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跟法國的關系怎麼突然變好了
春晚之所以特別介紹了下是因為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而當年中法建交在新中國的外交史中絕對是一座里程碑,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對新中國施行全面封鎖,然而1964年戴高樂總統沖破種種阻力,以無比果敢的氣魄決定與新中國建交,這在當時轟動了全世界,由此法國是第一個與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所以中國也倍加珍惜這段情誼。雖說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但是中法兩國的關系一直以來總體還是不錯的,雖然偶爾也會有些小摩擦。所以也不存在突然變好了。
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⑵ 雨果為什麼身在法國卻要幫助我們斥責英法聯軍
雨果為什麼身在法國卻要幫助我們斥責英法聯軍?對於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我們中國的讀者並不陌生。大家都知道他是法國的世界級大文豪,他的《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大作是很多人的啟蒙讀物。
而對於中國學生來說,很多人第一次認識到雨果其實是在語文課本上。他的《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我們的小學課文,這封痛斥了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野蠻行為的信件,讓無數人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種跨越國界、跨越民族主義的大義。
● 雨果《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手稿
談到雨果為何要寫這樣一封信,就不得不講到這個一輩子從未來過中國的文豪對東方文化的夢縈魂繞。
事實上雨果不僅是一個文學家,他更是一個中國藝術品的狂熱收藏愛好者。有驚人繪畫造詣的他,甚至曾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過一系列「水墨畫」。
作為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雨果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而他所看到與經歷的一切,也影響著他的藝術創作,孕育著他獨特的思想精神。
● 維克多·雨果
年輕時雨果是一名「保皇主義」的擁護者,20歲時他就因出版了歌頌波旁王朝復辟的《頌詩集》而獲得路易十八的賞賜。當時法國王室及貴族對中國藝術品有著極大的痴迷,這無疑對雨果的藝術喜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一直到後來,王室的腐敗與失敗舉措等等狀況讓他漸漸失望,他的政治立場轉為共和主義和自由思想,藝術上的這種審美傾向卻並未改變。
不管是身為貴族議員,享受極高的身份地位待遇時;還是因反對當權者而被迫在外流亡時,他都從未停止對東方藝術的嚮往、搜集與創作嘗試。
● 19世紀法國畫家布歇作品 滿滿中國風
早在1829年,27歲的他還集中在詩歌創作階段,就寫下了一冊《東方詩集》(Les Orientales)。而晚年他的作品《祖父樂》(L'Art d'être grand-père)中有一首寫自己的孫女十分懂事,利用祖父喜歡自己的心態主動承認錯誤,保護下一個不小心打碎了花瓶的女僕的故事的小詩。
這首名為《跌碎的花瓶》的小詩中,一句「老天吶!整個中國在地上跌得粉碎!」將雨果對中國花瓶的珍視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他還在詩中寫到:「我真喜歡,碼頭是我買花瓶的地方……」
● 中國青花磁碟 雨果藏品
在晚年遷居根西島期間,除了不間斷的文學創作,他最大的樂趣就是去古董店選購來自中國的藝術品。這些來自神秘東方的美徹底俘虜了這位世界級的大文豪,他是如此地喜歡它們,以至於每次買下一個新玩意都要記在自己的日記本中。
雨果的記事本中還有另一件關於中國的趣事,是關於他的中文名的。其實他的作品在1903年首次被譯入中國時,Hugo被舒曼殊譯為「囂俄」。一直到很後來才找到最適合的「雨果」這個譯名。
但據他本人的記載,他當時特意層層委託了好友的女兒查詢自己音譯的中文名,最終寄回到他手中並被細心剪下貼在記事本中的名字為「夷克裰詡拗」。今天看來這位大文豪的行為可以說相當可愛了。
如果有機會去到巴黎他的故居,你會發現……一屋子的中國玩意!
