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國法定的每周工作天數是多少
在法國工作時間是沒有嚴格的規定的,有三種情況
1-比如前面所說的每周35小時,這是對於SMIC(基本工資) 也就是說凡是工作時間達到這個限度,工資就不能少於SMIC的標准,1100歐元左右,
2-在餐館打工或從事餐飲業,那麼每周的工作時間是可以超過35小時的,而且周6通常也要營業的,所以時間要多,這種情況下,工資就要在基本工資之上加上多工作的那部分時間的報酬
3-工作時間小於35小時,舉個例子,les travailleurs pauvre,這些人是每月拿著低於600歐元的工資,所以生活很困難,這些人之所以掙得少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作時間達不到35小時,比如做家務的,或是在食堂工作的人,都是在每天特定的一段時間內工作,所以其餘時間就自己支配了
㈡ 法國大部分人一周工作多少小時
法國人每天規定時間只有三個小時。他們的所有行業每周工作的時間不得超過35個小時。這在全球工作一覽眾比英國少一個小時是比西班牙和希臘少兩個小時。
㈢ 法國早上上班時間
工作不同,時間不同, 公司職員朝九晚五,也有晚到10點11點的, 只要不超過法律規定的周工時35小時就行。
㈣ 國家法定夏季冬季作息時間
1. 冬季作息時間------8:00 -12:00, 14:00 -18:00(或:13:00-17:00)
2. 夏季作息時間------7:00 -11:00, 14:00 -18:00
3. 1986年4月,我國採取夏令時 。
具體作法是:每年從四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凌晨2時整(北京時間),將時鍾撥快一小時,即將表針由2時撥至3時,夏令時開始;
到九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凌晨2時整(北京夏令時),再將時鍾撥回一小時,即將表針由2時撥至1時,夏令時結束。
從1986年到1991年的六個年度,除1986年因是實行夏時制的第一年,從5月4日開始到9月14日結束外,其它年份均按規定的時段施行。
在我國每年九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凌晨2時整(北京夏令時),將時鍾撥回標准時,再撥慢一小時,這是冬令時;
再從四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凌晨2時整(北京時間),將時鍾撥回標准時,再撥快一小時,這是夏令時;一般以五月一日和十月一日作為分界線。
我國於1986年開始實行夏令時,夏令期間,北京時間改為北京夏令時,1992年終止實行。
棄用原因主要是當時中國人的國民對時令方面的知識在當時比較少,大家不會算這個夏令時,雖說只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差,但是有很多人不習慣,從而出現錯過火車飛機等的事情,所以後來就取消了。
中國其實應該是實行一些相應的制度,時差在南北上不會有問題,主要是東西跨度上有問題,因為時區就是南北不管多遠都是一個時間,而東西只要跨了一個區就差一個小時了。
像中國的北京已經開始播早新聞的時候,新疆那邊還是在晚上,等新疆那邊開始播新聞的時候北京己開始一天的工作了。
但不管怎麼說都是一個點比較方便,不用到了一個地方還得算現在是幾點。至於節約能源,這個還真不知道,沒聽說過。至於採用的問題,好像現在除了中國外,其它的國家都是採用時差的。
法國最早於1916年效仿英國實行冬令時制,二戰期間取消;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後,為了節約能源,1976年,法國又恢復冬令時制。法國巴黎證交所:北京時間16:00-00:30,夏令時為15:00-23:30。
法方認為,法國實行夏冬雙時制,每年可減少4%的照明用電需求。
歐盟於1986年採用夏冬雙時制,但成員國做法上有些差別。
目前,大部分成員國是以柏林子午線為准,冬季,格林威治時間+1;夏季,格林威治時間+2。
英國、愛爾蘭和葡萄牙是以格林威治子午線為准,冬季,格林威治時間;夏季,格林威治時間+1。
希臘和芬蘭是以土耳其安卡拉子午線為准,冬季,格林威治時間+2;夏季,格林威治時間+3。
