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客戶吃西餐有哪些注意問題

法國客戶吃西餐有哪些注意問題

發布時間:2022-04-04 17:04:28

① 吃西餐要注意什麼

1、再昂貴的休閑服,也不能隨意穿著上餐廳吃飯時穿著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整潔;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的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進入餐廳時,男士應先開門 ,請女士進入。應請女士走在前面。入座、餐點端來時,都應讓女士優先。特別是團體活動,更別忘了讓女士們走在前面。

2、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了。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3、在高級餐廳里,會有精於品酒的調酒師拿酒單來。對酒不太了解的人,最好告訴他自己挑選的菜色、預算、喜愛的酒類口味,主調酒師幫忙挑選。主菜若是肉類應搭配紅酒,魚類則搭配白色。上菜之前,不妨來杯香檳、雪利酒或吉爾酒等較淡的酒。

4、點完菜後,在前菜送來前的這段時間把餐巾打開,往內摺三分之一,讓三分之二平鋪在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

5、喝咖啡時如願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後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著喝。吃水果時,不要拿著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四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著吃。

6、用刀叉吃有骨頭的肉時,可以用手拿著吃。若想吃得更優雅,還是用刀較好。用叉子將整片肉固定(可將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壓住肉),再用刀沿骨頭插入,把肉切開。最好是邊切邊吃。必須用手吃時,會附上洗手水。

當洗手水和帶骨頭的肉一起端上來時,意味著「請用手吃」。用手指拿東西吃後,將手指放在裝洗手水的碗里洗凈。吃一般的菜時,如果把手指弄臟,也可請侍者端洗手水來,注意洗手時要輕輕地洗。

7、 吃麵包不可蘸調味汁吃到連調味汁都不剩,這是對廚師的禮貌。注意不要把麵包盤子「舔」得很乾凈,而要用叉子叉住已撕成小片的麵包,再蘸一點調味汁來吃,這才是雅觀的做法。

8、 麵包一般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著整塊麵包去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麵包掰成小塊再抹。

(1)法國客戶吃西餐有哪些注意問題擴展閱讀:

在西方,去飯店吃飯一般都要事先預約,在預約時,有幾點要特別注意說 清楚,首先要說明人數和時間,其次要表明是否要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 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到達, 是基本的禮貌。

就西方各國而言,由於歐洲各國的地理位置都比較近,在歷史上又曾出現過多次民族大遷移,其文化早已相互滲透融合,彼此有了很多共同之處。再者,西方各國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它們都是基督教的主要分支,因此在飲食禁忌和用餐習俗上也大體相同。

至於南、北美洲和大洋洲,其文化也是和歐洲文化一脈相承的。因此,不管西方人是否有明確的「西餐」概念,中國人民和其他東方人都對這部分大體相同,而又與東方飲食迥然不同的西方飲食文化統稱為「西餐」。

② 西餐有很多講究,吃西餐的時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刀叉不能指人!切菜也有講究:左手和右手肘關節這個地方應該正好夾在腰的兩側,這樣控制你的切割的動作。西餐桌上的禮儀是人們長期形成的。有一些老規矩,例如,胳膊肘在用餐時自始至終不能擱在餐桌上等等,已不再被大家恪守了;但是,有許多「清規戒律」還是被人們所遵行。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用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鋸切成小塊,然後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

西餐的餐具比較多,左叉右刀,由外向內依次使用,食材用刀切小塊,右手用叉子送入口中,喝湯也需要單獨盛盤,用勺子喝,喝酒要小口慢慢喝,不要一飲而盡。其實這里說到的就是用餐禮儀,要優雅大方,行為得體,說白了就是要約束自己,表現紳士或者淑女范。

