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如何失去都靈

法國如何失去都靈

發布時間:2023-08-21 19:18:12

A. 1824年法國統治者

查理十世
查理十世Charles X (全名為:查理·菲利普 Charles Philippe 1757年10月9日-1836年11月6日)(1824年-1830年在位)。

法國波旁王朝復辟後的第二個國王。

查理·菲利普生於凡爾賽宮。他是法國王太子路易最小的兒子,也即是路易十五的孫子,路易十六與路易十八的弟弟。他在即位前的封號為阿圖瓦伯爵。

年輕時生活放盪。1782年隨法軍前去圍攻直布羅陀。政治主張保守,反對向第三等級讓步。1879年法國大革命後,他先後逃亡奧屬尼德蘭和皮埃蒙特的都靈。1791年普羅旺斯伯爵登王位時,任他為攝政王。他是流亡貴族的領袖之一,1795年至1814年間住在英國。1814年路易十八復辟之後回到巴黎,在他周圍集中了一批最反動的舊貴族。

1824年路易十八去世,他登位,稱查理十世。

即位以後推行一系列反民主的政策,明確表示要恢復以前德特權等級,向逃亡貴族發放補償,嚴厲控制出版。他所組的三任內閣都是反動政府。1830年7月,查理十世下令封閉各報刊,並解散議會,修改選舉法,規定只有擁有土地的人才有選舉權。這使他十分不得人心。由於他對天主教的強烈熱情和貴族政治的惡劣,引起人民的強烈敵意。由於人心浮動,自由派強烈不滿,終於爆發了1830年7月革命。起義的人民27日舉事,只經過三天政府軍即潰敗。查理十世倉惶逃往凡爾賽。8月1日,任奧爾良公爵路易.腓力為攝政,翌日宣布遜位,讓位給孫子波爾多公爵亨利五世。但路易.腓力不願從他手中繼任國王,查理十世被迫逃亡英國,後去義大利。終老國外。

B. 歷史上法國鐵面人的真實身份是

法國歷史上的「鐵面人」----法國歷史懸案揭秘

國王不敢殺害的囚犯

一七0三年,也就是路易十四在位的第六十年,一名神秘的人物在巴士底獄(Bastille)里逝世。他已被囚三十四年,一直戴著一具天鵝絨面罩,掩蓋他的真面目。

一位法國公主寄給英國皇室友人的一封信提到這名「老囚犯」。

「多少年來,有個人一直戴著面罩住在巴斯底獄,至死不除。兩名武士永遠守在他身旁,只要他一摘面罩便把他殺死……這裡面必然有些蹊蹺,因為除此以外,他受的待遇很好,住得很舒服,各項供應無缺……沒人曉得他是誰。」

名小說家大仲馬寫的《鐵面人》(The Man in the Iron Mask)那本書,把天鵝絨面罩改成鐵面罩。他的小說使一般人都認為這位身世不明的囚犯,不是法皇路易本人即是他孿生兄弟。但就已知的事實看來,這些神秘事情可能另有更奇異的解釋。

從一六六九年在敦克爾克港被捕起,這個囚犯一直受嚴密防護。他被解往都靈(當時為法國領土)附近的皮諾羅監獄(Pignerol)的時候,獄長聖馬斯(M.Saint-Mars)曾經接到一道指示:「如果他向你談論日常生活范圍以外的任何問題,你便以處死來威嚇他。」

聖馬斯每次調長另一監獄,這名囚犯也隨著移監,一路用轎子抬著他走,轎子用蠟紙密封,以防好奇者窺探。據說他幾乎悶死在裡面。一六九八年聖馬斯調長巴斯底獄,那時候距離這名囚犯被捕已將近三十年,聖馬斯仍奉示施行嚴密戒備,不讓看到出犯人真面目。

那具面罩好像是一種戒備而非懲罰,但是在這段期間,並沒有什麼知名人士失蹤,不知道為什麼要採取如此嚴密的戒備。這可能是由於這名囚犯的面貌跟某一要人極為相似,而面貌相似可能產生很多麻煩。

