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水源如何保護

法國水源如何保護

發布時間:2022-03-05 21:35:38

1. 怎樣保護飲用水水源呢提出三條建議

這個肯定是不要亂扔垃圾水源附近一定要綠化好,保證水源的干凈。

2. 如何保護供給水源

第一條為保護城區飲用水水源,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等法律、規章的規定,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供給縣城范圍內飲用水的水庫、河流等地表水水源的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所稱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是指為防止飲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證水源地環境質量,依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而劃定,並要求加以特殊保護的一定面積的水域和陸域。

第三條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的水質標准不得低於國家規定的《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Ⅱ類標准,並須符合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2006)的要求。

第四條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的水質標准不得低於國家規定的《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Ⅲ類標准,並應保證一級保護區的水質能滿足規定的標准。

第二章污染防治管理工作職責

第五條縣環境保護部門對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履行以下職責:

(一)貫徹國家有關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的方針政策,組織實施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規章;

(二)負責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質監測和管理;

(三)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和環境污染控制;

(四)調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內的污染事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

(五)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第六條縣有關部門應按照各自工作職能,協同環境保護部門做好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監督管理,主要履行以下職責:

(一)縣發展和改革局:把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發展計劃;按照飲用水水源保護的規定,做好投資項目審批把關。

(二)縣建設局:負責供水行業管理工作;配合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做好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

(三)縣水務局:負責水資源規劃和管理,合理調度水資源;負責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水產養殖、水電站、河道采砂等行業規范化管理;負責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工作。

(四)縣衛生局:負責飲用水水源水質監督管理。

(五)縣規劃局:負責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內所有建設項目規劃的編制審查和監督管理。

(六)縣國土資源局:負責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建設項目用地審批和礦產資源管理工作,依法查處違法用地和違法采礦行為,優先安排飲用水水源保護工程建設用地。

(七)縣公安局:負責劇毒物品、危險品運輸和使用的安全管理。

(八)縣經貿局:指導工業企業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節能減排能力,消除飲用水水源安全隱患。

(九)縣財政局:加強對水資源經費使用的監督管理,保障飲用水水源保護經費。

(十)縣工商局:嚴格把握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新建項目前置審批關,未經有關部門前置審批的項目,不得核發營業執照。

(十一)縣農業局:負責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農業污染源(重點是畜禽養殖業)防治和監督管理工作。

(十二)縣林業局:負責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山體植被保護、生態公益林建設和林地管理;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十三)縣旅遊局:負責督促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旅遊業主做好相關環境保護工作。

第七條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教育和引導,督促村(居)民遵守本辦法的各項規定,做好區域內生活污水和垃圾無害化處置工作,支持配合縣環境保護部門和有關部門查處污染和破壞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違法行為。

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保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不受污染侵害,有權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污染行為進行監督、檢舉和控告。

第三章飲用水水源保護與監督管理

第九條為提高飲用水水源水質,保障生活飲用水清潔、衛生、安全,縣政府對城區飲用水水源地相應的水域和陸域劃定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並實施分級保護管理。

第十條城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以水廠取水口為基點,具體劃定以下保護區范圍:

(一)安第二水廠水源保護區

一級保護區:第二水廠橫山引水壩下游100米至橫山電站出水口水域和沿四周縱深100米陸域。

二級保護區:橫山電站出水口至上游水源頭的整個水域(范圍包括自源頭起流經林峰、長坑、王隱坑、墨林、崗頭、胡村、嶺外等村的河流)和兩岸縱深200米范圍內的陸域。

(二)雲山水廠水源保護區

一級保護區:花溪水庫庫區水域和沿四周縱深100米陸域。

二級保護區:花溪水庫庫尾100米處至上游水源頭的整個水域(范圍包括自源頭起流經花溪、龍潭口、王莊等村的河流)和兩岸縱深200米范圍內的陸域。

(三)備用水源保護區

一級保護區:攔水壩下游100米至上游聯誼村、溪門村的水域和兩岸縱深100米陸域。

二級保護區:聯誼、溪門等村至上游2000米水域和兩岸縱深200米范圍內的陸域為二級保護區。

第十一條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必須遵守下列特別規定:

(一)禁止新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

(二)禁止向保護區水域內設置排污口或排放污水;

(三)禁止從事種植業、畜禽養殖業和水產養殖業;

(四)禁止設置油庫、有害化學品物資倉庫、廢品回收加工場;

(五)禁止在水體中清洗裝貯油類或有毒有害物品的容器和工具;

(六)禁止從事旅遊、游泳、垂釣或者其它一切可能污染飲用水水體的活動。

第十二條在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必須遵守下列特別規定:

(一)禁止新建、擴建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改建項目必須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

(二)禁止傾倒和填埋工業廢渣、生活垃圾、糞便及其它廢棄物;

(三)禁止堆放或貯存化工、酸鹼液類原材料、危險固體廢物等有毒有害物品;

(四)禁止使用劇毒和高殘留農葯,不得濫用化肥,不得使用炸葯、毒品捕殺魚類;

(五)禁止直接排放生產、生活和畜禽養殖污水,所有排污口污水排放必須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的一級標准;

(六)禁止一切破壞水環境生態平衡的活動以及破壞水源林、護岸林、與水源保護相關植被的活動。

第十三條縣環境保護部門應當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的邊界設立明確的地理界標和明顯的禁示標志。供水單位應在飲用水水源取水口設置明顯的范圍標志和禁止事項的告示牌。