③ 吃西餐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西餐禮儀知識隨著生活方式的更新和社會交往的活躍,我國吃西餐的人越來越多。在組織的涉外活動中,為適合國外客人的飲食習慣,有時要用西餐來招待客人。西餐廳一般比較寬敞,環境幽雅,吃西餐又便於交談,因此,在公共關系宴請中,是一種比較受歡迎又方便可取的招待形式。西餐源遠流長,又十分注重禮儀,講究規矩,所以,了解一些西餐方面的知識是十分重要的。西餐的特點西餐,是我國對歐美地區菜餚的統稱,是一個泛指。如粗略地劃分,西餐大致可以分為二類:一是以英、法、德、意等國為代表的西歐式,又稱歐式,其特點是選料精純、口味清淡,以款式多,製作精細而享有盛譽;二是以前蘇聯為代表的東歐式,也稱俄式,其特點是味道濃,油重,以咸、酸、甜、辣皆具而著稱。此外,還有在英國菜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美式。如進一步細分,則還可分為英國菜、法國萊、俄國菜、美國菜、義大利菜以及德國菜等。各國菜系自成風味,各有各的風格,其中尤以法國菜最為突出。但是從總體上看,與中餐相比,西餐至少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首先,西餐極重視各類營養成分的搭配組合,充分考慮人體對各種營養(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和熱量的需求來安排菜或加工烹調。其次,選料精細,用料廣泛。西餐烹飪在選料時十分精細、考究,而且選料十分廣泛。如美國菜常用水果製作菜餚或飯點,咸里帶甜;義大利菜則會將各類麵食製作成菜餚:各種面片、面條、面花都能製成美味的席上佳餚;而法國菜,選料更為廣泛,諸如蝸牛、洋百合、椰樹芯等均可入菜。第三,講究調味,注重色澤。西餐烹調的調味品大多不同於中餐,如酸奶油、桂葉、檸檬等都是常用的調味品。法國菜還注重用酒調味,在烹調時普遍用酒,不同菜餚用不同的酒做調料;德國菜則多以啤酒調味,在色澤的搭配上則講究對比、明快,因而色澤鮮艷,能刺激食慾。最後,工藝嚴謹,器皿講究。西餐的烹調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煎、燴、烤、燜等十幾種,而且十分注重工藝流程,講究科學化、程序化,工序嚴謹。烹調的炊具與餐具均有不同於中餐的特點。特別是餐具,除瓷製品外,水晶、玻璃及各類金屬制餐具占很大比重。餐具的使用1.西餐的餐具廣義的西餐餐具包括刀、叉、匙、盤、杯、餐巾等。其中盤又有菜盤、布丁盤、奶盤、白脫盤等;酒杯更是講究,正式宴會幾乎每上一種酒,都要換上專用的玻璃酒杯。狹義的餐具則專指刀、叉、匙三大件。刀分為食用刀、魚刀、肉刀(刀口有鋸齒,用以切牛排、豬排等)、黃油刀和水果刀 。叉分為食用叉、魚叉、肉叉和蝦叉。匙則有湯匙、甜食匙、茶匙。公用刀、叉、匙的規格明顯大於餐用刀叉。餐具的擺法:墊盤放在餐席的正中心,盤上放折疊整齊的餐巾或餐紙(也有把餐巾或餐紙拆成花蕊狀放在玻璃杯內的)。兩側的刀、叉、匙排成整齊的平行線,如有席位卡,則放在墊盤的前方。所有的餐刀放在墊盤的右側,刀刃朝向墊盤。各種匙類放在餐刀右邊,匙心朝上。餐叉則放在墊盤的左邊,叉齒朝上。一個座席一般只擺放三副刀叉。麵包碟放在客人的左手邊,上置麵包刀(即黃油刀,供抹奶油、果醬用,而不是用來切麵包)一把,各類酒杯和水杯則放在右前方。如有麵食,吃麵食的匙、叉則橫放在前方。2.餐具的用法刀叉持法。用刀時,應將刀柄的尾端置於手掌之中,以拇指抵住刀柄的一側,食指按在刀柄上,但需注意食指決不能觸及刀背,其餘三指則順勢彎曲,握住刀柄。叉如果不是與刀並用,叉齒應該向上。持叉應盡可能持住叉柄的末端,叉柄倚在中指上,中間則以無名指和小指為支撐,叉可以單獨用於叉餐或取食,也可以用於取食某些頭道菜和餡餅,還可以用取食那種無需切割的主菜。刀叉的使用。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先用叉子把食物按住,然後用刀切成小塊,再用叉送入嘴內。 歐洲人使用時不換手,即從切割到送食物入口均以左手持叉。美國人則切割後,將刀放下換右手持叉送食入口。刀叉並用時,持叉姿勢與持刀相似,但叉齒應該向下。通常刀叉並用是在取食主菜的時候,但若無需要刀切割時,則可用叉切割,這兩種方法都是正確的。匙的用法。持匙用右手,持法同持叉,但手指務必持在匙柄之端,除喝湯外,不用匙取食其他食物。餐巾用法。進餐時,大餐巾可折起(一般對折)折口向外平鋪在腿上,小餐巾可伸開直接鋪在腿上。注意不可將餐巾掛在胸前(但在空間不大的地方,如飛機上可以如此)。拭嘴時需用餐巾的上端,並用其內側來擦嘴。絕不可用來擦臉部或擦刀叉、碗碟等。西餐進餐禮儀因為西餐主要是在餐具、菜餚、酒水等方面有別於中餐,因此,參加西餐宴會,除了應遵循前述中餐宴會的基本禮儀之外,還應分別掌握以下幾個方面的禮儀知識。1.餐具使用的禮儀吃西餐,必須注意餐桌上餐具的排列和置放位置,不可隨意亂取亂拿。正規宴會上,每一道食物、菜餚即配一套相應的餐具(刀、叉、匙),並以上菜的先後順序由外向內排列。進餐時,應先取左右兩側最外邊的一套刀叉。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合攏並排置於碟中,表示此道菜已用完,服務員便會主動上前撤去這套餐具。如尚未用完或暫時停頓,應將刀叉呈八字型左右分架或交叉擺在餐碟上,刀刃向內,意思是告訴服務員,我還沒吃完,請不要把餐具拿走。使用刀叉時,盡量不使其碰撞,以免發出大的聲音,更不可揮動刀叉與別人講話。2.進餐禮儀西餐種類繁多,風味各異,因此其上菜的順序,因不同的菜系、不同的規格而有所差異,但其基本順序大體相同。一餐內容齊全的西菜一般有七八道,主要由這樣幾部分構成:第一,飲料(果汁)、水果或冷盆,又稱開胃菜,目的是增進食慾。第二,湯類(也即頭菜)。需用湯匙,此時一般上有黃油、麵包。第三,蔬菜、冷盤或魚(也稱副菜)。可使用墊盤兩側相應的刀叉。第四,主菜(肉食或熟菜)。肉食主菜一般配有熟蔬菜,此時要用刀叉分切後放餐盤內取食。如有色拉,需要色拉匙、色拉叉等餐具。第五,餐後食物。一般為甜品(點心)、水果、冰淇淋等。最後為咖啡,喝咖啡應使用咖啡匙、長柄匙。進餐時,除用刀、叉、匙取送食物外,有時還可用手取。如吃雞、龍蝦時,經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著吃。吃餅干、薯片或小粒水果,可以用手取食。麵包則一律手取,注意取自己左手前面的,不可取錯。取麵包時,左手拿取,右手撕開,再把奶油塗上去,一小塊一小塊撕著吃。不可用麵包蘸湯吃,也不可一整塊咬著吃。喝湯時,切不可以湯盤就口,必須用湯匙舀著喝。姿勢是:用左手扶著盤沿,右手用匙舀,不可端盤喝湯,不要發出吱吱的聲響,也不可頻率太快。如果湯太燙時,應待其自然降溫後再喝。吃肉或魚的時候,要特別小心。用叉按好後,慢慢用刀切,切好後用叉子進食,千萬不可用叉子將其整個叉起來,送到嘴裡去咬。這類菜盤里一般有些生菜,往往是用於點綴和增加食慾的,吃不吃由你,不要為了面子強吃下去。餐桌上的佐料,通常已經備好,放在桌上。如果距離太遠,可以請別人麻煩一下,不能自己站起來伸手去拿,這是很難看的。吃西餐時相互交談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切不可大聲喧嘩,放聲大笑,也不可抽煙,尤其在吃東西時應細嚼慢咽,嘴裡不要發出很大的聲響,更不能把叉刀伸進嘴裡。至於拿著刀叉作手勢在別人面前揮舞,更是失禮和缺乏修養的行為。吃西餐還應注意坐姿。坐姿要正,身體要直,脊背不可緊靠椅背,一般坐於座椅的四分之三即可。不可伸腿,不能翹起二郎腿,也不要將胳臂肘放到桌面上。飲酒時,不要把酒杯斟得太滿,也不要和別人勸酒(這些都不同於中餐)。如剛吃完油膩食物,最好先擦一下嘴再去喝酒,免得讓嘴上的油漬將杯子弄的油乎乎的。乾杯時,即使不喝,也應將酒杯在嘴唇邊碰一下,以示禮貌。有人曾將一次禮貌的飲酒程序做了總結:首先,舉起酒杯,雙目平視,欣賞色彩;其次,稍微端近,輕聞酒香;然後,小啜一口;第四,慢慢品嘗;最後,贊美酒好、酒香。總之,西餐既重禮儀,又講規矩,只有認真掌握好,才能在就餐時表現得溫文爾雅,頗具風度。

