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嘉手納空軍基地的介紹
嘉手納空軍基地(日語:嘉手納空軍基地/かでなくうぐんきち;英語:Kadena Air Force Base)是一座位於日本沖繩縣中頭郡嘉手納町、沖繩市和中頭郡北谷町的駐日美國空軍基地,日本方面則稱為嘉手納飛行場(日語:嘉手納飛行場/かでなひこうじょう)。嘉手納空軍基地是一座位於日本沖繩縣中頭郡嘉手納町、沖繩市和中頭郡北谷町的美屬海外空軍基地。美軍嘉手納空軍基地位於沖繩島西南部,基地面積約占沖繩面積的1/4。經過近60年的經營及演變,嘉手納空軍基地現在是美軍在遠東地區最大的空軍基地。
『貳』 我們國家有幾個衛星發射基地那個最大
一共五個衛星發射基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東方航天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及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最大。
1、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基地之一,是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導彈、衛星發射中心,也是中國的載人航天發射場。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位於酒泉市與阿拉善盟之間,海拔1000米,始建於1958年10月,佔地面積約2800平方公里。
2、中國東方航天發射港
(英語:China Dongfang Spacecraft Launch Port),位於中國山東省煙台市及其所代管的海陽市,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運營,是中國首個海上航天發射母港。
3、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又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七試驗訓練基地、西昌衛星城,總部位於四川省西昌市航天北路,發射場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澤遠鄉,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為中國的導彈與衛星發射基地之一。同時位於海南省文昌市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亦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管轄。
4、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Taiy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簡稱TSLC)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岢嵐縣神堂坪鄉的高原地區,地處溫帶,海拔1500米左右,與蘆芽山風景區毗鄰,是中國試驗衛星、應用衛星和運載火箭發射試驗基地之一。同時負責我國海上衛星發射。
發射中心擁有火箭和衛星測試廠房、設備處理間、發射操作設施、飛行跟蹤及安全控制設施。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具備了多射向、多軌道、遠射程和高精度測量的能力,擔負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資源、通信等多種型號的中、低軌道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任務。發射中心始建於1967年。
5、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又稱文昌航天城,位於中國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以南、中南水庫以東,由中國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運營,隸屬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下轄的兩個發射場之一。 該航天發射場於2009年9月14日開工建設,2014年10月中旬建成,是中國最先進的火箭發射設施。
『叄』 歐洲最大的空軍基地是哪裡
美國駐德國拉姆斯泰因空軍基地是美國在歐洲最大的空軍基地,也是美國空軍駐歐空軍司令部(USAFE)所在地。
『肆』 除了美國外,還有哪個國家在別國擁有軍事基地有多少軍事基地
