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國巴黎發生恐怖襲擊的原因,誰製造了這起事件!
奧朗德剛剛發表全國講話,譴責「伊斯蘭國」組織(IS)策劃了巴黎恐襲案。奧朗德說,此次恐怖襲擊是「戰爭行為」(act of war),系由境外IS組織策劃實施,法國國內勢力協助。奧朗德宣布,周一(16日)將會在法國國會召開特別會議,並將設立3天的哀悼日。
B. is為什麼要襲擊法國,可能引起世界各國聯手打他,這不是作死嗎
恐怖組織的想法你猜不透是很正常的,你要是猜透了那就。。。。。。。。。。。。。
C. 敘利亞,伊拉克和is到底是什麼關系!is為什麼打法國!
你這樣問肯定是對敘利亞局勢完全不了解,如果從頭說的話太多了
大概來說就是美國當年和伊拉克開戰,伊拉克被滅了換上了新政府,這時候美國因為受不了財政壓力撤軍了,而當時伊拉克是非常混亂的,美國一撤軍恐怖組織就強大了起來,然後就在中東地區無限的漫延,一直到敘利亞恐怖組織創建了自己的國家(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和美國是敵對的這你因該知道,911事件你肯定聽說過。
美國在敘利亞有很多利益,其中最大的就是石油,而恐怖組織在敘利亞以經佔領了敘利亞多半領土,嚴重威脅到了美國的利益,所以美國出兵突襲恐怖組織。但有一點說明,美國軍隊進入敘利亞是非法的,敘利亞政府是反對美軍進入敘利亞的,美國的做法明顯侵犯了敘利亞主權。因為敘利亞是親俄的外交政策,所以敘利亞政府邀請俄羅斯突襲恐怖組織,當然俄羅斯也出兵了
而美國出兵自然會帶上自己的小夥伴,這樣可以減少軍費,效率也會大很多,再有就是前面說過,美國進入敘利亞是非法的,聯合國也沒有授權,所以這種情況下美國就拉動很多國家一起出兵敘利亞,顯得聲勢很大,而且高舉正義大旗。當然這些美國小夥伴中法國是其中之一,既然空襲了恐怖組織那麼恐怖組織一旦有機會必然會報負,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法國恐怖襲擊了
D. 為什麼法國巴黎被恐怖分子襲擊
11月13日恰是星期五,這在西方傳統文化里被稱為「不吉利的日子」。2015年11月13日這一天的法國首都巴黎,陷入了真正的「黑色星期五」中。
據新華社報道,巴黎市中心13日發生多起槍擊。據CNN報道,巴黎的巴塔克蘭音樂廳內約有100人死亡,另有多地發生槍擊爆炸事件。法國總統奧朗德宣布,這是法國「史無前例的恐怖襲擊」,法國進入「緊急狀態」。這是巴黎自1944年被納粹佔領後首次進入緊急狀態。
此次恐怖襲擊事件是繼查理周刊事件後,在法國爆發的第二起恐怖襲擊。那麼,為什麼兩次恐怖襲擊都發生在法國?
首先,法國是歐盟的一大核心,對恐怖分子來講襲擊法國具有象徵性的意義。歐洲之父讓 莫內就是法國人。在「歐共體」以及「歐盟」時期,法國在歐盟東擴、歐盟改制、東南歐穩定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法國因此被形容為歐洲一體化的發動機之一。此次有組織的襲擊事件很大程度上是恐怖分子希望通過襲擊法國,向整個歐洲發出威脅信號。
其次,法國將於本月30日舉行第二十一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恐怖分子希望藉此打亂歐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秩序。世界上有100多位國家元首將參加此次巴黎氣候大會,氣候問題也是世界性的政治議題。恐怖分子選在此時進行襲擊行動,也是在向全世界宣示其有能力影響世界性政治活動的實力。
再次,法國多次空襲敘利亞ISIS基地,恐怖分子藉此予以反擊。9月26日,法國首次出動戰機空襲ISIS在敘利亞的基地。法國總理曼紐爾 瓦爾斯曾在當時強調說,此次軍事行動旨在阻止伊斯蘭國對法國可能展開的敵對行動。目前ISIS雖然尚未正式承認,但據法新社消息稱,巴黎恐怖襲擊現場現場有ISIS成員高喊口號,很難說其組織與此次恐怖襲擊沒有關系。如果說,ISIS希望通過此次襲擊來表明法國之前的空襲行動並不奏效,同時也給參加空襲行動的所有國家一個警告,也說得通。
最後,難民為法國國家安全帶來了潛在的宗教、社會沖突隱患。難民危機中雖然法國等國家支持接受難民,但普遍缺乏有效手段來應對龐大的難民群體。這導致歐洲穆斯林人口顯著增加,但無法融入歐洲社會。特別是在歐委會公布難民分配方案後,法國須接受3.1萬名難民,這對法國未來的安全局勢更是雪上加霜。此外,很多難民均為青年男性,早有報道稱ISIS成員喬裝打扮為難民混入歐洲。尤其當恐怖分子進入申根區後,他們便能夠自由在申根國出入。