④ 法國在餐桌上都有什麼應該注意的禮儀事項··

法國餐廳講究情調和衛生

同許多西方國家一樣,法國人吃飯採用「分餐」的形式。進入餐廳後,侍者會給每位客人分別遞上一份菜單,各點各的菜。一般來講,一套完整的法餐包括冷盤、主菜、乳酪和甜點四道菜,一盤吃完後再上下一盤。餐廳往往提供不同價格的套餐供客人選用,除了有四菜齊備的套餐外,也有冷盤加主菜、主菜加乳酪或主菜加甜點的組合方式。當然,客人也可以撇開套餐,根據自己的喜好任意點菜。

聚餐時,自己點菜自己付賬是杜絕浪費的好辦法

「分餐」的吃法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浪費現象。首先,每人根據自己的胃口大小「量力而行」,不必為別人操心。另外,飯店免費提供麵包和水,這可起到「補差」的作用。如果有人單吃一個套餐還不夠,則可多吃點麵包。既使是點的同樣的菜,其分量也有「伸縮性」。比如,如果客人點了一份乳酪,侍者可能會端上一個由不同乳酪組成的大拼盤,客人根據自己剩餘的胃口來「自助」,要幾種都無所謂,只要能吃完就行。有的餐廳還在菜單上註明了菜的分量,或是標明供幾個人享用,以避免客人不小心多點而造成浪費。值得一提的是,法國人在朋友聚餐時實行「AA制」,每人結賬時將自己點的菜從賬單中選出來。記者一次同幾位朋友吃飯時,光埋單就花了近一個小時。在這種習俗下「撮飯」,是很難出現浪費情況的。

一頓飯吃三四個小時,無論如何也不會剩下

法國人中午很少回家吃飯,因為午休時間有限,很多人喜歡找個小飯館吃個大沙拉,或是買份三明治。晚餐則不同,往往要挑選一家舒適溫馨的餐廳,同家人或朋友慢慢享用。雖然點的東西比午餐豐盛,但法國人的晚餐一吃就三四個小時,這種長時間「作戰」往往就一邊吃一邊消化了,所以很少出現剩菜的情況,許多人吃完菜後往往還用麵包將盤中的湯湯水水蘸干,並一齊送下肚。

