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德國和法國有哪些文化差異

德國和法國有哪些文化差異

發布時間:2022-04-20 07:38:36

A. 法國人是日耳曼人後裔,為什麼它的語言和英德差異如此之大

這是因為法國人雖然有日耳曼人的血統,但是同時也有其他種族的血統,比如羅馬人,還有凱爾特人的血統,所以也導致了法國的語言文化和英國德國有著很大的差異。這主要是由於時間的發展使得法國獨立創造出了自己的文明。所以也使得法國文化和其他國家的文化有著很大的區別。現在大家提起法國主要是覺得法國人浪漫,瀟灑。

其實歐洲各個國家都比較緊密,但是語言文化都有著很大的差別。甚至有的國家出現過好幾種語言,這主要是由於歷史的原因,使得一些國家曾經被多個國家佔領過。

B. 德國,法國,俄羅斯的特色文化

德國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在這個國家的氣候經常變化,大多的時間里都在刮西風,雖然說德國經濟高度發達,但是德國也有很多很有名的旅遊景點,他的特色文化也很豐富,那麼德國到底有怎樣的特色文化呢?就請跟隨筆者的介紹來簡單看一下吧!
首先是漢堡,漢堡是德國很有名的城市,因為這里有著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美麗景色,在漢堡,音樂劇是很有名的,假如說遊客來漢堡旅遊的話,那麼就可以親身感受一下音樂劇所具有的魅力,相信你一定會被音樂所獨有的那種魅力感染的!漢堡還有一個很美麗的稱呼,叫做「綠城」那麼從名字不難看出來,肯定是與綠色這一主題有關了,尤其是市區的阿爾斯特湖,特別的美麗,遊客們可以感受到風景如畫的美景,還能租賃一隻小船,飄盪在湖水中,親身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麗,何樂而不為呢?漢堡的景色深切的體現了德國的特色文化,所以說,來到德國,漢堡是必須去的旅遊景點呀,你一定會流連忘返的!
再一個比較有名的就要數德國的首都,柏林了,柏林的特色文化也是數一數二的,因為這是德國最大的一個城市,當然也是一個最具魅力的城市,柏林可以讓遊客們一整天都會過的充實,忙碌,在白天的時候,你可以去探索一下博物館,親身感受一下博物館所帶給你的那份獨有的驚奇和神秘,從而更加的了解德國歷史文化,不光只有博物館呢,還有全新的建築,感受一下突飛猛進的現代化文化,還有宮殿,感受一下皇者貴族所過過的生活,但對大多數遊客們來說,德國最有魅力的還要數他的夜景了,白天也許你疲憊了一天,但是到了晚上你可以安靜的坐在大劇院欣賞一下歌劇,或者去一個舒適的酒吧暢飲一番,這種日子真是美妙極了呢!所以說,柏林真的是一個適合旅行的地方,景色美,交通發達,你是不是心動了呢?還在等什麼呢,趕緊來吧! 法國是一個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的國度,中世紀以來,一直是在歐洲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悠久的歷史為法國留下了非常多的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的文化古跡,比如說巴黎聖母院、凱旋門等等好多。法國的文化底蘊非常的濃厚,藝術的歷史氛圍自古流傳到了今天,可以說法國就是因為游覽這么悠久的歷史,這么多令人神往的風景,這么多古樸典雅的建築還有法國人從小受到的藝術的熏陶,才讓這個美麗的國度充滿了浪漫的色彩。

C. 曾經同為法蘭克王國的法德意,為什麼語言差別如此之大

這是因為德國,法國,義大利所說的語言都屬於拉丁人的語言,但是在當時已經形成了很大的不同,所以久而久之再加上各個人種的交流,使得三個國家之間的語言文化都變得非常的不同,雖然都曾經屬於法蘭克王國,但是由於歷史的久遠,使得這種記憶變得越來越模糊。當然這三個國家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明以及文化。

