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法國人又叫高盧人
因為古代高盧地區區域包括現今西歐的法國、比利時、義大利北部、荷蘭南部、瑞士西部和德國南部萊茵河西岸一帶,所以現今的法國人是高盧人。
高盧是古代西歐地區名,分布在法國、比利時全境和義大利、荷蘭、瑞士、德國部分區域。因其原始居民為高盧人(高盧人自稱凱爾特人(Celts))而得名。
現今法國主要是山北高盧,即阿爾卑斯山經地中海北岸,連接比利牛斯山以北廣大地區,相當於法國、比利時以及荷蘭、盧森堡、瑞士和德國(萊茵河左岸)的一部分,這一地區通常也泛稱高盧。
(1)為什麼法國人擴展閱讀:
高盧時代:
到了公元前二世紀,希臘文和拉丁文關於高盧族和高盧國的記載越來越多,揭開了高盧族的奧秘面紗的一部分。
高盧(拉丁文 Galli)一詞最早出現在羅馬政治家Caton的筆下(公元前168年),他指的是從法國入侵義大利北部的高盧族人。
在公元前二世紀末,在希臘殖民地馬賽的影響下並由於高盧族和地中海的貿易交流,高盧族的一些部落開始希臘化,也開始運用希臘字寫高盧語。
但是由於宗教的忌諱,高盧族沒有把其豐富的口傳歷史寫成文字,限定文字的運用范圍為商業和貿易。因此,在高盧語消失之後,這些傳統隨著被淡忘了。
高盧被劃分成幾個部落,那些部落之間的領土界限顯然被劃定得非常清楚。這些界限和未來的羅馬「城市」(Civis)的界限相吻合,從此和現代法國的省相吻合。
La Tène文化末期的高盧在語言、文化等方面顯示出穩定的狀態。但是,按照羅馬的歷史學家,在社會政治方面,高盧的君主制度和貴族制度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選定的法官。
羅馬人征服高盧之前一個世紀是高盧文明的鼎盛時代,經濟繁榮,文化發達,不象羅馬作家和西方19世紀歷史學家描述得如此野蠻落後。
在那個時代出現了規模非常大的城堡(oppidia),也開始運用錢幣:高盧人文明的水平不低於前2世紀的羅馬。
高盧人對羅馬文化的貢獻非常眾多。在軍法和技術方面,羅馬人不僅採用了高盧人的許多發明,也借了高盧語的詞彙,例如:木桶、劍(gladius)、鎖子甲、肥皂、馬車(carrus)等。
㈡ 歐洲國家大多飲食粗糙,為什麼法國人格外注重飲食
因為法國的飲食理念,讓法國人格外注重飲食習慣。如今很多有名號的菜餚,都來自於法國,而法國也非常懂得吃飯的文化,這是和國內飲食文化不懂的地方,國內飲食文化能夠滿足我們的味蕾需求,而法國的菜餚,多數講究慢工出細活,而且花樣百出,讓人覺得菜樣很新奇,也很好吃,就是無法填飽肚子。
我認為法國格外注重飲食的原因有太多了,但主要是因為歷史的變化和法國飲食文化的密切性有十分重要的關系,法國著名的烹飪家也多的數不勝數,經過時間的融合和對飲食文化的不懈努力,成就了如今的法國飲食文化,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歐洲國家大多飲食粗糙,法國人格外注重飲食的原因。
㈢ 為什麼法國人普遍有很強的文化優越感
法國可以是近代文明發源地之一,近代歐洲文化中心,法語在歐洲的地位一度比現今英語在全世界的地位還要高,巴黎是當時歐陸第一大城市,是歐洲文化中心的中心。全歐洲各地的才子佳人都嚮往的浪漫之城,就像我們中國人漂往北上廣深,後來海權崛起,英國逐漸發達,才有倫敦成為另一個中心。可謂歐洲雙核。雙城記,近代法國科技文化繁榮昌盛,一片欣欣向榮。法國人對於自己的文化和語言的自豪。我覺得和我們中國人一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民族自豪感和對自己文化的自信和堅持。
㈣ 為什麼法國人那麼懶,整天休息,法國GDP還那麼高,科技還那麼發達
提起法國,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紅酒,紅玫瑰。浪漫也就成為了法國的代名詞。在人們的眼中,法國人好像就是那種比較慵懶但是擁有情調的樣子。因此許多人有疑惑,法國人那麼「懶」,GDP怎麼還那麼高呢?
