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抗戰時期哪裡是法國租界

抗戰時期哪裡是法國租界

發布時間:2022-04-23 02:23:33

A. 老上海法租界在哪裡

上海法租界,是上海的兩個租界之一(另一個是上海公共租界),主要位於上海市的盧灣區(已並入黃浦)和徐匯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上海法租界是近代中國四個法租界中開辟最早、面積最大、也最繁榮的一個,另外三個分別是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沙面)。

1849年4月6日麟桂與敏體尼正式簽字換文,上海法租界就此建立,此時的法租界僅有986畝。 1900年經歷小幅擴張,1914年開始大幅擴張成立法新租界,1920年代發展成上海最好、最高級的住宅區。1943年7月30日,汪精衛政權收回最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法租界歷史旋即宣告結束,歷時近百年。

(1)抗戰時期哪裡是法國租界擴展閱讀

太平天國戰爭期間,上海法租界因為大量華人湧入,才開始興盛起來。1910年,上海法租界內華人超過10萬。抗戰前將近50萬。孤島時期更增加到825342人。同時,華人商業區也從公館馬路經八仙橋逐漸延伸到霞飛路東段。

上海法租界也是幫會組織的大本營,黃金榮和杜月笙的發跡之處。1920、30年代,西部的法新租界住宅區,有不少中國上層人士在此構建花園別墅。

B. 吳淞路在抗戰時屬於哪個租界

法租界。
吳淞路修築於1856年,為上海工部局填浜築路,是虹口美租界最早開辟的馬路之一。1863年工部局正式定名。清末,在塘沽路口建成三角地菜場。隨後兩側陸續建成石庫門里弄住宅。武昌路附近曾是廣東移民聚居區。塘沽路到海寧路一帶曾是日本僑民集中居住區,開設眾多日商店鋪。1930年代在南端建成百老匯大廈(上海大廈)。
吳淞路560號為虹口救火會舊址(今虹口消防中隊)。上海地名的來龍去脈,美租界道路的命名原則,使用上海周邊城鎮名命名,如青浦路、崑山路、乍浦路、吳淞路、南潯路等,就是當時命名的。
希望採納!謝謝!

C. 抗戰時期在上海有幾個國家在上海有租界啊

抗戰時期,在上海保留租界的只有法國(上海法租界)、美國英國(1863年9月,租界合並組成後來的公共租界)以及日本(1899年5月,公共租界被劃分為中、北、東、西四個區。1937年淞滬會戰後,日本實際控制其中的北區和東區,即公共租界日本區)。

1943年1月,美、英兩國審時度勢,將上海公共租界「交還」中國。1943年8月,日本又將其控制下的上海租界「交還」給汪偽。其實這些都是毫無意義的。直到抗戰勝利,上海的各國租界才算名義上全部收回(但租界內的外國公產一直無法收回)。真正完全取消租界和收回外國公產,以及各種外國特權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

D. 抗日戰爭期間,上海租界是如何區分的,誰能簡單介紹一下當時租界的情況

上海租界在抗戰時期,主要分公共租界(英美租界),和單獨分離出去的法租界

公共租界當時分為西,中,北,東四個區,大致是沿黃浦江和蘇州河沿岸延伸,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實際上沒有日租界,但習慣上會稱公共租界中日本人聚居的虹口一帶為日租界,1937年淞滬戰役這里就是主戰場之一,此後公共租界蘇州河以北的北區,東區實際都被日軍占據,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整個公共租界都被日軍佔領,1942年1月,英美為對抗日本與重慶政府簽訂新約,正式放棄了治外法權和在華租界,公共租界不復存在。

法租界是從原公共租界分離出去的,位置在原公共租界以南,上海縣城以北直到黃浦江邊,大致上海現在徐匯,盧灣,加上黃浦區一部分,是上海最高檔的住宅區。太平洋戰爭期間因為法國已經戰敗並和軸心國媾和所以未被日軍佔領,1943年2月23日,法國維希政府宣布放棄在華租界。6月5日汪偽政府先後收回天津、漢口和廣州的法租界。7月30日,正式收回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上海的租界歷史,從此就在汪偽政府手中終結。

E. 民國時期上海為什麼有英租界和法租界

主要是法國和英國都希望自己在這方面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1845、1848和1849年,英美法三國,分別在上海設立租界,其中美國的性質並不算租界,只是美國商人購買土地,並沒有逼迫上海道台給他政治特權。三國租界設立後,最初採取的是「分設租界、共同管理」的模式,成立工部局(市政委員會)。


