的政治電影。
60~70年代,除故事片外,在新聞紀錄片中也出現了政治電影,它們主要產生在法國和美國。在法國這類影片叫「戰斗電影」。有兩個重要組織,除前面已經提到的戈達爾-戈林的維爾托夫小組外,另一個是K.馬蓋為首的斯??斗電影」。在美國則有紐約新聞電影小組、舊金山新聞電影小組、芝加哥十人小組等,它們拍攝了一些表現工人罷工、青年「造反」和黑人運動的新聞紀錄片。

⑶ 有誰知道世界上零售巨頭的名單和他們背後的故事

已經全面進入中國市場並形成相當規模的沃爾瑪、家樂福、特斯科、麥德龍、百安居、吉之島、易初蓮花和好又多等國際大型零售企業
他們的故事我就例2個給你看看吧(本來例3個,沃爾瑪你應該知道,所以不說)
背後故事-家樂福
法國家樂福四十四年的歷史甚至比不上一個長壽的老人,作為一個企業,它正值少年。在全球家族企業的排行榜上,家樂福顯得尤為年輕,但已貴為歐洲零售企業之首。由於成長在一個激進、民主、各方面疾速被現代化的年代,家樂福很快學會了如何與當代社會保持同步,盡管它在內心始終恪守某種傳統。

四十年銳意之舉

1950年代,世界上第一家百貨商店出現在法蘭西。戰爭創傷逐漸平息,人們的消費慾望被激活,百貨業成為一個賺錢的新生意。

1959年,馬賽爾·富尼耶(Marcel Fournier)和路易·德福雷(Louis Defforey)代表兩個家族創立家樂福公司。創業之初,家樂福並不起眼,它於1960年夏天在豪特·薩伏伊的安尼西開辦的第一家店只是一間650平方米的地下室。家樂福開始重新思考人類古已有之的購買行為:他們需要什麼?樂於以何種方式購物?願意在什麼樣的地點從事購買活動?商店還可以是什麼樣子?——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人們需要便宜的商品。

時隔三年,一個佔地2500平方米的巨型商場在巴黎郊外的Sainte-Geneviève-des-bois大型商貿中心內部脫穎而出,周圍整齊排列著12個收銀台出口及450個停車位,如我們今天所見。

這便是家樂福的主意:hypermarket——高級百貨商場,俗稱「大賣場」。首先,這是一個相當聰明的策略:把大賣場安置在城區以外、有高速公路可以方便到達的地點:地價較為便宜,商場的結構也更加簡易——每平米包括地價和全部裝配在內的總投資只有傳統超市或商店的三分之一。

而對消費者來說,這種全新的倉儲百貨商店觀念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購物體驗:來到一個地方就可以滿足所有的購物需要,只要是一位顧客每年至少要購買一次的物品,如衣服、運動器材、汽車配件,家樂福長年必備;自助購物的形式很適合1960年代的精神特質;倉店合一的創意具有工業社會味道。

價格方面的誘惑力更為實在,比起傳統零售店,家樂福的售價平均低5到10個百分點。1965到1971年間,每年銷售額的增長率超過了50%。

接下來的三十餘年,大賣場的經營模式被廣為效仿,家樂福必須不斷調整戰略以保持活力。1976年,家樂福引入「製造自由」(proits libres)理念,出售沒有品牌但物美價廉的商品。這是一個對購物習慣的微妙挑戰:以服裝為例,法國人表面上講求時尚,但也是把收入的最小部分用於服裝的歐洲國家,1960年代法國婦女平均每年購買一件連衣裙。

該類產品質量堪與國有品牌媲美;但價格卻低出15到35個百分點。家樂福因此獲勝。

此後,折扣店經營及會員制的採用使家樂福的零售業務向集約化方面發展。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2000年,家樂福與西爾斯(Sears)、甲骨文(Oracle)公司合作,開創了世界上第一家零售業的電子市場「GlobalNetXchange」;後來家樂福又推出了網上超市「Ooshop」。

