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埃及和法國近嗎,坐飛機要多久
飛機要三四個小時吧。應該在一千多公里
2. 古埃及的地理位置
古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今中東地區),起初在尼羅河流域,直到國力強盛時候,才達到當今的埃及領土。它北臨地中海,東瀕紅海,南鄰努比亞(今衣索比亞和蘇丹),西接利比亞。從地理上看,埃及的東西兩面均為沙漠,南邊有幾個大險灘,同外界交往甚難,只有通過東北端的西奈半島與西亞來往較為方便。
古代埃及具有較大的孤立性。縱貫埃及全境的尼羅河,由發源於非洲中部的白尼羅河和發源於蘇丹的青尼羅河匯合而成。流經森林和草原地帶的尼羅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濫,浸灌兩岸乾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礦物質和腐植質的泥沙隨流而下,在兩岸逐漸沉積下來,成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稱自己的國家為「凱麥特」(意為黑土地) 。
跨度近3000年的古代文明,開始於公元前32世紀左右時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終止於公元前343年波斯再次征服埃及。
雖然之後古埃及文化還有少量延續,但到公元以後的時代,古埃及已經徹底被異族文明所取代,在連象形文字也被人們遺忘後,古代史前社會留給後人的是宏偉的建築與無數謎團,1798年,拿破崙遠征埃及,發現羅塞塔石碑,1822年法國學者商博良解讀象形文字成功,埃及學才誕生,古埃及文明才重見天日。直到今日都還不斷被挖掘出來。
(2)法國和埃及距離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社會
古埃及人稱他們的君主為法老,這個詞語解作宮殿。古埃及人相信他們的君主擁有如神一樣的權力,因此他們不會直稱君主的名字,只稱他為法老。君主之下有貴族、祭司和官員,他們是古埃及的特權階級,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及擁有田地和奴隸,過著極為奢侈的生活。
而農民、工匠和商人則屬於古埃及的平民階級,生活平穩,卻不艱苦。奴隸(即戰俘或罪犯)屬於古埃及的最底層階級,沒有任何權利,生活極之困苦。
國家和政府
古埃及一直是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國家,一切的權力都歸屬於法老,包括司法、行政、立法、宗教等,法老的王權還被神化,稱為神王。法老之下有一套政府機構,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對全國各地進行各方面的管理。中央政府最高官員是維西爾,相當於宰相,其權力僅位的,對各個政府部門都進行監督和管理,如立法、建築、國防、國家資源調查和分配、徵兵、祭祀等等。
維西爾職位重要,古王國時期一般由王子擔任,老國王去世後則可以由王子繼位。古王國衰敗後,維西爾職務開始被非王族控制,並開始威脅法老的王位。在中王國時期,首個維西爾政變的情況發生,阿蒙涅姆赫特取代第十一王朝末代法老曼圖霍特普四世登基,開創埃及第十二王朝。後來一些法老曾試圖削弱和分散維西爾的權力,如設置兩個維西爾等,但維西爾成為法老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
經濟
大部分古埃及人是農民。埃及位處沙漠地帶,而尼羅河每年7月都會泛濫,但古埃及人懂得修築水庫儲起泛濫的河水,並在曾受河水泛濫的土地上耕種,讓水患變成為水利。他們又懂得挖掘水渠引水灌溉農作物,並發明用牛拉動的犁耙,翻鬆泥土來種植農作物。此外,他們還發明抽河水灌溉農田的汲水器(shaf)。
部分古埃及人是商人。雖然埃及大部分的地區都是沙漠,但尼羅河沿岸卻盛產一種稱為蘆葦的植物。蘆葦浮力大且能防水,所以是造船的好材料。古埃及人就以蘆葦作材料造船,並乘坐這些蘆葦船在尼羅河、地中海及紅海一帶航行,與當地居民進行以物換物的貿易。通過這些貿易往來,古埃及人把他們的文明及生活方式傳播至其他地方。
古埃及地理位置是亞洲和非洲的樞紐,另外其農業為主的經濟模式對其他手工業產品有很大需求,因此古埃及是古代重要的貿易中轉和加工國家。古王國時期,古埃及經濟發達,出現很多剩餘的產品,以物易物的商業模式產生。當時埃及對外的貿易對象主要有努比亞、黎巴嫩、蓬特等地,也不時伴隨有軍事掠奪,不完全是平等交易。
3. 從中國到埃及有多遠
從北京到埃及,直線距離大約是7500公里,北京直飛開羅的飛機需要飛行大約11小時。
中國最西端離埃及也有四千多公里。埃及處在亞洲,非洲的交界,離我們中國隔一個洲和一個洋,坐飛機需要6個多小時。換算成英里是4686英里。
埃及很遠,與中國隔著兩個大洲,隔著千山萬水,從中國寧夏到埃及開羅的飛行距離5000多公里,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也要飛行11個多小時。
北京出發埃及航空最便宜都要5500左右含稅往返。 如果在北京的話推薦阿聯酋航空或者阿提哈德航空途徑阿聯酋。
(3)法國和埃及距離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中國到埃及的直航飛機:
