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是什麼時候
歐洲近代史始於15世紀,世界近代史則始於19世紀。
關於世界近代史的開端問題,當代史學界共存在著四種不同的看法。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說
這是傳統的觀點,其理論依據是馬克思的一段論述,馬克思在《資產階級和反革命》一文中指出:「1648年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並不是英國的革命和法國的革命;這是歐洲范圍的革命。……這兩次革命
克倫威爾
不僅反應了它們本身發生的地區即英法兩國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應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根據馬克思的這一論述,可以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歷史發展的事實也說明,把英國革命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是有充分理由的。
第一,在政治上,英國革命宣布了資產階級的社會和國家原則,推翻了流行於歐洲2000多年的「神聖王權」,建立起了一套以共和政體、議會政治和兩黨政治為特徵的新的政治制度,這些制度為後來許多資產階級國家所效法,而英國革命所表現的資產階級革命的一般規律,也在後來歷次資產階級革命中得到了證實。
第二,在經濟方面,英國革命的勝利,不僅使本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使英國最早開始了工業革命,而且使歐洲其他國家也受其影響,在工業和農業方面,都朝著資本主義方向發展。
第三,在意識形態方面,英國革命中和革命後所產生的先進的資產階級思想,對世界的影響尤其重大。英國革命促進了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發展,在資產階級文化史上,准備了「啟蒙」時代。
最後,英國自革命後至近代末期,始終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世界近代史從英國革命開始,許多問題的根源便容易明白。
尼德蘭革命說
這種觀點認為,世界近代史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走向衰落的歷史。因此,要確定它的開端時間,必須先確定開端的標准,那麼什麼是開端的標准呢?他們認為必須從以下三方面考慮:
第一,研究資本主義的產生,必須發端於馬克思所說的「資本主義時代」開始的時機,不能提前也不能推
後。因為生產力的發展是基礎,它在促進社會形態更替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資本主義開始的世紀,集中地反映了資本主義產生時期經濟政治發展的水平和要求。
第二,在資本主義時代開始的世紀,選定一個能夠集中地反映該時代本質和主流、代表歷史發展方向、有較大影響的資產階級革命事件,作為世界近代史開端的標志。因為在剝削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社會里,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只有通過階級矛盾、階級斗爭和暴力革命表現出來。資產階級革命的首次成功,自然是世界近代史的一個重大路標。
第三,世界近代史有特定的研究對象和任務,在確定它的分期標准時,必須牢固樹立以近代世界為一全局、整體的觀念,不能任意割裂和取捨。只有把上述三點有機的結合起來,全面地綜合考察,才能正確地認識近代世界歷史的開端。根據這樣的標准,毫無疑問,16世紀的尼德蘭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因為,16世紀是資本主義時代開始的世紀。資本主義時代的開始,意味著人類社會進入了從封建主義形態過渡到資本主義形態的劇烈變革時期。封建關系瓦解,資本原始積累加速進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初步發展,資產階級的出現及其與封建制度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的斗爭,構成了它的基本特徵。尼德蘭16世紀的歷史,集中地反映了這個時代開始時的基本特徵。
16世紀的尼德蘭,以其發達的工商業傳統,優越的地理條件,成為世界上資本主義經濟最發達的國家。這時,尼德蘭的工業進入了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初級階段,在農村,封建生產關系的瓦解和資本主義性質的農場經濟的出現是並行的。在經濟生活發生變化的同時,社會結構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動,原來占統治地位的封建主階級分化瓦解,從中分化出一部分人從事資本主義的經營活動。主要由商人、包買商、手工工場主、農場主組成的城鄉資產階級正在形成,其中商業資產階級占首要地位。他們的階級利益與統治尼德蘭的西班牙人及其封建制度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國內市場的形成,民族意識的覺醒,一場公開的資產階級風暴席捲而來。
