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各國的節水措施有那些
國外先進的節水措施
(一)美國節水措施
在美國的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中採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減少水源消耗和流失,進行合理用水、節約用水。包括:保護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水源重復利用,側重於對城市污水進行處理,再作為灌溉水源;調節河川徑流;選育抗旱品種;引水補給地下水;減少蒸發,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調整作物種類和市場供應等。當前,美國發展節水灌溉農業主要採用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和農業技術相結合,以取代傳統的單一的地面灌溉技術,農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已達70—80%。
(1)美國圖森市的節水措施
圖森市位於亞利桑那州的中南部,夏季炎熱,氣溫常超過37.8攝氏度。該市的高峰用水是由夏季的高溫期決定的。該市年平均降水量為245毫米,其中約有一半發生在夏季,而年平均蒸發量卻高達1524—1778毫米。
在圖森市水廠的許多門類的用水戶中,有些用水戶從性質上講屬於季節性用水:冬季用水很少,用水量也較穩定;夏季用水量較大,且隨氣溫和降雨情況而達到高峰。1974年夏季,圖森市經歷了歷史上最炎熱的旱季,市內水井已無法滿足高峰用水的要求,供水系統在局部地段停水,送水壓力下降。為了正常送水,圖森市削減了高峰用水量,使用水量不受季節的影響。推行這項計劃後各類用水戶逐步調整了他們的室外用水方式,每人每天的總用水量已由1974年的776.5升下降到目前的約549.2升。
(2)美國加州居民的雨水收集系統
1975—1977年,美國加州發生了乾旱,迫切地需要探求適當的供水方案。一般說來,在農村居民用水的最可行辦法是從屋頂收集雨水,使其匯集存儲到一些容器內,而後提供使用。雨水的收集,完全可以滿足低限度的家庭用水需要。
(二)以色列節水灌溉措施
以色列地處乾旱半乾旱的沙漠地帶,北部降雨量為700—800mm,中部為400—600 mm,南部僅有25 mm。為克服降水不足問題,以色列大力開發灌溉地。目前43.7萬hm2耕地中,19.3萬hm2(約占總耕地面積的44.2%)為水澆地,每年農業灌溉用水達11.8億m3,其中有9億m3為可飲用水。農業灌溉方法是壓力灌溉,主要是滴灌和噴灌,水的利用率分別可達95%和80%,而且全部採用電腦管理,利用水分感應器自動調節灌溉,包括灌溉時間、次數、間隔、灌溉量等。根據以色列水法,國家境內所有水均為國有,由水委員會統一管理,包括制定政策、確定水使用配額和制定水資源的開發計劃等。為了鼓勵農民節約用水,一方面要求農民交付水費,另一方面規定在配額范圍內後一半配額的水價高於前一半。目前灌溉業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開發非飲用水資源,如廢水、洪水、鹽鹼水等,保證不斷增加農業用水。
在90年代初期,噴灌和滴灌技術已分別應用於全國種植面積的25%和75%。農田和草坪一般使用噴漠和滴灌,且高度自動化,全部由電腦控制,每台中心電腦控制周圍幾十甚至幾百公頃的土地。滴灌技術已廣泛應用到全國各地。噴灌和滴灌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使每公頃土地的灌溉用水量減少了1/3。而且,全國70%的污水經過處理用於農業灌溉。
( 三) 澳大利亞節水措施
