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舊租界分別是現在的哪裡
上海 英租界:1845 年 11 月 29日,英國駐上海領事巴富爾( G.Balfour)與蘇松太道員宮慕久劃定洋涇浜以北、李家場以南、黃浦江以西地段為英租界,佔地830畝。1848年11月27日, 英國駐滬領事阿禮國(R.Alcock)與上海道(蘇松太道此時自松江移駐上海, 一般人稱之為上海道)道員麟桂商定,擴展地區西北至蘇州河,西至洋涇浜,佔地2820畝。美租界:1847年,美國代理領事文惠廉(W.J.Boone )向上海道員要求劃虹口一帶為美租界。1863年6月25日, 美國駐滬領事熙華德(G.F.Seward)與上海道員黃芳議定,自濠溝起,沿蘇州至黃浦江,過楊樹浦地段,劃為美租界,佔地7865畝。公共租界:1863年9月20日,英租界與美租界合並為公共租界,佔地10685畝。1870年起, 公共租界越界築路,經1898年以後的屢次擴展,1899年擴展至泥城橋、跑馬場以西地帶;至1930年,共擴展佔地15893畝。法租界:1849年4月6日, 法國駐上海領事敏體尼(de M ontigny )與上海道員麟桂劃定上海縣城北門外地帶為法租界,佔地500畝;1861與1899年屢次擴展,至1914年,共擴展佔地15150畝。
『貳』 上海以前是哪些國家的租界
上海有兩個租界: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合並而來)和上海法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英語: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是近代中國唯一的一個居留地,同時也是近代中國兩個公共租界之一(另一個是鼓浪嶼公共租界)、以及上海的兩個租界之一。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是開辟最早、存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管理機構最龐大、發展最為充分的一個租界。
1843年11月,根據《南京條約》的規定,上海成為向外商開放的通商口岸。12月,上海道台與英國領事劃定了外灘英國租界的南北界限。1844年,已經有英資怡和洋行、寶順洋行租借了一批土地。1845年,中英會訂《上海土地章程》。在章程中,上海縣城北部的一塊約830畝被劃給英方作為英商居留地。後在1846年,西界確定。租界地東依黃浦江,南臨洋涇浜,北至李家廠,西達界路,總面積增加到了1080畝。
1848年11月27日,英租界的西界推進到今西藏路;同年,美國聖公會主教文惠廉已在蘇州河北岸租地造屋,並於上海道台吳健彰交涉後,虹口地區也被劃作了美商居留地,美租界從而形成。
1853年9月7日,小刀會佔領上海縣城,從此中國政府失去對租界的控制。1853年,太平天國軍隊佔領南京。1854年7月11日,上海英法美租界聯合組建獨立的市政機構「上海工部局」,建立警察武裝,正式形成第一個後來真正意義上的租界——國中之國。
1862年,法租界退出聯合,自設公董局。1863年9月,英國和美國在上海的租界正式合並,統一由工部局(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管理。1848年11月27日,在青浦教案發生後,英方乘機向上海道台施壓,將北界推至蘇州河南岸,西界向西擴張至了周涇浜。面積由此增加一倍多達到了2820畝。但是在美租界設立後,一直沒有劃定邊界。直至英美租借合並後的1893年,美租界的面積被確認為了7856畝。1899年,公共租界當局以租界內華人及工廠增多為由要求增加租界面積。在多番交涉後,公共租界面積擴展到33503畝(22.59平方公里),北面的邊界到達上海、寶山2縣的交界處,西面一直擴展到靜安寺。整個租界劃分為中、北、東、西4個區。
租界當局使用的另一個擴張方法為越界築路。在法租界成功通過該方法擴張後,公共租界工部局也開始越界築路。越界築路所劃圈的區域租界方面擁有徵稅以及控制權。1914年後,公共租界當局通過越界築路將該類區域的面積增加到了4.7萬畝。
192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的穩固根基開始遭到威脅。1925年5月30日,南京路老閘捕房的巡捕槍殺中國示威者的事件,引起了中國全國性的愛國運動。在五卅運動之後,大規模越界築路基本停止。上海公共租界繼續向外擴張的態勢趨於穩定下來。在蔣介石主政的南京十年的黃金時代,上海公共租界繼續繁榮。