而義大利則是以羅馬人為主,所以也使得義大利能夠單獨的形成一個文明以及文化。所以雖然在歷史上,法蘭克王國包括了德國,法國,義大利,但是在剛開始形成的時候已經出現了很大的不同,並且法蘭克王國並沒有完全消除這樣的不同,所以導致最終發展出來了不同的文化背景。

D. 德國傳統文化影響。為什麼比法國傳統文化要大一些

您好,在歐洲大陸的板塊上面,法國和德國兩國的文化模式可以說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德國文化是呈現出了地域上面的多樣性,也就是說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法國的文化則具有統一性,跟德國文化截然不同。

德國文化模式:德國被灌喂詩人和思想家的王國在德國的歷史上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文化名人。德國非常看重自己的文化傳統,特別是在各個領域上取得的一些成就。你在歐洲的其他國家早已建立了統一的民族國家的時候,而德國卻依然是一種分裂的狀態。今晚國家上面他們是分類的,但是在文化上面咋光人早已完成了統一,他們建立起的一套完整的文化體系。可以說德國文化是百花勝放。
不管是德國文化和法國文化,我覺得他們都有各自的長處。但是我個人更加喜歡德國文化,德國人,他們十分注重規矩以及進率。他們的思維嚴密謹慎,循規蹈矩。
望採納。

E. 法國哲學和德國哲學有什麼風格差異

整個十九世紀,德國的哲學與文化處於一種狂飆突進的狀態。在許多法國人看來,德國人開拓的哲學其實還是主體哲學,還是從「主體自我」出發的,他們的貢獻主要在於他們奠定了先驗自我的研究框架。而法國哲學仍然在延續著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的傳統,即現象學的「法國化」帶來的對於法國傳統哲學討論的影響。

F. 德國法具有哪些不同於法國法的特徵

一、德國法和法國法二者因法的產生、發展所處的具體社會歷史條件不同,民族的個性及文化差異從而使兩國法也具有很大的差異;德國法具有封建性,從而打上保守的烙印,法國法總體上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具有時代進步性。德國法在私法領域中所取得成就,使法國遜色。近代法國法有革命性、開創性和歷史進步性,德國法有透徹的學理性、高度的法律技術和嚴密的邏輯。
二、德國和法國作為大陸法系具有代表性的兩個大國,習慣上人們總是通過其民法典來比較二者:
1德國始終全面堅持成文法法典化的立法方向,即使在行政法方面也不例外;
2在部門法方面,除了對《法國民法典》重大發展外,德國還有經濟法,並且使之迅速成為一個富有生氣的獨立的法律部門。
3德國在堅持區分普通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的前提下,把行政訴訟限制在純行政的范圍內,而將依傳統的公、私法標准以區分的法律糾紛劃歸為其他專門法院處理4為了保障憲法的實施,德國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憲法訴訟制度,從而形成了當今世界首屈一指的體系龐大組織嚴密的司法體制。
三、德國法的獨創性: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堅持立法的成文化法典化方向。
其二,在堅持傳統的公私法二元化的基礎上,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擴充法律的調整范圍,創立新型的法律部門。
其三,別具一格的司法體制,把各種沖突有效的控制在法律秩序范圍之內,實現了國家的長期穩定、和平發展。