澳大利亞有70%的地區雨量在500毫米以下,易發生旱災。全國地面水源不多,平均年徑流量僅有3454億立方米。雖然地下水豐富,但60%是自流井區,可利用的水源只有176萬平方公里。澳大利亞不斷採用新的節水灌溉方法。把12厘米的滴水管埋入地下,把水和肥料溶液直接滴灌在西紅柿等作物的根部,不但節省大量水肥,而且可收獲90%的優質蔬菜,而傳統的灌溉方法只能收獲到60%—70%,這種灌溉方法使多餘的肥料不致污染水渠。又如在果園中,春季落葉對果樹不澆水或少澆水,抑制果樹生長,進入夏季則多灌水以促進水果的生長。這種方法使果樹長得矮小,不需過多澆水和修剪,但水果產量卻增加了。試驗表明,可節省用水20%,增產水果20%。多數果園已採用了這項措施。
(四)前蘇聯節約用水的措施
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單位土地面積上的水量和人均水源量的分配極不均衡,數字差距多達數十倍。前蘇聯有11萬億立方米的大氣降水,其中約有40%被轉化為河川徑流。但地區分布極不均衡,在佔耕地面積90%和占工業產值80%的一些發達地區只有全前蘇聯水資源的24%,而其中一些對水資源有特大需求的南部地區卻只擁有約16%的可用水資源。除了以上這些不足外,前蘇聯河川的重要特徵是時間上的分配也不平衡。為了解決這些不足,只有通過大型引水調水渠道實現從其它流域調水和修建許多季節性調節水庫來解決嚴重的缺水問題。
為了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前蘇聯制定了一系列節水措施:(1)對城市污水作三級處理而後加以利用;(2)將地表徑流處理後使用(3)研究利用工礦企業的排水;(4)抽用礦坑水和工礦區地層水;(5)沿海地區開發利用海水;(6)有些設備採用空氣冷卻,不使用水冷;(7)加大發電單機容量;(8)加強水管理和處理工作;(9)採取累進水費制等。
(五)印度節水與合理用水措施
在印度的許多地區,地表水比地下水豐沛,但很多渠道中地表水的供應常常是不穩定的,有時甚至嚴重不足,所以地下水補充地表水顯得越來越必要。地下水補充渠道水增加了渠水的供應量,在渠道水供應低峰期或在進行年度維修渠道關閉期間,地下水可直接用於灌溉。在許多地區,潛在的地下水可以有效地與地表水結合進行集約灌溉。
由於降水時間過於集中,為控制雨水流失,印度採取利用農田集水區的水塘攔蓄地面徑流,使乾旱地保存雨水,以便在旱季時進行補充性灌溉。這種作法可節省灌溉用水,並可對旱季時灌溉用水不足給予補充,以保證作物的正常生長和穩產、高產。
在灌溉技術方面,印度為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防止土壤鹽漬化,要求根據地區水位深度確定灌溉方式。由於水資源季節性供應不平衡,研究部門提出在雨季到來之前,在各河流附近抽取大量地下水進行灌溉的方案,以達到降低地下水位,使雨季洪水能更多滲入地下之目的。這就要求在旱季到來之前,採用定量供水,循環灌溉等方式,力求節約水資源。
㈡ 法國遭遇史上最嚴重乾旱,他們該如何保障居民用水
受極端天氣的影響,法國遭遇了較強乾旱,很多地區都出現了缺水的情況。因此為了保障居民能夠正常用水,當地政府也應該採取一些強有力的措施對其進行有效的解決,像用水的調度問題、集中對水資源進行消毒、滅菌工作等等。
最後用水量的不斷加劑導致供水壓力的提升,因此分時段供水也能夠有效的緩解用水緊缺的難題。在一些地區可以對違法取水的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甚至在消防栓或者其他渠道要加強人員看守,因為很多公司都會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而採取偷水行為,這樣的做法對於供水壓力會造成很嚴重的干擾。此外在各個城區應該籌備應急送水車,這樣當小區出現缺水情況的時候,也能夠及時給他們送去水資源,避免各種違法行為的出現和發生,給居民的生活帶來極其嚴重的不便。
㈢ 環境問題 地理 急!!
