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法國的中國留學生可以免費參觀盧浮宮嗎
巴黎景點比較多、還好我前些天正好整理了、 給你看錶格哈、 景點名稱 景點簡介 門票價格 備注說明 巴黎盧浮宮 盧浮宮的前身是中世紀一座為了鞏固巴黎防禦而建的碉堡。一直到了十四世紀,當時的國王查理五世才決定把它改造成一座奢華的皇家宮殿。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內的地下展覽廳還設有書店、咖啡廳、餐廳以及音樂廳。位於盧浮宮地下一層的卡魯塞勒商廊是一座大型的綜合購物中心。 普通成人票價8.5歐元(購買當日使用,同票不可參觀拿破崙廳和Eugène-Delacroix博物館)
成人夜間票價:6歐元(18點到21點45)
該票用於參觀周三和周五的夜間展覽,但不可參觀拿破崙廳
拿破崙廳的展覽的票價:9.5歐元
每個月的第一個周日對公眾免費,免費項目不包括拿破崙廳的展覽
18-25歲的青年人可購買15歐的年卡,全年有效。學藝術的學生出示證件可免費參觀。
全年每周五18-22點,26周歲以下的年輕人可免費參觀盧浮宮,對於其它人則優惠。
詳情請於當日向櫃台咨詢。 巴黎艾菲爾鐵塔一層 艾菲爾鐵塔的建造者艾菲爾所屬的公司曾在世界各地建造過一百多個著名建築,如紐約的自由女神像、盧浮宮天窗、巴拿馬大運河閘門以及中國的三座橋梁。 5歐元 第一層離地面91米 巴黎艾菲爾鐵塔二層 7.7歐元 第二層離地面149米 巴黎艾菲爾鐵塔三層 11歐元 第三層離地面310米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座落在巴黎塞納河的西岱島上。聖母院前廣場上的圓點是法國所有公路的測量起點。 免費
巴黎聖母院鍾樓 8歐元
凱旋門 位於巴黎戴高樂星型廣場的凱旋門是歐洲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同時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街道——香榭麗舍田園大道的大門。 免費
凱旋門頂部觀景平台 7歐元 沒有電梯,旋轉樓梯上55米 蒙馬特區聖心教堂 聖心教堂是繼艾菲爾鐵塔之後巴黎的第二個至高點。從艾菲爾鐵塔上您看到的是輝煌的巴黎,猶如參觀中國的故宮博物院,從這里俯視下去的巴黎則是一個平實的巴黎,讓您有好象閑逛北京小胡同的感覺。 免費
聖心教堂前登蒙馬特高地觀光索道 1.4歐元 可用巴黎地鐵票乘索道。 巴黎地鐵 巴黎地鐵一共有366個停靠點,292個上下車站點,其中55個站點可以轉車。 單張購買1.4歐元/張
一次購買10張共10.90歐元。 無論路程遠近,統一使用通票。不出站轉車只使用一張票。 巴黎新凱旋門 位於巴黎拉德芳斯金融商業區中心的新凱旋門所處的中軸線串起了如盧浮宮、杜麗樂花園、協和廣場,香榭麗舍、凱旋門和聖日爾曼城堡等眾多巴黎最富有魅力的名勝古跡。 7.5歐元 可乘全景觀光電梯登頂,頂樓有展廳。 巴黎格雷萬蠟像館 法國巴黎格雷萬蠟像館的蠟像的製作工藝極其復雜,所用材料也非常珍貴,所以每尊製成的蠟像都價格不菲:僅一尊蠟像的價格一般就在4萬美元以上!所以擁有數百尊蠟像的格雷萬博物館本身也是身價不凡。同時,蠟像日常和階段性的保管、維修費用也是很高的。巴黎格雷萬蠟像館2002年用5個月的時間對全館蠟像作了一次修復,資金投入高達830萬歐元。 成人全價:18 ?
6到14歲兒童全價:10.5 ?
特殊人群(高中生、大學生、老人、殘疾人)優惠價:15.5?
兒童優惠價:9 ?
每周一到周五早10:00到晚18:30
每周六周日公眾假日和學生假期早10:00到晚19:00
(閉館前1小時不再允許遊客進入) 巴黎達利蒙馬特空間 達利蒙馬特空的300多件達利藝術藏品將把您帶入這位行事乖張、意境難測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達利的世界。達利的超現實藝術常以雕塑、繪畫等形式表現。此外,達利擅長的三維藝術表現更會讓你充分感受到什麼叫不可思議。 單人價格:
成人全價:10歐元
26歲以下年青人:6歐元
8歲以下兒童免費
老人:7歐元
教師:7歐元
15人以上團體價:
成人:6歐
8歲以上兒童:5歐
每購買15張團體票免費送票一張(即買14送1,可進15人) 開放時間:
全年不分季節早10:00到晚18:00 巴黎先賢祠 建於巴黎城聖日內維吾山上的先賢祠位於巴黎第五區,拉丁區的中心位置。它被巴黎一大、巴黎二大和聖艾田都蒙教堂環繞。這個曾經是國王為還願而建的教堂,現在成為法國眾多偉人的安眠之地。伏爾泰、盧梭、雨巴黎先賢祠果、左拉、居里夫人、大仲馬…… 成人全價7.50 ?
成人優惠價4.80 ?
20人以上團體優惠價5.70 ? /人
開放時間:
4月1日至9月30日早10:00到晚18:30
10月1日至3月31日早10:00到晚18:00
(閉館前45分鍾不再允許遊客進入)
每年1月1日新年,5月1日勞動節和12月25日聖誕節不開放。 巴黎凡爾賽宮 路易十三的凡爾賽宮不過是個小小的狩獵行宮,而路易十四的凡爾賽才是宏偉宮殿的典範。凡爾賽宮殿這個距離巴黎不遠不近的宮殿容納聚集了路易十四所有的宮廷伺臣。凡爾賽宮成為絕對的君主統治中心,體現了絕對的政治權力。 4月3日至10月31日每天15:00以前停止售票。
星期內成人全價20歐元,周末和公眾假日成人全價25歐元。
11月2日至4月1日每天15:00以前停止售票。
成人全價16歐元,18歲以下年青人和特殊人群免費
優惠票價根據日期及當天時間段不同而不同,具體價格請於當天查看售票處價格表。 每周二到周日開放,周一和某些公眾假日以及宮內舉行官方活動期間不開放。
開放時間:4月3日至10月31日早9:00到晚18:30
11月1日至4月2日早10:00到晚17:30
(閉宮前30分鍾不再允許遊客進入)
2007年閉宮時間:1月1日新年,5月1日勞動節、5月28日和12月25日聖誕節不開放。 巴黎楓丹白露宮 楓丹白露宮始建於1137年,是由當時的國王路易六世下令建造的,後經歷代整建和裝修,楓丹白露宮最終成為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式建築群落。它最初僅是國王的狩獵行宮,後經過擴建,成為法國的王宮之一,如拿破崙一世(拿破崙·波拿巴)就把楓丹白露宮作為他的第一皇宮。 大殿路線:
成人全價6.5歐元,
優惠價4.5歐元
18歲以下未成年人免費 每月第一個周日對全民免費。 巴黎麗都夜總會 巴黎麗都夜總會創建於1928年。現在位於香榭麗舍大街116號的麗都夜總會,創造了餐飲與觀賞節目相結合的娛樂模式。麗都的艷舞要從人體美、藝術美的角度欣賞。跳舞的大多是20歲左右有著魔鬼身材的年輕姑娘,在舞台上,隨著快節奏音樂的變化,姑娘們的動作一板一眼絲毫不亂,表演者個個都是體型一般勻稱的跳舞行家——形體動作優美有力度、舞步到位,著實令人賞心悅目。 根據內容和時間段不同,門票分為80-210歐元不等級別。
兒童歌舞劇表演25歐元,陽台觀看30歐元,另加8歐可同時品嘗下午茶。 為兒童提供歌舞劇表演 巴黎紅磨坊夜總會 紅磨坊的祝興歌舞節目取得巨大成功得益於1870年普法戰爭後,曾因戰事過度操勞的人們需要尋找一個放鬆的地方,於是酒吧和歌舞廳就成了當時人們的首選。紅磨坊於1889年起建,很快就成為了人們尋找另類相遇的情色場所,更成為藝術家們尋找靈感和相互結識的地方。 單獨看歌舞表演:
21點97歐元
23點87歐元
歌舞表演+晚餐
菜單1:法國康康(French Cancan):140歐元
菜單2:圖魯茲—樓台克(Toulouse-Lautrec):155歐元
菜單3:美麗時代(Belle Epoque):170歐元 另為素食主義者提供純素餐。 巴黎瘋馬夜總會 位於巴黎中心金三角地區的瘋馬夜總會由阿蘭·貝納丹創立於1951年。這個夜總會的演出,細膩的表達了情色之美,融合純正的感官刺激,給人們留下具有創造性,藝術性與神秘夜巴黎的深刻印象。瘋馬的創始者阿蘭·貝納丹認為裸體藝術表達了藝術革新的本質。瘋馬夜總會這種類型的演出不是產生於那一天,而是一個時期演變的產物。 音樂表演分90 ? 和110 ?