請客不一定非要去餐館,在家裡招待更顯盛情

法國人請客往往不上飯館,尤其是請好朋友時,更是要在家裡做頓飯,以顯示對客人的盛情。同中國的大吃大喝相比,法國的家宴方式就顯得比較「摳」 了。雖然也有冷盤、主菜、乳酪和甜點,但每道菜都是「自助」,主人會將菜盤在桌子上轉一圈,每人想吃多少就盛多少,主人不會勸你多吃一碗。記者有一次還遇上了一次「速凍席」,所有吃的東西都是從速凍食品超市買來的,放在微波爐里加熱後就端上桌了。當然,公司請客時則在餐廳吃飯。記者曾應邀到一家「米其林二星餐廳」吃飯,那頓飯則遠遠不止四道菜,前後足有十來道。不過,每道菜的量並不大,只是做得非常精緻。自始至終吃下來,既大飽了口福,也沒有浪費什麼東西。

⑤ 假如法國客戶來到你所在的企業,所在部門的經理讓你以西餐招待這些客人,請問這種情況下需要注意哪些問

去真正的法國餐廳。
一般順序是:
小吃:如火腿切片啊,花生啊,開心果啊之類的。配開胃甜酒,如最常見和好喝的是muscat,一種甜的白葡萄酒。
前菜,一般是冷盤,以蔬菜為主。
主餐,肉類或者魚。
甜點:蛋糕。
之後可以加乳酪。
以上全部完了以後是咖啡。記得要expresse,濃縮的義大利咖啡,而不是大杯子的國內的那種。
記得順序不要錯。 如果主食是魚配白葡萄酒,肉類是紅葡萄酒。
一道菜完了以後全部撤下去,再換新的菜。餐具也都要換。除了開胃小吃不需餐具以外,之後的前菜,主餐和甜點,3套不同的餐具。
葡萄酒完了以後可以來香檳。
高腳杯杯,一般至少3個。最大的喝水,中間的喝葡萄酒。細長的喝香檳。
不要熱水,要冰水。
不要互相夾菜。法國沒有習慣,也無需要太勸酒。
有一個不能忘的,就是要有baguette(法國長棍),要切片後放,法國人幾乎缺不了。

這是個法餐的基本禮儀。注意事項,不要亂夾菜。。。 白葡萄酒還是紅葡萄酒要選對。。。。

⑥ 吃西餐有什麼注意事項

西方用餐,人們一是講究吃飽,二是享受用餐的情趣和氛圍。為在初次吃西餐時舉止更加嫻熟,熟悉一下西餐禮儀是非常必要的。

一.用餐場合及注意事項

當被邀請參加早餐、午餐、晚宴、自助餐、雞尾酒會或茶會,通常只有兩種,一種是正式的,一種是隨意的。如果去的是高檔餐廳,男士要穿著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要求穿正式服裝,男士必須打領帶。

下面介紹幾種最具代表性的場合及注意事項:

1.自助餐

自助餐(也是招待會上常見的一種)可以是早餐、中餐、晚餐,甚至是茶點,有冷盤也有熱菜,連同餐具放在菜桌上,供客人用。一般在室內或院子、花園里舉行,來宴請不同人數的賓客。如果場地太小或是沒有服務人員,招待比較多的客人,自助餐就是最好的選擇。

自助餐開始的時候,應該排隊等候取用食品。取食物前,自己先拿一個放食物用的盤子。要堅持「少吃多跑」的原則,不要一次拿得太多吃不完,可以多拿幾次。用完餐後,再將餐具放到指定的地方。不允許「吃不了兜著走」。如果在飯店裡吃自助餐,一般是按就餐的人數計價,有些還規定就餐的時間長度,而且要求必須吃完,如果沒有吃完的話,需要自己掏腰包「買」你沒吃完的東西。

自助餐有兩種類型,坐式並且享受部分服務的是最美妙的。它將優雅的環境和輕松的氣氛熔於一體,這樣的聚會需要一定的服務,除非它小得女主人可以應付得過來,同時也需要足夠的空間容納餐桌。另一種是不需要餐桌的,也沒有服務或者很少,客人們自娛自樂,可以自帶碟子、銀具和餐巾到一個自己覺得最舒適的地方,而且隨時可以討論問題。

自助餐,除了解決由於額外服務產生的問題,也解決了女主人安排桌位的問題。當客人們自由選擇地點時,先後次序和是否適合滿意等並不是主人的責任。往往提供了很多種菜餚,客人有足夠的選擇餘地,主人也不必擔心菜單是否符合他們的胃口。

2.雞尾酒會

雞尾酒會的形式活潑、簡便,便於人們交談。招待品以酒水為重,略備一些小食品,如點心、麵包、香腸等,放在桌子、茶幾上或者由服務生拿著托盤,把飲料和點心端給客人,客人可以隨意走動。舉辦的時間一般是下午5點到晚上7點。近年來,國際上各種大型活動前後往往都要舉辦雞尾酒會。

