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怎麼打德國

法國怎麼打德國

發布時間:2023-08-21 08:43:31

A. 法國和德國的歷史恩怨

法國和德國的歷史上經歷了三場戰爭,即1870年普法戰爭、1918年一戰和1939年二戰,最後隨著歐共體的成立而和解,具體詳情如下:

1、普法戰爭

1852年,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解散了一切政黨,並加冕稱帝自稱拿破崙三世,成為了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締造者。

隨後幾年裡,德意志的著名邦國普魯士在國王威廉一世和「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帶領下完成了三次王朝戰爭,從丹麥、奧匈帝國出拿回了自己想要的領土,並通過1870年的普法戰爭成功打敗法國。

俘虜了拿破崙三世,拿破崙第二帝國就此垮台。普法戰爭的後果極為嚴重,法國混亂不堪。法德邊境地區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被迫割讓給了普魯士。

普魯士通過阿爾薩斯和洛林,將自己的魯爾區相聯合,煤鋼合一,國力大大發展。更有甚者,威廉一世和俾斯麥竟然在次年選擇在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宣告了德意志帝國的成立,還頒布了《德意志帝國憲法》。

在其他國家的王宮里,宣告了自己國家的建立,而且這個國家還割讓了自己國家的土地,拿走了大量的戰爭賠償,殺死了自己的軍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此刻的法國沒有任何能力跟強大的德意志帝國抗衡,他們只能默默發展,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一舉反攻。他們一等就是四十八年。

2、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作為戰勝國對處於戰敗地位的德國獅子大開口,要求了大量的戰爭賠償,要求德國歸還佔領了四十八年的阿爾薩斯和洛林。

還要求德國解體所有的軍用飛機和設施,還不讓德國擁有超過十萬的陸軍。不僅如此,在法國接壤的土地上建立了裝備齊全火力猛烈的馬奇諾防線,以此抵擋德國。

德國元氣大傷,但法國如此強硬的手段不僅沒有給予德國反省的可能,反而在全德國人民的心中播下了復仇主義的種子。他們只是在默默地等待一個人點燃他們心中的火,然後一發不可收拾的野火燎原。

3、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年,德國用閃電戰閃擊波蘭,一個月後華沙淪陷,波蘭覆亡。德國在攻陷波蘭後立馬掉轉槍頭兵鋒直指法國。

在傑出將領曼施坦因的帶領下,德國人北上橫掃波蘭和挪威,越過了「飛鳥都無法逾越的阿登山區」,繞過了馬奇諾防線,將法蘭西平遠變成了檢驗閃電戰的試驗場。

6個星期後,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潰敗,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被徹底從地圖上抹掉。二戰結束後,德國作為戰敗國再次受到了 審判。

但此刻的法國再也沒有曾經那種報復性的要求了,因為戰爭的受害方永遠都是兩個,誰都不能置身事外。

4、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法德握手言和

1958年,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建立,法德終於放棄了百年恩怨,握手言和,共同為人類的發展而努力。

(1)法國怎麼打德國擴展閱讀:

法國德國歷史上曾是一個國家

幾千年的歐洲土地上,當中有個日耳曼蠻族。有三大蠻族分別是耳曼、斯拉夫人、凱爾特人。法蘭是一支部落 ,西羅馬帝國被打敗,逐漸擴大了實力的法蘭克人。

481 年,部落酋長繼續由克洛維擔任,他開始竭盡全力的擴大實力,日耳曼的大部落給打敗了,匈人、柔人也沒逃過此難。

在那個時候,西羅馬國家的殖民地佔領了歐洲大部分領土,為了清楚余黨,帝國統治者斷斷續續的跟法蘭克部落進行戰斗。

486 年,完全把高盧地區給佔領,法蘭克王國建立了。到了751年,侏儒管涌部長篡奪了王位,法蘭克的稱號被繼續延用。公元800年的時候,查理繼承皇位後經常向外擴張,而且規模非常大。

