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歐洲最美小鎮在哪
科爾馬 Colmar 辛特拉 Sintra 布萊德 Bled 科托爾 Kotor 歐登塞 Odense 在充滿童話般的歐洲,有著這樣一些猶如童話夢境般的小鎮,他們有著非常優美夢幻的環境,被選做是動漫影視的顯示場景,在這里的生活彷彿童話的公主一般。不少人慕名前往哦~
科爾馬 Colmar
科爾馬是法國東北部的一個久負盛名的小鎮。漫步在這座小鎮,會有一種行走在宮崎駿動畫中的錯覺。那是因為這里確實是宮崎駿著名的作品《哈爾的移動城堡》的取景地,電影里色彩鮮艷的木屋、熱鬧的城鎮廣場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原型。
辛特拉 Sintra
辛特拉是葡萄牙大西洋沿岸的一座小鎮,距離首都里斯本郊區非常近。這座依山傍海的小鎮有著太多精美的古跡,很難想像佩納宮、辛特拉宮、摩爾人城堡這些葡萄牙國寶級的建築都集中在這樣一個小鎮中。
布萊德 Bled
斯洛維尼亞在歐洲的旅行版圖中是一個沒什麼存在感的目的地。但是這里的布萊德小鎮確是歐洲最美的小鎮之一。這里位於斯洛維尼亞北部與奧地利交界處的朱利安阿爾卑斯山山區,是歐洲一個非常熱門的度假勝地。
布萊德擁有著名的冰蝕湖布萊德湖,這是布萊德最具吸引力景點。標志性的布萊德城堡聳立在湖心的山岩上,俯瞰湖面,構成了一幅童話般的景象。來到布萊德旅行,可以嘗試在這里生活幾天,如果能夠融入這里的生活,當地人悠然的生活態度一定會讓你印象深刻。
科托爾 Kotor
如果說斯洛維尼亞旅行是冷門,那麼黑山對中國遊客來說應該算是保持著神秘感的旅行目的地了。這個國家最精華的旅行地是南部的科托爾灣,其中科托爾老城是隱藏在黑山的一處絕美小鎮。這座小鎮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很多遺跡至今保存完好。
科托爾老城依山傍水,這里的景色絕不亞於挪威峽灣,整個亞得里亞海的海灣處處是美景。其中海灣中的湖心雙島是科托爾最著名的景點。
歐登塞 Odense
位於丹麥菲英島的小城歐登塞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童話小鎮,因為這里是丹麥童話家安徒生的故鄉。來到歐登塞旅行,會彷彿進入到安徒生的童話世界,每年也確實會有大量安徒生的崇拜者前來朝聖。
歐登塞也是一座古老的城鎮,這座城市有超過一千年的歷史,作為一個古城,城裡到處可見傳統丹麥風格的低矮木製建築。城內有美麗的花園和植物園,城鎮的遠郊也有雄偉的城堡,景色迷人。
B. 歐洲小鎮在哪兒
歐洲小鎮在漳州市長泰縣馬洋溪生態旅遊區。歐洲小鎮每戶住宅采超大單棟面寬設計,單棟面寬約17-18米,使主要居室(廳、卧)皆能戶戶朝南,盡享陽光。歐洲小鎮一層層高3.6米,超大客廳挑高6.8米,寬敞氣派。
歐洲小鎮二層層高3.2米,尊貴主卧室方正溫馨,獨立更衣室,室外觀景露台,客卧套房一應俱全。歐洲小鎮更有坡度屋頂,閣樓面積寬敞實用,並加設前後平開天窗。
荷蘭羊角村——美麗的童話世界。
有著「荷蘭威尼斯」美譽的羊角村從未修過公路,是一個絕美的童話世界小鎮。
羊角村坐落在荷蘭上艾瑟爾省威登自然保護區內,距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120公里,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稱,也被譽為「歐洲最美村莊」。
