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國的特產有什麼呀
1.古羅馬人統治的高盧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到處是葡萄園,使葡萄酒成了法國的特產。
www.bj.sina.com.cn/art/2005-06-01/160376514.shtml
2.作為民族自大的代名詞,沙文主義是法國的"特產"。
www.cass.net.cn/webnew/file/2004031813265.html
3.貝雷帽確是法國的特產,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十五中世紀。
www.zhaihua2005.bokee.com/2816310.html
…………
只要不違法,並且你可以拿到手的話,你盡可以從法國帶回這些。
2. 法國的氣候具有什麼特點
①。
法國大陸的整體氣候較為舒爽宜人。不過根據季節的不同各地的氣候還是各有不一的。一般來說,法國冬季的平均氣溫在0
°C
到8
°C,夏季平均氣溫在6
°C
到25°C之間。法國北部屬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長年多降水。法國西部屬溫和的大西洋性氣候:夏季炎熱,其它季節多雨多風。法國南部是典型的地中海式氣候,夏季非常炎熱,冬季氣候溫和,但是風力較大。
===========================================
盡管法國的總體氣候舒適宜人,但也是會出現嚴寒的冬季或濕悶的暑熱。因此在你的法國之行期間要根據季節帶上厚毛衣,T裇,防水服和雨衣等衣物。法國的服裝價格較昂貴,如果你想來這里淘便宜的好衣服,最好趁一月和七月份的商品削價打折季節來。通常這個時期的商店都會打20
到50
%的折扣。
===========================================
法國氣象局網站::
http://www.meteofrance.com/FR/mameteo/prevPays.jsp?LIEUID=FRANCE
3. 法國的地理位置 面積 人口 氣候 特點 經濟支柱 風俗民情
法國 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摩納哥、安道爾和西班牙接壤,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隔海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歐洲最高峰。河流主要有盧瓦爾河(1010公里)、羅訥河(812公里)、塞納河(776公里)。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國土面積543965平方公里.人口數量65447374人(2010年1月).
西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南部屬地中海氣候,東北部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00毫米遞增至1000毫米以上,山區達1500毫米以上。月平均氣溫:一月西部及南部4-7℃,東部及北部1-3℃;七月北部及西部 16-18℃,南部及東部21-24℃,大部分氣候溫和,環境優美,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
。
,
法國的支柱產業:旅遊,農業,發電設備
航空、高鐵、核電
餐飲
法國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以握手為禮。在男女之間,女士之間見面時,他們還常以親面頰或貼臉面來代表相互間的握手。法國人還有男性互吻的習俗,兩個男人見面,一般要當眾在對方的面頰上分別親一下。在法國一定的社會階層中,「吻手禮」也頗為流行。施吻手禮時,注意嘴不要觸到女士的手,也不能吻帶手套的手,不能在公共場合吻手,更不得吻少女的手。