查理大帝在世界歷史上有很大名氣,打仗樹立了他的名氣。根據記錄,查理在世侯發起了53次戰役。東征西討,從而使得領土得以翻了一番,從而被稱為查理曼。

當時,德國和法國沒分家,法蘭西的領土還包括荷、比、奧、意。因國土面積的擴大,滅亡禍根便從此埋下了,內部矛盾因言語不通,各自經濟不同的發展而產生。

查理死了,他的兒子虔誠者路易稱王。後來虔誠者路易死了,他的三個兒子禿頭查理,洛塔爾,路易繼位。就此,中國帝王就比歐洲國家聰明,皇位只能一個人繼承。

而他們卻三個人一起繼位,於是他們相互之間便開始征戰,法蘭克帝國從而不斷內亂。最後導致法蘭克,不斷戰爭。

三兄弟以及他們的後代,他們覺得這樣打來打去,沒有任何意義,於是就開始商討,另外劃分區域。簽訂了凡爾登條約是在843年,把帝國分成了三份。

法蘭克帝國從此一分為三,最後演變成法,德 ,奧,瑞,意幾個國家。

B. 19世紀初到20世紀中期,法國與德國之間有過哪幾次大規模的戰爭

主要的戰爭大概有四場。
1:拿破崙戰爭時期的普法戰爭。這時期的普魯士同法國之間的戰爭主要是以鋪路石參加歌詞犯法同盟的形式完成的。在第四次反法同盟時期,拿破崙取得耶拿戰役勝利,犯法同盟瓦解,之後法國攻入普魯士,佔領柏林,普魯士名存實亡。之後的第六次反法同盟,英國同普魯士盟軍在滑鐵盧擊敗拿破崙,隨後攻入法國,流放拿破崙,法蘭西第一帝國終結。
2:普法戰爭(1870-1871)。由普魯士國王挑釁,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發起,目的在於阻止普魯士統一德意志。但很快法軍在邊境的進攻失利,轉入防禦,但仍難以阻止普軍進攻,最終,拿破崙三世被圍困在色當,率眾投降。法蘭西第二帝國終結。法國賠款50億法郎,割讓阿爾薩斯,洛林兩地。統一德意志帝國出現在歷史上。
3: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德國屬於同盟國一方,法國屬於協約國一方,戰爭中德法的一部分以德國入侵為開端,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部隊,但卻很難移動戰線,成為純粹的消耗戰。最終德國戰爭資源消耗殆盡,基爾港的海軍官兵不願出海送死而發動政變,並迅速蔓延至德國全境,導致德國一方的同盟國失敗。德國因戰敗喪失了13%的領土和12%的人口,德意志帝國(第二帝國)瓦解。
4:第二次世界大戰(1940-1945)。德國屬於軸心國一方,法國屬於同盟國一方。其中的德法部分以德國入侵法國為開端,戰爭經歷了僅僅六周,就以法國投降告終。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瓦解。在希特勒的命令下成立了維希法國。而流亡海外的戴高樂將軍則好找法國抵抗,成立自由法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德國一方的軸心國的失敗告終,隨後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成立。德意志「第三帝國」瓦解,被東(蘇聯)西(美國)方劃分為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兩部分。
其實嚴格來說德國是知道普法戰爭之後才統一的,因此前兩個也可以不算在內。

C. 法德世仇四,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什麼是法國的雪恥之戰

法德兩國一直都有摩擦,普法戰爭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為了世仇,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為主戰場,最後德國戰敗,法國一雪前恥。

為了報復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戰敗,法國主張嚴懲德國。一戰後,簽訂了對德國極為嚴苛的《凡爾賽和約》,條約要求德國割地賠款,德國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凡爾賽合約》並沒有採納法國瓦解德國的建議。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以法國等國為首的協約國打敗,並且簽訂了苛刻的條約,法國一雪前恥。

普法戰爭法國所受的屈辱在一戰後已經撫平。

D. 法國二戰時如何對抗德國

二戰中,最讓人跌破眼鏡的事也許就是號稱「歐洲第一強國」的法國居然被德國輕而易舉的幹掉了,僅僅支撐了不到40天就投降了。除了政治、軍事因素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讓比利時坑了。
比利時位於歐洲西北部,處於德國和法國之間,是法德兩國的緩沖地帶。比利時國家雖小,但是實力不弱,也算是排進世界前二十的國家。雖然比利時一直嚴守中立,宣布自己是「永久中立國」,但卻非常不安分。一戰前和德國走的很近,一戰後由於對德國有陰影,所以又和法國走的比較近,成為法國包圍德國戰略的一份子。1923年比利時追隨法國佔領了德國魯爾工業區,製造了魯爾危機,引起的德國人的仇恨。