歐洲最美村莊,美在意境上。村裡沒有汽車,沒有公路,道路就是曲折運河,交通工具全憑一葉扁舟,舟楫泊在水邊,就像汽車停在門前一樣。乘punter(典型的羊角村平底船)出行,是當地老輩人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
哈爾施塔特鎮——來自天堂的明信片
曾有人說:一個人若愛你,就帶他去哈爾施塔特;一個人若恨你,也帶他去哈爾施塔特,他會因此愛上你。歷史上,哈爾施塔特這一地區因鹽而致富,因此這里又被稱為「世界最古老的鹽都」。
哈爾施塔特是奧地利最古老的小鎮,也被譽為「來自天堂的明信片」,小鎮人口還不到800人,它坐落於奧地利上奧地利州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的一個村莊,位於哈爾施塔特湖畔,海拔高度有511米。
在這里,你可以沿著風景最好的湖濱路漫步,感受這個童話小鎮的魔力,也可以到中心廣場點一杯咖啡消磨時光,在半山腰,還藏著一個隱蔽的天主教堂,是當地最重要的宗教聖地。
法國埃茲小鎮——傳說中的「鷹巢村」
位於摩納哥和尼斯之間,因在岩壁上建房方式很像老鷹築巢,有「鷹巢村」之稱建於公元前550年的埃茲小鎮,更被譽為法國藍色海岸最古老美麗的一座山城之一。
C. 法國哪些小鎮很古典,靜謐,浪漫
普羅旺斯 藍色海岸 巴黎塞納河畔 還有就是寧靜的鄉村
普羅旺斯早就出名了 ,浪漫普羅旺斯,醉人薰衣草花海
普羅旺斯位於法國南部,從誕生之日起,就謹慎地保守著她的秘密,直到英國人彼得·梅爾的到來,普羅旺斯許久以來獨特生活風格的面紗才漸漸揭開。在梅爾的筆下「普羅旺斯」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地域名稱,更代表了一種簡單無憂、輕松慵懶的生活方式,一種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的閑適意境。如果旅行是為了擺脫生活的桎梏,普羅旺斯會讓你忘掉一切。
整個普羅旺斯地區因極富變化而擁有不同尋常的魅力--天氣陰晴不定,暖風和煦,冷風狂野,地勢跌宕起伏,平原廣闊,峰嶺險峻,寂寞的峽谷,蒼涼的古堡,蜿蜒的山脈和活潑的都會,全都在這片法國的大地上演繹萬種風情。7~8月間的熏衣草迎風綻放,濃艷的色彩裝飾翠綠的山谷,微微辛辣的香味混合著被曬焦的青草芬芳,交織成法國南部最令人難忘的氣息。
這個地區的活動之多,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從年初2月的蒙頓檸檬節到7~8月的亞維農藝術節。歐洪吉的歌劇節到8月普羅旺斯山區的熏衣草節,四時呼應著山城無拘無束的歲月。這股自由的色彩蠱惑著藝術家創作的靈感,包括塞尚、梵谷、莫奈、畢加索、夏卡爾等人均在普羅旺斯展開藝術生命的新階段,蔚藍海岸的享樂主義風氣,也吸引了美國作家費茲傑羅、英國作家D.H勞倫斯、法國作家赫胥黎、尼采等人前來朝聖,當然,還囊括了《山居歲月》,將普羅旺斯推向巔峰的彼得·梅爾。普羅旺斯浪漫的色彩,沒完沒了的藝術也吸引著我們聞風而來。
普羅旺斯最令人心曠神怡的是,它的空氣中總是充滿了薰衣草、百里香、松樹等的香氣。這種獨特的自然香氣是在其他地方所無法輕易體驗到的。其中又以薰衣草最為得天獨厚且受到喜愛。由於充足燦爛的陽光最適宜薰衣草的成長,再加上當地居民對薰衣草香氣以及療效的鍾愛,因此,在普羅旺斯不僅可以看到遍地薰衣草紫色花海翻騰的迷人畫面,而且在住家也常見掛著各式各樣薰衣草香包、香袋,商店也擺滿由薰衣草製成的各種製品,像薰衣草香精油、香水、香皂、蠟燭等,在葯房與市集中販賣著分袋包裝好的薰衣草花草茶。讓人禁不住想多了解普羅旺斯迷人的香氣--薰衣草的種種。
