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怎麼樣了

法國怎麼樣了

發布時間:2022-04-14 11:10:34

Ⅰ 現在法國社會和生活的情況怎麼樣

現在的法國社會有一些不穩定的因素。因為前一段時間黃馬甲事件使得法國經濟遭到了非常大的沖擊。更重要的是使很多的投資者不敢去法國投資,這也造成了法國的一些企業破產倒閉。當然隨著時間慢慢的過去,法國現在的社會也逐漸的趨於穩定。但是還存在著一些不穩定的隱患。

當然現在法國的生活情況還是比較好的,因為現在情況已漸漸的穩定下來,而且法國由於它的社會條件以及社會福利非常的優厚。所以如果選擇去法國生活和工作,還是比較不錯的選擇。畢竟法國是一個非常發達的國家,而且文明程度也非常的出色。更重要的是法國人受教育水平也非常的高,而且也非常的文明和有禮貌。

Ⅱ 法國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領土呈不規則的六邊形,北面和東面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摩納哥接壤,南臨地中海,西南與西班牙、安道爾為鄰,西為比斯開灣,西北隔拉芒什海峽、加來海峽與英國相望。法國領土還包括地中海的科西嘉島,面積55.16萬平方千米。法國人口6279萬,以法蘭西族為主體,佔84%;少數民族佔7%,主要為布列塔尼族、科西嘉族、巴斯克族;外僑佔9%。居民多信天主教,法語為官方語言。法國地形東南高西北低,以平原、丘陵為主,其中,海拔不足250米的平原占國土面積的3/5,丘陵和高原山地約各佔1/5。境內主要河流有塞納河、盧瓦爾河、羅訥河,有巴黎盆地、阿基坦盆地、羅訥谷地及地中海沿岸平原。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的西段、比利牛斯山脈、孚日山脈和汝拉山脈,高原有中央高原和阿摩利康高地。法國地處北溫帶,氣候受海洋影響,大部分地區為冬溫夏涼、常年有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年均氣溫多在10-14X,無霜期285-325天,均高於同緯度其他地區,年均降水600-1000毫米,從東南向西北遞增,季節分配較均勻,利於農業。西部向東逐漸向溫帶大陸性氣候過渡,南部為地中海式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利於作物多種經營。農業以牧業為主,是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小麥、玉米、葡萄酒、甜菜、馬鈴薯、肉類、牛奶、蔬菜、水果產量居世界或西歐前列。法國葡萄酒聞名世界,當地人種植的葡萄多用於釀酒。法國工業門類齊全,鐵、鉀鹽、煤、鋁土等礦產資源豐富。此外。為了有效化解水力、煤炭和石油資源缺乏的窘境,法國大力發展和利用核能發電,現在核電在全國發電總量中的比重已達77%。法國森林覆蓋率為27%,草地面積廣闊。如果讓人們用一個形容詞來形容法國,最常見的就是「浪漫」了。事實確實如此。首都巴黎號稱「浪漫之都」,是法國重要的交通樞紐,每天有1300萬的客流,在這里來來往往。巴黎的標志建築——埃菲爾鐵塔像一個鋼鐵巨人高高地聳立在恬靜的塞納河畔。在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馬賽,你可以造訪大仲馬在小說《基督山伯爵》里描寫過的度假居所。奇伊夫堡,西南部城市波爾多釀酒歷史悠久,其葡萄酒馳名於世。特等「波爾多紅葡萄酒」列為世界葡萄酒「皇後」,一瓶百年陳酒在國際市場上可售3萬多美元。位於地中海岸邊的戛納,是一座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小城,每年在此舉辦的戛納電影節熱鬧非凡,其頒發的金棕櫚大獎被公認為電影界最高榮譽之一。法國的時裝在世界上享有盛譽,選料豐富、優異,設計大膽,製作技術高超,使其一直引導世界時裝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時裝店,老闆們的口號是:「時裝不賣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幾乎看不到兩個婦女穿著一模一樣的服裝。法國人天性率真,喜歡大自然,有一半以上的法國家庭飼養各種小動物,總數量在3000萬只以上。法國是一個講文明禮貌的國家,對女性的謙恭禮貌是法國人一直引以為豪的傳統。