法國人在餐桌上敬酒先敬女後敬男,哪怕女賓的地位比男賓低也是如此。走路、進屋、入座,都要讓女士先行。拜訪告別時也是向向女主人致意和道謝。介紹兩人相見時,一般職務相等時先介紹女士,按年齡先介紹年長的,按職位先介紹職位高的。若介紹的客人有好幾位,一般是按座位或站立的順序依次介紹。有時介紹者一時想不起被介紹的名字,被介紹者都應主動自我介紹。
到法國人家裡作客時別忘了帶鮮花。送花時要注意,送花的支數不能是雙數,男人不能送紅玫瑰給已婚女子。在送花的種類上應注意:在當地送菊花是表示對死者的哀悼。法國人把每一種花都賦予了一定的含義,所以選擇松花時要格外小心:玫瑰花表示愛情,秋海棠表示憂慮,蘭花表示虔誠,鬱金香表示愛慕之情,報春花表示初戀,水仙花表示冷酷無情,金盞花表示悲傷,雛菊花表示我只想見到你,百合花表示尊敬,大麗花表示感激,金合歡表示信賴,紫丁香表示我的心是屬於你,白丁香表示我們相愛吧,倒掛金鍾表示心裡的熱誠,龍頭花表示自信,石竹表示幻想,牡丹表示害羞,白茶花表示你輕視我的愛情,紅茶花表示我覺得你最美麗。此外,法國人視鮮艷色彩為高貴,很受歡迎,視馬為勇敢的象徵,認為藍色是「寧靜」和「忠誠」的色彩,粉紅色是積極向上的色彩。但法國人忌諱核桃,厭惡墨綠色,忌用黑桃圖案,商標上忌用菊花。法國人還視孔雀為惡鳥,並忌諱仙鶴(認為它是蠢漢與淫婦的象徵),認為杜鵑花、紙花不吉利。
4. 法國氣候特點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因此絕大部分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特點:終年溫和濕潤)。法國的南部瀕臨地中海,地中海沿岸部分屬於地中海氣候(特點: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5. 法國的美食特產有什麼
一道最賦盛名的法式菜餚:肥鵝(鴨)肝,或稱為鵝(鴨)肝醬,但千萬別將肥鵝(鴨)肝說成肉醬,會被視為是一種褻瀆行為。每逢佳節特別是聖誕節和新年的時候人們都會品嘗鵝(鴨)肝醬,但價格昂貴。品嘗時將其塗在烤麵包上,也有時放入鍋中進行烹調或將其熔在肉的表面。
第二道菜餚較為罕見也很昂貴,是法國某些地區的特產:塊菌(la Truffe一種極珍貴的食用菌,埋在樹根土下,常借狗、豬嗅覺獲取)。它是一種罕見的菌類,在極其苛刻的自然條件下,只生長在橡樹或櫟樹的樹根下,依靠尋找塊菌的狗和豬,利用它們發達的嗅覺才能發現這種生於土壤里少有的菌類。當塊菌的價格居高不下時,只能品嘗到小小的一塊。除非前往享有盛名的飯店,否則很難品嘗到此種塊菌。
價格早已為大眾所接受並且名聲享譽於法國之外的要屬海鮮了。既然其他國家也擁有沿海地區,可享用海產品,所以這里提到的海鮮並無特別之處。只是不同地區發揮各自的優勢來烹飪海鮮。在法國,特別是在濱海夏朗德省(La Charente-Maritime)可品嘗到火焰貽貝(l』eclade)。新鮮的貽貝被擺放在中心有四個釘子的木製托板上,圍繞著釘子將貽貝有序的排成逐漸向外擴散的同心圓狀,像多米諾古牌一樣一個緊挨著一個。接著在貽貝上蓋滿松針。松針為易燃物,燃燒的松針賦予了貽貝一種特有的松木芳香和獨特的煙薰 味道。等其燃燒殆盡,除去烤熟貽貝表面覆蓋的松針灰燼,放些黃油既可享用。
大西洋沿岸地區專門從事牡蠣養殖產業。這種軟體動物很受法國人歡迎,並且在聖誕節時與鵝(鴨)肝醬一同被享用。牡蠣上略加些檸檬汁和鹹味黃油可生食,或與肉餡一同燒熟後食用。
當然,來法國不能不吃乳酪。在超市裡即使遠離真空包裝的產品,但由於氣味逼人,那些名符其實的乳酪還是使人感到厭惡。大多的乳酪都具有這一特點,主要是由於發霉所致。乳酪是手工製作,原料來源於不同動物的奶汁,大多用母牛、母羊或山羊奶。往往用餐結束前,與麵包或葡萄酒一同享用。
提到麵包,法國擁有花式麵包和糕點。牛角麵包,巧克力麵包,法棒麵包,都是法國專有的美食遺產。人們時時刻刻都在享用這些麵包,早餐也少不了它們。麵包店代 表著製作和售賣花式麵包的地方。麵包師在夜裡將用來製作花式麵包和其他麵包的面和好,然後製作麵包,並在早晨售出。法國人最喜愛享用剛出爐的麵包,余溫尚存,松軟可口。但這些典型的法式甜點同樣倍受美國人和英國人的喜愛。
享用甜食可謂法國人的嗜好,各式各樣的糕點證明了這一點。糕點店製作甜食和甜點。糕點師傅能製作出最好的蛋糕和油炸甜品,其種類不計其數、口味各有不同。用餐結束前享用甜點。很多聰明的法國人按照食譜介紹可以做出一些常見的餐後甜點,而且還能得到預期的效果。
