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為什麼內亂

法國為什麼內亂

發布時間:2022-01-13 10:23:09

1. 法國隊的內亂是怎麼回事

阿內爾卡辱罵主教練多梅內克並拒絕道歉,導致了被開除的後果

世界盃首現罷訓高盧雞一鳴驚人

法國隊內訌昨日火爆升級,在一堂公開訓練課上,隊長埃弗拉與體能教練發生了激烈的言語沖突,隨後帶領全隊罷訓,法國足協官員、球隊領隊讓·路易斯·瓦倫丁表示這是一個恥辱,並引咎辭職。這是世界盃歷史上首次出現罷訓現象。 □今報世界盃報道組
昨天法國隊按計劃抵達訓練場,雖然法國隊在世界盃上戰績不佳,但仍有200多名球迷到現場觀看訓練。
讓他們萬萬想不到的是,他們在訓練場上看到的卻是體能教練羅伯特·迪韋納與隊長埃弗拉進行的激烈爭執,眼見兩人爭吵越來越激烈,主教練多梅內克上前試圖將兩人分開,但迪韋納的怒火也噴向了多梅內克。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要不是球員都圍過來勸阻,兩個人很可能在訓練場就發生肢體沖突。
在激烈的爭執過後,這位體能教練離開了訓練場。埃弗拉一怒之下召集全體法國隊員罷訓,22名球員都離開訓練場返回大巴,很快大巴就開動駛向法國駐地,留下球迷和媒體記者面面相覷。
本屆世界盃開賽以來,內訌一直是困擾法國隊的最大問題,球員之間互相指責,比賽成績糟糕。在0比2完敗墨西哥之後,法國隊幾乎已經無緣小組出線。而在那場比賽的中場休息時,憤怒的阿內爾卡甚至侮辱主教練多梅內克是「骯臟的婊子養的」。這一事件被法國《隊報》曝光之後,法國足協立即對切爾西前鋒做出了開除的懲罰。
法國隊隊長埃弗拉曾在新聞發布會上就阿內爾卡遭開除一事表達了他的不滿,尤其對於將阿內爾卡辱罵多梅內克一事透露給媒體的「叛徒」更是憤恨,有消息指出,迪韋納很有可能就是埃弗拉所指的「叛徒」。

2. 自由浪漫的法國,提前回國了,法足為啥內亂

主教練不僅僅是指揮球員 安排戰術,更要團結隊伍。內訌就是不團結。
2008歐洲杯法國小組出局至今,多梅內克一直沒有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法國98黃金一代離去後的空缺由誰來填補。由此可見多梅內克是一個無能的主教練。誰都知道,2006的亞軍多梅內克沒多大的功勞,靠的是齊達內的能力和領袖氣質以及一幫老將的努力,老將們還是齊達內叫來的。所以多梅內克是無能的,兩年時間找不出一個合適的領袖,就先不說他有沒有執教能力,就此一點他就不配當法國主教練。現在的法國就是無頭蒼蠅,沒有核心和領袖,充其量就是歐洲三流。無論是世界盃名單 還是賽場上的排兵布陣,都讓人難以理喻。隊員為什麼不滿,因為理解不了教練的意圖,戰績又這么差。誰理解的了多梅內克的意圖,既腦殘又固執,再碰上阿內爾卡這個刺頭,不被問候他媽才怪。球員提意見么好好說話,也不至於被罵,由此可見他就沒有當教練的能力,眾人不服啊,沒威信。個人認為法國足協開除阿內爾卡的決定太草率,應該先了解了解事情真相,或許應該先罷免多梅內克。再者,和很多報道一樣,這可能並不是內訌,只是更衣室的爭論,爭論中阿內爾卡失言,其實真正應該負責的是把這件事告訴媒體的內鬼!!!當然,根本原因是多梅內克無能所致法國這般慘淡!!!

