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法國人用餐順序
來法旅遊的中國人吃法餐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冷熱交替、甜咸相加:第一道,冷盤(咸);第二道,熱菜(咸);第三道,甜食(冷);最後,咖啡或茶(熱且加糖),不僅如此,用餐中還要喝酒和冷水。吃完了飯肚子如何承受只有心知肚明了。不過法國人從來沒有不適,也就不便大張旗鼓地發牢騷。 法餐雖不象中餐擁有幾大菜系,各地卻都有傳統的代表菜,如多爾多涅的油浸鴨肉及鵝肝,阿爾薩斯的酸菜腸,布列塔尼的黑面燉肉和薄餅,諾曼底的牛羊下水,普羅旺斯魚湯等等等等。現代的新式法餐更著重味道的細膩及陳列的樣式,使人的味覺和視覺都得到美的享受。 正式的全套西餐上菜順序是:①前菜和湯②魚③水果④肉類⑤乳酪⑥甜點和咖啡⑦水果,還有餐前酒和餐酒。沒有必要全部都點,點太多卻吃不完反而失禮。稍有水準的餐廳都歡迎只點前菜的客人。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並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
『貳』 留學法國,你知道法國醫保那些事嗎
在歐洲,高昂的醫療費用讓很多留學生感到害怕,好像看一次病就相當於破產一次。其實,歐洲很多國家的醫療保險已經相當健全,大部分花費都可以報銷,所以即使生了病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法國也是如此。今天一分錢就帶大家扒一扒醫療保險那些事兒。
法國的醫療保險有兩種,第一種是基礎的主險,也就是社會醫療保險(Sécurité Sociale),是強制性的,可獲得最高70%的報銷額度,在法生活的人都必須辦理,留學生也不例外;第二種是額外補充的副險,即補充醫療保險(Mutuelle),是自願購買的,完全或部分覆蓋社會醫療保險報銷之後剩下的費用。
急診及夜間值班
如在法國遇到車禍、心臟病發、早產等突發性需治療的緊急情況,需要去急診就醫。為保證醫葯緊急服務,法國城鄉各地都採用醫生和葯劑師值班制度。有關值班醫生和葯劑師的名單可以向葯房詢問或在地方報紙的服務欄中查找。
總體來說,法國的醫療體系和國內是有不小差別的,比如法國的醫院是不售葯的,醫院的葯房只負責病人在醫院期間的治療用葯,所以醫生開處方後要自己去葯房買葯;再比如一些在國內可以看急診、輸液的情況,像突發高燒,在法國即使你叫急救醫生(SOS Médecin)來家裡看病,通常也只會給你開葯、要求好好休息,而不是輸液降燒。因此十分建議大家在購買保險時順便向保險公司了解一下特殊情況的基本處理方法,以備不時之需。
不論身在何處,健康和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請大家牢記以下應急電話號碼,萬一在法國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立即使用:
1. 緊急醫療救護處 (SAMU):15
2. 24小時在線,急救醫生(SOS Médecin):3624
3. 歐洲通用緊急呼救電話:112
【法蘭西一分錢】 法國本地資訊博主,擅長買買買,從日常生活到精品小眾,不怕剁手吃土,只想物有所值。 ID:francepromo
『叄』 法國百問:1.法國的基本禮儀2.法國人最忌諱什麼3.法國人見面如何問好
法國人不喜歡出自見面就送你。
『肆』 我要法國大餐的簡介,精細一點,最好講講法國人怎樣用餐、用餐禮儀等。然後就是每一道菜,要有重點!
呵呵..樓上那位介紹的非常詳細,不過這些比較適合在非常正規的場合,真正普通大家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和中國一樣,沒那麼嚴肅.
我就在法國生活,我老公是法國人,我觀察到他們其實吃飯和咱們一樣,當然,他們的餐具擺放會更詳細一點,左叉右刀,上方放小勺子用來吃小杯子裝的前餐或甜點,盤子放中間,當然,如果是在餐館吃飯或到朋友家參加比較正式的聚餐,就會連抹嘴用的餐巾布一起擺放,平時就放卷大的廚房專用衛生紙,他們吃飯時也沒有計較什麼餐具盡量不要發出聲音等(除過非常正式的場合),大家吃飯也是一邊聊天一邊吃,甚至邊吃邊看電視的都有.