答: 根據五角大樓的統計,美國長期部署在全球基地的軍隊超過23萬,其中主要集中在德國、日本和韓國。這個數字不包括部署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14.5萬人,這些數字反映了美國在海灣地區新的軍事承諾。 伊拉克和海灣 現有大約12.5萬軍隊駐在伊拉克。其中大部分是從在美國和德國的常設基地臨時調來的。 長期駐在海灣的軍隊共有7000人。其中包括在卡達的3400人和在巴林的1500人。卡達是一個巨大的空軍基地和美國中央司令部前方總部的所在地。巴林則設有美國第五艦隊總部。美國在科威特也有不少軍事力量。 另有1.9萬事軍部署在阿富汗,目2001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 爭推翻塔利班政權以來,始終有美軍駐在那裡。 歐洲 歐洲和非洲駐有約11.7萬美軍,而從歐洲基地調到伊拉克的軍隊算在美國駐歐部隊之內。 在駐歐美軍的總數中有75603人駐在德國。駐在德國基地的第一步兵師正在伊拉克服役。美國還在德國駐有第一裝甲師,並設有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美國空軍歐洲的總部和重要的後勤中心。美國的作戰飛機從德國的施龐達勒姆空軍基地起飛。 美國在義大利駐有1.33萬部隊。美海軍第六艦隊總部設在那不勒斯附近。阿維亞諾空軍基地是美國空軍的作戰基地,第173空降旅駐在維琴察。 大約有1.2萬美軍駐在英國,其中大部分是空軍人員。美國第三航空隊的總部設在英國的米爾登霍爾。在西班牙駐有約2000名美軍。美國海軍在大西洋海岸的羅塔建有一個海軍站。駐在土耳其基地的美軍約有1800人,大多數是駐在因吉爾列克空軍基地的空軍人員。另有1500名美軍駐在冰島,那裡建有F-15戰機的基地。 東亞和太平洋 美國在日本的基地駐軍最多,估計有4.5萬人,其中半數以上駐在沖繩島。 美軍第七艦隊總部設在日本橫須賀,另外還有「小鷹」號航空母艦——長期部署在美國境外的唯一的航母作戰群。第三海軍陸戰隊遠征隊駐在沖繩島。 美國在韓國的駐軍為3.75,但將其中的3600調往伊拉克,並表示要將那裡的軍隊減至2.5萬。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駐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南方司令部有大約2500名軍事人員。該司令部分管拉美和加勒比地區。 歐洲總部(EUCOM) 約9.8萬人,另有地中海第6艦隊1.4萬人。司令部設在斯圖加特-法伊英根(司令兼任歐洲盟軍總司令)。 陸軍:5.3萬人。駐歐美陸軍司令部設在海爾堡。 海軍:駐歐美海軍司令部設在倫敦(司令兼任南歐聯合空軍司令)。 空軍:3.55萬人。駐歐美空軍司令部設在拉姆施泰因(司令兼任中歐聯合空軍司令)。 駐德國 陸軍:4.23萬人。第5軍:裝甲師1個,機械化步兵師1個,炮兵旅1個,防空旅1個(「愛國者」導彈營1個,「復仇者」導彈營1個),工兵旅1個,航空旅1個)。預置儲備:2個裝甲/機械化旅約57%的裝備儲備在德國。 裝備(包括在德國、比利時、盧森堡及荷蘭的預置儲備):主戰坦克約541輛,步兵戰車760輛,裝甲人員輸送車852輛,炮/多管火箭發射系統/迫擊炮508門,攻擊直升機134架。 空軍:1.51萬人,作戰飛機60架。航空隊司令部1個:駐歐美空軍司令部。戰斗航空聯隊1個:飛行中隊3個(2個中隊配備F-16C/D型42架,1個中隊配備A-10型12架,OA-10型6架)。運輸航空聯隊1個,裝備C-130E型16架,C-9A型9架,C-21型13架,C-20型2架,CT-43型1架。 海軍:300人。 海軍陸戰隊:380人。 駐比利時 陸軍:795人。物資預置約22%。海軍:100人。空軍:530人。 駐希臘 海軍:240人。基地設施位於麥克里的蘇扎灣。空軍:240人。航空基地群和設施位於伊臘克林。 駐義大利 陸軍:2200人。司令部設在維琴察。步兵營群1個,炮兵連1
『伍』 詳細介紹下法國的軍隊數量、分類、武器狀況(輕型、重型、核武)以及武器出口等狀況。越詳細越好。有追加
兵力 現役部隊29.476萬人(包括三軍公共部門部1.547萬人)。
陸軍
16.93萬人。編有1個地面作戰司令部、1個後勤司令部、9個作戰旅、2個後勤旅。
主戰坦克:「勒克萊爾」式199輛、AMX-30B2型635輛。
裝甲偵察車:AMX-10RC型337輛、ERC-90F4「薩蓋」型192輛、AML-60/90型155輛、VBLM-11型899輛。
步兵戰車:AMX-10P/PC型713輛。
裝甲輸送車:VAB式3900輛。
牽引炮:155毫米TR-F-1式105門。
自行炮:155毫米273門。
火箭炮:227毫米61門。
迫擊炮:120毫米363門。
反坦克導彈:「愛利克斯」780具、「米蘭」1348具、「霍特」135具。
反坦克火箭筒:89毫米9850具、112毫米「阿皮拉斯」9690具。
高炮:20毫米774門。
地空導彈:「霍克」69部、「羅蘭」113部、「西北風」331部。
雷達:「拉西特」監視雷達若幹部、「拉塔克」偵察雷達若幹部。
飛機:「錫斯納」「大篷車」Ⅱ型2架,PC-6型5架,TBM-700型2架。
直升機:498架,其中攻擊直升機339架。偵察直升機4架、支援直升機155架。
無人駕駛機:CL-289型6架、「紅隼」型2架、「搜索者」型4架。
海軍
4.949萬人(包括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編有1個戰略海軍司令部、1個水面作戰司令部、1個反潛作戰司令部、1個掃雷作戰司令部、1個潛艇作戰司令部、1個海軍航空兵司令部、1個海軍陸戰隊司令部。