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從1980年代開始,家樂福先後涉足保險業務、旅遊業,開辦旅遊公司Vacances,並於1992年創建質量監察體系,以保障貨物的材料來源出產地。

重壓下的他鄉之路

法國大賣場和超級市場的迅速發展給小型零售商店造成了極大沖擊,這些小零售業主代表著法國一支不容忽視的政治力量,這與1960年代法國興起的反資本主義運動不無關系。政府不得不對在國內開設大型的超級市場加以限制,1972年通過立法對零售商徵收專稅,作為對無法繼續經營的小型業主的養老補貼。

這對於那些1962年以後發展起來的零售商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家樂福每年交納的該項稅款差不多佔它年銷售額的0.15%。1968年的五月風暴更加使法國社會深陷動盪。第二年,比利時成為家樂福離開故土的首選之地。

1970年代中期開始,向歐洲以外國際市場的擴展開始了。巴西的家樂福是南美洲、同時也是整個美洲的第一站。直到1988年,家樂福才決定進軍美國,店址選在費城郊外,十八世紀中葉,這里曾是美國民主的誕生地。但在美國的發展極不順利,1993年,家樂福不得不關閉了它在美國僅有的兩家大賣場,完全退出美國零售業市場的競爭。繼而,家樂福將戰略核心轉向崛起的亞洲市場。1995年中國第一家「家樂福」開張。到這一年,家樂福在國外擁有的分店已超過了它在法國本土的分店數量。

最初的國際擴張,家樂福和當地的合作夥伴聯手經營。這種合作夥伴關系能夠很好地把家樂福的經營理念及模式與當地特定的商品供需關系、人際資源等優勢結合在一起。另外,家樂福還採取了下放管理權的辦法:每一家分店經理在經營中幾乎擁有完全自由的決定權。經營權的下放後來被認為是家樂福在國際零售市場取得成功在管理方面的關鍵。

為保證吸引當地顧客,家樂福在開設每一家新店前,都要進行細致的市場調研。當地的生活方式、消費水平、人口增長、居住條件、都市化程度、風俗傳統等等,都在考察之列。一個小組進行此項工作的同時,另一個小組便與當地行政部門建立關系,並著手選擇商品供應商。一般情況下,這項工作要用兩年的時間。適應當地條件的能力使家樂福在中國、阿根廷或土耳其這樣如此不同的地區能夠做到同樣的買賣興隆,甚至在大蕭條時期經濟狀況很不穩定的巴西也能應對自如。

無論在哪裡,物美價廉的簡單傳統在家樂福的經營策略中始終未變。

反擊沃爾瑪

1999年成為家樂福歷史上的重大轉機——以16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另一家法國零售集團Promodès。富有戲劇性的是,家樂福和Promodès曾是長期對手。

Promodès的創立比家樂福晚兩年,當時是由兩個批發商家族合並而成的。1962年它在Mantes-la-Ville開創第一家超市,曾先後採用「冠軍(Champion)」和「大陸(Continent)」的商標。1979年,其麾下的「迪亞(Dia)」折扣店在西班牙問世。

1990年代以來,世界零售業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世界第一大零售商、美國的沃爾瑪(Wal-mart)已開始把它的勢力伸向了歐洲大陸,而那裡原本是法國零售業的領地。面對高度集約化的美國沃爾瑪集團的巨大威脅,歐洲零售業便越來越清楚地暴露出了各自為營、力量分散的缺點。

1999年6月,沃爾瑪以1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英國的ASDA,更讓歐洲的零售業同行感到巨大的生存壓力。而實際上,當時沃爾瑪已經把包括家樂福和Promodès在內的公司納入它下一步可能並購的對象了。這種情況下,家樂福代表法國零售業採取了迅速行動,以避免坐以待斃的下場。

家樂福和Promodès幾乎同時發現,只有把力量聯合起來,才能抵禦美國人對歐洲零售業的入侵,不僅如此,這種力量還會滲透到家樂福在拉美和亞洲的零售市場。正如很多分析家所認為的那樣,家樂福和Promodès的這次合作標志著法國零售行業對美國企業進軍歐洲市場所採取的應對性防禦措施。