政治家及學者奎克斯武(Quickswood)勛爵的一項看法與所有已知的事實都符合。他認為這囚犯並非他人,乃是法皇路易十四的親生父。

路易十三與奧地利的安妮結婚後二十二年,一直無所出。黎塞留(Richelieu)紅衣主教是當時法國的實權統治者,如法皇有嗣位人實際對他有利無害,因為嗣君仍可由黎塞留派控制。十四年來,法王與王後一直分居,於是黎塞留沒法為兩人正式和解。在全國震驚的情況下,皇後於一六三八年生下一子,這就是法皇路易十四。

法王與王後從未有過孩子,而且彼此深惡痛絕,因此很可能是黎希留說服皇後,讓一位年輕漂亮的貴族,代表她的丈夫,和她生個兒子。當時在巴黎,姘婦無數的老皇亨利(HenryofNavarre)留下許多私生子,都是路易十三的同父異母弟兄,因而不需在波旁王朝(Bourbon)之外物色面首。也許黎希留很容易就找到一位神采翩翩,而且心甘情願的波旁王朝貴族,並且說服了皇後。除此以外無法解此謎團。

這個孩子在童年時,皇室的人就都說這位年輕的路易健壯而活潑,完全不象他的父親。

如果這個說法不錯,他的真正父親可能被遣送到國外,也許遣到法國領地加拿大。後來他可能認為事過境遷而回到法國,或者希望從目前權威赫赫、自命太陽國王的兒子那裡,求得一項優遇或賞賜。

因為他的容貌太象法皇,他一露面就可能使皇室難堪,甚至影響法皇本身的地位。

把他悄悄殺死是最明快的解決辦法,但是不能這樣做。路易雖非過分謹慎之人,還不至於謀殺親父。另一辦法就是把他完全隱藏起來,使他生活舒適,但除獄吏外不能與任何人接觸。

這個囚犯死時和活時一樣,不露面容,不為人知,甚至入葬時還隱姓埋名。他和其他死在巴斯底獄的人一樣,埋葬時使用假名。這位可能是自命太陽國王的法皇的親生父,在檔案紀錄里名字是尤斯塔奇·道格(EustacheDauger),職業僕役。

1789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憤怒的巴黎市民摧毀了巴士底獄。人們在監獄入口處發現了一行字,寫著:囚犯號碼64389000,鐵面人。那麼鐵面人到底是誰呢?這件事成了一個永遠的謎。

法國哲學家、思想家伏爾泰最早在作品中提到「鐵面人」。他在其著作《路易十四時代》一書中寫道:「這個囚犯毫無疑問是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但他被送往聖瑪格麗特島時,歐洲並無重要人物失蹤。」對「鐵面人」的描述,使後人有了無限的遐想空間。

到底那個神秘的「鐵面人」是何人呢?據說法國國王路易十五、路易十六在18世紀都曾下令對「鐵面人」進行調查,但結果卻無人能知。路易十六曾明確表示要嚴守「鐵面人」的秘密。

迄今為止,人們對「鐵面人」的身份仍有很多種猜測。一種觀點認為,「鐵面人」是路易十四的親生父親多熱。此種觀點以法國社科院院士潘約里為代表。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鐵面人」是當時的警察頭子兼法官拉雷尼。這一觀點是維爾那多在其1934年出版的《皇後的醫生》一書中提出的。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鐵面人」是路易十四時期的財政大臣富凱。也有人說「鐵面人」是義大利的馬基奧里伯爵,但也都缺乏有力證據。