E. 法國和德國在歷史上發生過幾次戰爭

法國和德國在歷史上發生過3次戰爭,具體如下:
1.普法戰爭,普法國戰爭是1870~1871年普魯士王國(德意志帝國)同法蘭西第二帝國之間的戰爭。因長期爭奪歐洲大陸霸權和德意志統一問題,普魯士(德國)和法國之間關系長期緊張。1870年7月14日,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就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發表了挑釁性的「埃姆斯密電」,觸怒了法國政府。7月19日,法國對普魯士宣戰,但戰爭開始後,法軍接連敗北。9月2日,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親率近十萬名法軍在色當投降。9月4日,巴黎爆發革命,法國大資產階級建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法蘭西第二帝國滅亡。但普軍仍長驅直入。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皇帝,成立了德意志帝國。法國資產階級政府請求停戰。2月26日,雙方在法國凡爾賽簽訂初步和約。5月10日在法蘭克福簽署了正式和約。這次戰爭使普魯士(德國)完成德意志統一,取代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

2,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德國屬於同盟國一方,法國屬於協約國一方,戰爭中德法的一部分以德國入侵為開端,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部隊,但卻很難移動戰線,成為純粹的消耗戰.最終德國戰爭資源消耗殆盡,基爾港的海軍官兵不願出海送死而發動政變,並迅速蔓延至德國全境,導致德國一方的同盟國失敗.德國因戰敗喪失了13%的領土和12%的人口,德意志帝國(第二帝國)瓦解,軍隊被嚴重削減。這一切也逐漸埋下了德國復仇的種子。

3,第二次世界大戰(1940-1945)。希特勒上台後充分調動了德國人復仇的心理,使德國機戰車迅速開動,德國屬於軸心國一方,法國屬於同盟國一方.其中的德法部分以德國入侵法國為開端,戰爭經歷了僅僅六周,就以法國投降告終.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瓦解。在希特勒的命令下成立了維希法國。而流亡海外的戴高樂將軍則好找法國抵抗,成立自由法國組織。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德國一方的軸心國的失敗告終,隨後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成立。德意志「第三帝國」瓦解,被東(蘇聯)西(美國)方劃分為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兩部分。

F. 世界一戰中,當法國和俄羅斯聯盟打德國的時候,當時各國有多少士兵,又是怎麼俺怎麼樣的路線進攻的德國。

1914年戰爭爆發前各國常備陸軍:
英國 160,000 733,500
法國 777,000 3,780,000
德國 812,000 4,500,000
俄國 1,400,000 5,971,000
奧匈 800,000 3,350,000
義大利 300,000 1,251,000
1914年總動員後陸軍總額:
英國 733,500

法國 3,780,000
德國 4,500,000
俄國 5,971,000
奧匈 3,350,000
義大利 1,251,000
法國為進攻德國准備的計劃稱為「第17號計劃」 核心思想是從南路重點進攻德國,奪回阿爾薩斯和洛林,北路以防守為主,如果有在德國先破壞比利時中立的情況下(法國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則向東北方向發起攻擊穿過比利時、盧森堡在阿登山區迎戰德軍。
俄國的作戰計劃是分兩路:一路進攻東普魯士,另一路進攻奧匈的加利西亞,從而緩解西線的壓力。
但事實上德國猜到法國人的意圖,在阿爾薩斯和洛林死守頂住了法國的進攻,然後進攻比利時,繞過了法軍的防線,一路逼近巴黎才被擋住,之後戰線一直在法國北部。俄國由於軍隊建設的落後,動員緩慢,攻入東普魯士後很快被打的落花流水,之後一直在東線處於劣勢。

G.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怎樣抵禦德國的攻打

德國運送黃色計劃的飛機墜毀,黃色計劃落到法國人手裡。但是法國那些SB沒有相信,還以為是在騙他們。
於是貝當和那些SB將軍還以為德國會象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樣從荷蘭那些低地國家也就是法國北部進攻法國,於是和英國軍隊組成聯軍在法國北部等著,而他的東部只用馬其諾防線抵禦攻擊,他們還以為可以德國真的會從那邊來進攻。
最終希特勒的軍隊穿過阿登山區,從後面將英法聯軍包圍,然後就上演了敦克爾克撤退的「發動機計劃」

