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國陣風與殲10哪個強
1983年
4月—達梭贏得建造陣風A型技術展示機的合同
1985年
法國正式撤出台風戰斗機計劃,通過陣風計劃
1986年
7月4日—陣風A型首飛
12月—斯納克瑪M88引擎發展開始
1988年
4月—首批訂貨簽名
1990年
2月—斯納克瑪M88引擎開始試飛
1991年
5月19日—空軍單座原型機首飛
12月12日—海軍原型機首飛
1992年
陣風M型航空母艦測試開始
1993年
3月—第一個生產合同被簽署
4月—在福煦號航空母艦上開始進行航空母艦適合性測試
4月30日—空軍雙座原型機首飛
1995年
6月—首次發射米卡空空導彈
7月—裝備和測驗裝在頭盔上的顯示系統
9月—陣風M型在航空母艦上完成測試
11月—陣風B01型進行首次長距不中斷飛行
10月—在美國進行的最後陸基航空母艦測試系列
12月—首批陣風戰斗機正式開始組裝
1996年
3月—M88引擎通過測試
4月—生產停工,1997年1月在降低支出後恢復
5月—使用電子地形資料庫進行低級測試
7月—自動電子防禦系統在電波暗室中進行系統綜合測試
11月—自動電子防禦系統在實飛中進行測驗
12月—首批引擎交貨
1997年
2月—陣風B01型攜帶重載進行飛行試驗(2枚阿帕奇導彈、3個2000升外部油箱、2枚魔術近距格鬥導彈和2枚米卡空對空導彈)
5月—首次發射惰性引導米卡導彈
10月—RBE2雷達首次試飛
11月—對兩個目標同時惰性發射導彈,加上飛機與導彈連接和防禦措施
1998年
6月—核驗米卡火力控制系統
6月—海軍和空軍飛行員對陣風戰斗機進行初始行動能力判決
11月24日—成品機首次飛行
1999年
5月—首次發射風暴陰影巡航導彈
7月6日—首次在戴高樂號航空母艦上甲板著陸
7月7日—批量生產的陣風M型首次飛行
2000年
7月20日—首批陣風M型戰斗機向飛行隊交貨
2002年
陣風M型開始服役
2004年
第一支海軍飛行隊完全裝備完畢
9月9日—首次測試流星導彈
12月—3架陣風B型供貨
2005年
9月11日—首次在戴高樂號航空母艦上測試流星導彈
2006年
夏—空軍飛行隊組成
2007年
年中—計劃空軍飛行隊完備我們的J10能挑戰F16性能和價錢都具備一定的優勢
Ⅱ 法國的陣風戰斗機是跟殲10同一個檔次的還是跟殲11同一個檔次的
陣風跟殲10同檔飛機,都是輕型戰斗機。而殲11則是重型戰斗機。法國下 馬的幻影4000大約跟殲11是同檔次飛機。不過殲10在中國定位屬於空中優勢戰斗機,主要職責就是對空作戰,因為中國海戰有殲15、舔地皮有殲16、飛豹和蘇30、遠距離攔截有殲11;而陣風在法國屬於多用途戰斗機,屬於空地一天、空海一體、核常一體。分析如下:
殲10B是我國首款三代半戰機,由於設計凍結時間較早,殲10B裝備的是國產無源相控陣雷達(PESA),直到殲10C才裝備了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在探測、跟蹤以及多任務模式上得到質的飛躍。殲10B/C均可掛載霹靂10格鬥彈,其中殲10C還可以掛載霹靂15中遠程空空導彈,對空攔截距離大幅增強。同時殲10B/C還具備先進的對地精確打擊能力,可掛載國產精確制導彈葯,具備優良的多用途能力。
兩者布局也各有特點。「陣風」採用了近距耦合的鴨翼,亞音速性能突出,機動性較好,不過超音速能力很差;殲10B/C鴨翼則同時滿足亞音速與超音速的需求。並且殲10B/C採用了DSI進氣道,優化了亞音速與跨音速的氣動效率。雖然受限於發動機的限制導致殲10B/C整機的推重比略低,不過憑借優異的氣動布局,氣動性能完全不亞於「陣風」。
早期批次的「陣風」裝備了RBE-2型PESA,直到2012年後才裝備了AESA。然而受限於「陣風」狹小的機頭直徑,即使裝備AESA後依然無法發揮「流星」沖壓型空空導彈的全部射擊包線,對空能力受到極大制約。
