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何網上說阿爾斯通和華為的境遇相似
因為現在美國開始用陷阱來對付我們國家的華為了,但是我們國家早就有了准備。
皮耶魯奇先生的案子不僅值得同情,而且應該深刻理解和轉變。實際上,在皮耶魯奇先生的調查期間,法國政治,商業和學術界一直警惕並意識到美國陷阱的存在。由於皮埃魯奇先生是這個陷阱的活生生的例子在前面,並且他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和責任感,因此許多法國法律和戰略研討會都討論了這次是阿爾斯通,下一個是誰。他經常來現場分享經驗,根據美國陷阱的描述,這種經驗分享會已經在法國舉行了數十場比賽,皮耶魯奇先生甚至成立了一家咨詢公司來處理此類問題。
❷ 法國阿爾斯通公司是如何被美國肢解的
《反海外腐敗法》於1977年通過,規定禁止美國企業針對一切國外企業、政府、政黨的賄賂行為。自生效以來,該法長期受美國主要行業巨擘的質疑,被認為會使本國企業在出口市場處於不利地位,因此在初期並未大力實施。
1998年,美國國會修改了該法,使其擁有域外效力,同樣適用於外國企業。只要一家企業用美元計價簽訂合作,支付發生在美國領土,或僅僅通過設在美國的伺服器發送、存儲郵件,這些都被視為「國際貿易工具」,美國就認為自己有權提起訴訟。
在本案中,阿爾斯通正是使用設在美國的銀行賬戶,以「咨詢費用」的名義將賄款打入印尼官員的賬戶而引起美國順藤摸瓜的調查。
該法律貌似「公正」,但在操作上往往存在「美國例外」。據皮耶魯奇調查,在試用該法的近40年裡,美國司法部從未在本國的石油巨頭或國防業巨頭的海外交易中挑出什麼毛病。
據調查,1977年至2014年,外國企業遭受的「罰單」占總額的67%,其中尤以歐洲企業「貢獻」最高。2008年以來,最終支付罰金超過一億美金的公司共有26家,歐洲企業佔14家,法國企業佔5家,道達爾、阿爾卡特、法興銀行、阿爾斯通等大型法企均「上榜」。而這些罰金最後統統進了美國國庫。
(2)法國如何評價阿爾斯通擴展閱讀
2019年年初,由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前高管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和一名法國記者合著的《美國陷阱》一書在法國出版,引起巨大反響。這本書以皮耶魯齊的親身經歷,揭露了美國政府打擊美國企業競爭對手的內幕。近日,央視記者在巴黎采訪了皮耶魯齊,他以當事人的身份,為我們講述了美國陷阱的始末。
2013年4月14日,美國紐約肯尼迪機場。時任法國核心能源企業「阿爾斯通集團」鍋爐部全球負責人皮耶魯齊剛下飛機,就被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探員逮捕了。
當被逮捕那一刻,皮耶魯齊知道,自己的東家與美國通用電氣在全球市場競爭得很激烈,所以他們也被美國司法機構盯上了。
皮耶魯齊說,盡管自己不是賄賂案的主謀,也不是13名涉案人中職位最高的,但他還是被美國檢方以違反美國《反海外腐敗法》、密謀洗錢罪等10項罪名提起訴訟。如果訴訟成立,將面臨共計125年的監禁。
直到2014年4月,一則新聞讓皮耶魯齊恍然大悟。原來,皮耶魯齊只是個「經濟人質」,美國最終「圍獵」的目標是美國通用電氣的最大競爭對手——阿爾斯通。
❸ 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的概述
自1998年6月,阿爾斯通公司實施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公司重新定位,姿態一新地出現在基礎設施和工業設備市場。6月20日,通用電氣阿爾斯通公司正式更名為阿爾斯通,企業標志也隨之改變。新的公司名稱朗朗上口,企業形象更具活力。伴隨著新名稱的產生,阿爾斯通公司股票在巴黎、倫敦和紐約上市。實行了股份制,阿爾斯通具有了充分的管理自主權,掌握自己命運。
