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軍是如何進攻法國的
德軍進攻法國時,丘吉爾已料到一旦法國戰敗,德國將進攻英國,並且將首先對英實施空襲。為此,他在法國之戰正酣、亟待英國空軍支持時,堅持在英國本土保留一部分戰斗機部隊,以便抗擊德軍對英倫三島的空中進攻,並在空軍部之下成立了以戰斗機航空兵為主體的防空指揮部,由戰斗機航空兵司令道丁任總指揮,統一指揮戰斗機部隊、高射炮兵、雷達分隊、預警和觀察分隊。
② 法國淪陷後,住在巴黎的畢加索是如何反抗納粹德國的
德國人佔領巴黎之後,開始籠絡法國藝術家,邀請他們去德國觀光,額外補貼食品和煤炭。然而畢加索卻斷然拒絕了這些帶著陰謀的好處。有一段時間,天氣十分寒冷,由於經濟蕭條、管制嚴格,煤炭的供應十分緊張,畢加索的住所像冰窖一樣寒冷。
畢加索在國外的朋友紛紛致信給他,勸他離開巴黎,到國外過安定的生活,擺脫戰爭的困擾和險惡,可畢加索拒絕了。
畢加索把自己的大部分作品都存在一家銀行的保險櫃里。一次,德國人突然宣布,要將銀行保險櫃里的東西登記造冊,以備「不時之需」,實際上是想借機掠奪巴黎人民的財產。
畢加索匆匆趕到銀行時,他和馬蒂斯藏畫的3個房間里的櫃子都被打開了,因為他們是希特勒特別「關注」的對象,所以那些珍貴的作品都面臨著被搶走甚至毀掉的危險。
畢加索心急如焚,他看了幾眼前來登記的兩個德國士兵,發現他們好像不太懂藝術,看見滿屋子的畫紙還隱隱流露出失望的神色,也許他們原以為這里裝的應該是鈔票或金銀珠寶吧!
畢加索心裡放寬了一些,他知道這兩個士兵對藝術品不怎麼感興趣,於是帶著他們從這個房間走到那個房間,冷不丁掏出一兩疊並不重要的畫給他們看。兩個大兵轉得有點糊塗了,再一看畫上盡是些看不懂的東西,連個像樣的人都沒有。
德國士兵早就不耐煩了,他們匆匆登記了房間里1/3的東西就走了,還埋怨著今天沒撈到一個肥差,白辛苦一趟。
畢加索鬆了一大口氣,他在胸前劃了一個十字,慶幸保住了自己和馬蒂斯多年來的心血。
③ 第二次德國軍隊對法國人民是怎樣迫害的
攻下法國後,在原先一戰簽訂投降協議的同一個地方讓法國人也簽了一回,徹底的羞辱了一番法國。
④ 二戰時期法國防禦德國的防線叫什麼防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軍方開始研究如何防禦德國和義大利入侵。一九三0年,上台伊始的法國國防部長馬其諾,將由其前任綜合了法國福熙、貝當和曉夫勒三位元帥爭論多年的防禦計劃交由議會討論,獲得90%以上的多數通過,並在此後的十年中在法德和法意邊境建造了一系列防禦工事,這就是舉世聞命名的「馬其諾防線」。
馬其諾防線工事南起地中海沿岸法意邊境、北至北海之濱的法比邊境,全長約700公里,由一組組相互獨立的築壘式防禦工事群構成。每一組工事包括一個主體工事和一些觀察哨所,相互間以電話聯系。主體工事一般距地面30米,其中有指揮部、炮塔、發電設備、修理設備、醫院、食堂、宿舍等各類設施,工事外面則密布金屬柱、鐵絲網,號稱固若金湯。工事內糧食和燃料的儲存一般可堅持三個月。為體現這一工事的防禦性質,工事內火炮的射程一般不超過10公里,即保證炮彈不落在邊境之外的它國之域。如有戰事,各觀察哨所可用潛望鏡觀察敵情,隨時將情況用電話報告指揮部,而炮塔內的炮兵則在三米厚的水泥工事內根據指揮部的命令開炮。馬其諾防線全線共部署344門火炮,建有152個炮塔和1533個碉堡,所建地下坑道全長達100公里,道路和鐵路總長450公里。該防線土方工程量達1200萬立方米,耗混凝土約150萬立方米,耗鋼鐵量達15萬噸,工程總造價近50億法郎(1940年數),相當於當時全法國一年的財政預算。