● 雨果在巴黎的故居
盡管布置看起來有點「中二」,但其實也是很有意思的「獨家陳列設計」。終日欣賞把玩著這些中國藝術品的雨果,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與喜愛。
這也就無怪乎他聽聞英法聯軍在圓明園大肆破壞的事情之後,絲毫不以為是國家的榮譽,反而寫信痛罵指揮官等一眾軍士的野蠻行徑了。
雨果不僅喜歡中國藝術品,他還用中國墨畫「中國人」。根據聽來的描述,他創作過一幅《熱情洋溢的中國人》,這個微笑的小眼神,飄逸的長辮子也是沒誰了。
● 雨果 《熱情洋溢的中國人》
今年八月初開始在上海舉辦了關於雨果的大展,展出了一系列他的手稿及畫作。雨果的繪畫水平是驚人的,同時代的梵高見過他的畫作,也是十分欣賞。
他會用水墨畫一種十分抽象的景緻,之後再潑下清咖啡來完成畫作。出來的作品富有個性,完全是他個人情感的一種抒發與表達。在這點上,雨果的「水墨畫」是與中國的「文人畫」高度一致的存在。
● 雨果「水墨畫」
法國重要的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羅瓦曾說,如果雨果下定決心改行當畫畫,必定也會成為一名世界級的畫家。
而雨果本人對待自己的繪畫作品十分低調,只會拿給親近的人欣賞,這也導致了他在繪畫方面的造詣一直不為人所知。
● 雨果作品
1885年,83歲的雨果因肺炎不治去世,法國舉國悲痛哀悼。他的靈車經過凱旋門時,來送別的密密麻麻人群擠滿了整個廣場。我想他之所以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來源於藝術洗滌之後良善的本性必然是重要原因之一。
雨果的偉大不僅在於他是一個大文學家,他更是一個在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的藝術家、政治家。
⑶ 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法國為什麼出兵幫忙,還搞得國內一團糟
美國獨立戰爭發生在1775年–1783年。這場戰爭是英屬北美殖民地反抗宗主國英國的獨立戰爭,在戰場上除了交戰雙方外,還有一群人,他們來自歐洲,有荷蘭、西班牙、法國等國,不過其中法國出力最多。
很多人有疑問了,法國和美國八竿子打不著,就算要幫忙,稍微支持下就可以了,不過法國可不是這樣,可是直接出兵近10萬人幫著美國和英國打仗。
不過他沒想到,雖然他幫著美國打贏了這場戰爭,但對他並沒有什麼好處。在法國大革命中,他還是被處死了。
⑷ 執意向中國轉讓尖端技術,不顧美日極力阻攔,這是哪個國家呀
每一個國家都是在持續的發展趨勢著,尤其是期待國家的軍事力量提高。而有一些國家壓根沒有產品研發的工作能力,因此只有藉助轉讓技術獲得全新的技術性。當然現如今世界各地中間轉讓技術的事兒司空見慣。而中國已將艦艇轉讓技術給馬拉維。每一個國家都是有自身的薄弱點,中國都不除外。航空公司行業一直是中國軍隊最欠缺的階段,尤其是直升飛機。
航空運輸武器的進步而現如今中國的「直—20」直升飛機已在東部戰區取得成功首飛並交貨部隊。這多架比英國的黑鷹更加優異。而這多架的研製與一個國家息息相關。此國不管不顧美日阻止,優秀技術性整套出讓給中國!奉獻比烏克蘭還大。
我們發展起來後,自然不會忘了和我們合作愉快的兄弟,中法兩國一直在經濟、技術、文化領域頻繁交流,特別是一帶一路兄弟共進退的思想,讓中法兩國都獲益匪淺。
當歐洲經濟不景氣之時,我們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身份,與法國的雙邊貿易連年增幅,也幫助法國在歐盟經濟體佔有了重要席位。同時吸引了許多法資企業來到中國。
中法建交50周年活動,法國外交部長法比尤斯在演講的最後高聲說道:「中法友誼萬歲」!我們會與法國兄弟,繼續在今後的歷史長河中攜手共進,共創繁榮!