在普羅旺斯,薰衣草花田一年四季都有著截然不同的景觀。冬天,在收成切割後,只剩下短而整齊的枯莖,覆蓋著白雪。春天一到,綠葉冒出。6月紫暈,漸漸地隨著夏天的艷陽愈愈熱,薰衣草花也很快地轉變成迷人的深紫色。緊接著是忙碌的採收工作開始了,掌握時間很重要,因此,花農們必須夜以繼日地采割花朵,並蒸餾萃取液。直到9月底,所有的花田都已採收完成。薰衣草花田才得以喘口氣,吸收大自然的精華,為明年夏天的再一次盛開紫色花朵而做准備。
永遠的普羅旺斯
整個普羅旺斯地區因極富變化而擁有不同尋常的魅力--天氣陰晴不定,暖風和煦,冷風狂野,地勢跌宕起伏,平原廣闊,峰嶺險峻,寂寞的峽谷,蒼涼的古堡,蜿蜒的山脈和活潑的都會--全都在這片法國的大地上演繹萬種風情。7-8月間的薰衣草迎風綻放,濃艷的色彩裝飾翠綠的山谷,微微辛辣的香味混合著被曬焦的青草芬芳,交織成法國南部最令人難忘的氣息。在美食方面,普羅旺斯最大的優勢在於農產品豐富,新鮮的蔬菜水果、橄欖油、大蒜、海鮮、香料組合成食客的天堂。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16831.html?wtp=tt
,藍色海岸 巴黎塞納河本身是非常好的地方 不過人熙熙攘攘的太多 浪漫的氣氛就沒了 如果真的有機會 趕個人少的時候去 那真的是非常好 當然 沒人的時候非常非常少
至於鄉村小鎮 很多都是沒有名字的 但是那種寧靜的感覺 如果能和心愛的人一起散步 絕對的 必須的 蓋了
D. 法國普羅萬小鎮在法國哪個省
你好
普羅萬(Provins )是法國中北部塞納·馬恩省的一個建於中世紀的古鎮,不要與那個大名鼎鼎的普羅旺斯混為一談,雖然都在法國,但這個普羅萬可是以中世紀的節日而著稱的
E. 法國有哪些著名的小鎮
南部的普羅旺斯山區,波爾多周圍,阿爾薩斯的小鎮,諾曼底沿岸,西北角……
http://www.les-plus-beaux-villages-de-france.org/
這個是官方的一個網站,裡面差不多有100個法國最漂亮的小鎮介紹。但是只有法語和英語的。
F. 法國小鎮普羅旺斯
普羅旺斯
從誕生之日起,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Provence)就謹慎地保守著她的秘密,直到英國人彼得·梅爾的到來。在梅爾的筆下,」普羅旺斯」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地域名稱,更代表了一種簡單無憂、輕松慵懶的生活方式;一種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邊雲卷雲舒的閑適意境。如今,每年有數百萬人湧入南法的普羅旺斯與蔚藍海岸,親臨畫冊上難以描摹的景緻及小說中不可置信的悠閑。如果旅行是為了擺脫生活的桎梏,普羅旺斯會讓你忘掉一切。
普羅旺斯一年中最好的時光是夏天。天空藍得通透明澈,空氣像新鮮的冰鎮檸檬水沁入肺里,心底最深處如有清泉流過,直想歌嘯。漫山遍野的薰衣草讓人狂喜不已,自行車上、牛頭上、少女的裙邊插滿深紫淺藍的花束,整個山谷彌漫著熟透了的濃濃草香。田裡一籠籠四散開來的薰衣草和挺拔的向日葵排成整齊的行列一直伸向遠方,田邊斜著一棵蘋果樹,不遠處幾棟黃牆藍木窗的小磚房子。陽光撒在薰衣草花束上,是一種泛藍紫的金色光彩。
自由的色彩蠱惑藝術家創作的靈感,塞尚、梵高、莫奈、畢加索、夏卡爾等大畫家,都被普羅旺斯注入藝術的新錄感;美國作家費茲傑羅、英國作家D.H勞倫斯、法國作家赫胥黎、德國詩人尼采等也曾前來朝聖。朝聖者中,包括以《山居歲月》將普羅旺斯推向顛峰的彼得·梅爾。
法國普羅旺斯尋找典雅愛情