在公司收購了德國AEG公司輸配電業務後,阿爾斯通在全球躍居輸配電行業第二位。阿爾斯通又合並了電氣工程承包和工業控制系統的佼佼者西技來克公司(CEGELEC),阿爾斯通由此實力大增。公司年營業額達160億美元,擁有員工11萬人,公司業務遍及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能源、輸配運輸、工業設備、工程承包及船舶設備的佼佼者。
從目前來看,阿爾斯通在運輸和輸配電市場居世界第二。在能源方面,阿爾斯通提供了佔世界裝機總容量15%的設備,共460.000兆瓦,佔世界第二。阿爾斯通不僅向這些市場提供基礎設施,而且還要滿足客戶對系統、服務和融資方面日益增長的需求。
阿爾斯通是全球發電及軌道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領先公司。阿爾斯通提供的發電設備現已佔全球總裝機容量的25%,在世界軌道交通市場擁有18%的市場份額。阿爾斯通還在電廠服務領域的裝機容量和市場份額均為世界第一。阿爾斯通開發出的創新、環保的領先技術已成為全球發電和軌道交通行業的基準。阿爾斯通的工程師建造出世界速度最快的火車和運力最高的自動化地鐵。
公司為水電、燃氣、燃煤、核電(常規島部分)等利用各類能源資源的發電廠提供交鑰匙整合電廠方案、設備和相關服務。
公司的69000名員工為遍及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服務。作為《財富》全球500強公司之一,阿爾斯通在其專業領域積累了上百年的經驗,已參與新中國建設近五十年。
阿爾斯通已經在中國成立了2家獨資公司--阿爾斯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及其下屬的阿爾斯通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阿爾斯通中國總部設在北京,在全國成立了8家合資企業(在香港設有2家分公司),擁有員工總數近2,300多人。
❹ 如何評價拉夫·阿爾斯通
阿爾斯通非常有熱情,三分球相當不錯,而且傳球很好。感覺他能夠很好地護球,我認為他的籃球位置感非常好,他比較注重傳球和觀察場上隊友,他能夠做到這些事情。
❺ 從法國的阿爾斯通到我國的華為,你對美國的《反海外賄賂法》等有何看法
法國阿爾斯通作為法國能源行業、軌道交通、電氣行業領域中的掌上明珠,被美國《反海外腐敗法》調查。當時的總負責人柏柯龍逃避要承受的處罰,秘密與美國通用達成協議,阿爾斯通被拆解後歸美國通用,另一部分被德國西門子並購。美國為了竊取信息無所不有其極,為瓦解他國的商業巨頭竭盡全力,一切只考慮美國自身利益。
❻ 講講-拉夫·阿爾斯通的故事
他是另一個喬丹,只不過他的表演舞台是在街頭。
他是為數不多的能夠以美國街球球員身份進入NBA的典範。
六個賽季,不是一段很短的時間,但他卻頑強地活了下來。
今夏,他從猛龍隊被交易到了火箭隊。對他來說,這是又一次的新生。
他傳統,他聰明,他無畏,他堅韌。
應當承認,對於街球,NBA心中其實始終是充滿敬畏的。從他們的最初接觸開始,這種感覺就無比強烈。歷史上,名聞遐邇的「J博士」、張伯倫、傑里·韋斯特和埃爾金·貝勒等傳奇巨星都曾到紐約的街球聖地洛克公園打球。但不是輸得很慘,就是占不到任何便宜。2002年,科比和卡特兩大當紅NBA巨星來到洛克「觀摩」,同樣沒能帶著任何優越感安然離開,科比甚至嘗到狂妄的苦頭。於是NBA一方面明令禁止球員參加街球比賽,同時對打街球出身的現役NBA球員百般刁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號稱「Skipto my Lou」的街球傳奇人物拉夫·阿爾斯通。