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戰時盟軍有哪些戰斗機
蘇聯雖然型號多,但是基本上屬於兩個系列:雅克系列和拉系列
英國有噴火和颶風
法國戰敗投降,飛機沒了展示機會
中國造不了飛機
美國最多,空軍有P-38、P-39、P-40、P-47、P-51
海軍有F4F、F6F、F4U
這些比較有名
2. 問個小問,二戰自由法國有哪些能拿得出的戰
自由法國沒有什麼戰績,人數不多,裝備基本靠美國提供,跟著英美混的小弟而已
3. 二戰法國軍用運輸機
小型CASACN-235型軍用運輸機 歐洲空中客車公司的A400M。根據設計,A400M將能夠運送大部分摩托化步兵師的技術裝備(主戰坦克除外)。參與該計劃的國家有德國(訂購數量60架)、法國(50架)、西班牙(27架)、英國(25架)、土耳其(10架)、比利時(7架)和盧森堡(1架)。除此之外,空中客車公司還期望澳大利亞、加拿大、挪威和瑞典能購買6-10架。預計A400M將於2008年實現首飛,2009年投入生產。空客公司公布的材料稱A400M單價約為8000萬美元,但Teal咨詢公司預測的價格水平為1.2億-1.3億美元。 重型C-160 C-160(英文名稱TRANSALL)是法國航宇公司、原德國MBB公司和聯合航空技術-福克公司(現並入德國航宇公司)於1959年初開始研製的軍用運輸機。三家公司於該年聯合成立了TRANSALL公司,專門負責C-160的研製生產工作。這種運輸機可以運送部隊軍用裝備、軍需品和軍用車輛等,並可以在經過簡單修整過的跑道上起落。 原德國聯合航空技術-福克公司是該聯合集團的主要管理和生產成員公司,它負責生產機身中段、起落架艙整流罩、發動機短艙和水平安定面;原德國MBB公司負責生產前、後機身和中翼;法國航宇公司負責製造起落架、外翼和動力裝置的安裝。C-160於1963年2月開始試飛,1967年開始交付法、德兩國部隊使用,後來土耳其也購買了該機。1972年第一次停產時生產了169架。1976年10月,法國和德國兩國又達成協議,按50%對50%的工作量重新調整新型C-160的生產分工,總裝線設在法國的圖魯茲、新型C-160的電子設備經過了改進,加強了機翼,又增加了中翼內的附加油箱。新型C-160共獲31架訂貨,到1984年向法國空軍交付15架,印度尼西亞的3架訂貨已交付完畢,沒有進一步的訂貨。 該機機組包括正副駕駛員、隨機工程師和導航員。機艙可容納93名乘客,或68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或62副擔架床位。最大貨艙載重量16噸,最大空投重量達8噸,能夠完成3到10米高度的貼地空投任務。 軍事空運分為戰略空運和戰術空運兩類。在戰術空運方面,使用中程運輸機,具有在簡陋機場起降的良好性能,甚至可以在短距跑道上起降。因此,常常採用渦輪螺旋槳運輸機。按照此標准建造的比較典型的西方戰術運輸機,就是目前西方部隊普遍裝備的C-130和C-160運輸機。而以前蘇聯為代表的華約成員國使用的是與C-130性能相似的安-12運輸機。這些戰術運輸機最大運載量為15-20噸,可以運載輕型裝甲車。當然,戰術運輸機對貨物運載有很大的限制,包括重量和大小(尤其是寬度和高度)。較重的裝甲車和直升機就無法運載,除非把它們整個拆散。戰術運輸機較長的航程多少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一般可以持續飛行數千公里。 該機使用兩台羅爾斯·羅伊斯(Rolls-Royce)公司的TyneRty.20Mark22渦槳發動機。單台功率4,549千瓦。螺旋槳型號為BAe4/8000/6。 C-160H型代號ASTARTE(阿斯塔蒂,古閃米特人神話中司愛情與生育之女神),是一種通信中繼改型,共生產了4架,1987年交付法軍。該機可以完成與法國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的通信工作,配備了抗干擾VLF通信設備,包括Rockwell公司和Thales公司的系統部件,並帶有尾部拖曳天線。 C-160還發展出了Gabriel電子偵察型,同樣在法軍服役。該型號可收集敵方的電子信號情報,座艙內經過改造,安排了多個情報收集工作系統和操作手座席 1999年法軍完成了對其C-160的升級工作。座艙內新增平視顯示器(HUD),改裝了新型自衛干擾電子戰設備。加裝了EFIS854TF飛行控制系統。 德軍的C-160D加裝了BAE系統公司的新型空中信息處理計算機,NorthropGrumman(Litton)公司的ALR-68雷達告警系統和RockwellCollins的FMS-800飛行控制與GPS系統。其中21架正在加裝EADS公司的自衛電子對抗,NorthropGrummanAN/AAR-54(V)missilewarningsystemandchaff/flarelauncher. 2004年4月,根據一份價值620萬美元的合同,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防務系統部將為德國空軍的C-160運輸機提供21套AN/AAR-54(V)無源導彈接近告警(MAW)系統及其相關備件。