1937年8月13日-11月10日的淞滬會戰中,日軍將公共租界北區和東區作為進攻中國軍隊的基地,並以海軍陸戰隊代替租界巡捕,公共租界在事實上被分割成兩部分,蘇州河以北地區成為日軍控制的勢力范圍。北區和東區的日佔區遭到中國多個軍團的猛烈進攻,70%地區在戰爭中受到嚴重破壞。公共租界的主體部分中區、西區及西部越界築路區域分別由英國、美國和義大利軍隊防守,繼續在戰爭中保持中立達四年之久。位於區內的中國機構照常運行。這些地區又擠進了40萬中國難民。
上海公共租界經歷了兩次撤銷過程。第一次是1940年,由於歐洲戰事爆發,駐滬英軍撤退。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駐公共租界的中區、西區,英美控制上海公共租界的時代宣告結束。隨後任職於工部局的英美人士陸續遭到解聘。不過工部局仍然繼續工作,直到1943年租界正式撤銷。1943年,日本人支持的汪精衛政權經過對日交涉,收回所有租界,8月,歷時近百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宣告結束。
上海法租界
上海法租界(法語:la concession française de Changhaï)是歷史上法國在中國上海的租界。法租界大致位於上海市原盧灣區和徐匯區兩區境內,東部狹長地帶(今金陵東路及中山東二路一帶)伸入原黃浦區。它是近代中國4個在華法租界中開辟最早、面積最大、也最繁榮的一個。
1847年法國駐上海第一任領事敏體尼被任命後的兩年,即1849年,法國商人雷米在英租界外租到了2.385畝土地。而後,法租界在於上海道台麟桂的同意後開辟。租借范圍南至護城河,北至洋涇浜,西至關帝廟諸家橋,東至廣東潮州會館沿河至洋涇浜東角,面積共約986畝。
1861年,法國又以為了開辟滬法之間航線需租地造屋為由,租得了小東門外37畝土地。1899年6月,法租界再次擴張。新租界的區域北至北長浜(今延安東路西段),西至顧家宅、關帝廟(今重慶南路),南至打鐵浜、晏公廟、丁公橋(今西門路、自忠路),東至城河浜(今人民路西段)。法租界總面積從而增加到2135畝。
法租界在19世紀60年代開始越界築路,最初是從上海縣城西門築至徐家匯的軍路。1913年,當時的法國公使康德向中國政府索求界外馬路警權,欲圖再一次擴充租界面積。袁世凱政權為拉攏西方,答應了法租界的擴張要求並與法國簽訂了關於法租界界外馬路協定十一條。協定給予法租界當局在越界築路區域行使警政和征稅權,但條件是法租界當局要驅逐租借內的革命黨人士。法租界當局控制區面積從而達到了15150畝,是法租界初辟時的15倍。同時,租界當局也同意由中國人中推選2名紳董,參加法租界董事會。20世紀20年代,法租界已發展成上海條件設施最高級的住宅區。
1943年2月23日,法國維希政府宣布,同意放棄在華租界。6月5日,汪精衛政權先收回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7月30日,汪精衛政權收回最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上海法租界宣告結束,歷時近百年。(8月1日,汪精衛政權收回上海公共租界)。10月10日,更改原租界地區240條路名。
雖然維希法蘭西政權和汪精衛政權都屬於不被廣泛承認的傀儡政權,但戰後的中、法政府在1946年2月簽署的中法協約中承認了租界歸還中國的既成事實。按照此協約的規定,中華民國政府同意撤出戰爭結束時由中國佔領的法屬印度支那(越南)北部並將其歸還法國,而法國政府則相應的同意放棄包括廣州灣在內的所有在華租界地。
『叄』 老上海法租界在哪裡
上海法租界,是上海的兩個租界之一(另一個是上海公共租界),主要位於上海市的盧灣區(已並入黃浦)和徐匯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上海法租界是近代中國四個法租界中開辟最早、面積最大、也最繁榮的一個,另外三個分別是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沙面)。
1849年4月6日麟桂與敏體尼正式簽字換文,上海法租界就此建立,此時的法租界僅有986畝。 1900年經歷小幅擴張,1914年開始大幅擴張成立法新租界,1920年代發展成上海最好、最高級的住宅區。1943年7月30日,汪精衛政權收回最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法租界歷史旋即宣告結束,歷時近百年。
太平天國戰爭期間,上海法租界因為大量華人湧入,才開始興盛起來。1910年,上海法租界內華人超過10萬。抗戰前將近50萬。孤島時期更增加到825342人。同時,華人商業區也從公館馬路經八仙橋逐漸延伸到霞飛路東段。
上海法租界也是幫會組織的大本營,黃金榮和杜月笙的發跡之處。1920、30年代,西部的法新租界住宅區,有不少中國上層人士在此構建花園別墅。