阿爾斯通在NBA輾轉六個賽季,先後換了四支球隊。個人數據表現尚可,卻始終無法得到NBA的認同,很多人認為他炫耀性的球風華而不實,而且損害到球隊的整體利益,因此幾乎他每次得到的都只是毫無保障的一年合同。尤其在猛龍隊,苛刻到不近人情的主教練薩姆·米切爾多次對其進行人身攻擊,他甚至不能享受卡特賽前熱身時佩戴隨身聽的同等待遇,更有幾次因所謂的「不良舉動」,對他實行球隊內部禁賽,以至於氣惱的阿爾斯通甚至曾威脅要離開NBA。今夏,阿爾斯通被交易到火箭隊。但同時,幾乎所有的多倫多媒體都在「拍手稱快」,稱贊總經理巴博庫克「亡羊補牢」般地甩掉一個大包袱。
拉夫·阿爾斯通,他是美國街頭的喬丹,他的偉大甚至是你無法想像的。
傳奇開始於1976年,就在匿跡多年的「毀滅者」喬·哈蒙德回到155大街,創下73分的洛克聯賽紀錄的那個夏天,阿爾斯通在皇後區的南牙買加呱呱墜地。從小瘦削單薄的阿爾斯通沒有出眾的速度和彈跳,但他藝術家似的籃球靈感和天外來客般的運球技巧很早就名滿紐約。阿爾斯通12歲時,教練開始手持攝像機跟隨他出入街頭槌場,捕捉那些前所未有的過人動作。幾年後,這些錄影帶成為了著名的And1 Mix Tape第一集,一夜之間挽救了搖搖欲墜的And1。
高中時代的阿爾斯通是籃球名校卡多佐高中吸引球迷的惟一原因。習慣於在街頭和NCAA球員甚至職業高手較量的他對於中學的比賽幾乎不屑一顧——或許說沒有資格一顧——阿爾斯通的成績經常差到無法達到為校隊出賽的標准。高三高四兩年他只為卡多佐打過10場球,平均得分31.9。
「說實話,我被他教訓過。和拉夫·阿爾斯通打球,你應該准備好丟臉。」當年和阿爾斯通並稱紐約最好的兩名高中後衛的斯蒂芬·馬布里曾這樣告訴記者。
在高中鮮有出場機會的阿爾斯通繼續在街頭上演魔幻般的表演。紐約各區的街球風格大同小異,布隆克斯和布魯克林崇尚籃下身體對抗,哈林和皇後區盛產控球人才。阿爾斯通則是皇後區的標志,一年對哈林區全明星隊的比賽上,阿爾斯通拿下25分和30次助攻。他和哈林霸主「黑寡婦」泰隆·伊萬斯的鬥牛成為紐約每年經典之戰。
在阿爾斯通數以千計的運球動作中,有一招快攻中的跳步跨下運球最為出名。這個動作難度並不大,但是阿爾斯通做起來有著一種莫名的輕巧和優雅,幾乎讓人暫時忘記球場上激烈的拼殺,享受片刻的唯美。當然,對方的防守往往在「這一劍」的風情中煙消雲散。洛克的DJ以這個動作給阿爾斯通起了綽號——「Skip to my lou」(一首輕快兒歌歌詞)。很快,紐約球迷忘記了阿爾斯通,而記住了「Skip to my lou」。
阿爾斯通似乎領先於整個時代,年紀輕輕便只手扭轉了整個紐約的街球風格,幾年後他的Andl MixTape更改變了全美國甚至全世界的街球。他給街球帶來的就好像70年代「J博士」給NBA帶去的一樣。「J博士」告訴人們不但要得分,而且要把球扣進籃里,扣在對手的腦袋上,於是才有了喬丹、威爾金斯和德雷克斯勒。阿爾斯通出神入化的控球技巧不僅能夠使他隨心所欲地過人,更讓對手看起來像一個籃球弱智。這在NBA也許會被人說成中看不中用,可是60年代,扣籃不也是一種褻瀆比賽的行為?
高中最後一年,成績一塌糊塗的阿爾斯通為了爭取大學籃球獎學金,前往北卡羅萊納州的勞倫伯格預科學校就讀。這所學校擅長於為成績糟糕的籃球天才提供補習課程,很多街頭名宿都曾在此落腳。1995年夏,阿爾斯通在紐約打球時被大學名帥傑里·塔坎寧看重。曾拿過NCAA總冠軍且喜歡招募紐約街球手的塔坎寧很快安排阿爾斯通到弗雷索城學院就讀,一年後他轉到了塔坎寧執教的弗雷索州大學。在那裡,阿爾斯通展示出出色的防守和對高級籃球戰術的理解,而這兩樣是許多街球手和NBA球員的分水嶺。1998年,阿爾斯通被選入聯盟最佳新人隊,緊接著因為毆打前女友遭到起訴。官司纏身的阿爾斯通索性離開大學,參加當年NBA選秀。