這次合並的最大好處在於,家樂福和Promodès之間正好形成了優勢互補。例如,Promodès一直是以其固定存貨和銷售系統為人所稱道,而恰恰是在這些領域家樂福長期落後於沃爾瑪。而家樂福從來都給人以新銳印象,在這方面Promodès則顯遜色。

合並之後,原Promodès的「大陸」高級百貨商場都更名為家樂福,而它們在法國的超市也都改叫「冠軍」標准超市。現在的家樂福旗下有三大台柱:大賣場(Carrefour)、冠軍標准超市(Champion)、迪亞折扣店(Dia):另外還擁有便利店、倉儲式大賣場、電子商務等不同模式。

新組成的家樂福已躍居歐陸第一大零售業集團(超過了此前排位第一名的德國公司麥德隆),去年家樂福集團的全球銷售額達到780億歐元。截至今年6月底,家樂福已在31個國家建立了各類連鎖銷售點9200多個。但在世界零售業排名中,仍次於美國的沃爾瑪屈居第二。

家樂福的野心通過CEO丹尼爾·伯納德的宣言顯示出來:「我們正在成為全世界零售業的領導者。」不難預料,一場激戰仍在進行。剛剛過去的7月11日,沃爾瑪在北京的第一家分店正式開張——這很可能意味著,中國是這場戰役的主要戰場

麥德龍
繼家樂福、易初蓮花在廣州紛紛遍地開花,開出多家門店後,在華蟄伏了十年之久,全球第三大零售巨頭麥德龍入穗的步伐也越來越快。據消息人士透露,其位於天河區的廣州第一家店已經開始興建,預計將於年底開業。也有意向與廣百合作開出廣州的其他分店。
據該人士透露,位於天河區的麥德龍將同樣反其「在自有產權的土地上建店」的常規,採取租賃的形式經營,成為繼其深圳羅湖店之後的又一家採取租賃形式經營的分店。該人士表示,麥德龍與廣百一直都有接觸,也保持著良好的關系,但具體的合作意向還未達成。雖然麥德龍在廣州相比其他外資賣場顯得「姍姍來遲」,但此人士表示,廣州的市場還很大,只要是做商業就不會晚,而麥德龍德「現購自運」的經營模式與其他賣場的業態是不同的,將會形成業態的互補而不擔心會面對激烈的競爭。
1964年第一家麥德龍現購自運商場在德國開業,1971年第一家海外商場開業。麥德龍集團公司運作分成四部分,擁有六個獨立銷售區域及不同品牌。現購自運針對商業和專業顧客,其他部分則針對零售銷售和最終顧客。麥德龍集團目前是歐洲第三大、世界第五大貿易和零售集團。26個國家內擁有員工大約235000名。目前集團仍在成長:2002年麥德龍集團的銷售額超過510億歐元,與上年相比增長4%,其中46%的銷售額來自海外。麥德龍於1995年來到中國並與中國著名的錦江集團合作,建立了錦江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1996年,麥德龍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商場。

