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多少農民

法國多少農民

發布時間:2022-04-02 18:14:12

1. 2012年美國、新加坡、加拿大、法國等國家農民恩格爾系數是多少

2012年美國=16%;
新加坡=?
加拿大=24%
法國=22.30%
總之這類的問題,你就按照個大概來回答就行。

全球只有美國達到了20%一下。其他像歐洲、日本、加拿大,一般在20-30%左右。發展中國家像中國,東歐國家,一般在30-40%之間,或更高。

2. 公元800年,法國農民社會地位下降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不要首先把"農民"一詞和"地位低下"聯系在一起,西歐中世紀早期的農民分為很多種,其地位高低不能一概而論。有在鄉村公社中擁有土地的自由農民,這類農民的地位較高。因為他們擁有土地,所以他們有獨立的社會經濟政治地位,能夠參加地區公共大會。另一種是依附於地主的佃農,這類農民與地主有很強的人身依附關系,相當於羅馬帝國時期的隸農。

再一種就是從事農業生產的奴隸,地位最為低下。在公元800—1000年期間,法國農民的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出現了總體下降的趨勢。表現為西法蘭克地區公共大會失去了原來的重要性,農民自治程度下降,農民被越來越多地排斥在軍隊之外,農民失去自有土地。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總的來看,公元800—1000年法國農民社會地位下降是領主階層想要看到的,為的是加強對農民和鄉村地區的控制。農民向修道院捐獻土地的行為促進了這個進程,被束縛的農民在後來才愈發羨慕城市中的自治生活。

3. 歐洲歷史上有多少次農民起義或暴動我說的是歐洲

一共四次
一、法國扎克雷起義
是1358年法國的一次反封建農民起義,是中古時代西歐各國較大的農 民起義之一。扎克雷,源自jacgues bonhomme——「呆扎克」,意即「鄉下佬」,是貴 族對農民的蔑稱,起義由此得名。
二、沃特·泰勒起義
是14世紀英國爆發的最大一次農民反封建起義,也是當時整個西歐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
三、德國農民起義
16世紀20年代中,一場波瀾壯闊的群眾武裝斗爭席捲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南部地區。成千上萬的農民、市民、僱工、礦工、手工工匠、下層僧侶、小貴族和政府的秘書、 公務員聯合起來了,他們舉起了反抗的義旗和大刀,直沖向貴族領主。這是西歐中世紀 一次規模最大的反封建的農民起義,革命導師恩格斯稱它為「德國人民最偉大的革命嘗試」。
四、十八世紀中期俄國的普加喬夫起義

4. 法國大革命前法國農民的悲慘命運

從圖中可以看出,在波旁王朝統治下的農民生活悲慘。教士壓在農民的前半身,貴族壓在後半身。老農衣衫襤褸,面容憔悴,勉強支持佝僂欲仆的身體。地主的鴿子在啄食他的莊稼,兔子在吃他的青菜,但他不能驅趕。他的褲袋裡還露出催交王糧的通知單,而教士的衣袋裡裝滿逼交各項供奉教堂的稅單。