3. 法國16世紀內戰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法軍不是軍事革命的成功範例。因為16世紀內戰的記憶根深蒂固,而且貴族習慣於起兵反抗王室,所以法國基本上沒有把軍事分包給野心家,但這就意味著巴黎負責策劃戰爭,法軍的糧餉由對國務委員會負責的總督提供。1635—1636年的法軍戰事乏善可陳。由於法軍高層內部不睦,法國與尼德蘭對佛蘭德斯的聯合入侵止步不前。兩軍主攻東部戰線,目標是擊敗洛林公爵的同時圍困帝國軍,結果因為補給問題未能成功。北義大利戰役嚴重缺乏資源。法國只有在瓦爾泰利納才實現了完全的成功。

1636年的戰場上,法軍姍姍來遲。他們的主要目標是佔領弗朗什–孔泰,切斷西班牙之路。巴黎的大臣們一心想佔領多勒(Dôle),把資源都投入了圍攻多勒的戰斗中(開始於6月初)。這讓佛蘭德斯的西班牙軍隊趁機奪取了科爾比(8月15日),跨過索姆河。黎塞留和國王害怕首都遇襲,所以撤回了弗朗什–孔泰的軍隊,讓帝國軍佔領了該地區,並且威脅到了勃艮第。貴族陰謀和財政虧空困擾著1637年的戰事。

在佛蘭德斯圍攻朗德勒西(Landrecies)和拉卡佩勒(La Capelle)的兩場戰斗壯大了法國的聲勢,不過並沒有多少戰略價值,只有朗格多克戰役因為佔領了勒卡特才算一場勝仗。1638年,聖奧梅爾(St-Omer)圍城戰成了法國戰事新的焦點,然而,讓法國真正得到機會切斷西班牙在萊茵河上游的補給線的,是薩克森—魏瑪的伯納德這位法國准備簽約的外國野心家3月3日在萊茵費爾登的勝利。

聖路易法庭大會有一種另立政府的感覺,但是官員們知道他們所處的局勢非常微妙。他們是法律的執行者,天生不是法律的破壞者。他們想要廢止戰爭部的非法行為,鼓動馬薩林和奧地利的安娜與他們和解,不過他們沒有外交地位,無法讓這場斗爭想停就停。他們最關心的一向都是自己的特權和投資,而他們希望爭取到更廣泛的支持,他們知道自己很容易就被說成自私自利之徒。

戰爭部誘導民眾憎惡這些官員——在政治危機最緊張的時候,一名重要官員收到了寫著“投石黨(叛亂)一來,博福特公爵也來了”的傳單——這一點官員們不能忽視,而他們也沒有把自己的角色想像成保民官。王族作為公爵和在冊貴族,天然有權位列高等法院成員。

1643年,就是法官們的決議讓他們不得參加攝政政府的。1648年,官員們很難再挽回當初這個決議,可是王族利用他們在官員中的人脈和影響力以及發表的宣言,推動他們自己的利益,同時攻擊馬薩林黨(Mazarinistes)。

1648年1月15日的御臨法院(lit de justice)上,佐審官奧梅爾·塔隆發表了一篇強有力的講話,堪稱法官為自己的法律抗爭所做的最精彩的辯護,他表示,他們是在保護路易十四,阻止馬薩林和攝政以國王之名行非法之實。對塔隆來說,雄辯是高等法院的靈魂,但是雄辯的力量取決於在法庭之外能產生多大影響。

塔隆在一篇反對財政敕令的講話中稱,高等法院“具有主權的特徵,是人民的首腦,它要管理人民的利益,代表人民的需求,鑒於這樣的職責,它有權反對國王的意志——不是通過暴力抗爭觸怒國王,而是通過正言直諫懇請國王秉公執政”。然而,塔隆特意要求法庭的官方記錄不要記下他這段話。

委員法官(councillor-judge)皮埃爾·布魯塞爾(Pierre Broussel)是1648年和1652年的風雲人物,他用自己的話准確地表達了平民百姓的想法:“不存在任何國家必要性(Statenecessity)”使金融家非吸干窮人的血不可;高等法院是王的正義(king’s justice)的化身;法官是不會被收買的正直之人,不像某些假裝“大政治家”(grands politiques)實則“一心愛財”的傢伙。