上述任何一種觀點,似乎都有一些道理,但同時也有很多的疑點。迄今為止,「鐵面人」的身份仍舊是個謎。歷史給後人遺留下的難題實在是太多了,有些難題也許將永遠無法解開。

法國大作家雨果曾經寫過一部小說《鐵面人》,小說講述了一個帶著鐵面罩的囚犯,被國王流放到一個孤島上,「鐵面人」經過種種努力,終於逃出了孤島,重獲自由。有意思的是發過另一位大作家大仲馬也寫了一個類似的故事《布拉熱洛公爵》,後來被英國人改編成電影《鐵面人》,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這些有趣的故事並非全部是作家們的虛構,而是根據法國歷史上一件著名的懸案改編成的。

1661年,聖瑪格麗特島上的一座城堡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那是一個身材修長、舉止高雅的年輕人,他的頭上不知被誰罩上了一個特製的鐵皮面罩,無論是做什麼都被嚴令禁止摘下來。在聖瑪格麗特島上關押了一段時間之後,這位「鐵面人」又被秘密地押送到了巴士底獄。在獄中,這位囚犯受到了特殊的優待:住處弄得很舒適,飯菜按他的口味專門做,衣著精美,他有時還可以彈奏吉他,除此還有專門的醫生定期為他檢查身體。他舉止高雅,談吐也很風趣,但對自己的身份卻一直守口如瓶。1703年離開人世,當晚便被葬在了聖保羅教區。隨著他的死去,原本神秘的身世似乎更加神秘了。

據說在18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五、路易十六都曾下令調查過「鐵面人」,但最後都不了了之。傳聞中路易十六曾明確表示:要確保」鐵面人」的秘密,從而使這個「鐵面人」更加引起了後人們的好奇。這是為什麼呢?

有人認為,這個戴面罩的囚犯是當時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長兄,他為人老實忠厚,凶險狡詐的弟弟以陰謀的手段奪走了本該屬於他的法國國王的王位,自己登上了國王的寶座。為了不讓世人知道他的存在,路易十四對親哥哥判處了終身監禁,用鐵面罩掩蓋他的真實面目。反駁這種說法的人認為,皇室的權勢之爭向來萬分殘酷,以兇殘著稱的路易十四既然能奪取王位,為什麼不用毒葯和秘密處死的方式來徹底解決問題,反而大發善心底讓「禍根」活在世上,還給予種種優待,這太不合常情了。

在法國大革命後流傳很廣而且後來影響深遠的一種看法是:這個人是路易十四的生父多熱。根據史料記載,路易十三和王後安娜不合,並長期分居,是擔任首相的紅衣大主教黎塞留從中調和,才重歸於好。但有人猜測當時王後已經與貴族多熱有了孩子。路易十三和安娜王後和好後不久,就省下了路易十四,所有人們一直懷疑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的父子關系。據說路易十四登基後,多熱悄悄向路易十四說出了事情真相。但路易十四害怕丑聞暴露,又不好對生身父親下毒手,只好把他罩上鐵面罩,送到監獄度過餘生,給予最好的照顧,算是對生父的孝順。

19世紀末有人提出了一種看法,這位戴鐵面罩的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當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台前,他的忠實追隨者買通了劊子手,頂替國王死了。為了不被人發現這個秘密,查理一世只好終身隱居在巴士底獄中。安娜的觀點的依據只有一個,就是查理一世和這名囚犯都很喜歡頭披薄被頭。

路易十四時代的國務秘書馬基歐里也被列入懷疑對象之中。但不可否認的是,「鐵面人」之所以成為一個令人費解之謎,關鍵是因為路易十四答應為「鐵面人」保密。因此,所有關於「鐵面人」的資料,在17世紀就被有意識地進行毀壞和掩蓋,留下來的材料不僅零亂不堪,還互相矛盾,漏洞百出。至今未解。

「鐵面人」謎團——路易十四的囚犯

18世紀法國哲學家、作家伏爾泰在《路易十四時代》一書中曾經記載過這樣一件事,1661年,法國聖瑪格麗特島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那是一個身材修長、舉止高雅的年輕人,可他的頭上卻罩著一個特製的鐵皮面罩,無論何時,如果他取下面罩,就會立即被處以極刑。這個神秘的人物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人們紛紛猜測他的來歷和背景。