5. 18世紀法國的物價和生活水平

18世紀法國擁有海外殖民地,金銀從美洲留入法國,法國的財富是否因此增加?同時,歐洲各國又在加印紙幣,這兩者相互間會有什麼作用,會不會造成通貨膨脹?再者,路易十六在軍事和財政上支援美國獨立戰爭加快了法國破產,放寬與英國的貿易使法國內工業產品泛濫,本國工業產品跌價,工人事業,這些對社會經濟有什麼影響?
18世紀法國社會經濟狀況和階級關系
18世紀的法國,仍然是一個封建專制的農業國家。全國絕大部分的土地集中在以國王為首的貴族以及僧侶手中。佔全國人口 95%以上的農民基本上是佃農,耕種地主的土地。雖然從18世紀初開始,法國東北部地區開始出現了資本主義農場,但總的說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不像英國那樣深入農村。
18世紀初,法國的資本主義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在一些工業較為發達的城市和地區,如里昂、奧爾良、阿爾薩斯—洛林等,出現了大量的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其中僱傭千名以上工人的分散的手工工場和僱傭百人左右的集中手工工場也不為罕見。
到18世紀中葉,一些工業部門如采礦、冶煉等行業,已經開始使用先進的機器。在貿易方面,盧昂、愛克斯、亞眠、波爾多等許多城市都是當時的對外貿易中心。法國對外主要出口酒類和各種奢侈品。進口貨物主要有棉花、香料、皮革、咖啡等。由於工商業發達,法國集中了歐洲一半以上的貨幣。
但是,法國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受到封建生產關系的重重阻礙。在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金融資本始終處於領先地位。從16世紀開始實行的包稅制和國債制度是法國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手段,通過包收國家各種捐稅、向國家放債,法國的金融資本家獲得了巨額收入,成為法國社會最為富有的階層。
但自路易十六即位後,為了緩和其財政危機,用各種手段從金融資本家手中獲取金錢,使路易十一以來王權與資產階級的合作關系遭到破壞,迫使金融資本家為代表的大資產階級也走上了反對封建專制的道路。在工業部門中,由於封建行會制度的存在,使大批手工業作坊無法過渡到手工工場。
因為受到封建制度保護的行會制度,對於工匠和學徒的數目、生產規模以及技術等都有嚴格的限制。路易十四時代制訂的一系列工業法規,到18世紀不僅不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反而成為生產發展的桎梏。使法國工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舉步維艱,加之封建割據殘余的存在,使各省之間的法律、度量衡、幣制等都有不同,從而導致各地商業聯系的困難。
在封建專制制度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下,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處於赤貧狀態,購買力水平極為低下,使國內市場日益縮小。18世紀以來,法國在對外戰爭中迭遭敗績,不僅使國庫空虛,民不聊生,而且丟失了許多海外市場。僅七年戰爭中,法國在北美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大片殖民地以及在印度的殖民地均被英國佔領。以法國王室為首的各級貴族,視法國工商業為斂財的重要來源,徵收極重的工商業稅,使工場主和商人所獲利潤大部分流入他們的手中,從而大大地限制了資本的積累。
這一切,使法國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與舊的封建生產關系之間處於尖銳的矛盾之中。 革命前的法國,仍保持著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根據這一制度,所有的人被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是天主教教士,第二等級是貴族,資產階級、農民、城市貧民以及手工工場的僱工等構成了第三等級。

天主教會是法國封建專制制度的主要精神支柱。為了維護封建專制制度,天主教會竭力向人民宣傳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制度存在的合理性,鼓吹人們守天知命,不做絲毫反抗。對於一切反天主教會和封建制度的「異端」,則實行殘酷的迫害。天主教會反對科學,扼殺知識,拚命地推行蒙昧主義。因此,要發展資本主義,解放人的思想,首先必須鏟除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也是法國最大的封建主。教會土地佔全國土地的1/10,僧侶也和其他的封建貴族一樣,剝削雇農,榨取封建地租。高級教士大多出身貴族,主要集中在城市裡,過著與貴族一樣奢華的生活。但第一等級中的低級僧侶則大都出身於貧苦之家,他們收入菲薄,生活拮據,對高級僧侶抱有敵視態度,同情第三等級。
作為第二等級的貴族,分為兩個階層,一為「佩劍貴族」,一為「穿袍貴族」。所謂佩劍貴族主要指的是世襲的封建貴族。他們中的大貴族大多遠離自己的領地,住在凡爾賽,靠領取年金過著極為奢侈的生活。由於特權,他們壟斷了軍隊、政府和教會中的要職。
「佩劍貴族」中的中小貴族,則長年居住在鄉間,盡管不能享受大貴族那樣的奢侈生活,但由於直接剝削農民,成為農村中封建專制制度的主要代表。
「穿袍貴族」不是世襲貴族,他們的貴族頭銜主要是靠錢買來的。因此,大多出身於資產階級。「穿袍貴族」主要任各級法院中的法官,並可父子相傳。他們通過包攬訴訟榨取民財,同樣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但是「佩劍貴族」歧視他們,也不允許他們出入宮廷。因此,他們也對「佩劍貴族」心懷不滿。
第三等級的成分較為復雜。其中資產階級又有大中小之分。大資產階級主要是包稅商、軍火商人、專賣商、銀行家等。這些人與封建專制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有時他們還花錢購買爵位,成為「穿袍貴族」。因此,他們不願意推翻專制政府。但是,由於政治上他們沒有任何權力,財產也得不到封建政府的切實保證,經濟活動經常受到貴族或國王的干擾,因此他們反對革命而要求改良,只是希望通過在不觸及他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限制國王權力,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
中產階級主要是手工工場主和一般的商人等。他們深受封建專制政府的欺壓和勒索,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的願望也受到極大的限制。因此,他們極力要求消滅封建制度,建立保護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資產階級共和國。這些人構成了資產階級中的共和派。
小資產階級主要是城市居民。這些人主要是小商販和小作坊主等。這些人既反對大資產階級對他們的壓迫,又痛恨封建專制制度對他們的無窮盤剝。但他們也反對無產者,害怕革命會使無產者擺脫舊日政治經濟地位,從而危害他們的利益。
第三等級中人數最多的是農民。他們遭受著殘酷的封建剝削,不僅要向地主繳納地租,而且還要向地主交納各種苛捐雜稅。此外,他們還必須向國王交納所得稅(收入 1/20的土地稅)、人頭稅、土地稅;向教會交納什一稅。經過層層盤剝之後,農民所剩無幾,很難維持溫飽。
18世紀後期,法國進入了歷史上的「封建反動」時期。國王又恢復了農民修築道路和建造營房的徭役。地主則竭力提高封建地租,同時還強占農村公社的公有地,使廣大農民更加貧窮困苦。法國大革命爆發前夜,法國2300萬農民中,競有150萬人淪為乞丐。
因此,在第三等級中,農民階級最痛恨封建專制制度,最富有革命精神。盡管第三等級內部各階層之間也存在著矛盾,但在反對封建制度這一問題上,則是一致的。因此,第三等級與國王為首的僧侶和貴族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只能通過暴力革命才能解決。