⑷ 五月風暴的事件過程

1968年1月,法國青年和體育部長弗朗索瓦·米索福前往巴黎大學楠泰爾學院為游泳池落成剪綵。由於不滿大學對於男生訪問女生宿舍的嚴格限制,一些學生圍住部長,德裔無政府主義者、人稱「紅毛丹尼」的丹尼·科恩-邦迪質問「為何從不談論學生性方面問題」,部長輕率答復「你可以跳到水中來敗敗火」,科恩-邦迪立即回應「這是法西斯官員對於學生所作的唯一答復」,被激怒的學生們應聲高呼「打倒性別隔離區」,不知所措的部長匆匆離去,學生們的反抗開始了:他們已經有了明確的目標——政府,和眾望所歸的領袖——紅毛丹尼。
3月21日,一支左翼突擊隊佔領了巴黎美國捷運公司大樓,以抗議越戰的持續,警方拘捕了6人,其中一人為楠泰爾學院學生,次日,科恩-邦迪率領學生佔領楠泰爾學院行政樓以示抗議,這是法國歷史上第一次學生佔領教育行政機關。一時間形形色色的學生組織紛紛雲集楠泰爾學院,並成立了以「紅毛丹尼」為首的「322運動」組織。
騷動起來的不僅僅是學生,2月,文化部長馬爾羅解除了德高望重的法國電影資料館館長朗格魯瓦的職務,憤怒的電影界人士成立了「捍衛電影資料館委員會」,要求馬爾羅辭職。4月21日,馬爾羅恢復朗格魯瓦職務,卻以中斷資料館政府資助作為報復,這一行徑遭到了電影界和知識界的強烈反彈,也促使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紅五月」里堅定站在了學生的一邊。
5月2日,校方關閉楠泰爾學院,並責令科恩-邦迪等8名學生骨幹到巴黎大學總部紀律委員會接受訓斥,次日,巴黎大學學生到索邦大學總部門前集會抗議,教育部長阿蘭·佩雷菲特和校長讓·羅什擔心引起連鎖反應,出面邀請大批警察入住索邦校區。這是巴黎大學700年歷史上第二次被關閉,上次是因為納粹佔領,且根據法國傳統,警察不得進入校園,這些行動不但更加激怒了學生,也使得大多數教授、學者站在了同情學生的立場上。當天下午,1600名警察包圍校園,逮捕300多名學生;學生們高呼「還我同志」的口號進行抵抗,結果遭到催淚瓦斯和警棍的鎮壓,學生和圍觀青年隨即在盧森堡廣場壘起了象徵革命的第一道街壘,戰斗開始了。
5月6日,法國全國學生聯合會(UNEF)和全國中等和高等學校教師工會(SUESUP)號召總罷課和罷教;8日,薩特等一批名人發表聲明,號召「所有勞動者和知識分子在物質和道義上支持學生和教師們發起的斗爭」,人們開始揮舞旗幟,高唱《國際歌》,上街遊行,學生和警方在聖日爾曼大街的激烈沖突導致422人被捕,超過900人受傷受傷;9日,薩特等再聯署「向用一切手段擺脫異化秩序的學生們致敬」宣言,拉丁區爆發更大規模示威抗議,而警方則封鎖塞納河上橋梁,雙方展開激烈沖突,導致數百人的受傷、被捕,沖突一直持續到次日黎明。電影界的積極介入使得「五月風暴」的消息迅速傳遍法國,里昂、南特、斯特拉斯堡等地學生紛起響應,拉丁區更成了街壘的世界,這一夜被稱為「街壘之夜」。
11日晚,出訪歸來的總理蓬皮杜宣布警方撤出索邦校區,13日,總工會(CGF)、法國民主勞工同盟(CFDT)和巴黎學生組織80萬人橫穿巴黎的遊行,社會黨、共產黨的著名政治家及後來的法國總統密特朗、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的總理皮埃爾·孟戴斯·弗朗斯(Pierre Mendès France)、羅歇等也出現在行列中;示威者隨即進駐索邦,並在此後一周內相繼佔領了拉丁區大多數公共建築。