法國的普羅旺斯,12世紀時,以它的騎士愛情而聞名。一提起法國,我們立刻會說「ROMANTIC」!其實,這個詞的詞源「ROMANCE」一開始便和騎士傳奇聯系在一起。對一個高貴女人忠心耿耿的愛情是騎士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終結點。在這個愛情變得像速食麵一樣的簡單快速的時代,在這個變心比變臉還快的時代,有緣攜手婚姻的情侶,去普羅旺斯進行自己的蜜月之旅,追隨一下典雅的騎士愛情,也許愛情從此就真的地老天荒了。
除了浪漫的愛情傳奇,普羅旺斯地區的風景是更具吸引力的。這里既有充滿激情的都市馬塞、尼斯,也有溫文爾雅的大學城艾克斯、阿維尼翁,還有那些逃過世紀變遷的中世紀小村落。荒蕪的峽谷、整齊的田野、原始的山脈…所有這些都被包圍在不到150平方英里的普羅旺斯之中。你很難找到什麼地方能象普羅旺斯一樣,將過去與現在如此完美的融合。在奧郎日,你可以坐在羅馬時代的圓形露天劇場看戲;在阿爾,你可以坐在Place Forum的咖啡廳里消磨一個下午,那令人沉醉的景緻,與一個世紀前梵谷所畫的幾乎沒有差別。
普羅旺斯三大浪漫所在
一、薰衣草之鄉
隨著一部《熏衣草》的熱播,很多浪漫少女都迷上了那種花語為「等待愛情」的紫色小花,甚至有很多「花痴」千里迢迢地趕到熏衣草的故鄉——普羅旺斯一覓芳蹤。
普羅旺斯著名薰衣草觀賞地分別為魯伯隆山區、施米亞那山區。
1.魯伯隆山區(Luberon)塞南克修道院的花田是該區最著名的熏衣草觀賞地,也是《山居歲月》一書的故事背景,號稱全法國最美麗的山谷之一。山上有一座12世紀的修道院,塞南克修道院前方有一大片的薰衣草花田,是由院里的修道士栽種的,有不同顏色的薰衣草。
2.施米雅那山區(Simiane-la-Rotonde)施米雅那是一個極具特色的山城,山頂矗立著一座建於12至13世紀的城堡羅通德,環繞著一大片的熏衣草花田。站在施米雅那城鎮里,隨處可見到紫色花田,無邊無際地蔓延。
二、馬賽和伊福島
馬賽的著名,多少歸功於《馬賽曲》。它處在地中海北岸,是法國第二大城市。這里沒有巴黎的繁華,卻有地中海沿岸最迷人的景色:水天一色的藍,和人之間毫無間隔,站在海岸,卻彷彿立在水中央。市內賈爾德聖母院、聖讓堡壘、博物館等,都是值得一游的地方。
而一部《基督山恩仇記》,卻把遊人的目光從馬賽的古老繁華中拉到了海中略顯孤獨的伊福島,因為那裡就是基督山伯爵被關押的地方。從馬賽港坐船20分鍾就到了伊福島。一邊手拿小說,一邊沿著書中描寫的道路探尋,別有一番情趣。
三、戛納
提起戛納聯想到的是電影節。那麼多世界級的明星都會齊集在此,想必一定是個不錯的所在。從馬賽到戛納,坐車只需1小時。除了著名的戛納電影節,當地為了吸引遊人,還有很多其它節日。因此無論你什麼時候去,都能碰到好日子,不必因為沒有遇到眾星雲集的盛況而失望。
如果你看過《山居歲月》 (A year in Provence) 一書,你會嚮往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區。即使你不曾看過英國作家彼得梅樂對普羅旺斯的描述,你也應該在去法國南部旅遊之前,看一看他寫的書。 10年前,彼得梅樂把他在普羅旺斯的生活體驗,寫成了《山居歲月》,不但登上英、美的暢銷書榜,也使普羅旺斯成為熱門旅遊地。後來,《山居歲月》在英國獲頒"年度最佳旅遊書籍",被譯成多國文字,並被拍成電視劇集和改編成廣播劇。普羅旺斯從此大名遠播。
其實,彼得梅樂已經離開普羅旺斯,回美國居住了,但看過這本書的人,至今仍絡繹不絕,前來尋找夫婦倆的故居,書中所提到的餐館、小鎮等。
《山居歲月》的故事,大部分描述普羅旺斯小鎮小魯伯隆 (Petit Luberon) 山谷村落的人情和生活。因此,該區域的卡維隆 (Cavaillon) 旅遊局趁勢促銷當地旅遊業,開辦"彼得梅樂的普羅旺斯旅行團",帶遊客去游覽書中記載的城鄉,嘗試作者贊賞的美食......