第十四條因突發性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飲用水水源污染的,事故責任單位或責任人必須立即採取應急措施,消除或減輕污染危害,同時立即報告供水、環境保護、衛生防疫、建設、水務等有關部門。縣環境保護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立即向縣人民政府和上一級環境保護部門報告,並根據縣人民政府要求組織有關部門調查處理;必要時,經縣人民政府批准後採取強制性措施以減輕損失。

第十五條如出現嚴重污染並危及供水安全的緊急情況,由縣人民政府及時向當地居民公告,並立即採取應急措施,責令有關責任單位停止排放污染物,消除現場污染危害。

第十六條縣環境保護部門和有關部門有權對本轄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現場進行檢查。被檢查的單位和個人應主動配合,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資料,不得拒絕或阻撓。

第十七條對違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的單位或個人,由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予以處罰;違反其他規定的,由各有關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給予處罰。

第四章附則

第十八條本辦法由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政〔1995〕39號《縣城飲用水水源管理辦法》和政〔1998〕70號《關於建立飲用水源保護區的通知》自行廢止。

3. 如何對水源地進行保護

一、建立和完善生活飲用水源地保護規劃。根據全市統一要求,對轄區飲用水源地進行了基礎情況調研,提出初步治理方案,明確水源地保護目標、任務、責任和措施。

二、對重點水源地保護區內的污染源進行全面調查,根據各類污染源的排放狀況,明確水源污染防治重點。

三、禁止在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建設畜禽養殖場,對已在上述區域建成的畜禽養殖場限期搬遷或關閉。

四、在生活飲用水源地的建設項目,必須嚴格遵定有關規定,做好建設項目的報批、驗收工作。

五、制定生活飲用水源污染事故處理應急預案,對威脅飲用水源安全的突發事件進行處置。

六、加強工業固廢和危險廢物管理,依法查處向飲用水源地傾倒工業固廢、危險廢物和生活垃圾的違法行為。

4. 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水資源的保護與合理利用

1.加強水資源的管理,建立節水型經濟

緩解我國水資源緊缺的局面,關鍵在於提高用水效率,建立節水型經濟。節水型經濟的主要標志應該是,發展素質好、產值高、用水少和排污少的產業,並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工業布局要適應水資源條件;要提高農業用水效率,發展用水少的作物;要使工農業產品用水定額與排水定額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普及先進的生活節水設備;加強水的多次重復利用,發展污水資源化等。搞好工業節水,既減少了新水取用量,自然也減少了工業廢水量。工業節水的指標通常用水的重復利用率來表示,我國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較低。在80年代初期,全國平均只有20%左右,僅有少數城市達到40%。我國農業用水佔全國取水量的88%,和美國49%、前蘇聯59%、日本46%、法國47%等相比差距很大,這同現代化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極不相稱。今後應該提高灌溉用水效率,發展符合水質標準的有機污水的農業灌溉,培育並推廣耐旱作物,以獲得穩產高產。

2.建立污水處理系統

建立污水處理系統,使污水資源化隨著工業三廢的治理和控制,重金屬對水體的污染將趨緩和,而有機污水的治理日益突出,在城市中更顯得重要。
利用污水處理廠是工業化國家治理有機污水的主要途徑。美、英、法、德國等,平均每1~1.5萬人就有一座污水處理廠。但是這些廠只能解決生物降解有機物,而不能去除氮、磷及非生物降解有機物。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轉向發展舊有的土地處理和生物塘(氧化塘)等自然凈化方法,利用生態系統對有機污水進行凈化處理。如美國密執安州馬基斯根的生態工程是由貯水塘、曝氣塘和灌溉田所組成,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威里比牧場則利用氧化塘、農田和牧場所組成的處理系統。通過環境生態工程使污水資源化而獲得再生水源,用於擴大供水,一定程度上能緩和局部地區的水資源緊缺的狀態。

3.開發和利用天空水資源

天空水(即空氣中的含水量)只有28萬億噸,僅佔全球總水量的0.002%,但是在天氣變化中起著重要作用。天空水中,95%為水汽,雲和降水雲層只佔5%。天空水總量雖少,但其循環很快,循環周期僅8.7天,而地下及地表水循環周期為400年,也就是說,一年裡天空水可以循環42次,一年中天空水量就有1176萬億噸,遠遠超過地表水的總量。
開發利用天空水資源首先是調查研究本地區的天空水資源狀況,包括天空水汽、雲和雨雪的時空分布,氣候特徵和變率,天空水資源的可用率等。其次是在用水緊缺地區開展人工降水,世界各國40多年來的試驗結果表明,在合適的雲層條件下,用正確的催化方法,人工增加降水一般平均可達10~30%。我國從1958年開始也進行了多次試驗,福建古田水庫1975~1986年的12年試驗結果,平均增加降水量為23.8%,僅以發電一項計算的投資效益比就達1∶50。
4.防洪減災的主要對策

洪澇災害是一種自然社會現象,其成因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為的影響。作為一種自然災害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隨著科技進步和經濟實力的增強,人類對災害的發生規律、演變過程的認識會不斷提高和深化,通過災前預報、預警和採取預防控制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災害所帶來的損失。為此,要把防治洪澇災害作為全國國土整治的中心任務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制定出全國的長期性洪澇治理總體規劃,並通過立法予以實施。同時有必要制定防洪法規,實行以法治水,強調實行統一管理。加速洪澇災害的預測預報、報警和災情評估的研究工作。產業布局要適應水環境的變化,通過各種措施,如保持水土、修建蓄水工程,建築堤壩,疏浚河道,灌溉排水,設立滯蓄洪區等,使水環境向有利的方向轉變,以獲得明顯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我國的三峽工程是一項以防洪、發電為主的大工程,如能建設成功,對防洪減災和經濟建設均有巨大的作用。