Ⅲ 法國現在的經濟狀況怎麼樣

法國的商業非常發達,法國的超級市場和連鎖店非常有名,例如家樂福和LV專賣店等等,但創造收益最多的是食品銷售。並且法國的電子商務額非常巨大,增長速度也非常快。法國的奢侈品也是非常領先的,也賺取大量的外匯收入,特別是中國等新興國家的富豪。提起法國工業,不得不提法國的農業,法國農業要好於法國的工業。是世界上重要的農業大國。主產麥類,玉米,蔬菜和水果。當然,葡萄酒享譽世界,產量居世界首位。畜牧業非常發達,不僅自給自足,還能出口賺取外匯。並且農業高度機械化,節省大量人力。法國的旅遊資源超級發達,是世界上第一大旅遊大國。旅遊帶動法國服務業的發展,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從事服務業。另外法國也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經貿大國。進出口總額都居世界前列。出口中農產品和汽車,化妝品和軍火等占很大比重。法國的經濟現狀還是比較穩定的。

Ⅳ 拿破崙帝國結束後,法國歷史怎麼樣了

君主制復辟
1815至1830年間的兩任國王都想要在復辟的舊君主制下維持革命和拿破崙帝國期間的一些進步措施。法蘭西王國的殖民帝國在北非繼續擴張。
法國的最後一任國王:路易斯-菲力浦被加以封號「法國人之王」。1830至1848年間出現了貿易商業資產階級,工業革命開始,社會主義和聯邦主義運動也開始興起。經濟危機和社會動盪最終將法國引向了 1848年大革命,導致了君主制的最後崩潰。

第二共和國和第二帝國
普選制、新聞自由和對勞動者階層起義的恐懼給了拿破崙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崙·波拿巴一個機會當上了法國總統。在經過一段獨裁式的總統統治時期後,路易拿破崙通過公民投票和政變方式當上了皇帝,號稱拿破崙三世。他的政府倡導激進的經濟改革政策,推行大量目的在於重建國家資本的重要經濟計劃。第二帝國以工業擴張為其特徵。就在政府向議會制政體變化之時,法德戰爭爆發了(1870年)。法國在蘇丹的失敗導致了第二帝國的覆滅。

第三共和國
1871年成立了共和國並建立了國防政府。法國戰敗,在與德國簽訂的和約中法國割讓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同年發生了著名的巴黎公社起義,但起義被血腥地鎮壓了。
共和國的議會制政體在1871年至1914年間建立了有關公共自由的一系列重大法律,證明了其本身的價值。儒勒法里總理(186年至1885年在任)對言論自由、集會自由和新聞自由的確立發揮了重大影響,他對非教會的免費義務小學教育制度的建立也有重大貢獻。
法國在亞洲和非洲的殖民地繼續擴張,但與此同時社會動盪和宗教與學校之間的紛爭(政教分離)動搖著社會統治。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使法國失去了十分之一的勞動力。1917年12月是戰爭的轉折點,喬治·克雷孟梭帶領法國及協約國一起取得了勝利,德國戰敗。阿爾薩斯和洛林重歸法國。
在戰後重建不久,法國就象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被1929年大危機嚴重打擊。廣泛的罷工和左翼聯盟給法國帶來了1936年的人民陣線政府,這屆政府在國家計劃中設定了建立基本社會法律的義務。
在法國的四周,納粹主義、義大利法西斯主義以及西班牙內戰都預示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來臨。
隨著著名的所謂「奇怪戰爭」的結束,1940年法國宣布了休戰,法國成為德軍佔領區。法國經濟處於不穩定中。整個國家分為兩部分:一方面是與佔領國合作的維希政府,另一方是以倫敦為基地的「自由法國」流亡政府及抵抗運動。經過五年的戰爭,法國在1944年被盟軍解放。

第四共和國
1940年6月18日夏爾·戴高樂發表了廣播講話後,被公認為法國抵抗運動的領袖和象徵。他在1944年至1946年間任政府首腦,建立了法國社會保障體系並給予婦女選舉權。可是,由於議會制政體不能清楚地提供政治方向而導致了政府改組,第四共和國被動搖了。1945年至1958年的這段時期法國一直忙於重建國家發展經濟。不斷尖銳化的非殖民化問題(印度支那和阿爾及利亞戰爭)意味著虛弱行政權的結束。

第五共和國
1958年,夏爾·戴高樂將軍重登歷史舞台。他設計並建立了加強行政權的第五共和國體制。即建立了人民普選總統制。法國從此走向一個現代化發展和經濟持續增長時期。1968年5月的學生運動和社會騷亂反映了年輕一代的不安情緒、社會的缺乏秩序以及國家的過度集權,戴高樂將軍因此被迫辭職。然而右翼政府仍把持著政權。喬治·蓬皮杜任總統直至1974年去世。他的繼任者瓦雷里·吉斯卡爾·德斯坦任滿了七年,但在1981年被第五共和國第一位左翼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擊敗。密特朗1988年競選連任成功。不過總的來說,這一時期的法國政壇的特點就是左翼和右翼政府輪流執政。

