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海外領土地圖包括哪些地區

法國海外領土地圖包括哪些地區

發布時間:2022-04-21 03:27:58

⑴ 在世界地圖上經常可以看到某島嶼(荷屬)(法屬)這樣的文字,這些地區是這些國家的一部分嗎

不能說是殖民地,這些屬地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就是這些國家的海外領地,所以說是這些國家的一部分,因為這些島上的行政機構等等都屬於母國政府,就比如關島與夏威夷一樣,同樣是美國的屬地,但是很明顯兩個都是美國的海外領地

⑵ 法國相鄰的國家有哪些

法國相鄰的國家有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

法國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2)法國海外領土地圖包括哪些地區擴展閱讀:

法國本土面積為543965平方公里,包括海外領土面積為632834平方公里。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位於歐洲西部。

法國本土西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中部和東部屬大陸性氣候。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00毫米遞增至1000毫米以上。

法國的首都為巴黎,是法國第一大城市及歐洲第二大城市,位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歷史悠久,從法蘭克王國起一直為法國的行政中心,是世界四大國際化都市之一。

⑶ 歷史上科西嘉島是義大利的,那它怎麼成了法國的領土

我們從地中海的地圖上就可以看出來,科西嘉島離義大利更近,並且島上的方言、風俗習慣跟義大利居民更為接近,而現在科西嘉島卻屬於法國的領土,並且從該島走出了一位世界級人物拿破崙。科西嘉島在歸屬法國之前確實是屬於義大利的領土,具體屬於義大利熱那亞共和國領土的一部分。直到拿破崙出生的前一年,也就是1768年,法國才花重金把科西嘉島買了過去。

到了11世紀以後,阿拉伯勢力又進入了科西嘉島,但很快義大利北部的熱那亞共和國聯合比薩共和國打敗了阿拉伯勢力,之後熱那亞共和國又幹掉了比薩共和國,獨自佔領了科西嘉島。伴隨著科西嘉人民族獨立意識的覺醒,他們不斷的跟殖民者熱那亞共和國進行斗爭,甚至一度成立了科西嘉共和國。正因為科西嘉人堅強不屈的反抗斗爭,使得熱那亞共和國難以控制,熱那亞最終決定將這一燙手的山芋賣給法國。

⑷ 世界上有沒有哪個國家的領土是分開的

俄羅斯,美國,馬來西亞,亞塞拜然。這里不包括隔水領域。

⑸ 法國地理位置在哪裡

法國地理位置在歐洲西部。

位於歐洲大陸西端41°至51°N、6°W至10°E之間,南北東西均橫跨約1000千米,領土形狀呈六邊形,屬於溫帶。法國本土北達北海,西北及英吉利海峽,西抵大西洋,南至地中海,與東北部的比利時和盧森堡、東部的德國與瑞士、東南的義大利和摩納哥以及西南的西班牙和安道爾接壤。

法國南部和東部的國境線分布的山峰山脈有比利牛斯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和侏羅山,河流有萊茵河。在地中海上,轄有科西嘉島和眾多海岸群島。

(5)法國海外領土地圖包括哪些地區擴展閱讀:

法國的歐洲領土面積為551,500平方千米(212,935平方英里),為歐盟成員國中最大。法國國土(包括海外領地,不包括阿黛利地)的總面積為643,801平方千米(248,573平方英里),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0、45%。

憑借分布於全球范圍的海外領地,法國擁有11,035,000平方千米(4,260,637平方英里)的專屬經濟區,次於美國、領先後一名的澳大利亞而位居世界第二,其專屬經濟區佔世界總經濟區面積的8%。

法國國土地形種類多樣,在西北部有沿海平原,在東南和西南部分別有阿爾卑斯山脈和比利牛斯山脈,中南部則是中央高原。位於法國和義大利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45米(15,782英尺),是歐洲海拔最高的山峰。