H. 法國與德意志的戰爭

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Franco-Prussian War),在德法兩國稱為德法戰爭,是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是由法國發動,最後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
普法戰爭是普魯士王國為統一德意志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但戰爭是由法國發動,戰爭後期,普魯士將戰爭由自衛戰爭轉化為侵略戰爭。最後以普魯士大獲全勝,於1871年1月18日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國告終。戰役發生在德法兩國,因此稱為「德法戰爭」。 普法戰爭發生於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企圖保持多年歐洲霸權地位的法蘭西第二帝國,歷來竭力阻止德意志的統一,同時還想侵佔萊茵河左岸的德意志領土,因而對於普魯士的挑釁,不但沒有迴避,反而迫不及待地向普魯士宣戰,結果招來了戰爭慘敗、帝國滅亡的厄運。 開戰契機普法開戰的契機是西班牙王位的繼承問題。1870年 7月初,普王威廉一世的親屬利奧波德親王,應西班牙政府之邀,同意去西繼承王位。法國擔心普西聯合反法,怕他們實力大增,於法國不利,而極力反對。於是,第三國的一項內部事務引發了歐洲兩大強國的爭斗。戰爭一開始就預示著法敗普勝的必然結局。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在1864年及1866年先後擊敗了丹麥及奧地利,但法國卻仍然在幕後操控著南德意志諸邦,企圖阻礙德國統一。在普奧戰爭結束後,法皇拿破崙三世要求俾斯麥同意,把萊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亞和黑森-達姆施塔特的部分領土合並於法國,作為對法國在普奧戰爭中保守中立的報償。俾斯麥斷然拒絕,並立即把拿破崙三世的這個意圖通知了巴伐利亞國王及南德諸邦政府,從而在南德諸邦造成了令法國恐懼的心理。利用南德的這種心態,俾斯麥遂與它們締結了秘密的攻守同盟條約。在這種情勢下,只要打一場普法戰爭就可以激發南德諸邦的民族感情,就可以推動它們與北德聯邦合並為此,在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的策動下,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製造爭端,令法皇拿破崙三世對普宣戰,普魯士藉此團結德意志民族,進攻法國。7月19日法國向普魯士宣戰。在法皇宣戰後,法國隨即編成萊茵軍團,於法德邊境地帶集結。該軍團共有八個軍,約22萬人,由拿破崙三世任總司令,勒布夫為總參謀長。法國欲先發制人,奪取法蘭克福,逼使普魯士屈服;但與此同時,普軍亦集結了三個軍團,約47萬人,由威廉一世為總司令,毛奇為總參謀長。普魯士則計劃以優勢兵力,集中向阿爾薩斯和洛林進攻,將法軍擊潰於邊境在線,再繼而進攻巴黎,逼使法國投降。 戰爭以法軍在1870年8月2日於薩爾布呂肯地區向普軍進攻為開端。但到了8月4日,普軍已順利擊潰法軍,進入反攻階段。與此同時,法軍在其餘各戰場相繼失利,被逼退回國境,轉入防禦。至8月中旬,法軍已被普軍一分為二,一部由巴贊元帥的萊茵軍團共17萬人被普軍包圍於麥茨要塞;另一部由拿破崙三世和麥克馬洪元帥率領的12萬餘人在8月30日與普軍激戰後被逼退守色當。 在9月1日至2日,普法兩軍於色當進行決定性的大戰,即色當會戰。9月1日上午,普軍佔領了符里濟、棟舍里等地,成功切斷了法軍西撤的道路,並從後堵截法軍。而在當天中午,普軍亦完成了對法軍的合圍,並以強大的火炮作出攻擊。當時下午,在法軍數次試圖突圍失敗後,拿破崙三世被逼於下午4時半派人呈信威廉一世,表示願「將他的佩劍交到陛下的手中」。9月2日,拿破崙三世正式率8.3萬官兵向普軍投降。在這場戰役中,法軍損失12.4萬人,普軍只損失了9000多人。法國舉國嘩然,資產階級趁機於法國國內發動政變,推翻帝制,成立國防政府。 影響(法國)