統一的歐洲市場開始建立
1993年12月1日,歐洲聯盟在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基礎上誕生。

雅克·希拉克當選為共和國總統
1995年5月,雅克·希拉克當選為共和國總統 。1997年4月21日國民議會被解散。5月25日和6月1日,進行提前選舉。地方選舉則在3月已經進行。這一選舉的結果產生了左翼和右翼的「並存」。

一個現代化的國家
在過去的數三十年裡,法國建立了一套穩定的制度。在1958年戴高樂將軍任總統期間通過全民公決方式確立的第五共和國憲法保證了政治體制的良好運作。法國是統一的、民主的、世俗的社會主義共和制國家。其公民不論出身,種族或宗教信信仰,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現代法國民主制度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留下的遺產。其原則以1791年人權與公民權利宣言為基礎,今天已經成為憲法的引言部分。

法國的銘言是「自由、平等、博愛」。
法國國旗是三色豎條組成的三色旗:藍、白、紅。
法國國歌是馬賽曲。
法國國慶是7月14日,1789年攻佔巴士底獄的日子。

國家制度
行政權
共和國總統是國家元首,以普選制選舉產生,任期七年。總統頒布法律並有權提出議案要求國家公民投票表決。他還有權在與總理,國民議會議長和參議院議長談話後宣布解散國民議會。
總統任命總理,並任命由總理提名的政府成員。
政府應答復國民議會的質詢。
立法權
議會由兩院組成:國民議會,由五年一次普選產生;參議院,議員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選其中的三分之一席位。
議會投票表決決定法律的通過與否,批准國際條約以及行使由共和國總統授以憲法修改權。
司法權
司法機構獨立於行政權和立法權。
473個初審法院和186個大審法院負責執行法律。上訴法院有35個。終審法院負責判斷法律是否被正確地執行。刑事犯罪由法官和陪審團組成的重罪法院審理。
在行政司法領域有行政法院和國家最高行政法院。審計法院負責審核公共開支情況。

憲法規定的其他組織
-憲法委員會:委員會成員由共和國總統、國民議會議長和參議院議長分別任命。憲法委員會的職能是監督選舉和審查法律的合憲性。
-經濟和社會委員會:其成員是各種不同社會階層(工會、商人、各種協會)的代表或政府指定的具特定資格者。在議案、法令或有關計劃具有經濟和社會性質時,要咨詢經濟和社會委員會的意見。
-最高行政法院:行政方面的最高權威。政府在起草議案和實施法令前必須征詢其意見。
-最高司法官委員會:由司法官和特定資格者組成。委員會由共和國總統和司法部長分別任主席和副主席。由它對高級司法官的任命提名,同時也負責司法官的紀律處分。
-共和國司法法院:以前被稱作高等司法法院,由十五名法官組成,他們或是議會成員(12名是國民議會議員),或是司法官(3人)。法院負責審理政府成員所做的、被認為是有刑事犯罪性質的職務行為。任何個人一旦認為自己被政府成員的犯罪或違法行為所損害,就可以向一個專門申訴委員會起訴。

行政管理
大區
法國被分成21個大區以及科西嘉島。大區由地區委員會管理,委員會主席及其成員通過普選產生。 省
法國大陸有96個省,此外還有四個海外省:瓜特羅普島、馬堤尼克島、留尼旺島和南美的法屬蓋亞那,海外領地還有玻利尼西亞、新卡勒陀利亞、馬約特島、聖皮埃爾和馬可隆、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特爾·阿特里、科格倫群島,克羅塞和聖保羅島。
省由總委員會管理,其主席和成員通過普選產生。省長是中央政府派到地方的代表。省被分為區(包括海外省在內共339個),小區(3,995個)和市(36,560個)。
市政
市政管理由市長在市政委員會協助下負責,市政委員會成員通過普選產生。

競爭性的經濟體制
1945—1961
盡管法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她在戰爭結束時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困難:人口只有四千萬(與1900年相同),工業生產總值只有戰前的一半。原材料極度缺乏,通貨空前膨脹。
首要的三個經濟計劃是重建基礎工業,促進生產和准備國際經濟競爭。
1962--1975
這段時期,在國家的督促下經濟得到了驚人的持續發展,達到了預期計計劃。這一時期法國的經濟增長率創下了空前記錄(年增長率達5-6%),帶來了充分就業、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增長和工資水平的迅速提高。
接下來的經濟計劃把重點轉向了地區經濟發展,投資政策和社會組織(改革社會保險體系建立全民退休金)。
1976年以來
三次連續的石油危機(197、1979、1980)和持續的世界經濟動盪使法國這二十年來一直強調經濟的結構調整和現代化,從而導致了高失業率(20年來減少了三百萬以上的工作機會)。
政府開支緊縮以及強調減少能耗,發展競爭力強的工業、研究和職業培訓賦予法國以新的活力,使其能面對國際競爭的挑戰、歐洲一體化和下個年的來臨。

