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國什麼時候拿過世界盃冠軍
法國隊曾在1998年和2018年奪得過世界盃的冠軍。
1998年,世界盃在法國舉辦,決賽中羅納爾多雖然首發,但是卻魂不守舍。
巴西隊其他隊員也因為羅納爾多的不在狀態一起低迷,上半時齊達內利用其以往被認為是弱項的頭槌,兩次接到角球,頭槌破門。
下半時雖然德塞利被罰下,但球隊依然頑強,並在終場前,由珀蒂將比分鎖定為3:0。
法國隊伍棚成為歷史上第七支奪得世界盃冠軍的球隊。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法國隊同樣一路過關斬將。
雖然在決賽中碰上了由莫德里奇帶領的克羅埃西亞,但最終憑借著姆巴佩的強勢崛起,以及對手的大禮,法國4比2戰勝對手,成功站在世界之巔。
世界盃介紹:
國際足聯世界盃,簡稱「世界盃」,是由全世界國家級別球隊參與,象徵足球界最高榮譽,並具有最大知名度和影響螞橘橘力的足球賽事。
世界盃每四年舉辦一次,任何國際足聯會員國(地區)都可以派出代表隊報名參加這項賽事。
巴西國家隊是悶團奪得世界盃冠軍最多的球隊(5次),並且在3奪世界盃後,永久地保留了前任世界盃冠軍獎杯——雷米特杯。
現代足球發源地為英格蘭,其代表隊在1966年首奪世界盃。
而現在的世界盃獎杯是大力神杯,由4奪世界盃冠軍的德國在1974年首次捧杯並一直沿用。
2022年12月18日,在2022卡達世界盃足球賽決賽中,阿根廷隊與法國隊在常規時間和加時賽戰成3比3平,通過點球大戰,阿根廷隊以總比分7比5獲勝,奪得冠軍。
⑵ 英國是如何踩著法國肩膀登上世界之巔的
英國與法國的羈絆可以說幾乎貫穿了兩個國家的歷史。一切還要從1066年說起。1066年初,英王懺悔者愛德華(1042~1066在位)死後無嗣,威塞克斯伯爵哈羅德二世被推選為國王。諾曼底公爵威廉以愛德華曾面許繼位為理由,要求獲得王位。拉開了史上著名的「諾曼征服」。從這之後,威廉一世建立起強大的王權統治,沒收反抗的盎格魯薩克遜貴族土地,分封給隨他而來的法國封建主。對於英國,威廉一世主要依靠法國貴族進行統治。在統治機構、法律上仍沿用英王舊制。1086年,他召集封臣,令這些人一律向他行臣服禮及宣誓效忠,建立了英國封建主都須以對國王效忠為首要義務的原則。
就在英國一步步走向霸主地位的途中,法國國內卻動盪不安,最明顯的就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時期,而英國國內環境一直是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這也使後者在這場權利的馬拉松之中能夠厚積薄發。(李婉婷)
⑶ 法國小組賽法國被淘汰原因在誰
球員之罪
法國隊從來不缺少大牌球星,無論是亨利、里貝里、阿內爾卡、阿比達爾,或者是馬盧達和古爾庫夫,個個都是俱樂部中響當當的人物,然而球隊的實力不是球星的累加,於是,當隊員們互不信任,缺乏默契的時候,「高盧雄雞」立刻變成了一盤散沙。
彷彿是遭到了命運的詛咒,法國隊的幾名主力球員先後出事。前有亨利的「上帝之手」,後有里貝里的召妓丑聞,如今再加上阿內爾卡的一句臟話,法國隊的主力之中竟然已找不出一個清白之人。這也罷了,一代「球王」馬拉多納也曾將球拍進球門,並且在生活上頗不檢點,但這些都沒有影響「馬大帥」在場上的狀態。法國隊就不一樣了,曾經的「槍手」核心如今已經淪為巴薩的豪華替補,而拜仁的「凱薩大帝」在度過了傷病纏身的一個賽季後,狀態依然忽高忽低,實在難以擔當國家隊核心的重任。
而剩下的人也好不到哪去,老將加拉因為當不上隊長跟多梅內克鬧別扭,在新聞發布會上玩起了「失蹤」;被視為「齊達內接班人」的古爾庫夫在國家隊中弱點盡顯,與隊友的交流障礙已經嚴重影響到他的發揮。《隊報》記者注意到,每次訓練,古爾庫夫就像一個「小男孩」一樣跟在老大哥圖拉朗的身後,與別的球員則鮮有交流;除了這兩人外,法國隊後衛埃夫拉也是個不得不提的人物,作為國家隊新任隊長,埃夫拉的愛國情懷毋庸置疑,單是在奏國歌時淚灑球場的一幕就足以說明問題。但他顯然沒弄清楚足球隊長與小混混頭目之間的區別,在國家隊的內訌中,他非但沒有息事寧人,反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埃夫拉)根本沒有帶上隊長袖標的能力、魅力和品格,」《巴黎人報》的評價可謂一語中的
教練之罪
多梅內克的固執眾所周知。上任以來,外界對於他的質疑始終沒有間斷,但這位身披黑衣、滿頭銀色卷發的老人總是固執地佇立在場邊,嘴中念念有詞,彷彿在進行一出塔羅牌占卜的好戲。
他的固執曾讓法國隊步入天堂:2006年德國世界盃上,他將齊達內、圖拉姆和馬克萊萊重新召回隊中,幫助「高盧雄雞」一路橫掃西班牙、巴西和葡萄牙等強隊,挺進決賽。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同樣出於固執的秉性,他可以將在尤文圖斯隊有上佳表現的特雷澤蓋拒之門外,可以將表示不適應「單箭頭」的阿內爾卡硬推上中鋒位置,可以將習慣了左路包抄的里貝里塞到中路,甚至在433和4231的陣型上,他也可以朝令夕改,反復試驗,最終將法國隊帶上一條絕路。