5. 國外部分國家水資源管理模式

4.2.1 美國水資源管理模式

美國的水權制度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作為公民的私有財產受到法律的保護。美國的水權制度以各州的法律為主,呈現出地區差異性。美國東部水資源豐富,採用河岸權;美國西部乾旱缺水,採用的是優先專用權。

美國建立了水權的交易機制,美國的河岸權作為私有財產,可以轉讓。一般允許用戶對所擁有的優先專用權進行有償轉讓,節約用水者把省出的水滿足其他用水戶需要時也能夠得到合理補償。美國有比較發達的水權交易市場。在美國西部,大多數水權交易通過市場來進行,由水權管理部門批准,辦理有關手續,交付相應費用買進水權和出售多餘水權。然而政府需要保留或購買一些水權,以維持帶有公益特點的用途,比如養魚和保護生態環境。

美國區別不同性質的水利工程,給予不同投資政策。與其他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相比,水利工程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明顯,經濟效益相對較低。美國聯邦政府對類似我國的公益性水利工程如防洪、環保和印第安人保護區的工程給予撥款建設,而且運行管理費用也是政府撥款解決。對有償服務型水利工程如灌溉、供水和水力發電工程給予長達五十年的低息貸款,建設期免還本息,灌溉工程只還本不還息。

美國的水資源屬州政府所有,水資源管理實行以州為單位的管理體制。全國無統一的水資源管理法規,各州自行立法,以州際協議為基本管理規則。州以下分成若干個水務局,對供水、排水、污水處理等水務進行統一管理。州際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矛盾則由聯邦政府有關機構協調,通過司法程序解決。

美國聯邦水資源管理共有四個部門,依據聯邦政府授權的職能相應地進行水資源管理。農業部自然資源保護局擔負農業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環保;內政部國家地質調查局水資源處負責收集整理、監測、分析和提供全國所有水文資料,在四大河流域設有辦事處,為政府、企業和居民提供准確水文資料,為水利工程建設、水體開發利用提出政策性建議;國家環保署制定環保規定,調控和約束水資源開發利用,防止水資源污染;陸軍工程兵團主要負責政府興建大型水利工程的規劃和施工。

美國目前水資源開發利用的主要任務是對水資源有效管理,提高利用率和防止污染。管理重點是節約與保護水資源。在用水結構中,工農業用水量在下降,城市居民用水和服務業用水增長較快,採取各種措施降低水量增長。

美國水資源管理充分利用價格杠桿作用,節約效果明顯。水價制定遵循市場規律,水費包括供水債券、水資源稅、供水與污水治理費、地下管道接管費、家庭排污附加費、廢水檢測費、取水許可費。水價每年修訂一次,近年來水價年增幅8%,達到自1985年以來全國保持用水零增長的目標。如水價增長一倍,家庭用水減少25%。

總之,美國水權、水價和水市場的運營,使開源節流成為市場機制調控的自覺行動,在促進美國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方面起了顯著的作用。

4.2.2 英國水資源管理模式

4.2.2.1 英國水資源管理體制及其機構設置

英國目前定型於中央對水資源的按流域統一管理與水務私有化相結合的管理體制。中央依法對水資源進行政府宏觀調控,通過環境署發放取水許可證和排污許可證,實行水權分配、取水量管理、污水排放和河流水質控制,並實施管理成本與收入平衡原則,每年預算約6億英鎊,主要來源於防洪稅、取水許可證及環保費、政府撥款和項目合作費。

英國水資源管理機構設置為國家級、區域級、地方級三級機構。

①國家級機構包括代表政府制定和執行環境標准、批准取水許可以及防洪的國家環境署和代表政府對水的價格進行宏觀調控的水服務辦公室。

②區域級機構多為按流域劃分的水管理機構和稅務局,後來私有化改為水公司。

③地方則一般設置用水戶協會。

4.2.2.2 英國私有化的供水公司

英國供水公司在獲得政府取水、污水排放許可證的基礎上,或者說在政府分配的水權和指定的服務區域內,自主經營,自負盈虧。1989年英國水務體制改革後,將十大水務局進行私有化改造,成立了十個大型流域性供水公司,保留原來29個小型私營供水公司。十大供水公司的水務管理區域基本按流域劃分,負責本流域的供水和污水治理。如泰晤士河水公司1989年實行私有化後,並於當年上市,目前效益很好。1998年英國出台新的法案,主要是打破管網和供水一體化的壟斷經營,實行供水與管網分離的體制。

4.2.2.3 英國水資源管理特點

①以流域為基礎的水資源統一管理。這一層次主要是政府行為。英國政府通過國家環境署推行流域取水管理戰略(CAMS),按流域分析水的供需平衡、環境平衡、水資源優化配置、跨流域調水的必要及可能性、工程布局及成本、社會成本效益。

②以私有企業為主體的水務一體化經營與管理。這一層面主要是市場行為,這主要是以水權為基礎,水權資產化經營轉化為水服務商品。水務一體化的載體是水務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資本市場融資進行基礎配置建設,服務對象是企業、事業單位、家庭等個人和團體。