晚餐加表演根據菜單內容不同、時間段不同分135 ? 、160 ? 和170 ? 不等。 周日至周五每天分20:30和23:00兩場表演;
周六分:19:30、21:45和23:00三場表演。
建議通過瘋馬夜總會網站查看您想要去的當天的價格。 巴黎拉丁天堂 「如我堂皇富麗,不如我歌舞藝術之技;如我歌舞藝術之技,不如我歷史悠久兩個世紀;如我歷史悠久兩個世紀,不如我藍帶級法國美食,包君滿意!」這是巴黎著名的四大夜總會之一拉丁天堂特別針對中國遊客的廣告詞。拉丁天堂夜總會位於巴黎第五區12世紀的古城牆地段。現在的拉丁天堂是由蜚聲全球的巴黎艾菲爾鐵塔的設計師艾菲爾在其原址上主持設計整修重建的。因此,不僅其歌舞,僅僅是他的擁有多達500多雅座的底層豪華大廳,就被譽為全巴黎最美的豪華大堂之一。 晚20點晚餐+祝興歌舞:
117 ?
晚20點晚餐+明星祝興歌舞:
142 ?
晚20點藍帶頂級晚餐+祝興歌舞:
170 ? 該價格僅為參考價格,因時間和季節不同而會有上下浮動。建議通過拉丁天堂網站中文版查看您想要去的當天的價格 盧瓦河城堡之香啵城堡 在一片潮濕泥濘的平原上有一座野生動物眾多的常被濃霧籠罩的廣袤森林,在它的中心位置,一座氣勢宏偉的夢幻般的白色建築群突現在水澤中,這就是香啵城堡。最初建這座城堡的目的是要在這一馬平川毫無險關要峪的平原上建立一座可攻可守的強堡。城堡四周由高大寬厚的長方形城牆環繞,城牆四角建有巨大的圓形塔樓,城牆本身又是一條寬闊的走廊,天氣不好的時候住在城堡中的人亦可穿行在城牆中遍游城堡各個角落免受日曬雨淋。 旅遊旺季(每年7、8月份):
成人全價:9.5歐
優惠價:6.5歐
旅遊淡季(每年9月到次年7月):
成人全價:8.5歐
優惠價:6.5歐
18歲以下未成年人免費
優惠價適用於18到25歲年青人和20人以上團體 開放時間:1月2日至3月31日:
9點到17點
4月1日至7月13日:
9點到18點15
7月14日至8月20日:
9點到19點30
8月21日至9月30日:9點到18點15
10月1日至12月31日:
9點到17點15
每年1月1日新年,5月1日勞動節和12月25日聖誕節不開放。 盧瓦河城堡之舍儂索水上城堡 舍儂索水上城堡是亨利二世為他的摯愛,普瓦捷的黛安娜而建造的。作為法國歷史上有名的「女人城堡」,舍儂索也同世上各國的王宮深院一樣多多少少的積有一些宮幃之怨。1513年由卡特蓮娜??布里可耐主持建造出城堡的主體框架,而後城堡又由先後受寵幸的普瓦捷的黛安娜和梅迪西斯的卡特蓮娜按各自的喜好進行城堡的內部裝飾。 游覽城堡並附贈導游小冊:
成人全價:9.5歐
7-18歲未成年人:7.5歐
學生優惠價:7.5歐
帶有語音導游的參觀:
成人全價:13歐
7-18歲未成年人:11歐
學生優惠價:11歐
7歲以下兒童免費 城堡全年開放
配有殘疾人設施
小型寵物在主人監護下可進入城堡
城堡開門時間:春夏季9點,秋冬季9:30 盧瓦河城堡之舍維爾尼城堡 喜歡《丁丁歷險記》的人肯定都認識丁丁的老朋友阿道克船長。這個性格粗魯,遇事沖動,缺少謀略,嗜酒如命的大鬍子船長同杜朋和杜鵬孿生兄弟偵探一樣常常笑話百出。阿道克船長不出海的時候住在他的城堡里,舍維爾尼城堡就是漫畫里他所生活的城堡三維立體的樣子。 成人全價:6.8歐
7-14歲兒童:3.4歐
25歲以下青年學生:5歐
20人以上團體價:4.9歐
7歲以下兒童和殘疾人免費 城堡全年開放
配有殘疾人設施(輪椅通道)
城堡開門時間:
春夏季9:15,秋冬季9:45。
盧瓦河城堡之皇家昂布瓦茲城堡 萊奧納多·達·芬奇在這里陪伴著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度過生命中的最後三年。達·芬奇的墓被安置在昂布瓦斯城堡的聖·於貝爾小教堂內。 成人全價8.5歐元,
學生票價7歐元,
20人以上團體票價6.6歐元,
7到14歲兒童票價5歐元。
7到14歲兒童20人以上團體優惠價4.5歐元。
7歲以下兒童免費 在昂布瓦茲城堡內可免費自取法語、英語、德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荷蘭語、波蘭語、俄語、匈牙利語、捷克語、羅馬尼亞語、中文、朝鮮語以及日語等多語言導游手冊。 瓦河城堡之維朗德里城堡 維朗德里城堡花園是具有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花園現存的唯一見證。維朗德里以它的三級不同高度的大花園組成一個復式結構的全景觀整體大花園而著稱。你可居高臨下的俯瞰花園全景,亦可近觀各小花園一點一線的微妙不同。園林構思巧妙,布局嚴謹,氣勢宏大,植物品種繁多,特別是眾多品種的蔬菜堪稱世界罕有。 只參觀花園:
成人全價:5.5歐
8-18歲未成年人:3.5歐
26歲以下青年學生:3.5歐
15人以上團體價:4歐
參觀城堡+花園:
成人全價:8歐
8-18歲未成年人:5歐
26歲以下青年學生:5歐
15人以上團體價:6.5歐
購滿15張團體票送兩張免費門票。
8歲以下兒童免費 開放時間:
1月1日至2月9日:
9點到17點
2月10日至2月28日:
9點到17點30
3月1日至3月24日:
9點到18點00
3月25日至6月30日:
9點到19點00
7月1日至8月31日:
9點到19點30
9月1日至9月30日:
9點到19點00
10月1日至10月27日:
9點到18點30
10月28日至11月11日:
9點到17點30
11月12日至12月31日:
9點到17點
城堡全年開放 盧瓦河城堡之克洛呂茲城堡 這里曾經是達·芬奇的每日生活起居地,現在仍保存有他發明創造的40台神奇的機器。克洛呂斯城堡的達·芬奇花園庭院路線:探究達·芬奇及其門徒的旅行,16台大型機器,可活動並可發聲的模型,32幅半透明布景。埃佛爾風格的大廳:擺設有達·芬奇形象的舞檯布景,大屏幕演出,12米寬的飛行裝置,5個主題展室及其互動展示設備等等。 旅遊旺季(4月1日至11月15日):
成人全價:12歐
6-15歲兒童:7歐
優惠價:9.5歐
20人以上團體價9.5歐
旅遊淡季(11月16至2月28日):
成人全價:9歐
6-15歲兒童:6歐
優惠價:7歐
20人以上團體價7歐
6歲以下兒童及殘疾人免費
優惠價適用於學生、失業者和多成員大家庭。 無論是團體或是個人都可在Prieuré飯店享用以文藝復興為主題的菜餚,參觀古城堡和公園行程中配有中文講解。
開放時間:
1月:10到17點
2-3月:9到18點
4-6月:9到19點
7-8月:9到20點
9-10月:9到19點
11-12月:9到18點
關閉城堡前1小時停止售票
法國彩票 LOTO一周開獎兩次,購買LOTO的人要從49個號碼中選出6個號碼,被選的號碼沒有排列的先後順序,只要你能把這6個號碼都選上那麼大獎就是你的了!這種49選6的事情,您有約一千四百萬分之一的機會中超百萬歐元的頭獎! 1.2歐元一張 所有報亭和煙店(TABAC)均有代售點,亦可通過網路購買。一張彩票可參加兩次抽獎 法國聖丹尼大教堂 從公元七世紀起一共有38位統治者被葬入聖丹尼這座法國皇家教堂,另有21位王後也陪葬在此。在陪葬於此的21位王後中,有一位曾經做過兩位法蘭西國王的王後。她就是歷史上被稱為「布列顛的安娜」的安娜王後。她曾先後成為她第二任丈夫的岳母,第三任丈夫的表侄媳。她也曾先後做過一任皇後,兩任王後。聖丹尼大教堂還葬著一位只有五天的嬰兒,他就是法蘭西歷史上最短命的國王,路易十世的遺腹子,卡貝先王朝的第十三個國王讓一世。 成人全價:6.5 ?
