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核潛艇事件法國會如何應對

法國核潛艇事件法國會如何應對

發布時間:2022-04-17 23:55:02

⑴ 一國潛艇與另一國潛艇水下遭遇會怎麼辦

其實討論兩國潛艇遭遇這問題
其實首先要從兩方會不會發現對方說起
首先在潛航過程中
其實潛艇很少會使用主動聲納
也就是攻擊聲納
主動聲納在使用的時候會造成聲波拍擊,會暴露本艇的位置
大多使用被動聲納和拖曳式聲納
這樣減少對方發現我艇的概率
主動聲納又稱攻擊聲納基本上不會用來進行海底地貌測繪的。作戰艦艇上的主動聲納一般是在被動聲納截獲敵方潛艇方位,海航,速度等基本信息後,在本方潛艇順利進入魚類發射陣地後才開機,其功能有點像戰斗機在使用近距格鬥導彈前必須先使用雷達照射敵機等鎖定後才能發射一樣。主動聲納在照射敵方艦艇後,計算機將主動聲納照射敵方艦艇的數據輸入魚雷,然後才使用魚雷攻擊目標,魚雷發射後,主動聲納會不間斷的繼續照射敵艦,並將數據通過金屬導線傳送給魚雷引導魚雷進行攻擊。
被動聲納功率相對較小,但十分靈敏,它的作用是將監聽到的所有聲波數據發送給計算機,由計算機對照資料庫中的海洋生物和其他國家艦艇的聲波特徵經行分析判定可疑目標。被動聲納說白了就是一聲波接收器,因此不會被敵方艦艇截獲從而保證己方艇的隱蔽性。
其實說白了
就是主動為火控雷達
被動為警戒雷達
那麼回到這個問題
其實當兩艘潛艇都沒打開主動聲納時
其實是很難發現對方
(條件是和平狀態下
雙方都足夠安靜)
而現實中就有很好的例子
2009年2月6日一艘英軍的「先鋒」號戰略導彈核潛艇與來自法國的「凱旋」(也有翻譯為「勝利」)號戰略導彈核潛艇在大西洋中部發生「碰撞」
這就說明了在都是先進潛艇的情況下
很難發現對方
因為都在使用被動聲納
那麼說一下如果發現了對方
會怎麼樣
一般會有兩種舉動
但不會出現上浮臨檢這種
1通過水紋
聲波特點
識別對方
然後安靜離開
2無法從已知水紋庫得知
對方身份
那麼在離開前會將其水紋特點記錄備案
以便將來識別
總而言之遇到的可能性本來就很小
但是遇到後
無非會做些類似偵查的舉動
後離開
望採納!!

⑵ 在大海深處兩艘潛水艇是如何保證不相撞的

潛艇在海面以下潛航會不會和其他潛艇相撞?

雖然海洋大的沒邊際,潛艇相撞這事聽著滑稽,不過歷史上還真出現過不止一次潛航潛艇相撞的事件。潛航潛艇相撞事件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雙方完全無意識的撞擊,

⑶ 英法核潛艇相撞,誰的更厲害

這題目好大還是核:法國「凱旋」號和英國「前衛」號

⑷ 對付核潛艇的困難在於哪些

主要的難點有三個:
一是難發現
核潛艇是指以核能為推進動力的潛艇。與常規動力潛艇相比,核潛艇具有自給力強、續航里程遠,能在水下長期隱蔽活動等優點。所以無論對於海基、空基乃至天基作戰平台而言,(在戰場環境下)想要找到和發現它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是難防禦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通常現役核潛艇還具有武器威力大、火力密度大、打擊精度高的特點。所以一旦遭到核潛艇的攻擊,防禦起來也是比較困難的。

三是難打擊
從以上第一點就能看出,想發現核潛艇不容易。但即使發現了,由於現在核潛艇具有航速高、下潛深度大等特點。再加上現代的海軍理論對於潛艇戰術來說,多強調協同作戰、聯手(多點)出擊。所以反制的一方想要有效的針對前者(核潛艇)進行打擊,也要費點功夫。