這種場合下,最好手裡拿一張餐巾,以便隨時擦手。用左手拿著杯子,好隨時准備伸出右手和別人握手。吃完後不要忘了用紙巾擦嘴、擦手。用完了的紙巾丟到指定位置。

3.晚宴

晚宴分為隆重的晚宴和便宴兩種。

西方的習慣,隆重的晚宴也就是正式宴會,基本上都安排在晚上8點以後舉行,中國一般在晚上6點至7點開始。舉行這種宴會,說明主人對宴會的主題很重視,或為了某項慶祝活動等。正式晚宴一般要排好座次,並在請柬上註明對著裝的要求。其間有祝詞或祝酒,有時安排席間音樂,由小型樂隊現場演奏。

便宴是一種簡便的宴請形式。這種宴會氣氛親切友好,適用於親朋好友之間,有的在家裡舉行。服裝、席位、餐具、布置等不必太講究,但仍然有別於一般家庭晚餐。

西方的習慣,晚宴一般邀請夫婦同時出席。如果你受到邀請,要仔細閱讀你的邀請函,上面會說明是一個人還是先生或夫人陪同,或者攜帶伴侶。在回復邀請時,你最好能告訴主人他們的名字。

4.其他注意事項

西餐的一個特點就是餐具多:各種大小杯子、盤子、銀器具等。

餐具是根據一道道不同菜的上菜順序精心排列起來的。座位最前面放食盤(或湯盤),左手放叉,右手放刀。湯匙也放在食盤右邊。食盤上方放吃甜食用的匙和叉、咖啡匙,再往前略靠右放酒杯。右起依次是:葡萄酒杯、香檳酒杯、啤酒杯(水杯)。餐巾疊放啤酒杯(水杯)里或放在食盤里。麵包盤放在左手,上面的黃油刀橫擺在盤里,刀刃一面要向著自已。正餐的刀叉數目要和菜的道數相等,按上菜順序由外到里排列,刀口向內,用餐時按順序由外向中間排著用,依次是吃開胃菜用的、吃魚用的、吃肉用的 比較正式的餐會中,餐巾是布做的。高檔的餐廳餐巾往往疊得很漂亮,有的還繫上小緞帶。注意,別拿餐巾擦鼻子或擦臉。

小瓶裝鹽和胡椒,可以在每一套餐具中間的前面放一份,可以每兩套餐具之間放一個甚至只在餐桌的中心位置放一個,這樣就可以共用一套小瓶了。

餐具都擺齊以後,不要忘了餐桌的裝飾物,例如蠟燭台或用你的茶壺做個小花瓶等,都可以增添浪漫的氣氛。

招待客人時不要把熱水放在玻璃杯里,這樣既不科學,又不安全,因為玻璃杯容易燙手。所以,熱水、熱茶等,應該放在瓷杯里,玻璃杯是用來裝冰塊或是冷水的。

西方喝茶的方式和中國也不一樣。中國喝茶方法一般都是把茶葉直接放在茶杯里用開水沖著喝,茶葉仍在杯子里。西方是用袋泡茶或把茶葉先放在茶壺里泡,然後把茶水倒出來喝,茶杯里不留茶葉。

就坐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要蹺腿,和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為佳。餐台上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女主人拿起餐巾時(沒女主人就看男主人),表示開始用餐,把餐巾鋪在雙腿上,如果餐巾很大就對折放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

在正規的晚餐,要等女賓放好餐巾後,男士再放餐巾。最好用雙手打開餐巾,切忌來回抖動地打開餐巾。不要將餐巾別在領口上、皮帶上或夾在襯衣的領口。用餐的時候,頭要保持一定高度,不能太低,不能過多地移動頭。

就餐期間,如果暫時離開座位,可以把餐巾放在椅子上。千萬不要把餐巾放在桌上,否則就意味著你不想再吃,讓服務員不再給你上菜。

很多主人並不願意客人在家裡吸煙。如果你想吸煙,可以在上甜點之後,並得到男主人或女主人的允許,去指定的地方吸煙。不要坐在用餐的座位上,讓身邊的客人和你一同享受「仙境」。

二.西餐餐桌禮儀

餐桌上必須要注意的是:

1.西餐點菜及上菜順序

西餐菜單上有四或五大分類,其分別是開胃菜、湯、沙拉、海鮮、肉類、點心等。

應先決定主菜。主菜如果是魚,開胃菜就選擇肉類,在口味上就比較富有變化。除了食量特別大的外,其實不必從菜單上的單品菜內配出全餐,只要開胃菜和主菜各一道,再加一份甜點就夠了。可以不要湯,或者省去開胃菜,這也是很理想的組合(但在義大利菜中,義大利面被看成是湯,所以原則上這兩道菜不一起點)。

正式的全套餐點上菜順序是:

1)頭盤。西餐的第一道菜是頭盤,也稱為開胃品。開胃品的內容一般有冷頭盤和熱頭盤之分,常見的品種有魚子醬、鵝肝醬、熏鮭魚、雞尾杯、奶油雞酥盒、焗蝸牛等。因為是要開胃,所以開胃菜一般都有特色風味,味道以咸和酸為主,而且數量少,質量較高。

2)湯。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湯。西餐的湯大致可分為清湯、奶油湯、蔬菜湯和冷湯等4類。品種有牛尾清湯、各式奶油湯、海鮮湯、美式蛤蜊湯、意式蔬菜湯、俄式羅宋湯、法式焗蔥頭湯。冷湯的品種較少,有德式冷湯、俄式冷湯等。