特殊人群(18-25歲年青人、老人、教師)優惠價: 4.5?
20人以上團體優惠價5.3?
18歲以下未成年人、殘疾人及其監護者、失業者、低收入者免費
自11月到第二年3月期間每個月的第一個周日對全民免費。
開放時間:
4月1日至9月30日
周一到周六早10:00到晚18:15,
周日午12:00到晚18:15
10月1日至3月31日
周一到周六早10:00到晚17:15,
周日午12:00到晚17:15
(閉館前30分鍾停止售票)
每年1月1日新年,5月1日勞動節、12月25日聖誕節以及某些宗教節日期間不開放
教堂配有法語、英語、德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以及啞語等聲電導游語言。
巴黎榮軍院 巴黎榮軍院又名「巴黎殘老軍人院」。它是法蘭西「太陽王」路易十四時期的建築。1670年2月24日路易十四下令興建一座用來安置他的軍隊中傷殘軍人的建築,從此榮軍院「應旨而生」。現如今,這座榮軍院依舊行使著它初建時收容安置傷殘軍人的功能。它同時也是多個博物館的所在之地。法蘭西帝國的始皇帝拿破崙一世的墓也在這里。 參觀軍事博物館、沙盤博物館和拿破崙墓以及院內其它展覽的通票全價為7.5歐,青年學生以及退伍軍人優惠票價5.5歐。 榮軍院全年開放
秋冬季旅遊淡季(10月1日到3月31日)
每天10點到17點。
春夏季旅遊旺季(4月1日至9月30日)
每天10點到18點
亞維農教皇宮 在中世紀,法國南部的亞維農成為義大利和西班牙之間最重要的朝聖通道之一。曾經有一段時間,教皇克萊蒙五世因為派系斗爭離開羅馬之後,選擇亞維農作為駐地。在1309-1377年間,這里經歷了7位法國籍教皇,而歷任教皇都將前任的府邸作為教皇皇宮。 旅遊旺季(3月15日至10月31日):
成人全價:9.5歐
學生價:4歐
優惠價:7.5歐
旅遊淡季(11月1至3月14日):
成人全價:7.5歐
學生價:3.5歐
優惠價:6歐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
閉宮前1小時停止售票
3月15日到7月1日
每天9點到19點
7、8、9月份:
每天9點到20點
每年7月份的話劇節期間皇宮開放時間延長到21點
10月份:每天9點到19點
11月1日至3月14日
每天9點30到17點45
禁止帶寵物入宮 祝你旅途愉快、這個是最新報價
② 關於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位於巴黎市中心的賽納河北岸(右岸),是巴黎的心臟,始建於1204年,歷經7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佔地約198公頃,長680米,分為新老兩部分,老的建於路易十四時期,新的建於拿破崙時代。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它的整體建築呈「U」形,佔地面積為24公頃,建築物佔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藝術殿堂和萬寶之宮。同時,盧浮宮也是法國歷史上最悠久的王宮。
王宮最初始建於12世紀初,從15-18世紀歷經4次改建和擴建。中院的東立面是古典主義風格,最為人們推崇。法國總統密特朗請美國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金字塔形透明屋頂。藏品中有被譽為世界三寶的《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勝利女神》石雕,像更有大量希臘、羅馬、埃及及東方的古董,還有法國、義大利的遠古遺物。陳列面積5.5萬平方米,藏品2.5萬件。
曲折歷史
盧浮宮有著非常曲折復雜的歷史,而這又是和巴黎以至法國的歷史錯綜地交織在一起的。人們到這里當然是為了親眼看到舉世聞名的藝術珍品,同時也是想看盧浮宮這座建築本身,因為它既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傑作,也是法國近千年來歷史的見證。這里曾經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後,還有許多著名藝術家在這里生活,他們有的在這里壽終正寢,有的被謀殺,死於非命,血濺盧浮宮。
盧浮宮始建於1190年,當時只是菲利普·奧古斯特二世皇宮的城堡。在十字軍東征時期,為了保衛北岸的巴黎地區,菲利普二世於1200年在這里修建了一座通向塞納河的城堡,主要用於存放王室的檔案和珍寶,同時也存放他的狗和戰俘,當時就稱為盧浮宮。查理五世時期,盧浮宮被作為皇宮,因而使它成為完全不同的一座建築物了。在以後的350年中,隨著王室貴族們越來越高的尋歡作樂的要求,他們不斷增建了華麗的樓塔和別致的房間。然而在其後的整整150年間,盧浮宮卻並無國王居住。 16世紀中葉,弗朗西斯一世繼承王位後,便把這座宮殿拆毀了。他下令由建築師皮爾萊斯科在原來城堡的基礎上重新建築一座宮殿。弗朗西斯還請當時著名的畫家為他畫肖像,他崇拜義大利派的畫家,購買了當時義大利最著名的畫家法埃洛的繪畫。包括《蒙娜麗莎》等珍品。 弗蘭西斯一世的兒子亨利二世即位後,把他父親毀掉的部分重新建造起來。亨利喜愛法國文藝復興時期建築藝術的裝飾,對義大利式的建築並不感興趣。他沿襲了父親的嗜好,但卻沒有他父親一樣的審美觀。
亨利四世在位期間,他花了13年的功夫建造了盧浮宮最壯觀的部分――大畫廊。這是一個長達300米的華麗的走廊,走廊非常長,亨利在這里栽滿了樹木,還養了鳥和狗,甚至在走廊中騎著馬追捕狐狸。 路易十四是法國歷史上著名的國王,他被稱為太陽王。他登基時只有5歲,在盧浮宮做了72年的國王――法國歷史上最長的時代。路易十四把盧浮宮建成了正方形的庭院,並在庭院外面修建了富麗堂皇的畫廊。他購買了歐洲各派的繪畫,包括卡什代、倫勃朗等人的作品。他一生迷戀藝術和建築,致使法國的金庫空虛。 路易十六在位期間,爆發了著名的1789年大革命,在盧浮宮「競技場」院子里建立了法國革命的第一個斷頭台。1792年5月27日,國民議會宣布,盧浮宮將屬於大眾,成為公共博物館。這種狀況一直延續了6年,直到拿破崙一世搬進了盧浮宮。
拿破崙在這座建築的外圍修建了更多的房子,並增強了宮殿的兩翼,還在競技場院里修建了拱門,拱門上的第一批雕刻馬群是從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上取下來的。 拿破崙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裝飾盧浮宮,他把歐洲其他國家所能提供的最好的藝術品搬進了盧浮宮。拿破崙不斷地向外擴張,並稱雄於歐洲,於是幾千噸的藝術品從所有被征服的國家的殿堂、圖書館和天主教堂運到了巴黎。拿破崙將盧浮宮改名為拿破崙博物館,巨大的長廊也布滿了他掠奪來的藝術品。在盧浮宮里,拿破崙的光彩持續了12年,一直到滑鐵盧戰役的慘敗。 對拿破崙來說,每一幅天才的作品都必須屬於法國。這樣的觀點是德國人、義大利人、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所不能接受的。拿破崙失勢後,他們來到盧浮宮,約有5000件藝術品物歸原主。但由於法國人的外交手段及法國人的說服力,仍然有許多他掠奪的藝術品被留在了盧浮宮。 拿破崙三世是一位野心勃勃的皇帝,他是盧浮宮建造以來所遇到的投資最多的「建築人」,5年內的建築比所有的前輩在700年內修建的還要多。3個世紀以前想到的宏偉的設計圖留給了拿破崙三世來完成,當它竣工後,盧浮宮變成了皇家慶祝活動的場所,富麗堂皇是拿破崙三世修建任何東西的特點。這樣,直到拿破崙三世時,盧浮宮整個宏偉建築群才告以完成,前後將近600年。
盧浮宮的場館
各館簡介據統計,目前盧浮宮宮殿共收藏有40多萬件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珍品。法國人將這些藝術珍品根據其來源地和種類分別在六大展館中展出,即東方藝術館、古希臘及古羅馬藝術館、古埃及藝術館、珍寶館、繪畫館及雕塑館。其中繪畫館展品最多,佔地面積最大。盧浮宮區有198個展覽大廳,最大的大廳長205米。顯然,用一天兩天的時間根本無法欣賞全部的稀世珍品。因此,如果你要參觀盧浮宮,得先制訂一個計劃,逐個參觀六大展館,切忌倉促地走馬觀花。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細細品味;如果時間較緊的話,可選擇有代表性的藝術展品觀賞。
東方藝術館