1、導致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垮台和共和國的確立 1870年9月4日,當色當戰役法軍大敗,拿破崙三世連同在色當的法國官兵全部作了俘虜的消息傳到巴黎後,巴黎廣大人民群眾對拿破崙三世統治的不滿,立刻象火山一樣爆發了。工人和小資產階級群眾擁入波旁宮立法團會議廳,要求廢除帝制,恢復共和,共和派議員甘必在市政廳正式宣布成立共和,建立臨時政府,法蘭西第二帝國垮台,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從此以後,帝制在法國結束,共和逐漸穩固下來。 2、直接促使巴黎公社建立 色當戰役後,普魯士軍隊繼續長驅直入,佔領法國整個東北部,並向巴黎推進。至此,普魯士所進行的戰爭已由統一戰爭演變為非正義的侵略、掠奪法國的戰爭。法國廣大人民群眾堅決要求普遍武裝人民,抵抗普魯士的侵略,而自稱「國防政府」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卻害怕武裝起來的巴黎人民,加快了投降的步伐。梯也爾政府在凡爾賽同德國簽訂了和約,條約規定:法國向德國賠款50億法郎,割讓阿爾薩斯省全部和洛林省一部,賠款付清以前,德國佔領法國6個北方省。 在梯爾也政府進行賣國的同時,巴黎無產階級加強了自己的斗爭,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義,梯也爾政府逃往凡爾賽宮,資產階級政府在巴黎的統治土崩瓦解,巴黎無產階級取得了世界歷史上無產階級革命的第一次勝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 3、影響法國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經濟發展進程 普法戰爭中,法國對普魯士簽訂屈辱和約,法國賠款50億法郎,加上戰爭損失,總計資金損失達200億法郎,致使經濟發展資本投入不足;又割讓鐵礦蘊藏豐富的阿爾薩斯和洛林,使經濟發展所需資源嚴重缺乏;再加上賠款付清以前,德國佔領法國6個北方省,使國內市場進一步狹窄。所有這些,極大的延緩了法國經濟的發展,使法國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展緩慢,在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法國工業革命和經濟發展進程明顯落後於美、德、英之後。 4、法國的歐洲霸權衰落 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割地賠款,使法國失去了自克里米亞戰爭以來形成的西歐和中歐大陸的霸權地位,從而使法國的歐洲霸權地位衰落。 5、使法國的對外政策發生變化 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後,法國對德國的優勢地位和潛在力量保持高度的警惕,並一直想報戰敗之仇,但單靠自身力量,是絕對不能戰勝德國的,這樣法國開始調整與歐洲國家,如英、俄的關系,以尋求盟國的支持,共同對付德國。
影響(德國)
1、完成統一 普法戰爭後,普魯士打敗法國,從而排除了法國對普魯士統一的干擾。1870年11月,代表北德意志聯邦的俾斯麥與南德四邦政府締結聯合的和約,南德四邦與北德意志聯邦合並,成立「德意志帝國」。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正式即位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德意志統一最終完成。 2、加快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進程和經濟發展 普法戰爭使德國最後完成政治上的統一,形成了統一的國內市場和獨立的經濟體系;德國從法國攫取了五十億法郎的軍事賠款和擁有豐富鐵礦的阿爾薩斯、洛林,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巨額資金和豐富的礦產資源;特別是對外戰爭的勝利,使容克地主、資產階級更加醉心於對外侵略擴張,大批軍事訂貨,刺激了重工業的發展。這使德國資本主義經濟呈現跳躍式發展,迅速完成工業革命,到19世紀末,其實力超過法國、英國。 3、德國歐洲霸權地位上升 普法戰爭中,德國戰勝法國,一躍成為歐洲舉足輕重的強國,這就改變了自克里米亞戰爭以來的歐洲格局,使德國在歐洲的霸權地位上升,成為強大的「中歐帝國」。 4、使德國的外交政策發生新的變化 普法戰爭後,一方面,德國的強大使德國進一步加快了對外擴張的步伐「我們也要求日光下的地盤」,另一方面,在歐洲,德國雖打敗了法國,卻不能以武力將其消滅,德國以後便以推行孤立法國,防止歐洲大國與法國結盟作為它的外交政策。