法國料理是世界三大美食之一,在法國,所有跟吃飯有關的事,都被當成聖禮一樣備受重視,因為它同 時提供了兩種最受贊賞的美學享受--美食與交談。除了口感精緻之外,用餐時酒、菜的搭配,優雅的用 餐禮儀,都是進入法國美食的先修課。到法國不能不點松露、鵝肝醬等著名菜式,雖然份量很小,卻很 精緻,值得慢慢品嘗。
建議在點菜時不須點所有菜色,可以量力而為、視預算而定。一般法國餐廳有幾種等級:Bistrot(家常 菜餐館)、Brasserie(小型餐廳)、Gastronomie, 消費額度也因等級不同而攀升。要注意的是,要去高級 餐廳時,要事先預約,穿著上男士應著西裝外套、領帶,女士應著洋服或套裝等。
有好菜必得佐以好酒,或說對的酒。法國人吃飯時習慣以紅酒配紅肉或口味重的菜餚,白酒則配雞肉和 海鮮。午、晚餐的餐桌上出現的紅、白酒,一般稱餐中酒,是很普通的現象。而法國菜在上菜時的順序 則為:1 開胃盤;2湯或沙拉(海鮮類);3 冰沙;4主菜;5沙拉(菜葉類);6 乳酪盤;7 甜點;8 咖啡或 茶,下次若有機會品嘗法國菜時,別忘了留意一下喔。
[鵝肝醬]
在現代歐洲菜中擔任重要角色的法國菜,經常被作為一流餐廳酒店上菜和菜單組合的藍本,而在法國菜 里頭,有著世界三大美食之稱的便是法式煎鵝肝了。
最早懂得烹受煎鵝肝這項美食的,大概是二千多年前的羅馬人吧。之後到了法國路易十六時期,鵝肝被 進貢到法國宮廷後深受喜愛,從此成為宮廷廣為採用的珍味,當時許多知名的音樂家,作家和社會名流 都爭相贊頌,自此奠定其頂級美食的地位。
既然能被視為世界頂級美食的鵝肝,鵝只的飼養過程自有其獨特之處.鵝只在孵化後的14周內,會被 飼養在室外地方以供給一個自然環境,好使鵝只的免疫力能大大加強。過了14星期後,飼養人員便開 始用特製的粟米每日3次強迫餵食鵝只,為期4周。為避免在這強迫填喂的過程下鵝只會緊張甚或死亡 ,所有的鵝只都會被一對一餵食,其間並會不斷地撫拍它們,或讓它們聆聽音樂,以幫助它們吞食和安 撫情緒,這便是為甚麼鵝肝的價格會如此昂貴的原因,皆因其人工已差不多佔去成本的大部分。
鵝肝在法文中為Foie Gras,而煎煮則是 Saute,所以在法國餐廳如果看見開胃菜中有 Foie Gras Saute,那便是法式煎鵝肝了。在品嘗煎鵝肝時最適合搭配甜酒煮成的醬汁,或加入無花果乾一起煎, 鵝肝的香味便能和無花果的風味配合一起,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魚子醬]
世界三大美食中最廣為人熟悉的「魚子醬」(Caviar),其實就是鹽漬的鰭魚魚卵,這種享負盛名的美 食,早於十三世紀,就被喻為人間的極品。傳聞當時在丹麥的一份報章上,曾提到當地一家工廠接到制 造鰭魚魚子醬訂單的要求,這應是魚子醬的最早記載。
除了鰭魚外,魚子醬也會用到鱒魚、鱘魚、鱈魚、鱣魚等等材料。其中,尤以鱣魚最為特別,因其生長 的地方僅限於裏海和黑海。魚子醬可以搭配任何材料,仍不會失去其鮮美風味,無論是冷盤,美酒,糕點等等,無一不可和魚子醬配合成絕妙的菜式。如果真的要說魚子醬最常使用的地方,大概算是和香檳 配合的開胃菜吧!
至於說到魚子醬的食用法,先輕輕鋪在舌上,以舌尖將魚子醬一粒粒緩緩碾碎,便會感受到那香醇濃郁 ,甘甜清冽的醬汁,級別越高,魚子醬里的魚脂含量亦會相對增加,含鹽量則會因應減少,也因此,品 貿較高的魚子醬一般都口感粘稠,風味亦會更為精緻.
除了吃法外,用來舀魚子醬的湯匙也是要十分注意的,為了不讓器具壓過其風采,同時防止因高溫影響 魚子醬的品質,一般是使用貝殼湯匙來進食,至於一般用餐時所用的金屬湯匙,由於會嚴重破壞魚子醬 的香氣,所以絕對被列入禁止之列。
[松 露]
和「鵝肝」、「魚子醬」並稱為世界級三大美食的「松露」(Truffe),又名「黑菌」,是一種長在地 下的菌菇。在法國有「黑鑽石」美名的松露,嚴格來說並不算是菇類,因為它寄生在樹木的根部,深藏 在泥土的地底,因此必須靠訓練有素、嗅覺靈敏的狗才能發現它的蹤影。
松露對於溫度和濕度十分敏感,處理不當的話,只要是短短的三天就可以「瘦」了十分之一。重量減輕 了意即鈔票亦不見了,常令老闆們心疼不已。因此,為了保存松露,於是便開如有人把松露放在密封的 米桶里,或與雞蛋共處一室。結果產生了讓人意外的驚喜,米與蛋充分吸收了松露的氣味,同時又讓松 露的水分不會快速蒸發,造就了松露的另一番風味。松露最好的品味季節是在十二月到三月間,波爾多 酒和一般的紅酒都可以搭配著喝。
[乳 酪]