東方藝術館建於1881年,共有24個展廳,3500件展品。這些展品主要來自西亞和北非地區,包括敘利亞、黎巴嫩、巴基斯坦、伊朗等國。這些展品出自十分久遠的年代,如公元前2500年的雕像、公元前2270年的石刻、公元前2000年燒制的泥像等。其中帶翅膀的牛身人面雄偉雕像(公元前8世紀)最為有名,曾在杜爾·沙魯金(現為伊拉克赫爾沙巴德)守衛過亞述國王薩爾貢二世的宮殿大門。這些巨大的牛身人面像來到法國經歷過一段曲折的歷史。1843年,法國人保羅-埃米爾·博塔發現了這些雕像,冒著各種危險將它們運到巴黎。其中兩個雕像於1847年陳列在盧浮宮內的世界上第一個亞述博物館中,第三個雕像在淺鹽湖的船舶失事中倖免於難,於1856年運到巴黎。第四個雕像則沉入湖底,是用石膏塑像替代的,第五個雕像是惟一的一頭頭部轉向參觀者的公牛。在「東方古文博物館」第四廳,有一件我們比較熟悉的文物:《漢謨拉比法典》,該法典出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巴比倫,共282條,以鍥形文字刻在一塊黑色玄武岩上。玄武岩高2.5米,中部為282條法令全文,上部的人物像是坐著的司法之神向站著的漢謨拉比國王親授法律,國王則右手致答謝,以示對神授的法律表示尊敬。
古埃及藝術館
古埃及藝術館建立於1826年,早於東方藝術館,共有23個展廳,收藏珍貴文物達350件。這些文物包括古代尼羅河西岸居民使用的服飾、裝飾物、玩具、樂器等。這里還有古埃及神廟的斷牆、基門、木乃伊和公元前2600年的人頭塑像等。 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館 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館建成的時間更早,大約在1800年向公眾展出,其藏品更多,大約有7000餘件。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館的藏品以法國王室的收藏品為基礎。拿破崙率領的法軍在義大利獲勝後,劫獲了許多義大利的古代藝術品,將之運回法國充實盧浮宮。後來,法國又從各方面不斷豐富裡面的收藏品。雕塑在該館內佔有主導的地位,雕塑品包括大理石、銅、象牙等。在古希臘和古羅馬藝術館中,有兩件備受世人贊美的最矚目的不朽作品,一是「薩姆特拉斯的勝利女神」,二是愛神「維納斯」。
「薩姆特拉斯的勝利女神」創作於公元前3世紀,高3.28米,站在一座石墩上,是座無頭無手的雕像,1863年從薩姆特拉斯島的神廟廢墟中發掘出來。該雕像盡管已失去了手和頭,但看得出她正迎風展翅,昂首挺胸,向世人宣告一場戰爭的勝利。根據研究,這是雕塑家為紀念希臘羅地島的一場勝利海戰而製作的。勝利女神迎風微微前傾身軀,健美的胸部披著薄薄的長袍,體魄健壯而又不失輕靈,富有質感。女神雖然失去了頭部和雙臂,但在人們的眼裡它仍是完整完美的。現在,勝利女神每天受到成千上萬人的瞻仰,成為已知雕像中表現熱情奔放與動態的最完美的作品。「維納斯」對於人們來說更加熟悉了。她身高2.02米,創作於公元2世紀。她是希臘的美神,不知傾倒了多少崇拜者,她的周圍每天擠滿了觀眾。她半裸著身軀,極為端莊、自然,被認為是表現女性美的最傑出的作品。
「維納斯」能收藏在盧浮宮是很偶然的。1820年,希臘愛琴海米洛島上的一位農民在挖土時發現了一尊美神。消息傳出,正好有一艘法國軍艦泊在米洛港,艦長得知消息後立即趕到現場,想買下,卻沒有現金。結果,「維納斯」被一位希臘商人買下,並准備運往君士坦丁堡。眼見寶物就要失去,法國人不甘心,立即驅艦前去阻攔。雙方發生了混戰,結果使珍品遭到損壞,雕像的雙臂被打碎。雙方爭執不下,後由米洛地方當局出面解決,由法國人用錢買下雕像,貢獻給法國國王。就這樣,「維納斯」被運到法國,在當時立即引起轟動。
繪畫館
盧浮宮繪畫館所收藏的繪畫之全、之珍貴是世界上各藝術館不能比擬的。繪畫館共有35個展廳,2200多件展品,其中三分之二是法國畫家的作品,三分之一來自外國畫家,14~19世紀的各種畫派的作品均有展出。比較傑出的作品有:富凱的《查理七世像》(15世紀)、達·芬奇的《岩間聖母》(16世紀)、拉斐爾的《美麗的園丁》(16世紀)、勒南的《農家》(17世紀)、里戈的《國王路易十四像》(18世紀)、路易·達維德的《拿破崙一世在巴黎聖母院加冕大典》(19世紀)、德拉克魯瓦的《肖邦像》(19世紀)、安格爾的《土耳其浴室》(19世紀)等。 有所有繪畫作品中,最為傑出、最受人矚目的自然是達·芬奇在1503年完成的不朽傑作《蒙娜麗莎》。《蒙娜麗莎》被置放在盧浮宮二樓中間的一個大廳中,外面用玻璃罩著,顯然是特別的保護。玻璃罩周圍射出的柔和的燈光,足以使觀眾看清畫面的各個細節。《蒙娜麗落》又稱《永恆的微笑》,被認為是西歐畫史上首幅側重心理描寫的作品。蒙娜麗莎端莊俊秀,臉上含著深沉、溫和的微笑。那微笑有時讓你覺得溫文爾雅,令人陶醉;有時彷彿內含哀愁,似顯凄楚;有時又略呈揶揄之狀,雖則美麗動人卻又有點不可接近……更妙的在於,在這幅名畫之前,不論你從哪個角度看,她那溫和的目光總是微笑地注視著你,生動異常,彷彿她就在你身邊。
雕像館
雕像館成立於1817年,共有展廳27個,展品1000多件,多為表現宗教題材的作品,部分為表現人體和動物的作品。在這里可以看到著色髹金的木刻《基督受難頭像》、《十字架上的耶酥》、《聖母與天使》、義大利的雕塑《聖母與孩童》、17世紀的《童年時期的路易十四》,18世紀的名人像《伏爾泰》,19世紀的群塑《舞蹈》等。 珍寶館 珍寶館原來是雕像館的一部分,後來由於珍藏品增多,1893年便獨立組成展館。最初,珍寶館的展品主要是大革命時從王室沒收而來的珍寶。後來,博物館組織人馬到處收購,加之有人捐贈,展品便大大豐富,現在有展品6000多件。其中有重達137克拉的大鑽石,有鑲滿寶石的王冠,還有鍍金的聖母像、歷代王朝王室的傢具、裝飾用具等。
建築結構
盧浮宮博物館聞名天下,不僅僅在於她的展品之豐富、之珍貴,更在於博物館本身便是一座傑出的藝術建築。 據統計,盧浮宮博物館包括庭院在內佔地19公頃,自東向西橫卧在塞納河的右岸,兩側的長度均為690米,整個建築壯麗雄偉。用來展示珍品的數百個寬敞的大廳富麗堂皇,大廳的四壁及頂部都有精美的壁畫及精細的浮雕,處處都是嘔心瀝血的藝術結晶,讓人嘆為觀止。參觀這座藝術殿堂也夠得上一次難以忘懷的美好享受。 在盧浮宮幾百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最初一直是比較分散的建築群,並沒有像今天這樣形成一個整體。這種情況到1981年後得到了改變,1981年9月,弗朗索瓦·密特朗在當選為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後舉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許諾:「讓盧浮宮恢復原來的用途」,這指的是讓財政部搬出「黎塞留側翼」。 「黎塞留側翼」建於1852~1857年間,長195米,寬80米,是盧浮宮的一個組成部分,自1871年以來一直由財政部占據。1989年7月當時的財政部長愛德華·巴拉迪爾在再三請求下方才離開這賞心悅目的地方。 「黎塞留側翼」的收回及開放,一下子使盧浮宮增加了2.15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3個庭院和165個新展廳,共展出藝術品1.2萬件,其中3000件是從存放室取出的,盧浮宮博物館的展品由此大大增加。
「金字塔」
密特朗總統對盧浮宮博物館做出的另一貢獻是邀請著名的美籍華裔建造師貝聿銘為博物館設計新的入口處。貝聿銘先生經過深思熟慮,提出建造一個「金字塔」的方案。這座「金字塔」為盧浮宮博物館,也為巴黎市增加了新的耀眼的光彩。有了這座「金字塔」,觀眾的參觀線路顯得更為合理。觀眾在這里可以直接去自己喜歡的展廳,而不必像過去那樣去一個展廳而要穿過其他幾個展廳,有時甚至要繞行七八百米。一個現代的博物館,後勤服務設施一般占總面積的一半。過去盧浮宮博物館只有20%的面積用於後勤。有了這座「金字塔」,博物館便有了足夠的服務空間,包括接待大廳、辦公室、貯藏室以及售票處、郵局、小賣部、更衣室、休息室等,盧浮宮博物館的服務功能因此而更
③ 盧浮宮整個的概況,還有它歷史背景
盧浮宮(英文:Louvre Museum,法文:Musée Louvre)
地理坐標:48°51'40''N,2°20'09''E(該地標指向盧浮宮前的金字塔)
[編輯本段]展館概述
又譯羅浮宮,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右岸),始建於1204年,歷經7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盧浮宮佔地面積(含草坪)約為45公頃,建築物佔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它的整體建築呈「U」形,分為新、老兩部分,老的建於路易十四時期,新的建於拿破崙時代。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同時,盧浮宮也是法國歷史上最悠久的王宮。