在這份合同之前,諾·格公司已經成功地完成了一項為期9個月的飛機綜合和測試項目,此期間德國國防部對這種紫外線導彈告警系統的能力進行了評估。諾·格公司為支持這項飛行評估合同項目提供了一套導彈告警系統及備件。AN/AAR-54(V)系統是一種圖像感測器系統,可被動探測紫外線能量、追蹤多個目標以及對真、假威脅目標進行快速區分。它可用作獨立探測系統,也可作為綜合定向紅外干擾自保護系統的一部分。AN/AAR-54(V)可用於戰術戰斗機、寬體飛機、直升機和戰斗車輛,目前的用戶包括美國特種行動司令部、空軍和國民警衛隊以及澳大利亞、丹麥、日本、荷蘭、挪威、葡萄牙、英國和德國武裝力量。 多個國家將使用正在研製的A400M運輸機替換C-130和C-160運輸機。但C-160仍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擔負各種重要任務。例如由德國、義大利和美國聯合實施的擴展中程防空系統(MEADS),將可用C-130或C-160運輸機空運。每一個MEADS火力單元有72枚導彈(改進型霍克為18枚導彈,PAC-2為32枚,PAC-2/PAC-3混合連為56枚),只需要50名人員來操作和保障。這樣一個火力單元的戰略部署需要C-17運輸機5架次或C-5運輸機3架次。向戰場上進行戰術部署需要C-130運輸機20架次或C.160運輸機38架次。 外形尺寸 翼展40.00米 機長32.40米 機高11.65米 內部尺寸 機艙長度(不含駕駛艙)13.51米 機艙寬度3.15米 機艙最大高度2.98米 機艙地板面積42.6米2 機艙容積115.00米3 重量及載荷 最小使用空重280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51000千克 最大商載16000千克 最大零燃油重量45000千克 最大著陸重量47000千克 性能數據 裝兩台「苔茵」TRy.20Mk22渦輪螺槳發動機,單台功率4549千瓦(6100軸馬力) 最大平飛速度513千米/小時 爬升率(海平面)6.6米/秒 實用升限8230米 轉場航程8858千米 最大載重航程1853千米 起飛滑跑距離715米(襟翼放下20°) 著陸滑跑距離550米
4. 話說二戰時的法國空軍有什麼戰機嗎
莫拉納_索尼埃MS.406戰斗機是法國戰役開始時,法國空軍裝備數量最多的戰斗機,達到上千架。該飛機和二戰初期其他法國戰斗機一樣,都源自30年代法國空軍航空技術服務部提出「C1要求」。 之後,MS.410飛機於1940年上天,發動機散熱效率大大改善,最大速度增加到了509km/h。法國空軍下令按照此標准改裝500架MS.406,但是只有5架飛機在1940年6月25日停戰前完成。
5. 二戰時法國海軍有哪些著名戰艦
「敦刻爾克」級戰列巡洋艦、迪凱納級重巡洋艦、絮弗倫級重巡洋艦、福煦級重巡洋艦、阿爾及利亞號重巡洋艦
6. 二戰時法國的飛機型號
二戰中,法國因為德軍的閃擊戰而在幾周間便被迫投降,法國空軍也就此淹沒在了萬字旗之下。
. P" J! w: \1 _8 o5 q! ]- r
也許法國作戰飛機不如那些名揚天下的,諸如BF109、P51、B17、B29等那麼有名,但是作為法國武裝力量的一部隊,他們也曾為自己國家免受侵略而奮勇戰斗過。下面我們就簡略地對法國空軍裝備的幾種作戰飛機進行一下介紹。; e3 N. s) F5 e9 k( Y6 \
布洛克210轟炸機+ _! } m/ |# |7 T- `) t
% t+ \- O/ E% S' Z
一九三二年,法國海軍航空兵希望能夠獲得一種新式的魚雷轟炸機以取代其老舊不堪的法爾芒F.60「哥利亞」式水上轟炸機;巧的是,當時的法國陸航〔法國陸軍航空兵在一九三三年四月一日改稱法國空軍〕同樣需要將手中的LeO 20 BN5 雙翼夜間轟炸機更新換代。頗會察言觀色的馬塞爾•布洛克〔Marcel Bloch〕飛機公司立刻聞風而動,依靠其在研製MB.200雙發上單翼晝間轟炸機時所獲得的經驗,很快便搞出了聲稱能同時滿足陸海航雙方要求的新設計,這便是後來的MB.210。該機採用全金屬結構下單翼布局,機體截面呈長方形,機翼則為略有後掠的梯形翼,同時在機身和機翼表面大量應用外部加強筋以提高結構強度。根據設計,MB.210可以在機身彈艙內攜帶重達1600公斤〔3527磅〕的炸彈,而自衛武器則是機頭和機背兩個手動機槍塔內的兩挺7.5毫米MAC1934型機槍。有趣的是,為了滿足水陸兩棲的條件,該機最初被設計成可以自由選擇安裝陸上機場用的固定起落架或是用於水面起降的浮筒。老實說,盡管結構堅固,MB.210仍然算不上一個如何出眾的設計。3 {& |( |5 t$ E6 U
T' ~. Z v- x6 R2 I: F& |) b v9 J