航母:「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1艘。
直升機航母:「聖女貞德」級1艘。
導彈驅逐艦:「卡薩爾」級2艘、「絮弗倫」級2艘。
護衛艦:29艘,其中「費羅雷亞爾」級6艘、「喬治·萊格」級7艘、「圖爾維爾」級2艘、「德斯蒂安納·多爾韋」級10艘、「拉法耶特」級4艘。
潛艇:11艘,其中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4艘(「可畏」級2艘、「凱旋」級2艘),戰術潛艇7艘(「紅寶石」級6艘、「阿戈斯塔」級1艘)。
巡邏艦艇:40艘。
掃雷艦:21艘。
兩棲艦艇:9艘。
支援艦船:30艘。
海軍航空兵 3500人。裝備作戰飛機:52架,武裝直升機32架。
海軍陸戰隊 2000人。編有4個突擊群、14個海軍基地防衛隊。
空軍
6.05萬人。編有1個防空司令部(下轄「斯特里達」Ⅱ防空系統、6個雷達站、1個預警機中隊、11個地空導彈連、若干個高炮連)、1個空中作戰司令部(下轄6個攻擊戰斗機中隊、7個戰斗機中隊、2個偵察機中隊、3個教練機中隊、1個電子戰中隊)、1個空中機動支援司令部(下轄14個運輸機中隊、1個電子戰中隊、5個直升機中隊、1個教練機中隊)、1個空中訓練司令部。
作戰飛機:「幻影」型313架、「美洲虎」A型120架。
空中預警機:E-3F型4架。
偵察機:「幻影」F-1CR型40架、「幻影」IVP型5架。
空中加油機:C-135FR型11架、KC-135型3架。
直升機:89架。
空地導彈:ASMP型、AS-30/30L型若干。
空空導彈:「超」530F/D型、「魔術」R-501I/Ⅱ型、「麻雀」AIM-9型、「邁卡」型若干。
戰略核力量 8400人(其中海軍4700人,空軍3100人,憲兵600人)。
裝備有戰略導彈潛艇:「可畏」級2艘、「凱旋」級2艘、潛射導彈64枚。
准戰略核力量裝備有:海軍「超級軍旗」攻擊機36架;
空軍裝備「幻影」2000N型轟炸機60架、「幻影」IVP型偵察機5架。
文職人員
9.904萬人
預備役部隊
41.9萬人。其中陸軍24.25萬人,海軍9.7萬人,空軍7.95萬人。
准軍事部隊
憲兵9.495萬人。裝備有VBC-90型裝甲車28輛、VBRG-170型裝甲運兵車155輛、60毫米和81毫米迫擊炮826門、直升機42架。
部署
陸軍主要部署在法國與德國邊境和北部地區,海軍重點部署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一帶,空軍主要部署在東北部和中部地區。共有軍事基地74處,其中陸軍基地16處,海軍基地8處,空軍基地50處。
兵役制度
自1997年起,取消義務兵役制,實行志願國民役制度。到2003年建立以職業軍人為主、志願軍人為輔的職業化軍隊。各級軍官最高服役年限:將官為61歲,校官57歲,尉官為52歲。
軍銜
分5等20級:將官4級(上將、中將、少將、准將),校官3級(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級(上尉、中尉、少尉、准尉),軍土6級(總軍士長、軍士長、准軍土長、上士、中士、下士),兵3級(上等兵、下等兵、列兵)。
駐外兵力
駐德國部隊2700人,安的列斯地區3800人,法屬蓋亞那3250人,印度洋地區4200人,新喀里多里亞3100人,波利尼西亞3100人,查德990人,象牙海岸500人,吉布地3200人,加彭680人,塞內加爾1170人。
參加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駐波黑維和部隊3200人、駐克羅埃西亞201人、駐埃及軍事觀察員17人、駐喬治亞軍事觀察員3人、駐伊拉克/科威特邊境軍事觀察員11人、駐黎巴嫩維和部隊251人、駐中東軍事觀察員4人、駐沙烏地阿拉伯南方軍事觀察員(部隊)170人、駐西撒哈拉軍事觀察員(憲兵)25人、駐南斯拉夫科索沃維和部隊5080人。
軍火貿易
自八十年代以來,法國的軍火出口一直居世界前三位,並占據世界出口10%左右的份額。法軍火出口的主要地區是中東、亞洲、拉美和歐洲。1997年軍火出口額為74.19億美元。1998年軍火出口額為98.04億美元。1999年軍火出口額仍居世界第三,全年訂單金額共計306億法郎(合43.7億美元),佔世界軍火市場總額的12-15%,其中空中武器占訂單總數的51.7% (1998年佔75.1%),地面武器佔27%(1998年佔15.1%),海上武器佔21.3%(1998年佔9.81%)。
『陸』 法國空軍的C160保有量還有多少 法國空軍基地都有哪些
法國空軍的C160早期型號50架,C160NG型號15架.
法國沙托丹Chateaun空軍基地拆解飛機為主,服役的其他戰斗機和運輸機不多,空軍預警機在法國中心位置的Avord空軍基地,主力戰斗機都在這個基地,279空軍基地停放廢棄整體飛機,陣風和幻影戰斗機在法國南部的科西嘉島空軍基地也有部署,其他的空軍基地本人了解的不多
『柒』 法國在海外有多少軍事基地都在哪裡
法國海外軍事基地分布 (資料來源:法國國防部)法國對海外軍事存在重新洗牌