③完善公民參加水管理機制——消費者協會。

④政府水資源管理的資金有穩健來源。環境署年均收入6億英鎊,45%來源於取水、排污及環保。

⑤著眼於可持續發展。雖然水資源已經基本上能滿足本國生產和生活的需求,但是英國仍然致力於不斷提供水資源利用效率,在合理利用水資源的同時注重環境的保護,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在取水環節,英國規定用水單位必須取得由環境署頒發的許可證,同時交納一定的費用,政府通過控制審批及許可證的發放,避免水資源被過度開發和利用。其次,英國通過制定一系列法律,採取對水資源質量進行嚴格監測等措施,減少水資源污染程度,不斷提供現有水資源的質量。另外,英國還大力提倡節約用水,1993年,英國專門成立了全國水資源需求管理中心,著重研究如何節約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近年來,英國各界開展了節約和高效用水的廣泛宣傳,積極推廣節約用水的各種先進設備。

4.2.3 法國水資源管理模式

法國歷史上曾實行以區域為主的水資源管理。1964年修訂水法,對水資源管理進行改革。主要內容為:①從法律上強化了全社會對水污染的治理,確定治理時間和目標;②建立了以區域為基礎的解決水問題機制;③建立流域委員會和流域管理局,作為流域綜合治理主要融資機構,將全國分成六大流域,在保護環境前提下,實現流域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

4.2.3.1 法國水資源管理的三個層次及其功能

國家級的政府機構是環境部、農業部、設備部(建設、交通、居住部)。環境部起主導作用,內設水利司,主要職責是擬訂水法規、水政策並監督執行,監測和分析水污染情況,制定與水有關的國家標准、協調各類水事關系,參與流域水資源規劃。農業部主要負責農業及村鎮的供水、農田灌溉和農業污水處理。設備部負責防洪及派往各地區管水的分支機構。除此之外,還設立一個水資源管理的部際聯席會議,主要討論國家水資源管理政策和法規。

4.2.3.2 法國流域水資源管理

根據法律授權,流域委員會是一個流域水行政管理的權力機構。其職能主要包括制定區域水政策、批准流域規劃、審查工程投資預算、監督項目的實施等。委員會採取「議會」形式,充分吸收各類用戶代表參與決策過程,如塞納河—諾曼底流域委員會共由118人組成,其中地方政府官員代表45人,用戶代表45人,中央政府部門公務員代表21人,各方專家代表7人,管理面積97萬km2,人口1770萬。

流域水資源管理局是流域委員會的執行機構,負責日常事務。職能是:制定流域開發利用總體規劃;依法徵收水資源、排污和用水費。流域管理局徵收全部水費的20%左右作為公共收入用於投資流域內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工程;收集發布各種水信息,提供技術咨詢服務。

法國市政水務管理,市鎮供水和污水處理是在市鎮內進行的,可以由市政府直接組織經營和管理或是租讓給私營公司經營和管理,即為委託管理。20世紀90年代之後,委託管理佔了75%以上,政府的直接管理不到25%。委託管理分兩種形式:租讓和特許。租讓合同下不承擔固定資產投資和水價制定,租讓期一般為12年。特許合同下,經營者既參加投資固定資產,又參加水價制定,經營期限為20~30年。租讓形式在法國更多些。

4.2.3.3 法國管理水資源模式特點

①流域委員會是一個綜合管理機構,具有「權利機構」、「議會」、銀行、技術咨詢服務、培訓等綜合職能。

②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中,採取以水養水政策。用法律形式確定流域充足穩定的資金來源,統一規劃治理及管理。

③城市水務管理實施有計劃的委託管理模式。即將經營權租讓或特許給私營企業,政府控制水價,居民安全感強。基礎設置以政府投資為主。

4.2.4 澳大利亞水資源管理模式

澳大利亞最早採用英國水權,實行河岸權制度,但逐漸發現這種制度不適合缺水的澳大利亞,後來政府規定水資源為公共資源,歸州政府所有,由州政府調整和分配水權,規定水權可以交易。在對水權的界定方面,州政府對河道內的水和所有地下水擁有使用和控制權,農戶對河道外的水擁有使用的權利,同時有從流經其土地的河道內為家庭生活和家禽引用而取水的權利。其他取水、用水都必須申請,而水權可以轉讓。

1994年澳大利亞政府推行水改革以來,各州政府和地區負責自然資源管理,制定相應水改革措施,逐步推行水市場、水權交易、全成本回收定價、灌區管理企業化、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運營方式多樣化,如BOOT投資方式等制度改革,各州政府通過法律形式推行改革,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保證了生態可持續發展,使有限水資源為社會效益創造最好最大價值。

4.2.5 日本水資源管理模式

4.2.5.1 日本水資源管理機構設置

在2001年1月政府機構改革之前,日本中央政府與水資源管理有關的部級機構多達6個,分別是:環境廳,其下的水質保全局負責水質保護;國土廳,其水資源部負責水資源規劃;厚生省,由生活衛生局水道環境部負責飲用水衛生;農林水產省,林野廳指導部負責河流上游流域治理;通商產業省,其下環境立地局負責工業用水,資源能源廳負責水力發電規劃管理;建設省,由河川局負責河流治水和用水,都市局下水道部負責下水道規劃和綜合協調。這些機構各自為政,彼此之間缺乏溝通和協調。1998年8月,以6個有關部級機構的9個相關處為成員的「構築健全的水循環體系相關省廳聯絡會議」組成。該會議以構建健全的水循環體系為目標,首先開展各部門間的信息溝通和意見交換,並研究互相之間開展合作和協調的方式和途徑。2001年1月政府機構改革之後,因國土廳和建設省都被合並於國土交通省,相關的部級機構減少為5個。