在當時,英國最有話語權,美國也但願當配角,但是法國這個國家非常自負,法國人的國民性格特別高傲。在任何國際事務上,法國都覺得自己必須是擁有獨立話語權。


1850年,中國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1853南,太平軍攻佔南京,建都於此,中國國內的戰亂,波及到了上海周邊。就在1856~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又發生了。而這一時期,英法兩國聯系緊密,雖然表面親密,但私底下也有很多摩擦。



在1853~1862年期間,租界趁機擴地,為此要修改《土地章程》;為了維持治安,要設立巡捕房(警察局),在征稅等多個方面,法國與英美的意見發生沖突。三方的矛盾由此爆發。


1862年4月,在沒通告英美兩國的情況下,愛棠宣布成立全部由法國人組成的「籌防公局」,隨後改名公董局,性質相當於工部局。這是法租界分出去,由法國單獨管理的標志事件。次年,英美將他們租界,改名「公共租界」,上海兩大租界並存的局面,由此形成。

F. 求具體老上海法租界的范圍

上海法租界主要位於上海市的盧灣區(已並入黃浦)和徐匯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

1849年4月6日麟桂與敏體尼正式簽字換文,上海法租界就此建立,此時的法租界僅有986畝。1900年經歷小幅。

1914年開始大幅擴張成立法新租界,1920年代發展成上海最好、最高級的住宅區。1943年7月30日,汪精衛政權收回最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法租界歷史旋即宣告結束,歷時近百年。

(6)抗戰時期哪裡是法國租界擴展閱讀

1910年,上海法租界內華人超過10萬。抗戰前將近50萬。孤島時期更增加到825342人。

1943年2月23日,法國維希政府宣布,同意放棄在華租界。1943年6月5日,汪精衛政權先收回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

1943年7月30日,汪精衛政權收回最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上海法租界宣告結束,歷時近百年。(1943年8月1日,汪精衛政權收回上海公共租界)。

G. 二戰中法國都被德國侵略了,為什麼中國上海還有法租界

1、雖然法國被德國侵略,並且投降了,但是法國政府依然存在,加入了軸心國陣營,所以法國是日本的盟友,當然日本還需要從歐洲進口大量的工業品、戰略物資、以及高端技術,這需要德國、法國的支持,日本也就給了德國、法國一點面子,沒有進入法租界。

1942年10月,英、美兩國分別發表聲明,將與中國政府談判放棄在華治外法權等所有特權。日本政府聞訊,為進一步拉攏汪偽政府,推行對華新政策,於1943年1月同汪偽政府簽訂了《關於交還租界及撤廢治外法權之協定》。據此,1943年7月30日,法租界「交還」給江偽政府,成為汪偽上海特別市第八區。8月1日,汪偽政府「收回」公共租界,成為汪偽上海特別市第一區。兩處租界雖然名義上被汪偽政府收回,但實際上仍處於日軍的控制下。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根據1943年1月11日中英、中美分別簽署的廢除在華特權新約,以及1946年2月28日中國府與法國臨時政府訂立的《關於法國放棄在華治外法權及其有關特權條約》,這才在法律上真正完成收回上海租界的程序。



2、1937年淞滬戰役的時候,單獨的英租界、美租界已經沒有了(因為1863年9月,英國和美國在上海的租界正式合並,稱為上海公共租界,最高市政管理機構是工部局,1893年7月正式確定界址,公共租界總面積達到10676畝。)


日本是為了暫時穩住歐美列強,同時繼續進口工業品、戰略物資、以及高端技術,經過與「上海工部局」交涉,佔了公共租界的北區和東區,以此為條件,沒有進入蘇州河以南租界更核心的中區和西區,因為北區和東區地區本來就是日本僑民和日本投資比較集中的,而蘇州河以南的租界中區和西區,這才是租界的精華,外灘CBD金融商務區,以及南京路、靜安寺等繁華市面都在蘇州河以南的中區和西區。

淞滬會戰後,租界在蘇州河以北地區(也就是虹口和楊浦的南部地區)成為日軍實際控制區,所以被俗稱為「日租界」,不過正式的日租界是沒有的。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入公共租界的中區、西區。(周潤發主演的《諜海風雲》裡面有日軍進入租界的鏡頭),日軍進入租界後,工部局董事會中的英美荷籍董事全體辭職,總董由日本領館參事岡崎勝男擔任,由漢奸袁履登為副總董,工部局董事會完全為日本人所控制。

H. 上海市的法租界在哪裡

上海市的法租界主要位於上海市的盧灣區(已並入黃浦)和徐匯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

1943年2月23日,法國維希政府宣布,同意放棄在華租界。6月5日,汪精衛政權先收回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7月30日,汪精衛政權收回最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上海法租界宣告結束,歷時近百年。(8月1日,汪精衛政權收回上海公共租界)。10月10日,更改原租界地區240條路名。