總而言之,殲10B/C憑借著更加先進的國產空空導彈、雷達與機動性,空優能力完全超過「陣風」;不過殲10B/C的掛架數量要比「陣風」少,在對地掛載能力上有所欠缺,因此要弱於「陣風」(具體原因上面已經說了)。
Ⅲ 中國J10與法國陣風的全面對比
陣風是款好飛機,怎麼的也算三代半,比J10還是強的。
陣風本來會對J10產生較大威脅,但要看誰來用它了,如果是印度購買。。那就另當別論了。
如今空戰都是系統級別的對抗,單個戰機性能優劣所起得作用都是很少的(除非戰機有跨代級別的重大差距),整個信息與情報體系、指揮與支援體系,各種攻防力量的組合搭配等等,這才是重點。如果長期戰爭的話,還要看一個國家的國防工業能力,這些印度和中國是完全沒法比的。
另外,印度的經濟實力本來就沒法和中國比,還到處購買外國裝備,導致印度成了「雷聲大,雨點小」的典型,許多裝備都是「計劃中」的,最後都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未能實現或者有所縮水。本來陣風的多用途打擊能力非常強,但是印度真能把法國那一大堆陣風的配套設施和對地對海裝備都照搬過來嗎?我看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會夠嗆。失去了各種強大武器的陣風,其打擊能力要縮水很多。
另外,印度還有一個出了名的HAL公司——只要是這個公司組裝或大修過的飛機,基本上一半已經跨進的墜毀的大門了,過去短短幾年,HAL有將近30架飛機墜毀。。而印度這次引進126架陣風戰機,前18架是法國原裝貨,後面108架是買法國配件,在印度的HAL公司進行組裝——這108架陣風到底性能如何。。我覺得只有汗了。。
而且,印度這次買的陣風,目前也只是計劃,真正裝備部隊估計到2014、2015年了,自產的那108架,至少到2017年之後去了。而中國的第四代戰機J20也不過是2020年裝備。
另外中國的J10也在不斷改進,大幅改進後的J10B目前已經試飛了很久了,最遲2013年前就可以裝備部隊。J10B安裝了相控陣雷達,換裝推力更大的太行發動機,整機的航電全面升級,性能已經與陣風很接近,空戰並不吃虧。而且J10系列的數量也比印度的陣風多得多。
等印度把這126架陣風裝備完畢之後,它會發現自己需要面對的是有大量J10B、J11BS、四代J20也即將裝備的中國,而且對方也比自己擁有更為晚上的戰場綜合體系。這時候更頭疼的恐怕是印度吧。
Ⅳ 法國陣風和殲10那個更強
陣風是法國研製的雙發中型多功能戰斗機,已經服役多年,有包括艦載型的各種改型。是所謂三代半的歐洲戰斗機計劃的伴生產品,性能較好。暫無外銷記錄。
殲十是中國研製的單發輕型制空戰斗機,已於近期服役於我國空軍。目前沒有沒有改型裝備的報道,沒有外銷記錄。
單機或小集群對抗的話,陣風強於殲十。
但是我想你的問題應該是最近風傳陣風中標印度下一代戰斗機計劃的事情,這個對抗就有意思了。機體的性能陣風強於殲十,可是別忘了,印度可沒法自產陣風,法國也不可能打所有的技術全部轉給印度。殲十可是全部國產的。
真要打起來,那就不是一對一或者小集群對抗了。誰跟對手拼公平?誰跟對手一對一啊?那是肯定要拼消耗,拼系統建設的。中國產能全開,全力生產殲十跟印度拿所有外匯去買陣風,你說那個速度快?不等印度的飛機到貨就把他干趴下。
再說了,據說陣風要到2017年才能到貨,你說到那時中國的殲20是不是該開始裝備了?你猜美國會不會賣F22給印度啊?呵呵,這就是外購體系和國產體系的對抗了。
Ⅳ 法國的陣風戰機和中國的殲十殲十六殲十五誰更歷害
單就陣風和殲10來比較吧,殲15的數據不全。
陣風和殲10各有側重,陣風是雙發,殲10是單發。
陣風在作戰半徑和航程方面優於殲-10.