神秘鐵面人

伏爾泰又接著記載,這位「鐵面人」在聖瑪格麗特島上關押了一段時間之後,又被押送到了巴士底獄。令人費解的是,押解之前,國防大臣盧瓦侯爵曾親自到島上看望他,談話時態度極為謙恭,甚至是畢恭畢敬。更讓人驚奇的是,入獄之時,竟由典獄長馬爾斯先生親自陪同,還和他共進午餐,此後的每一天都是如此,不過典獄長的餐盤邊總是放著一把上了膛的手槍。在巴士底獄時,這位「鐵面人」也受到了和其他犯人截然不同的禮遇。他對自己的處境從無怨言,至於他究竟是什麼人,他緘口不談。就這樣過了40多個年頭,1703年11月19日,之個蒙面犯人在晚10點左右去世,死時看來很平靜,沒有什麼痛楚。第二天,他被葬於聖保羅教堂的墓地中,死者登記名冊上寫著「姓名不詳」。在「鐵面人」去世當天,僕人奉命將其使用過的一切物品,包括衣物、墊子、桌布、床、椅子及各種私人財產全部燒成灰燼,他住的那間牢房的牆壁和地板也被重新粉刷得不留絲毫的痕跡,這是為了防止「鐵面人」留下字跡。據說有一天,「鐵面人」有餐刀在一隻碟子上刻了幾個字,然後把碟子從窗口扔出。碟子被一個漁夫撿了去,他拿去還給典獄長。典獄長問漁夫:「您看過碟子上的字嗎?你拾起碟子時有誰看到過沒有?」漁夫回答說自己不識字,當時也沒有人看見他撿起這個碟子。在確定漁夫不識字後,典獄長對他說:「去吧!不識字讓你撿回一條命。」

身份之謎

伏爾泰的記載就到這里,「鐵面人」的身份成了一個謎。據說路易十五與路易十六都曾調查過「鐵面人」,但最後都是無果而終。「鐵面人」更加迷霧重重,很顯然,「鐵面人」身份尊貴,絕非等閑之輩,他到底是誰?路易十四為什麼將他關進巴士底獄?

在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三個火槍手》一書中,這位「鐵面人」幻化成了路易十四的孿生兄弟,史叫菲利普,由於宮廷傾軋,菲利普被太後囚禁了起來。三個火槍手之一的阿拉宓斯秘密地將他從巴士底獄救出,並代替路易十四坐上王位,反把路易十四關入巴士底獄。但這一計謀被火槍手隊長達爾達尼央識破,他幫助路易十四奪回王位,菲利普則再陷囹圄,並被永遠地罩上了一層面具。

無獨有偶,在電影《鐵面人》中,也認為「鐵面人」是路易十四的孿生弟弟。1661年,首相馬薩林去世,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開始執掌朝政。然而,他奢華無度又非常好戰,也使人民生活陷入困境。當年效忠其父王的劍客只有達塔尼昂仍死心塌地為其賣命,其他三位劍客阿拉米、阿托斯、波爾托則已退隱江湖。路易十四看上了阿托斯之子拉烏爾的未婚妻克莉絲汀。為了霸佔美人,國王派拉烏爾上戰場,不久就傳來拉烏爾陣亡的消息。嗯不下這口氣的阿托斯與另外兩位老搭檔共商復仇之計,他們想起路易十四的孿生弟弟菲利普,這個被囚禁在聖瑪格麗特島上多年的親王。他們設計救出菲利普,並在宮廷舞會上將其與路易十四調包,真正的路易十四從此戴上了鐵面罩。這種戲劇性的演繹似乎也有史可尋,號稱「太陽王」的路易十四在首相馬薩林生前和死後判若兩人,從一個碌碌無為的國王一下子變成了光輝籠罩歐洲的千古明君,這其中難道真有隱情?

