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法國人為什麼崇拜雞
了解法國歷史的人都知道,法國人的祖先是高盧人。而在拉丁語中,「高盧」就是「公雞」的意思。法國和高盧雞的歷史淵源甚至可以上溯到2000年前的古羅馬時期。法國人普遍把高盧雞視為勇敢的象徵。
很久以來,關於公雞的說法總是莫衷一是。從耶穌受難的故事講起,公雞是基督教義中,警惕性的象徵,但長時期以來,由於公雞和高盧拉丁文化的親近關系(高盧人高盧雞),公雞的象徵,已融入了法蘭西民族文化。當然,也不應忘記公雞勇敢和勇於戰斗的好名聲:公雞的品格,就是非常法國化的著名品格。
盡管如此,把公雞定為正式的民族象徵,從來不過是一種微弱的願望而已,在大革命年代,七月王朝和第三共和國時期,都先後做過幾次嘗試。公雞被拒絕的原因,可能有兩個:其一是,選擇一個動物做為象徵,這種選擇的本身就有某種紋章的意味,也就是「封建」的東西,所以,不好。其二是,無論為何,公雞也是家禽飼養場中的動物,不能與獅子、雄鷹置於同一水平線上。
鑒於上述原因,公雞僅被派上了兩種用場,盡管這也是不容忽視的,但至少與國家的政治尊嚴相比,只能屈居次席:一種是,它象徵著法國優秀的體育事業,另一種是,在某些紀念世界大戰中陣亡將士的建築上,用做勇敢作戰的象徵。
② 法國為什麼稱高盧雞
高盧雞是法蘭西最古老的原產動物之一,它代表著法蘭西民族的戰斗精神,當然有時也是傲慢自大的代名詞。由於語義上的巧合,拉丁詞"gallus"既有"公雞"之意,又可指代"高盧人"。公雞由此被視為法蘭西民族先祖的圖騰,成了法國的象徵。
③ 法國人為什麼非常喜歡雞,有什麼寓意
法國人非常喜歡雞,這其實是有寓意的,雞的那種樂觀的精神是法國人非常敬仰的,因為雞是可以站在糞便上引吭高歌,這樣積極的生活態度,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擁有的,所以法國人認為雞的這種精神是非常值得去學習的,這也是法國人喜歡雞的原因,法國人對於雞真的是非常的鍾愛,雄雞就像是我國的龍一樣,它們都是國家的象徵,龍是我們國家的象徵,而雄雞就是法國人的象徵,因此法國人也被稱為是高盧雄雞。
在法國幾乎每家人都是會養兩只雞的,就連法國總統的家裡都是有養雞的,在我們眼裡雞是屬於家禽的一種,但在法國人眼裡雞就是一種可愛的小寵物,就像是我們養的貓和狗一樣,他們認為雞也是可以和人愉快地相處的,法國總統甚至因為他的雞最近下蛋變少了,而成立了“專家調查組”,由此可以看出法國人真的非常重視雞。
④ 公雞在我國是用來吃的,為什麼在法國被稱為國鳥
法國人的祖先是高盧人。而在拉丁語中,「高盧」就是「公雞」的意思。法國和高盧雞的歷史淵源甚至可以上溯到2000年前的古羅馬時期。法國人普遍把高盧雞視為勇敢的象徵。
在法國人看來,公雞不僅勇敢,而且能司晨報曉,是「光明」的象徵。另一方面,高盧公雞也確實招人喜愛:頭上驕傲地頂著猩紅色的雞冠,脖頸上的羽毛閃爍著美麗的金屬光澤,長長的黑色尾羽中透出綠色絲光,尤其是中央那一綹下垂的尾羽,狀若鐮刀……總之,渾身上下無處不透出一股驕傲和勇敢的氣勢。喜愛高盧公雞的法國人乾脆把它奉為法國的國鳥。法國人民喜愛公雞,不僅是由於它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更主要的是喜歡它那勇敢、頑強的性格。好鬥,本是公雞的本性。多少年來,人們利用公雞這種好鬥的性格,使斗雞成為一種相當普及的娛樂活動。斗雞游戲最早起源於亞洲,而歐洲的斗雞活動則是由希臘傳至地中海沿岸國家及羅馬,最後逐漸傳遍了整個歐洲。曾經為法國國王的英卡洛斯二世就是一位狂熱的斗雞愛好者。
世界上,除法國外,肯亞的國鳥也是公雞。
⑤ 法國為什麼叫高盧雄雞
高盧雄雞來源於羅馬帝國時代,法蘭西被稱為高盧(Gallia),高盧人叫Gallus,而Gallus在拉丁語另一意思是雄雞,所以法國人被稱為高盧雄雞。
羅馬帝國把今天法國這個地方叫做高盧(Gallia), 把高盧人叫做Gallus,而Gallus在拉丁語里的另一個意思是雄雞。中世紀前期無人作如此聯系。大約14世紀後這種聯系才普遍起來。法國人也逐漸接受了雄雞這一代表形像。但直到文藝復興時期雄雞才正式成為法國的象徵。