兩架原型機的製造工作始於一九三三年,第一架飛機〔Bloch 210 No. 01〕仍採用老式的固定起落架,配備的動力則是兩台「土地神-羅納」14Kdrs/Kgrs「西北風」式十四缸氣冷引擎。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七日,該機被用卡車從庫爾貝伏瓦〔Courbevoie〕送到了維拉庫布萊〔Villacoublay〕,並於十一月二十四日在那裡進行了首次試飛。技術人員們針對試飛中暴露出的問題對原設計做不少修改,包括重新設計機尾改善飛機的操縱性,調整背部炮塔的位置以調節重心分布等等。當這些改造全部完成後,01號原型機從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五日起開始繼續其未完成的試飛工作。改造後的MB.210同樣稱不上完美,其後又陸續引入的改良包括:加大外翼段的後掠角度,在機腹增設了一個可收放的機槍塔加強自衛火力等。最後,經歷反復修改後終於大致令人滿意的原型機被送到了法國空軍的航空器材測試中心〔CEMA〕,從第二年二月十四日開始由軍方的飛行員進行試飛。一個月後,Bloch 210 No.01 又裝上了全部武裝轉送卡佐〔Cazaux〕測試其機載武器系統。當空軍對該機的性能表示基本滿意後,這架忙碌的原型機立刻按照法國海航的要求馬不停蹄地飛往馬塞-馬里尼亞納〔Marseille-Marignane〕,在那裡用兩個浮筒換下固定式起落架後便開始在貝爾湖〔Berre Lake〕上進行水上起降的試驗。很可能是因為海航對這種飛機並不欣賞的關系,帶浮筒的MB.210沒有能獲得其他的訂單。
" W0 V$ ~: S" L4 {4 E( _3 M
被命名為MB.211的第二架原型機試驗性地安裝了兩台860匹馬力的伊斯帕諾-絮扎〔Hispano-Suiza〕12Ybrs型十二缸直列式液冷發動機。一俟完工後,該機同樣被送到了維拉庫布萊進行測試,不過真正的試飛工作則到四月十六日才正式展開。在試飛中該機表現良好,平飛時速達到了316公里/小時〔196英里/小時〕,但這一數據和MB.210比卻沒有太大的進步,因此對空軍而言並不想繼續發展這一型號。雖然技術人員又試著為這架飛機換上了伊斯帕諾-絮扎14Aa01/02引擎,試圖以MB.212的名義獲得支持,但同樣沒能吸引空軍的注意力。
+ V8 K- J. ?, b- J" S- H
# U- r: u& r* N3 `- P5 o3 w2 x
" v7 G2 r$ p( n* l4 [
根據「I計劃」,空軍在一九三五年四、五月間訂購了一百三十架 Bloch 210 轟炸機。
其中第一架完工的飛機被命名為「凡爾登〔VERDUN〕」號,於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日在安德雷•居爾瓦勒〔André Curvale〕操縱下順利升空,並在四千米高度〔13123英尺〕達到了335公里/小時〔208英里/小時〕的最高時速。該機安裝了870匹馬力的「土地神-羅納」14Kirs/Kjrs星型引擎以及「拉蒂埃」型〔Ratier〕三葉變距螺旋槳,同時還改裝了可以向後方收起的主起落架。第二架飛機在一九三六年四月交到空軍手中,和前者比較起來這架飛機又有了些微的不同,最主要的不同便是加大了外翼段的上反角,而其後所有的量產飛機亦全部按照第二架飛機的標准製造。8 b a n/ L" s: @8 P: K. v
% u3 o) n! @3 h' @5 ]
布洛克 MB.210 BN5 的翼展為22.8米〔74英尺10英寸〕,全長18.9米〔62英尺〕,機高6.7米〔22英尺〕。該機空重5990公斤〔13206磅〕,滿載時則達到了10200公斤〔22487磅〕。動力為兩台910匹馬力的「土地神-羅納」14N10/11十四缸氣冷星型發動機。操作手冊上的性能數據如下:在3500米〔11483英尺〕高度的最大時速為322公里/小時〔200英里/小時〕,實用升限達到9900米〔32480英尺〕,航程1700公里〔1056英里〕。
正如前面提到的,該機的自衛武器是機頭、機背和機腹三個手動機槍塔內的三挺7.5毫米MAC1934型機槍,每挺機槍備彈八百發。而一千六百公斤的有效載荷主要有以下幾種組合方式:兩枚五百公斤炸彈或八枚二百公斤炸彈,也可以是三十二枚五十公斤炸彈。如果選擇十公斤的人員殺傷彈,那麼該機的彈艙內可容納一百二十八枚。MB.210的機組成員為五人,包括:駕駛、副駕駛/導航員、首部自衛機槍手、腹部自衛機槍手/無線電報務員和背部自衛機槍手。
) M$ @6 r# j( w
由於所需的變距螺旋槳不能保證供應,布洛克轟炸機的生產及交付遠遠落後於軍方的日程安排。在整個一九三六年中,法國空軍只拿到了二十三架MB.210。不過,該機的銷售倒是紅紅火火,羅馬尼亞也發來了二十四架飛機的訂單〔後來減到十架〕,法國空軍則追加了三十六架飛機的訂貨,而到該年年底時,又將這一數字提升到了一百架。為了應付如此繁重的生產任務,除了國營西南飛機製造公司〔SNCASO〕,國營中央飛機製造公司〔SNCAC〕及國營西方飛機製造公司〔SNCAO〕也按照許可證加入了該機的生產。這樣,到一九三九年初該機的生產線關閉為止,MB.210 BN5 的產量已經達到了二百五十三架。* X; K1 a7 {) c+ S+ `6 R8 ~- n
; e3 W% W; l0 X* t1 d, h f
& N* r: O! s9 Z* M8 v. j6 e