⑹ 法國行政區劃

法國現行行政區劃中分為大區、省和市鎮(大區轄省,省轄市鎮),本土分為13個大區、96個省,海外也有5個省及大區、8個海外集體及領地,其中有2個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區——科西嘉和新喀里多尼亞。法國全國共有36568個市鎮,其中人口不足3500人的有3.4萬個,人口超過3萬人市有231個,人口超過10萬的市有37個。法國行政區劃是對法國地理的行政和機構劃分。
法國本土
13個大區
Région
大區是最大的行政劃分區,由大區議會(conseil régional)管理。大區議會每六年由直接普選產生,議會參與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大多數事務的管理和財政撥款。每一個大區還有一位大區主席(préfet de région),由政府提名,他的任務為負責該行政區域的政權,例如統籌公共安全事務等。科西嘉地方行政區域的地位較特殊,跟一個大區相當,但擁有更多權力。
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大區(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區(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布列塔尼大區、中央-盧瓦爾河谷大區、科西嘉大區、法蘭西島大區、上法蘭西大區(北部-加來海峽+皮卡第)、大東部大區(香檳-阿登+洛林+阿爾薩斯)、諾曼底大區(下諾曼底+上諾曼底)、新阿基坦大區(阿基坦+利穆贊+普瓦圖-夏朗德)、奧克西塔尼大區(南部-比利牛斯+朗格多克-魯西永)、盧瓦爾河地區大區、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
96個省
Département
省是比大區低一級別的行政區域,每個大區包括數個省。跟大區相似,省由每六年直接普選產生的省議會(conseil général)管理和對其經濟和社會領域的事務進行財政撥款。各省是在1790年法國大革命中建立,標准之一是所有的公民能夠在一天內到達專區政府所在地。省的職責范圍經常與大區重疊。同大區相似,每個省有一個省長(préfet)管理行政事務。
安、埃納、阿列、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上阿爾卑斯、海濱阿爾卑斯、阿爾代什、阿登、阿列日、奧布、奧德、阿韋龍、羅訥河口、卡爾瓦多斯、康塔勒、夏朗德、海濱夏朗德、謝爾、科雷茲、上科西嘉、南科西嘉、科多爾、北海濱、克勒茲、多爾多涅、杜、德羅姆、厄爾、厄爾-盧瓦爾、菲尼斯泰爾、加爾、上加隆、熱爾、紀龍德、埃羅、伊勒-維萊納、安德爾、安德爾-盧瓦爾、伊澤爾、汝拉、朗德、盧瓦爾-謝爾、盧瓦爾、上盧瓦爾、盧瓦爾-大西洋、盧瓦德、洛特、洛特-加隆、洛澤爾、曼恩-盧瓦爾、芒什、馬恩、上馬恩、馬耶納、默爾特-摩澤爾、默茲、莫爾比昂、摩澤爾、涅夫勒、北部、瓦茲、奧恩、加來海峽、多姆山、大西洋-比利牛斯、上比利牛斯、東比利牛斯、下萊茵、上萊茵、羅訥、上索恩、索恩-盧瓦爾、薩爾特、薩瓦、上薩瓦、巴黎、海濱塞納、塞納-馬恩、伊夫林、德塞夫勒、索姆、塔恩、塔恩-加隆、瓦爾、沃克呂茲、旺代、維埃納、上維埃納、孚日、約訥、貝爾福、埃索納、上塞納、塞納-聖但尼、瓦勒德馬恩、瓦勒德瓦茲。
329個區
Arrondissement
每個法國省份又分割為數個區,駐有專區區長(sous-préfet),職責是輔佐省長的事務。
4055個選區
Canton
每個區再劃分為選區,選區的角色實質上是提供一個選舉基層網:在地方選舉中,每個選區推選一名成員代表該區參與省議會。在城市區帶,一個市鎮通常涵蓋幾個選區;而在鄉村地區,一個選區通常由一些小鎮組成。因此主要行政部門一般集中於選區政府所在地。
36568個市鎮
Commune
市鎮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最小的行政劃分區,對應一個鄉村或者城市。即使一大市鎮涵蓋了數個選區,也只屬於一個省的區(arrondissement départemental)。市鎮由選舉產生的市議會(conseil municipal)治理,後者由市長(maire)主管。他們的許可權不一,擁有自己的財政預算。
人口最多的三個市鎮(巴黎、馬賽、里昂)又劃分為45個市區(arrondissement municipal),相當於附屬市鎮(sous-commune),擁有(市區的)區長(maire)和區議會(conseil municipal d'arrondissement)。
某些市鎮也同時涵蓋數個居民點、村莊或鎮(bourg):這些鎮通常源於極少有人居住的居民點、或是地處過於偏僻而無法安置自治行政管理機構,因而歸於鄰近的市鎮,同時也可能來源於人口遷移計劃,例如有一些「新城」被建立在一個或數個市鎮區塊上,或是基於山區中的車站而建。