殲-10在最大速度、使用升限方面優於陣風。
兩者都是性能優異,但是陣風接受過實戰考驗,表現不錯。
殲-10也需要靠實戰來檢驗。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謝謝!
Ⅵ 法國陣風是雙發+鴨翼 機動性應該好於殲十吧
從實力來講,殲10屬於三代機的,陣風和台風都是屬於三代半。無論是機動性還是電子設備中國的飛機都落後。而且中國的電子設備是借鑒了法國的技術。
不過在中國預警機的幫助下,戰勝陣風和台風不是沒有可能。要看歐洲的預警機水平了。不過歐洲的預警機很多都是買美國的。那麼我們在預警機上又吃虧了。
另外中國官方媒體對殲10的宣傳也有問題。宣傳得感覺中國的戰斗機天下無敵一樣。我很反感。
另外空戰還要看戰術。簡單地說歐洲的戰斗機贏或者中國的戰斗機贏都是不客觀的。只能說中國戰機的性能上面處於下風。
殲-10: 外界根據資料和設想圖判斷推測,殲-10是一種單發單垂尾10噸級輕型空中優勢多用途戰機,採用國際上新一代戰機流行的機腹進氣、雙三角中單翼加三角前翼的近耦合鴨式氣動布局,其優點是既能發揮三角翼飛機高空高速的優勢,又通過前翼增加升力,保證中低空亞音速格鬥的機動性並大幅縮短起降距離。這些推測反映了殲-10的作戰任務與「幼獅」有所不同:「幼獅」採用下單翼和固定式進氣道,以戰場遮斷為主,奪取制空權為輔;而殲-10則是中單翼,帶中心激波錐的二元可調進氣道,強調低空空戰格鬥性能和高空高速的機動性,並兼有對地攻擊性能。而且因為進氣口前移,進氣道略帶S形(渦輪葉片不至於一覽無遺,可以降低發動機的雷達反射回波),翼身融合體更加飽滿,所以殲-10的隱身性能和內部油箱容量也更佳。推測認為,殲-10前起落架為雙輪,考慮了粗暴著陸的需求。主起落架在機身下方,讓出了寶貴的機翼下方空間,便於攜帶更多外掛武器,預計外掛點可達到11個。
「陣風」: 法國新型第四代「陣風」(Rafale)雙發多任務戰斗機,採用前置鴨翼、後掠三角翼和單垂尾氣動布局,大量採用復合材料。能夠執行廣泛范圍短程和遠程作戰任務,包括對地、海上攻擊、空中防禦、空中優勢、偵察、高精度打擊,還具有核打擊能力。新型「陣風」戰斗機完全由法國自行設計和製造,大量採用獨有的先進技術來保證具有優異的綜合性能。在眾多的相同技術水準新型戰機中,目前只有法國「陣風」擁有海軍型,部署在航空母艦上。
殲-10戰機與「陣風」戰機性能參數對照
性能估計機長/翼展14.57米/8.78米,主翼面積約39--42平方米。
殲10的渦輪風扇發動機還未投產,據稱殲-10A型採用俄式AL31FN發動機。以後將使用國產WS10A渦輪風扇發動機(據稱已在蘇-27SK上完成測試);也有說使用推力26730磅(12150千克)的WP-15渦輪噴氣發動機。
最大速度2.0馬赫,可作間歇性超音速巡航;最大升限18000米;作戰半徑1000或1100公里,最大航程2500公里。發動機具有很強的推力,飛機在正常起飛重量下推重比超過1.1,全機正常翼載荷約260千克/平方米,飛機空中瞬時機動能力非常突出。
「陣風」戰斗機安裝兩台M88-2型發動機提供動力,由法國斯奈克瑪公司(SNECMA)製造,每個提供75kN推力。用於空中加油安裝一個飛行補給燃料管和浮標接頭。
性能參數:最高飛行速度:馬赫1.8+/750節(1390個公里/小時);進場速度:120節(220公里/小時);最大爬升速率:超過1000英尺/秒(350米/秒);操作的升限:55000英尺(16765米);起飛距離:大約400-600米,依賴上面負載;登陸距離:450米;作戰半徑:突破任務;超過1000海里(1850公里);戰斗空中巡邏徘徊時間:超過3小時;翻轉率:270度/秒;最大即時旋轉比率:超過30度/秒;最大限制過載:+9/-3,2g。