法國空軍在一九三七年中共接受了一百二十五架布洛克210轟炸機,但磨合期產生的大量問題明顯拖延了實戰部隊的換裝進程。再加上由於引擎過熱及汽化器故障引發了不少飛行事故,空軍不得不在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四日要求所有的飛機停飛。最終的解決之道是用九百一十匹馬力的「土地神-羅納」14N10/11或14N20/21型發動機替換了不可靠的14Kirs/Kjrs發動機,不過這一切已經令飛行員們對這種醜陋的飛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甚至還令他們在私底下為MB.210取了個「飛行棺材」的外號。
當法國在一九三九年九月三日向德國宣戰時,法國空軍的十二個轟炸大隊共裝備了二百三十八架布洛克轟炸機。其中十個大隊駐扎在法國本土,另外兩個大隊則駐扎在北非的突尼西亞。具體分布如下:) a0 F, S- P$ [3 D+ r; r& l
# l4 ^! e v& K
法國本土:圖盧茲〔Toulouse〕 GBI/111 f0 H* G3 |. o" y% [3 B' P
GB II/110 m9 s3 C( s; s
GBI/23: l0 w' a+ |, l
GB II/23# e: k* h/ l6 P% w8 }0 X3 Z0 D9 ~
蘭斯〔Rheims〕 GBI/12
GB II/12
" d: m& F9 f& A/ K- i: m) n
波爾多〔Bordeaux〕 GBI/211 t& Y1 q3 s- B( U4 W# A
GB II/21 x7 r3 l" \4 T
) d& A% q$ Y% p9 z
圖爾〔Tours〕GBI/51
GB II/51
6 w( w/ Z9 \, Q( E, Q' Q* p2 e
突尼西亞:傑爾達堡〔Kalaa-Djerda〕 GBI/19
GB II/19. t1 M% a/ l" ]( x/ y) P7 P
: y2 x* P1 e9 v2 O3 J6 G2 d
8 @1 q% E4 l) T: J- n' o4 J( i
考慮到這時MB.210已經顯得過時,法國空軍並不打算將這些魚腩送上前線與兇猛的德國空軍死拼,而是趁著「假戰」的空閑依次將這些部隊抽調到了法國南方,抓緊為其換裝較新型號的飛機。8 p# P/ \$ g- l$ {( J
5 M g: ?" n3 d8 I
: S$ ~6 @) I* k
到一九四○年五月十日德軍開始閃擊西歐時為止,整個法國空軍的一線部隊中已經只剩下第七轟炸機群所屬駐伊斯特爾〔Istres〕的 GB I/23 還全部裝備著MB.210。 英勇的法國飛行員不顧手中裝備的老舊,毅然決然地駕駛著這些「飛行棺材」投入戰斗。由於德國裝甲部隊的快速推進,GB I/23 不得不連續變換駐地,先是遷到了蓬蘇約訥〔Pont-sur-Yonne〕,然後又是肖蒙〔Chaumont〕;不過該部仍然頻頻出擊,陸續對法國北部和比利時境內的德軍目標發起了好幾次夜間攻擊,直到六月一日才奉命撤出戰斗,退往奧朗日〔Orange〕開始換裝 LeO 451 轟炸機。幾乎與此同時,駐高歇堡〔La Ferté-Gaucher〕機場的 GB I/21 和 GB II/21 的MB.210機群也對德軍地面部隊發起了一次又一次攻擊,雖然取得了一些戰果,但自身的損失亦很慘重,短短幾天便損失了十架飛機。而正在換裝途中的 GB II/11 也在六月十日義大利對法宣戰後開上前線,用六架MB.210和十五架 LeO 451 組成混合編隊拚命抗擊企圖落井下石的義大利人。7 d$ }. r- |7 {2 s2 d/ f {3 M
+ c$ B8 r, S v/ Q/ U; \- A
當法國於六月二十二日簽署停戰協定時,在未被佔領的法國本土還駐有九十九架MB.210,法屬北非則還保留著二十架該型號飛機。維希法國空軍不再使用這些飛機,開始將其封存或拆毀,只將其中六架翻新後用於導航員的訓練而已。7 ]. H3 u1 K7 y0 D0 R, U! [
3 u# M1 v$ n, d2 V, }- I2 x
Bloch170系列偵察/轟炸機) |1 c4 G# `# |7 F
5 E% H0 Z7 E1 m6 O
8 L5 [% u* n' {" r. O( Q
( W3 g6 G! U6 b/ e% e2 h
1936 年,法國空軍高層對於手頭缺少合適的中型攻擊機開始表現出極大的憂慮。雖然開發中的 Br.690 和 LeO 45 B4 都是同類飛機中的一時之選,但在這兩種飛機所涵蓋的任務范圍之間卻還存在著一個空檔。在這樣的情況下,SNCASO 公司(國營西南飛機製造公司,馬塞爾.布洛克公司在 1936 年與其合並)旗下一個由亨利•德布朗特(Henri Deplante)領導的設計小組從 1936 年末開始研製一種中型攻擊機,這便是 Bloch 170 系列飛機故事的源頭。
; B0 a% t1 M, e8 K3 z9 b! }$ ~
公司對該機的定位是一種雙發的多用途飛機,主要用來執行兩個方面的任務:對地攻擊和武裝偵察。因此其開發也遵循著 AB2(雙座對地攻擊機)及 A3(三座偵察機)這兩條線進行。
7 w* Y, V: i/ C5 k
- A' K t5 ^0 r, l0 K6 t6 v