藏品中有被譽為世界三寶的《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勝利女神》石雕,更有大量希臘、羅馬、埃及及東方的古董,還有法國、義大利的遠古遺物。陳列面積5.5萬平方米,藏品2.5萬件。
盧浮宮始建於13世紀,是當時法國王室的城堡,被充當為國庫及檔案館。但於1546年建築師皮埃爾·萊斯柯在國王委託下對盧浮宮進行改建,從而使這個宮殿具有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後又經歷代王室多次授權擴建,又經過法國大革命的動盪,到拿破崙三世時盧浮宮的整體建設才算完成。
繼「賢王查理」建設了重要的圖書館而聲名遠播之後,16世紀的弗朗索瓦一世又開始大規模地收藏各種藝術品,到了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時期,盧浮宮的收藏已十分充實。至路易十四去世前夕,盧浮宮已經成為經常展出各種繪畫和雕塑作品的一個場所。
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從那時起,這里的收藏不斷增加,更不用說拿破崙向那些被征服的國家徵用的藝術貢品了。總之,如今博物館收藏目錄上記載的藝術品數量已達400,000件,分為許多的門類品種,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里亞、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有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迄今為止,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
[編輯本段]歷史概況
盧浮宮有著非常曲折、復雜的歷史,而這又是和巴黎以至法國的歷史錯綜地交織在一起的。人們到這里當然是為了親眼看到舉世聞名的藝術珍品,同時也是想看盧浮宮這座建築本身,因為它既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傑作,也是法國近千年來歷史的見證。這里曾經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後,還有許多著名藝術家在這里生活過。
盧浮宮始建於1190年,當時只是菲利普·奧古斯特二世皇宮的城堡。在十字軍東征時期,為了保衛北岸的巴黎地區,菲利普二世於1200年在這里修建了一座通向塞納河的城堡,主要用於存放王室的檔案和珍寶,同時也存放他的狗和戰俘,當時就稱為盧浮宮。查理五世時期,盧浮宮被作為皇宮,因而使它成為完全不同的一座建築物了。在以後的350年中,隨著王室貴族們越來越高的尋歡作樂的要求,他們不斷增建了華麗的樓塔和別致的房間。然而在其後的整整150年間,盧浮宮卻並無國王居住。 16世紀中葉,弗朗西斯一世繼承王位後,便把這座宮殿拆毀了。他下令由建築師皮爾萊斯科在原來城堡的基礎上重新建築一座宮殿。弗朗西斯還請當時著名的畫家為他畫肖像,他崇拜義大利派的畫家,購買了當時義大利最著名的畫家法埃洛的繪畫。包括《蒙娜麗莎》等珍品。 弗蘭西斯一世的兒子亨利二世即位後,把他父親毀掉的部分重新建造起來。亨利喜愛法國文藝復興時期建築藝術的裝飾,對義大利式的建築並不感興趣。他沿襲了父親的嗜好,但卻沒有他父親一樣的審美觀。
亨利四世在位期間,他花了13年的功夫建造了盧浮宮最壯觀的部分――大畫廊。這是一個長達300米的華麗的走廊,走廊非常長,亨利在這里栽滿了樹木,還養了鳥和狗,甚至在走廊中騎著馬追捕狐狸。 路易十四是法國歷史上著名的國王,他被稱為太陽王。他登基時只有5歲,在盧浮宮做了72年的國王――法國歷史上最長的時代。路易十四把盧浮宮建成了正方形的庭院,並在庭院外面修建了富麗堂皇的畫廊。他購買了歐洲各派的繪畫,包括卡什代、倫勃朗等人的作品。他一生迷戀藝術和建築,致使法國的金庫空虛。 路易十六在位期間,爆發了著名的1789年大革命,在盧浮宮「競技場」院子里建立了法國革命的第一個斷頭台。1792年5月27日,國民議會宣布,盧浮宮將屬於大眾,成為公共博物館。這種狀況一直延續了6年,直到拿破崙一世搬進了盧浮宮。
拿破崙在這座建築的外圍修建了更多的房子,並增強了宮殿的兩翼,還在競技場院里修建了拱門,拱門上的第一批雕刻馬群是從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上取下來的。 拿破崙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裝飾盧浮宮,他把歐洲其他國家所能提供的最好的藝術品搬進了盧浮宮。拿破崙不斷地向外擴張,並稱雄於歐洲,於是幾千噸的藝術品從所有被征服的國家的殿堂、圖書館和天主教堂運到了巴黎。拿破崙將盧浮宮改名為拿破崙博物館,巨大的長廊也布滿了他掠奪來的藝術品。在盧浮宮里,拿破崙的光彩持續了12年,一直到滑鐵盧戰役的慘敗。 對拿破崙來說,每一幅天才的作品都必須屬於法國。這樣的觀點是德國人、義大利人、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所不能接受的。拿破崙失勢後,他們來到盧浮宮,約有5000件藝術品物歸原主。但由於法國人的外交手段及法國人的說服力,仍然有許多他掠奪的藝術品被留在了盧浮宮。 拿破崙三世是一位野心勃勃的皇帝,他是盧浮宮建造以來所遇到的投資最多的「建築人」,5年內的建築比所有的前輩在700年內修建的還要多。3個世紀以前想到的宏偉的設計圖留給了拿破崙三世來完成,當它竣工後,盧浮宮變成了皇家慶祝活動的場所,富麗堂皇是拿破崙三世修建任何東西的特點。這樣,直到拿破崙三世時,盧浮宮整個宏偉建築群才告以完成,前後將近600年。
[編輯本段]展館簡介
據統計,目前盧浮宮宮殿共收藏有古羅馬藝術館40多萬件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珍品。法國人將這些藝術珍品根據其來源地和種類分別在六大展館中展出,即東方藝術館、古希臘及古羅馬藝術館、古埃及藝術館、珍寶館、繪畫館及雕塑館。其中繪畫館展品最多,佔地面積最大。盧浮宮區有198個展覽大廳,最大的大廳長205米。顯然,用一天兩天的時間根本無法欣賞全部的稀世珍品。因此,如果你要參觀盧浮宮,得先制訂一個計劃,逐個參觀六大展館,切忌倉促地走馬觀花。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細細品味;如果時間較緊的話,可選擇有代表性的藝術展品觀賞。
1.東方藝術館 :東方藝術館建於1881年,共有24個展廳,3500件展品。這些展品主要來自西亞和北非地區,包括敘利亞、黎巴嫩、巴基斯坦、伊朗等國。這些展品出自十分久遠的年代,如公元前2500年的雕像、公元前2270年的石刻、公元前2000年燒制的泥像等。其中帶翅膀的牛身人面雄偉雕像(公元前8世紀)最為有名,曾在杜爾·沙魯金(現為伊拉克赫爾沙巴德)守衛過亞述國王薩爾貢二世的宮殿大門。這些巨大的牛身人面像來到法國經歷過一段曲折的歷史。1843年,法國人保羅-埃米爾·博塔發現了這些雕像,冒著各種危險將它們運到巴黎。其中兩個雕像於1847年陳列在盧浮宮內的世界上第一個亞述博物館中,第三個雕像在淺鹽湖的船舶失事中倖免於難,於1856年運到巴黎。第四個雕像則沉入湖底,是用石膏塑像替代的,第五個雕像是惟一的一頭頭部轉向參觀者的公牛。在「東方古文博物館」第四廳,有一件我們比較熟悉的文物:《漢謨拉比法典》,該法典出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巴比倫,共282條,以鍥形文字刻在一塊黑色玄武岩上。玄武岩高2.5米,中部為282條法令全文,上部的人物像是坐著的司法之神向站著的漢謨拉比國王親授法律,國王則右手致答謝,以示對神授的法律表示尊敬。
2.古代古埃文物 :古埃及藝術館建立於1826年,早於東方藝術館,共有23個展廳,收藏珍貴文物達350件。這些文物包括古代尼羅河西岸居民使用的服飾、裝飾物、玩具、樂器等。這里還有古埃及神廟的斷牆、基門、木乃伊和公元前2600年的人頭塑像等。 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館 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館建成的時間更早,大約在1800年向公眾展出,其藏品更多,大約有7000餘件。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館的藏品以法國王室的收藏品為基礎。拿破崙率領的法軍在義大利獲勝後,劫獲了許多義大利的古代藝術品,將之運回法國充實盧浮宮。後來,法國又從各方面不斷豐富裡面的收藏品。雕塑在該館內佔有主導的地位,雕塑品包括大理石、銅、象牙等。在古希臘和古羅馬藝術館中,有兩件備受世人贊美的最矚目的不朽作品,一是「薩姆特拉斯的勝利女神」,二是愛神「維納斯」。