法國大革命和七月王朝時期,雄雞取代了王權的標志百合花。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國旗上有雄雞形象,是當時法國人民革命意識的象徵。盡管雄雞具有警惕、勇敢的品質,但是拿破崙皇帝更喜歡用雄鷹作為法國的標志。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雄雞被當作法蘭西民族抵抗普魯士入侵的象徵。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高盧雄雞被當作法國足球隊和橄欖球隊的標志,由此使得高盧雄雞舉世聞名。
(5)法國為什麼是雞擴展閱讀
法國的高盧時期
遠古時期,在法蘭西的土地上就有人類居住。迄今為止已在法國發現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各個時期相當系統的人類文化遺跡,包括30~40萬年前的人類頜骨化石,法國西南部拉斯科等地洞穴里約2萬年前的人物雕刻和動物壁畫,法國西部的3000~4000年前布列塔尼巨石墓碑和土墳,以及各種式樣的生產工具與藝術創造。
公元前1000年左右克爾特人自中歐山區遷居於此。羅馬人把該地稱為高盧,把當地居民稱為高盧人。
日耳曼民族大遷徙影響了高盧的發展。418年西哥特人在阿基坦建立王國。
443年勃艮第人在索恩河與羅訥河流域建立王國,不列顛人佔領今日的布列塔尼。
451年匈奴人在阿提拉率領下入侵高盧,後被羅馬與蠻族(包括法蘭克人)聯軍擊敗。高盧完全被蠻族諸王控制。公元5世紀後期,定居在默茲河與埃斯科河之間的法蘭克人,在國王克洛維(見法蘭克王國)率領下大舉西侵,先後擊敗羅馬軍事長官西阿格里烏斯和阿拉曼人、西哥特人。
481年法蘭克人佔領了除勃艮第王國和地中海沿岸外的全部高盧,並移駐巴黎,建立法蘭克王國。
⑥ 法國和俄羅斯的國寶是什麼代表動物
俄羅斯的國寶琥珀宮
世人矚目的「琥珀宮」坐落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夏宮,它是由普魯士國王耗時11年精心建造而成的,後又作為禮物送給了沙皇,裡面的琥珀藝術品總重達六噸之多, 琥珀室呈方形,佔地約2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50平方米,共用了6噸琥珀,所有的裝飾品包括桌椅、牆壁、嵌板、鑲條、地面、燭台、人物雕像、各種立體花紋裝飾等均有琥珀精雕細刻而成,一些牆壁上面還鑲嵌了鑽石、綠寶石和紅寶石等名貴寶石。大廳華麗得讓人眼花繚亂,565枝蠟燭照亮整個大廳,燭光灑在珠寶上流光四射,令人目眩神馳……它的價值不僅表現在財富的驚人集中,而且還是巴洛克風格和洛可可風格的完美結合的傑作。他是一件設計奇妙的藝術珍品,它不僅在製作材料、雕刻藝術和結構構思方面,具有很高的價值而且在琥珀的光影運用上同樣獨具匠心、亦真亦幻,使房間呈現出迷人色彩,是人類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縮影,是俄國文化遺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遺憾的是在二戰期間他同其他眾多藝術品一樣被德國「沒收」了,從此琥珀宮神秘的消失了,二戰後人們經過許多次的尋找,並賦予了無數的猜測,但時至今日他仍然音訊全無,他到底是被人掩埋掉了,還是同運載他的艦艇一同沉沒在幽深的波羅的海海底,也許只有時間才能給人們以答案。
在1979年,前蘇聯政府決心從建輝煌的琥珀宮,人們依依不捨的放棄了尋找琥珀宮的工作,開始計劃如何讓他從現人間。1982年開始,幾十位修復專家和琥珀雕刻師按照僅有的幾張照片,憑借他們獨特的藝術天分,為完成這項屬於全人類的藝術傑作而傾盡全力,這項工作預計需要二億美元,當然它的藝術價值和象徵意義遠遠大於這個數字。
琥珀宮最終耗時將近二十年,在2002年前後終於完成,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驕傲的在琥珀宮中迎接來訪的英國女皇伊麗莎白,那次訪問是為紀念俄英建交200周年,以後位於聖彼得堡的皇宮中的明珠—琥珀宮終又與世人見面,但他與50多年前遺失的那件原作是否完全一致,他的雕刻工藝與結構設計是否保持了原來的宮殿的精華,這些疑問只有等待你親自前往探查才能得知吧。
⑦ 法國為什麼被稱為高盧雄雞呢
很難想像,高傲的法國人,居然被稱為高盧雞,而且他們自己也接受了。