總之,此次巴黎恐怖襲擊事件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素相交織,不能單純將其歸結為某個因素,也不能孤立看待某個因素。難民危機、宗教沖突、中東局勢以及法國本身的地位是為此次事件埋下了隱患。
E. 俄羅斯打is為什麼恐怖襲擊法國
法國早就打is了,只是力度很小,和俄羅斯的力度沒法比。
法國遭襲是因為大量難民湧入了歐洲,這些難民中夾雜了大量的is。
F. IS為什麼要和法國開戰
G. 法國近年來成為恐怖襲擊對象的深層次原因是
目前,在打擊IS的戰爭中,法國已取代英國成為跟隨美國最緊的國家,這次恐怖襲擊前剛剛宣布派出其唯一的航母前往中東參加新一輪打擊行動,或許也是這次巴黎遭襲的原因之一。
分析認為,這次恐怖襲擊發生在西方文明心臟城市之一,會給歐洲乃至整個西方世界帶來強烈沖擊。這次精心策劃、軍事行動式的襲擊事件很可能會進一步助長反伊斯蘭情緒在歐洲的蔓延,反而讓極右翼政黨更受歡迎。同時也會加速法國社會的分化,人們可能在這次恐怖襲擊之後,更加支持極右翼政黨的一些呼籲和行動。而這次恐怖襲擊,也會助長恐怖分子的氣焰,使得受基地組織影響的一些極端分子今後會更加選擇恐怖活動來表達聲音。同時,這也昭示,恐怖組織的恐怖活動已由中東向外蔓延,這次是歐洲,下次是歐洲,再下次就有可能會擴展到美國,恐怖組織對西方世界的報復正伴隨著美歐對IS打擊的加速而更加瘋狂。
H. 2015年11月巴黎遭遇了恐怖襲擊,為什麼說這次恐怖襲擊絲毫不亞於「911事件」
2015年11月13日晚,在法國巴黎市發生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造成至少132人死亡。此後,法國本土和科西嘉島進入緊急狀態,世界各國紛紛譴責恐怖襲擊,向法國和法國人民表示支持和慰問。
2018年2月5日,嫌疑人薩拉赫·阿卜杜勒-薩拉姆將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出庭受審。
截止2015年11月16日,恐襲遇難人數上升至132人,300多人受傷。有一名中國公民在襲擊中受輕傷,目前已得到及時有效救治,恢復情況良好。法國當局表示,目前仍有42人在重症監護室。
傷亡人數:①:巴塔克蘭劇院死亡人數非常多,140人死亡;②法國體育場:一些遇難者,有可能是4人,但不確定包不包括襲擊者;③夏洪尼路:18人死亡;④國王噴泉街:5人死亡;⑤阿里拜爾特街:14人死亡,多人受傷;⑥伏爾泰大街:1人死亡;⑦預計200餘人受傷。
截至2015年12月5日,巴黎發生的系列恐怖襲擊導致130人死亡,350多人受傷。
I. 什麼觸怒了IS 進行恐怖襲擊
中國社科院歐洲所副研究員張金嶺回顧說,11月13日並非隨意選擇,可能更有深意。2012年11月13日,法國總統奧朗德曾公開宣布敘利亞反對派聯盟是敘利亞人民「唯一合法代表」,成為第一個承認敘利亞反對派聯盟的西方國家。對敘利亞內戰的干涉政策讓法國成為刺激伊斯蘭國極端組織血腥報復的目標。「為了敘利亞」也成為極端分子在發動襲擊時喊出的口號,二者具有關聯性。
追根溯源,張金嶺認為法國再次遭到恐怖襲擊,源於法國干涉阿拉伯世界的對外政策。法國參加反伊斯蘭國聯盟在伊拉克的行動已超過兩年時間,10月份更發起了對敘利亞的打擊行動。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特約研究員馬堯撰文稱,自去年開始參與打擊「伊斯蘭國」的聯合行動以來,法國就同恐怖分子之間構成「打擊-報復、升級打擊-升級報復」的惡性循環。而此次恐襲行動的直接觸發點,在不少法國國內專家看來,就是法國總統府5日發表公報稱,法國將再次部署包括「戴高樂」號航母在內的海空力量參與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行動。
法國此前一直不願跟隨美國打擊敘境內極端組織目標,但隨著難民問題和恐怖威脅日益嚴重,法國調整了相關政策。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認為,IS此次發動的恐襲可能與法國加入打擊IS行動有關。
而另一方面,法國在自身的社會治理上也存在一定問題。如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社會階層固化,部分年輕人看不到從社會底層向社會上層流動的希望和空間,容易被恐怖主義的歪理邪說劫持,走向極端。
前總參謀部上校、反恐專家岳剛接受記者采訪表示,法國恐怖土壤比較肥沃,反恐體系也比較薄弱。法國移民政策使得法國成為歐洲多民族多信仰融合的國家,因此在如此眾多的移民中,監控恐怖分子動向顯得力不從心。另外,法國武器槍支控制並不嚴,這使得這個地方適合恐怖分子發動恐怖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