法國乳酪聞名於世,在法國人的餐桌上,也絕對少不了乳酪。在法國,光是通過官方規定的乳酪種類就 有345種,每塊乳酪都有獨特的個性,無怪乎有人曾說在法國,從1月1日到12月31日,每天都可以吃到不 一樣的乳酪。此外,也有法國人這樣說:「只消一方上好的農庄乳酪,再搭配一杯葡萄佳釀及一塊剛出 爐的麵包,即是人間至高無上的享受」。由此可見,法國人對乳酪的喜好程度。
乳酪的本質是由氣候,地理環境,牧草,牛羊的不同來決定。而乳酪質地風味,則微妙地受到酵母、容 器、製作方式、熟成的時間等條件的影響。在靠海的諾曼底,牛羊吃了略有海鹹味的牧草,誕生了與眾 不同的乳製品,內陸牧草稀少的地方便以山羊乳酪聞名。牛羊在春夏期間吃了肥沃的牧草,泌乳量充沛 ,牧農家除了加工飲用,也製作成各式乳酪,以便儲藏過冬。每逢秋季,便是乳酪慢慢變黃的時間,美 食家公認這時候的乳酪質地最好,口感也最迷人,香甜美味,欲罷不能。
菜式簡介:鵝肝醬煎鮮貝
特點: 透過巧妙的組合,材料與手藝搭配,呈現出高雅的菜相,入口即化
原料: 法國鵝肝醬3片,鮮干貝6粒,蘆筍6支,洋蔥100克,紅蘿卜30克,洋蔥20克(切片加鹽炒熱,絞成泥醬)
製作: 鮮貝略泡水,即泡冰水急速冷卻,加入蔥姜鹽酒,再煎至兩面黃蘆筍取花蕊部分,以鹽水燙熟,作盤飾;取出鵝肝醬,略煎,置於鮮貝上,加醬汁即可上桌
菜式簡介:法國洋蔥湯
特點: 典型的法國風味,味道香濃
原料: 牛肉2000克,洋蔥500克,色拉油150克,鹽20克,胡椒粉少許,麵包片少許,沙司少許
製作: 把洋蔥切片,並用色拉油炒熟,至褐色。在鍋中放入洋蔥、牛肉湯攪拌至煮沸,加入鹽、胡椒粉即可。出湯時,在湯盆內加入麵包片,再撒入沙司即可食用。
菜式簡介:法式辣豬排
特點: 肉質鮮嫩,味道香辣開胃
原料: 豬大排4塊、鹽、粗胡椒末、濃牛奶250毫升、大蒜、法式芥末醬、洋芫荽葉
製作: 用刀背將豬大排兩面拍勻,放入盤內,撒上鹽和胡椒末;平鍋燒熱加油,放入豬大排,炸至呈金黃色;煎鍋內加奶油、蒜片和芥末醬燒開,加適量鹽調好口味,待湯汁燒成稀糊狀時,加入切碎的洋芫荽即可起鍋
鵝肝」、「魚子醬」並稱為世界級三大美食的「松露」(Truffe),又名「黑菌」,是一種長在地 下的菌菇。在法國有「黑鑽石」美名的松露,嚴格來說並不算是菇類,因為它寄生在樹木的根部,深藏 在泥土的地底,因此必須靠訓練有素、嗅覺靈敏的狗才能發現它的蹤影。
松露對於溫度和濕度十分敏感,處理不當的話,只要是短短的三天就可以「瘦」了十分之一。重量減輕 了意即鈔票亦不見了,常令老闆們心疼不已。因此,為了保存松露,於是便開如有人把松露放在密封的 米桶里,或與雞蛋共處一室。結果產生了讓人意外的驚喜,米與蛋充分吸收了松露的氣味,同時又讓松 露的水分不會快速蒸發,造就了松露的另一番風味。松露最好的品味季節是在十二月到三月間,波爾多 酒和一般的紅酒都可以搭配著喝。
在這個快餐店林立街頭,微波爐進入千家萬戶,速食充斥商店貨架的年代裡,對於傳統美食的懷念更顯突出。對於美食,我中華佳餚當然是享譽全球,獨樹一幟。而在西方法國的美食同樣是家喻戶曉,人人稱道。
提到法國美食,這還要從16世紀法國國王亨利四世大帝(Henry IV the Great)說起。在他在位之前,法國還是處於用手抓飯的「蠻荒」狀態所謂的美食更是無從談起。這一切直到亨利四世迎娶了一位義大利公主為妻,隨著王後嫁到了法國,一大堆義大利的廚師也陪嫁到了巴黎,而王後自己也是一個愛下廚房「馬大嫂」般的人物。自此亨利的宮廷里食物的狀況煥然一新,許多義大利的美食開始在宮廷里受到歡迎。而刀叉也開始流行開來,法國人在亨利四世帶領下也開始優雅地學著舞刀弄叉起來。到了亨利四世後期,宮廷乃至各地領主們都紛紛從義大利重金聘請廚師操辦宴會。當日所謂的這種貴族宴會,常常是吃喝和玩樂同時進行,美食和演出都魚與熊掌兼得。雲游詩人和雜耍藝人必不可少地在席間表演,而菜餚由僕人們依次端上來共主客們品嘗,直到宴會結束,上菜本也就成了演出的一部分。乘著文藝復興的東風,法國菜也跟著開始繁榮起來,擺脫了中世紀的黑暗與落後。不過離真正的法國美食還是有一段差距。
到了路易十四時代,法國菜又獲得了一次飛躍的機緣。隨著期間法國國力的上升,也因為路易十四自己也愛好奢華,法國宮廷的餐宴的豪華已經成為了歐洲各國之冠。當年由於「光榮的革命」而被趕下台的詹姆士二世,做客凡爾賽宮。路易十四為了歡迎他大擺宴席,豪華的餐宴連續三天三夜,到了晚上也是挑燈夜食。以至於事後,詹姆士二世為此吃驚不已,大感詫異,回想自己過去的「苦日子」,連連感嘆之前的菜餚是白吃了。同時,路易十四還開始努力培養法國自己的本土廚師以擺脫對於義大利人的依賴。他的做法就是舉辦全國性的廚藝大賽,獲勝者會被招入凡爾賽宮授予「全法國第一食神」的功勛獎也就是所謂的泉藍帶獎(CORDO NBLEU),這成為了全法國廚師們夢寐以求的目標,而這一大獎更是保留至今。
