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國什麼產業有名
法國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經濟實力在國際上的排名也是靠前的。法國有許許多多產業,比如旅遊業、化妝品工業、汽車工業等等產業都很強。法國又是許多年輕人嚮往的浪漫國家,人文情懷也比較濃厚。然而法國什麼產業比較發達呢?
巴黎作為時尚之都,服裝業也都是在國際的前沿。法國擁有著名的巴黎時裝秀,也是在這里出現了許多時尚潮流的衣服及衣服品牌。許多服裝行業的公司都想在巴黎時裝秀上展露頭角,才能更加聞名世界。
法國發達的產業不止這些,還有很鋼鐵、建築等行業都是很發達的。
㈡ 中國日本法國主要經濟來源各是什麼
中國的經濟GDP來源約50%靠第二產業,即工業,製造業,中國有世界工廠之稱。第三產業在發展,佔35%,農業15%。國家財政主要靠稅收。
2.現在已經是經濟、軍事大國。要達到可以同美國叫板,或達到同美國接近,還要20年(順利發展才行),那時GDP約8萬億美元,軍費2000億美元,三軍二炮現代化。
日本的主要產業發展狀況
不同產業發展狀況差別很大。
從產業分類來看:
第一產業進一步萎縮。農林水產業的綜合產量指數逐年下降,主要農產品除大米、雞蛋、牛肉、牛乳較為穩定外,其餘產量均大幅下滑。近年來日本農產品市場不斷開放,日本農產品越來越受到國外廉價同類產品的沖擊。
第二產業大多數陷於停滯,少數呈增長勢頭。
日本礦業資源並不豐富,礦業成了衰退行業,礦業和製造業除在96年短暫繁榮時期生產指數超過140之外,其餘時期均低於基期水平(1995=100),2000年通產省對製造業中的15類產品調查發現,有9類產業如通用機械、紡織呈下降趨勢,而有6類產業包括電子機械、化學工業開始回升。從商品系列而言,受景氣對策影響,投資品、建築商品、耐用及非耐用消費品需求開始緩慢回升,信息關聯產品(如傳真機、行動電話、尋呼機、個人電腦等)的需求和供給則呈上升勢頭。總之,製造業情況復雜,但總的來看大多數行業陷於停滯,少數行業呈增長勢頭。
第三產業尤其是信息關聯服務發展很快,不僅在產值上還是在就業人數上,增長速度都很快,稱的上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火頭車產業"。
1.3.2 產業結構呈現兩極分化的特點。
現有的傳統產業已趨於成熟,缺乏新的增長點,債務負擔沉重;新的主導產業雖然尚未形成,但是信息、通訊、電子、軟體等與IT產業相關的新興產業正在迅速增長。
產業結構成熟表現在:產品的國內市場飽和,技術已經標准化、成熟化,如鋼鐵、石油化工、汽車、家電、機械等行業。對於象日本這樣的出口導向型國家,產業結構成熟還表現在主導產業出口趨於減少,競爭優勢下降或不明顯,再進口對國內產業形成壓力,主導產業海外生產比率(Overseas Proction ratio)不斷上升。為了尋求新的比較優勢,日本傳統產業持續向亞洲轉移,面向海外的設備投資比率及再進口額持續上升;同時,再進口額中80%來自亞洲地區。
新的主導產業是"多峰型"的產業群,符合日本國情需要,盡管這些新型產業還沒有上升到主導角色。但隨著信息技術和R&D投入加大,日本正在形成自己所擅長的新的比較優勢產業Thirdwave,它迎合了信息時代的消費需求,具有廣闊發展前途。信息通訊、生物技術也是容納大力發展的新興高技術產業。利用互聯網革命促進全球金融與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包括日本在內的發達國家試圖保持金融與經濟領先地位的基本方略。隨著傳統產業不斷向新領域滲透,信息產業與金融業等重要產業逐步走向聯合。在2000年8月結束的日本沖繩八國首腦"峰會"上,第一次將網路與信息技術革命,同金融與債務問題聯系在一起。在2000年產業重組戰略中,日本企業紛紛以IT產業為重組的首選目標,涉及信息網路與高新技術產業,爭取成為新興行業的主導企業。許多傳統的綜合商社,開始參與信息、通訊、電子等高新技術產業的競爭。信息產業的美好前景不僅吸引了傳統企業,同時也在不斷改變金融業投資及結構調整方向和步伐。與疲憊的製造業和其他傳統產業相比,信息產業的投資期望值大,回報率高。因此,對信息產業的投資已成為目前日本各大銀行的重要決策方向。屬於日本四大金融集團首位的勸(業)富(士)興(業)銀行為例,雖然它是日本擁有不良債權最多(不良債權余額達47388億日元)的銀行,但它對信息產業的投資超過了1500億日元,居日本銀行界第一,世界第四。