根據法國國防部前不久公布的《國防白皮書》,法國將對海外的法國武裝力量存在,進行新一輪的調整,以「適應法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所承擔的國際義務,並且做到量力而行。」
美國新任總統奧巴馬上台後,即將對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軍事行動進行重新部署,盡管承諾的從伊拉克逐步減少直至全部撤出美國武裝力量駐留,奧巴馬同時也准備加強在阿富汗的軍事存在。負責指揮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行動的指揮官皮特雷烏斯(Petraeus)將軍計劃中的「驚跳行動SURGE」可能得不到法國國防部的響應。承諾了要和奧巴馬「手牽手改變世界」的法國總統,這次可能要對美國這個傳統盟友說「不!」。
法國國防部長莫蘭(Herve Morin)一月廿一日在歐洲電視一台談話節目中表示,「絕不可能」再向喀布爾派出一兵一卒,來參加這個由美國主導的行動,而這個行動的初衷是通過增加多國部隊的力量,來增加與阿富汗的反叛武裝力量談判的砝碼。目前在阿富汗的多國部隊中,法國軍隊所佔的人數比例是5%(英國是16%)。
加上2008年法國向阿富汗東部省份Kapissa省派出的兩個旅的增援力量在內,法國目前在阿富汗派駐有有3000名官兵,這個省份是阿富汗境內治安形勢最糟糕的地區之一,塔利班等反叛武裝經常出沒,2008年8月18日,一隊法軍士兵在此一地區遭遇到塔利班武裝襲擊,塔利班武裝分子還穿著被伏擊身亡的法軍士兵裝備在國際媒體炫耀,此一心理戰手段迅速在法國國內引發了軒然大波。讓法軍撤出阿富汗的呼聲,得到了眾多的民意擁蹙,也使法國國防部對阿富汗的行動成本進行再估量,越來越多的法國人,認為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西方色彩過於濃厚缺少阿富汗民眾支持,而追加派兵只能徒增當地人的敵意(費加羅報)」。
在莫蘭部長的電視講話中還透露出,作為軍事改革的重要步驟,法軍將對海外軍事基地進行重新部署,在西非國家,法國密集地設置了三個軍事基地,在象牙海岸、塞內加爾,和加彭,各有一個。而西非國家象牙海岸(象牙海岸)的法國軍事基地,由於該國國內政治領袖,對法國的軍事存在並不滿意,並直接導致過武裝沖突,該基地可能首先面臨裁撤,法國國防部計劃只保留三個基地中的一個。在前法國殖民地紛紛獨立之後,法國和西非法語國家仍然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而這種關系越來越被法國人詬病為「太過意識形態色彩和理想主義」,《費加羅報》更有文章直言:「是時候讓非洲人自己去搞好自己的事情了,我們的新總統應該讓我們在非洲的存在,更出於實用主義的考量,或者說,應該兌現我們在西非的政治遺產為經濟利益。」
同樣是在非洲大陸,在大陸另一則的東非吉布地共和國,法國也有一個軍事基地,這個扼守「非洲之角」的咽喉之處的軍事存在,並不在未來的海外基地裁撤計劃之中,在法國未來捍衛海外利益地緣政治布局中,這個支點將不會被動搖,在近期法國軍隊在亞丁灣打擊海盜行動中的表現,可以作為證明。
而一系列的裁撤動作,並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法國海外力量的收縮,或者其他單純的經濟因素的考量,為適應新的國際形勢而做出的重新洗牌,可能是更明確和准確的定義。與撤並同時進行的,是法國總統薩科齊宣布的海外新基地計劃,法國將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阿布扎比,建立一座新的海外軍事基地,以加強法國在中近東地區的話語權。
『捌』 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基地在那個國家
有個世界上最大的軍事設施
世界上最大的軍事設施探秘:前蘇聯825GTS基地
〔 作者:楊孝文 任秋凌 轉貼自:艦船知識網路版 點擊數:2073 更新時間:2004-10-15 文章錄入:admin 〕
據俄報報道,南克里米亞半島的海港巴拉克拉瓦曾是蘇聯潛艇的秘密藏身之處,這里有一個地下軍事工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龐大的軍事設施,隱藏在此處的核潛艇是蘇聯發動核報復性打擊的最後一張牌,因此,這座設施的保密程度自不待言,古老的巴拉克拉瓦鎮嚴禁無關人員進入,這里也成為蘇聯時期安全措施最嚴密也最神秘的地方。蘇聯已經解體,冷戰也畫上了句號,這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軍事設施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
混凝土牆有56米厚
在蘇聯時代的文件檔案中,那個停泊核潛艇的地下設施被稱為「825GTS設施」。1945年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原子彈,造成了毀滅性打擊,令世界震驚,當然也給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了避免蘇聯遭受這樣的襲擊,斯大林下令建立一個國家級的反核防禦設施,秘密等級為一級。