毫無疑問,小說和電影的演繹一般富有戲劇性,歷史學家們給出的說法也許更貼近現實。歐洲的歷史學界提出的觀點是,「鐵面人」是路易十四的親生父親——博福爾公爵。根據史料記載,路易十三和王後安娜感情不和,二人長期分居,安娜還有一個情人就是博福爾公爵。後來由於紅衣大主教黎塞留的調和,路易十三和安娜重歸於好,不久,安娜就生下了路易十四。據傳說,其實在和路易十三破鏡重圓之前,王後已經與博福爾公爵有了孩子,因此,路易十四其實不是真命天子。事情敗露後,博福爾公爵被迫離開法國,遠走他鄉。後來路易十四長大,繼位登基後,博福爾公爵悄悄返回,向路易十四說出了事情真相。事關皇室血統和路易十四的皇位,心狠手辣的路易十四本打算斬草除根,可是博福爾公爵畢竟是他的親生父親,於是路易十四決定將其送入監牢,罩上鐵面罩,封緘其口,了卻殘生。

19世紀末,還有一種大膽的猜測被提了出來,說這位戴鐵面罩的其實是逃脫處死命運的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眾所周知,1649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台,成為了革命的祭奠,然而其實死去的並不是真正的查理一世,而是他的替身。真正的查理一世早已經悄悄渡過英吉利海峽,輾轉來到法國,為了保護他的生命,路易十四將其安排在巴士底獄中,隱姓埋名,虛度殘生。

世人的想像力還遠遠不只如此,有些人根據時間上的巧合推斷「鐵面人」可能是法國著名作家莫里哀。1673年2月17日,在演完《沒病找病》最後一幕以後,莫里哀咯血倒下,當晚就逝世了。而巧的是,次日巴士底監獄就來了這位「鐵面人」,因此,有人提出「鐵面人」可能是莫里哀。據一位匿名作家曝露,「鐵面人」其實就是國王最喜愛的法國著名劇作家莫里哀,他對社會上種種極端分子及宗教偽君子的尖銳諷刺,使他在宮廷內豎立了很多敵對者。這位匿名作家認為,莫里哀根本沒有死,而是被他的死對頭設計陷害,送進了巴士底獄,隱姓埋名,與世隔絕,一關就是40年。這種說法很快遭到了大家的質疑,因為莫里哀患有重病的確是事實,而且當晚他死在劇院舞台上,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再說當時他已經是51歲的中年人了,和伏爾泰筆下描寫的青年人也不是十分吻合。再者,如果這些人憎恨莫里哀,大可將其治死,何苦費心費力關他40年呢?

法國歷史學家托拜思與巴黎國立圖書館的一名管理員一起,反復研究、對比了所有曾在巴士底獄囚禁的犯人檔案材料,最後得出結論:法國歷史上的「鐵面人」既不是路易十四的孿生兄弟菲利普,也不是什麼路易十四的生父,更不是早已命絕的查理一世,而是一個地位卑微的義大利人馬基奧里伯爵,將其變成「鐵面人」關在牢中的就是路易十四。

事情是這樣的,馬基奧里伯爵是義大利貴族,他正直有才華,後來成為了義大利國王的寵臣。當時,路易十四正意圖佔領同法國接壤的義大利卡贊列要塞。該要塞位於波河河岸,都靈以東,是通往米蘭的要道,戰略地位顯而易見,它是法國涉足義大利北部的關鍵。當時,義大利國王就派了馬基奧里伯爵同法國人談判。路易十四當即許諾給馬基奧里一塊價值連城的鑽石和200個金路易,要求他促成此事。並答應事成之後,另有重金酬謝。