全球變暖的原因很多,概括以後有以下幾點:
1.人口劇增因素
近年來人口的劇增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這也嚴重地威脅著自然生態環境間的平衡。這樣多的人口,每年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將是一驚人的數字,其結果就將直接導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地增加,這樣形成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將直接影響著地球表面氣候變化。
2.大氣環境污染因素
目前,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已構成一全球性重大問題,同時也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現在,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已經明確指出了自上個世紀末起地球表面的溫度就已經開始上升。
3.海洋生態環境惡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變化是呈不斷地上升趨勢,根據有關專家的預測到下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採取及對措施,將直接導致淡水資源的破壞和污染等不良後果。另外,陸地活動場所產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學廢料和固體廢物等不斷地排入海洋;發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類活動而引發的沿海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等都是導致海水生態環境遭破壞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蝕、沙化等破壞因素
5.森林資源銳減因素
在世界范圍內,由於受自然或人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積正在大幅度地銳減。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給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已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關注。酸雨能毀壞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歐洲和北美洲,多數酸雨發生在發達國家,一些發展中國家,酸雨也在迅速發生、發展。
7.物種加速絕滅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類的一項寶貴資源,而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據全球環境監測系統水質監測項目表明,全球大約有10%的監測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紀以來,人類的用水量正在急劇地增加,同時水污染規模也正在不斷地擴大,這就形成了新鮮淡水的供與需的一對矛盾。由此可見,水污染的處理將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廢料污染因素
不斷增長的有毒化學品不僅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嚴重的威脅,而且對地球表面的生態環境也將帶來危害。
10地球周期性公轉軌跡的變動
地球周期性公轉軌跡由橢圓行變為圓形軌跡,距離太陽更近。根據某科學家的研究地球的溫度曾經出現過高溫和低溫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規律性的。
危害是
全球氣候升溫將致全球農業減產。原因如下:全球變暖會使較為寒冷的高緯度地區的農作物生長期延長,產量相應增加。但是氣溫的升高也會使中緯度地區極端天氣增加,地表的蒸發加大,地下水位下降,旱情趨於加重。氣溫升高會使低緯度的高溫和伏旱加劇。這些都會造成中、低緯度地區糧食產量下降。而世界上主要產糧地區是分布在中、低緯度地區,高緯度地區的耕地面積有限,因此高緯度地區所增加的糧食產量遠遠不能補償其他地區糧食的減產。
全球暖化南太小島即將沒頂。全球暖化使南極和北極的冰層迅速融化,海平面不斷上升,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顯示,即使海平面只小幅上升1米,也足以導致5600萬發展中國家人民淪為難民。而全球第一個被海水淹沒的有人居住島嶼即將產生——位於南太平洋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島嶼卡特瑞島,目下島上主要道路水深及腰,農地也全變成爛泥巴地。