G. 在法國,遵守的禮儀,會不會和德國的有些雷同最大的差別在哪

與英國人和德國人相比,法國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現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愛好社交,善於交際。對於法國人來說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內容,沒有社交活 動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詼諧幽默天性浪漫。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大都爽朗熱情。善於雄辯高談闊論,好開玩笑,討厭不愛講話的人,對愁眉苦臉者難以接受。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法國人不僅愛冒險,而且喜歡浪漫的經歷。 第三,渴求自由,紀律較差。在世界上法國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自由、 平等、博愛」不僅被法國憲法定為本國的國家箴言,而且在國徽上明文寫出。 他們雖然講究法制,但是一般紀律較差,,不大喜歡集體行動與法國人打交道,約會必須事先約定,並且准時赴約,但是也要對他們可能的姍姍來遲事先有所准備。 第四,自尊心強,偏愛「國貨」。法國的時裝、美食和藝術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響之下,法國人擁有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們看來,世間的一切都是法國最棒。與法國人交談時,如能講幾句法語,一定會使對方熱情有加。 第五,騎士風度,尊重婦女。在人際交往中法國人所採取的禮節主要有握手禮、擁抱禮和吻面禮。 (2)服飾禮儀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耳中即與時尚、流行含意相同。 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 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 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發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時,都十分強調要使之與自己著裝相協調,相一致。 (3)餐飲禮儀 作為舉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法國人十分講究飲食。在西餐之中,法國菜可以說是最講究的。 法國人愛吃麵食,麵包的種類很多;他們大都愛吃乳酪;在肉食方面,他們愛吃牛肉、豬肉、雞肉、魚子醬、鵝肝,不吃肥肉、寵物、肝臟之外的動物內臟、無鱗魚和帶刺骨的魚。 法國人特別善飲,他們幾乎餐餐必喝,而且講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種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餚;除酒水之外,法國人平時還愛喝生水和咖啡。 法國人用餐時,兩手允許放在餐桌上,但卻不許將兩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時,他們習慣於將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4)習俗禁忌 法國的國花是鳶尾花。對於菊花、牡丹、玫瑰、杜鵑、水仙、金盞花和紙花,一般不宜隨意送給法國人。 法國的國鳥是公雞,他們認為它是勇敢、頑強的直接化身。 法國的國石是珍珠。 法國人大多喜愛藍色、白色與紅色,他們所忌諱的色彩主要是黃色與墨綠色。 法國人所忌諱的數字是「13」與「星期五」。 在人際交往之中,法國人對禮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別的講究。宜選具有藝術品味和紀念意義的物品,不宜以刀、劍、剪、餐具或是帶有明顯的廣告標志的物品。男士向一般關系的女士贈送香水,也是不合適的。在接受禮品時若不當著送禮者的面打開其包裝,則是一種無禮的表現. 德國儀態禮儀 德國人對工作一絲不苟,在社交場合也舉止莊重,講究風度。德國婦女的特點是素,這不光是體現在穿著打扮上,也體現在言談舉止上。與德國人相處時,幾乎見不到他們皺眉頭等漫不經心的動作,因為他們把這些動作視為對客人的不尊重,是缺乏友情和教養的表現。 相見禮儀 德國人比較注重禮節形式。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行握手禮。與熟人朋友和親人相見時,一般行擁抱禮。在與客人打交道時,總樂於對方稱呼他們的頭銜,但他們並不喜歡聽恭維話。對剛相識者不宜直呼其名。 商務禮儀 德國人對工作嚴肅認真,思考總是深刻敏銳。德國人的時間觀念很強。因此,一旦約定時間,遲到或過早抵達都被視為不懂禮貌。他們在談判是態度明朗,談生意時一般使用商業名片。德國不但貨物品質好,服務質量也屬上乘。 旅遊禮儀 德國人有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不隨便停車,更不會闖紅燈,在列車上,大多有禁煙或可抽煙的標志。每年5-10月是旅遊的旺季,首都柏林,現政治中心波恩,歷史文化和經濟名城漢堡、萊比錫等以其優美的風光迎送五洲四海的賓月。

H. 在政治、經濟、文化、旅遊4個方面比較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的差異

1英國:

政體為議會制的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聖公會的「最高領袖」,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軍官、各屬地的總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國聖公會的高級神職人員等,並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法律,宣戰媾和等權力,但實權在內閣。議會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機構,由國王、上院和下院組成。上院(貴族院)包括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新封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大主教及主教組成。

2法國:

典型的半總統制半議會制的民主共和制的國家,國家政權帶有鮮明的階級性。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任期5年(之前是7年,於2000年6月根據全民公決結果改為5年),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總統有權任免總理和批准總理提名的部長;主持內閣會議、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有權解散議會;可不經議會將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決;在非常時期,總統擁有「根據形勢需要採取必要措施」的全權:在總統不能履行職務或空缺時,由參議院議長代行總統職權。議會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組成,擁有制定法律,監督政府,通過預算,批准宣戰等權力。

3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於1949年5月23日生效。基本法確定了德國五項基本制度:共和制、民主制、聯邦制、法制國家和社會福利制度。1956年、1968年曾作過較大修改。1990年8月兩德「統一條約」對《基本法》某些條款又作了適應性修訂,10月3日起適用於全德國。

德國國會大廈[10]《基本法》規定,德國是聯邦制國家,外交、國防、貨幣、海關、航空、郵電屬聯邦管轄。國家政體為議會共和制。聯邦總統為國家元首。議會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聯邦議院行使立法權,監督法律的執行,選舉聯邦總理,參與選舉聯邦總統和監督聯邦政府的工作等。聯邦議院選舉通常每四年舉行一次,在選舉中獲勝的政黨或政黨聯盟將擁有組閣權。德國實行兩票制選舉制度。

4美國:

美國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憲政立憲共和國,有世界上最早並仍在運作的成文憲法,並經立法機構批准產生。在某些州,司法系統官員也通過多數制選舉產生。1776年7月4日制定了憲法性文件《聯邦條例》。1787年5月制定了憲法草案,1789年3月第一屆國會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為獨立、統一國家的成文憲法。1865年和1870年通過的關於廢除奴隸制度和承認黑人公民權利的第13條和15條修正案;1951年通過的規定總統如不能行使職權由副總統升任總統的第25條修正案。憲法的主要內容是建立聯邦制的國家,各州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包括立法權;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門鼎立,並相互制約。憲法規定,行政權屬於總統,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職權集中於總統一人,總統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總統不對國會負責。總統的行政命令與法律有同等效力。


1英國:

英國作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實體、經濟強國以及金融中心,並連續第二年成為世界最大的海外投資國。私有企業是英國經濟的主體,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在過去的三十年間,政府大量減少了國有資產,並減緩了社會福利計劃的發展。十八世紀時英國本地產小麥開始不敵北美廉價小麥,放棄大量種植小麥,大量從美洲進口糧產,逐漸轉以乳畜業為主,較為集中,高度機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勞動人口能夠滿足大約60%的食品需要。

2法國:

法國是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之一,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法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第三產業在法國經濟中所佔比重逐年上升。其中電信、信息、旅遊服務和交通運輸部門業務量增幅較大,服務業從業人員約占總勞動力的70%。由於發債問題,法國發行了43億歐元的10年期國債。盡管融資規模達到了預期上限,但收益率情況卻並不樂觀。平均的中標收益率為2.98%,超過了3月1日同類發行中的2.91%。認購倍數為2.56倍。在法國國債發行結果公布後,該國基準的10年期國債價格走低。10年期法國國債收益率周四早盤升至3%上方,5年和30年期法國國債的收益率也不同程度走高。

3德國:

德國是個靠科技興國的國家,德國是世界第四經濟大國。是全球第四大工業國。根據2011年人類發展指數,德國的生活水平排名世界第9位。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汽車品牌賓士、寶馬、大眾都位於德國,德國依靠世界最先進的汽車品牌和技術成為歐洲最強者。在醫療領域和技術創新上名列世界前列。德國是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國和第三大商品進口國,幾十年來,德國在對外貿易方面處於世界的絕對領先地位,被譽為「出口冠軍」。

4美國:

經濟體系兼有資本主義和混合經濟的特徵。在這個體系內,企業和私營機構做主要的微觀經濟決策,政府在國內經濟生活中的角色較為次要;然而,各級政府的總和卻佔GDP的36%;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的社會福利網相對較小,政府對商業的管制也低於其他發達國家。