由於該防禦系統十分堅固,二戰期間死於馬其諾防線工事內的士兵為數極少。但是,這個登峰造極的防禦工事並沒能在二戰中擋住德國法西斯裝甲化、摩托化的部隊。1940年5月,德軍攀越阿登山區,經比利時繞過馬其諾防線,很快佔領了法國全境。被神話般信奉的馬其諾防線最終成了無用的擺設和對戰敗者的諷刺,並在日後成為法國著名的旅遊景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總共造成法軍近500萬人的死傷,戰後,慘痛的教訓使法國民眾陷入一種極端的情緒中,那就是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敵人的再次侵略。在這種背景下,一條長約700公里,耗資近50億法郎的軍事防線建成了。這就是以當時法國戰爭部長安德烈·馬其諾的名字命名的聞名於世的馬其諾防線。但就是這樣一條曾經號稱「固若金湯」的鋼鐵防線卻成了世界軍事史上最大的笑柄。
馬其諾防線始建於1929年,建成於1936年。由北往南,依山傍河,長達700多公里,這一構想,恐怕只有中國的萬里長城可與之相比了。馬其諾防線工程之浩大簡直超乎想像,共建有大型要塞工事44個,開挖地下坑道100公里,大小碉堡則有1533個之多。工程總土方量為1200萬立方米。來自法國殖民地的大量勞工日夜勞作,從1929年到1935年,總共用了6年時間才將工程的主體部分基本完成。工程總造價高達50億法郎,相當於當時法國一年的財政預算總額。
此外,馬其諾防線技術之先進也令人嘆為觀止。工事內部,指揮部、宿舍、食堂、炮塔、彈葯房、修理廠、醫院甚至專門的牙醫診所,應有盡有。最能體現馬其諾防線技術水平的,恐怕就是它的炮火指揮系統了。伸出地面重達好幾噸的活動炮塔,可以上下自由升降和進行360度旋轉。而這些,在一架龐大的機械設備的幫助下,只需一名女士手工就可輕易完成。戰時,炮塔升出地面,可以向來自任何方向的敵人射擊。平時,則可以將炮塔降到與地面齊平,不注意根本不會發現這里潛藏著一門大炮。敵人進攻時,分布在工事各重要觀察哨所的士兵可以用潛望鏡觀察敵情,並向工事內部的炮兵指揮部報告。指揮部則將敵情位置加以分析,隨後通過一套機械傳輸系統將數據傳達到炮塔指揮所,再由指揮所根據指揮部的指令調整火炮角度,向敵人實施准確打擊。這一連串的動作只需短短的幾分鍾就可完成。要塞工事內部都建有窄軌小火車,可以將彈葯補給及時運送到各個作戰點。要塞內部儲存的彈葯、糧食以及發電燃油可以保證士兵堅守3個月而無需出洞一步。為避免長時間在陰暗潮濕的地下生活造成士兵體格下降,建設者們還在要塞內部裝上暖氣系統,以保證洞穴的乾燥和恆溫。每一個要塞里都建有一個大廳,平時用來放電影、演話劇。一旦遇上戰事長時間無法出去,士兵們則可以到這里接受由高功率燈泡強光模擬的「陽光」照射。
可笑恐怕就在於,這樣一個龐大、先進而又史無前例的防禦工事居然不廢一槍一炮就被德軍輕易攻破。1940年5月,德軍機械化部隊突襲比利時,翻越阿登山區,侵入法國,直接插到馬其諾防線的背後,同時兵臨巴黎城下。而此時,固守在馬其諾防線的法國士兵居然沒有向首都方向抽調一兵一卒,還在頑強地等待著敵人的正面進攻,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⑤ 戰壕里的希望。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幾個德國士兵和幾個法國士兵(沒看全,好像是)在戰壕里對峙的故事。謝謝
是下面這部電影嗎?