Bloch 170 是一種採用懸臂式下單翼布局的全金屬飛機,動力由兩台 950 匹馬力的土地神.羅納 14N6/7 型 14 缸星型氣冷發動機提供。其首架原型機----Bloch 170 No.1 於 1938 年 2 月 15 日在安德雷•居爾瓦勒(Andre Curvale)的駕駛下進行了初次試飛並取得了成功。不過,該機在 3 月 17 日的另一次試飛中卻因為故障而迫降,飛行員也受了傷。此後不久,第二架原型機也投入了試飛工作,該機在設計上有了不少改動,包括延長駕駛艙,改變垂尾外形以及取消腹部的武器吊艙。
空軍在 36 年 10 月接受了第二種設計,並給西南飛機公司發去了首批九架 Bloch 170AB2 飛機的訂單。但到了 1939 年 1 月,空軍又依據新制定的「V 計劃」對訂單做了修改,要求將其中的一架以 Bloch 175 的名義改製成三座轟炸型,其餘八架則按照三座偵察機的標准改裝,並根據發動機的不同而分別稱為 Bloch 174,Bloch176 和 Bloch 177。6 W3 G2 N$ Q/ V6 g& L# q! G9 a
9 m1 `5 T8 B9 s5 @
Bloch 174 採用兩台 1,030 匹馬力的土地神.羅納 14N20/21 發動機,首飛於 1939 年 1 月 5 日。與之相比,轟炸專用的 Bloch 175 必須在結構上作很大的調整,包括重新安排翼梁的位置以便在機身內容納一個彈艙,因此該機的首次試飛一直拖到了年底。3 N0 k [$ E/ R7 n& {1 a. t3 R
Bloch 175B3 的翼展為 18 米(59 英尺 1 英寸),全長 12.3 米(40 英尺 4 英寸),高 3.6 米(11 英尺 10 英寸)。全機空重 4,465 公斤(9,843 磅),滿載時則為 8,023 公斤(17,687 磅)。該機的動力裝置為兩台 1,140 馬力的土地神.羅納 14N48/49 空冷引擎,最大航速 540 公里/小時(336 英里/小時),升限 11,000 米(36,089 英尺),最大航程 1,800 公里(1,118 英里)。
這種中型轟炸機可以在它的機身彈艙內容納 600 公斤炸彈(1,323 磅),最常見的搭配是三枚 200 公斤(441 磅)炸彈或四枚 100 公斤(220 磅)炸彈。最讓人咋舌的還是其自衛火力,除了在機頭安裝兩挺各備彈 1,000 發的 7.5 毫米 MAC1934 型機槍作為固定的前射武器外,駕駛艙尾端還有挺使用 100 發彈鼓的 7.5 毫米雙聯活動機槍;更出格的是,Bloch 175 在機腹處還設置了三挺各備彈500發的同口徑機槍用以防禦從後下方進攻的敵機。該機乘員為三人,包括:駕駛,投彈手/領航員和報務員/機槍手。
. U8 |) O( F# m6 D+ o3 A }9 `) L/ K
; e/ i8 ~; ~9 x7 ^. U# f
然而,Bloch 174 和 175 的生產始終趕不上空軍的要求。空軍要求 SNCASO 在 1939 年 9 月 1 日前完成 30 架 Bloch 174 的生產,而實際上只有一架飛機完成了組裝。至於 Bloch 175,空軍部希望在 39 年 9 月至 40 年 7 月間能收到 814 架該型轟炸機,但事實同樣證明這一要求和廠方的生產能力相差太遠。1940 年 1 月 1 日,空軍只拿到了一架裝備 1,220 馬力土地神.羅納 14N49/49 發動機的 Bloch 174A3,到五月份,又陸陸續續收到了五十架同一型號的偵察機。由於戰爭的威脅,法國軍方在 1940 年 2 月再次修改生產軍用飛機的計劃,要求在從 1940 年 4 月到 1941 年 7 月這段時間里生產 660 架 Bloch 175 B3 和 1,550 架 Bloch 176 B3,但生產上的困難導致這樣雄心勃勃的計劃成了徹底的空中樓閣。第一架生產型的 Bloch 175 直到 1940 年 4 月才剛剛上天。
9 b! H% v; {* |6 s
當德國於 1940 年 5 月 10 日開始進攻西歐時,SNCASO 才完成了 20 架 Bloch 175 的生產。其中十二架飛機被交給 GR II/52(第 52 偵察大隊二中隊),還有兩架則被交給 GAO 510(第 510 空中觀測大隊),其餘六架則被存放在空軍的倉庫里等待分配。雖然這些性能優異的飛機在法國投降前都沒有機會投入一線作戰,但很受飛行員歡迎倒是一個不爭的事實。6 f" ^$ l; J y1 v0 s ^ w% l1 F
5 D; g6 S4 M+ p" m9 c$ e
二戰結束後,SNCASO 為法國海軍設計了 Bloch 170 系列的最後一個改型-----SO175T,計劃用來執行魚雷攻擊和反潛等任務。海軍對該機下達了高達一百架的訂單,不過由於預算問題又減到了 80 架。這批飛機在 1946 年至 1950 年間交付使用,一直到 1953 年才完全從海軍中退役。3 }! s" u* R+ q' y$ E7 c) f' R
, w; d; n$ W3 U A+ f5 g" ]
法國 Amiot 350 系列轟炸機# z# N+ U/ c' P% j