他們早餐就太簡單了,果醬,麵包片和咖啡或熱巧克力(喝牛奶的人很少)
午餐是比較正式的,當然工作的人就除外了,因為時間關系,他們80%的人都不回家做飯,就在外面買個三明治,在小型城市或鄉村,尤其是周末吃午飯就比較正式,通常頭餐是生菜沙拉或一碗濃湯,當然,如果去朋友家作客什麼的就回比較好,他們最喜歡用很小的玻璃杯盛食物,裡面填充蛋黃醬,三文魚丁,番茄醬什麼的弄的顏色很漂亮,不過味道真不怎麼樣,我感覺就是沒什麼實料,都是吃一些番茄醬和沙拉醬什麼的,光是些醬質調料.吃完後撤去杯子什麼的就上肉類,雞肉鴨肉牛肉什麼的,他們很少吃羊肉,我個人覺得他們做的不如咱們中國人做的,他們不會用什麼調料,就是個胡椒粉和鹽而已,然後就放到烤箱去或鍋里煎一下,他們做的雞肉鴨肉什麼的皮上的油也不煎出來,看起來濕漉漉膿糊糊的,切開後還能看到鮮血淋淋,尤其是鴨肉,裡面還是生的,吃起來一股血腥味,我感到很惡心,他們吃飯的時候不是喝葡萄酒就是喝自來水(法國都是接自來水喝的),沒什麼飲料,在餐館也一樣,如果不買飲料,服務員就會給你一瓶自來水.吃完肉類就是芝士和長棍麵包了,有些人還加黃油一起吃,如果盤子有剩湯料,他們就用麵包擦盤子的湯料吃,直到把盤子擦乾凈為止.吃完麵包就是甜點了,他們的甜點還是比較豐富的,冰淇淋,蛋糕什麼的,不過他們的甜品一般都是自己做的,很少有人出去買現成的.
晚飯與午飯差不多,唯一的區別是晚飯的頭菜基本都是濃湯,然後就和午飯一樣了.甜品通常是酸奶或水果.
『伍』 關於法國的風土人情的介紹!!!
法國
(1)愛情風俗
「只要一部電影是在巴黎拍的,那麼,一定有相應的愛情故事。」的確,如果要選出一個全球最浪漫的城市,一定非巴黎莫屬。在這種情況下,對法國人來說,2月14日的情人節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因為在他們眼裡,每天都是情人節。
盡管如此,商家們還是會挖空心思,想用這個特殊的日子大賺一筆。內衣廠商、香水廠商都提前推出了情人節系列產品。「我們的女士內衣賣得好極了,銷售額比上星期漲了40%。」巴黎一家內衣店的老闆告訴記者。情人節前夕,法國紅玫瑰則漲到了10歐元一支;近年來,每到情人節,蘭花的生意也出奇得好,銷量能增加50倍,其中尤以荷蘭、比利時和丹麥培育的一種新品種最受歡迎。
情人節郵票更是風靡整個法國。法國郵政從1990年開始,就推出了情人節心形郵票,開始了一系列的郵票營銷計劃。而今,法國時尚品牌成為了情人節郵票的主角,香奈爾、卡夏爾等品牌相繼上了郵票。
根據一項民意調查顯示,98%的法國人知道情人節,但真正過這個節的大多是25—34歲的年輕人,他們會在這一天交換禮物。「當然,如果我的丈夫忘記這個日子,我也不會介意。因為我們可以在一年中任何一天來慶祝我們的愛情。」32歲的奧德馬麗說。
大部分法國人認為,如果一個人在一年的365天里都不知道如何照顧關心自己的戀人,那所有的巧克力和鮮花表達的更多是內疚,而非愛。當然,法國人的這一理念給商家們帶來了很大危機。
(2)服飾禮儀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耳中即與時尚、流行含意相同。
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
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
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發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時,都十分強調要使之與自己著裝相協調相一致。
(3)餐飲習慣
作為舉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法國人十分講究飲食。在西餐之中,法國菜可以說是最講究的。