⑸ 英法核潛艇相撞核彈爆炸後什麼後果

事發大西洋 可能產生核泄漏
艇上帶有核導彈 250名官兵無人傷亡
英國和法國兩艘載有核導彈的核潛艇本月初在大西洋潛水航行時相撞。雖然兩國軍方稱事件沒有造成重大險情,但兩艘潛艇顯然已經「受傷」,其中英軍潛艇只能被拖回港口。
聲納沒反應
英國《太陽報》網站16日報道,英國「前衛」號彈道導彈核潛艇與法國的 「凱旋」號核潛艇本月3日或4日在大西洋相撞。當時兩艘潛艇均在水下航行,執行各自任務,而且艇上帶著核導彈。
法國海軍一名消息人士向英國《每日郵報》證實,「凱旋」號擔負著一項為期70天的任務,當時正在返航。
報道說,一般情況下,艦艇可以通過聲納裝置探測到與己方相近的其他艦只。不過,或許雙方潛艇上的反聲納技術太過高端,以至於各自聲納裝置均未能探測到對方。法方消息人士稱,「凱旋」號水兵聽到了「砰」的一聲巨響,潛艇的聲納外殼幾乎被撞爛。英國海軍人員對《太陽報》說,兩艘潛艇駛入到如此近的范圍之內,這類事件發生的幾率為幾百萬分之一。
英國海軍拒絕證實相撞事件。

⑹ 核潛艇的事故

1963年4月,美國「長尾鯊」號核動力潛艇沉沒在美國科德角附近海域,129人遇難,成為世界上第一艘失事核潛艇。
1967年,英國貝爾金海德造船廠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105號進水沉沒。
1968年,美國「天蠍」號核潛艇在前往迦納利群島途中沉沒在大西洋中部海域,艇員99人全部遇難。
1968年4月,蘇聯一艘編號為K—172的E—II級導彈核潛艇因水銀蒸汽使艇員全部中毒而在地中海沉沒,90人遇難。
1970年4月,蘇聯一艘核潛艇在西班牙附近海域沉沒,88人死亡。
1989年4月,蘇聯一艘M級「共青團員」號攻擊型核潛艇在巴倫支海起火沉沒,42人遇難。
1994年3月30日,法國海軍「綠寶石」號核潛艇在地中海海域航行時後艙渦輪發電機室爆炸,10人遇難。
2000年8月12日俄羅斯海軍號稱是「世界噸位最大、武備最強」的巡航導彈核潛艇奧斯卡級「庫爾斯克號」在參加一次軍事演習時,魚雷中的過氧化氫燃料發生爆炸導致該艇沉沒,核潛艇上所載的118名海軍官兵全部死亡,所幸的是該事件沒有造成海洋核污染。後來的研究發現艇內大多數人死於爆炸後數分鍾內,他們死於過氧化鉀引起的火災。但一些人在船尾還倖存了三天左右。最後,一支英國與荷蘭組成的營救隊打撈了庫爾斯克號。逝世118人中所有人的遺體被發現,其中三具無法辨認。
2001年2月10日下午,美國「格林維爾」號核潛艇和日本漁業實習船「愛媛」號在夏威夷附近海面發生相撞事故。
2006年9月6日,俄海軍北方艦隊一艘核潛艇在巴倫支海失火,兩名官兵喪生。
2007年3月21日,英國海軍「不懈」號核潛艇的備用空氣凈化系統爆炸,2名水兵喪生、1名水兵受傷。
2008年11月8日,俄羅斯海軍一艘編號為K—152的核潛艇在太平洋海域試航時滅火系統出現故障,20多人死亡、21人受傷。
2009年2月,英國核潛艇「前衛號」和法國核潛艇「凱旋號」在大西洋發生了相撞事故。
2011年12月30日,俄羅斯一個核潛艇維修船塢29日起火,導致俄羅斯一艘Delta-IV級核潛艇外殼起火。俄軍方說,潛艇內部沒有受損,無輻射泄漏危險。起火原因不明。