目前,採用冬令時制的國家還有墨西哥、加拿大、美國、巴西、敘利亞、以色列、埃及和約旦等。
3月最後一個星期日開始,10月最後一個星期日結束吧。
㈤ 外國人周末有休息的么
有的。
世界上多數國家是周六和周日休息,而沙特人是周四、周五休息。政府部門的工作時間更短,每天早上九點上班,下午兩點半就下班。
例如,法國上班實行5天制,教師可以一周工作四天半。不過,一旦每周五天工作,但卻被排班排在周末,那麼就可以拿到三倍工資。 法國是每周工作35個小時,每月工作滿時數就可以休假兩天。
澳大利亞也是五天工作制,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單位都是一個星期上5天,有一些服務性的行業要上5天半,例如有一些在澳大利亞市中心的銀行,或者一些公營單位,比如道路交通管理局都會選擇在星期六的上午開門半天,不過通常情況下這些機構都是使用輪班制。另外在澳大利亞,周末雙倍薪酬的制度執行的非常嚴格。
(5)法國上班時間是多少擴展閱讀
1994年以前:我國法定的勞動者每天工作時間八小時,每個星期要工作六天,只有一天休息。
1994年3月1日,實行職工每日工作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44小時的工時制度,即「1+2」休假制度。每逢大禮拜,就可以休息兩天,而在小禮拜就只休息一天。
1995年3月25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簽署了國務院第174號令,發布《國務院關於修改〈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決定》,決定自1995年5月1日起實行雙休日,即「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統一的工作時間,星期六和星期日為周休息日。」規定從當年的5月1日之後改為每周工作時間40小時,即雙休日工作制。
1999年,國務院公布了新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將春節、「五一」、「十一」的休息時間與前後的雙休日拼接,從而形成7天的長假。「黃金周」的概念是在國辦發[2000]46號文件下達後才明確提出的。
2008年,五一長假在實行了十年後被取消,相應的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中國傳統節日。放假總量較之前增加了一天。
2013年5月1日,是我國雙休日制度實行的第18個年頭,是雙休日制度的推廣和實行時期。
㈥ 世界各國人均工作的時長是多長
大家都知道,中國人的工作時間一天8個小時,工作時間可以說是不短了,加班的情況也不算少見,那麼中國人的上班時間放在世界情況如何呢?世界上大家的工作時間長短都是如何?
由於世界各國的發展水平高低不一,所以各地區人民所享受的福利待遇也大有不同。在工作中直接體現在薪資和工作時間上。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德國人的工作時長以及跟其他各國工作時長的對比。
中國:年工作時長約2100小時
法國:年工作時長約1505小時
瑞典:年工作時長約1420小時
這樣看來下,令人驚訝的是,中國的工作時長最低的瑞典相比,竟相差了680個小時。
其實工作時間短也不一定意味著生產效率低。明知道一定要加班,結果只能是一件事情慢慢做,這樣加班時就不會干坐著了。而且因為有大量加班,結果水電費支出反而更加高。
總結一下,發達國家的過時間短,發展中國家的工作時間長。
㈦ 全球法定工作時間每周工作35小時的國家有哪些
法國;
每周35小時工作制是法國社會黨(左翼)總理若斯潘執政時於1998年6月通過的一項法律,而在此之前,法國自1982年起一直推行的35小時工作制。
㈧ 法國人一天工作幾小時
法國現行35小時工作制,即一周工作35小時(一天工作7小時)。但是工作合同上可以簽超過35小時(一般為35-40小時一周),多於35小時的部分,以RTT(réction temps de travail,即補休假期)給員工休假。一年一般有10-18天RTTl累積。
但是員工工作超過合同里簽的工作時間,屬於自願加班,是沒有加班工資的(晚班,周末除外)。
這和合同性質也有關系。
㈨ 法國法定工作時間是多少小時
關於法定工作時間 35小時/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