「薩姆特拉斯的勝利女神」創作於公元前3世紀,高3.28米,站在一座石墩上,是座圖為古埃及館無頭無手的雕像,1863年從薩姆特拉斯島的神廟廢墟中發掘出來。該雕像盡管已失去了手和頭,但看得出她正迎風展翅,昂首挺胸,向世人宣告一場戰爭的勝利。根據研究,這是雕塑家為紀念希臘羅地島的一場勝利海戰而製作的。勝利女神迎風微微前傾身軀,健美的胸部披著薄薄的長袍,體魄健壯而又不失輕靈,富有質感。女神雖然失去了頭部和雙臂,但在人們的眼裡它仍是完整完美的。現在,勝利女神每天受到成千上萬人的瞻仰,成為已知雕像中表現熱情奔放與動態的最完美的作品。「維納斯」對於人們來說更加熟悉了。她身高2.02米,創作於公元2世紀。她是希臘的美神,不知傾倒了多少崇拜者,她的周圍每天擠滿了觀眾。她半裸著身軀,極為端莊、自然,被認為是表現女性美的最傑出的作品。
「維納斯」能收藏在盧浮宮是很偶然的。1820年,希臘愛琴海米洛島上的一位農民在挖土時發現了一尊美神。消息傳出,正好有一艘法國軍艦泊在米洛港,艦長得知消息後立即趕到現場,想買下,卻沒有現金。結果,「維納斯」被一位希臘商人買下,並准備運往君士坦丁堡。眼見寶物就要失去,法國人不甘心,立即驅艦前去阻攔。雙方發生了混戰,結果使珍品遭到損壞,雕像的雙臂被打碎。雙方爭執不下,後由米洛地方當局出面解決,由法國人用錢買下雕像,貢獻給法國國王。就這樣,「維納斯」被運到法國,在當時立即引起轟動。
3.繪畫館 :盧浮宮繪畫館所收藏的繪畫館繪畫之全、之珍貴是世界上各藝術館不能比擬的。繪畫館共有35個展廳,2200多件展品,其中三分之二是法國畫家的作品,三分之一來自外國畫家,14~19世紀的各種畫派的作品均有展出。比較傑出的作品有:富凱的《查理七世像》(15世紀)、達·芬奇的《岩間聖母》(16世紀)、拉斐爾的《美麗的園丁》(16世紀)、勒南的《農家》(17世紀)、里戈的《國王路易十四像》(18世紀)、路易·達維德的《拿破崙一世在巴黎聖母院加冕大典》(19世紀)、德拉克魯瓦的《肖邦像》(19世紀)、安格爾的《土耳其浴室》(19世紀)等。 有所有繪畫作品中,最為傑出、最受人矚目的自然是達·芬奇在1503年完成的不朽傑作《蒙娜麗莎》。《蒙娜麗莎》被置放在盧浮宮二樓中間的一個大廳中,外面用玻璃罩著,顯然是特別的保護。玻璃罩周圍射出的柔和的燈光,足以使觀眾看清畫面的各個細節。《蒙娜麗莎》又稱《永恆的微笑》,被認為是西歐畫史上首幅側重心理描寫的作品。蒙娜麗莎端莊俊秀,臉上含著深沉、溫和的微笑。那微笑有時讓你覺得溫文爾雅,令人陶醉;有時彷彿內含哀愁,似顯凄楚;有時又略呈揶揄之狀,雖則美麗動人卻又有點不可接近……更妙的在於,在這幅名畫之前,不論你從哪個角度看,她那溫和的目光總是微笑地注視著你,生動異常,彷彿她就在你身邊。
4.雕塑館:雕像館成立於1817年,共有展廳雕塑館一景27個,展品1000多件,多為表現宗教題材的作品,部分為表現人體和動物的作品。在這里可以看到著色髹金的木刻《基督受難頭像》、《十字架上的耶穌》、《聖母與天使》、義大利的雕塑《聖母與孩童》、17世紀的《童年時期的路易十四》,18世紀的名人像《伏爾泰》,19世紀的群塑《舞蹈》等。 珍寶館 珍寶館原來是雕像館的一部分,後來由於珍藏品增多,1893年便獨立組成展館。最初,珍寶館的展品主要是大革命時從王室沒收而來的珍寶。後來,博物館組織人馬到處收購,加之有人捐贈,展品便大大豐富,現在有展品6000多件。其中有重達137克拉的大鑽石,有鑲滿寶石的王冠,還有鍍金的聖母像、歷代王朝王室的傢具、裝飾用具等。
此外還分有:5.工藝品 6.伊斯蘭藝術 7.書畫刻印藝術.8盧浮宮的歷史和中世紀的盧浮宮 9.非洲,亞洲,大洋洲及美洲藝術
[編輯本段]館藏歷史
盧浮宮始建於13世紀,是當時法國王室的城堡,被充當為國庫及檔案館。但於1546年建築師皮埃爾·萊斯柯在國王委託下對盧浮宮進行改建,從而使這個宮殿具有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後又經歷代王室多次授權擴建,又經過法國大革命的動盪,到拿破崙三世時盧浮宮的整體建設才算完成。
繼「賢王查理」建設了重要的圖書館而聲名遠播之後,16世紀的弗朗索瓦一世又開始大規模地收藏各種藝術品,到了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時期,盧浮宮的收藏已十分充實。至路易十四去世前夕,盧浮宮已經成為經常展出各種繪畫和雕塑作品的一個場所。
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從那時起,這里的收藏不斷增加,更不用說拿破崙向那些被征服的國家徵用的藝術貢品了。總之,如今博物館收藏目錄上記載的藝術品數量已達400,000件,分為許多的門類品種,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里亞、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有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迄今為止,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
巴黎盧浮宮與列寧格勒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並列,號稱世界三大博物館。今天,盧浮宮的收藏品多達40萬件,由古代埃及藝術、古代東方藝術、古代希臘和古代羅馬藝術、中世紀文藝復興雕塑藝術、現代雕塑藝術、工藝美術及繪畫藝術等7個部分組成。盧浮宮館藏雖豐,但慕名而來的觀眾卻難窺廬山真面目。因為它的6個展館僅在星期一、三兩天基本全部開放,其餘4天輪流開放,星期日只開一半。而且目前的展品僅佔全部館藏的1/3。如僅它的藏畫就有15000件,但平時用以出展的不過2000多幅,因此有幸目睹盧浮宮全部珍藏的人寥寥無幾。置身於40萬件藝術珍品的包圍之中,無論是誰都會面對藝術本身或隱含其中的歷史的情緒的沉積浮想聯翩——盧浮宮的魅力也正在於此。
盧浮宮的陳列分為七個部門:古東方文物伊斯蘭藝術、古埃及文物、古希臘古與古羅馬文物、工藝品、繪畫、雕刻以及負責籌劃短期和長期展覽的平面藝術部門,分布在黎希留館、緒利館和德農館三個館區從地下夾層到三層中。每個樓層細分為10個小區域,每個區域內展示廳都按參觀方向編號。到盧浮宮的時候因為時間比較緊,所以根據導游介紹只匆匆地做了走馬觀花般地瀏覽。盧浮宮的鎮館三寶——《米羅島的維納斯》、《薩摩屈拉克勝利女神》和《蒙娜麗莎》肖像,是精品中的精品。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德農館9二摟第六廳,無論站在哪個角度,畫中人一雙缺乏瞳孔的眼睛都會鎮定而含義深刻地與你對視。米羅的維納斯, 緒利館7一樓第12廳,失去的雙臂和永不可知的位置惹人遐想,使本來就矜持的美貌更加不可接近。勝利女神鵰像,在德農8,二樓,達魯樓梯的平台。約公元前190年,於愛琴海中的薩摩塔斯島中被挖掘出來。
[編輯本段]館藏特色
盧浮宮是一個具有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金碧輝煌的王宮。從16世紀起,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模的收藏各種藝術品,以後各代皇帝延續了這個傳統,充實了盧浮宮的收藏。如今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已達40萬件,其中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其中最重要的鎮宮三寶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維納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
迄今為止,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盧浮宮正門入口處有一個透明金字塔建築,它的設計者就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