可是,馬基奧里並不是貪圖錢財,忘恩負義之輩,他根本不屑干這種出賣本國領土換取榮譽和地位的勾當。於是,他給義大利另一位當朝重臣曼安斯基公爵的夫人寫了一封信,揭露了這筆駭人聽聞的「交易」的全部底細。哪知道公爵夫人早就與路易十四暗通款曲,將詳情全部告知了路易十四。路易十四羞憤難當,暴跳如雷,秘令立即捉拿馬基奧里並想永遠地囚禁這根眼中釘。可是,根據當時的國際法,這樣拘禁一個外國人是行不通的,於是路易十四一邊偽裝了馬基奧里伯爵在渡河時不慎被激流淹死的假象,一邊向義大利惺惺作態,表示惋惜,而背地裡早將馬基奧里秘密收押起來,並罩上了一副鐵面具。

C. 介紹一下拉文納戰役

拉文鈉戰役發生於義大利戰爭期間(義大利戰爭發生於:1494年~1559年) 15世紀末,義大利的強鄰法國和西班牙,在爭奪亞平寧半島的斗爭中矛盾激化,終於導致了持續半個多世紀的義大利戰爭。這場戰爭原本是義大利的強鄰為宰割和瓜分義大利而發動的,後來演變成了爭奪歐洲霸權的戰爭。
這次戰爭分為三個時期,拉文鈉戰役為第二時期的一次戰役。
第一時期(1494—1504)
這一時期的特點基本上是法國爭奪那不勒斯王國。那不勒斯國王斐迪南一世死後(1494年1月),法王查理八世宣布作為昂茹王朝(屬於法蘭西王朝的旁系)的繼承人有權佔有斐迪南一世的領地。1494年8月底,查理八世率兵(3.7萬人,其中包括瑞士雇傭兵;野炮136門)越過阿爾卑斯山脈,向那不勒斯開進。皮埃蒙特軍隊(2.3萬人)在阿斯蒂地域與查理八世軍隊匯合。陸軍作戰得到法國艦隊保障。義大利北部和中部各國對查理八世未作認真抵抗,使其得以穿過羅馬全境(1494年12月31日)。1495年1月,查理八世接受羅馬教皇任命他為那不勒斯國王的授職書(委任和批准神職人員的職位和教職的詔書)後,於2月23日進占那不勒斯。法軍的掠奪和暴行和徵收新的捐稅激起了義大利人民的憤慨。義大利各國首腦害怕法國勢力的加強和發生全面起義,於1495年3月建立了「神聖同盟」(或稱「威尼斯同盟」),以驅逐法軍。參加同盟的有威尼斯、米蘭和羅馬教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和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也加入了同盟。1495年7月6日,法軍在福爾諾沃(帕爾馬附近)與「神聖同盟」軍交戰,遭到失敗。法軍直到1495年10月才得以突向北方。1496年12月,法國撤出那不勒斯王國。
1499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二繼續奉行先王政策,遠征米蘭公國。路易十二在1499—1500年的幾次交戰中獲勝,相繼佔領米蘭和倫巴第。1501—1502年,根據條約規定,那不勒斯王國由法西兩國軍隊共同佔領。但1503年春,法西兩國因一些有爭議地區的問題而爆發戰爭。1503年12月29日加里利亞諾河畔一戰,西軍獲勝,法國被迫放棄那不勒斯王國,使其淪為西班牙領地。
第二時期(1509—1515)
這一時期從康布雷同盟(1508年12月建立,盟員有羅馬教皇、神聖羅馬帝國、法國和西班牙)對威尼斯共和國發動的戰爭開始。佛羅倫薩共和國、費拉拉、曼圖亞及其它義大利國家先後加入了康布雷同盟。1509年4月,羅馬教皇禁止威尼斯作禮拜和舉行宗教儀式。1509年春,法國出兵威尼斯,占
義大利戰爭