法國人愛吃麵食,麵包的種類很多;他們大都愛吃乳酪;在肉食方面,他們愛吃牛肉、豬肉、雞肉、魚子醬、鵝肝,不吃肥肉、寵物、肝臟之外的動物內臟、無鱗魚和帶刺骨的魚。
法國人特別善飲,他們幾乎餐餐必喝,而且講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種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餚;除酒水之外,法國人平時還愛喝生水和咖啡。
法國人用餐時,兩手允許放在餐桌上,但卻不許將兩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時,他們習慣於將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4)習俗禁忌
法國的國花是鳶尾花。對於菊花、牡丹、玫瑰、杜鵑、水仙、金盞花和紙花,一般不宜隨意送給法國人。
法國的國鳥是公雞,他們認為它是勇敢、頑強的直接化身。
法國的國石是珍珠。
法國人大多喜愛藍色、白色與紅色,他們所忌諱的色彩主要是黃色與墨綠色。
法國人所忌諱的數字是「13」與「星期五」。
在人際交往之中,法國人對禮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別的講究。宜選具有藝術品味和紀念意義的物品,不宜以刀、劍、剪、餐具或是帶有明顯的廣告標志的物品。男士向一般關系的女士贈送香水,也是不合適的。在接受禮品時若不當著送禮者的面打開其包裝,則是一種無禮的表現。
『陸』 法國人如何處理垃圾
法國實行垃圾分類,這是肯定的。
然後呢,根據我在法國的生活經驗告訴我:
法國市政府有免費的垃圾袋可以領,是專門放可回收的垃圾用的,不可回收的垃圾袋要自己買。
法國每周定期有垃圾車收垃圾,每個城市所定的時間也不盡相同,次數也不好說。一般是一到兩次。
在收垃圾的時間內,挨家挨戶必須自己把垃圾桶拉到門口,等收好了,再拿進來,不拉出去的話得等下回了。這里提到垃圾桶,得說下,每家應該都有兩個或以上的垃圾桶,這個是自己買的,專門用來分類用的。還有要想讓別人收垃圾,得付垃圾處理費。
另外,廁所提出來的東西,務必要系好後仍垃圾桶里,否則是對清潔人員的不尊重。
法國每隔一段地方,都會設置一個大的垃圾分類箱,供所有人使用。
以上說的是優點。
下面該是說缺德的事。
法國人,尤其是年輕人,並不是你想的那麼講衛生,我家就在學校對面,樓下幾乎每天都是煙蒂,廢紙團,痰,吃剩的麵包,包裝袋。。。
法國會在公園,小區內設置綠色垃圾袋,其實這些是給狗用的,主人們牽狗溜的時候可以去拿,把自己家寶貝弄出來的還新鮮的東西處理掉。。
不過,當你走在街頭的時候,你不用為了不小心踩到這熱乎乎的東西而懊惱,因為這在法國是再平常不過的了。反而踩的最多的是他們自己,我們總會見到,一條條被踩過而拖出的跟飛機飛過留下的雲似的線,所以巴黎雖然被稱為浪漫之都,同時也被稱為狗屎之都。
『柒』 法國人過年習俗有哪些
作為舉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法國人十分講究飲食。在西餐之中,法國菜可以說是最講究的。
法國人愛吃麵食,麵包的種類很多;他們大都愛吃乳酪;在肉食方面,他們愛吃牛肉、豬肉、雞肉、魚子醬、鵝肝,不吃肥肉、寵物、肝臟之外的動物內臟、無鱗魚和帶刺骨的魚。
法國人特別善飲,他們幾乎餐餐必喝,而且講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種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餚;除酒水之外,法國人平時還愛喝生水和咖啡。