⑺ 法國失去與澳大利亞的潛艇合同之後,分別做了哪些事情

在法國失去與澳大利亞的前景合同之後分別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調回了法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第二件事是向澳大利亞進行索賠,已經寄出了索賠文件。第三件事便是呼籲全歐盟對澳大利亞發出譴責並給予制裁。

3、英美態度:

法國總理還呼籲整個歐盟對澳大利亞進行制裁,由於法國在歐盟中說話舉足輕重,很多歐盟成員國已經對澳大利亞發表了譴責,並且所有歐盟與歐盟,與澳大利亞的貿易談判已經遭到中止。英國和美國方面也對澳大利亞發出了譴責,表示這一切都是澳大利亞做的,與他們兩個國家沒有任何關系。可見澳大利亞現在是里外不是人,四面楚歌。英國和美國這種落井下石,捅朋友一刀的行為真的很令人發指。

⑻ 一國潛艇與另一國潛艇水下遭遇會怎麼辦

其實討論兩國潛艇遭遇這問題 其實首先要從兩方會不會發現對方說起
首先在潛航過程中 其實潛艇很少會使用主動聲納 也就是攻擊聲納 主動聲納在使用的時候會造成聲波拍擊,會暴露本艇的位置
大多使用被動聲納和拖曳式聲納 這樣減少對方發現我艇的概率
主動聲納又稱攻擊聲納基本上不會用來進行海底地貌測繪的。作戰艦艇上的主動聲納一般是在被動聲納截獲敵方潛艇方位,海航,速度等基本信息後,在本方潛艇順利進入魚類發射陣地後才開機,其功能有點像戰斗機在使用近距格鬥導彈前必須先使用雷達照射敵機等鎖定後才能發射一樣。主動聲納在照射敵方艦艇後,計算機將主動聲納照射敵方艦艇的數據輸入魚雷,然後才使用魚雷攻擊目標,魚雷發射後,主動聲納會不間斷的繼續照射敵艦,並將數據通過金屬導線傳送給魚雷引導魚雷進行攻擊。
被動聲納功率相對較小,但十分靈敏,它的作用是將監聽到的所有聲波數據發送給計算機,由計算機對照資料庫中的海洋生物和其他國家艦艇的聲波特徵經行分析判定可疑目標。被動聲納說白了就是一聲波接收器,因此不會被敵方艦艇截獲從而保證己方艇的隱蔽性。
其實說白了 就是主動為火控雷達 被動為警戒雷達
那麼回到這個問題 其實當兩艘潛艇都沒打開主動聲納時 其實是很難發現對方 (條件是和平狀態下 雙方都足夠安靜) 而現實中就有很好的例子 2009年2月6日一艘英軍的「先鋒」號戰略導彈核潛艇與來自法國的「凱旋」(也有翻譯為「勝利」)號戰略導彈核潛艇在大西洋中部發生「碰撞」 這就說明了在都是先進潛艇的情況下 很難發現對方 因為都在使用被動聲納
那麼說一下如果發現了對方 會怎麼樣 一般會有兩種舉動 但不會出現上浮臨檢這種 1通過水紋 聲波特點 識別對方 然後安靜離開 2無法從已知水紋庫得知 對方身份 那麼在離開前會將其水紋特點記錄備案 以便將來識別
總而言之遇到的可能性本來就很小 但是遇到後 無非會做些類似偵查的舉動 後離開
望採納!!

⑼ 英法核潛艇在大西洋相撞

人民網2月17日訊 英法兩國海軍官員16日證實,本月早些時候,一艘英軍的「先鋒」號戰略導彈核潛艇與來自法國的「凱旋」號戰略導彈核潛艇在大西洋中部發生「碰撞」,給雙方潛艇都造成了「大面積」損傷,但沒有人員在本次事故中受傷。據悉,這兩條「在水下撞車」的核潛艇上都攜帶有核導彈等武器。

英國海軍強調,雖然兩條核潛艇在水下發生碰撞,但沒有對艇上的核反應堆或者導彈造成任何損傷。不過,有關方面拒絕透露,這兩個龐然大物是如何在茫茫大西洋下 「親密接觸」的其他細節。法國防部也透露,發生事故的核潛艇當時正在開展「例行巡邏」。由於雙方速度都很慢,因此本次碰撞造成的損失「不特別嚴重」。