日本還有一個半官方的水利機構——水資源開發公團,是根據1961年頒發的《水資源開發公團法》和《水資源開發促進法》成立並開展工作的。它的基本任務是根據國家的各項長期規劃和地方政府的遠景規劃,對日本的七大水系統一進行開發、治理,調整各方面的關系,籌集資金,統籌全國的水資源開發事業。

4.2.5.2 日本水資源管理層次

日本的水資源規劃分為全國規劃和水系規劃2個層次。從規劃的沿革來看,先有水系規劃,後有全國規劃。水系規劃是根據《水資源開發促進法》的規定,以「水資源開發水系」為對象制定的。根據該法的規定,凡是在產業發展和城市人口增加迅速,需要制定緊急用水對策的區域,作為該區域主要供水水源的河流水系將被指定為「水資源開發水系」,並對該水系制定水資源開發基本規劃。自《水資源開發促進法》頒布實施以來,先後有利根川、淀川、築後川、木曾川、吉野川、荒川、豐川等七大水系受到指定,並制定了各個水系的水資源開發基本規劃。規劃的基本內容包括:各部門用水量的預測及供給目標,為了達到供給目標所需要興建的設施的基本情況,其他有關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合理化的重要事務。

4.2.5.3 日本的水資源定價體系

日本的水價分為三個體系,分別為生活用自來水、工業用水和農業用水。生活用自來水的供給者是自來水公司,為各地方政府設立的公營企業,水價低於供水成本,差額部分由地方財政負擔。此外,城市居民除負擔水費外還須負擔污水處理費。

工業用水的提供者同樣是地方政府的自來水公司,平均價格大大低於生活用自來水的價格。造成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巨大價格差異的原因有:第一,供水成本本身的差異;第二,中央政府從促進產業振興的角度出發,對地方政府的工業用水設施建設費用給予補貼;第三,許多地方政府出於吸引投資的考慮,實行工業用水的優惠價格,由地方財政對自來水公司進行補貼。

農業用水的使用者為農民,由於他們本身擁有水權,因此不是按用水量支付費用,而是以支付水利設施的建設費用和維護管理費的形式付費,這些費用均以農戶所擁有的土地面積作為分攤標准。此外,城市居民除負擔水費外還需負擔污水處理費。

4.2.6 埃及水資源管理模式

埃及對尼羅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主要靠興建在其干支流上的水利工程,其中最大的是著名的阿斯旺高壩水庫,是埃及最重要的大型水利工程,具有灌溉、發電、防洪和航運等多種功能。由於埃及人口增加較快,90年代末人口增加到6600萬,水需求量大幅增加,而尼羅河的水源供應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其缺乏的水源主要靠重復利用污水,開發利用地下水和盡量利用本來就很少的降雨來解決。由於增加水資源存在較大困難,循環使用水資源成為最重要手段。對農業廢水採取與地表水、地下水綜合利用的方法,每年達到47億m3。城市廢水通過凈化用於農業目前處於試驗及小面積應用階段,每年約5億m3

4.2.7 伊朗水資源管理模式

眾所周知,中東地區是世界最主要石油產區,在中東地區,珍貴的不是石油而是水。伊朗位於西北亞,是缺水地區之一,但是在不到200mm降水量的情況下,伊朗卻能夠充足供應居民自來水和熱水,可謂是一個奇跡。以伊朗首都德黑蘭為例,2.8萬km2的土地缺水,伊朗政府為了解決德黑蘭的水問題,在德黑蘭和鄰近的四個省成立了統一的德黑蘭水務局,超越了行政區劃,由伊朗電力和水資源部統一管理水資源。管轄范圍包括德黑蘭北、鄰黑海、伊朗最豐水的馬贊達蘭省、德黑蘭西北水資源較多的加茲溫省和德黑蘭西南水資源較多的庫姆省。這種跨區域和行政規劃的統一管理保障了乾旱地區的供水。

德黑蘭水務局同時監管污水處理,德黑蘭建了一個日處理量達250萬t的污水處理廠,由於德黑蘭降雨不到200mm,基本上沒有雨污水,可以說德黑蘭的污水處理是全覆蓋的,幾乎沒有遺漏。污水處理廠是國家控股,公司制運作,調動全民參與的積極性。德黑蘭稅務局還負責管理價格,以水價累進來限制用水,措施十分嚴厲。居民用水價格合人民幣2.5元/t,但是每月超過30t,每多用一噸就要加價,如用戶超過90t,可加到人民幣25元/t,對一般收入家庭而言,已經是天文數字了。

在大旱之年,水務局以提價來促進城市節水,並進一步壓縮農民用水,對農民損失,則由政府按照損失給予補助,這筆資金很大一部分來自多用水的累進加價和提高水價的收益,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的合理經濟機制來抗旱。另外,在德黑蘭水權的配置也有優先權,水資源要統一配置,首先保證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其次保證工業用水,包括發電用水,因為工業生產效率高;再次保障農業灌溉用水;最後保證水流下泄,作為生態和旅遊用水。