6. 法國「農民布朗里」有哪些特點

「農民布朗里」這是保存法國民間舞蹈特有的動作和姿態的舞蹈。舞蹈中有一些托舉動作。舞蹈由八對舞者組成,站成一個圓圈,開始時向左轉,女舞伴左手提右邊的裙子,右手在頭頂上方的胳膊肘稍向下彎屈,重心在左腿,右腳在前站四位,頭轉向男舞伴。男舞伴手背身後,左手做三位,手背向左,身體重心在右腿,左腳向前離開右腳一尺距離站立。

7. 法國農民生活怎樣

法國農民都有自己的大房子,而且種植之類的都超級現代化,各種機器都很齊全的。他們生活挺悠閑,農忙的時候會雇季節工,其他時間一般是一個家庭照顧幾十畝地。我有一個朋友是養牛的,他新建的牛舍,是政府出資幫助建立的。裡面的飲水,還有牛吃草都很現代化,牛舍很乾凈。他家房子也很大,有2輛車,還有一個超級大的拖拉機。雖然養牛挺累的,但是收入還是不錯的。總體生活挺不錯,就是沒有假期,要一直看著牛。而且就他一個人管理幾十頭牛,還是蠻辛苦的。

8. 法國是農業大國嗎

是,我不算太會摘錄,反正自己講究看吧~~~

法國是歐盟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也是世界主要農副產品出口國。糧食產量佔全歐洲糧食產量的三分之一,農產品出口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隨著法國人口城市化,農村人口不斷減少,法共有耕地面積5491.9萬公頃,其中61%為農業用地、27%為林業用地、12%為非農業用地。農業用地的96%為家庭所有。農業的傳統地區結構為:中北部地區是穀物、油料、蔬菜、甜菜的主產區,西部和山區為飼料作物主產區,地中海沿岸和西南部地區為多年生作物(葡萄、水果)的主產區。機械化是法提高農業生產率的主要手段,法已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農業食品加工業是法外貿出口獲取順差的支柱產業之一。歐洲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24家在法國,世界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7家在法國,法國的農副產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佔世界市場的11%。法國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國,平均每年接待外國遊客7000多萬人次,超過本國人口。首都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風景區及阿爾卑斯山區都是旅遊勝地,此外還有一些歷史名城、盧瓦爾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諾曼底的漁村、科西嘉島等。法國一些著名的博物館收藏著世界文化的寶貴遺產。法國也是世界貿易大國,其對外貿易有兩個特點:一是進口大於出口,造成貿易逆差,進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業原料等,出口商品主要有機械、汽車、化工產品、鋼鐵、農產品、食品、服裝、化妝品和軍火等,法國葡萄酒享譽全球,酒類出口佔世界出口的一半。法國時裝、法國大餐、法國香水都在世界上聞名遐邇;另一是非產品化的技術出口增長較快,純技術出口在整個出口貿易中的地位日益顯要。法國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稅收高於美、日等國,其中主要來自增值稅,其它還有所得稅、公司稅、社會福利稅等

閱讀全文

與法國多少農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80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4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9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6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3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9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