盧浮宮這個舉世聞名的藝術宮殿始建於12世紀末,是當時法國王室的城堡,被充當為國庫及檔案館。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一個具有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金碧輝煌的王宮。從16世紀起,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模的收藏各種藝術品,以後各代皇帝延續了這個傳統,充實了盧浮宮的收藏。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如今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已達40萬件,其中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1981年,法國政府這座精美的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從此盧浮宮成了專業博物館。其藝術藏品種類之豐富,檔次之高堪稱世界一流。其中最重要的鎮宮三寶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維納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迄今為止,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盧浮宮正門入口處有一個透明金字塔建築,它的設計者就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
巴黎塞納河北岸的羅浮宮,莊重典雅。路易十四時代的昔日繁榮彷彿從未隨歲月流逝而消退,那一百多根文藝復興時代風格的立柱,驕傲地托起長長的走廊。自從1793年法國大革命後,這里從法國皇家收藏藝術珍寶的寶庫,改為向公民開放的美術博物館,從此來這里參觀的藝術愛好者和普通民眾絡繹不絕。
1832年的一天,有位青年來到羅浮宮。他多半時光就是流連於藝術大師的繪畫前。魯本斯畫面那激情洋溢的華美色調,委拉斯開茲筆下人物的高雅氣度,戈雅用粗獷奔放的筆觸塗抹出人體的美妙,都是他久久觀摩的對象。連著六年,這個青年成為羅浮宮的常客。連門衛都已熟悉他飄逸的身影。
二十五年後的1863年,有兩幅油畫《草地上的午餐》和《奧林匹亞》引發了法蘭西藝壇的廣泛爭議。畫面上女性的裸體同樣柔美,但竟然冷嘲似的流露出對傳統藝術的反叛氣息。那兩幅畫的作者,就是那個曾連續六年在羅浮宮觀摩大師名作的青年馬奈,如今他已成為敢於創新的畫家。又過了十多年,馬奈的那幅《奧林匹亞》,竟然也被作為珍藏品收入羅浮宮,公開陳列,供人欣賞。
羅浮宮就是這樣,哺育出不少世界藝壇名家。當然更多的普通遊客是把這里當做觀賞世界藝術精品的殿堂。它佔地面積三公頃,館藏藝術品四十萬余件,既包括從十六世紀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就開始搜集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雕塑等,也有拿破崙一世東征西伐時,從世界各地掠奪來的藝術珍品。如記載兩河流域文明的雕塑「漢穆拉比法典」、古希臘時代的雕塑「勝利女神尼卡」等等。繪畫中除了法國名家名畫,還有義大利、荷蘭、西班牙等國藝術大師的驚世名作,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拉斐爾的《花園中的聖母》、米開朗琪羅的《奴隸》等等。羅浮宮博物館分為古代埃及、古代希臘、羅馬、古代東方等六個部分。一些著名畫派、畫家的作品則設專門畫室陳列。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入侵法國巴黎前,羅浮宮許多名作分散藏於法國民間各地,希特勒法西斯曾多次想尋找奪走,最終卻一無所獲。
1981年,法國實行了「大羅浮宮」計劃,著名建築設計師貝聿銘設計了一個玻璃金字塔作為羅浮宮的總入口,它與古典式的宮殿形成特殊的對比。目前每年來這里的遊客達一百五十萬。歐洲著名的藝術博物館還有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日博物館。
[編輯本段]建築結構
盧浮宮博物館聞名天下,不僅僅在於她的展展館的一角,富麗堂皇品之豐富、之珍貴,更在於博物館本身便是一座傑出的藝術建築。 據統計,盧浮宮博物館包括庭院在內佔地19公頃,自東向西橫卧在塞納河的右岸,兩側的長度均為690米,整個建築壯麗雄偉。用來展示珍品的數百個寬敞的大廳富麗堂皇,大廳的四壁及頂部都有精美的壁畫及精細的浮雕,處處都是嘔心瀝血的藝術結晶,讓人嘆為觀止。參觀這座藝術殿堂也夠得上一次難以忘懷的美好享受。 在盧浮宮幾百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最初一直是比較分散的建築群,並沒有像今天這樣形成一個整體。
這種情況到1981年後得到了改變,1981年9月,弗朗索瓦·密特朗在當選為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後舉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許諾:「讓盧浮宮恢復原來的用途」,這指的是讓財政部搬出「黎塞留側翼」。 「黎塞留側翼」建於1852~1857年間,長195米,寬80米,是盧浮宮的一個組成部分,自1871年以來一直由財政部占據。1989年7月當時的財政部長愛德華·巴拉迪爾在再三請求下方才離開這賞心悅目的地方。 「黎塞留側翼」的收回及開放,一下子使盧浮宮增加了2.15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3個庭院和165個新展廳,共展出藝術品1.2萬件,其中3000件是從存放室取出的,盧浮宮博物館的展品由此大大增加。
盧浮宮金字塔
密特朗總統對盧浮宮博物館做出的另一貢獻是邀請著名的美籍華裔建造師貝聿銘為博物館設計新的入口處。貝聿銘先生經過深思熟慮,提出建造一個「金字塔」的方案。這座「金字塔」為盧浮宮博物館,也為巴黎市增加了新的耀眼的光彩。有了這座「金字塔」,觀眾的參觀線路顯得更為合理。觀眾在這里可以直接去自己喜歡的展廳,而不必像過去那樣去一個展廳而要穿過其他幾個展廳,有時甚至要繞行七八百米。一個現代的博物館,後勤服務設施一般占總面積的一半。過去盧浮宮博物館只有20%的面積用於後勤。有了這座「金字塔」,博物館便有了足夠的服務空間,包括接待大廳、辦公室、貯藏室以及售票處、郵局、小賣部、更衣室、休息室等,盧浮宮博物館的服務功能因此而更加齊全。
[編輯本段]鎮館之寶
1.維納斯:維納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愛與美神,也是象徵豐饒多產的女神。在古希臘神話中,稱為阿佛洛狄忒。阿佛洛狄忒是愛與美的女神。羅馬神話中稱維納斯。她掌管人類愛情、婚姻、生育以至一切動植物的生長繁殖。生於海中,以美麗著稱。傳說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誕生,在三位時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來到奧林匹斯山,眾神被其美麗容貌所吸引,紛紛向她求愛。宙斯在遭其拒絕後,遂把她嫁給了醜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卻愛上了戰神阿瑞斯,並生下小愛神厄洛斯。後曾幫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臘最美的女人海倫。引起希臘人遠征特洛伊的十年戰爭。
《斷臂維納斯》已經是世界家喻戶曉的青春美的女神鵰像。大理石雕,高204厘米。相傳是古希臘亞歷山德羅斯於公元前150年至前50年雕刻的。其雕像於1820年2月發現於愛琴海的希臘米洛斯島一座古墓遺址旁,是一尊手臂殘缺的大理石雕塑。為半裸全身像,面容俊美,身材勻稱,衣衫滑落至髖部,右臂殘缺,仍展示出女性特有的曲線美,顯得端莊而嫵媚。法國重金收買後陳列在盧浮宮特辟的專門展室中,以其絕世魅力震動了世界,從此,「斷臂維納斯」就著稱於世,成為愛與美的象徵。
勝利女神2.勝利女神:女神的形象表現出古典希臘女性的典型特徵:橢圓的臉,筆直的鼻樑,豐滿的前額,稍翹的嘴角,潤滑的下巴。神情端莊、嫻靜、凝重,體形修長,左腿微曲,顯露了曲線的起伏節奏。她豐滿而聖潔,柔媚而單純,優雅而高貴,充溢著青春與生命的意趣,這是靈與肉的完美統一,是愛與美的和諧圓融,是神與人的自然合一,構成了人體美的宇宙,是人類追求女性美的理想化標志。法國雕塑大師羅丹贊嘆說:「 這簡直是真的肌肉,撫摸她可以感到體溫的」 !