法國人用餐時,兩手允許放在餐桌上,但卻不許將兩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時,他們習慣於將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見面親臉頰。先左臉,後右臉。
吻手禮的受禮者,只能是女士,而且應是已婚女士。手腕及其能上能下部位,是行禮時的禁區。
正確的吻手禮是:男士行至已婚女士面前,首先垂首立正致意,然後以右手或雙手捧起女士的右手,俯首用自己微閉的嘴唇,去象徵性地輕吻一下其指背。
男子同上層社會貴族婦女相見時,如果女方先伸出手作下垂式,男方則可將指尖輕輕提起吻之;但如果女方不伸手錶示則不吻。行吻手禮時,若女方身份地位較高,要支屈一膝作半跪式後,再握手吻之。
英國的上層人士,表示對女士們敬意和感謝時,往往行"吻手禮"。在法國一定的社會階層中「吻手禮」也頗為流行。不過施吻手禮時,嘴不應接觸到女士的手;也不能吻戴手套的手;不能在公共場合吻手;更不得吻少女的手。
『捌』 法國最具法國特色的是什麼呢
當一個外國人聽到「法國」這個詞時,幾件事會浮現在他們的腦海里。一些刻板印象、一些笑話、一些文化、埃菲爾鐵塔……其中有些幾乎是完全錯誤的。有些是真的!法國的一些重要的東西甚至都沒有出現。
《瓦爾修斯的電影》(1974)
「完全錯誤的」東西:貝雷帽、衛生和「哦啦啦」
讓我們把這個問題解決掉:
我們對洋蔥沒什麼特別的口味,也不喜歡"親愛的親愛的"或"哦啦啦"之類的陳詞濫調。
我們確實喜歡長時間洗澡。
我們在城裡不戴貝雷帽。這是一頂老農民的帽子。
我們通常不穿藍白條紋的la mariniere襯衫。如果我們真的這么做了,也大多是為了玩一點陳詞濫調。
我們不會夾著法棍在城裡走來走去……不,好吧,我們會這么做,事實上,這是真的。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當你從la boulangerie拿著你日常的麵包回來的時候!
我們吃蔬菜不是因為它們是健康的,而是因為它們是真實存在的。
所以,這最終引出了我最喜歡的第二種法語表達方式,也是法語中最地道的表達方式:
好極了。
吃得簡單,沒有多少組織,沒有多少錢,但有好吃的,有朋友,有真正在一起的快樂。
3)好!更多的建議嗎?比如,法國藝術還是法國文化?
嗯,阿斯特里克斯對法國文化有一些有趣的見解,並對此進行了一些諷刺。
法國人有時是這樣看待自己的:「森林裡的小村莊,人們總是精神抖擻地戰斗,但無論世界扔給他們什麼,他們都能面對,然後大吃大喝。」
一些歌手/詞曲作家也可以被認為是「峰值法語」。首先是喬治•布拉森,但我要加上芭芭拉(她太棒了)、讓-雅克•戈德曼、塞爾日•雷賈尼……
對我來說,法國的兩部文學作品是:
《小王子》,聖埃克蘇佩里著。最可愛的兒童書籍,關於友誼和失去,責任和想像。
《西拉諾·德·貝爾熱拉克》,埃德蒙·羅斯坦德著。偉大的擊劍手/詩人,浪漫而勇敢,有一個大鼻子。
他就是華麗的代名詞。
『玖』 兩百年前,黑人白人各建一國,為何現在一個窮的吃土另一個卻奔向小康
兩百年前,黑人白人各建一國,現在一個窮的吃土,一個走向小康
導語:一直以來,除了亞洲之外的其他地方,種族歧視一直都比較嚴重。皮膚不僅僅代表了一種顏色,對他們而言更是一個人種。而之前黑人被警察暴力執法"跪死"之後,那個事件像個導火索,讓種族矛盾得以爆發。我們也在一些視頻軟體上了解了更多關於種族歧視的事情,了解到了在他國,黑人與白人截然不同的待遇以及生活。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兩百年前的故事,黑人種族和白人種族分別建立了一個國家,如今他們誰會發展的更好?
這兩國的發展狀況也讓很多人感到不解,畢竟在兩百多年前,他們的處境都是大概相同的。難道這兩國發展的不同,真的意味著黑人和白人種族之間的優劣嗎?大家又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