殲-10戰機與「陣風」戰機雷達系統對照
機載雷達殲-10A裝國產1473型電子掃描相位雷達,該雷達前/後半球的搜索距離為120到150/65公里,邊跟蹤邊掃描20個目標,同時攻擊其中四個目標;俄制費佐頓祖克10脈沖多普勒雷達或者「珍珠」(Zhemchoug)雷達,其搜索距離86.5海里(160千米),可同時搜索10到15個目標,並跟蹤4到6個目標。這兩型雷達其性能與APG-63(F-15用)APG-68(F-16C用)相當,略優於APG-65(F-18A用)、RDY(幻影2000用)和EL2025(獅用)。殲-10A座艙擁有三個大型中視多功能顯示器;從左到右可以提供武器控制、雷達告警、接受、導航及相關的雷達數據。
「陣風」戰斗機裝備一套由泰利斯公司發展電子掃描RBE2雷達,具有下視和下射能力。雷達具有先進的邊跟蹤、邊搜索能力,能夠同時跟蹤40個目標,同時攻擊4個目標,而且提供威脅辨識和優先化。
F3標準的「陣風」戰斗機,安裝一套法國達索公司研製的「地型跟隨」3D立體雷達,具有陸上和海面兩種操作模式,使戰斗機自動按照預置在一個無源被動式的數字式資料庫的飛行數據,根據慣導和GPS自動導航來自動駕駛飛行。陸上模式飛行高度最低僅100米;海面模式最低飛行高度僅15米。飛機根據預定的航線飛行,並隨地形自動轉變和傾側,包括一些急轉彎和90°的傾轉。(圖為「陣風」機頭紅外光電-激光觀瞄系統)
殲-10戰機與「陣風」戰機武器系統對照
由於殲-10採用先進的氣動外型和大量的復合材料,加之高性能的發動機,一下子把我國戰機的外載荷水平提高了一倍,使最大載彈量達到7噸,當攜帶2-3噸武器時,仍然保持了較大的作戰半徑,這為我國空軍提供了巨大的作戰能力。
國產PL2、PL5、PL8、PL9,俄制R-73(AA-11)近距紅外製導空對空導彈。國產PL10、R-27(AA-10)雷達半主動中距空對空導彈。國產PL12或SD-10(AMR-1)、R77(AA-12)雷達主動尋的中距導彈。國產鷹擊(YJ1)系列空對艦對地導彈,俄制Kh-41及其他空對地、空對艦導彈。其中PL8、PL9和R-73為世上最好的近距格鬥導彈,在與頭盔瞄準配合下能捅有極強的作戰效力;PL10、R-27(AA-10)雷達半主動中距空對空導彈與美國麻雀Ⅲ和英天空閃光相當;PL12或SD-10、R77雷達主動尋的中距導彈同美國AIM120相當。
「陣風」戰斗機空軍型號具有14個外硬掛點,最大有效載荷超過九噸。海軍型號有13個外硬掛點。「陣風」戰斗機能使用廣泛多樣性空對空和空對地武器,包括法國、美國、英國和歐洲聯合研製的武器系統。目前能夠掛載的武器及每種武器系統最大掛載量如下:
30 毫米DEFA 791機炮,射速2500發/每分鍾/8x「魔術」、「角響尾蛇」(Sidewinder)或 「先進近距空對空導彈」(ASRAAM)等近程空對空導彈/12 x「米卡」先進中距空對空導彈/7 x「先進中程空空導彈」(AMRAAM)/5 x AM 39 Exocet或「企鵝」-3或「魚叉 」等反 艦導彈/4 x AS 30L/M制導炸彈/5 x「阿巴斯」(Apache)反永久設施導彈/2 x「風暴陰影」(Storm Shadow)/「斯卡 爾普 」EG遠距離巡航導彈/5 x「空射反輻射導彈」(ALARM)或「高速 反輻 射導彈」(HARM)/4 x「小牛」空對地導彈/5 x 1000公斤炸彈/22 x 250公斤炸彈/10 x 400公斤炸彈/16 x「迪朗達爾」(Durandal)反跑道炸彈/4 x 火箭吊艙/1 x 3000公升油箱/3 x 2000公升油箱/5 x 1250公升油箱
給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