影響(義大利)
1870年7月,普法戰爭爆發後,拿破崙三世不得不調回駐羅馬的軍隊,9月初,義大利軍隊和加里波第的志願軍進入原被法國控制的教皇轄地,佔領羅馬。後根據公民投票,羅馬合並於義大利,教皇被剝奪世俗權力,避居梵蒂岡。至此,義大利藉助於普法戰爭法國的失敗,趕走了法國的勢力,收回被法國佔領、控制的教皇轄地,最後完成統一。
對國際政治格局的影響
普法戰爭打破了相對平穩的歐洲均勢關系,德意志帝國崛起,法國衰落,改變了殖民主義力量對比,從而加劇了列強之間的矛盾,促使殖民主義國家重新調整相互之間的關系。德國力圖以一個聯合起來的歐洲,孤立法國,包圍不穩定的法蘭西共和國,它協調了與俄國和奧匈帝國的矛盾,1873年三國正式形成「三皇同盟」,實現了孤立和削弱法國的目的。隨著對殖民地的爭奪加劇,三國之間的關系逐漸惡化,1878年柏林會議後,「三皇同盟」瓦解。1882年德又與奧意形成三國同盟,與此同時,法與英俄也逐漸接近,形成三國協約。從而在歐洲形成兩大軍事集團,兩大軍事集團瘋狂的擴軍備戰,進一步加劇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
代表性:凡爾登戰役
凡爾登戰役,1916年德意志帝國決定把進攻重點再次轉向西線,力圖打敗法國,德軍統帥部選擇法國的凡爾登要塞作為進攻目標,凡爾登是協約國軍防線的突出部,對德軍深入法國、比利時有很大威脅,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強固據點和法軍陣線的樞紐,凡爾登此役是典型的陣地戰、消耗戰,雙方傷亡近100萬人。由於傷亡慘重,凡爾登戰場被稱為「絞肉機」、「屠場」和「地獄」。
此役是典型的陣地戰、消耗戰。雙方參戰兵力眾多、傷亡慘重。法軍損失54.3萬人,德軍損失43.3萬人,故此役有「絞肉機」、「合組織防禦的經驗,成為大戰後各國修建要塞工事的依據。這次決定性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德意志帝國從此逐步走向最後失敗。戰役結束後德皇威廉二世撤銷法金漢的總參謀長職務,改任興登堡為總參謀長,魯登道夫為其副手。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0年5月10日,德軍決定採用「曼斯坦因計劃」完成對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比利時等國的佔領。同時,德軍繞過法軍重兵設防的馬其諾防線,侵入法國境內。
1940年5月10日,德軍決定採用改良過的施里芬計劃( 亦稱為曼斯坦因計劃)分為A、B、 敦刻爾克大撤退
C三個集團軍繞過馬奇諾防線侵略了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和法國。5月13日德軍A集團軍按曼施坦因意圖通過法國防守力量薄弱的阿登地區進入法國,盟軍在阿登山地因為德軍的奇襲完全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德國坦克師強渡馬斯河,5月13日攻陷了法國南部戰略要地色當,而同時德軍B集團軍在空降兵配合下入侵荷蘭、比利時,來吸引跟牽制位於比利時平原一帶的英法盟軍主力部隊,使A集團軍得以更加順利的從法國北部附近通過英法聯軍主力部隊之側翼,來構成曼斯坦計劃中的大包圍。到5月19日德軍裝甲師已經抵達離英吉利海峽只有50英里處。5月24日,德軍裝甲部隊已經逼近法國的北部港口敦刻爾克,但卻在這時接到停止前進的命令。這個命令被證明是致命的失誤,被包圍的盟軍開始執行「發電機計劃」,即敦刻爾克大撤退(保留了反攻的有生力量)。850艘各種類型、動力引擎、大小的船隻艦隊大量跨海集中到敦刻爾克,5月27日開始撤走了第一批士兵,到6月4日時已經有超過33萬人成功逃脫,其中23萬是英國遠征軍。這次的撤退雖為英國避免了全軍覆沒的悲劇,但也喪失了大量的物資和武器裝備,士氣亦一度低落。

閱讀全文

與法國怎麼打德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