之後的路易十五更是在此之上將法國菜進一步發揚光大。廚師們的社會地位也隨之大為提高,其成為了一項既高尚又富於藝術性的職業。一時間法國食壇百家爭鳴,好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宗教界,天主教主張使用食糖,新教提倡使用黃油,而在思想界伏爾泰率先提出在火雞中放入菇類可以增加鮮味,盧梭也成為了西方最早的素食主義者反對吃肉,狄德羅則更是說了如下妙語「沒有詩歌,沒有音樂,沒有藝術,沒有良心,沒有感情,沒有朋友,沒有書籍,我都可以活下去,但是作為文明人的我離不開美食。」期間法國名廚拉瓦萊特首先出版了法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美食著作《法國廚師》。
飲食方面的習俗禮儀也開始養成。在過去,歐洲的宴會上,每一道菜都是一個秘密,要想表演的節目一樣給賓客以驚喜,所以也根本沒有所謂的菜單。唯一的一次例外是1521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在沃爾姆召開帝國會議討論關於馬丁-路德的問題,期間來自薩爾斯堡的布倫瑞克公爵曾經讓人把菜的名字寫在一張羊皮紙上。到了路易十五的時代,這在法國宮廷又得到了效仿,當時在菜單的文字描述上大下功夫,使之成為餐宴有機的一部分,讓來賓在點菜的時候就胃口大開,垂涎三尺。法國菜通過了以上種種,逐漸在製作,分類,上菜方式和就餐禮儀方面自成體系,也結出了了豐碩的成果。但是真正讓法國美食享譽世界,為各國各階層所熟知和公認的,還是要歸功於法國大革命。
隨著巴士底獄的炮聲,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斷頭台,和宮廷的美食作了無奈的永別。法國美食卻沒有因此而受到消極影響。大量宮廷廚師隨著革命流落了民間,他們開始在巴黎的大街小巷開設餐館食樓以求維生。所以,大量宮廷膳食隨著這些「御膳房」的出現,成為了大多數法國階層都能有機會享受的佳餚。而中產階級在享受它們的同時,也開始模仿過去貴族的用餐方式和禮儀,再加上特有的「小資情調」加上些許獨有的藝術韻味。之後,法國出了一個拿破崙,由於他的南征北戰三色旗在幾乎整個歐洲大陸飄揚,而就如同「自由,平等,博愛」這一口號廣受各國人民群眾歡迎一樣,法國美食也是隨著拿破崙的大軍傳至各國。以至當時的德國大作家歌德如此評價,「拿破崙的鐵蹄征服了歐洲的君主,而法國廚子的美食征服了所有人的腸胃。」這和今日,美國大兵足跡踏遍世界,麥當勞的連鎖店也就隨之登陸全球一樣,使乃同理。大國往往會在實行軍事強權的同時,也會推行「飲食新主張」於各國,可口可樂就是如此在二戰期間風靡了全球。扯遠了,拉回正題。大革命導致的美食變革,就如同一個強力助推器把法國人的美食真正推向了世界美食的寶座。
在拿破崙之後,法國的美食有過一段時間的沉寂,但所幸由於一位文豪的復興運動而得以再接再勵維持下去。此人正是寫下了《三劍客》和《基督山伯爵》的大仲馬,其一生中最後的遺作並不是什麼小說又或是什麼劇本,卻是一大本厚厚的《美食大辭典》。在他的晚年,他幾乎吃遍了巴黎所有的大小餐館,成為了法國最早開始寫食評的人,每到一處便吃邊寫筆記心得,各大食鋪的大廚幾乎都成為了他的好友。當時,法國的各大名廚無一不歌頌大仲馬為「知音」。這部《美食大辭典》被普遍評價為「能看,可讀,好用」,成為19世紀的飲食界的經典之作,也成為了法國美食得以為繼的強心劑。到了普法戰爭時期,雖然戰場上法軍連連失利,但漢人有詩曰「國家不幸詩家幸」而對法國人來說則是「國家不幸食家幸」。在普魯士軍圍攻巴黎期間,由於包圍各大餐館的來源短缺,又是他們紛紛向巴黎動物園開了刀。烤駱駝,陷賽驢頭,貓鼠拼盤,乃至今日享譽世界的蝸牛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涌現在了巴黎食客的餐單上。仗是打敗了,但是法國美食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大豐富,得以進一步沖上了世界美食巔峰。想來這也就是「辯證法」的所謂「兩面性」吧?