農地積水瘧疾肆虐。穿著傳統服飾向來樂天知命的卡特瑞島人,幾百年來遺世獨立,始終保持著傳統生活模式,但他們卻因人類對環境的破壞造成全球暖化,令他們將面臨被海水淹沒的命運。卡特瑞島環保人士保羅塔巴錫說:『他們已經持續被海洋力量攻擊,還有持續不斷的洪水,原有的地區都被改變了,被破壞殆盡,幾乎所有的地方都被海水淹沒了。目前,島上原來的主要道路現已水深及腰,原來種植椰子樹的農地也全成了爛泥巴地。更不堪的是,招致蚊子蒼蠅叢生,瘧疾肆虐。專家預測,過不了幾年,卡特瑞島將被完全淹沒在海里,全島居民遷村撤離勢在必行。
亞馬孫的亞馬遜雨林逐漸消失。而位於南美洲、全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遜雨林正漸漸消失,讓全球暖化危機雪上加霜。號稱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涵蓋了地球表面5%的面積,製造了全世界20%的氧氣及30%的生物物種,由於遭到盜伐和濫墾,亞馬遜雨林正以每年7700平方英里的面積消退,相當於一個新澤西州的大小,雨林的消退除了會讓全球暖化加劇之外,更讓許多隻能夠生存在雨林內的生物,面臨滅種的危機,在過去的40年,雨林已經消失了兩成。
關於北京的環境問題
關於今年北京不下雪的問題,是因為降雪是由幾個因素決定的。除了要有冷空氣南下以外,還需要水汽條件,從北京的角度來說,水汽主要來源於兩條渠道。一條是由西南暖濕氣流從長江以南帶來的水汽,尤其帶來的降雪,往往具有雪量較大、降雪時間長的特點,也經常成為北京地區降雪的主力因素;而另一條水汽來源,則是由偏東風氣流從渤海、黃海等地區帶來的水汽,不過由於其通道輸送長度比較短,其降雪特徵為雪量小。西南暖濕氣流主要來源於孟加拉灣,而今冬的大氣環流有些異常,造成了孟加拉灣水汽很難輸送到我國大陸;另外冬季大陸季風控制北京,大陸季風比較干,空氣中含水量低,今冬影響我國的冷空氣較為頻繁,路徑偏東偏北,除東北外,我國大部地區空中氣流以西北氣流為主,也就是大氣環流在中緯度地區盛行西北環流,西北氣流為下沉氣流不易形成雨雪天氣。
從歷史來看,北京市的冬季降水量一直不大,12月至第二年2月的降水量通常約10毫米,因此冬季沒有降水的情況也不能說不正常。追溯歷史,上一次出現幾乎沒有降水的冬季是1970年。不過今年冬季從2008年10月24日開始,城區內便沒有出現過降水的情況,確實非常罕見。去年12月至今,先後有4次寒潮天氣橫掃本市,但都是以大風降溫為主。今年冬季北京主要盛行的是西北風,這就不利於這兩股水汽的輸送。而偶爾通過大氣環流變化形成的東風或西南風,今年也基本沒有形成,所以水汽輸送基本上就斷掉了。
目前大部分氣候學家認為全球變暖,會造成極端天氣的增加。隨著全球性變暖,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正在增加,不過全球性變暖如何影響極端天氣的出現,之間的必然聯系是什麼,目前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關於沙塵,如果旱情持續下去,降水異常少,土壤失墒快,很有可能在立春之後,北方地區歷來的春季沙塵暴現象次數會相應增多,北京當然也不例外。而且北方地區氣溫高,氣壓較低,一旦有強冷空氣來襲,水平氣壓梯度力加大,引起大風天氣,更易導致沙塵天氣。
另外,根據「大寒小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等民間諺語,有可能北京今夏發生旱災,不過現在全球氣候異常,到底怎樣很難講。
地球升溫使地球在多個方面發生了變化,其中的一些變化本身也會抑制地球升溫的趨勢。
其一,地球升溫使地球上的部分冰雪消融,全球液態水總量增加。而液態水的比熱高於冰雪,因溫室效應而增加的熱量因為地球上液態水總量增加而未使水的溫度顯著上升,因溫室效應而增加的熱量雖然使地球上的岩石、土地等溫度顯著上升,但由於其與地球上的液態水發生熱交換,使整個地球不再顯著升溫,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溫室效應,延緩了地球上冰雪的融化。
其二,地球升溫使地球上的綠色植物生長旺盛,其光合作用比地球升溫前吸收了更多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主要部分),固定了一部分溫室氣體,使這部分溫室氣體不再阻止地球上的熱量向外輻射,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溫室效應。
地球升溫使地球上液態水總量增加,綠色植物吸收更多溫室氣體,反過來延緩了地球升溫的趨勢,有利於達到均衡。當然,隨著地球升溫趨勢的緩解,地球上液態水增量和被吸收的主要溫室氣體增量越來越小,如果不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地球又會升溫,在地球上引起新一輪的液態水總量增加和綠色植物生長峰值,再次延緩地球升溫的趨勢。所以,在不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情況下,上述均衡會交替地形成和打破,如此循環使地球氣溫較之以前發生更大的波動,而不是單調遞增;而如果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或將排放的溫室氣體固定,可平復地球氣溫的波動。
世界上的森林主要分為寒帶(北方)森林、溫帶森林和熱帶森林三類。據專家介紹,今天的森林生態系統,是大自然經過8000年的進化才逐漸形成的。今天,所有的原始森林都淪為伐木業大規模開采利用的目標。在熱帶地區,許多現在已盪然無存的森林就是在過去的50年被砍伐一空的。僅1960年至1990年,就有超過4.5億公頃的熱帶森林被吞噬,佔世界熱帶森林總面積的20%;還有數百萬公頃的熱帶森林在砍伐、農田開墾和礦產開采中退化。