法國是最發達的工業國家之一,國內生產總值僅次於美、日、德、中、英,居世界第六位。
國內生產總值(2006年):15810億歐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6年):25220歐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07年):1.9%
貨幣名稱:歐元(EURO)
匯率(2008年2月):1歐元=1.52美元
通貨膨脹率(2007年):1.5%。
失業率(2007年11月):8%。
㈢ 第一世界大戰後,法國的國民經濟是如何發展的
法國雖然取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但其國民經濟基礎遭到嚴重破壞。據不完全統計,戰時有1.1萬個工業企業、1500座橋梁、26.5萬所住宅和7500所學校被毀掉,特別是被佔領區的工業基礎被摧毀殆盡,共計1340億法朗的商品和財產在戰火中消失了,近150萬人死於這場戰爭,平均每10個法國人中就有1人死在前線。
盡管法國在戰爭中損失慘重,最富有的北方和東北方遭到嚴重破壞,但是它的戰後恢復工作還是卓有成效的。法國依靠德國戰爭賠款和外國技術,投資80億美元修復了礦井,重建了工廠、公共建築物、商店和住宅,修通了鐵路、公路,疏緩了河道,填平了長達數千英里的戰壕,治癒了戰爭遺留下來的創傷,整個恢復工程結束於1924年。
隨後,法國迎來了一個經濟發展時期。1919年法國的工業生產只及1913年水平的57%,1924年已高出1913年9%,1926年猛增至1913年水平的126%,1929是法國經濟發展的頂峰,1930年勢頭有所減慢,但工業生產仍是1913年水平的140%。
㈣ 法國的經濟
法國是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之一,國內生產總值位居世界第五。法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第三產業在法國經濟中所佔比重逐年上升,其中電信、信息、旅遊服務和交通運輸部門業務量增幅較大,服務業從業人員約占總勞動力的70%。
由於發債問題,法國發行了43億歐元的10年期國債。盡管融資規模達到了預期上限,但收益率情況卻並不樂觀。平均的中標收益率為2.98%,超過了3月1日同類發行中的2.91%。認購倍數為2.56倍。在法國國債發行結果公布後,該國基準的10年期國債價格走低。10年期法國國債收益率周四早盤升至3%上方,5年和30年期法國國債的收益率也不同程度走高。 法國的法定貨幣為歐元。1999年1月1日,法國和其他11個歐洲國家共同參與使用歐元,並在2002年初正式開始使用歐元硬幣和紙幣,完全取代之前的法國法郎。截止2014年04月19日,1歐元=8.60人民幣元,1歐元=1.38美元。
法國外匯儲備主要由黃金、外匯存款及外國有價證券、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特別提款權組成。自2000年5月以來,法國根據歐洲中央銀行系統實行的標准結算外匯儲備,以月底匯率為基準進行換算,並用歐元計價。截至2012年5月底(5月份的數據使用的官方換算標准為1歐元兌換1.2403美元),外匯儲備為1630.15億歐元(約合2021.87億美元);黃金儲備982.34億歐元(約合1218.4億美元);外匯存款及外國有價證券為460.93億歐元(約合571.7億美元),包括特別提款權在內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權182.59億歐元(約合226.5億美元),其他儲備資產4.29億歐元(約合5.3億美元)。 法國經濟部長莫斯科維奇在2013年2月份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剛剛結束的內閣會議討論並通過了吸引外國投資的具體目標。法國確定的目標:從2013年起到2017年,每年新增 1,000個外國直接投資項目,以增加就業和促進經濟增長。目前有2萬家外國企業落戶法國,外國對法國直接投資項目每年新增約700個,法國將採取措施吸引外國投資,使外國投資項目每年增加1,000個,增幅近50%。莫斯科維奇表示,各國都在加緊吸引外資和人才,國際間的競爭日益加劇,法國希望繼續保持法國在吸引工業投資上的歐洲領先地位,並擴大其他方面的外國投資項目。