由讓•卡爾維〔Jean Calvy〕監督, 朗貝爾〔Lambert〕和吉羅丹〔Girodin〕兩人負責設計的 Amiot 341 型遠程郵政飛機在一九三六年的巴黎航展上大放異彩,被人們譽為法國航空業盡善盡美的傑作。倍受鼓舞的設計人員在此基礎上又開發出了 Amiot 370型競速飛機,准備用於參加一九三七年舉行的紐約-巴黎的飛行大賽。 * d! r1 j' z0 U2 s
$ }+ W# L8 o) }/ ~
盡管最後空軍以太危險為由拒絕了這個提議,阿米奧公司還是自己出資完成了該機的製造工作,並在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於伊斯特爾〔Istres〕進行了首次試飛。. Z2 Z6 p, Z4 [3 s
一九三八年二月八日,Amiot 370 在駕駛莫里斯•羅西少校〔Major Maurice Rossi〕 和領航M•維格魯〔M. Vigroux〕兩人的操縱下於二千公里閉合航線上分別在無載重,載重五百公斤〔一千一百零二磅〕,一千公斤〔二千二百零五磅〕和二千公斤〔四千四百零九磅〕的不同情況下連破四項速度紀錄,平均時速高達四百三十七公里/小時〔二百七十二英里/小時〕。一九三八年六月八日,該機在同一個機組的操縱下再次在五千公里的閉合航線上刷新了自己創造的無載重及五百公斤和一千公斤載重情況下的速度紀錄,平均時速四百零一公里/小時。一九三九年八月十五日至十六日,羅西和新搭檔M•埃蒙〔M.Emont〕又一次用Amiot 370 打破了直線飛行速度紀錄,用三十三個小時完成了一萬公里〔六千二百一十四英里〕的航程,平均時速三百一十一公里/小時〔一百九十三英里/小時〕。& x; B( K* F8 k* R8 V
( I4 L6 k* L, G6 v" W( N
Amiot 340 是和 Amiot 370 平行發展的一種高性能三座轟炸機,採用兩台九百二十匹馬力的「土地神-羅納」14P型十四缸星型空冷引擎作為動力來源。第一架原型機在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六日於伊斯特爾做了首次試飛。早期的試飛都很順利,完全證明了該機設計的合理以及與之相應的高性能。但由於14P引擎的可靠性不佳,導致了廠方不得不用同樣功率的14N01/02發動機予以替換。更換引擎後的原型機〔Amiot 340 No. 01〕從伊斯特爾飛到了巴黎附近的維拉庫布萊〔Villacoublay〕,由CEMA接手進行官方的性能測試。: u, o4 [ s. M* o1 Z" K, x
在對原型機做了各項測試後,航空技術局〔STAé〕的技術人員提議對飛機做一些修改,包括:增加第五名乘員,更換引擎罩的設計以減小飛行時的阻力等。就在阿米奧公司落實這些改良前,這架原型機被選中用於一次計劃外的宣傳飛行。德國空軍技術部門的負責人恩斯特•烏戴特將軍〔Gen.Ernst Udet〕邀請法國空軍參謀總長約瑟夫•維耶曼將軍〔Gen. Joseph Vuillemin〕訪問德國,而後者決意借機用外形摩登的 Amiot 340 來展現法國空軍的不凡實力。為了讓德國人相信該機已經大量裝備了法國空軍,所有表明原型機身份的標志和編號被統統塗抹掉。一九三八年八月十六日,Amiot 340 從維拉庫布萊直飛柏林〔Berlin〕,平均時速達到了四百四十公里/小時〔二百七十三英里/小時〕。當訪問在五天後結束時,該機又回到維拉庫布萊繼續其作為原型機的使命。. l( B- n& S a: [- X, a
根據航空技術局的要求, 阿米奧公司為 Amiot 340 換裝了兩台一千零二十馬力的「土地神-羅納」14N20/21發動機,同時為了在機身內容納第四名乘員而改用雙垂尾布局取代原來的單垂尾設計。經過這一番改頭換面後,該機被重新命名為 Amiot 351 No. 01 並在一九三九年一月二十一日作了處女航。
7 o# b4 N2 ]9 p3 r I V0 P
: x# }3 q4 ^/ {
空軍部在一九三八年向阿米奧公司發去了生產首批二十架 Amiot 350 B4 的訂單,並要求廠方在一九三九年四月一日前交貨。而三周後,空軍又改了主意,決定采購更先進的 Amiot 351 B4 ,同時將訂貨數量增加到一百架。由於 Amiot 351 所使用的「土地神-羅納」14N發動機存在散熱方面的問題,使得訂單再次發生變化,變成了四十五架 Amiot 350 和七十五架 Amiot 351 。一九三九年一月,空軍向阿米奧公司增購第二批一百六十五架Amiot 350 系列轟炸機,使得總采購量增加到了二百八十五架飛機。由於「依斯帕諾-西扎」發動機供不應求,迫使空軍再次修改訂單。第一張訂單被改成了六十架351和六十架353;而第二張訂單則改為三十架351,一百架353以及三十五架356。一九三九年六月十七日,阿米奧公司又受到了來自空軍的第三張訂單,要求增訂二百一十二架阿米奧轟炸機以滿足其V計劃的需要。最終的結果是,Amiot 350 型並沒有投入生產,而最初的兩架351在一九三九年夏天完成。由於這兩架飛機和原型機有著太多的不同,因此在十一月三日雙雙被空軍送到CEMA重新進行性能測試。而根據測試,空軍又提出了一些細節上的修改意見。6 }0 V; k X3 t. {6 L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一日,空軍部又一次修改生產合同,要求阿米奧公司生產八百八十架350系列轟炸機,其中包括:一百四十架351,五百六十架352,一百架353,四十架354以及四十架356。