斯大林認為,建設這樣一座設施是必須的,因為一旦發生核襲擊,這個設施可以有效地保護蘇聯的潛艇,從而保證蘇聯有能力發動報復性的核打擊。斯大林死後4年開始動工,1961年完成。巴拉克拉瓦是一個天然良港,水深而闊,這個港的一側與獨特的塞姆巴洛廢墟相聯,那是一個中世紀的要塞,而另一側則在陶羅斯山的山底下,這個山的名字在土耳其語中是"空空如也"的意思。正是這座山把整個地下設施壓在了自己的下面,在岩石上打開幾個洞口作為通向設施的通道,覆蓋設施的混凝土牆有56米厚!
這個設施可以抵擋住10萬噸級的核武器的直接打擊,而厚厚的大門絕對密封,一旦受到核襲擊,3000人可以在裡面逃生,且能工作3年之久。設施里安裝能夠獨立提供空氣的機器,還有數台功力巨大的柴油發電機、油管和水管。更令人驚奇的是,設施裡面有地下鐵路線用於必要的運輸,更不用說裡面還有完美的指揮所、麵包店、潤滑油和燃料儲存區、醫院、居住區、餐廳、廚房、浴室、淋浴室以及娛樂室等,這一切都既能相互聯合成一個防禦網,又可以獨立運作。
停泊7艘蘇聯時代的核潛艇
「825GTS設施」是一個軍事工程學上的綜合水道,它包括一個船塢、修理廠、用於儲存魚雷以及其它武器的儲存室,山的兩側各有兩個通道,還有一個入口可以從港口進入設施內部,一旦需要,這條通道可以用一個可充氣的船鎖封死,在山的北側,還有一個船鎖朝向海的門。兩個在岩石上的進出口都巧妙地被偽裝起來。
有一些數字足以說明這個地下軍事設施有多麼巨大,一條地下隧道長500米,而有主工作間的走廊長300米,手電筒的光線太弱了,根本照不了多遠,無法估計出運河的長度,不過向導告訴說是360米長。混凝土的拱門之大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寬12米,高18米。運河的水深達7米。遊客中沒有人敢走到運河邊上看一看。
這么大的地下設施容量驚人,無怪乎可以很輕松地停泊7艘蘇聯時代的核潛艇或者14艘不同級別的常規潛艇。在裡面完成一艘潛艇檢查的時間最長是3周,在這個地下設施運作的30年裡,維修計劃一直沒有停止。
蘇聯海軍的輝煌成為美好記憶
今天的遊人無法親眼看到蘇聯海軍在這個地下軍事設施中創造的奇跡,光榮已經屬於過去。由於蘇聯的黑海艦隊分裂,這個世上獨一無二的地下設施也被破壞了。1991年,裡面的潛艇被從地下設施里轉移出去,裡面設備也被拆除並運走,所有的秘密技術也被銷毀,剩下的設備比如管道、電纜、儲存罐以及包括檔梯和扶手在內的金屬部件全部被拆除偷走,到底是誰進行了這些野蠻的破壞至今也不得而知。
今天的遊客只能用手電筒照一照已經發霉的混凝土牆,偶爾發現一些扭曲的金屬部件從牆里伸出來,不過仍可以發現一些指導如何操作魚雷的說明,但油漆幾乎脫落光了。幸運的是還能夠發現一個用來運送武器的電車停在鐵道上,在和平時期,各個密封的門也已經銹跡斑斑,因為小偷是無論如何也拆不走這些大門的。運河的水在黑暗中非常寂靜,彷彿是一條被人遺忘的死河。在蘇聯時代,建造這個巨大的軍事設施花費了巨額的時間、人力和金錢,從現在的破敗中仍能看出蘇聯時期的軍事實力,凡是進去的人都能感受到這一點。
來自美國康涅狄格州的約翰·亨克利說:「我仍然記得我們害怕蘇聯的時代,現在,我相信我們仍感到害怕。」令人驚奇的是不僅有來自美國的遊客,還有來自波蘭、加拿大、以色列、荷蘭、法國以及德國等國的遊客。
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這個地下海軍設施的情況,你可以問一問附近的漁民,他們所有的人都聲稱曾在那裡工作過。他們喜歡告訴你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裡面有許多旅遊指南中不曾提到了詳情。比如,在過去的巴科科拉瓦,附近有訓練有素的海豚以及像美國海軍的「海豹小隊」那樣的蘇聯海軍特種部隊保護著。
在工作時,維修工人會被全付武裝的海軍一直陪同著。潛艇進出只在夜間進行,所以一旦有潛艇進出的時候,巴拉克拉瓦鎮的電就會被切斷,以保證軍事設施的行動。還有傳聞說,當船塢里放進水以便讓潛艇進去時,裡面就會有很多魚。為了趕走這些魚,工人們就放煙薰它們,結果這些煙從山上冒出去,說明裡面有一艘潛艇正在維修,盡管這個地方有秘密偽裝,但由於有煙,間諜仍能發現裡面的秘密。
如何處置現在仍是未知數
曾經是世界上最大最神秘的地下軍事設施已經不再神秘,它向世界揭開了面紗。但未來這個設施到底以什麼樣的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它會成為一個博物館嗎?會成為顯示蘇聯軍事強大的紀念館嗎?或者只是作為一個和平主義的象徵?這些現在都是未知數。
據烏克蘭武裝部隊中央博物館的一個概念性計劃,這個地方將被建成一座博物館,陳列一些主題,包括這個城鎮本身的歷史、克里米亞戰爭、在偉大的愛國戰爭中塞瓦斯托波爾港所起的作用以及烏克蘭海軍的歷史。為了增加效果,將在運河的水面上放置幾艘模擬潛艇。
據稱,這個地下設施總面積有35萬平方米。自1984年至1987年,該市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進行研究調查工作,以便獲取這個城市的地下設施的所有信息,這個委員會發現了600多個地下設施:指揮所、通信中心、岸上火炮陣地、用於儲存魚雷、導彈、炸彈和彈葯的儲藏室、儲存軍事設備和食品的儲存區、保護軍事人員和當地人的掩體等。一些旅遊開發專家認為,這個軍事設施的規模之大令人震驚,應該將它好好地保留下來,畢竟它曾經代表著蘇聯的一段輝煌歷史,現在具有巨大的旅遊開發價值。(楊孝文 任秋凌)