法國的96個省
5個海外省及大區
Département et Région d'Outre-mer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依據法國1946年3月19日頒布的法令,即《海外省法》,一些前殖民地成為了法國的海外省,如法屬蓋亞那等,被正式納入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領土范圍,遵循法國的法律法規,其行政首腦由法國內務部任命。另外,與法國本土省份不同,海外省仍可以保留這些地區的特殊性。1958年制定的《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第73條明確規定:由於海外省的獨特身份,上述地區可以擁有適合自身發展需求的司法體系和行政構成。
瓜德魯普
馬提尼克
法屬蓋亞那
留尼旺
馬約特
8個海外集體及領地
Collectivités et Territoires d』Outre-Mer
有些海外屬地並未成為法國的海外省,如新喀里多尼亞、法屬波利尼西亞等。它們不僅擁有獨特的身份地位,亦擁有自己的制度法規。《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第74條明確規定,這些地區實行高度自治,在遵循法國本土法律法規的同時,亦可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並運行適合本地區發展的行政權力機構,及維持其運行而必備的法律法規。
海外集體(Collectivité d'outre-mer)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
聖巴泰勒米
法屬聖馬丁
瓦利斯和富圖納
法屬波利尼西亞
特殊集體(Collectivitésui generis)
新喀里多尼亞
海外領地(Territoire d'outre-mer)
法屬南部和南極領地
無建制
克利珀頓島
城市: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世界五個國際大都市之一(其餘四個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香港),並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法國,也是西歐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2024奧運舉辦地。
巴黎位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廣義的巴黎有小巴黎和大巴黎之分。小巴黎指大環城公路以內的巴黎城市內,面積105.4平方公里,人口224萬;大巴黎包括城區周圍的上塞納省、瓦勒德馬恩省、塞納-聖但尼省、伊夫林省、瓦勒德瓦茲省、塞納-馬恩省和埃松省七個省,共同組成巴黎大區,這片地區在古代就已經被稱作「法蘭西島」(ile-de-france),都會區人口約為1100萬,占據全國人口的六分之一。
馬賽:馬賽(Marseille),市區人口僅次於巴黎和里昂的法國第三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城市人口約87萬(2013年)。大都會區人口約為189萬(2013年),位於巴黎和里昂之後。該市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環抱,景色秀麗,氣候宜人。馬賽東南瀕地中海,水深港闊,無急流險灘,萬噸級輪可暢通無阻;西部有羅納河及平坦河谷與北歐聯系,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全港由馬賽、拉韋拉、福斯和羅納聖路易四大港區組成,年貨運量1億噸,為法國對外貿易最大門戶。
主要的旅行景點有伊夫島、賈爾德聖母院、馬賽美術館、馬賽舊港、歐洲和地中海文明博物館。馬賽為地中海氣候,全年氣候基本都比較宜人,但12月-1月會比較寒冷,有的地方還會出現霜凍。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168名。