領了它在倫巴第的領地。1509年5月14日阿尼亞代洛(米蘭附近)一戰,擊敗了威尼斯軍隊,取得重大勝利。法國勢力在義大利西北部日益加強引起了力量的重新組合。1511年10月,威尼斯、羅馬教皇、西班牙、英國和瑞士各州訂立同盟(「神聖同盟」),目的是將法國侵略軍逐出義大利。路易十二獲悉此情況後,下令駐意法軍統帥富瓦,加斯東·德轉入進攻。法軍(2.5萬人、火炮50門)向拉韋納推進,企圖攻佔該城。德卡敦總督率領西班牙軍隊(1.6萬人、24門火炮)馳援拉韋納守軍。1512年拉韋納一戰,西軍被擊潰。但由於政治形勢的變化,法國沒能把戰術勝利發展為戰略勝利。「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從法軍召回德國雇傭兵,而瑞士雇傭兵則投向威尼斯軍隊。在這種情況下,法軍被迫退卻,並於1512年年底放棄倫巴第。法蘭西斯一世1515年即法國王位,重新開戰。法軍在馬里尼亞諾附近(1515年9月13—14日)擊潰米蘭公爵的瑞士雇傭兵。根據法西兩國簽訂的努瓦永和約(1516年8月),米蘭歸屬法國,那不勒斯歸屬西班牙。
第三時期(1521—1559)
這一時期以1519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後,法西兩國瓜分義大利的戰爭為標志。這一時期爆發6次戰爭,被捲入戰爭的有羅馬教皇、威尼斯、瑞士、英國和土耳其。查理五世力圖把法軍從北義大利驅逐出去,繼而實現南北領地的統一,他事先得到了英國、羅馬教皇、曼圖亞和佛羅倫薩等國的支持。威尼斯是法國國王的同盟軍。1521年戰爭爆發。1522年4月,法軍在比科卡戰中失利,德國雇傭兵首次打敗了擔任法軍突擊力量的瑞士雇傭兵。這次戰役並未決定戰爭的勝負。法蘭西斯一世率重兵越過阿爾卑斯山脈佔領了米蘭,爾後逼近帕維亞。帕維亞一戰法軍失敗,法蘭西斯一世被俘。法蘭西斯一世獲釋後,拒不承認1526年在馬德里簽訂的條約,並加入羅馬教皇在英國支持下建立的旨在使義大利擺脫西班牙桎梏的同盟(科尼亞克同盟,1526年5月)。參加同盟的還有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
1527年,義大利戰爭再度爆發。雙方各有勝負,1529年法國國王戰敗,被迫於1529年8月與羅馬帝國簽訂和約並放棄對義大利的爭奪。然而法蘭西斯一世於1536年再度挑起戰爭,佔領皮埃蒙特和薩伏依。1538年,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在尼斯簽訂為期10年的停戰協定。但法國出使土耳其蘇丹的兩位使者在米蘭公國境內被殺,成為1512—1544年戰爭。查理五世與英國國王結成同盟。法國的盟國有丹麥、瑞典、奧斯曼帝國。1513年,法土聯合艦隊攻佔尼斯。1544年,法軍在圍攻卡里尼亞諾要塞(都靈以南)期間,在切雷索萊附近取得了輝煌勝利。然而,由於羅馬和英國軍隊攻入法國境內,法國被迫於1544年9月在克雷普簽訂了重申1529年康布雷條約基本條款的和約。1551年再度爆發的義大利戰爭一直延續到1559年,法西兩國被迫簽訂了卡托—康布雷西和約(1559)。這一和約結束了法國對義大利的擴張,鞏固了西班牙在米蘭公國、那不勒斯王國、西西里島和撒丁島的統治地位,並使義大利仍處於政治上分裂的局面。
其實歷史意義和影響並不大。正如前面所說的「1512年拉韋納一戰,西(班牙)軍被擊潰。但由於政治形勢的變化,法國沒能把戰術勝利發展為戰略勝利。」這僅僅是法國的一次戰役的勝利,殲滅了將近9000西班牙軍,暫時佔領了拉文納周圍地區,沒有因此而使整個戰爭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而後,法國又因為出征義大利的僱傭軍中那些德意志士兵等四散離去,在另一場戰役:納瓦拉戰役中戰敗,將拉文納戰役取得的暫時成果全部丟棄了。

閱讀全文

與法國如何失去都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