『玖』 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基地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國家的
有個世界上最大的軍事設施 世界上最大的軍事設施探秘:前蘇聯825GTS基地 據俄報報道,南克里米亞半島的海港巴拉克拉瓦曾是蘇聯潛艇的秘密藏身之處,這里有一個地下軍事工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龐大的軍事設施,隱藏在此處的核潛艇是蘇聯發動核報復性打擊的最後一張牌,因此,這座設施的保密程度自不待言,古老的巴拉克拉瓦鎮嚴禁無關人員進入,這里也成為蘇聯時期安全措施最嚴密也最神秘的地方。蘇聯已經解體,冷戰也畫上了句號,這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軍事設施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 混凝土牆有56米厚 在蘇聯時代的文件檔案中,那個停泊核潛艇的地下設施被稱為「825GTS設施」。1945年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原子彈,造成了毀滅性打擊,令世界震驚,當然也給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了避免蘇聯遭受這樣的襲擊,斯大林下令建立一個國家級的反核防禦設施,秘密等級為一級。 斯大林認為,建設這樣一座設施是必須的,因為一旦發生核襲擊,這個設施可以有效地保護蘇聯的潛艇,從而保證蘇聯有能力發動報復性的核打擊。斯大林死後4年開始動工,1961年完成。巴拉克拉瓦是一個天然良港,水深而闊,這個港的一側與獨特的塞姆巴洛廢墟相聯,那是一個中世紀的要塞,而另一側則在陶羅斯山的山底下,這個山的名字在土耳其語中是"空空如也"的意思。正是這座山把整個地下設施壓在了自己的下面,在岩石上打開幾個洞口作為通向設施的通道,覆蓋設施的混凝土牆有56米厚! 這個設施可以抵擋住10萬噸級的核武器的直接打擊,而厚厚的大門絕對密封,一旦受到核襲擊,3000人可以在裡面逃生,且能工作3年之久。設施里安裝能夠獨立提供空氣的機器,還有數台功力巨大的柴油發電機、油管和水管。更令人驚奇的是,設施裡面有地下鐵路線用於必要的運輸,更不用說裡面還有完美的指揮所、麵包店、潤滑油和燃料儲存區、醫院、居住區、餐廳、廚房、浴室、淋浴室以及娛樂室等,這一切都既能相互聯合成一個防禦網,又可以獨立運作。 停泊7艘蘇聯時代的核潛艇 「825GTS設施」是一個軍事工程學上的綜合水道,它包括一個船塢、修理廠、用於儲存魚雷以及其它武器的儲存室,山的兩側各有兩個通道,還有一個入口可以從港口進入設施內部,一旦需要,這條通道可以用一個可充氣的船鎖封死,在山的北側,還有一個船鎖朝向海的門。兩個在岩石上的進出口都巧妙地被偽裝起來。 有一些數字足以說明這個地下軍事設施有多麼巨大,一條地下隧道長500米,而有主工作間的走廊長300米,手電筒的光線太弱了,根本照不了多遠,無法估計出運河的長度,不過向導告訴說是360米長。混凝土的拱門之大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寬12米,高18米。運河的水深達7米。遊客中沒有人敢走到運河邊上看一看。 這么大的地下設施容量驚人,無怪乎可以很輕松地停泊7艘蘇聯時代的核潛艇或者14艘不同級別的常規潛艇。在裡面完成一艘潛艇檢查的時間最長是3周,在這個地下設施運作的30年裡,維修計劃一直沒有停止。 蘇聯海軍的輝煌成為美好記憶 今天的遊人無法親眼看到蘇聯海軍在這個地下軍事設施中創造的奇跡,光榮已經屬於過去。由於蘇聯的黑海艦隊分裂,這個世上獨一無二的地下設施也被破壞了。1991年,裡面的潛艇被從地下設施里轉移出去,裡面設備也被拆除並運走,所有的秘密技術也被銷毀,剩下的設備比如管道、電纜、儲存罐以及包括檔梯和扶手在內的金屬部件全部被拆除偷走,到底是誰進行了這些野蠻的破壞至今也不得而知。 今天的遊客只能用手電筒照一照已經發霉的混凝土牆,偶爾發現一些扭曲的金屬部件從牆里伸出來,不過仍可以發現一些指導如何操作魚雷的說明,但油漆幾乎脫落光了。幸運的是還能夠發現一個用來運送武器的電車停在鐵道上,在和平時期,各個密封的門也已經銹跡斑斑,因為小偷是無論如何也拆不走這些大門的。運河的水在黑暗中非常寂靜,彷彿是一條被人遺忘的死河。在蘇聯時代,建造這個巨大的軍事設施花費了巨額的時間、人力和金錢,從現在的破敗中仍能看出蘇聯時期的軍事實力,凡是進去的人都能感受到這一點。 來自美國康涅狄格州的約翰·亨克利說:「我仍然記得我們害怕蘇聯的時代,現在,我相信我們仍感到害怕。」令人驚奇的是不僅有來自美國的遊客,還有來自波蘭、加拿大、以色列、荷蘭、法國以及德國等國的遊客。 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這個地下海軍設施的情況,你可以問一問附近的漁民,他們所有的人都聲稱曾在那裡工作過。他們喜歡告訴你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裡面有許多旅遊指南中不曾提到了詳情。