戴高樂總統對五月風暴最初的反應是不屑一顧的,並堅持於14日出訪羅馬尼亞。次日,法國國家劇院、法國作家協會等單位均被示威者控制,戛納電影節也為聲援學生草草中止。一些學生組織開始奔赴工廠和全國串連,號召「工人階級從瘦弱的學生手中接過領導權」,罷工浪潮開始席捲法國。18日,法國公交系統罷工,巴黎徹底癱瘓。
21日,政府下令將科恩-邦迪等驅逐出境,次日,爆發了反驅逐的大遊行。24日,回國後一直保持緘默的戴高樂發表講話,同意進行大學,經濟與社會改革,建議公民投票,示威者以「再見,戴高樂」的呼聲回應,總統的支持者向示威者發起攻擊,並導致兩人死亡;25日,政府和公會開始談判,並於27日達成一系列協議,卻遭到大多數工人的拒絕,示威者開始醞釀組織一個包含所有左翼力量的、類似1936年人民陣線的「人民政府」。從5月27日開始至6月30日,法國陷入嚴重的政治危機。學生與工人持續示威抗議,並且反對5月27日在蓬皮杜政府的主導之下,資方與工會代表所簽署的勞資協議。戴高樂總統甚至認為情況已經失控。左派政黨與政治人物則宣稱可以負起政治責任,組織臨時政府控制局勢。
29日,五月風暴達到最高峰,這一天僅有5000萬人口的法國全國有1000萬工人罷工,300多個工廠被工人佔領,30多所大學被學生佔領。就在同一天戴高樂突然失蹤,甚至有傳言他已自殺。
就在這一天,戴高樂秘密飛赴德國,前往德國的法軍駐守地巴登-巴登(Baden-Baden),會見了法國駐軍司令馬索,並取得軍方效忠;胸有成竹的總統當即飛回,並於30日16點30分發表講話,宣布解散議會,舉行大選。並且呼籲法國人民發揮公民的精神,支持民選的政府。在戴高樂總統呼籲完之後二個小時之內,五十萬公民隨即走上街頭,在香榭麗舍大道示威支持戴高樂總統否定密特朗的政治野心。戴高樂總統的堅定宣示成為法國政治危機結束的開始。在隨後的六月里,示威與工廠佔領逐漸減少與撤出,各政黨也忙著准備國會解散後之選舉。
示威者試圖抵制大選,並憤怒高呼「青年人已在街壘上投出了他們的一票」,但政府方面已奪取了主動權,6月1日,示威和集會被禁止,大批罷工工人被解僱,兩名工人在此後的沖突中死亡。10日,大選投票開始,就這次選舉一些學者嘲諷道,如果政府不喜歡人民,為何不解散人民,再選另一群人民呢?一些運動組織者仍在做最後努力,但已無濟於事,參與者和支持者都已精疲力竭。16日,示威組織宣布解散,並撤出索邦等公共設施。這一天整個巴黎被裝點成標語、口號、傳單、紅旗的海洋,人們用歡呼、吶喊和歌唱,給「五月風暴」的失敗,畫上了「精神勝利」的喜劇性句號。30日,選舉揭曉,戴高樂右派贏得人民46%的支持,並且在國會獲得72%的席位。第五共和國的危機因此完全解除,戴高樂任命新總理莫里斯·顧夫·德姆維爾(Maurice Couve de Murville),積極進行學生與社會所要求的各項改革。
口號
1.消費社會不得好死,異化社會不得好死,我們要一個新的獨創的世界,我們拒絕一個用無聊致死的危險去換取免於飢餓的世界
2.直到用最後一個資本家的腸子勒死最後一個官僚之前,人都是不自由的。
3.不要改變僱主,而要改變生活的被僱傭
4.行動一定不要是反應,而是創造
5.我持有對現實的願望,因為我相信我的慾望的實現
6.嚴禁「嚴禁」
7.沒有什麼東西叫做革命思想,只有革命行動
8.前進,同志,舊世界已經被你拋在腦後
9.你們雖富猶懼,雖生猶死
10.商品是人民的鴉片