時至今日,工業化的速食文化並沒能打垮傳統的法國美食。常常也能聽到****國傳來農民砸麥當勞快餐店的新聞。飲食的傳統更是牢固,例如法國人基本上只在名字中有字母R的月份也就是過去的五,六,七月才吃蛤蜊,因為過去只有五,六,七這三個月也就夏天的時候,難以保存這種食物。隨今天已經有了冰箱,但是法國人還是固執地堅持這個習慣。又如密特朗總統在巴黎召開西方七國首腦會議的時候,就按照拿破崙帝國時國務大臣讓-雅克-德-岡巴塞萊所留下的傳統,舉行豪華晚宴,並將菜單通知報社刊登,讓國人過一把眼癮與民同樂。
實際上,所謂的「飲食文化」作為文化的一部分,也往往可以成為一面側面的明鏡。它與一個民族的歷史傳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不可分割的聯系。
對於盤中餐和烹調術這個題目,法國人有一種說不出的矛盾心情。他們對於自己擁有「美食家」的聲譽深感自豪,但對於把他們看作酒肉之徒又大為惱火。其實,聞名世界的法國哲學家笛卡爾就講究吃喝,法國另一位哲學家巴斯卡、法國化學和細菌學家巴斯德和法國近代化學鼻祖拉瓦錫以及鼎鼎大名的戴高樂,在這方面也毫不遜色。而法國的協和式飛機、豪華高速火車、先進的激光研究以及核打擊力量,在世界上也都是數得上的。可是這些都沒有,人們對法國的印象還是奶油巧克力和酒烹嫩炸雞。
人們也到世界其他地方享用美餐,甚至是難與倫比的美餐,如在義大利。可是,由於歷史的偶然性,由於法國人天生那副麗質,還由於人們勤於創新,法國人經過多少世紀,與飲食建立了一種非同一般的關系。現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在研究提高烹調術,但是不管多麼賣力,鑒賞美酒佳餚的本領還是非法國人莫屬。這絕非偶然,法國人是經過長期摸索才進入佳境的。
法國麵包
步入法國的城市,一家家麵包鋪隨即映入眼簾,衣著整潔的店員滿臉笑容,彬彬有禮地接待著八方的來客。法國人有邊走邊吃的習慣,兒童上學也喜歡手拿長麵包,大口大口地啃食。有時,他們把麵包當棍棒,追逐捅打,別具情趣。
邊遠鄉村也不例外,不管是小旅店還是大餐館,只要你擇桌一坐,伶俐的服務員就會立即上來,給你恭恭敬敬地獻上一簍白白的麵包。此時,你只管慢慢地坐食你那甜滋滋的麵包,無須顧忌沒人給你拿酒送菜了。
6. 法國的氣候
法國,全稱為法蘭西共和國,位於歐洲西部。在世界排名第七,其首都巴黎是法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盧浮宮博物館和巴黎聖母院譽滿全球,香榭麗舍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大街,其地上與地下交通四通八達、非常方便,每天客流量達1300萬人。巴黎的標志建築——埃菲爾鐵塔像一個鋼鐵巨人高高地聳立在恬靜的塞納河畔。在法國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馬賽,你可以造訪大仲馬在小說《基督山伯爵》里描寫過的監獄——奇伊夫堡。西南部城市波爾多釀酒歷史悠久,其葡萄酒馳名於世。特等「波爾多紅葡萄酒」列為世界葡萄酒「皇後」,一瓶百年陳酒在國際市場上可售3萬多美元。位於地中海岸邊的戛納,是一座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小城,每年在此舉辦的戛納電影節熱鬧非凡,其頒發的金棕櫚獎被公認為電影界最高榮譽之一。法國的時裝在世界上享有盛譽,選料豐富、優異,設計大膽,製作技術高超,使其一直引導世界時裝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時裝店,老闆們的口號是:「時裝不賣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幾乎看不到兩個婦女穿著一模一樣的服裝。法國人天性率真,浪漫,喜歡大自然,有一半以上的法國家庭飼養各種小動物,總數量在3000萬只以上。
氣候:西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南部屬地中海氣候,中部和東部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00毫米遞增至1000毫米以上,山區達1,500毫米以上。月平均氣溫:一月西部及南部4-7℃,東部及北部1-3℃;七月北部及西部 16-18℃,南部及東部21-24℃,大部分氣候溫和,環境優美,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
民族文化
17世紀開始,法國的古典文學迎來了自己的輝煌時期,相繼出現了莫里哀、司湯達、巴爾扎克、大仲馬、維克多·雨果、福樓拜、小仲馬、左拉、居伊·德·莫泊桑、羅曼·羅蘭等文學巨匠。他們的許多作品成為世界文學的瑰寶。其中的《巴黎聖母院》、《紅與黑》、《高老頭》、《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和《約翰·克利斯朵夫》等,已被翻譯成世界文學作品,在世界廣為流傳。偵探小說方面有莫里斯·勒布朗的俠盜亞森羅平,和喬治·西姆農的梅格雷探長。近現代,法國的藝術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頗有創新,不但出現了羅丹這樣的雕塑藝術大師,也出現了像莫奈和馬蒂斯等印象派、野獸派的代表人物。從17世紀開始,法國在工業設計、藝術設計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早已有目共睹。有關實用美術、建築、時裝設計、工業設計專業的學校也早已憑借其「法國製造」的商業碩果而聞名海外。
法國人喜愛體育運動,比較流行的體育運動項目有足球、網球、橄欖球、地滾球、帆船、游泳、滑雪、和自行車環形賽等。
比較有名的大學有巴黎大學、里昂大學等。
戛納國際電影節是世界五大電影節之一,每年5月在法國東南部海濱小城戛納舉行,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之一,為期兩周左右。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