1英國:

英國實行5-16歲義務教育制度。1998/1999財政年度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9%。公立學校學生免交學費。私立學校師資條件與教學設備都較好,但收費高,學生多為富家子弟。英國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國家,擁有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水平,是近現代高等教育體制的發源地。英國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也擁有一大批世界上最頂尖的高等學府,為英國和世界培養出許多傑出科學家和政治家等。絕大多數的英國人都信奉基督教,盡管當前去教堂做禮拜的信徒人數並不多,每周大約只有110萬人。穆斯林是英國國內最大的非基督教團體【超過150萬人】,此外,佛教、印度教、錫克教和猶太教也擁有大量的信徒,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長。

2法國:

17世紀開始,法國的古典文學迎來了自己的輝煌時期,相繼出現了莫里哀、司湯達、巴爾扎克、大仲馬、維克多·雨果、福樓拜、小仲馬、左拉、居伊·德·莫泊桑、羅曼·羅蘭等文學巨匠。他們的許多作品成為世界文學的瑰寶。其中的《巴黎聖母院》、《紅與黑》、《高老頭》、《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和《約翰·克利斯朵夫》等,已被翻譯成世界文學作品,在世界廣為流傳。偵探小說方面有莫里斯·勒布朗的俠盜亞森羅平,和喬治·西姆農的梅格雷探長。

3德國:

受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德國的18世紀文學走向頂峰。歌德、海涅、席勒、萊辛和格林兄弟都是傑出的代表。20世紀最著名的作家有托馬斯·曼、海因利希·曼和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作家海因里希·伯爾和貢特·格拉斯分別於1972年和199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德國有3000多座博物館,收藏內容十分豐富。此外,每年都舉行各種藝術節、博覽會和影展等。法蘭克福和萊比錫是德國圖書出版業中心。德國圖書出版量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占第二位。

音樂是德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德國造就了各個不同時期的音樂大師,如貝多芬、巴赫、門德爾松、瓦格納等。柏林愛樂樂團更是享譽世界。

教堂、宮殿和古堡德國重要的文化遺產。德國人時間觀念比較強,無論是在商務上還是在私人交往上,德國人注重准時。德國人重視商業信譽,一般不輕易更換合作夥伴。

4美國:

在美國,教育管理是州或地方政府的責任,而非聯邦政府。不過,聯邦政府教育部可以通過控制教育基金來施加一定程度的影響。學生有法定義務在公立學校接受從幼兒園到12年級的教育;即小學五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分公立、私立兩種,大部分是公立學校,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制。另外,中小學校一般免費或半費供應午餐,學生由校車定點接送。


1英國:

著名景點

【愛丁堡】愛丁堡城堡荷里路德宮蘇格蘭威士忌中心

【巴斯】羅馬古浴場普爾特尼三拱橋皇家新月型大廈

【格林威治】格林威治公園海事博物館千禧巨蛋

【劍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聖瑪利教堂

【倫敦】國會大廈和大本鍾莎士比亞環球劇場白金漢宮大英博物館杜莎夫人蠟像館

福爾摩斯博物館格林威治天文台海德公園漢普頓宮肯辛頓宮倫敦塔聖保羅大教堂

塔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溫莎古堡西敏寺

【溫莎】溫莎城堡溫莎樂高樂園伊頓學院

「泰晤士河」為英格蘭最長之河流(英國第二長河,次於354公里的塞文河),也是全世界水面交通最繁忙的都市河流和倫敦地標之一。

2法國:

法國平均每年接待外國遊客7000多萬人次,是世界第一旅遊大國。超過該國人口。2010年,法國連續五年被評為全球最適合居住的國家。首都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風景區及阿爾卑斯山區都是舉世聞名旅遊勝地,此外還有一些歷史名城、盧瓦爾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諾曼底的漁村、科西嘉島等。法國一些著名的博物館收藏著世界文化的寶貴遺產。