3)副菜。魚類菜餚一般作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稱為副菜。品種包括各種淡、海水魚類、貝類及軟體動物類。通常水產類菜餚與蛋類、麵包類、酥盒菜餚品都稱為副菜。因為魚類等菜餚的肉質鮮嫩,比較容易消化,所以放在肉類菜餚的前面,叫法上也和肉類菜餚主菜有區別。西餐吃魚菜餚講究使用專用的調味汁,品種有韃靼汁、荷蘭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國汁和水手魚汁等。

4)主菜。肉、禽類菜餚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稱為主菜。肉類菜餚的原料取自牛、羊、豬、小牛仔等各個部位的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牛排按其部位又可分為沙朗牛排(也稱西冷牛排)、菲利牛排、「T」骨型牛排、薄牛排等。其烹調方法常用烤、煎、鐵扒等。肉類菜餚配用的調味汁主要有西班牙汁、濃燒汁精、蘑菇汁、白尼斯汁等。

禽類菜餚的原料取自雞、鴨、鵝,通常將兔肉和鹿肉等野味也歸入禽類菜餚。禽類菜餚品種最多的是雞,有山雞、火雞、竹雞,可煮、炸、烤、燜,主要的調味汁有黃肉汁、咖喱汁、奶油汁等。

5)蔬菜類菜餚。蔬菜類菜餚可以安排在肉類菜餚之後,也可以和肉類菜餚同時上桌,所以可以算為一道菜,或稱為一種配菜。蔬菜類菜餚在西餐中稱為沙拉。和主菜同時服務的沙拉,稱為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西紅柿、黃瓜、蘆筍等製作。沙拉的主要調味汁有醋油汁、法國汁、干島汁、乳酪沙拉汁等。

沙拉除了蔬菜之外,還有一類是用魚、肉、蛋類製作的,這類沙拉一般不加味汁,在進餐順序上可以作為頭盤。

還有一些蔬菜是熟的,如花椰菜、煮菠菜、炸土豆條。熟食的蔬菜通常和主菜的肉食類菜餚一同擺放在餐盤中上桌,稱為配菜。

6)甜品。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後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從真正意義上講,它包括所有主菜後的食物,如布丁、煎餅、冰淇淋、乳酪、水果等。 7)咖啡、茶。西餐的最後一道是上飲料,咖啡或茶。喝咖啡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茶一般要加香桃片和糖。

2.位次問題

即使來賓中有地位、身份、年紀高於主賓的,在排定位次時,仍要請緊靠主人就坐。男主人坐主位,右手是第一重要客人的夫人,左手是第二重要客人的夫人,女主人坐在男主人的對面。她的兩邊是最重要的第一、第二位男客人。現在,如果不是非常正規的午餐或晚餐,這樣一男一女的間隔坐法就顯得不重要了。
3.刀叉的使用

使用刀叉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拿刀切成小塊,用叉子往嘴裡送。用刀的時候,刀刃不可以朝外。進餐中途需要休息時,可以放下刀叉並擺成「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表示沒吃完,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並排放在盤中,表示已經吃完了,可以將這道菜或盤子拿走。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不用放下來,但不要揮舞。不用刀時,可用右手拿叉,但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要拿著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也不要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任何時候,都不要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4.餐桌上的注意事項。不要在餐桌上化妝,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大忌。取食時,拿不到的食物可以請別人傳遞,不要站起來。每次送到嘴裡的食物別太多,在咀嚼時不要說話。就餐時不可以狼吞虎咽。對自己不願吃的食物也應要一點放在盤中,以示禮貌。不應在進餐中途退席。確實需要離開,要向左右的客人小聲打招呼。飲酒乾杯時,即使不喝,也應該將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當別人為你斟酒時,如果不需要,可以簡單地說一聲「不,謝謝!」或以手稍蓋酒杯,表示謝絕。進餐過程中,不要解開紐扣或當眾脫衣。如果主人請客人寬衣,男客人可以把外衣脫下搭在椅背上,但不可以把外套或隨身攜帶的東西放到餐台上。

三.西餐的吃法

西餐的具體吃法,和中餐有很大區別。

1.吃麵包和黃油時,通常是小圓麵包和包條

自己拿麵包和黃油,然後用手把麵包掰成幾小塊,抹一塊,吃一塊。

吃三明治,小的三明治和烤麵包是用手拿著吃的,大點的吃前先切開。配鹵汁吃的熱三明治需要用刀和叉。

2.吃肉類

西方人吃肉(指的是羊排、牛排、豬排等)一般都是大塊的。吃的時候,用刀、叉把肉切成一小塊,大小剛好是一口。吃一塊,切一塊,不要一下子全切了,也千萬不要用叉子把整塊肉夾到嘴邊,邊咬、邊咀嚼、邊吞咽。

吃牛肉(牛排)的場合,由於可以按自己愛好決定生熟的程度,預定時,服務員或主人會問你生熟的程度。

吃有骨頭的肉,比如吃雞的時候,不要直接「動手」,要用叉子把整片肉固定(可以把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壓住肉),再用刀沿骨頭插入,把肉切開,邊切邊吃。如果是骨頭很小時,可以用叉子把它放進嘴裡,在嘴裡把肉和骨頭分開後,再用餐巾蓋住嘴,把它吐到叉子上然後放到碟子里。不過需要直接「動手」的肉,洗手水往往會和肉同時端上來。一定要時常用餐巾擦手和嘴。