4. 近現代法國內亂不斷怎麼還能擴張

首先,內部關於資本主義的爭亂並不妨礙它的對外政策。無論是共和國還是帝國,執政的都是資產階級,必然都要求對外擴張,發展資本主義。
其次,關於殖民地問題,印象中好像不全是在大革命後佔得,的確本土的爭亂,對殖民地的影響很大,就像南美的解放,但若殖民地的力量不足以抗衡當地的駐軍,也是沒用的,如法屬蓋亞那,不可能因為本土爭亂就把外面的駐軍都調回。另外雖然一個政權接著一個政權的換,但不可否認在個政權執政期間它們的積極影響,典型的拿破崙時期,國力大增。而且又有一二次工業革命,它的實力是不容忽略的。
普法戰爭時期,也相當於德國的統一時期,可能是因為德國重點在統一吧,也許能力時機不夠,也許因為英國,這個…額…但二戰你錯了,北非戰場不要忘了!
再說中國,無論甲午還是二戰,起點是很低的,再加上一系列主觀,條件是不如法國的,硬體或軟體,國際國內環境
哈,就想到這么多了你的問題很有意思呢,可惜把書本扔的有點久了。個人觀點,希望有幫助啊(*^__^*)

5. 法國巴黎為什麼騷亂

騷亂起因
10月27日,法國巴黎北郊克利希蘇布瓦鎮的兩名男孩在躲避警察時不幸觸電身亡,該市數百名青少年因此走上街頭抗議,焚燒汽車和垃圾桶,打砸店鋪和政府機關,並與警方發生沖突。騷亂事件由此蔓延開來。

騷亂時間表
10月27日,巴黎北郊克利希蘇布瓦鎮兩名非洲裔穆斯林少年為躲避警察追捕,慌不擇路,跑入一所變電站,觸電喪生。該鎮數百名青少年走上街頭抗議,與警方發生沖突,隨後引發騷亂。
10月28日,騷亂繼續,克利希蘇布瓦街道多輛汽車遭到焚毀。兩天的騷亂造成23名警察受傷,13人被捕。
10月29日,克利希蘇布瓦鎮數百名居民在市政廳和事發變電站間舉行默哀遊行。
10月30日,警方向克利希蘇布瓦鎮一座清真寺投放催淚彈,騷亂進一步升級。
10月31日,內政部長薩爾科齊到巴黎市郊的阿爾讓特耶視察,遭抗議人群示威。
11月1日,騷亂從克利希蘇布瓦鎮蔓延到歐奈蘇布瓦鎮,造成該地區30多人受傷。
11月2日,法國總統希拉克首次就騷亂事件發表講話,呼籲民眾保持冷靜。
11月3日,騷亂進入第7天,沖突愈演愈烈。參與騷亂人員向警察和消防人員開槍,焚燒了約40輛汽車、兩輛公共汽車、多個垃圾箱和一些巴士站。

法國巴黎騷亂暴露出錯綜復雜的政治紛爭

發生在法國巴黎周邊的騷亂3日出現新的不祥之兆,騷亂中有人向警察與消防員開槍。法國人擔心,「40個夜晚暴亂」的宣言可能成為現實。

騷亂暴露出法國社會在移民與同化政策上的積弊,也帶來錯綜復雜的政治斗爭。

騷亂升級

3日晚上,騷亂中響起了槍聲。在巴黎北部的塞納-聖但尼省,3處騷亂現場傳出4聲槍響,開槍者的目標是警察與消防員。所幸無人受傷。騷亂升級的苗頭還表現在暴力方式與規模的擴大。騷亂參與者已不滿足於縱火焚車、燒店、投擲石塊。3日早上,兩輛連接巴黎與戴高樂機場的通勤列車遭到石頭襲擊,一條線路被迫中止運行。襲擊者威逼列車停下來,並打破了列車車窗,其中一名女性乘客被玻璃劃傷。在騷亂破壞最嚴重地區的歐奈蘇布瓦鎮,青年們圍攻了一所警察局,縱火點著一家雷諾車行、一家超市與當地的體育館。僅在塞納-聖但尼省,一周來的騷亂已造成9人受傷,315輛車遭到焚毀。