⑸ 為什麼法國戴高樂當初會違背西方對中國的制裁,幫中國發展現代化軍事技術
戴高樂的時代,是不想跟在霉鍋後面,想獨立一點
⑹ 為什麼法國要幫助我國建立核電站
據《都市快報》10月21日,英國宣布興建自1995年來的第一座核電站——"欣克利角C"核電站。這座核電站將由中國和法國合資建設,建成後,也將由中法企業聯合持股運營。這引發了英國國內輿論的一片爭議:像核電站這種如此重要的國家能源基礎設施,交給中國人投資、建設和運營,這合適嗎?
21日,最終協議公布,中法企業將聯合投資160億英鎊興建"欣克利角C"核電站。法國電力將持有該項目45%-50%的股權,法國國有控股的核能公司阿海琺將持有10%的股權,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將持股30%-40%,其他參與方將持股約15%。這是中國第一次在西方國家參與核電站開發建設項目。先前,中國幫助過巴基斯坦建設核電站。中國核電企業曾集中競標中東地區核電站,最終未能成功。"嚴格意義上講,中國的核電出口還沒有實現零的突破。"曾任國務院核電領導小組辦公室副總工程師的湯紫德就在幾天前還這么說。所以,這次突破對中國核電技術的出口至關重要。專家稱,如果中國能滿足英國嚴格的管理標准,會使中國企業信譽大增。英國《金融時報》說,中國最終希望能利用好英國這個櫥窗,在海外推銷核技術。
⑺ 在西方國家中,為什麼法國對中國相對好些
戴高樂將軍於1959年1月再主愛麗舍宮後,推行戴高樂主義,與美國相抗衡。20世紀60年代,中法的角色類似:一個是在全球范圍向美國霸權挑戰的不馴服的盟國;一個是不聽從指揮棒直至公開脫離蘇聯軌道的「大家庭成員」。 這正是促成中法建交的基本因素。可以說獨立自主是中法之間基本共同點,也是中法建交最重要的政治基礎。
轉自網路,主要就是有共同的利益。
此外,還想說一點你們不曾了解的:從文明特點上說,法國人可以稱得上是歐洲的中國人,兩國都是世界著名的烹飪飲食大國,都是喜歡吃的民族。
而日本人、德國人、韓國人、英國人等等等等都不像中國人和法國人這樣對「吃」有無比深刻的研究。
⑻ 法國核武器靠中國幫助
不靠中國幫助。
1956年11月30日,法國國防部和CEA開始准備核試驗。1958年4月,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最後一任首相Felix Gaillard正式下令開始製造第一個核試驗裝置。
1960年2月13日,法國在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沙漠中的Reggane核試驗場成功進行了首次核試驗,爆炸當量6-7萬噸,試驗代號「藍色跳鼠」(Gerboise Bleue)。跳鼠是一種沙漠嚙齒動物,而藍色是法國國旗的第一個顏色,法國第二次和第三次炸彈分別被命名為「白色跳鼠」和「紅色跳鼠」。為了確保核試驗成功,法國人使用了過量的鈈,因此法國的首次核試驗是核國家首次核試驗中當量最大的。由於大氣層核試驗的嚴重核污染問題,在進行4次核試驗後,法國於1961年11月在阿爾及利亞Hoggar核試驗場開始進行地下核試驗,到1966年2月關閉前共進行了13次地下核試
法國的氫彈在五個核大國中是最晚試驗成功的。戴高樂一直沒有對氫彈的研究給予比較高的優先順序。直到1964年中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法國才意識到不能讓中國搶在前面進入氫彈俱樂部。然而,法國人顯然低估了中國進步的速度,仍然忙於裂變武器的研製。中國於1965年底在理論上突破了兩級熱核武器的技術關鍵,1966年底通過熱試驗驗證了理論方案的正確。而此時法國仍然在錯誤的技術路線上摸索著氫彈的訣竅。