法國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國,首都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風景區及阿爾卑斯山區都是旅遊勝地,此外還有一些歷史名城、盧瓦爾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諾曼底的漁村、科西嘉島等。法國一些著名的博物館收藏著世界文化的寶貴遺產。
法國也是世界貿易大國,其對外貿易有兩個特點:一是進口大於出口,造成貿易逆差,進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業原料等,出口商品主要有機械、汽車、化工產品、鋼鐵、農產品、食品、服裝、化妝品和軍火等;另一是非產品化的技術出口增長較快,純技術出口在整個出口貿易中的地位日益顯要。
法國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稅收高於美、日等國,其中主要來自增值稅,其它還有所得稅、公司稅、社會福利稅等。
法國重要海港有馬賽、勒阿弗爾、敦刻爾克、南特、聖納澤爾、魯昂等。
7. 法國的地理位置氣候特產風景名勝歷史文化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語:the French Republic),簡稱法國,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該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從中世紀末期開始成為歐洲大國之一,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到巔峰,建立了當時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在漫長的歷史中,該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文學家和思想家,此外還具有全球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文學
巴黎歌劇院17世紀開始,法國的古典文學迎來了自己的輝煌時期,相繼出現了莫里哀、司湯達、巴爾扎克、大仲馬、維克多·雨果、福樓拜、小仲馬、左拉、居伊·德·莫泊桑、羅曼·羅蘭等文學巨匠。他們的許多作品成為世界文學的瑰寶。其中的《巴黎聖母院》、《紅與黑》、《高老頭》、《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和《約翰·克利斯朵夫》等,已被翻譯成世界文學作品,在世界廣為流傳。偵探小說方面有莫里斯·勒布朗的《俠盜亞森羅平》和喬治·西姆農的《梅格雷探長》。
藝術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近現代,法國的藝術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頗有創新,不但出現了羅丹這樣的雕塑藝術大師,也出現了像莫奈和馬蒂斯等印象派、野獸派的代表人物。從17世紀開始,法國在工業設計、藝術設計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早已有目共睹。有關實用美術、建築、時裝設計、工業設計專業的學校也早已憑借其「法國製造」的商業碩果而聞名海外。
奧賽博物館——歐洲最美的博物館
阿維尼翁戲劇節由法國戲劇導演讓·維拉爾於1947年創立。當時剛從二戰陰影中走出的法國正在努力重建,戲劇節的宗旨就是為了推動法國文化藝術的復甦與發展,讓高雅的戲劇藝術走出殿堂、走入民間。阿維尼翁戲劇節每年夏天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法國南部小城阿維尼翁舉行,已成為歐洲現代戲劇集中展示的大舞台。
法 國 特 產 簡 介
巴黎時裝
巴黎是國際時尚大都市之一。名牌設計師的專賣店集中在商業街區,如在蒙田大街上的伊夫·聖羅蘭,CD,聖-奧諾雷區的愛馬仕,古奇,在瑪德萊娜廣場,在聖敘爾比斯區或塞弗勒-巴比倫區,在格勒奈爾、謝爾什-米迪和聖父區的范思哲、等
格拉斯香水
從16世紀起,歐洲人就知道,最好的香水在格拉斯,這個因香水工業和香水貿易而繁榮的法國南部城鎮,擔著一個「世界香水之都」的美名。可在香榭麗舍大街買幾瓶Chanel5或是Dior。
波爾多的紅葡萄酒
波爾多的葡萄種植和釀酒的歷史在法國不是最悠久的,可以追溯的葡萄釀酒歷史不過500多年而已,而在法國的其他地方,如:隆河、勃艮第,釀酒歷史已經超過1000年了。但是波爾多佔據臨海靠港的地理優勢,通過對英國的葡萄酒貿易,使其在商業上取得了重大成功,加上波爾多人對於釀酒技術的精益求精,到現在,波爾多的世界威望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康涅克白蘭地
最早以葡萄為原料生產白蘭地的地方,是位於法國西南部的康涅克 地區,康涅克區的人將葡萄經過發酵、蒸餾出來的酒稱為 Vinbrul,這就是白蘭地一詞的起源,經橡木桶成熟成琥珀色之後,再裝瓶銷售。
法國芝士
法國生產近四百種芝士,花樣繁多,各具風味,是世界上生產芝士品種最多的國家。法國芝士有牛奶、綿羊奶、山羊奶或是混和奶所製成的不同品種。其各地都有道地的芝士產品,製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工藝品
法國有很多鄉村至今還保持著用傳統技術手工製作的陶器、玻璃精工、花邊編織和造紙等,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工藝品都是作為紀念品的絕佳禮物。
軒尼詩
軒尼詩的名字原自李察?軒尼詩為命名,軒尼詩當時供應皇室飲用已達26年之久,在1815年受法國皇帝頒發書函,選為國會主要供應酒商。當時軒尼詩在1765年時代,訂購記錄簿,顯示出訂購量之多,以英國及其它各大城市為主。
