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法國被稱為浪漫之國
從前法國之一個富於藝術情調的國家,法國人以愛美聞名於世。他們懂得並不斷的利用美麗的自然環境,不斷地開辟了諸多旅遊景點,旅遊勝地,而且這些地方都是富有他們自己的特色文化—法蘭西文化。特別是極富情調的巴黎「街頭藝術」令人目不暇接,聞名世界的埃菲爾鐵塔,沿街建築上隨處可見的小小紀念牌等等。
街頭藝術活動的參與者主要是年輕人,談戀愛的年輕人,那些作品一般是2個談戀愛者一起做成的,平民老百姓也隨時隨刻、隨處參加等等。巴黎是一直以來被人們稱為「值得人類追求浪漫之都」的話,那麼法國就是享譽世界的浪漫之國了。
法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和歐洲大陸主要的政治實體之一。
(1)為什麼法國年法國擴展閱讀:
法國浪漫景點。
1、普羅旺斯。全稱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普羅旺斯是世界聞名的薰衣草故鄉,並出產優質葡萄酒。普羅旺斯還是歐洲的"騎士之城",是中世紀重要文學體裁騎士抒情詩的發源地。這里氣候溫和,空氣清新醉人,蔚藍的海水像水晶般潔凈。
2、盧浮宮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歷史博物館之首。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里亞、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有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
㈡ 為什麼法國是浪漫國家
因為法國的生活方式令人覺得浪漫,比如人與人之間的貼臉問候、街邊擁吻的情侶、塞納河邊的散步、香榭里舍林蔭下的低回、酒吧里的慢酌、咖啡館里的細語。
其中男人與女人之間,女人與女人之間,無論初見、再見或是分別,總會彼此貼一下兩邊的臉頰。這種近距離接觸無形中拉近了陌生人之間的距離,能使原本可能拘謹的氣氛緩和起來,這也是法國的一種浪漫。
而且法國的街上隨時可以見到激情擁吻的年輕情侶,情侶那種旁若無人的情景只會引人羨慕,也常常看到發色蒼蒼的老夫婦攜手挽臂,躅躅而行,那自然又是另一種感人的浪漫。
甚至商店櫥窗豎立的身穿情侶裝的模特情侶,超市貨架上一排排精心擺置、顏色協調的用品,街頭廣告牌上匠心獨具、創意無限、令人浮想聯翩的廣告,也增加了法國的浪漫氛圍。
(2)為什麼法國年法國擴展閱讀:
其中法語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之一,法國是一個迷人的國家,也是世界最多遊客前往的國家,而法國巴黎更是有「浪漫之都」的稱號,因為巴黎那充滿品味的花都令人百游而不膩。
而且法國的浪漫主義文化創作思潮也極為濃厚,浪漫主義是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與現實主義同為文學藝術上的兩大主要思潮。
㈢ 法國為什麼叫法蘭西
法蘭西共和國,簡稱法國,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接壤,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法蘭西(France)的名字來自法蘭克人(Frank),公元前高盧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紀,羅馬的高盧人總督愷撒佔領了全部高盧,從此法蘭西受羅馬統治達500年之久。公元5世紀法蘭克人征服高盧,建立法蘭克王國。法蘭克王國幅員遼闊,遠遠大於現在法國的面積.墨洛溫王朝統治法蘭克王國達200多年。 到6世紀中葉,法蘭克成為西歐日爾曼人最強大的國家。公元751年,該家族的宮相矮子丕平廢黜墨洛溫國王,建立了加洛林王朝。在加洛林朝第二代國王查理大帝(768~814年)統治期間,建立了幅員遼闊的大帝國,國勢達到極盛。然而查理大帝死後不久,帝國便一分為三,這次分裂奠定了歐洲幾個主要國家法蘭西、德意志和義大利獨立存在的基礎。在帝國幾個部分的相互混戰中,這幾個國家開始了他們的歷史,而法蘭西的領土基本固定了下來,就是現在的法國.