勝利女神的頭和手臂都已丟失,但仍被認為是古希臘雕塑的傑作,不論從哪個角度,觀賞者都能看到和感受到勝利女神展翅欲飛的雄姿。她上身略向前傾,那健壯豐腴、姿態優美的身軀,高高飛揚的雄健而碩大的羽翼,都充分體現出了勝利者的雄姿和歡乎凱旋的激情。海風似乎正從她的正面吹過來,薄薄的衣衫隱隱顯露出女神那豐滿而富有彈性的身軀,衣裙的質感和衣褶紋路的雕刻令人嘆為觀止。向後飄揚的衣角和展開的雙翅構成了極其流暢的線條,腿和雙翼的波浪線則構成一個鈍角三角形,加強了前進的態勢。
3.蒙娜麗莎:達·芬奇 油畫,77X53厘米。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是一幅享有盛譽的肖像畫傑作,它代表達芬奇的最高藝術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畫中人物坐姿優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盡致地發揮了畫家那奇特的煙霧狀「空氣透視」般的筆法。畫家力圖使人物的豐富內心感情和美麗的外形達到巧妙的結合,對於人像面容中眼角唇邊等表露感情的關鍵部位,也特別著重掌握精確與含蓄的辯證關系,達到神韻之境,從而使蒙娜麗莎的微笑具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千古奇韻,那如夢似的嫵媚微笑,被不少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
④ 法國盧浮宮的介紹
盧浮宮始建於13世紀,是當時法國王室的城堡,被充當為國庫及檔案館。但於1546年建築師皮埃爾·萊斯柯在國王委託下對盧浮宮進行改建,從而使這個宮殿具有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後又經歷代王室多次授權擴建,又經過法國大革命的動盪,到拿破崙三世時盧浮宮的整體建設才算完成。
⑤ 法國盧浮宮重新開放,在疫情期間損失大概多少
根據盧浮宮館長讓·盧克·馬丁內斯的說法,盧浮宮從3月13日因為這次疫情關閉以來,已經造成大概“4000多萬歐元的損失”。
⑥ 法國盧浮宮重新開放,疫情期間損失如何
法國盧浮宮重新開放,疫情期間損失如何?法國盧浮宮在疫情期間閉館三個半月損失達4000多萬歐元, 盧浮宮每年的遊客數百萬,這次由於疫情造成的損失可以說是非常大的,因為遊客中有75%都是外國人 ,這次重新開放,採取了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也控制了參觀人數 ,要求遊客必須佩戴口罩,參觀路線也做了調整,參觀方式也有很大變化。不過這次重新開放接待的遊客數量也只能達到往年的20%到30%,這個損失估計3年也補不回來。
不過雖然這次盧浮宮重新開放,但是訪客量最多也只能有去年夏季的兩、三成,由於目前國際旅行仍未恢復 ,國際遊客極少, 預計每天最多有4000到10000人到訪。估計今年的遊客只能達到去年夏天的兩成到三成,損失還是非常大的。
⑦ 法國盧浮宮是怎樣的
盧浮宮(PalaisLouvre)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的右岸。原為國王的一個舊離宮,1190~1204年間,法國國王菲力普二世為加強防衛而建造,並存放王室檔案和珍寶。1546年法蘭西斯一世命建築家P.蘭斯科(PierreLescot,1510~1570)將原先的哥特式「口」字形建築改建為文藝復興府邸建築的形式,平面是一個帶角的樓的封閉式四合院,53.4米見方。1606年建成「大畫廊」,將盧浮宮與西側的丟勒里宮相連接,南北長267米,東西寬165米,橫分為三個院落。中央院落長113米,寬89米。左右兩個稍窄一點,各在中央有一個橢圓形的大會議廳。縱橫兩條軸線都比較明確。1663年,法國建築師L.勒沃(LouisIeVau)設計了盧浮宮的方案,國王的權臣讓-巴蒂斯特·科爾貝(JeanBaptisteColbert)將此方案提交給義大利建築師徵求意見被否決了,其中有著名的巴洛克建築師貝爾尼尼。1665年,法國宮廷邀請貝爾尼尼來巴黎設計了巴洛克式的盧浮宮,但是由於民族心理的原因而遭到法國人的抵制。因為「修建盧浮宮的整個事業幾乎都是具有民族意義的大事」。最後由科爾貝組成了一個委員會,讓L.勒沃與C.勒布蘭(Charles,IeBrun)、C.佩羅(ClaudePerrault)合作改建著名的東柱廊,東柱廊總長183米,高29米,立體面採用橫三段與縱三段的手法,但兩端及中央採用凱旋門式結構。建築具有紀念性的效果。薩莫森指出,盧浮宮在古典柱式控制較長正立面方面,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傑作,不僅不單調,而且充滿才智、優雅和審美的邏輯。他補充說,盧浮宮的雕飾爽勁、精緻,是法國特有的裝飾,而且它具有超乎尋常的生命力。在明媚的春日清晨,它看上去彷彿就是你一生中所曾見到的最新奇、最清新的事物。1793年,盧浮宮改為國立美術博物館。1982年,建築師貝聿銘又建造了一座大的及三座小的玻璃金字塔形的現代建築,作為入口處,使它更加光彩奪目。
⑧ 法國盧浮宮改造歷史有哪些
盧浮宮(PalaisLouvre)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的右岸。原為國王的一個舊離宮,1190~1204年間,法國國王菲力普二世為加強防衛而建造,並存放王室檔案和珍寶。1546年法蘭西斯一世命建築家P.蘭斯科(PierreLescot,1510~1570)將原先的哥特式「口」字形建築改建為文藝復興府邸建築的形式,平面是一個帶角的樓的封閉式四合院,53.4米見方。1606年建成「大畫廊」,將盧浮宮與西側的丟勒里宮相連接,南北長267米,東西寬165米,橫分為三個院落。中央院落長113米,寬89米。左右兩個稍窄一點,各在中央有一個橢圓形的大會議廳。縱橫兩條軸線都比較明確。1663年,法國建築師L.勒沃(LouisIeVau)設計了盧浮宮的方案,國王的權臣讓-巴蒂斯特•科爾貝(JeanBaptisteColbert)將此方案提交給義大利建築師徵求意見被否決了,其中有著名的巴洛克建築師貝爾尼尼。1665年,法國宮廷邀請貝爾尼尼來巴黎設計了巴洛克式的盧浮宮,但是由於民族心理的原因而遭到法國人的抵制。因為「修建盧浮宮的整個事業幾乎都是具有民族意義的大事」。最後由科爾貝組成了一個委員會,讓L.勒沃與C.勒布蘭(Charles,IeBrun)、C.佩羅(ClaudePerrault)合作改建著名的東柱廊,東柱廊總長183米,高29米,立體面採用橫三段與縱三段的手法,但兩端及中央採用凱旋門式結構。建築具有紀念性的效果。1793年,盧浮宮改為國立美術博物館。1982年,建築師貝聿銘又建造了一座大的及三座小的玻璃金字塔形的現代建築,作為入口處,使它更加光彩奪目。
⑨ 盧浮宮是什麼時間對外開放的
這個舉世聞名的藝術宮殿始建於12世紀末,當時是用作防禦目的,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一個金碧輝煌的王宮。從16世紀起,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模的收藏各種藝術品,以後各代皇帝延續了這個傳統,充實了盧浮宮的收藏。如今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已達40萬件,其中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1981年,法國政府這座精美的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從此盧浮宮成了專業博物館。值得一提的是盧浮宮正門入口處有一個透明金字塔建築,它的設計者就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
盧浮宮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其藝術藏品種類之豐富,檔次之高堪稱世界一流。其中最重要的鎮宮三寶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維納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其他著名作品還有:《黛安娜出浴圖》、《丑角演員》、《拿破崙一世加冕禮》、《自由之神引導人民》、《編花帶的姑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