話雖如此,但事故發生後,英軍「先鋒」號導彈核潛艇被拖回位於蘇格蘭的基地維修,可見其受傷之重。目擊者稱,在潛艇表面存在「遭受撞擊和刮傷後產生的明顯痕跡」。法軍潛艇的「聲納罩部分」嚴重受損,但仍利用自身動力返回本土基地接受修理。今年2月6日,法國國防部曾發表聲明稱,該國海軍一艘核潛艇「近日」撞上「不明水下物體」。

根據以往慣例,英軍不會對本國的核潛艇的部署狀況進行評論,但英國媒體的「爆料」讓國防部無法隱瞞,只能承認了上述事故,但英國同樣拒絕透露本次撞擊事故發生的確切時間和地點。分析人士指出,來自兩個盟友國家的戰略導彈核潛艇水下相撞是「非常罕見」和「嚴重」的事故。這表明兩艘潛艇事發前不清楚對方的確切位置。

法國媒體披露,本次事故發生前,「凱旋」號完成了一項為期70天的任務後,正在返航途中。2007年,英軍的「不懈」號正在北冰洋與美國海軍舉行聯合演習,結果因艇上的空氣凈化系統發生爆炸而被迫提前返航,那次事故導致兩名水手死亡。

根據北約規定,其成員國應該互相通報本國海軍戰艦的「大致方位」。與此同時,戰略導彈核潛艇作為一國的最重要威懾力量,其活動范圍與具體方位屬於絕密。即便是普通潛艇,也不會貿然打開雷達系統或者向其他艦艇暴露自己的位置。同時,潛艇會以較低速度行駛,並關閉主動聲納系統,以減少自身發出的噪音,這可能是雙方發生碰撞的原因之一。

據悉,兩艘核潛艇都處於海洋中同一位置的幾率是幾百萬分之一,它們利用聲納系統發射聲波來定位。即便是來自「同一陣營」的英法兩國核潛艇尚有可能發生水下碰撞事故,未來其他國家的核潛艇之間上演「水下接吻」的可能性不能小看。一旦這些裝備有核武器的龐然大物發生泄露,後果不堪設想。

幾年前,美軍的「舊金山」號攻擊核潛艇因「海圖過舊」而在關島附近撞上了海底「山嶺」,造成艇首嚴重毀壞和官兵傷亡,所幸反應堆無恙。去年,一艘俄羅斯核潛艇在試航途中發生嚴重事故,結果造成40多名官兵喪生。所有這些,都為其他潛艇大國確保核潛艇的安全敲響了警鍾。

資料顯示,英軍的「先鋒」號核潛艇於1993年開始服役,艇上共有140名官兵,可攜帶射程超過一萬公里的16枚「三叉戟」戰略導彈(最多配備48枚核彈頭)。根據英軍作戰條例規定,至少有一艘戰略導彈核潛艇處於「隨時能開火」的大洋巡航狀態。目前,英軍共裝備有四艘戰略導彈核潛艇。2007年,英國會撥款300億美元打造新的戰略核潛艇。

法軍的「凱旋」號核潛艇載有111名官兵和16枚戰略導彈。這種導彈每枚都配有六個核彈頭,並且射程高達1萬公里。法國海軍同樣擁有四艘戰略導彈核潛艇。上述發生事故的核潛艇用了三天時間,才從事發地點返回法國本土基地。這一細節除了說明法國潛艇受重傷外,同樣暗示撞擊地點可能位於遠離大陸的海域。

本次事故發生後,一些反核武團體表示,各國的核潛艇部隊是環境的巨大威脅,一旦這些帶有核武器的「水下幽靈」發生猛烈碰撞,可能對自然環境產生災難性後果。他們甚至呼籲英軍停止派戰略核潛艇出海。此外,英國的核動力攻擊潛艇此前也曾發生嚴重事故,這也是英國國會撥款升級核潛艇部隊的重要理由。
俄美衛星也撞了呢,可喜可賀!

閱讀全文

與法國核潛艇事件法國會如何應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80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4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9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6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3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9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