比如,在過去的巴科科拉瓦,附近有訓練有素的海豚以及像美國海軍的「海豹小隊」那樣的蘇聯海軍特種部隊保護著。 在工作時,維修工人會被全付武裝的海軍一直陪同著。潛艇進出只在夜間進行,所以一旦有潛艇進出的時候,巴拉克拉瓦鎮的電就會被切斷,以保證軍事設施的行動。還有傳聞說,當船塢里放進水以便讓潛艇進去時,裡面就會有很多魚。為了趕走這些魚,工人們就放煙薰它們,結果這些煙從山上冒出去,說明裡面有一艘潛艇正在維修,盡管這個地方有秘密偽裝,但由於有煙,間諜仍能發現裡面的秘密。 如何處置現在仍是未知數 曾經是世界上最大最神秘的地下軍事設施已經不再神秘,它向世界揭開了面紗。但未來這個設施到底以什麼樣的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它會成為一個博物館嗎?會成為顯示蘇聯軍事強大的紀念館嗎?或者只是作為一個和平主義的象徵?這些現在都是未知數。 據烏克蘭武裝部隊中央博物館的一個概念性計劃,這個地方將被建成一座博物館,陳列一些主題,包括這個城鎮本身的歷史、克里米亞戰爭、在偉大的愛國戰爭中塞瓦斯托波爾港所起的作用以及烏克蘭海軍的歷史。為了增加效果,將在運河的水面上放置幾艘模擬潛艇。 據稱,這個地下設施總面積有35萬平方米。自1984年至1987年,該市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進行研究調查工作,以便獲取這個城市的地下設施的所有信息,這個委員會發現了600多個地下設施:指揮所、通信中心、岸上火炮陣地、用於儲存魚雷、導彈、炸彈和彈葯的儲藏室、儲存軍事設備和食品的儲存區、保護軍事人員和當地人的掩體等。一些旅遊開發專家認為,這個軍事設施的規模之大令人震驚,應該將它好好地保留下來,畢竟它曾經代表著蘇聯的一段輝煌歷史,現在具有巨大的旅遊開發價值。(楊孝文 任秋凌)
『拾』 世界上著名的軍事基地有哪些
歐洲、中東和北非地區歷來是美國軍事戰略的重點,也是美駐軍人數較多、軍事設施最集中的地區,該區基地數量佔美軍海外基地總數的53%,並呈兩線配置:中歐基地群、南歐基地群以及中東、西亞、北非基地群構成第一線的前沿基地;英國、冰島和伊比利亞半島的西歐基地群構成第二線的中間基地。 1、中歐基地群:該區為歐洲心臟地帶,冷戰期間是對抗蘇聯的前沿。冷戰結束後,中歐地區美軍的主要任務是對地區沖突做出快速反應,同時也有防範俄羅斯的戰略意圖。該區美軍事基地分布於德國、比利時與荷蘭三國。 陸軍基地:德國斯圖加特(歐洲美軍總部駐地)、海德堡(美國駐歐洲陸軍司令部)、維爾茨堡(美陸軍第1機械化步兵師駐地)、巴特克羅伊茨納赫(美陸軍第1裝甲師駐地)。 空軍基地:德國拉姆施泰因(美國駐歐洲空軍司令部駐地)、施潘達勒姆、森巴赫、萊茵—美茵等;荷蘭蘇斯特堡;比利時希埃夫雷斯。 2、南歐基地群:該區把黑海出口,可控制東地中海,為歐洲南翼屏障。美軍基地分布於義大利和希臘。 陸軍基地:義大利的維琴察(美陸軍南歐特遣部隊司令部駐地)、里窩那(陸軍後勤供應港)。 海軍基地:義大利那不勒斯(美駐歐洲海軍司令部駐地)、加埃塔(美第6艦隊司令部駐地)、馬達萊納(核潛艇支援基地)、錫戈內拉(反潛作戰及後勤支援基地);希臘的蘇扎灣。 空軍基地:義大利的阿維亞諾(美空軍第16航空隊司令部駐地);希臘的伊拉克利翁。 3、中東、西亞和北非基地群:該區橫跨歐、亞、非三大洲,東壓波斯灣,南扼蘇伊士運河及紅海,西控東地中海,北封黑海海峽。陸上可控制中東及北非,海上可東入地中海,西出印度洋。該區的美軍基地和設施分布於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巴林、阿曼、埃及、肯亞。 海軍基地:沙烏地阿拉伯朱拜勒;巴林麥納麥(美駐中東海軍司令部駐地、美第5艦隊駐地);埃及的巴納斯角;肯亞蒙巴薩。 空軍基地:土耳其的因切爾利克、安卡拉、伊茲密爾;沙烏地阿拉伯的宰赫蘭。 此外,美軍在阿曼的馬希拉島建有機場,供海、空軍共同使用。 4、西歐基地群:該區扼守由大西洋通向北海和地中海的航道,可緊急增援中歐、地中海和中東的地區性沖突,充當中歐、地中海、中東以及北非各基地與美國本土基地之間的中間基地。該區美軍基地分布於英國、冰島、西班牙、葡萄牙和葡屬亞速爾群島。 海軍基地:西班牙羅塔(美海軍第6艦隊主要基地);冰島凱夫拉維克(海、空軍合用); 空軍基地;英國米爾登霍爾(美空軍第3航空隊司令部駐地)、拉肯希斯、阿爾康伯里;西班牙的莫隆。此外,亞速爾群島的拉日什基地供海、空軍共同使用。 二、亞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 亞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地區都是美軍太平洋總部轄區,地理范圍廣大,東西跨太平洋、印度洋,南北分抵兩極。該區基地數量僅次於歐洲,佔美軍海外基地的42.7%。7個基地群呈三線配置:阿拉斯加基地群、東北亞基地群、東南亞基地群和印度洋基地群形成「島鏈」式的前沿基地;關島基地群和澳新基地群構成中間基地;夏威夷群島基地群既是中繼基地,又是美國本土防禦的前哨基地。此外,阿富汗戰爭後,美又著手在中亞建立基地群。 1、阿拉斯加基地群:該基地群可力壓歐亞大陸東北角,扼守白令海峽,控制經北極圈進入歐亞大陸的空中航線。