4.2.8 國外水資源管理模式小結

由以上美、英、法、澳等國水資源管理可見,國外發達國家水資源管理是通過兩個層面實現的,一是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二是城市水務一體化管理。其不同點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管理目的的不同。流域統一管理是平衡和協調流域內與水相關的各利益不同方面,實現最終流域的水資源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城市管理的目的是協調供水與排水的關系,在此前提下,降低成本,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第二,服務對象不同。流域管理主要是區域和行業,服務與被服務對象是由政府協調的;城市水務服務對象是直接用戶,是居民、企業,他們之間的關系是經濟關系。

第三,管理性質及手段不同。流域管理屬資源管理,以法律、行政手段為主,經濟手段為輔,包括規劃、資源配置、水權確定、收水資源費、發許可證等;城市水務屬資產管理,即水商品——城市生活與生產用水,以經濟手段為主,是以成本效益為原則。

4.2.9 國外水資源管理模式的借鑒意義

4.2.9.1 健全我國水權立法,把水資源合理利用和污染防治提高到立法層面

國外的先進經驗表明,健全的法律體系是水權管理的保障。我國公民享受純凈水源的權利應當受到法律保護。南水北調等一系列調水工程是否符合被調水源地公民的意願,他們又是否得到應有的補償?政府為了稅收或者政績而允許部分企業排放污水,破壞水源,是否侵犯了廣大人民的長遠利益?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我國水權雖然不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但是我國公民的水權也應該得到保護。

4.2.9.2 在缺水地區可以採用優先使用權的方法

美國東部水源豐富,西部缺水。而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水資源分布更是不均衡,因此美國的水資源優先使用權是可以借鑒的。比如甘肅等缺水地區應該優先保證居民的生活用水、生產灌溉用水。澳大利亞是一個缺水的國家,它的水權分配方式也適用於我國的缺水地區。首先保障家庭生活和家禽的用水權利,其他用戶要向政府申請。而大量用水的企業要接受政府相關部門審查,審查企業是否存在水浪費現象,是否存在減少排污的設備,是否符合排污標准,水資源利用如何,然後酌情決定是否批准其用水的權利。

4.2.9.3 可以採用累進制定價方法

倡導節約,不能只停留在精神層面,可以採用累進制定價方法對用水進行控制。例如,一個城市的生活用水規定一個用水量,超過這個量就要加價,而且隨著消費數量的增加,所增加的價格也要上漲。而節約的水量則應該給予補償,這樣更容易形成節約用水的氛圍。

4.2.9.4 水資源管理需要政策支持和群眾參與

英國公民參與水管理機制的完善,每一個區域都有消費者協會,由地方行政人員和一般民眾代表組成,對供水公司提供的服務進行監督,提出意見和建議。消費者協會的存在實際上相當於地方參與水管理。從現階段來講,由於水資源的稀缺性,水資源成為一種消費品。在我國,水資源主要靠政府分配。城市由供水公司供水,相對於供水公司而言,我國消費者處於弱勢地位,而消費者協會在我國也處於一種尷尬狀態,因而對於水管理機構的監督與反饋是很少的。所以要把公民參與加入到水資源管理中。

4.2.9.5 完善水權交易市場

我國的水權交易基本上由政府主導,水權市場不發達,國家也沒有完善的法律規范。水權交易是未來我國水資源管理的方向,借鑒美國政府的經驗,政府保留部分水權是必須的。一是為了保護特殊用途的預留;二是保證水權交易市場的均衡,限制壟斷。在我國,水權的絕對分配存在很多困難,但是可以以省或市為單位,各地區之間水權可以交易。調水工程要對水源地居民給予補償,而補償的金額可以由城市間協商決定或者根據市場價格,由價格機制決定。污染權同樣可以採取交易的方式,按照科斯定理和制度經濟學派的觀點,如果交易和談判成本為零,無論初始權利歸屬於哪一方,最終都能夠達到均衡狀態。我國可以規定一個總的排污量,通過分配或拍賣的方式出讓給企業,如果企業排放量超過其擁有的排污權,就要購買其差額。而市場對排污權的需求增加,其價格就會上漲,這樣企業的排污成本就會升高。企業寧願投資進行綠色生產,購買新設備,利用新技術,減少排污量,這樣水資源污染就會減輕。

4.2.9.6 在水權管理過程中要把市場和政府結合起來

法國水權管理並沒有實現私有化,而是實行有計劃的委託管理,只是將經營權「租讓」或「特許」給私營企業。按照市場規律來講,水權私有化是最有效率的,能把水資源調配到最有效率的部門。但是在我國如果把水權徹底私有化,在我國貧富差距較大的國情下,很可能會出現底層勞動者不能得到水資源的滿足,而富人卻會浪費珍貴的水資源。個人無法獲取水資源而大公司、大財團卻可以對之形成壟斷。因而,在我國,對資源的政府管制是不可或缺的,畢竟,要照顧大多數人的利益,而對於用水多、排污多的企業,可以採用市場機制,使水資源配置到經濟效益最好、污染最少的企業。

4.2.9.7 水資源的差別定價是促進水資源合理利用的有效方法

①工業和農業可以區別定價。鑒於我國當今農業的保護措施,農業用水價格應該適當調低,降低農業生產成本。②工業用水價格內部也可以區別定價,由環保部門對企業進行水污染定級,按不同級別徵收不同水價。一方面促進企業減少排放;另一方面促進技術升級。可以用這種方式支持國家重點扶持的產業,打壓落後部門生產。③在日本,城市居民要負擔污水處理費用。我國也可以按企業和城市居民按排污量繳納污水處理費用,即使該企業或個人擁有水權。