如此龐大的需求明顯超出了阿米奧公司的生產能力,所有這些型號最終都沒能生產出足夠的數量。一九四○年一月,空軍只收到了五架阿米奧系列轟炸機,到三月一日也只拿到十七架飛機而已,比預定的生產計劃足足少了八十架。更加不堪的是,由於供應問題,其中的十一架沒有安裝二十毫米機炮,三挺7.5毫米「達納〔Darne〕」 機槍成了臨時性的替換措施。直到第四十七架飛機出廠時,HS404 機炮的供應才恢復正常。一九四○年四月一日,空軍的裝備清單中共有二十一架 Amiot 350 系列轟炸機;一個月後,這一數字上升到了三十七架飛機,而計劃上的數字則是二百八十五架!雖然數量嚴重不足,空軍還是決定讓一部分部隊開始換裝新飛機。/ R% p8 F- u+ ] ]5 T* b
& K% j7 b1 r% U) W! J" K% i
Amiot 354 B4 轟炸機的翼展為22.8米〔七十四英尺十英寸〕,翼面積近67平方米〔七百二十一平方英尺〕。全機長14.5米〔四十七英尺七英寸〕,高4.5米〔十四英尺九英寸〕。該機空重為四千七百一十九公斤〔一萬零四百零三磅〕,滿載時為一萬一千二百八十五公斤〔二萬四千八百七十九磅〕,動力為兩台一千零六十匹馬力的「土地神-羅納」14N48/49星型氣冷發動機。Amiot 354 在四千米高度〔一萬三千一百二十三英尺〕的最大平飛速度為四百八十公里/小時〔二百九十八英里/小時〕,升限達一萬米〔三萬二千八百零八英尺〕,航程二千五百公里〔一千五百五十三英里〕。( ]9 o3 g+ g8 }) ^
該機的彈艙內可容納一千二百五十公斤〔二千七百五十六磅〕有效載荷,組合方式包括:兩枚五百公斤〔一千一百零二磅〕炸彈或六枚二百公斤〔四百四十一磅〕炸彈,也可以是十枚一百公斤〔二百二十磅〕炸彈或二十枚五十公斤〔一百一十磅〕炸彈,八十枚十公斤〔二十二磅〕的殺傷彈亦是常見的掛載方案。
Amiot 354 的武裝包括機頭一挺備彈五百發的7.5毫米 MAC 1934 型機槍,另一挺備彈八百發的相同武器則布置在機腹處,以防備從後下方進攻的敵機。除此以外,在座艙後端還有一門備彈一百二十發的二十毫米「依斯帕諾-西扎」 HS 404 機炮。該機機組共四人,包括:駕駛,投彈手/領航員,腹部機槍手和背部炮手/無線電報務員。# L/ M. T5 t7 I! o: Q# a
為了試驗一千二百馬力的「土地神-羅納」14R2/3增壓發動機,阿米奧公司從生產線上抽出了第十二架,這便成了 Amiot 355 的原型機。 ' \0 E$ @. J7 u! t1 j: s( v5 \8 T1 e
6 j: l5 J% F3 R2 G. {
就在一九四○年春,好幾個轟炸機大隊開始用 Amiot 351/354 型替換手中的 MB 210 轟炸機。
當年四月七日,駐蒙巴爾〔Montbard〕的 GB I/34 和 GB II/34 各接受了一架阿米奧轟炸機,而駐阿維尼翁-沙托布朗克〔白城堡〕〔Avignon-Chǎteaublanc〕的 GB I/21 和 GB II/21 也在五月十日收到了六架飛機。
在這四個大隊的基礎上空軍組建了第九轟炸機集群,不過第二十一中隊始終沒能裝備足夠數量的 Amiot 轟炸機, 不得不保留了一些老式的 MB 210 用於夜間轟炸任務。空軍部希望部隊在完成換裝工作後,第九集群所有的中隊能馬上就投入了戰斗。8 e& B1 o+ j2 x; u3 @. g4 b
該機的第一次實戰任務是在一九四○年五月十六/十七日夜間對荷蘭的馬斯特里赫特〔Masstricht〕地區進行的一次強行偵察。隨後,裝備阿米奧轟炸機的兩個聯隊全部集中到高歇堡〔Ferte-Gaucher〕進行訓練並作一些零星的出擊。德軍的快速挺進導致第九轟炸機集群在六月十五日帶著所有倖存的飛機撤往貝爾熱拉克〔Bergerac〕和阿讓〔Agen〕兩地的機場。
( d( s" V. C7 r( b6 `
由於戰況緊急,據信也有些飛機直接從工廠送到了部隊手中而沒有經過任何正式的官方手續。當德國人在六月十四日佔領工廠時,SNCAC已經生產了八十至八十五架Amiot 轟炸機。
/ z5 Q e2 t4 w: y- j
六月二十日,也就是法國投降前兩天, 四個大隊共計三十七架 Amiot 351/354 在其飛行員的駕駛下越過地中海撤往北非的奧蘭〔Oran〕。除了一架飛機在途中因故障而損失外,其他飛機均平安抵達。兩天後,為了准備對義大利發起攻擊〔義大利在六月十一日對法宣戰〕,第九轟炸機集群的飛機從奧蘭移往傑爾達堡〔Kalaa-Djerda〕。然而,六月二十二日法國政府向德國投降,使得預定的出擊計劃被取消。
- t9 L1 L% Z% \& h6 V' M. J
到法國之戰結束時,共有四十二架 Amiot 轟炸機倖存。其中三十五架在北非〔有兩架撤到北非的飛機在訓練中墜毀〕,法國本土只保留了七架飛機。
7. 二戰著名的戰斗機有哪些
德國:
戰斗機:梅塞施米特109,(簡稱Me-109)Me-110,亨克爾-111,這些飛機性能優越是納粹
在戰爭初期的空中王牌。尤其是Me-109,若不是遇上了噴火式,不列顛可能就淪陷了。轟炸機:最著名的貌似是容克-87(就是斯圖卡)。法國失敗太早,不提了`!