(8)抗戰時期哪裡是法國租界擴展閱讀:

上海法租界是近代中國四個法租界中開辟最早、面積最大、也最繁榮的一個,另外三個分別是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沙面)。

租界的存在嚴重侵犯了一個國家的領土主權的完整,是一種變相的殖民統治區。由於租界內的種種特權,這些特權也嚴重的侵犯了一個國家的司法的主權。

與被割讓的領土不同,租界在名義上其領土仍屬出租國,並且自身不具備治外法權的屬性。但歷史上租界使用國均是藉由本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取得公民領事裁判權。租界的行政自治許可權制了租讓國在其區域內行使行政權,部分租界甚至還有立法許可權。

租界的領土主權所有國將租界視為外國領土,不敢輕易干涉租界內部事務,更別提軍隊、警察開駐,因此難以對租界內的行為進行司法活動,要從租界引渡犯罪的非租界使用國公民一般就會很困難。這個特點也往往令租界成為一些持不同政見者或戰爭時期平民的最佳避難場所。

I. 法租界在上海哪個區

黃浦區。

上海法租界是法國在舊中國四個租界(廣州灣不是租界,歸屬法屬印度支那管轄)中面積最大、發展最好的一個租界。

法租界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達到發展的頂峰,此後隨著日軍全面侵華,法租界短暫地成為日佔上海中的孤島,並在1943年由當時的傀儡維希法國政權移交給傀儡汪精衛政權,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

歷史:

因為誕生於英租界之後,從英租界南界洋涇浜至縣城北牆,後來向西拓展到顧家宅、關帝廟一帶,向東則占據了上海縣城東北的一片沿江土地。因此,一開始的法租界宛如一個開口向下的C。

抗戰之後上海市區的劃分逐漸成型,在90年代,老法租界分身於黃浦、南市、盧灣和徐匯四區之內,不過到今天也只有黃浦和徐匯兩家了。

而且說起法租界,更多會想起法國梧桐和花園洋房的新法租界,這些主要在今天的衡復風貌區,但法租界更早的風采卻已經慢慢在城市更新中消失了。

J. 抗戰時期的上海灘法租界被日本人完全控制了嗎

是的,只是考慮到與德國關系,日本軍隊沒有進入法租界。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上午10時許,日軍由蘇州河各橋梁分路開進公共租界。外灘至虞洽卿路一帶被劃為日本海軍警備區,其他地區為日本陸軍警備區。

日本海陸軍代表在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陪同下,到工部局會見總董李德爾,要其「協助」日軍。下午,工部局董事會舉行特別會議,議決遵照日軍意旨,照常執行職務。當天法租界捕房則在愛多亞路南側設置路障,並將法租界與南市毗鄰鐵門關閉。法租界與外界交通斷絕,阻止市民進入。中午12時,日軍哨兵撤退,兩租界公共交通恢復。

1941年12月10日,工部局布告,規定取締政治恐怖事件8條辦法:

(1)倘有恐怖事件發生,則將該區住戶代表拘送日本憲兵隊從嚴懲處。

(2)對出現政治性暗殺的地段,予以無限期封鎖,完全禁止出入。

(3)上述地段周圍地區,同樣禁止通行。

(4)倘當地居民合作捕獲犯人,可全部或部分解除上述限制及嚴厲辦法。

(5)公共場所、軍事機關、糧食或日用品堆棧有人放火或搗毀時,同樣施行以上處分。

(6)暗殺犯或縱火犯自首者,宣告無罪或緩刑。

(7)知情不報者,予以最嚴厲之處分。

(8)凡提供情報因而拘獲犯人者,給予日本軍用票2百元至1萬元獎金。法國駐上海總領事照錄此布告在法租界公布。

此時法國維希政府已成納粹德國的傀儡,考慮到與德國關系,日本軍隊沒有進入法租界。

(10)抗戰時期哪裡是法國租界擴展閱讀

上海法租界(Shanghai French Concession),是上海的兩個租界之一(另一個是上海公共租界),主要位於上海市的盧灣區(已並入黃浦)和徐匯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上海法租界是近代中國四個法租界中開辟最早、面積最大、也最繁榮的一個,另外三個分別是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沙面)。

1849年4月6日麟桂與敏體尼正式簽字換文,上海法租界就此建立,此時的法租界僅有986畝。 1900年經歷小幅擴張,1914年開始大幅擴張成立法新租界,1920年代發展成上海最好、最高級的住宅區。1943年7月30日,汪精衛政權收回最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法租界歷史旋即宣告結束,歷時近百年。

閱讀全文

與抗戰時期哪裡是法國租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3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1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88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28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8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4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9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4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36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0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4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3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4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97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9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5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7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1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3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