⑺ 擁有海外飛地的國家,它們的海外飛地是如何管理,是否計入國家總領土

首先,飛地和海外領地是兩個不完全相同的概念。飛地可以離本土很近,只要在陸地上有外國領土阻隔,就可以稱為飛地。而海外領地一般是和本土不屬於同一個洲,或者距離很遠。雖然理論上說,海外領地都可以被稱為飛地,但是習慣上卻不這么稱呼。看了樓主舉的幾個例子,樓主的困惑是海外領地。所以下面只談海外領地。
海外領地這個問題之所以讓很多中國人困惑,是因為我國沒有海外領地,所以總覺著那些地方不是那些國家的領土范圍。但是實際上,所謂的「海外領地」和「本土」只是純粹的地理概念,那些海外領地的主權都是屬於那個國家的。極少數例外有以下幾個:一是丹麥的格陵蘭。因為丹麥已經允許格陵蘭逐漸獨立了,而格陵蘭和平獨立也是遲早的事,所以丹麥對格陵蘭的管理正在越放越寬。二是英國的皇家屬地,就是馬恩島、根西島、澤西島三個島,這三個島在理論上是屬於英國女王的,而不是屬於英國政府的。三是美國的自由聯合邦(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帛琉、馬紹爾群島)和紐西蘭的自由聯合邦(庫克群島、紐埃),括弧里的這五個國家,都是主權獨立的,但是由於歷史原因,仍然和原來的宗主國有密切聯系,比如主要財政收入是接受美國或者紐西蘭的無償援助,並且在外交等一些方面和美國或紐西蘭聯系緊密,比如,如果一個人持有庫克群島的護照,那麼他自動持有紐西蘭護照,但是這五個國家以後也會越來越獨立,「自由聯合邦」只是一個過渡階段。
除了我以上所說的三種情況以外,其他的「海外領地」的主權完全都是屬於那個宗主國的,包括樓主所說的那三個地區。
再解釋深刻一點:
現在世界上有海外領地的國家只有九個,分別是澳大利亞、丹麥、挪威、法國、英國、西班牙、荷蘭、美國、紐西蘭。其中有幾個有必要特別說明:
法國的基本建制是大區,除了本土的22個大區以外,四個海外省(瓜德羅普、法屬蓋亞那、馬提尼克、留尼汪)分別自成一個大區。但是除了這26個大區以外,法國還有一些建制外的領土,比如法屬波利尼西亞、新卡里多尼亞、馬約特等等。這些領土雖然沒有建制,但是仍然是法國的一部分。以上國家多數和法國類似。
荷蘭現在的情況和英國本土比較類似。英國本土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組成,而荷蘭由荷蘭、庫拉索、阿魯巴、荷屬聖馬丁組成。荷蘭以前有個屬地叫做荷屬安的列斯,就是在加勒比地區,現在已經分成了庫拉索、荷屬聖馬丁、以及餘下的幾個島,共三個部分(阿魯巴也是從荷屬安的列斯裡面分出來的,只是分得比較早),餘下的幾個島在行政上歸屬荷蘭本土(雖然離荷蘭本土很遠),而庫拉索和荷屬聖馬丁還有阿魯巴則是以和荷蘭本土平行的位置與荷蘭結成聯邦。
西班牙的情況可以很好地表明「海外領地」只是一個地理概念。西班牙的建制是:一級行政區是自治區,自治區下面是省。西班牙的海外領地是梅里利亞和休達兩個城市,都在摩洛哥的領土上。這兩個城市在1995年之前在行政上只是分別屬於馬拉加省和加迪斯省的兩個普通城市,和西班牙其他城市並沒有本質區別。1995年以後才升級成自治市,相當於省,但是,不屬於任何一個自治區。
總而言之,簡短地回答樓主的問題:在那些擁有海外領地的國家,海外領地的主權都是完全屬於那個國家的,其面積也是計入國家領土的。除了我上面列出的三種特殊情況。之所以我國的地圖很少將海外領土計入總領土,完全是因為我國沒有海外領土的原因。而至於很多海外領土在行政上也確實和本土不一樣,其根本原因並不是因為它們是海外領土,對比一下,很多國家的本土也有行政上的特殊地區,比如印度的昌迪加爾,一個城市同時擔任三個一級行政區的首府,比如希臘的聖山共和國,其理論上的元首甚至不是希臘總統,而是君士坦丁堡牧首,再比如,我們國家不是一樣有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嗎?
純手工碼字,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⑻ 法國為啥會有一塊加拿大的領土

大家都知道,國家的領土並不一定只位於一處。比如美國的阿拉斯加和夏威夷,還有加拿大。加拿大在法國境內有一塊土地,這塊土地叫什麼?為什麼還有這樣的一塊土地呢?

你覺得這個地方是不是有點像我們的英雄紀念碑呢?我們也是一直銘記歷史,不忘國恥,這樣,我們才可以眾志成城,可以團結一心,可以將大家的力量集中在一起,為了國家的美好,貢獻自己的力量!

你覺得這個地方是不是應該多多紀念?