現如今,法國仍然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法國的GDP也是在世界排名第五,因此法國的實力仍然不容小覷,如果僅僅認為法國人比較「懶」就小看法國,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㈤ 為什麼說法國人浪漫
法國人在思想上和行為上常常充滿幻想、富於好奇心、勇於冒險。因此,法國人的浪漫,是一種情懷,一種心態,一種格調,一種美。
法國人浪漫的表現之一,就是愛美,追求美感。不僅在文化藝術上追求真、善、美,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在衣、食、住、行中,都追求美感。
在愛情觀和婚姻觀方面,法國人的浪漫絕對不是不負責任地隨便戀愛,而是追求超凡脫俗的、堅韌的愛情。追求一種愛的自由和愛的坦白,享受愛情和婚姻中的美感。法國人認為浪漫的愛情是不拘泥於任何形式的。
(5)為什麼法國人擴展閱讀:
法國人愛好社交,善於交際,很隨和,愛聊天,這些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即便是初次見面,或者素不相識的人偶爾聚在一起,也會無拘無束地「侃大山」。侃的話題可以是吃,也可以是文化,國際政治,也會替古人擔優。
世界各個角落的事,他們沒有不關心的。說起來還經常慷慨激昂,挑起爭論,甚至刨根問底,找出合理的解釋,表現出一股瀟灑勁。法國人的交談中,或者法國人彷彿不經意說出的玩笑話中,常顯示出敏銳的眼光和譽智。
就是在家中,辯論也是家常便飯。在法國人的家庭中,只要聽一聽家長們如何同孩子們講話便知其中奧妙,孩子們小小年紀就能說出一大套的道理來。
㈥ 為什麼法國人的身材那麼嬌小
先從人種上說一下,法國人最主要的祖先是高盧人,屬於凱爾特族系,次要祖先是日耳曼人、伊比利亞人、利古里亞人和羅馬人。日耳曼人身材較高,後三者身材較矮瘦。
高盧人是什麼人種呢,它實際上的是凱爾特人征服西歐的老歐洲土著形成的混血民族,而所謂的老歐洲土著是凱爾特人之前的印歐入侵者征服土著形成的混血人群。總體上來說,高盧人的祖先中依然是土著佔多數,身材屬於中等。
再從氣候說一下,法國是歐洲大陸西端,有著強烈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南部有溫暖的地中海氣候,總體上來說大部分地區冬季在0攝氏度以上,氣候可稱得上是溫暖。而德國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的過度地帶,氣候要比法國冷的多。按照一般原則,寒冷地區的動物平均體型要比溫暖地區的動物大。
再說一下法國和德國真實的身高對比。
1、按照01-07年間的統計數據(成年人),德國男性平均身高為180.34,法國男性為176.02,基本能反應兩國的身高差距---4cm。
2、按照10年以後法國的數據,20-25歲男性平均身高179cm(新聞數據),5%的人超過190(法國高人俱樂部的統計),這個數據基本符合法國人給人的普遍印象,德國沒有相同標准下的數據,不過根據奧地利的情況來看,德國超過182cm應當是合理的。
3、根據羅馬時代的數據,高盧人平均身高約167CM,而德意志地區的日耳曼人170cm,雙方跟現代的差異很接近。
4、根據cool在1900年左右的數據歸總,法國人當時身高為165.8cm,德國人身高為169cm,其中北部171,巴伐利亞166.6。可以看出南部德國人實際上和法國人很接近。
5、根據二戰前的數據,20歲男性,法國1930年為167.4cm,1940年為168.5cm,德國1936年為169.6cm,可以看出此時雙方差距很小。
綜上所述,法國和德國的平均身高在多數時期大致維持在3-4cm的差距。並不是多麼的突出。因此不能直接說法國人矮小而德國人高大,准確的說應該是法國人身高中等(在歐洲),德國人身高較高
㈦ 為什麼法國人每天都偷懶惹事各種罷工,還是發達國家
眾所周知,法國是一個強勢又發達的國家,在這個國家有著非常發達的工業和經濟基礎,這個國家也被人們稱為浪漫之國,不僅有著世界著名的建築物埃菲爾鐵塔,巴黎還有著名的博物館聖母院。在這樣的國家,人們都特別嚮往能夠去法國進行旅遊。而且在法國生活的人民都非常的輕松。不僅僅有很多放假休息的時間,每天工作的時間也非常的短。而且居住環境也特別的好。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人們總會形成一種懶惰的性格,法國的員工經常偷懶罷工。但是卻絲毫沒有影響到法國發達國家的地位。這是因為第一,法國勞動人民的工資特別的高。第二,法國的工業效率是世界聞名的。
僅憑這些著名世界的東西就可以支撐起法國的經濟鏈條,讓它一直處於發達的國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法國人少。
㈧ 為什麼法國人那麼懶,GDP還那麼高,科技那麼發達
在我們的印象中,西歐和北歐的人都非常懶,每年1-2個月的年休假,憑什麼科技還那麼發達呢?我在瑞典和英國公司都呆過,法國也類似。下面談一談法國GDP高,科技發達的三大原因:
(1)高科技行業發達
法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可以自己製造航母的國家,其在高分子,高能物理,新材料,新能源,IT行業都有著非常強的實力。就拿空客來說,這一家所掌握的前端科技技術,就讓我們國家有很多學習的地方。還有法國的高鐵技術,可是比肩磁懸浮技術很多年啊,更是中國極力合作的對象,至今我們國家的高鐵技術很多方面都是取經法國;再說汽車行業,法國依然在歐盟占據前三強,法系車在全球也是占據著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想當年標志307,408可是街車啊。再說IT通訊行業,法國的阿爾卡特等公司也是非常具有實力的。
這些高端科技公司引領著法國的經濟,GDP也一直保持著高位。
(2)高附加值產業活躍
高附加值一個非常典型的行業就是奢侈品,法國的奢侈品可以全世界有名的,每年巴黎各大商場充斥著國人掃貨的身影,其品牌多如牛毛:蘭蔻Lancome,迪奧Dior,香奈兒Chanel,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皮爾卡丹Pierre Cardin,古奇Gucci,范思哲Versace,紀梵希Givenchy,夢特嬌Montagut。
這些奢侈品可都是暴力啊,附加值非常高。
(3)重視知識產權保護
和所有發達國家一樣,法國有著非常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系統,尊重知識產權。專利申請數量在全球處於前列。人家躺在專利簿上賺錢,你也沒辦法。
所以我們不要說別人懶,卻看不到人家在科技上的努力;
不要說別人高福利,卻看不到人家多年來的資本積累;
不要說別人整天休息,卻看不到別人工作的時候是多麼的努力;
不要說別人整天罷工,卻看不到別人爭取自己的權利所付出的努力;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反思以下幾點:
為什麼別人的工作時間那麼少,卻依然可以創造出那麼高的GDP?為什麼別人干一個小時,確可以抵得上你干幾天甚至更久?為什麼別人那麼有領導力,而你卻碌碌無為?
我們國家也正視這一點,正如所指出的:接下來的5年,我們要做到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國家尚且如此,從個人層面,你有什麼啟示呢?
要知心腹事,但聽人後言。歐洲國家在工業革命之後又搭上了能源化變革,所以經濟騰飛的早,他們領先我們100年的時間,這是事實。但近些年歐洲隨著高福利,和過度的民主化進程,導致歐洲國家並沒有足夠的向心力,社會生產力衰退是不爭的事實。自由主義和民粹的抬頭,讓歐洲社會面臨渙散和分解,加上恐怖主義的籠罩,歐洲國家已經開始走下神壇。
至於你說的歐洲國家整天休息,GDP還那麼高,是因為他們在工業革命,能源革命之後這100年的發展里,還積累些對於發展中國家的國力優勢,所以在他們很多傳統的優勢行業,在世界還處於領先。
另外,前段時間看老金的視頻,有一點觸動我很大。日本在鴉片戰爭之後,對中國的欺凌讓他們有了一種莫名種族自豪感「大和名族>中華民族」,這種優勢其實是日本在完成工業化之後,對農業中國形成的隔代優勢,而不是民族本身的優勢,而這種科技的優勢因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的「以經濟建設為綱」的政策在不斷發展後,慢慢的抹平並追上。
所以,我們不要盲目的覺得歐洲人很懶但生活很好,這些都是暫時的,高福利社會的代價就是勤養懶,說白了也是一種變相的大鍋飯。歐洲國家對於我們的優勢已經開始慢慢的被我們追上,以前的各種封鎖和擠壓,隨著中國快速的發展,也已經慢慢沒有了作用。
所以我覺得:
1我們的民族是充滿智慧的,非常勤勞,我們不宜妄自菲薄。
2歐洲的國家的高福利隨著社會經濟的衰退,會面臨很多問題,改革也是sooner or later 的事,我們不用過度的羨慕。
3歐洲國家產業優勢在未來十年將不復存在,世界將是中美兩個超級大國的較量。中國的互聯網金融,製造業的產業已經形成了技術和規模的優勢,未來中國還將有較長時期的快速發展。我們作為國人,應當建立起大國人民的心態,自己首先要對自己自信。不要盲目的神話別國的技術和種族優勢。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社會的問題,是發展問題,必將通過發展來解決。而有些社會發展的理念,歐美人永遠都看不懂。
㈨ 法國人為什麼如此追求自由
重要的原因是這句格言是法國大革命的時候成型的,大革命的發起者是資產階級,而人員的自由流動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先決條件。事實上所有的人都是熱愛自由的,只不過有些人口頭上更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