北京,上海,廣州。幾個大航空港每天都有到開羅的航班,其他武漢、成都、等地也有直飛航班。
北京,當地時間04點25起飛。,北京時間06點20到達北京。好幾班航班,時間段不一樣。
到廣州的是 當地時間22點15起飛 北京時間16點55到廣州。有好幾班飛機,時間不一樣。廣州直飛,中間可能經停曼谷或迪拜。不需要跨過其他的「洲」。
到上海。,當地時間14點50起飛,北京時間15點30到達上海。同樣好幾班航班,時間段不一樣。
都是隔一天到達中國。
往返機票含稅價格大概在5000元左右。
4. 埃及離希臘有多遠
希臘在歐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埃及在非洲北部.也在地中海沿岸.二者是隔海相望.
輪渡的速度一般是30公里每小時,埃及距離希臘直線距離大約500到600公里,600除以30等於20個小時。
5. 埃及地理:從吉薩到法尤姆,距離有多少公里
85公里左右
6. 埃及什麼時候獨立的
埃及1922年2月28日,英國被迫承認埃及獨立,但仍保留對埃國防、外交、少數民族等權力。1952年,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掌握國家政權,獲得真正獨立。
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3100年出現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古埃及連續形成了31個王朝。公元前11世紀至前1世紀,斷斷續續被亞述、巴比倫、波斯、古代馬其頓和羅馬帝國征服。
1798年被拿破崙法軍佔領。1882年英國殖民軍佔領埃及。1914年埃及淪為英國的「保護國」。
1922年2月28日英國被迫承認埃及為獨立國家,但仍保留許多特權如國防、外交、少數民族等問題的處置權。1952年7月23日,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了法魯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導委員會」,掌握國家政權。1953年6月18日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
1954年,英國被迫同意分批從埃及撤軍,直到1956年英軍才全部撤出埃及,但仍然保持對蘇伊士運河區的事實治權。
1956年,納賽爾將蘇伊士運河收為國有,引發第二次中東戰爭,英國與法國、以色列組成聯軍,突擊控制了西奈半島與蘇伊士運河區,圍殲了多支埃及軍隊,並對埃及的多座大城市展開戰略轟炸以震懾埃及軍民。埃及被炸毀民房1萬多棟,炸死1000多人,受傷20 000多人。
戰後埃及奠定它在中東的領導地位中心;英國上下也認清了現實國力,宣布「從蘇伊士運河以東撤退」,放棄對新加坡、馬來亞、科威特、巴林、肯亞、坦尚尼亞等地的殖民統治。
(6)法國和埃及距離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埃及的地理環境與區位優勢
埃及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沖,北部經地中海與歐洲相通,東部經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西連利比亞,南接蘇丹,東臨紅海並與巴勒斯坦接壤,東南與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相望,海岸線長2700多千米。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大西洋與印度洋,戰略位置和經濟意義都十分重要。
埃及面積為100.145萬平方公里 ,疆域橫跨亞、非兩洲,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於亞洲西南部。國土略呈不規則的四方形。東西寬1240千米,南北長1024千米,地形平緩,沒有大山,最高峰凱瑟琳山海拔2642米。
埃及全境大部分是海拔100-700米的低高原,紅海沿岸和西奈半島有丘陵山地。沙漠與半沙漠佔全國的95%。西部利比亞沙漠,佔全國面積三分之二,大部為流沙,間有哈里傑、錫瓦等綠洲;東部阿拉伯沙漠,多礫漠和裸露岩丘。
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從南到北流貫全境,埃及段長1350公里,兩岸形成寬約3—16公里的狹長河谷,並在首都開羅以北形成2.4萬平方公里的三角洲。在尼羅河的影響下,兩岸谷地形成了面積為1.6萬平方公里的綠洲帶。
主要資源是石油、天然氣、磷酸鹽、鐵等。已探明的儲量為:石油44.5億桶(2013年1月),天然氣2.186萬億立方米(2012年1月),磷酸鹽約70億噸,鐵礦6000萬噸。此外還有錳、煤、金、鋅、鉻、銀、鉬、銅和滑石等。
2015年,埃及近海海域發現迄今地中海范圍內最大天然氣田,潛在天然氣蘊藏量為8500億立方米。埃及的石油和天然氣探明儲量分別位居非洲國家第五位和第四位,是非洲最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
7. 印度、日本、法國、埃及、澳大利亞、美國、巴西的絕對位置、海陸位置。
位於印度洋的北部亞洲的南部.位於北緯8.4至37.6度之間,東經68度到97度
熱帶季風氣候,全年為夏季,氣溫高,降水集中於夏季.