⑼ 有哪些外國的國名

外國的國名如下:

1、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

2、美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

3、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4、法國。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

5、俄羅斯。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

歐美國家主要指西歐、南北歐,北美的經濟發達國家。

⑽ 法國是歐洲第二大國土面積國家嗎

不是。

歐洲國家領土大小排名前十位分列如下:

第1、俄羅斯(總面積為1705.54萬平方公里,歐洲部分面積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4,即426.835萬平方公里。總面積全球排名第一)。

第2、烏克蘭 60.37萬平方公里(全球排名第43)

第3、法國 54.703萬平方公里(全球排名第47)

第4、西班牙 50.4782萬平方公里(全球排名第50)

第5、瑞典 44.9964萬平方公里(全球排名第54)

第6、德國 35.7021萬平方公里(全球排名第61)

第7、挪威 32.422萬平方公里(全球排名第66)

第8、波蘭 31.2685萬平方公里(全球排名第68)

第9、義大利 30.123萬平方公里(全球排名第69)

第10、英國 24.482萬平方公里(全球排名第76)

(10)法國海外領土地圖包括哪些地區擴展閱讀:

在歐洲,法國國土面積僅次於俄羅斯和烏克蘭,是歐洲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如果算上海外領地和島嶼,法國是歐洲第二大國,擁有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都能排進世界前三位。

法國面積一直位居歐洲領先地位基本上是歷史演進的結果。法國歷史上只是歐洲大國之一,但歷史上的確存在著比法國面積更大的歐洲國家。

比如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近代早期的西班牙帝國和奧斯曼帝國。19世紀以後的奧匈帝國和德意志帝國等。除了俄國,其他曾經比法國面積達的國家要麼解體,要麼遭到極大的削弱,領土面積縮小了很多。

相反,法國歷史領土則相對穩定,歷史上法國領土最高峰應該是拿破崙帝國時代的1812年,但拿破崙戰敗之後領土又退後到1789年前後的疆域里,接下來的200年除了獲得薩瓦和尼斯,並且和德國在阿爾薩斯-洛林一帶進行拉鋸爭奪外,基本上沒有變化。

兩次世界大戰,法國打的都非常艱苦,但幸運的都佔在了戰勝國的一方,沒有像德國一樣因為戰敗遭遇了巨大的損失,因此法國歐洲部分的疆土長期而且穩定的保持到了今天。

2000年歐洲地圖和1900年歐洲地圖,明顯可以看出德國因兩次世界二戰而遭到極大削弱,而奧匈帝國則完全解體。

反觀歐洲歷史上那些曾經國圖面積廣大的國家。要麼因為內部諸侯分立而解體(如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要麼因為過度擴張而遭遇歐洲國家的圍攻而逐步喪失領土(如近代的西班牙帝國和波蘭-立陶宛聯邦)。

或者因為內部民族問題而瓦解(如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愛爾蘭從英國獨立,加泰羅尼亞要求從西班牙獨立也可以歸入此范疇)。再加上我們在上段談到的世界大戰對德國的影響,大致是歐洲大國難以存續的幾個主要原因。

法國,因為很早就建立起了中央集權制度,政治權力高度集中在國王手中,避免了諸侯的分裂。同時因為法國歷史上軍事實力較強,又有一定的外交手腕,多次避免了因戰爭失敗而被削弱的命運。

比如拿破崙戰爭後法國外交大臣塔列朗就利用維也納和會列強矛盾保住了法國的大國地位,二戰後法國藉助盟國預防德國東山再起,平衡蘇聯影響過大的大戰略也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另外,法國在大革命後就建立了以「自由、平等、博愛」的政治理念而非血緣和語言為基礎的國家認同模式,並且不斷地通過統一的官方語言法語和全民義務教育來推廣這個模式。這讓布列塔尼人,阿爾薩斯人等少數族裔能夠融入法國,避免了民族分裂。

歷史上比法國面積更大的歐洲國家,像羅馬帝國、西班牙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和德意志帝國等國家就沒有法國這么幸運了,因為戰敗的原因,土地遭遇了巨大的損失。其他大國家要麼解體,要麼分離,要麼遭到強國的削弱,領土面積了自然就少了很多。

閱讀全文

與法國海外領土地圖包括哪些地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3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2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3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9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54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96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4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47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12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5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4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98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0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5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73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1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35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