㈣ 1958年,為什麼法國由法蘭西第四共和國變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二者有什麼不同
在二站後,法國成立的第四共和國為政黨政治,是由一個在選舉中獲勝的黨來治國.法國領袖戴高勒就說過,他對這種政黨政治十分反感,因為這樣不利於國家發展,人們把時間浪費在了政當之爭上.第五共和國則是把政權交到了個人手裡(總統.總理)以便在集權領導下更好的發展.
㈤ 法國和英國明爭暗鬥了上千年,為什麼吃虧的總是法國
在許多國人的印象中,歷史上的英法似乎是穿同一條褲子。無論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狼狽為奸的兩個強盜,還是兩次世界大戰中鐵打不動的軍事聯盟,英國和法國總是喜歡成雙成對。
可以說,英國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使其在戰略上已經立於不敗之地。這是法國所不具備的,被動挨打,幾乎已成定局。如果想改變這一局面,要麼法國稱霸歐洲,無人敢惹,要麼再出一個諾曼底公爵。
㈥ 為什麼法國叫「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公元前1500年,塞爾特族的高盧人從萊茵河谷地向南方和西方遷移,定居在現在的法國和北義大利處。公元前625年,愛奧尼亞的希臘人在今日的馬賽地區建立了一處貿易殖民地,繁榮了幾個世紀。公元前123年羅馬人開始征服高盧,直到公元前54年凱撒完成了征服歷程,此後的500年間,高盧人在羅馬統治下逐漸羅馬化。
羅馬衰敗後,日爾曼人開始入侵高盧。5世紀末薩利安族的法蘭克人佔領了羅馬亞爾河流域北部,西哥德人控制阿奎丹和普羅旺斯地區,勃艮地人居於隆河谷地。6世紀時,梅羅文加王朝領導下的法蘭克人成為高盧的盟主。8世紀大權落入查理大帝所建的加洛林王朝之手,他在9世紀初已統治了大部分的西歐地區。他死後,帝國開始分裂,公元843年以後,查理曼統治的西部地區被稱為法蘭西。公元98年,加洛林王朝的末國王去世,卡佩被選為法蘭西國王。最初並不強盛的卡佩王朝延續到公元1328年,其版圖包括除法蘭德斯、布列塔尼、勃艮地和阿奎丹以個的大部分法國國土。
1328年王位落入瓦盧瓦的查理之手。15世紀末,瓦盧瓦王朝的版圖,已與今日法國國界相差不多。16世紀基督教傳遍法國,引起一系列宗教和平民戰爭。波旁家族的新徒那瓦爾法爾王國亨利四世取得王位,他極力恢復和平,休養生息,其後經過主教大臣A.黎塞留和J.馬扎然的整頓,到路易十四親政時,法國專制王權進入極盛時期。
十八世紀,頻繁的戰爭削弱了法國的勢力,君主專制制度開始走向沒落。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搗毀了巴士底獄,爆發了資產階級大革命,發表了人權及公民權宣言,打出"自由、平等、博愛"的資產階級口號。
1792年建立了第一共和國。1804年,拿破倫稱帝建立了第一帝國。拿破倫執政期間,對法國國家機器進行了重大改革,他所頒布的民法法典,一直沿用至今。1815年拿破倫無征和統治結束。
1848年建立了第二共和國。1852年路易.波拿巴稱帝,建立第二帝國。普法戰爭期間(1870-1871),法軍屢戰屢敗,1871年3月28日國民議會首腦梯也爾與普魯士簽訂了和平條約,激起了處在貧苦中的巴黎市民的憤怒,同日起義建立了巴黎公社。4月21日梯也爾殘酷鎮壓起義,將公社社員屠殺殆盡。這就是世界歷史上的第一次無產階級革命。
第三共和國建立於1875年,1940年,德法西斯侵佔法國,第三共和國復滅。法國人民在戴高樂將軍的領導下,建立了反法西斯民族陣線。
第四共和國成立於1946年,戴高樂宣布辭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戰後在美國的援助下,經濟很快得到恢復並迅速發展。1958年戴高樂當政,成立了第五共和國。1981年社會黨人密特朗當選總統。1995年5月17日,保衛共和聯盟的雅克.希拉克正式就職,成為新一屆的當選總統。 因為更換了領導人
㈦ 現在的法國為什麼叫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因為1958年,戴高樂回來收拾殘局,一舉當選總統,集任免總理、組織政府、解散國民議會、頒布法律等各項大權於一身,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成立。這樣的政體一直維持到今天,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總統的職權比英國首相、德國總理的權力要大。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年-1804年)
1789年7月14日群眾攻克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大革命爆發。資產階級代表在起義中奪取巴黎市府政權,廢除封建制度。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喬裝出逃,1793年1月21日,國民公會經過審判以叛國罪處死路易十六。1792年9月22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第一共和國經歷了三個時期:國民公會(1792年-1795年),督政府(1795年-1799年),執政府(1799年-1804年)。