印度共和國是南亞最大的國家,領土面積 29 7 萬多平方公里。從喜馬
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
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二
強,山地只佔四分之一,高原佔三分之一,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
超過1,000 米。
日本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西臨日本海。
緯度位置:絕大部分領土位於北緯30度到北緯45度之間,大部分屬於北溫帶。
日本的領土由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四個大島和幾千個小島及周圍海域組成。
日本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平原面積狹小,主要分布在島嶼沿海地區。
日本境內最高峰為富士山,海拔3776米,最大平原為關東平原。
法國北緯43度到北緯51度,西經5度到東經9度,位於歐洲大陸西部,西瀕大西洋的比斯開灣,西北隔多佛爾海峽、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東南濱地中海,東、東北與摩納哥、義大利、瑞士、德國、盧森堡、比利時相接,西南同西班牙、安道爾接壤。為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法國領土呈對稱的六邊形,三邊臨海,三邊靠陸,國境線共長5300公里,海岸線長約3120公里。
埃及地跨亞、非兩洲,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於亞洲西南角。北瀕地中海,東臨紅海,地當亞、非、歐三洲交通要沖。
北回歸線從埃及南部穿過,使埃及大部分處於五帶中的北溫帶,南部少部分在熱帶。
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南與南極洲相望
美國位於北美洲,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及墨西哥灣,另外還有夏威夷群島和阿拉斯加州。三面臨海,便於海洋運輸。
本土大致是西經68°到西經124°,北緯33°到北緯48°,屬北溫帶,緯度較低,熱量較為充足。
巴西位於西半球南美洲大陸東部,東頻臨南大西洋。
親愛的LZ,現在上傳圖片怕網路吞了答案,你在地圖上一找就行了!
8. 列舉法國和埃及的著名旅遊資源
法國
法蘭西共和國,簡稱法蘭西或法國。法蘭克在日耳曼語中意即「勇敢的、自由的」。法蘭西民族是由多個民族混合構成的,除了主體法蘭西民族外,邊境地區還有阿爾薩斯、布列塔尼、巴斯克、科西嘉、佛蘭芒等少數民族,大約佔了總人口的7.9%。 法國是歐洲浪漫的中心,它的悠久歷史、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名勝古跡及鄉野風光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旅遊者。風情萬種的花都巴黎,美麗迷人的藍色海岸,阿爾卑斯山的滑雪場等,都是令人神往的旅遊勝地。 法國有20多處風景名勝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以盧浮宮和聖母院為中心的巴黎塞納河濱、凡爾賽宮、楓丹白露、斯特拉斯堡、聖米歇爾山、香波堡等。
埃及
埃及位於地中海和紅海中間,非洲東北部,領土包括亞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島,國家地跨亞、非兩洲。面積為100.2萬平方公里,其中96%為沙漠,埃及海岸線長2700公里。世界最長的尼羅河南北縱貫全境。最高峰沙伊卜巴納特山海拔2187米。首都開羅(Cairo)。埃及人口為6598萬,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為國教,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佔87%,信奉基督教的科普特人佔1.8%,希臘東正教、天主教等其他基督教徒約25萬人,還有少數猶太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中上層通用英語,法語次之。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埃及除有金字塔、木乃伊、獅身人面像等眾多令人嘆為觀止的古跡外,還有美麗的紅海海濱和雄偉的阿斯旺大壩。公元前3200多年就出現了統一的奴隸制國家,並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