高度多樣化的經濟體制
法國經濟涵蓋了所有重要的經濟部門:農業(世界第三、歐洲第一大出口國),工業(世界第四、歐洲第二),漁業(歐洲捕撈量第四)。
法國出口貿易名列世界第五,有五家法國公司躋身世界百強。

農業
法國農業是一個現代機械化,高生產率的生產部門。法國的農業生產面積占歐盟總面積的近三分之一,農產品占歐盟產量的23%,其中一半是畜產品(肉、奶、乳酪),其餘的是穀物、糖和加工業。

工業
法國工業既包括大量正在重組和自動化的傳統工業部門(鋼鐵、冶金、機械、汽車和紡織工業),也包括一些新的發展中技術工業(食品加工、精密化學、航空航天工業和新型材料)。
法國工業生產在原材料和能源上主要依賴於進口,只有電力是個例外。25%的電力來自於本國的核電廠。

服務業
服務部門(對集體和個人消費者)正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主要的服務部門,如交通、電子通訊、郵政、電力和水在本領域都配備了先進技術(微型電話、高速列車和地鐵系統更是享有國際聲譽)。法國的旅遊業名列歐洲第一,對維持國際收支平衡有重大意義。事實上,法國在這個「無形出口工業」中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

法國如何看待自己
從大小、人口和國民生產總值上看法國都算不上是個「超級大國「。但法國依然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由於高科技企業的蓬勃發展,她是世界重要經濟強國之一,在出口方面排名世界第四或第五位。她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擁有否決權,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常任國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位於巴黎。

從另一些角度來看法國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拉丁國家之一(到2000年全世界六個人中就有一個是拉丁人後裔)。
-法語國家之一。法語人口在全球共有一億零五百萬。在美洲和非洲的某些地區,法語已經被使用了幾百年。
-歐洲國家之一。法國和中歐及東歐的許多國家有著良好的政治、貿易和文化交往。在1990—1991年蘇聯的政治變化後這些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更重要的是,法國的未來與西歐聯盟的其他十五個成員國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由於歐洲理事會和歐洲議會(普選產生)的建立,法國人民積極地參與到歐洲政治生活之中去了。

法國怎麼樣啊

一個充斥的虛偽 懶惰 和自負民族的國家
國家治安情況嚴重 嚴重到連本國人民都沒辦法保護的境地

貪污腐敗 警察跟流氓勾結 在巴黎很多地方 巴黎警察跟當地的阿拉伯人勾結一夥 致使犯罪率不斷上升 法國人民敢怒不敢言 因為阿拉伯人已經佔到法國1/4人口 而且搶劫 販毒 警察也不敢管 前年巴黎有一個阿拉伯人被砸死 法國總統親自慰問 同年 中國一留學生在巴黎被阿拉伯人殺害 警察抓到後24小時就把人放了

現在的巴黎 竟然需要中國人合作起來 成了一個組織 自己保護自己。。。

一個號稱平等的國家 從法律到法國人民 處處歧視外國人

另外樓上說法國浪漫 麻煩舉個例子 法國多少年了 沒覺得法國有啥浪漫的 法國男人對中國小女孩那是很浪漫

這就是一個真實的法國 不要被了那幾部沒有任何養分的電影給誤導了

Ⅵ 法國怎麼樣

如果是想去法國旅遊的話建議去南法。風景優美,生活愜意,南法的人也比較熱情,最主要空氣質量堪稱完美,物價也相對便宜。相比之下我目前所待的巴黎及周邊比較臟亂,空氣污染。小黑小阿也是到處橫行,尤其在地鐵站。不過你要是購物,買衣服,奢侈品的話還是得去香街,老佛爺哪些地方。。總的來說大部分法國人還是友好的。 至於那句口號,只能呵呵了: 自由對我這種普通人來說跟在中國區別不大,平等呵呵未必,博愛就更談不上了。