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年-1815年)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是大革命時期存在的法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共和國。1804年5月為法蘭西第一帝國所取代。
拿破崙·波拿巴於1799年11月9~10日發動霧月政變。1799年12月至1804年5月建立執政府統治,自任第一執政,1802年8月,修改共和八年憲法,改為終身執政。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過共和十二年憲法,法蘭西共和國改為法蘭西帝國,拿破崙·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皇帝,稱拿破崙一世。1815年3月20日,拿破崙一世從厄爾巴島返回巴黎復位,史稱「百日王朝」。
6月18日,拿破崙一世在滑鐵盧被第7次反法聯軍擊潰。6月22日再次退位,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第一帝國覆滅。
㈧ 在歷史上,英國和法國鬥了上千年,為啥法國總是吃虧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法國的綜合國力一直不如英國,所以即使斗爭了上千年法國依然在英國面前討不到便宜。在歷史上,英國和法國可謂是人盡皆知的一對歡喜冤家,兩個國家關系好的時候真的可以用穿同一條褲子來形容。而兩個國家關系不好的時候,陸陸續續的戰爭也是持續了很多年。至於法國為什麼千百年來一直斗不過英國,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三個原因就是英國的海軍非常的強大,在與法國的戰爭中進可攻退可守,占據了戰爭的主動權。由於英國是一個四面被大海包圍的國家,所以英國的海軍發展的比較迅猛。再加上英國和法國之間隔了個英吉利海峽,所以英國一直用海軍的優勢來攻擊、騷擾法國。這樣的話應該就佔了很大的便宜,法國打不過也是情理之中。
㈨ 為什麼法國要分成第一、二、三、四、五共和國他們有什麼不同
國家為了能夠變的更加強大,它就需要進行相對的變更,相對的進化,這就好比一個機器,為了能夠變得更加的精良,為了能夠變的更加的好用和耐用,就需要不停的更新,不停的變換當中的零件設計和材料。歐洲國家體制的變化,是從古老的封建社會進化到較為先進的資本主義,這種進化所依靠的便是一個國家內民眾的思想進化、開化程度;因為盧梭等一系列思想家的努力下,使得法國的人民們有了可以革命、可以革新的“思想”和“思維”。
之所以法國人和世界要將法國做出一、二、三、四和五的劃分,為的就是讓人們明白,每個時代的共和國是具有不同意義的,是經歷了很多的挫折的,是來之不易的。
雖然之前的幾個共和國失敗了,但是失敗了的一、二、三和四卻是珍貴的經驗,這么劃分也有著紀念的味道。
㈩ 法國人做事慢,為什麼法國還是這么強大
因為整體工作效率比較高,機制合理。是社會與國家管理多年積累的經驗。另外,其18-20世紀對外擴張、侵略及對其殖民國家資源的掠奪也為法國經濟發展做了良好的鋪墊,打下了基礎。
法蘭西共和國,簡稱法國,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該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從中世紀末期開始成為歐洲大國之一,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到巔峰,建立了當時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在漫長的歷史中,該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文學家和思想家,此外還具有全球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和歐洲大陸主要的政治實體之一。
法國是最發達的工業國家之一,在核電、航空、航天和鐵路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鋼鐵、汽車、建築為其工業的三大支柱。法國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學、電器、動力、日常消費品、食品加工和建築業等。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於美國和獨聯體,居世界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佔世界第六位。但工業中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的工業部門,其中鋼鐵、汽車、建築為法國工業三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