盡管雄雞具有勤勞勇敢的很多優秀的品質,但是拿破崙還是不喜歡雄雞,拿破崙覺得雄雞是上不了檯面的鳥。拿破崙更喜歡用雄鷹來作為法國的標志,他幾次想把法國的象徵性動物改為雄鷹,可是都失敗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雄雞成為法蘭西民族抵抗普魯士入侵的象徵。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高盧雄雞被當作法國足球隊和橄欖球隊的標志,自從開始使得高盧雄雞舉世聞名。
⑧ 為什麼法國國鳥是公雞
法國人的祖先是高盧人。而在拉丁語中,「高盧」就是「公雞」的意思。法國和高盧雞的歷史淵源甚至可以上溯到2000年前的古羅馬時期。法國人普遍把高盧雞視為勇敢的象徵。
⑨ 法國為什麼自稱 高盧雄雞
沒有直接回答你的問題。但作為一篇優美的散文來欣賞還是很不錯的: 法國和她的象徵—雄雞之間有什麼相似的地方?大概只有驕傲吧……
在歐洲,要是沒有西班牙,法國算得上是浪漫的國家。在歐洲,要是有了法國,其他地方都談不上優雅。法國沒有西班牙浪漫,是由於為了優雅而對自己有所控制,西班牙人不會控制自己,他們喜愛瘋狂,有時這更顯得粗野,可瘋狂一旦優雅起來會更令人嘆為觀止,比如西班牙鬥牛。
如果崇尚優雅,他就會有魅力,不管是個人還是國家。法國的地位屹立不倒,多少因為他的魅力。盡管人們把法國想像成浪漫之都時都會加進一些不切實際的誇張,當你真正到達那裡也不至於失望。優雅很能賞心悅目,包括優雅的浪漫。法國男人多情,他們像蜜蜂一樣辛勤,只要是美麗的花朵就會激發追求的責任感。他們的追求更來源於發自內心的喜愛,而不像義大利男人—發自「拯救全世界女人的使命感」。法國男人要做紳士,可以溫文爾雅地邀請約會,可以甜言蜜語地口生蓮花,但永遠不可以失態。
男人紳士,女人才會更優雅。法國的標志是雄雞,雄雞昂首挺立踱著方步的時候好像略微有一點優雅。這種好鬥的家禽真不適合法國。盡管有拿破崙時期南征北戰的英勇歷史,但還算是一個沒有戰爭癖好的國家。法國有過輝煌的過去,強盛時創造的雄偉建築至今瑰麗依然,足見得這里的市民對文化的愛護,愛護文化的人就不會好戰。
有人說法國人具備雄雞一般的氣質,具體一點指的就是驕傲。很多國家都有過不可一世的黃金時代,但是只有法國把這種驕傲一直延續下來,就像雄雞一樣,高昂著頭。也是惟一的,這種驕傲得到了世界的接受。外國人說起巴黎人,盡管無一例外地說他們是傲慢的,但是並不會期望他們改正,仍然會用走樣了的蹩腳法語費勁地屈服。其實在歐洲旅遊,很多地方英語都不靈光,而在法國,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態度問題。當你在巴黎混跡了一段時間,認識了幾個朋友,你突然發現數量驚人的法國人英文說得比你還好。我一直認為法語是世界上最好聽的語言,所以每次見到法國人對於我不說法語總是驚訝得快把眼珠子瞪掉的樣子,我還能接受,畢竟他們在堅持美的東西,只是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為了美在堅持。
我曾經很樂於寫法國女人,我的朋友,還有大街上的陌生人,因為她們的優雅對於我這個女人來說也不失為一種享受。至於法國男人,也許還真有一點雄雞的特質,比如說愛漂亮,比如說驕傲,還有良好的自我感覺。說起男人,就可以說說足球,這個男人的運動。對於法國隊蹦極般的表現,一個法國人生氣地說,隊員們在聯賽中爭得盆滿缽滿,已經沒有了奮斗的需要,因為骨子裡人都是懶惰的。一個老球迷對這種言論嗤之以鼻,他的觀點是,法國隊輸在了驕傲上,帶著衛冕冠軍的矜持混戰在球場上。驕兵必敗,比如法國足球隊,比如拿破崙的終結命運。不管是為了向優雅的女士炫耀也好,還是迫於驕傲的同性的壓力,四年前當他們的巢穴被球迷終日包圍,勝利的要求一刻不停地響徹耳邊的時候,他們獲得了冠軍。不成功便成仁的壓力下,驕傲的人更容易受到激發,矜持和懶惰就會不見蹤跡。
走在天橋上的模特們在刻意地冷漠,拉開一段距離才能產生美。優雅的人如果驕傲,也許會產生可望不可及的美麗。俯首即是得來的東西總顯得不矜貴,需要努力追求的才會被看重,這就是世界上眾多不公平之一。所以法國人的驕傲不需要改正,只要他們能保持著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