Ⅶ 二戰時,投降之後的法國是什麼樣的狀態

法國淪陷時根據條約,德國佔領了其法國北部工業區,貝當在南部以農業為主的地區建立維希法國。當時維希政府除了英國以外所有國家都予以承認,它掌握著法國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和一支仍堪稱強大的艦隊。而戴高樂在建立自由法國時是在英國的支持下開展的,後來他試圖說服殖民地總督來支持他,但是只有北非摩洛哥等少數殖民地得到了響應,這就說明自由法國軍隊掌握的資源非常有限,勢必不能在戰場上發揮較大作用。
德軍佔領法國工業區可不會對其巨大的財富無動於衷。法國的工業和農業、勞動力都被德軍徵用於戰爭。法國汽車工業被迫為德軍提供大量軍用汽車,還不得不為德軍修理戰損的裝備。法國被迫為德軍提供占其總產量一半的煤炭,以及幾乎所有的鋼鐵和其他金屬材料來生產武器。航空工業和船舶工業全部被徵用,為德軍生產戰斗機零件和修理建造潛艇。法國戰前是世界第五大工業國,可見這種徵用量的巨大。
其金融業也得向德軍提供高額度的佔領資金,這一切都暫緩了德軍的滅亡。更可怕的是維希賣國政府還向德國派遣勞工到軍工廠工作。其次還有很多極端主義分子自願到蘇聯戰場參加戰斗。

Ⅷ 歐洲的法國怎麼樣

法國(La France),全稱為法蘭西共和國,現在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位於歐洲大陸西部,三面臨海,呈六邊形。首都巴黎是法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盧浮宮博物館和巴黎聖母院譽滿全球,香榭麗舍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大街,其地上與地下交通四通八達、非常方便,每天客流量達1300萬人。巴黎的標志建築——埃菲爾鐵塔像一個鋼鐵巨人高高地聳立在恬靜的塞納河畔。在法國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馬賽,你可以造訪大仲馬在小說《基督山伯爵》里描寫過的監獄——奇伊夫堡。西南部城市波爾多釀酒歷史悠久,其葡萄酒馳名於世。特等「波爾多紅葡萄酒」列為世界葡萄酒「皇後」,一瓶百年陳酒在國際市場上可售3萬多美元。位於地中海岸邊的戛納,是一座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小城,每年在此舉辦的戛納電影節熱鬧非凡,其頒發的金棕櫚獎被公認為電影界最高榮譽之一。法國的時裝在世界上享有盛譽,選料豐富、優異,設計大膽,製作技術高超,使其一直引導世界時裝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時裝店,老闆們的口號是:「時裝不賣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幾乎看不到兩個婦女穿著一模一樣的服裝。法國人天性率真,浪漫,喜歡大自然,有一半以上的法國家庭飼養各種小動物,總數量在3000萬只以上。 法國是個以禮儀著稱的國家,謙恭禮貌是法國人一直引以為榮的傳統。

Ⅸ 百年戰爭第三階段法國的處境怎麼樣

戰爭的第三階段(1415—1424年),法國進入最困難最艱苦的階段。英王亨利五世即位後,政局稍加穩定。而法國因奧爾良公爵和勃艮第公爵之間的內戰,矛盾加劇,農民和市民舉行新的起義也使國力遭到削弱,英國乘機重啟戰端。

法國的勃艮第公爵企圖在法德之間建立一個獨立王國,因此以承認英王有權繼承法國王位來換取英國的支持。1415年,英王亨利五世趁機率軍入侵法國阿金庫爾。英王入侵時,法國封建主正在內戰,勃艮第公爵站到了英軍一邊,其他封建主匆忙集結兵力迎戰。英軍大敗法軍,並在與其結成同盟的勃艮第公爵的援助下佔領法國北部,並繼續向南推進。

1420年5月21日法國被迫在特魯瓦簽訂喪權辱國的和約。按照和約條款規定,法國淪為英法聯合王國的一部分,承認英王亨利五世為法國攝政王,並有權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後繼承法國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於1422年都先後猝然死去。英國把英王亨利五世年僅十個月的兒子立為法國和英國的國王,亨利五世的兄弟貝特福公爵為法國攝政,成為法國北部半壁江山的實際統治者。

由於爭奪王位斗爭(1422—1423年)加劇,法國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處境十分困難。農村荒蕪,城市殘破,捐、稅和賠款沉重地壓在英佔區的居民的身上。此時,戰爭的性質已經產生變化:對法國來說,爭奪王位的戰爭已轉變為民族解放戰爭,而英國方面則是進行侵略性的非正義戰爭。

閱讀全文

與法國怎麼樣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4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3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01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4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0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62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06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5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57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21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61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4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56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98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12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6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8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2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4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