卡維隆小鎮守著魯伯隆的山谷,是進入山谷村鎮的門戶。這里盛產的香瓜最著名,每年夏天,你可以來參與香瓜節,和當地人一起慶祝。鎮上著名的糕餅店歐哲 (Chez Auzet) 曾出現在彼得梅樂的書里,現在是生意興隆的小店。
書里提到的"奔牛村車站咖啡店"(Cafe-Restaurant de la Gare),現在也成為旅客必游之地。彼得梅樂喜歡的酥皮山羊乳酪沙律、燴牛肉配蘑菇釀蕃茄、乳酪拼盤、牛油烤蘋果、法國葡萄酒等等,書迷非嘗不可。
山谷里的各個小村鎮,是彼得梅樂喜愛的寧靜小鎮。如有時間一一探索,進入其中,好比進入《山居歲月》的世界......
觀賞薰衣草2大景點
薰衣草 (Lavender) 是普羅旺斯的名花,由花朵提煉的香油,可以製成香精油、香水、花草茶等名產。 每年7月至8月,夏季期間,普羅旺斯的薰衣草綻放在陽光下,一大片一大片的紫色花田,點綴法國南部山谷,濃艷、芳馥,熏得遊人醉。
未開花的薰衣草,像青青稻苗,到了夏季開花期,則從頂端開始綻放紫色花穗。此外,它還有白色和黃色花朵。普羅旺斯2大著名薰衣草觀賞地分別為魯伯隆山區及施米亞那山區。
1 魯伯隆山區 (Luberon)
塞南克修道院的花田,這里是《山居歲月》一書的故事背景,號稱全法國最美麗的山谷之一。
山上有一座12世紀興建的修道院,塞南克修道院 (Senanque Abbey) 前方有一大片的薰衣草花田,是由院里的修道士栽種的,有不同顏色的薰衣草。修道院的紀念品店,售賣各種薰衣草產品、書籍、明信片等等。
旅客服務中心
Apt Tourist Office
地址:Place Bouquerie 4,Av. Philippe de Girard 84400Apt
電話:33-4-90-74-03-18
薰衣草旅行團
①Lavander 1100
導游帶領的行程,參觀花田及購買產品。
電話:33-4-90-75-01-42
②Chateau de Bois Lavender Farm
步行參觀花田,提煉香精油的過程和紀念品店。
電話:33-4-90-76-91-23
2 施米雅那山區 (Simiane-la-Rotonde)
施米雅那是一個極具特色的山城,山頂矗立著一座建於12至13世紀的城堡羅通德 (Rotonde),環繞著一大片的熏衣草花田。站在施米雅那城鎮里,隨處可見到紫色花田,無邊無際地蔓延。
G. 法國「辣椒小鎮」在哪裡
人口數量不到3000的小鎮埃斯普萊特在地圖上是個很不起眼的小點,但說到埃斯普萊特椒,那絕對是法國家喻戶曉的明星。生為法國人,又有誰敢說自己沒吃過埃斯普萊特椒呢?