美軍在該區的主要基地有: 埃爾門多夫空軍基地:位於阿拉斯加南部的安克雷季,系美國空軍第11航空隊駐地,駐有空軍人員7000人,裝備F—15戰斗機、E—3型預警與控制飛機、C—130運輸機等,跑道長3000米。該基地美軍的任務是負責阿拉斯加地區防空、奪取空中優勢,同時支援太平洋司令部責任區內的各種應急行動。 艾爾森基地:位於阿拉斯加中部,距費爾班克斯城約 46公里。駐有美國太平洋空軍第354戰斗機聯隊,有2700名空軍現役人員,裝備有F—16戰斗機和A—1攻擊機,擁有一條4400米長的跑道。基地的任務是近距離空中支援和空中攔截。 2、東北亞基地群:該區基地分布於曰本、韓國,這些基地控制宗谷、津輕、對馬三海峽,可應對朝鮮半島的陸戰與西北太平洋的海戰,構成「島鏈」中最重要的一環。 (1)海軍基地:美國海軍在東北亞地區常駐或戰時可以使用的港口有 30多個,可容納各型艦船 1300多艘,排水量約 930萬噸。最重要的基地包括: 曰本橫須賀:位於東京西南50公里神奈川縣東京灣畔,基地佔地234公頃,駐有9800名海軍官兵,是美海軍在西太平洋最大的基地,也是西太平洋唯一可修理航母的大型維修基地。橫須賀是美海軍第7艦隊司令部駐地,「小鷹」號航母戰斗群母港,美第7艦隊旗艦「藍嶺」號駐地,同時,以中東為主要防區的第5艦隊將其潛艇部隊TF54也駐扎在橫須賀,因此橫須賀被稱為穿著「兩只草鞋」(第5、第7艦隊)、面向太平洋和中東的基地。 佐世保:位於九州島西北角,佔地405公頃。該基地系美海軍第11兩棲艦艇中隊和6艘艦船的母港,是美國在日第二大海軍基地,美在海外唯一可常年部署兩棲艦艇部隊的基地,攻擊型兩棲艦艇的出擊基地,也是美軍前沿部署部隊的主要後勤保障基地。 厚木海軍航空基地:位於東京西南35公里,佔地486公頃,是美在西太平洋最大的海軍航空設施,駐有美第5航母戰斗機聯隊,裝備有 F14戰斗機和 F/A—18戰斗攻擊機。 韓國鎮海海軍基地:位於韓國東南部,佔地34公頃,是美海軍在韓國最重要的海軍基地之一,駐有美海軍駐鎮海部隊司令部。 (2)海軍陸戰隊基地: 岩國基地:位於本州島最南端,是陸戰隊第1航空聯隊、第3勤務支援大隊、第3陸戰隊遠征部隊的主力航空部隊駐地,裝備有F/A-18戰斗攻擊機和AV-8B攻擊機,現有3200名陸戰隊員。 沖繩基地群:沖繩地處東亞海上交通要沖,駐有2.5萬美軍,占駐日美軍數量的大半。 沖繩群島上的美海軍陸戰隊基地有普天間機場和巴特勒兵營。普天間機場是美海軍陸戰隊在曰本最大規模的武裝直升機機場,位於普天間市中心,因噪音擾民,2001年底曰本中央政府和沖繩地方政府達成協議,准備將普天間機場搬遷到沖繩名護市邊野古地區,在距陸地兩公里的珊瑚礁上建設新的美軍基地。 巴特勒陸戰隊兵營:包括5個兵營和1個陸戰隊航空站,駐有第3陸戰隊遠征部隊(含第1陸戰隊航空聯隊、第3陸戰師、第3勤務支援大隊)和駐沖繩艦隊基地司令部,約有2萬名陸戰隊員和海軍水兵。美軍精銳部隊第3陸戰遠征部隊司令部可對從夏威夷到好望角的廣大地區做出快速反應。 (3)空軍基地: 曰本橫田基地:該基地系駐日美軍司令部駐地,現有3600名空軍人員,駐有空軍第5航空隊司令部、第374客運聯隊,裝備了C—130型運輸機,機場跑道長3355米。 沖繩嘉手納基地:該基地位於沖繩島西南部,是美國在遠東地區最大的空軍基地,面積近20平方公里,駐扎該基地部隊主要是美空軍老資格的第5航空隊第18航空聯隊,部署有3個F15戰斗機中隊、1個預警機中隊和8架KC-135空中加油機,現有軍事人員9000多人。該基地強化了美軍的全球快速反應能力,例如從關島起飛的B52轟炸機在嘉手納基地空中加油機的幫助下,可以連續飛行17個小時,向伊拉克發射巡航導彈。嘉手納空軍基地也是美軍海外偵察機部隊的重要基地,駐有空軍第390情報中隊、第82偵察機中隊、第18聯隊情報分隊和353特種作戰大隊,是美軍獲取別國情報的重要基地。2001年4月1日在中國南海上空撞毀中國戰斗機的EP一3偵察機即從這里起飛。 三澤基地:位於東京東北644公里,有3600名空軍現役人員,駐有美空軍第35戰斗機聯隊、海軍海上巡邏機中隊和美軍情報分隊。主要裝備F16戰斗機、P3型反潛巡邏機,機場跑道長3050米。三澤基地的F16戰斗機部隊是一支以「打擊對方防空體系」為主要任務的部隊。它的任務是在世界所有發生糾紛的地區首先攻擊敵人的防空體系。 韓國烏山基地:位於漢城以南61.4公里處,佔地 634公頃,是美空軍第7航空隊和第51戰斗機聯隊司令部駐地,裝備有F16戰斗機、A10攻擊機和U—2偵察機等,駐有空軍官兵6752人。 群山基地:位於韓國西海岸的群山市,是美空軍第8戰斗機聯隊駐地,有2650名空軍官兵,裝備F16戰斗機。 (4)陸軍基地: 韓國龍山衛戍區:系駐韓美軍司令部和美第8集團軍司令部所在地。部隊分散於42個兵營,覆蓋韓國西北約300平方公里范圍,主要部隊是駐扎於議政府市的美陸軍第2步兵師1、5萬名官兵,是美駐西太平洋戒備程度最高的部隊之一。 大邱基地:由亨利、沃克、喬治、卡洛爾兵營組成,佔地100 公頃,系美軍第 19戰區陸軍司令部所在地。 希亞萊兵營:位於釜山附近,是美軍在韓國最重要的後勤基地。擁有駐韓美軍最大的倉儲設施,駐有美陸軍第4軍需分隊。 曰本座間兵營:位於東京西南 40公里處,是駐日陸軍司令部所在地和陸軍第9戰區陸軍戰區司令部所在地,常駐900名美陸軍現役官兵。 http://ke..com/view/17252.htm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