而另一方面,事實上,不到紐約,不到哈林,不到洛克,就不知道拉夫·阿爾斯通的名氣有多大,在街球界的地位有多高——在洛克公園里打球的孩子們身上穿著的大半都是印著阿爾斯通綽號「Skip to my Lou」的球衣:問他們心目中的街球偶像,往往說出來的第一個名字就是阿爾斯通;即使在繁華似錦的曼哈頓中城和下城,身著阿爾斯通球衣的年輕人也隨處可見,更不要說在哈林街頭。
來自於紐約皇後區南牙買加的阿爾斯通是個徹頭徹尾的「街球瘋子」,很小時就展現出很高的籃球天賦,15歲就參加了洛克公園18歲以及以上年齡組的比賽,這名後衛出神入化的街球技藝很快風靡哈林和全美,同是哈林街球傳奇巨星的泰朗·伊萬斯在1993年第一次碰上阿爾斯通,就被震撼了,「人們寧願從上班途中溜出來看他的比賽,要知道很多人看尼克斯比賽都不會這樣做,但他是不同的,他會讓洛克公園附近出現嚴重的交通堵塞,停車量會比平時多出三倍,幾千人會聚集在155街。」因為出版了他的街球錄影集,小球鞋製作公司And1「一炮打響」,走出困境。美國《灌籃》雜志的編輯們在看他的街球錄像後驚為天人,馬上把阿爾斯通的照片作封面,並在內頁的文章中評價他為「世界上最好的組織後衛」。
「拉夫是我們聯賽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巨星之一,也是最受歡迎的球員之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洛克公園EBC聯賽新聞官鮑勃·麥克羅爾對阿爾斯通的評價非常高。是否可以說他是後來一度蕭條的街籃的「復興者」?電話那頭的麥克羅爾頓了頓,然後回答說,「差不多可以這樣說,是他讓街球重新出現生機,走向世界。」
盡管很多人並不是很看好阿爾斯通,但至少休斯敦很看好他,先不說姚明如何對他大加盛贊,就連一向以古板著稱的火箭隊主教練傑夫·范·甘迪,也認為他是一個難得
出色的傳統組織後衛。
的確,從一些跡象上來看,拉夫·阿爾斯通的確是非常適合火箭隊的。
阿爾斯通的可取之處是:第一,他控球,穩,一般人很難從他手上搶到球,也很少失誤;第二,他會助攻。阿爾斯通的助攻率達到29%,而蘇拉才僅僅只有22%罷了。第三,他能突分,也能投三分;第四,有速度,能打快攻;第五,他傳球具有相當無與倫比的想像力。不僅如此,他也樂於傳球,其職業態度相當值得人尊敬。當然,阿爾斯通的弱點也是不可迴避的:第一,盡管在聯盟中打拚多年,但他時不時還會露出街球特點,從而影響球隊的節奏;第二他的大局觀還沒達到一流後衛的水平;第三,他的身高不夠,防守雖然也還可以,但頑強程度還欠缺;第四,他掌控一支高水平球隊功防的經驗不夠。
1號位一直都是火箭隊的頑疾。但其實休斯敦並不缺少出色的組織後衛,而具體來說,問題是出在哪裡呢?對於火箭隊來講,需要一個能在關鍵的第四節堅決貫徹教練意圖的組織後衛,而在這一點上,無論蘇拉,還是與阿爾斯通對換而被交易走的麥克·詹姆斯,其實都不合格。上賽季季後賽首輪,對小牛隊第三、第四場,都是火箭隊形勢大好,但休斯敦人卻往往在最後三分鍾領先對手六七分後反被翻盤。球員頭腦發熱,進攻明顯缺乏組織,這對火箭隊來講教訓深刻。所以,火箭隊迫切需要一個能在關鍵時候掌控球隊的純粹組織後衛,這樣的組織後衛不僅可以幫助發揮姚明和麥迪的進攻威力,而且可以在關鍵時候節制麥迪,防止麥迪的個人英雄主義拖累球隊。而恰好,阿爾斯通的加盟正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
其次,麥迪外線出手多過突破(科比的突分更多,實際上更適合姚明),火箭隊還需要一個能攪爛對手防線的突破者,但蘇拉、麥克·詹姆斯都有突破但分球少,而阿爾斯通的突分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姚明的作用。
第三,阿爾斯通的速度提高了球隊的運動性。正因為有了斯威夫特、德里克·安德森這樣出色的鋒線球員,需要組織後衛組織快攻的能力也就更為至關重要。