凡爾賽宮,埃菲爾鐵塔,塞納河遊船,作為地標式景點,巴洛克風格的凡爾賽宮殿和花園可是不能錯過的景點。菲爾鐵塔。此時,可以在梧桐樹影下,沿著塞納河步行至埃菲爾鐵塔,沿途安靜而美麗。埃菲爾鐵塔亮燈的瞬間,最為美麗,可不要因為置身塔內而錯過這一美好的瞬間哦!塞納河遊船也是巴黎不可錯過的活動之一,遊船結束後,不要急著返回,參與到巴黎青年之中,在塞納河岸喝喝小酒,是個感受巴黎好時機。

蒙馬特高地所屬的區是巴黎最年輕的區,也散發著巴黎的活力。這里有風景秀麗的蜿蜒小徑,有高大神聖的聖心教堂,有畫家聚集的小丘廣場,有夜夜笙歌的紅磨坊,還有寫滿愛情的巴黎愛牆。巴黎是藝術家的天堂,而蒙馬特則是藝術家的聚集地。這是一個和諧包容了宗教、藝術、香艷和愛情的地方。

3德國:

德國一直受到旅遊者的青睞,根據德國旅遊業中心(DeutscheZentralefürTourismus,DZT)的報告,2004年來德國的外國遊客首次超過4500萬人次,並且持續增長,這些遊客中的大部分來自歐洲其他國家、美國和亞洲。柏林、慕尼黑、法蘭克福和科隆是最受外國遊客歡迎的德國城市,最受歡迎的聯邦州是巴伐利亞州、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和巴登-符騰堡州。

相比較外國遊客喜歡游覽大城市,德國人自己更喜歡去小城鎮和具有鄉村風味的地區,北海海岸、波羅的海海岸、黑森林和博登湖是最受歡迎的度假勝地。德國擁有15座國家公園、93座自然公園和14個自然保護區,從北部的河口一直到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德國人還喜歡步行遠足和騎自行車出遊,總長超過190000千米的遠足路線貫穿整個德國,自行車線路也長達40000千米。

德國的各類音樂會、藝術展覽、戲劇表演、國際性大型體育比賽、街頭慶祝活動和聖誕市場也吸引了不計其數的遊客。德國的節慶活動很多,比如慕尼黑啤酒節、科隆「克里斯托夫上街日」(ChristopherStreetDay,驕傲遊行)、柏林文化狂歡節(KarnevalderKulturen)、美因茨狂歡節、科隆狂歡節等,都是享有悠久歷史和國際聲譽的民間節慶。


4美國:

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樣的民族文化使它成為極具吸引力的旅遊國家。在大平原的西部大山區,有著名的大峽谷國家公園和黃石國家公園;靠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區有風光綺旎、陽光燦爛的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和洛杉磯就位於此。在北部近加拿大邊界附近,有著名的五大湖游覽區,其中最壯觀的景點是尼亞加拉大瀑布。此外,位於美國西面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島也是全球聞名的度假勝地。還有適於冒險者的科羅拉多大峽谷。美國共有21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其中2項與加拿大共有),其中包括8項世界文化遺產,12項世界自然遺產,1項雙重遺產。

I. 你如何評價德國文化和法國文化的差異

在歐洲大陸的板塊上面,法國和德國兩國的文化模式可以說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這兩種文化模式可以說是有時候完全不同的兩個特徵。德國文化是呈現出了地域上面的多樣性,也就是說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法國的文化則具有統一性,跟德國文化截然不同。現在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兩種文化模式。

不管是德國文化和法國文化,我覺得他們都有各自的長處。我個人更加喜歡德國文化,德國人,他們十分注重規矩以及進率。他們的思維嚴密謹慎,循規蹈矩。我覺得這是我自己所缺少的,所以我更加喜歡德國文化。