⑸ 法國性解放時期是何時的事,為什麼會發生

性解放,最初是反對性別歧視,爭取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社會地位和政治經濟權利的女權運動,同時要求改變基督教禁止離婚的戒律,主張婚姻自由。1968年開始於法國大學校園的「五月風暴」作為性解放頂峰的標志,使性解放狂潮迅速席捲西歐、北美,並影響到許多發展中國家,使大量年輕人的性行為完全處於混亂狀態,「性解放」一詞至此已完全失去婦女解放的主要內涵。

⑹ 戴高樂主義

1969年4月戴高樂退隱回鄉並於1970年11月9日去世後,許多人都以為戴高樂主義會在社會政治生活中銷聲匿跡。但幾十年過去了,事實並非如此。戴高樂之後,從1969年至今,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又經歷了四位總統:蓬皮杜(戴高樂派,1969~1974),德斯坦(獨立共和黨人,准戴高樂派,1974~1981),密特朗(社會黨人,反戴高樂派,1981~1995),希拉克(戴高樂派,1995~)。可以說,不管他們派別如何,風格如何,他們在法國政壇上都執行了一條沒有戴高樂的戴高樂主義。世界體系學家沃勒斯坦認為,「戰後各屆法國政府都在不懈地推行『戴高樂主義』的外交政策,無論是戴高樂、戴高樂派人士、還是其他任何人主政」。在這些執政者中,尤以反對派的密特朗和鐵桿派的希拉克最具特色。
作為戴高樂之後戴高樂主義的首位繼承人,蓬皮杜執政的時間相對短了一些。在繼承戴高樂主義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他的某些風格,但並沒有體現出他的完整風格。他執行的實際是「緊縮的戴高樂主義」。所謂「緊縮的」,意思是蓬皮杜時期的戴高樂主義,盡管在最後對美關繫上因「歐洲年」和「新大西洋憲章」有些緊張,但總體上不像戴高樂時期那樣富有挑戰性和進攻性,特別是在對美關繫上,已明顯突出了改善關系的願望,並且收縮了可能同美國攤牌較量的戰線。比如終於同意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加強了在北約范圍內軍事合作的可能性,盡可能避免在政治領域同美國的公開沖突等等。出現這種變化,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因為當時整個國際局勢,特別是東西方關系趨於緩和時期。法國希望在東西方緩和中實現歐洲緩和,自然需要鬆快的法美關系。二是因為法國「五月風暴」和戴高樂被迫二次下野,足以證明法國內政問題已重於外交問題,優先解決國內經濟與社會問題,也需要一個比較平和的法美關系。
至於德斯坦,之所以稱之為「准戴高樂派」,是因為他所領導的獨立共和黨只是與戴派結盟的一個小黨。他當選總統,是在蓬皮杜因病突然去世,法國各政治派別准備不足,戴高樂派內哄的情況下被推選上台的,有一定偶然性,再加上德斯坦雖然是個理財能手,但在國防外交上並未顯出過他特有的才華和個性,所以他的執政綱領,只能是在蓬皮杜之後,繼續按戴高樂主義規定的路線走下去。盡管德斯坦提出過「世界主義」,但「世界主義」其實就是正在尋求適應相互依賴和全球化大趨勢的戴高樂主義,其維護法蘭西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爭取法國的大國地位的主旨並沒有改變。只不過德斯坦是把法蘭西民族放在「世界主義」的帽子之下去推行戴高樂主義。在「世界主義」的主張之下,德斯坦推行的戴高樂主義創導出了南北對話、歐阿非對話、後來的七國首腦經濟會議,以及歐洲貨幣體系、歐洲議會等等有價值的東西。
二戰結束後,密特朗就一直是戴高樂的政敵。1981年競選總統時他曾宣稱,將以法國式社會主義取代戴高樂主義。但在執政以後,密特朗又公開說自己「繼承了戴高樂將軍的政策」。事實也是如此。擔任了14年總統的密特朗,雖然時時不忘法國式社會主義,但終究沒有脫離戴高樂主義的軌道。戴高樂主義的精神實質,是為法國制定的「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爭取恢復法國大國地位」的對外戰略。密特朗追求的仍然是法國的「世界作用」和「全球責任」,這與戴高樂沒有多大區別。兩者的區別在於,密特朗試圖以法國式社會主義中的理想主義、民主主義、人道主義來代替戴高樂主義中的赤裸裸的民族主義。