第四,阿爾斯通29歲,比蘇拉32、麥克·詹姆斯30歲年輕,但工資卻只有300萬,比他倆都低,而且有五年合同,適合火箭隊長期發展的需要。
無疑,如果阿爾斯通磨合成功,火箭隊將進入一個穩定發展期,尤其主力陣容姚明+麥迪+斯威夫特+阿爾斯通的框架會保持相對穩定三四年,不會像前幾年那麼動盪了。
❼ 阿爾斯通為什麼被稱為街籃王~
1976年7月24日,拉夫·阿爾斯通出生在美國紐約皇後區龍蛇混雜的南牙買加。從小,他就征戰在紐約大小街頭的籃球場上,四處炫耀自己的籃球天賦。15歲時,他參加了洛克公園18歲以上年齡組的比賽,當即以一手出神入化的換手運球,搭配各種千奇百怪的轉身步法,風靡哈林和全美。
1993年,同是哈林街球傳奇巨星的泰朗·伊萬斯,第一次碰上阿爾斯通,就被震撼了,「人們寧願從上班時溜出來看他的比賽,他們看尼克斯比賽時都不會這樣做!但阿爾斯通不同,他能讓洛克公園附近出現嚴重的交通堵塞,停車量是平時的4倍,幾千人聚集在155街!」
在一場洛克公園EBC(Entertainers Basketball Classic)比賽中,阿爾斯通用魔術般的表演,為自己贏得了「SkiptomyLou」(意為:蹦達著奔向我的甜心———來自迪斯尼兒歌第二集。)的雅號。當時,阿爾斯通挑戰同樣出身紐約的前雪城大學球星Conrad McRae,身高2米03的McRae見阿爾斯通運球長驅直入直搗禁區,起身攔阻其去路,只見阿爾斯通在半空中右手作挑籃狀,突然,球竟然消失在McRae的眼前,不過周圍的人看得很清楚,球順著阿爾斯通的右手臂滾至右肩、頸背、左肩直到左手,妙傳至聖若望大學的Hamilton手中,Hamilton逮到空檔一記重扣。阿爾斯通的「偷天換日」讓所有人都傻眼了,場邊播報員驚訝之餘,脫口而出:「Skip to my Lou!」這來自一首節奏輕快的Hip-Hop風格兒歌。
阿爾斯通的神技不止於此,在一場皇後區的比賽中,對手因總是被他耍得團團轉,從背後使陰招,推了他一把,只見阿爾斯通轉過身來,拿球環繞這名對手轉圈,對手伸手擋球,阿爾斯通用球砸中其腳背,然後反彈回自己手中,就好像在耍溜溜球一樣,「羞辱」得這名對手更加難堪。在洛克公園,街球手們最不想碰到的對手就是阿爾斯通,就連NBA球星偶爾現身街頭籃球場,也不願與他交手,即便是在NBA以強悍防守聞名的Anthony Mason,也拒絕防守阿爾斯通。「說實話,和阿爾斯通打球前,你應該准備好丟臉。」Marbury告訴記者。
有一種風尚叫「街球重歸」
出道幾年後,球鞋製作公司And1出版了他的街球錄影集。隨著And1 Mix Tape系列席捲全美,越來越多的球迷開始喜歡阿爾斯通「控球至上」的街球風格。不論是在Nike Freestyle還是EBC,年輕一輩的街頭後衛們都模仿阿爾斯通,以戲耍對手為樂,打球極具觀賞性。阿爾斯通的出現,使「街球」二字,自70年代J博士時代之後,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我覺得球場上需要些新東西,有點帶勁的,純粹即興的。我從來沒躺在床上想明天是不是該把球繞過對手的脖子過人……一切都是即時動作,對防守的反應。人們因為我的動作大呼小叫,於是下一次進攻的時候我就想,怎麼讓大家叫得再大聲一些。」阿爾斯通這樣解釋自己發明的過人動作。
美國《灌籃》雜志的編輯們看完阿爾斯通的街球錄像後,驚為天人,馬上把他的照片作為封面,並在內頁的文章中,評價他為「世界上最好的控球後衛」。
明星雲集的And1巡迴賽每次開場儀式上,阿爾斯通都是最後出場。「大麻煩」、「AO」等各地街頭名宿必要恭恭敬敬地低頭在他腳前地板鋪上毛巾,像迎接皇帝一樣把他請入場地。
有一個街球品牌叫And1
2003年,And1公司推出Skip系列,阿爾斯通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擁有自己品牌球鞋的街球手。