如今,不光是巴黎的米其林主廚用它來增加味覺體驗,當地椒農也用它開發出了辣椒紅茶、辣椒果露、辣椒啤酒、辣椒巧克力等令人意想不到的產品。埃斯普萊特椒釋可放出一絲復雜而奇特的辣味,令人回味無窮。就算是相鄰的兩家作坊,只要配方略有不同,相同菜品或產品口味就會產生差異。所以,若能在小鎮嘗遍所有特產和餐廳,就是一次千百種不同風味的辣味體驗。埃斯普萊特由此成為法國最出名的「辣椒小鎮」。
H. 中國共產黨萌芽之地一法國小鎮
應該是蒙塔日市。
蒙塔日市屬於法國中央大區的盧瓦雷省,其省會為奧爾良市。1912年11月16日,李石曾在此提出了幫助中國學生來蒙塔日勤工儉學的計劃,其宗旨是「勤以作工,儉以求學」,以使中國青年,特別是貧困學生也能出國學習科學技術與技能。他的計劃得到了蒙市政府官員們的支持。1913年以後,第一批中國青年到達這里,由此開始,1919至1925年間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蓬勃開展。
I. 南京江北法國小鎮位於哪裡
在南京的江北新區,就是浦口、大廠一帶,具體位置待定。中法產業交流合作框架協議在北京簽署。
J. 法國科瑪小鎮在塞納河邊嗎
不在
科瑪(Colmar)位於法國東北部與德國接壤的地方,是法國著名小鎮,德法的交相統治豐富了科瑪市容風格,不同的傳統文化在此融合,創造出迥異於德國和法國的亞爾薩斯傳統。
科瑪被譽為小威尼斯,小河蜿蜒,柳蔭深處保存完好的半木造房子,家家庭院花木扶疏,處處充滿小橋流水人家的悠閑氣氛。以美麗的半木造屋建築獲得「街道藝術學會獎」的殊榮。在16世紀時期,曾是阿爾薩斯的葡萄酒貿易中心,市內的運河當時的作用便是運載葡萄酒。小鎮處於運河交錯的地區,也是許多花匠聚集的地方,小鎮稱得上是水上花城。
自由女神像的創作者巴特勒迪就是科瑪鎮人,他是當地人的一大驕傲,為此,政府還專門設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博物館。小鎮的人口不多,大約65000。
建於1609年的人頭屋,基於17世紀中產階級的住宅形式加以文藝復興風的裝飾而設計,它由105個賣藝人物的臉譜面具所裝飾的人頭屋,其立面的多角窗戶高達兩層樓,窗戶頂部就是陽台,在屋頂的青銅雕像,則出自自由女神像設計者巴特勒迪(Bartholdi)之手。人頭屋所在的人頭街(Rue des Têtes)是14世紀就存在的古街道,以前這棟房屋也是葡萄酒的交易中心。
科瑪主要以葡萄栽培、葡萄酒釀造及相關產業為經濟的主要支柱,因此又被稱作是葡萄產業驅動的世界旅遊小鎮。
在一戰至二戰期間,法國為防止德國進攻而修建的著名的馬其諾防線就在這一帶,即法國的東北部的色當——梅茨——斯特拉斯堡——科瑪一線。
馬奇諾防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位於法國東方所設的防禦工事。此工程耗時11年,造價50億法郎,全長約390公里,土方工程量達1200萬立方米,耗混凝土約150萬立方米,耗鋼鐵量達15萬噸。在二戰期間,馬奇諾防線其實遠沒有完工。同時沒想到馬奇諾防線表面看起來堅固無比實際上沒有多大的作用。
馬奇諾防線共構築各種用途的永備工事約5800個,密度達到每公里正面15個。最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的頂蓋和牆壁厚度達3.5米,裝甲塔堡的裝甲厚度達300毫米,均能抗兩發420毫米臼炮炮彈的直接命中。防線內的防坦克障礙物主要有防坦克壕、崖壁、斷崖及金屬和混凝土樁砦,並用地雷場加強。不僅表面堅如磐石,就連地下都固若金湯,就好比一個小型的地下城市。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忌憚馬奇諾防線的威力,轉而從比利時與法國的交界處尋找突破口,繞過馬奇諾防線。因此馬奇諾防線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夠長,所以面對入侵,馬奇諾防線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二戰結束後,法國先後幾次重整過馬奇諾防線以應不時之需。20世紀70年代以後,馬奇諾防線的軍事意義已喪失殆盡。法國政府通過拍賣的方式將馬奇諾防線還之於民。一些工事成了旅遊的景點,另一些變成了蘑菇養殖的農場,而其中的大多數則靜靜地埋伏在法德邊境,目睹著歷史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