J. 各國的文化差異有哪些

中國(佛教,儒家思想)
2.歐洲大部分國家(基督教,英國,德國,義大利)
3.美國(遍地都是介紹,基督教)
4.日本(新興的國家文化,在世界上影響逐漸加大)
5.俄羅斯(忘了教的名字,影響應該不用說)
6.印度(佛教,隨著國力提升,在世界上影響很大)
7.阿拉伯國家(伊斯蘭教,伊朗,伊拉克之類)
中國,儒教文化,以稻米為主,雞由東南亞傳入
印度,印度教、種姓制度
東南亞,雖與中國、印度同屬東亞儒教文化,但男女平等,女性多從事商業,有印度教、佛教。
日本,初期全盤移植中國文化,但發展一系列本民族特徵,如原始精靈崇拜——神道教、在漢字中加片假名
朝鮮,與日本類似
以上為東亞季風文明,都與中國類似
蒙古,初無文明,為野蠻人,元朝入侵時被全部中國化,進入中亞的皈依伊斯蘭教。
羅馬、希臘泛神論宗教信仰自由,多肉食
中世紀歐洲,天主教宗教狂熱期
阿拉伯世界,伊斯蘭教,忌豬肉
拉美,原始崇拜,玉米
飲食文化:
美國人是用腦子吃飯:我一天需要消耗多少大卡的熱量,我就補充多少大卡,很少講究口味。而且烹調的方法主要還是以油炸為主。
法國人是用心吃飯:法國人的飲食在世界上來講是比較講究的,法國大菜的製作可以說是極費心思的,有的菜從選用食材到製作需要幾天的時間,選料之講究、做工之精細、色彩之搭配均堪稱世界之典範。
日本人是用眼吃飯:說日本人用眼吃飯,並不是貶低日本人,而是日本人長期的島國心態,造就了他們的飲食習慣,由於日本是一島國,物產相對來說比較匱乏,有的食材需要長期進口,所以他們把飲食的風格放在少而精上,做得量很少,但是食材選擇以活的海鮮為主,用的器皿也是非常講究,但是都突出一個小字,讓人吃起來賞心悅目,但是每次的食量都不是太大,所以我們中國人吃日本料理都說吃不飽,而日本人卻養成這樣的飲食習慣,所以你在日本很少見到大腹便便的人。
中國人是用嘴吃飯:說中國人真正是用嘴吃飯,有人可能會說哪個國家的人不是用嘴吃飯,他們還用鼻子吃飯不成。其實說中國人用嘴吃飯,是說中國人吃飯最講究口味,酸、甜、苦、辣,什麼南甜北咸、東辣西酸。中國八大菜系,各有自己的一套烹飪方法,講究一個風味和口感。
當塞車時:
義大利人:不停地按喇叭,以發泄心中的不耐煩。
日本人:拉長了臉,呆在車里一聲不吭。
奧地利人:往往猛烈擊掌,表示焦急。
荷蘭人:一般會用力跺腳,表示「已缺乏耐心」。
盧森堡人:此時會大扮鬼臉,互視後又大笑。
英國人:會默默地掏出一張報紙或一本袖珍書,邊等邊閱讀。
美國人:往往拿出一支用以減輕堵車煩惱的玩具沖鋒槍,扣動扳機,「噠噠」地掃射一陣,據說此舉能幫助重獲「心理平衡」。
德國人:此時應屬於最奇特的一種,不但不心煩,反而感到快樂,這在世界各民族中也許是絕無僅有的。一位德國工程師對此解釋說,此時會產生一種「共度難關」時的「同志式感覺」——大家可以好好地一起感嘆上一陣子,等道路暢通,一種共同被「解放」的輕松感又會油然而生。
中國人:最有行動力的應當屬於中國人,在焦急等待中走出車廂,自己充當交警

閱讀全文

與德國和法國有哪些文化差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80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4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9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6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3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9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