4.2.9.8 建設水利工程,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我國大部分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降雨主要分布在夏季,而春秋季節比較乾旱,因而參照埃及的方法,興修水利工程就可以彌補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差異,把多雨時節的水源存放到乾旱時期來用,而且水利工程在發電、防洪等方面能帶來收益,是利國利民的舉措。

水利工程建設,節水工程建設是具有正外部性的項目,而這種經濟行為回報率小,周期長。大多數企業不願意從事這種行業。我國政府可以對這種有益於社會的項目給予資金支持、政策優惠,這樣才能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對企業和社會是一種雙贏的手段。

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是每個國家都可以採取的節水方法。我國現階段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低,採用的設備大多沒有安裝節水減排裝置,而這一改革尚在進行中,需要一個過程。可以採用國家和企業共同投資的方式安裝這種節能減排設備。而國家方面的投資可以以減稅的方式實現。農業用水大多是大水漫灌,既浪費水,效率又低。滴灌的方式可以節約大量農業用水,但是需要大量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這在當前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可以作為將來的謀劃方式。

6. 如何保護水資源

中國地表水年均徑流總量約為2.7萬億立方米,相當於全球陸地徑流總量的5.5%,佔世界第5位,低於巴西、前蘇聯、加拿大和美國。中國還有年平均融水量近500億立方米的冰川,約8000億立方米的地下水及近500萬立方千米的近海海水。目前中國可供利用的水量年約1.1萬億立方米,而1980年中國實際用水總量已達5075億立方米,占可利用水資源的46%。 建國以來,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江河整治及防治水害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較大的成績。 在城市供水上,目前全國已有300多個城市建起了供水系統,自來水日供水能力為4000萬噸,年供水量100多億立方米;城市工礦企業、事業單位自備水源的日供水能力總計為6000多萬噸,年供水量170億立方米;在7400多個建制鎮中有28%建立了供水設備,日供水能力約800萬噸,年供水量29億立方米。 農田灌溉方面,全國現有農田灌溉面積近8.77億畝,林地果園和牧草灌溉面積約0.3億畝有灌溉設施的農田佔全國耕地面積的48%,但它生產的糧食卻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75%。 防洪方面,現有堤防20萬多千米,保護著耕地5億畝和大、中城市100多個。現有大中小型水庫 8萬多座,總庫容4400多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約150萬平方千米。 水力發電,中國水電裝機近3000萬千瓦,在電力總裝機中的比重約為29%,在發電量中的比重約為20%。 然而,隨著工業和城市的迅速發展,需水不斷增加,出現了供水緊張的局面。據1984年196個缺水城市的統計,日缺水量合計達1400萬立方米,水資源的保證程度已成為某些地區經濟開發的主要制約因素。 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既受水資源數量、質量、分布規律及其開發條件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受各部門對水資源需求的社會經濟因素的制約。 中國水資源總量不算少,而人均佔有水資源量卻很貧乏,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中國人均佔有地表水資源約2700立方米,居世界第88位)。按人均佔有水資源量比較,加拿大為中國的48倍、巴西為16倍、印度尼西亞為9倍、前蘇聯為7倍、美國為5 倍,而且也低於日本、墨西哥、法國、前南斯拉夫、澳大利亞等國家。 中國水資源南多北少,地區分布差異很大。黃河流域的年徑流量只佔全國年徑流總量的約2%,為長江水量的6%左右。在全國年徑流總量中,淮、海河、灤河及遼河三流域只分別約佔2%、1%及0.6%。黃河、淮河、海灤河、遼河四流域的人均水量分別僅為中國人均值的26%、15%、11.5%、21%。 隨著人口的增長,工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造成了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劇。從本世紀初以來,到70年代中期,全世界農業用水量增長了7倍,工業用水量增長了21倍。中國用水量增長也很快,至70年代末期全國總用水量為4700億立方米,為建國初期的4.7倍。其中城市生活用水量增長8倍,而工業用水量(包括火電)增長22倍。北京市70年代末期城市用水和工業用水量,均為建國初期的40多倍,河北、河南、山東、安徽等省的城市用水量,到70年代末期都比建國初期增長幾十倍,有的甚至超過100倍。因而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就異常突出。 由於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銳,產生了許多不利的影響。首先是對工農業生產影響很大,例如 1981年,大連市由於缺水而造成損失工業產值6億元。在中國15億畝耕地中,尚有8.3億畝沒有灌溉設施的乾旱地,另有14億畝的缺水草場。全國每年有3億畝農田受旱。西北農牧區尚有4000萬人口和3000萬頭牲畜飲水困難。其次對群眾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有些城市對樓房供水不足或經常斷水,有的缺水城市不得不採取定時、限量供水,造成人民生活困難。其三,超量開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水資源枯竭,在27座主要城市中有24座城市出現了地下水降落漏斗。

7. 飲用水水源地如何保護

在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傅瓊華建議,我國應盡快出台飲用水安全保護法規或條例,加大對飲用水水源的保護力度。傅瓊華建議,應盡快制定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以明確管理體制,同時制定強制條款對各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嚴格實施分級管理,全面強化污染源源頭控制。那麼,我國水源地是如何劃分的?已出台哪些法律法規和文件?有哪些保護規定?本期應知圍繞這些問題進行解讀。

8. 打開水管直接喝,全球水源最干凈的國家是哪個

水乃生命之源這句話相信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就天天對我們耳濡目染的,所以國家都呼籲人們愛護環境保護水資源,因為一旦水被污染,那麼我們的就無法正常食用了。像非洲和沙漠地區可是嚴重的缺水國家,能有足夠的水源就很開心了。

要知道捕魚也能給當地的居民帶來收入,但是太小的魚就不好販賣,而且自己作為食物食用起來也不合適,所以當地的漁民就越來越少,居民們也就比較的煩惱這個事情。畢竟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大家怎麼看待這件事呢?