法國從2010年開始將自己吸引力第二的位置讓給了德國。不過法國保住了工業吸引力第二的位置,2013年共吸引了166項工業投資。據EY咨詢公司公布的法國吸引力年度晴雨表顯示,2013年法國本土共吸引外國企業投資或增資項目514項,排名歐洲吸引外資第三位,英國排在第一。
㈤ 法國經濟方面的優勢體現在哪些領域
電力(尤其是強電),軍工,political,比較新的領域還有電力物聯網
這些領域可能比大眾印象里的法餐,紅酒和藝術,對德國的碾壓程度更高,放在全世界也是數一數二的
㈥ 法國什麼產業比較發達
法國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經濟實力在國際上的排名也是靠前的。法國有許許多多產業,比如旅遊業、化妝品工業、汽車工業等等產業都很強。法國又是許多年輕人嚮往的浪漫國家,人文情懷也比較濃厚。然而法國什麼產業比較發達呢?
巴黎作為時尚之都,服裝業也都是在國際的前沿。法國擁有著名的巴黎時裝秀,也是在這里出現了許多時尚潮流的衣服及衣服品牌。許多服裝行業的公司都想在巴黎時裝秀上展露頭角,才能更加聞名世界。
法國發達的產業不止這些,還有很鋼鐵、建築等行業都是很發達的。
㈦ 法國國民經濟強有力的支柱是什麼旅遊
文化和旅遊大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旅遊業已成為法國經濟的重要支柱。
㈧ 法國的經濟基礎是什麼
根據法國經濟研究與統計局(INSEE)公布的資料,2005年,法國國內生產總值(按當年價格計算)為30606.05億歐元,其中農業產值738.11億歐元,佔2.41%;農食品工業產值1186,25億歐元,佔3.88%;消費品工業產值1239.16億歐元,佔4.05%;汽車工業產值905.21億歐元,佔2.96%;設備產品工業產值1559.69億歐元,佔5.1%;中間產品工業產值2601.3億歐元,佔8.5%;能源部門產值1191.37億歐元,佔3.89%;建築業產值2035.31億歐元,佔6.65%;商品服務行業產值14691.84億歐元,佔48%;行政服務部門產值4457.81億歐元,佔14.57%。
可見,法國的第三產業是經濟基礎。
㈨ 法國經濟發展的因素有哪些急~~~
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法國和美國是繼創始者英國之後展開工業革命的國家。這次工業革命使法國經濟迅速發展,一越成為世界強國。然而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積累了一定資本之後的法國開始發展高利貸資本,一直持續到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由於國際高利貸的發放可以使法國坐收漁利,導致法國本國的生產力發展緩慢,國家機器陳舊不堪,素有「後院草坪上的廢鐵之稱」。法國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上作為甚少。而其他許多國家則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遇,使經濟迅速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轉型,法國的高利貸經濟模式變成了高利貸帝國主義。(同時期英國發展為殖民帝國主義,美國發展為托拉斯帝國主義,德國發展為容克帝國主義)這種放高利貸坐收漁利的模式讓法國長期生產力滯後,隨著德意志的統一,法國干涉德國統一的計劃宣告失敗,作為戰敗國的法國向德國賠償了大批戰爭賠款,並割地阿爾薩斯和洛林賠償德國。這樣,法國經濟再次受挫,經濟發展緩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