英國:
戰斗機:海上噴火式(Me-109的死敵),颶風式轟炸機不出名
美國:
戰斗機:著名有野馬式(號稱空中凱迪拉克)
轟炸機:著名的多啊,如B-25
B-29
B-27,最著名的是B-29超級空中堡壘,載彈10噸~!
日本
:零式戰斗機在1943年以前還行,多的不想說~!恨日本鬼子~!
蘇聯:
名稱多而雜伊-6
伊-7
米各-2
雅各-8等!
8. 二戰時期的法國
法國是一個傳統的歐洲強國。在「二戰」前夕,法國的軍事實力、特別是陸軍,更是傲視歐洲群雄,有「歐洲第一強國」之稱。龐大的法國海外殖民地起初傾向於維希政權,戰爭後期加入戴高樂將軍在內的盟軍,共同抵抗德軍。
1、從軍隊數量上來說,法國常規部隊的規模一直維系在300萬左右,超過英國、德國、美國、美國,位居世界第一。戰爭打響後,法國緊急召集國民參軍入伍,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將軍隊總人數擴充到699萬。
2、從武器裝備上說,法國毫不遜色於任何一個世界軍事強國。以陸軍為例,法國陸軍裝備好、機械化水平高、機動能力強,擁有大量的摩托化單位。「二戰」前夕,法國軍隊在前線共有約5800輛坦克、14000門火炮,1562架飛機。
以海軍為例,法國海軍是當時世界上最現代化的海軍之一在歐洲僅次於英國,強於德國,綜合實力排名世界第四。法國海軍擁有1艘航空母艦、3艘戰列艦、7艘重巡洋艦、12艘輕巡洋艦、50餘艘各型驅逐艦,潛艇101艘。
3、法國還用11年時間打造了一條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這條防線位於法國東北邊境地區,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假如德國軍隊選擇以此來正面突破的話,必將付出慘烈的代價。
1940年6月,貝當組閣後,向德國投降。德國以對英作戰需要佔領了法國北部和整個大西洋沿岸地區。法屬北非和法屬西非及法屬印度支那等海外殖民地和領地也依然服從維希政府的領導。維希政府雖然屈服於納粹德國,但是並沒有按照德國的要求加入軸心國,也沒有對英國宣戰。
原貝當內閣國防部副部長戴高樂流亡法國,成立『自由法國運動』,對德國急需作戰並被英美等盟國視為法國合法政府和盟國。在法國德佔區里,有兩大抵抗系統:受英美支援的「自由法國運動」的地下抵抗組織,還有就是以法共為首的「法國民族聯合解放陣線」的游擊組織。
1942年英美在阿爾及爾登陸,法屬北非殖民當局和軍隊倒向盟軍並參加了突尼西亞戰役。之後不久,法屬西非也投向盟國。
1944年,自由法國軍隊參加了諾曼底登陸,法國第二裝甲師在英美軍隊的成全下率先進入巴黎。1944年9月,維希政府遷往德國。羅斯福決定承認法國為共同作戰的盟國,從原定的德國美佔區中劃分出一塊給法國作法佔區。法國奇跡般由戰敗國變為五大戰勝國之一。
(8)二戰法國戰機有哪些擴展閱讀:
閃擊法國
法蘭西戰役1940年5月10日至1940年6月2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為侵佔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對英法盟軍所實施的進攻戰役。1940年5月10日,德軍開始進攻,荷軍投降。在空軍支援下強渡默茲河,並開始從迪南和色當地區向索姆河口方向擴大戰果。
14日佔領色當、迪南並突破法第9、第2集團軍防禦,向英吉利海峽推進,英內閣下令實施「發電機」計劃,組織敦刻爾克撤退。
1940年5月28日,比利時投降。法軍的抵抗毫無組織。德軍坦克兵團迅速向法國腹地推進。領導新政府的貝當元帥請求德國武裝力量統帥部停戰。法國政府宣布停止抵抗。簽訂了《貢比涅停戰協定》,同意德國佔領法國北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區,並宣布退出戰爭和解除法國艦隊武裝。
法國和義大利兩國政府簽署停戰協定,按照協定德、意軍隊佔領法國大部,其糧餉由法國政府負擔。法國全面停火。
9. 法國軍隊在二戰中有什麼表現嗎
總體還是不太好,作為一個大國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10. 二戰時期初的戰斗機有哪些
蘇聯 雅克 1,2,3,4,5 米格-3 -9
德國 Me109系列,Me262等轟炸機:斯圖卡 he-177 ju-88 ju-188
日本 中島97式 零式
英軍 颶風 噴火
美國 轟炸機:B17 B25 B24 B26 B29 戰斗機:P39 P43 P47 P51 P61 F4野馬最出名
艦載轟炸機
美軍 地獄俯沖者 TBD 無畏
日軍 96艦爆
還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