9. 如何保護水源

可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資源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

10. 國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管理研究進展

1.2.1.1 國外地下水型水源地環境管理的模式

在地下水型水源地環境管理方面,國外有多種管理模式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主要有環保部門或水利部門為主的地下水型水源地環境管理模式,分為分散式、集中式地下水型水源地環境管理模式,流域地下水型水源地環境管理模式,區域地下水型水源地環境管理模式。

(1)以環保部或水利部為主的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管理模式

國外對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管理部門有的以環保部為主,有的以水利部為主。法國和德國是以環保部為主來進行管理的典型國家。法國在環保部主要設立了水務管理司與國家有關機構、社會團體等協同行動。在德國,聯邦環保部負責地下水資源利用、水污染控制、水質監測及發布水質指標等各項工作。

以水利部為主體集中管理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地的國家是荷蘭。水利部負責制定相關的戰略指導方針,以及地下水的開采等具體事宜。

(2)分散、集中式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管理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包括普通分散式管理模式,部級別集成分散式管理模式和國家級集成分散式管理模式。

普通分散式管理模式主要以加拿大、日本和英國為代表。在加拿大,環境、海洋和農業部等聯邦政府部門都設有專門的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管理機構;在日本,環境省負責用水與水環境保護工作,厚生省負責主管生活用水,其他水資源管理分別由其他管理部門負責。

部級別集成分散式管理模式就是將水環境管理等由政府的某一部主管,以色列就是這類模式的典型。主要由農業部負責水資源,包括地下水在內的管理工作,如制定規劃、審批管理、污染防治等。

國家級集成分散管理模式就是由國家水資源委員會,全面負責水資源與水環境的管理工作。澳大利亞和印度就是這種模式。澳大利亞以國家水資源理事會、印度以國家水資源委員會為最高機構,制定全國水資源管理辦法,制定飲用水標准,監督相關政策的落實。

(3)流域水源地環境管理模式

按流域統一管理水環境,使水資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的統一,成為一種逐步被接受的水環境管理模式。經過多年的實踐經驗,英國在這方面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經驗。英國實施的以流域為單元的綜合性集中管理,在較大的流域周圍設有流域管理委員會、水務局或水務公司,統一進行相關規劃和工程建設,直至供水到用戶,然後進行污水回收處理,形成一條龍的管理服務系統。

(4)區域水源環境管理模式

發達國家的水環境管理模式證明,實行區域管理的模式,是對水資源和水環境進行有效管理的良好模式。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削弱了水資源管理委員會的作用,加強了各州政府對水資源管理的許可權,使水資源和水環境管理更具有權威性。各州以內部流域為單位劃分自然資源區來進行地下水保護,污水排放控制等(於萬春,2007)。

1.2.1.2 國外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管理的法制建設研究

美國到目前有關飲用水水源管理的主要法律包括《清潔水法》、《飲用水安全法》及《水源保護手冊》。但是專門針對水源地保護的法律到目前為止還未出台。美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管理的特點是以各機構間協調協作為主,充分發揮公眾參與的重要作用。在水源地環境管理過程中,利益方應為主導,非營利性組織、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給予監督管理(王玉秋等,2010)。

德國飲用水水源地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相對較為完善,主要有《水法》、《地下水水源保護區條例》等。其中,《水法》規定所有的飲用水取水口都要在建立水源保護區的基礎上進行保護,要求盡可能保護取水口及其上游地區等水源保護區,積極要求當地居民和社會團體等的踴躍參與,共同完善水源地保護制度(李建新,1998)。

日本飲用水水源保護法規體系主要包括《河川法》、《公害對策基本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此外,還建立了「飲用水水源水質標准制度、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制度、水源地經濟補償制度、緊急處置制度」等。國家環境部門下設水質保護局專門就飲用水水源地進行統一的保護與管理(藍楠,2007)。

新加坡為了保護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污染源控制與治理主要依據環境部的《水源污染管制與排水法令》等。環境部與公用事業局聯合運用網路系統來監測地面徑流及水源地的水質,進行監測站點(斷面)的優化及增設,並對水質、水量進行雙重監控,有效地控制和減少了水源地污染(高斌等,2011)。

國外發達國家缺乏針對地下水型水源地環境管理的法律法規,是通過長期實踐,在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法規方面也取得了以上較好的經驗。特別是美國涵括水源地保護的一級立法、嚴格的公眾參與制度,德國完善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日本的飲用水水源水質標准和水質監測制度、水源地經濟補償制度、緊急處置制度,以及新加坡的水源污染管理制度等,對我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法規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唐克旺等,2012)。

閱讀全文

與法國水源如何保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5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9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