雅凱曾說,主教練不僅需要對隊員解釋戰術,也應該向公眾、媒體進行適當的說明。而多梅內克恰恰缺少與外界的溝通。在人們對他的指責中,聽到最多的詞語莫過於「傲慢」、「性格障礙」、「脾氣古怪」等。法國隊在歐錦賽輸球之後,他當著億萬觀眾向女友求婚,也許在浪漫而隨性的他看來,這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舉動,但卻激怒了法國民眾。「在人們傷心難過的時候,他卻語出驚人。他(多梅內克)應該明白,自己首先是法國隊主教練,然後才代表個人,他對法國國家隊負有責任,」在此方面普拉蒂尼對他的批評可謂中肯。
此外,在法國隊球員當中,多梅內克也沒有樹立起真正的權威。他的隨和可以拉近與隊員的距離,但也帶來了更多的不信任。與曼聯隊教頭等人相比,他遠不是那個能夠控制更衣室氣氛的「鐵帥」。小貝牛吧,照樣被「福爵爺」飛起的球鞋擊中左眼上部,「萬人迷」就此「破相」,但即使日後遠走皇馬隊,也未敢對教練表示不滿。
許久以來,多梅內克都將占星術和心理學視為足球以外的最大愛好,不過這一次他失算了,法國隊需要的不是神秘莫測的「占星師」,而是一位「拿破崙式」的鐵血主帥,但願許多年後,他在回憶起這段不堪回首的經歷時,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
媒體之罪
將法國隊的失利歸罪於媒體,大概會有很多人表示反對,然而對法國這個媒體權利至高無上的國家來說,這一點卻不幸成為了現實。早在世界盃歐洲區預選賽的時候,「高盧雄雞」就是媒體批評的焦點,無論是否懂足球,都可以對國家隊評頭論足;報紙上刊登的民意調查雖然形式各異,問題也不盡相同,但幾乎都在講述著同一件事情,那就是法國隊不受歡迎,主教練多梅內克令人倒盡胃口。或許在媒體的眼中,這是一種鞭策甚至鼓勵的方式,但它造成的後果卻是民眾與球員之間的相互誤解。
在媒體的加油添醋下,法國隊的負面新聞不斷見諸報端。去年9月5日進行的一場世界盃預選賽中,「高盧雄雞」在先進一球的大好形勢下自擺「烏龍」,被羅馬尼亞隊扳平。7日,《巴黎人報》就曝出猛料,宣稱隊長亨利因不滿多梅內克執教方式,在一次會議上對後者「怒言相向」,該消息一經披露,立刻引發法國媒體和足球界一片嘩然。在人們的議論聲中,處於風暴中心的亨利不得不離開訓練基地,前往法國電視1台進行公開澄清。
在本屆世界盃小組賽期間,法國媒體的惡意炒作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法國隊被墨西哥隊擊敗的第二天,《隊報》透露了一條爆炸性新聞,報道稱,主力前鋒阿內爾卡因在與墨西哥隊的比賽中辱罵主教練多梅內克被中途換下,間接導致了法國隊的敗北。當天下午,法國足協宣布,阿內爾卡被開除出國家隊。對此,足協主席讓·皮·埃斯卡萊認為,比賽中的爭論在所難免,阿內爾卡的做法也欠妥當,但媒體的曝光使其演變成了一起「國家事件」,一件原本並不嚴重的事情就這樣走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時代之罪
即使是普通人,也有個高潮低潮、命運轉合之時,更何況是一支由11人組成的球隊,從1998年世界盃的一飛沖天,到德國世界盃的後來居上,法國隊的球員們已經習慣了跟隨齊達內踢球的日子。正是有了這位「指揮官」的存在,隊員們可以在不知所措的時候把球放心地交給齊達內,等待他的發號施令,等待他的精妙一傳,等待他的扭轉乾坤,法國隊的中場因此被梳理得條框分明,進攻也曾行雲流水,咄咄逼人。
然而,在齊達內退役之後,國家隊過分依靠這位「藝術家」的弊病顯露無遺。德國世界盃決賽,齊達內犯規下場,隊員心裡發虛,點球負於義大利隊。南非世界盃預選賽,沒有齊達內,法國隊進攻無力,破門乏術,不光彩地勉強晉級。
現在的法國隊,已經沒有一人能在逆境中站出來為隊友指點迷津,人們只看到「勞模」里貝里滿場救火、分身乏術;在阿森納隊當慣了核心的亨利懶洋洋地守在門前,等待隊友傳球,而古爾庫夫呢,此君狀態好時「雖千萬人吾往矣」,攻城拔寨無所不能,狀態差時則徹底蒸發、人影不見。
換句話說,法國足球需要的不是大牌球星,而是一名能夠統帥全隊的精神領袖,有了普拉蒂尼,法國隊就是歐洲冠軍;有了齊達內,法國隊就能拿到世界冠軍。而沒有領袖的「高盧雄雞」卻會喪失靈魂,從一個超級強隊淪為二流甚至三流球隊。如今,一盤散沙的法國隊就是一個明證。
從12年前的世界之巔,到現在的苦苦掙扎,法國足球正經歷著更新換代的陣痛;在2010這個本該充滿歡樂的世界盃之年,法國球迷所能做的就是祈禱下一個齊達內的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