社會代價

此次騷亂的導火索看起來微不足道。10月27日,巴黎東北郊克利希蘇布瓦鎮的兩名少年在躲避警察追趕時觸電身亡。憤怒的當地青年開始縱火發泄不滿,騷亂在一周內,迅速蔓延到巴黎周邊十多個城鎮。一些人把騷亂的擴大歸咎於法國內政部長尼古拉·薩爾科奇的「暴言」。騷亂剛起時,這位內政部長聲稱要用高壓水槍「清除」郊區的「烏合之眾」。

但更多的人把騷亂歸結到兩個原因。其一是法國大城市與周邊郊區貧富、治安、就業上的強烈落差;其二是法國一直以來尋求的種族、民族、文化同化政策反而加深了對立。這次發生騷亂的巴黎周邊地區主要聚居著非洲與阿拉伯人移民。他們大多居住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建造的房子里。法國政府當年為緩和巴黎城區住房壓力,在郊區及周邊省份集中興建了大批住宅樓。

高人口密度,移民眾多,高失業率,使這些地區逐漸成為貧困、犯罪、吸毒、被遺忘者與被損害者的代名詞。尤其在政府提供的公共住宅區,15歲至25歲青年人的失業率甚至高達40%。

巴黎郊區埃夫里市市長曼努埃爾·瓦爾斯對德新社記者說:「我們正在為30多年來的社會、地域、種族隔離付出代價。」

政治紛爭

歐洲媒體認為,作為法國2007年總統大選的有力候選人,法國內政部長薩爾科奇開始為他的強硬發言付出代價。英國《每日電訊報》說,「清除」郊區「烏合之眾」的說法簡直是極右翼的口氣,「他毀了自己的機會」。

薩爾科奇的最大競爭對手、總理德維爾潘也因為其政策未能消除郊區的被邊緣化趨勢遭到抨擊。

捷克《人民報》說,薩爾科奇與德維爾潘都想利用這次騷亂打擊對手,並為自己的總統競選撈取政治資本,「法國政治家視其為撈分的良機」。

一些歐洲右翼黨人則把巴黎的騷亂視為「對歐洲的一個警告」,因為許多歐洲國家面臨同樣的移民與文化融合、經濟差異問題。

馮武勇(新華社特稿)

巴黎騷亂折射歐洲移民政策缺失

雖然法國政府採取斷然措施來平息騷亂,相信騷亂過後社會秩序很快會得到恢復,但如果我們以理性的眼光來深究這場騷亂的緣由,可以說是法國的移民政策和「共和同化」原則激化的結果。

———趙俊傑

肇起於10月27日的法國巴黎郊區騷亂持續至今,引起歐洲國家的高度重視,也折射出西歐國家近年來移民政策的缺失。

雖然法國政府採取斷然措施來平息騷亂,相信騷亂過後社會秩序很快會得到恢復,但如果我們以理性的眼光來深究這場騷亂的緣由,可以說是法國的移民政策和「共和同化」原則激化的結果。

眾所周知,法國已進入老年化社會,新一代本土法國人出生比例偏低,為給社會注入新的活力,並保持經濟的持續增長,近年來法國政府吸納了一大批北非國家及土耳其移民,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信仰伊斯蘭教,無論是在宗教信仰、價值觀,還是在日常生活習俗方面,都同法蘭西民族有明顯的差別。新生的法國移民由於缺少就業機會和社會保障,更因為得不到良好的教育,逐漸形成了城市邊緣化的「社會弱勢群體」。以這次騷亂為例,巴黎北郊的非洲裔移民居住環境惡劣,失業率為巴黎市的兩倍以上,貧富懸殊大,犯罪率高,本來新生的一代移民就對法國政府的移民政策深為不滿,如今,遇到他們的同胞遇害這樣的悲劇,自然會產生社會群體發泄不滿的騷亂現象。