『肆』 上海外灘哪一塊曾經是英國的租界哪一塊是曾經法國的租界
以洋涇浜(現在是外灘南京東路區域)為界,以北英國,以南法國。
上海話有「大英法蘭西,大家勿來去」,出自這個歷史典故。
『伍』 上海以前的法租界現在分別是什麼區
上海法租界旁的徐家匯是天主教法國耶穌會在華活動的兩個中心之一(另一個是河北獻縣),各種教會機構——聖伊納爵堂、主教府、好幾個修道院、天文台、印刷所、藏書樓、男女中學等等形成規模龐大的教會區。江蘇、安徽兩省的天主教都是從這里衍生而來。1861年6月29日,法租界內建成第一座天主教堂(洋涇浜聖若瑟堂)。震旦大學和廣慈醫院位於法租界的中心地帶。在外地的天主教修會和教區也紛紛在上海法租界設立帳房,經營房地產。
『陸』 法租界在上海哪個區
黃浦區。
上海法租界是法國在舊中國四個租界(廣州灣不是租界,歸屬法屬印度支那管轄)中面積最大、發展最好的一個租界。
法租界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達到發展的頂峰,此後隨著日軍全面侵華,法租界短暫地成為日佔上海中的孤島,並在1943年由當時的傀儡維希法國政權移交給傀儡汪精衛政權,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
歷史:
因為誕生於英租界之後,從英租界南界洋涇浜至縣城北牆,後來向西拓展到顧家宅、關帝廟一帶,向東則占據了上海縣城東北的一片沿江土地。因此,一開始的法租界宛如一個開口向下的C。
抗戰之後上海市區的劃分逐漸成型,在90年代,老法租界分身於黃浦、南市、盧灣和徐匯四區之內,不過到今天也只有黃浦和徐匯兩家了。
而且說起法租界,更多會想起法國梧桐和花園洋房的新法租界,這些主要在今天的衡復風貌區,但法租界更早的風采卻已經慢慢在城市更新中消失了。
『柒』 上海市以前的法租界、英租界、日租界在現在的哪個區哪條路
1,上海法租界上海市的盧灣區(已並入黃浦)和徐匯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
2,上海英租界位於今天的上海市區中部。
3,上海日租界在虹口吳淞路一帶,以及北區越界築路的北四川路(北段)、狄思威路等處。
(7)上海原法國租界在哪裡擴展閱讀;
上海公共租界;
1,上海公共租界(又名英美租界)是近代中國出現的第一個租界,由原英租界與美租界於1863年9月 合並而成。
2,上海公共租界居住的主要人群有華人,英國人,美國人,德國人,日本人,葡萄牙人,猶太人,印度僑民。
3,貿易有英商怡和洋行,英商太古洋行,英商寶順洋行,美商旗昌洋行,德商禮和洋行,丹麥寶隆洋行。
4,上海公共租界的路名的特點是,以中國地方和外國人物命名。
5,公共租界中區集中了上海大部分的主要旅館,外資旅館包括華懋飯店、匯中飯店、都城飯店,華資旅館包括揚子飯店 (上海)、東方飯店 (上海)等。
(7)上海原法國租界在哪裡擴展閱讀來源;網路-上海英租界地點
網路-上海公共租界
網路-上海法租界
『捌』 上海現哪些區域原屬法租界
http://ke..com/view/138201.htm
『玖』 上海法租界在哪裡
上海法租界(Shanghai French Concession),是上海的兩個租界之一(另一個是上海公共租界),主要位於上海市的盧灣區(已並入黃浦)和徐匯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
典型的老式花園洋房。
『拾』 上海以前的各租界位於現在那個區
上海法租界,主要位於上海市的盧灣區(已並入黃浦)和徐匯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上海公共租界,主要位於上海市的虹口區和閘北區。
1845年11月29日,清政府蘇松太兵備道宮慕久與英國領事巴富爾(George Balfour)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也有稱《上海租地章程》)(The Shanghai Land Regulations),設立上海英租界。此後,美租界、法租界相繼辟設。1854年7月,英法美3國成立聯合租界。1862年,法租界從聯合租界中獨立;1863年,英美租界正式合並為公共租界。 在租界中,外國人投資公用事業,興學辦報。租界當局負責市政建設,頒布一系列租界管理的行政法規。租界也成了中國人了解和學習西方文化的制度的一個窗口。 (上海公共租界旗。在圓圈中央是各個國家的國旗:左上方為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右上方為俄國、丹麥、義大利、葡萄牙,下方為瑞典、奧地利、西班牙、荷蘭的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