果仁
陶瓷以其法國原產地城市得名,自18世紀以來享譽全球,有著極高的收藏價值。
布根地香檳
白布根地,濃郁,常帶有硬殼果香,醇厚有勁。
8. 法國的氣候類型及氣候特點
法國國土面積是歐洲第三大,西歐第一大,氣候類型也不是單一的。法國西部沿海地區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暖濕潤。中部和東部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夏季炎熱濕潤,冬季寒冷乾燥。南部地中海沿岸屬於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9. 法國的農業區在哪裡
法國最主要工農業生產地區是巴黎盆地。
巴黎盆地的農業發展優勢:
①平原丘陵為主的地形、肥沃的土壤;
②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溫炎熱,陽光,熱量充足,冬季溫和,降水較多,空氣濕潤,適於硬葉植物的生長;巴黎盆地全年溫和濕潤,降水充足,冬季溫暖;
③政府鼓勵農業發展政策;
④高度機械化和現代化,先進的農業生產科技;
⑤便利的交通,以及廣大的歐洲消費市場作為依託。
法國大西洋沿岸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氣溫變化小,全年降水均勻,發展農業的條件優越.北部的巴黎盆地地區,是法國主要的農業區,大量生產和出口的農產品是小麥。法國南部地區的氣候特點表現為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特別適宜葡萄等的種植。
(9)法國氣候特產在哪裡擴展閱讀:
法國政府十分重視農業培訓,根據農村領域和當地情況,農民可以尋求研究院、培訓機構的幫助。法國在二戰以後短短40多年的時間里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其中,促進土地適當集中、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農業專業化和商品化。促進農業生產社會化、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重視農業可持續發展等政策的支持和推動,起著重要作用。
10. 能不能告訴我關於法國的資料,關於法國的特產,法國的著名景點,法國的著名人物,法國等的一些資料!
法蘭西共和國位於歐洲西部。面積5 5 1 6 0 2 平方千米。海岸線長約3 0 0 0 千米。居民多為法蘭西人。居民多信天主教。法語為官方語言。
5 世紀建立王國。1 5 世紀末形成中央集權國家。1 7 8 9 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此後,先後建立過五次共和國和兩次帝國。1 9 5 8 年第五共和國誕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法國是僅次於英國的第二號殖民帝國,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2 0 倍。戰後,法屬殖民地大部先後獨立。1 9 6 4 年1 月2 7 日同我國建交。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中南部有中央高原,西北部是北法平原。大部分地區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沿海和羅訥河谷地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年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 0 0 毫米遞增到1 0 0 0 毫米左右。鋁土礦、鈾礦儲量在西歐各國中均居第一位。鐵、鉀鹽也相當豐富。森林面積佔全國面積的2 6 % 。
工業發達國家,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國內生產總值位居世界前列。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造船、機械、紡織、化學、電器、食品等。核能、石化、海洋開發、軍火、航空和宇航等部門發展很快,已位居世界前列。1 9 9 3 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為:粗鋼1 6 6 1 萬噸、生鐵1 2 0 1 萬噸、原煤達1 0 3 5 萬噸、紙漿2 5 2 萬噸、小汽車2 8 0 萬輛、發電4 5 1 0 千瓦/ 小時。農業發達,為世界著名的農產品出口國。主要農產品有麥類、玉米、馬鈴薯、甜菜、稻米、煙草、葡萄 等。1 9 9 3 年產小麥2 4 9 0 萬噸、大麥6 5 0 萬噸、玉米1 3 3 0 萬噸、葡萄 酒5 3 億升。法國是西歐「共同市場」成員國,主要外貿對象是西歐「共同市場」國家。出口機械、化學品、汽車、鋼鐵和糧食。進口燃料、軍事工業原料、礦石等。有鐵路3 5 0 0 0 多千米,公路約8 0 萬千米。
首都巴黎,市內有著名的艾菲爾鐵塔等建築,城西南有凡爾賽宮。汽車、電器工業著名,紡織和化妝品工業亦發達。勒阿弗爾、里爾、魯昂、南特、里昂、斯特拉斯堡、米盧斯、馬賽等都是重要的工業中心。
其它
重要節日:國慶日7 月1 4 日。貞德就義日5 月3 0 日。
與我建交日:1 9 6 4 年1 月2 7 日。
貨幣:法朗。
時差:比格林尼治時間早1 小時;比北京時間晚7 小時。
國花:鳶尾花、玫瑰。
國名釋義:法蘭西由法蘭克部落名演變而來。法蘭克在日耳曼語中意為「勇敢的、自由的」。
民俗:法國是香檳酒、白蘭地酒的故鄉。人們認為除夕之夜家中若有剩酒,來年便要交厄運。法國最名貴的菜是鵝肝,法國人最愛吃蝸牛和青蛙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