因此,這場社會騷亂絕非偶然,它充分表明法國政府的移民及社會政策存在諸多弊端。

據法國內政部統計,目前在法國類似克利希蘇布瓦市這樣潛藏社會動亂的敏感郊區多達751個,這類地區人口密度大,移民數量多,就業機會少,貧困和犯罪面廣,存在暴力及種族歧視現象。法國政府對這類地區雖有一定的政策扶持,但往往把這類地區的移民視為對法國社會福利體制的一種威脅,特別是法國內政部長薩爾科齊一貫主張「選擇性移民」和「清洗」郊區移民群體,他在處理這次騷亂中更發表一些強硬的言詞,聲稱對騷亂者實行「零容忍」,自然引發眾怒。

由於法國政府推行的移民政策存在諸多問題,加之城郊貧富差別過大,才引發了這場大規模的騷亂。騷亂過後,法國政府該認真坐下來想想,為什麼「共和同化」原則得不到認可?為什麼強硬的移民政策引起社會的反彈?法國社會黨發言人對此聲稱,「對富人區實施安全政策,失去了普通大眾。」此話言之有理,法國雖然一貫強調自由、平等、人權、博愛,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難以做到本土法國人與新生移民的平等,種族歧視及警察暴力現象的確存在,這一點美國也不例外。

痛定思痛,法國當局應以此為戒,高度重視法國社會中的不平等現象和貧富懸殊問題,而不應收緊移民政策,製造更多的社會不穩定。同樣,其他歐洲國家也存在移民社會問題,也當以巴黎騷亂為戒。

□趙俊傑(社科院歐洲所研究員)

6. 法國大革命為什麼如此的暴烈

1589年法國建立波旁王朝,這是法國專制主義的標志。與英國一樣,法國的民族國家也形成了,但形成的過程很艱難,動盪也太多。以後,為鞏固中央政權,又經歷了更大的動盪,造成更多的內亂。法國貴族比英國強大,為制服貴族,法國王權必須比英國王權更加專制,結果是形成了以路易十四為代表的歐洲最強大的專制政權;後來為克服專制制度,又必須花費更大的氣力。

與英國一樣,法國在專制統治下推行重商主義,取得很大成就,法國發展成歐洲最強大的陸上國家,路易十四時達到頂峰。但也與英國一樣,專制主義的危機隨即發生,王權與民族的利益形成對抗,只有克服專制主義,法國才能進步。

法國用革命的方法解決沖突,法國大革命為許多國家樹立了榜樣。但法國大革命何以發生、為什麼發展得如此暴烈?原因是:法國的專制主義過分強大,王權與貴族堅決保護舊制度,不向變革作絲毫妥協,於是,民眾(第三等級)也只能作殊死的搏鬥。雙方都不妥協的結果是革命不斷深化,彼此都調動出最大的潛力,最後雙方最堅定的力量都在革命中消失了,革命的目標卻沒有達到。經過拿破崙一段時間的統治,專制的王朝復辟了。

以後,法國再次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專制王朝,繼續用革命的手段建立共和國,同樣用革命的手段變更各種政治制度、試驗各種政體。100年中,法國經歷了許多革命,每次革命又包含著許多暴烈的沖突。動盪的社會環境給國家造成重大創傷,為彌合這些創傷,又需要花費許多精力。在歐洲各國中,法國是第二個啟動工業革命的,但法國的發展速度一直不快,動盪是原因之一。有趣的是,1870年以後法國的模式突然發生轉折,由對抗轉為妥協。第一步退讓是由過去堅決不肯妥協、死死抓住政權不放的保皇黨人做出的,這以後,法國就確立了議會的統治;法國也不再發生革命了,開始用協商的手段逐步建立民主制度。

法國的經濟發展模式也是自由主義的,但速度緩慢,被說成是「沒有工業革命的工業化」。其原因除上文所說的社會動盪之外,農業問題未予解決好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法國大革命消滅了封建土地所有關系,重新分配了土地,這一方面解除了封建殘余制度的束縛,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一大批小農,到20世紀初仍占農戶總數的絕大多數。小土地耕作制,既阻礙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又限制商品市場與工業勞動力的發育,成為對工業化的鉗制力量。我國理論界過去對這個問題一直沒有關注,其實這是很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7. 法國足球怎麼了,內亂

是的。都罷練了

閱讀全文

與法國為什麼內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2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1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6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