這樣的籃球天才,為何一直混跡街頭,直到1999年才入選NBA呢?原因只有一個,阿爾斯通的學習成績實在爛透了,就連出戰高中聯賽的資格都沒有,更別談進入NCAA大學籃壇,等著被NBA網羅了。高中時期,阿爾斯通就讀於皇後區的Cardozo中學,他在念書上的才華,恰好和籃球天賦成反比,整個高中4年,生活渾渾噩噩,壓根沒上過幾堂課。高一還好,高二至高四齣勤率低得離譜,成績更是一塌糊塗,根本無法達到出戰高中聯賽的最低標准。
無奈的阿爾斯通只得去街頭籃球場發泄。在洛克公園,阿爾斯通呼風喚雨,每年EBC大賽成了他最風光的個人秀。阿爾斯通是皇後區的標志,一次與哈林區全明星隊的比賽上,阿爾斯通拿下25分30次助攻,而他和哈林霸主「黑寡婦」泰朗·伊萬斯的「鬥牛」,成為紐約每年的經典之戰。
有一個榮耀頭銜叫「紐約皇帝」
由於實在讀不出書,阿爾斯通終究無法從Cardozo高中畢業。眼見籃球生涯即將陷入困境,為了取得大學籃球獎學金,阿爾斯通不得不在高中最後一年背井離鄉,前往北卡羅萊納州的勞倫伯格預科學校就讀。這所學校擅長為成績糟糕的籃球天才提供補習課程,丹尼爾斯、「山羊」等街頭名宿都曾在此落腳。
1995年夏天,阿爾斯通進入名帥傑里·塔坎寧的法眼。塔坎寧綽號「鯊魚」,自打任教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開始,就是NCAA當局頭痛的人物,「鯊魚」擅長走旁門左道招攬高手,讀不出書沒問題,他會先安排這些球員去「特定」的專科學校搞好成績,然後轉學至NCAA第一級大學打球。
在塔坎寧的安排下,阿爾斯通很快進入弗雷索城學院就讀,放下籃球一年,專心學業。
第二年,阿爾斯通的成績通過了「上場線」,順利取得專科學校聯賽出賽資格,並轉至塔坎寧執教的弗雷索州大學。之後,他直接投身NBA選秀,在第二輪第39順位被雄鹿挑走。同年,阿爾斯通也被美國「大陸職籃聯盟(CBA)」的愛達荷奔騰隊於第二輪第11順位相中。
1999年至今,阿爾斯通在NBA打了6個賽季,先後在密爾沃基、多倫多、邁阿密和多倫多輾轉,可奇怪的是,他始終無法贏得隊友、教練的認同,幾乎每次得到的都是一年合同。他們指責阿爾斯通炫耀性的球風華而不實,損害球隊的整體利益。
此次簽約火箭,他能否幫助火箭隊獲得總冠軍呢?但不管怎樣,阿爾斯通的街頭地位已無人可撼。美國《灌籃》雜志記者問他:「你是不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街球手?」阿爾斯通回答:「至少我是候選人之一。在這個時代,和『山羊』、『毀滅者』一樣,我是紐約的皇帝。」
❽ 拉夫·阿爾斯通的人物評價
阿爾斯通的缺點和他的優點一樣鮮明。速度快、傳球意識好,但是進攻時會出現神經刀的表現。 (新浪體育評)
阿爾斯通是一名熱愛籃球,懂得刻苦訓練的球員,而且會受隊友的喜愛。 (斯坦·范甘迪評)
阿爾斯通非常有熱情,三分球相當不錯,而且傳球很好。感覺他能夠很好地護球,我認為他的籃球位置感非常好,他比較注重傳球和觀察場上隊友,他能夠做到這些事情。 (傑夫·范甘迪評)
❾ 如何看待法國阿爾斯通被美國通用電氣收購
之前有在微信工作,好好看過一篇介紹這個驚天收購案的內幕,我來簡單說兩句吧。首先,阿爾斯通被美國通用收購,這是法國人民不願意看到的。有新聞媒體稱,這次收購簡直就是一次搶劫。不知道題主對阿爾斯通了解有多少?阿爾斯通在法國的地位,就好比華為在中國。說錯了,華為是私企,阿爾斯通是法國的國企,所以阿爾斯通在中國相當於中國電力公司被美國通用收購。想想看,一個關乎於國民日常用電的公司,被外國企業收購了,那人家想怎麼定價就怎麼定價。是什麼促使這次跨國收購案呢?原因是美國抓住了阿爾斯通一些高管的把柄,以此來威脅,法國政府把阿爾斯通低價轉讓給美國通用。具體的一些細節,你可以去微信公眾號上搜索一下,烏鴉上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