直到1967年4月,法國核武器設計專家Michel Carayol想出了初級X射線能量輸送用於次級熱核裝料壓縮這一關鍵概念,但當時CEA的高層無法確認這是否是正確的設計思路。1967年6月中國公開宣布氫彈爆炸成功,戴高樂受到很大的刺激,下令加速研究。恰好在這個時候,英國人來幫忙了。同年9月19日,法國駐英國大使館武官回到巴黎傳遞他從英國核武器研究機構(AWRE)的副所長William Cook處得到的信息,確認了Carayol的方案才是正確的途徑。兩天後,法國人決定次年夏天進行一個幾百萬噸當量的熱核裝置試驗。英國人主動幫助法國的動機不是很清楚。一種說法是換取法國對英國加入歐共體的支持,不過1967年11月法國還是否決了英國的申請。另一種說法是英國希望增強法國的核力量,以提高西方對抗蘇聯的資本(此時的美國仍拒絕與法國分享核秘密)。
驗。
⑼ 法國老牌俱樂部助力中國青訓,只因為那份赤誠之心
就是因為這家老牌足球俱樂部,背後的中資企業,懷揣著赤誠之心,希望為祖國作出貢獻,他們才出手幫助我們的,非常讓人感動。
這家老牌俱樂部正是被我們中國的企業收購了,用來繼續幫助我們祖國的足球事業,讓人感動。2016年,中國企業奧瑞金包裝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公司下屬控股公司奧瑞泰體育有限公司收購法國歐塞爾俱樂部59.95%股權,並完成相關股份轉讓及股東登記手續。這也意味著,創建於1905年的法國歐塞爾足球俱樂部,這家歐洲百年老店被中資力量收購。可以說,這一方面是體現了中國企業穩定開發拓展海外市場,另一方面也是中國企業希望能夠用這樣的行動來反哺中國足球。
⑽ 法國怎麼老是幫助中國
新型冠狀病毒在海外爆發以來,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短缺,不少國家紛紛求助中國。希望中國可以提供援助。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就是善良的人民,看到世界上其他國家正在艱難地抗擊疫情,中國不會袖手旁邊坐視不管。於是,中國一方面無私分享著抗疫經驗,另一方面也開始了搬家式援助。這是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海外國家范圍最廣的一次。有些國家之前對中國並不友好,出現疫情之後,不得不低下頭來求助中國。中國始終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還是無私地提供了援助。不計前嫌,以德報怨。世界各國紛紛點贊中國。這才是一個有擔當的大國應該有的樣子。
然而有些國家,在接受了中國的援助之後,非但不感謝中國,卻開始抹黑中國,詆毀中國。讓無數中國人寒心。疫情是一面鏡子,照出了社會百態,也照出了人性的醜陋。
疫情在歐洲爆發以來,極短的時間,歐洲各國紛紛淪陷。雖然各國紛紛制定了特別嚴厲的防控措施和政策,但是病毒依舊長驅直入,使整個歐洲籠罩在恐懼的陰影之下。法國累計確診病例四萬多例,疫情形勢非常嚴峻。在病毒面前,法國人民顯得蒼白無力。法國政府緊急求助中國,希望中國能夠提供援助,法國目前的抗疫工作急需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各種醫療物資。中方沒有任何猶豫,第一時間支援法國,而且就我們的抗疫經驗,與法國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毫無保留地分享給了法國。
然而在法國接受中國援助的抗疫物資後,非但沒有感謝中國,法國媒體卻做出了讓無數中國人寒心憤怒的舉動。法國媒體公開聲明,大言不慚,無端地指責中國,抹黑中國,想把病毒甩鍋中國。法國媒體的做法,讓人覺得震驚、寒心、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