在東西方關系中,戴高樂主義堅持獨立自主,反對霸權,周旋於美蘇之間。密特朗與美蘇兩國也保持若即若離的關系。他從法國式社會主義出發,提出了「兩個帝國主義」的看法,認為「蘇聯軍事帝國主義」和「美國經濟帝國主義」對法國都構成威脅;在歐洲,密特朗像戴高樂那樣倚重「法德軸心」推進歐洲聯合,不同的是,密特朗強調的是聯邦主義,戴高樂強調的是邦聯主義;在第三世界,密特朗像戴高樂一樣要充當「代言人」,不過,戴高樂主義打的是「民族獨立」這面旗幟,密特朗喊的是法國式社會主義的「正義」、「平等」與「人權」。
在位十四年,密特朗按照法國式社會主義的原則要求在對外政策中推行戴高樂主義,結果乏善可陳。首先,這是因為戴高樂主義的思想基礎是法蘭西民族主義,它維護和追求民族利益的目的和手段是赤裸裸的,任何有損於法蘭西民族利益的事,戴高樂都敢於說「不」字,因此戴高樂主義才會有聲有色,有花有果。法國式社會主義的思想基礎是社會民主主義,它雖然也主張維護和追求法蘭西民族利益,但是在「正義」、「平等」的口號下,其目的和手段難免羞羞答答,這就決定了密特朗推行的戴高樂主義是走了樣的。其次,戴高樂主義的產生和實施有它特殊的歷史條件。在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和德國統一後世界形勢大變,法國失去了周旋於美蘇之間的特殊作用。密特朗面對新形勢沒有拿出新的舉措,隨即又面臨換屆選舉,這就註定了密特朗推行的是平平淡淡的戴高樂主義。
至於希拉克,在青年時代他就是戴高樂主義的熱情崇拜者。他是繼蓬皮杜之後,作為戴高樂主義的繼承人、法國新戴高樂派的領袖一直活躍在法國政壇上。1995年希拉克當選總統,2002年連任。希拉克在首任總統的前兩年,在波黑、非洲和中東,在北約、核試驗、歐亞會議、加利連任和美國「治外法權」等問題上,有著一連串的不俗表現,使其像戴高樂時期一樣,把法國推向了國際舞台的前沿。法國輿論認為,「法國重新聽到了它在國際舞台上消失的聲音」,希拉克在期望「重新獲得他崇拜的法國前總統戴高樂曾享有的地位」。但好景不長,隨後的五年中,希拉克被迫與左派政府「共處」。在左派的制約下,希拉克無法全力推行和實現戴高樂主義的外交政策和理想。直到2002年5月,在擊敗極右翼領袖勒龐再次當選總統之後,在美國准備竭力推翻薩達姆、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嚴峻局勢下,希拉克才找到全力推行戴高樂主義的機會。當圍繞伊拉克問題法美之間的矛盾白熱化時,2003年3月10日,希拉克公開宣布要在安理會行使否決權。在美國對伊拉克戰爭問題上的強烈反對態度,使戴高樂主義再次活現在國際政治生活中,由此,希拉克也倍受法國輿論贊賞,被稱為「法蘭西的和平鬥士」。無疑,希拉克的新戴高樂主義的這一次表現,代表了我們這個世界關於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另一種聲音,它對一心奉行單邊主義,試圖在21世紀構建一個唯我獨尊「新帝國」的美國霸權主義,是一種鉗制。
但是,希拉克的新戴高樂主義能重振法蘭西嗎?畢竟世事已非。不管是希拉克的新戴高樂主義,還是別的戴高樂主義,任何形式的戴高樂主義都已風光不再。這是因為戴高樂主義所處的歷史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法國已失去往日的特殊光彩,世人和國人都已默許它的平淡。人們看到的是現實中的法國,它不能再去追逐那些與它自身力量不相稱的業績。

⑺ 1968年法國「五月風暴」的性質是什麼

性質是一場社會風暴,所有原因是學生,教師等對社會不滿而引發的。這是對法國乃至世界影響深遠的社會運動,規模之大,來勢之猛,發展之快,斗爭持續之久明核桐,是法國幾十激坦年來所沒有的。這場風暴對20世紀60年代西方社氏手會思潮的急劇變化產生了重大影響。

閱讀全文

與法國五月風暴為什麼沒成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