吃魚時不要把魚翻身,吃完上層後用刀叉剔掉魚骨後再吃下層。

3.吃沙拉

西餐中,沙拉往往出現在這樣的場合里:作為主菜的配菜,比如說蔬菜沙拉,這是常見的;作為間隔菜,比如在主菜和甜點之間;作為第一道菜,比如說雞肉沙拉。

如果沙拉是一大盤端上來就使用沙拉叉。如果和主菜放在一起則要使用主菜叉來吃。

如果沙拉是間隔菜,通常要和乳酪、炸玉米片等一起食用。先取一兩片麵包放在你的沙拉盤上,再取兩三片玉米片。乳酪和沙拉要用叉子吃,而玉米片可以用手拿著吃。

如果主菜沙拉配有沙拉醬,可以先把沙拉醬澆在一部分沙拉上,吃完這部分後再加醬。直到加到碗底的生菜葉部分,這樣澆汁就容易了。

沙拉習慣的吃法應該是:將大片的生菜葉用叉子切成小塊,如果不好切可以刀叉並用。一次只切一塊,吃完再切。

4.喝湯

5.蚝和文蛤

吃蚝和文蛤用左手捏著殼,右手用蚝叉取出蚝肉,蘸調味料用蚝叉吃。小蝦和螃蟹的混合物也可以單獨蘸調味料,用蚝叉吃。

6.義大利面

吃義大利面,要用叉子慢慢地捲起面條,每次卷四五根最方便。也可以用調羹和叉子一起吃,調羹可以幫助叉子控制滑溜溜的面條。不能直接用嘴吸,不然容易把汁濺得到處都是。

7.水果

在許多國家,把水果作為甜點或隨甜點一起送上。通常是許多水果混合在一起,做成水果沙拉,或做成水果拼盤。 吃水果關鍵是怎樣去掉果核。不能拿著整個去咬。有刀叉的情況下,應小心地使用,用刀切成四瓣再去皮核,用叉子叉著吃。要注意別把汁濺出來。沒有刀或叉時,可以用你的兩個手指把果核從嘴裡輕輕拿出,放在果盤的邊上。把果核直接從嘴裡吐出來,是非常失禮的。

8.西式快餐和小吃

漢堡包和熱狗是用手拿著吃,但一定要用餐巾紙墊住,讓醬汁流到餐巾上,而不是流到你的手或衣服上。為防止萬一,可以一隻手拿餐巾墊住,另一隻手准備一兩張餐巾備用。

比薩餅可以用手拿著餅塊,把外邊轉向里,防止上面的餡掉出來。但一般晚宴的餐桌上看不到比薩餅的。

玉米薄餅是一種普遍的用手拿著吃的食物。可以蘸上如甜豆或蕃茄醬等混合醬後吃。

油煎食品和薯片,可以用手拿著吃,也可以用叉子吃。如果在戶外,當然可以用手拿著吃了。

女士還要注意,吃東西的時候,每次都要少放一些到嘴裡。小口嚼,製造噪音和弄壞唇膏。吃一般的菜時,如果把手指弄臟了,可以請服務員端洗手水來。

四.五種特殊情況的處理

1.碰到主人做感恩怎麼辦?

有的主人會在進餐前感恩禱告,或坐或立,來賓都應和主人一樣。感恩禱告前,不要吃喝任何東西,安靜地低著頭。直到禱告結束,再把餐巾放在膝上,開始用餐。

2.塞牙或異物入口時

如果你的牙縫里塞了蔬菜葉子或沙粒式的東西,不要在餐桌上用牙簽剔,可以喝口水試試看;如果不行,就去洗手間,這樣你就可以用力地漱口,也可以用牙簽。

如果遇到不好吃的食物或異物入口時,必須注意不要引起一起吃飯的人的不快,但也不必勉強把不好的東西吃下去。可以用餐巾蓋住嘴,趕緊吐到餐巾上,讓服務員換塊新的餐巾。如果食物中有石子等異物時,可用拇指和食指取出來,放在盤子的一旁。

即使有隻蟲子從你的沙拉里神氣活現地爬出來(這是鍛煉你的勇氣和風度的最佳時刻),也要心平氣和地要求換掉,只要和主人或服務員使個眼色就行,不要大吵大鬧、鬼哭神嚎,讓所有人都知道以至於都不敢吃了。

3.吃了蒜或洋蔥後怎麼辦?

吃飯的時候吃了蒜或蔥,不管是在家裡、辦公室還是聚會,都不會太受歡迎。我們介紹幾種解決的方法:

一是用漱口水;

二是嚼口香糖;

三是用一片檸檬擦拭口腔內部和舌頭;

四是嚼幾片茶葉或是咖啡豆。

4.在餐桌上弄灑了東西怎麼辦?