而且,全球的非法砍伐和非法木材產品交易還在繼續加劇,尤其是在擁有熱帶森林的發展中國家和政府執法不力的俄羅斯等國。而國際市場對廉價木產品的需求,又進一步惡化了這一狀況。
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小組根據氣候模型預測,到2100年為止,全球氣溫估計將上升大約1.4~5.8攝氏度(2.5~10.4華氏度)。根據這一預測,全球氣溫將出現過去10,000年中從未有過的巨大變化,從而給全球環境帶來潛在的重大影響。
我們的呼籲為了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請節約使用每一滴淡水。
為了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請多種植樹木減慢沙化。
為了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請不要再用一次方便袋。
為了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請不要隨意扔廢舊電池。
為了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請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為了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請每人都愛護花草樹木。
為了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請您積極宣傳保護環境。
為了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請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 食:
一、4月22日地球日吃素一天。(畜牧業消耗大量的谷、豆類,也消耗 大量珍貴的水;為了放牧牛隻及飼養豬只,犧牲原始森林,造成溫 室效應。
二、少吃(在家烹煮、外食分量恰到好處,吃不完打包回家)
三、禁食一日(體驗體內環保滋味)
四、拒用保麗龍,並要求自助餐店或coffee shop使用紙杯(保麗龍是一種致癌物質,它同時破壞保護地球的臭氧層。喝咖啡的保麗龍杯子、 自助餐盤子,幾百年後還是垃圾,繼續污染環境)。
五、拒絕購買高山茶、高冷蔬菜(高山茶、高冷蔬菜讓台灣的森林消失、破壞山地水土保持,無法發揮儲存水分的功能,又大量使用農葯與肥料,污染水源與水庫的生態)。
◎ 衣:
一、認識衣料來源: 1.選購天然棉、麻等自然材質(有機性的),才可回收再生。 2.依洗標來購衣及保養衣服,以延長衣服的壽命。
二、需求量的決定,依:洗衣的次數、家中的容量、生活方式、 經濟狀況等四要素來決定購衣頻率,盡量控制好,不要超量(重質不重量)。
三、舊衣新穿要訣:
1.自我的認知:體態、膚色、生活型態的考量。
2.找出流行的重點:如長短、色調等,一般以簡單、好的剪裁(立體 裁剪)最能表現出人與素材的互動關系。
3.配件因體積小、變化多、效果佳、收藏較易,如圍巾、別針、皮帶 ,少量的衣服即可靠配件來凸顯穿衣藝術的效果。
◎ 住:
一、多用二手傢俱(無論買房子、租房子,多利用二手傢俱,既可回收再 利用、節省資源,若能在辦公室、社區、網路舉辦定期二手舊貨交換的跳蚤市場,既環保,又可互助,增進人際間的情誼)。
二、多用植栽綠化來做居家布置(居家勿做過度性的裝潢布置,應以簡單、天然為原則。居家布置不必然要人造的材料,不妨多用生態性的自然材料。多種花草盆栽,盡量用本土性的樹種,家中有庭院的多留天然性的泥土,少用水泥、或硬質性的鋪面)。
三、請用器皿盛水,洗果菜、碗盤、刷牙、洗臉,以節約珍貴的水源(中國是全球排名第十八位缺水國,目前南台灣已陷入嚴重乾旱,但我們目前的使用水的需求量卻已經到達民國100年的標准。法國目前節約用水的宣導政策是「一星期洗一次澡」;如果我們的用水量持續惡化,我們也將面臨相同的處境。
四、房間之電源、冷氣集中使用(盡量少一間房間開一部冷氣,人少時盡量集中辦公,減少冷氣、電燈用量)。
◎ 行:
一、走樓梯,不搭電梯(住在大樓者,無論在辦公室、或家裡,若您不趕 時間,不妨試著安步當車,試著不搭電梯,改走樓梯,既節省能源,又可運動健身)。
二、出門多走路、騎單車、利用大眾運輸系統、少開車和騎機車。
◎ 其他:
一、如果您飼養寵物,請拒絕購買貓狗防蟲圈(當您丟棄貓狗防蟲圈,其殺蟲劑的成分,對地球的殺傷力很強,並會對動物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
二、拒絕購買用動物做實驗的產品(大量殘忍無謂的動物實驗計劃,除浪費納稅義務人的稅金,造成自然基因遺傳的問題之外,亦對台灣生態 環境與重大衛生問題沒有太多的協助與改善。
三、拒絕拿取或使用氣球(氣球是非常難分解的化學品,它造成地球上嚴重的污染,除此之外,當氣球飄走,可能導致野生動物(老鷹,鯨或海龜等,誤食而死亡的現象)。(註:我國從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倡導消費者重拎布帶子、重提菜籃子,減少使用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