英文名: A Midnight Clear
中文名: 戰火赤子心
導 演: ( 吉恩·戈登 Keith Gordon )
主 演: (彼德·貝格 Peter Berg) (凱文·狄龍 Kevin Dillon) (阿依·格羅斯 Arye Gross) (伊桑·霍克 Ethan Hawke) (加利·西尼斯 Gary Sinise) (弗蘭克·威利 Frank Whaley)
上 映: 1992年04月24日
本片講述了1944年12月的二戰中,美軍的一支偵查小分隊被派去執行任務,遭遇一德軍小分隊.幾番碰面下來才發現對方並不想作戰.他們竟然異想天開的想和德軍小分隊演一出戲,目的是使自己成為戰斗英雄!一切都很順利,德軍小分隊也很配合,在雙方互放空槍時,他們特意支開的一名隊員由於不明真相,聞聲趕來向德軍開火.形勢一時混亂起來,演戲變成了你死我活的廝殺......
⑥ 世界一戰中,當法國和俄羅斯聯盟打德國的時候,當時各國有多少士兵,又是怎麼俺怎麼樣的路線進攻的德國。
1914年戰爭爆發前各國常備陸軍:
英國 160,000 733,500
法國 777,000 3,780,000
德國 812,000 4,500,000
俄國 1,400,000 5,971,000
奧匈 800,000 3,350,000
義大利 300,000 1,251,000
1914年總動員後陸軍總額:
英國 733,500
法國 3,780,000
德國 4,500,000
俄國 5,971,000
奧匈 3,350,000
義大利 1,251,000
法國為進攻德國准備的計劃稱為「第17號計劃」 核心思想是從南路重點進攻德國,奪回阿爾薩斯和洛林,北路以防守為主,如果有在德國先破壞比利時中立的情況下(法國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則向東北方向發起攻擊穿過比利時、盧森堡在阿登山區迎戰德軍。
俄國的作戰計劃是分兩路:一路進攻東普魯士,另一路進攻奧匈的加利西亞,從而緩解西線的壓力。
但事實上德國猜到法國人的意圖,在阿爾薩斯和洛林死守頂住了法國的進攻,然後進攻比利時,繞過了法軍的防線,一路逼近巴黎才被擋住,之後戰線一直在法國北部。俄國由於軍隊建設的落後,動員緩慢,攻入東普魯士後很快被打的落花流水,之後一直在東線處於劣勢。
⑦ 法國和德國是怎麼開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
曼施坦因計劃:這計劃規定經盧森堡、比利時、荷蘭對法國實施閃電突擊。進攻於1940年5月10日拂曉開始,首先對機場進行了密集的空中突擊,並實施了空降。法西斯德軍的主要突擊經阿登山從北面迂迴「馬奇諾防線」,橫貫法國北部,抱定防禦戰略的法軍統帥部將重兵配置在「馬奇諾防線」,而未在縱深建立戰略預備隊。法西斯德軍坦克兵團在突破色當地區的防禦之後,於5月20日進抵英吉利海峽。5月14日,荷蘭武裝力量投降。比軍、英國遠征軍和一部法軍,在弗蘭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軍投降。英軍和一部法軍被封鎖於敦刻爾克地區,在丟棄全部重型軍事技術裝備後,撤至英國。6月初,法西斯德軍突破了法軍在索姆河、埃納河倉促建立的防線。6月10日,法國政府放棄巴黎。1940年6月22日,軍事行動以簽署法國投降書即所謂《貢比涅停戰協定(1940年)》而告結束。
⑧ 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法國姑娘愛上德國士兵
因為德國士兵比較帥
⑨ 二戰時期法國被德國佔領了全境又是怎麼反攻過來的
法國在敦克爾克大撤退中有三十多萬士兵退到英國,而且戴高樂在英國組織自由法國運動堅持斗爭,法國還有大面積的海外殖民地,只是其實法國的解放主要靠美國和英國,他自己木有幹些啥的,二戰後的法國本來就沒資格與中華民國,蘇聯,美國,英國坐在一起的,但考慮到必須有個歐洲大陸國家來牽制德意志,以防德國再次翻盤,選項也只有法國能制約德國,所以法國就自動升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了.法國二戰中徹底失敗了,根本就沒起到任何作用就投降了。而中國卻一直在同法西斯作戰,如沒中華民國堅持對日抗戰,那麼世界歷史得重寫。
⑩ 一戰中德國對法國的作戰情況是怎樣的 越詳細越好
原本是依照施里芬計劃快速突破,但威廉二世和小毛奇擅自改動計劃,導致突破力量不足,在法國西北被擋住,因為當時技術的限制,機槍陣地幾乎是不可突破的,所以就打成拉鋸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