如果在餐桌上潑灑了東西,而且灑了很多的情況下,做主人的要叫服務員來清理你弄臟的地方,萬一不能清除干凈,他會給你再鋪上一塊新的餐巾,把臟東西蓋住,然後再上下一道菜。如果在家裡,只要用清潔用品清除就行了。

如果你的座位弄上了大量的污漬,就向主人再要一塊餐巾蓋在弄臟的地方,同時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道歉。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弄壞了主人的任何東西,你應安排把弄壞的東西收在一起,並且清除干凈或修好它們,在主人方便的時候再送回去。

5.刀叉掉到地上怎麼辦?

用餐的時候,刀叉不小心掉到地上,如果彎腰下去撿,不僅姿勢不雅觀,影響身邊的人,也會弄臟手。可以示意服務生來處理並你更換新的餐具。

五.怎樣得體地告辭?

正餐之後的酒會告辭時間按常識而定,如果酒會不是在周末舉行,那就意味著告辭時間應在晚間十一時至午夜之間。如果在周末,就可以更晚一些。告辭應不宜過早或過遲。

各種(除了最大型的)酒會上,離開前都要向女主人當面致謝,這是禮貌。致謝時,該說的事交代完就可離開,不要說個不停,這樣對方既無法做他自己的事也不能招呼別人。如果你因故必須早點告辭,致謝時不要太引人注目,以免讓其他客人認為他們也該走了。

如果是主賓,就要先於其他客人向主人告辭。一般來說,主賓應在用完點心後的20分鍾到40分鍾之間相機告辭。一般客人不要先於主賓告辭,否則是對主人和主賓的不敬。如果確實有事需要先走,也要誠懇地說明情況。

出席雞尾酒會的客人應按請帖上寫明的時間起身告辭。如果接到的是口頭邀請(可能沒說明時間),應該認為酒會進行兩個小時。如果有一位客人遲遲不走,而女主人又另有晚餐之約,那她就應該婉轉說明。她可以友好地說:「我得跟您分手了,因為我不得不……」

另外,參加了一次雞尾酒會或非正式的正餐、酒會之後,寫信或是通打個電話表示謝意,都是非常得體的。如果過不了多久又要見面的話,也可以面謝。

⑦ 想知道吃西餐的注意事項

前面那位復制的很詳細了,國內普通餐廳吃西餐沒有那麼啰嗦的。
補充一點,羊排只有點全熟的,牛排只有點單數的(1.3.5.7.9)。

⑧ 和法國人吃飯要注意什麼

1、座位安排:

(1)女士優先。在排定西餐座次時,主位請女主人就座,而男主人位居第二位。

(2)以右為尊。在排定座次時,以右為尊。

(3)面門為上。面對正門者為上座,背對正門者為下座。

(4)交叉排列。男女交叉排列,生人與熟人交叉排列。

2、餐具的擺設

(1)大致上,擺在中央的稱為擺飾盤,用來裝一般料理。

(2)餐巾一般是置於裝飾盤的上面或左。

(3)盤子旁邊擺刀、叉、湯匙等。依用餐順序:前菜、湯、料理、魚類、肉類、視所需由外而內取用。

(4)左手邊是麵包盤和奶油刀,裝飾盤對面則放咖啡或吃點心所用的小湯匙和刀叉。

3、刀叉的使用方法

(1)拿刀叉的手是固定的,右手拿刀,左手拿叉。

(2)拿刀的手的食指,壓著刀叉的背柄來使用,如此才能使力。

(3)叉子不只用來壓食物和叉東西而已,也可以用來舀豆子和米飯。

(4)如果用左手拿叉不方便,也可以使用右手,但必須先把刀放下。

(5)用餐中,有事而離席時,必須把刀叉擺成八字型放在餐盤上。

(6)用餐結束後,則是平行的斜放在五點鍾位置。

(8)法國客戶吃西餐有哪些注意問題擴展閱讀:

1、送禮

法國人初次見面不送禮,否則會被視為行為粗魯。再次相見,一般需送些小禮物,如法國本地產的香檳酒、白蘭地等為常見。此外,他們喜歡品位高雅、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品,如唱片、畫冊等,我國的剪紙、京劇臉譜等工藝品也受歡迎。

2、社交

法國人性格開朗,待人熱情,即使對陌生人也常會打招呼問好。常用的問候語是Bonjour(您好),常見的社交禮節是握手。女子握手可戴著手套,而男士則需摘下手套。少女向年長者常施屈膝禮。男士、女士相見,多親面頰或貼面。男性之間互親面頰也很流行。上層社交流行吻手禮。

⑨ 吃法國菜有哪些注意的

1. 吃法國菜基本上是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至於甜品多數會配甜餐酒。

2. 吃完放抹手抹嘴時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儀態。用餐巾的一角輕輕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即可。

3. 吃完第一道(通常是海鮮)之後,侍應會送上一杯雪葩(用果汁或香檳調制),它除了讓口腔清爽之外,更有助增進吃下一道菜的食慾。

4. 不管椅子多舒服,坐姿都要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進食時身體可略向前傾,兩臂緊貼身體,以免撞到隔籬。

5. 吃法國菜同吃西餐一樣,用刀叉時記住由最外邊的餐具開始,由外到內,不要見到美食就撲上去,失禮於人。

6. 吃完每碟菜之後,將刀叉隨便放會非常難看。正確的方法是將刀叉並排放在碟上,叉齒朝上。

閱讀全文

與法國客戶吃西餐有哪些注意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80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4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9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6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3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9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