16世紀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絕不是尼德蘭的孤立現象,英國、義大利、法國、德國等都程度不同地有類似的變動,只不過尼德蘭這時走在歐洲的前列,代表這一歷史時代的發展方向罷了。
16世紀的尼德蘭革命,是反對西班牙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革命戰爭,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正確認識尼德蘭革命的性質,客觀評價其歷史地位,是它能否作為世界近代史開端的關鍵。在尼德蘭革命前,統治尼德蘭的是當時最大的殖民國家西班牙,這是一個封建國家,它竭力維護封建制度,扼殺資本主義關系的發展,是歐洲封建勢力的主要堡壘。
16世紀的尼德蘭是資本主義最發達,新教思想最活躍的地方,西班牙強化封建專制統治、奴役被壓迫民族的政策使得尼德蘭成為歐洲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集合點,正在形成中的尼德蘭民族,最終選擇了推翻西班牙封建殖民統治,建立民族獨立國家的道路。這場革命的發動者和主力軍是城市平民、農民和漁民,領導者是以商業資本家為主體的資產階級和貴族反對派,主要打擊對象是西班牙封建專制殖民統治。
盡管16世紀尼德蘭的資本主義各種關系尚未完全成熟,但這場革命具備了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一般特徵,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相比,本質上有很多共同點,如:這兩次革命都處於資本主義手工工場的初期階段,資本主義的發展同封建制度的存在已經不相容了;這兩次革命都披著宗教外衣;兩國的資產階級都沒有與人民結成聯盟,而是與一部分貴族結盟,充當領導者,使革命具有保守性和妥協性;這兩國產生的新政權,本質上都是資產階級和部分貴族的聯合專政;而且,革命成功後,兩國都走上了資本主義性質的殖民擴張道路。尼德蘭革命的意義和對歐洲各國乃至世界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在經濟方面,這個17世紀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有力地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和世界市場的發展;在政治上,它一方面打擊了西班牙在歐洲的封建霸權,同時在破壞封建國家機器,建設資產階級政權方面首次作了成功的嘗試。同時,世界近代史的對象和任務是既要研究清楚一個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資產階級革命史的事實及規律性,同時還必須把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當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來考察,從不同時期各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共性和個性中,研究整個資產階級革命的規律、地位、作用等。尼德蘭革命自然是這個整體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綜上所述,16世紀的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應該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19世紀說
這種觀點認為,長期以來,人們一直習慣於把歐洲近代上限視為世界近代上限,但由於世界歷史發展的不平衡性,這兩個上限之間,必然會有一個「時間差」,歐洲近代史始於15世紀,世界近代史則始於19世紀。世界近代史到來的根本原因,是西方的產業革命極其大工業生產力向全球范圍傳播能力的形成,是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由於這一切,佔世界人口80%的亞、非、拉各大洲,便在19世紀進入了自己的近代史階段。從而,以往歐美范圍的區域性的近代史,在19世紀擴展成為真正的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就是從這時開始的。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15世紀的下半葉,是歐洲從中世紀到近代史的轉變期,到16世紀初,歐洲即正式進入近代史階段,但直到18世紀末,整個世界並未進入近代史階段,這一時期,實際上只是世界近代史到來的准備期。因為,
第一,以1640年的英國革命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這既是對馬克思的一種誤解,也是缺乏世界性眼光的一種表現。馬克思在闡述英法革命的意義時,明確將英國和法國革命稱作是「歐洲范圍的革命」;
第二,從17世紀起,世界上進入近代史階段的區域有所擴大,但這種擴大仍是局部的,而不是全球性的;
第三,從16世紀到18世紀,是歐洲的工場手工業時期和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工場手工業,因其勞動生產率比較低,所以不可能,也沒有被歐洲各國在其掠奪性的國際貿易中帶到世界各地;
第四,16至18世紀,是世界近代史到來的必不可少的准備階段。所以,從19世紀初到19世紀末,這是世界從前資本主義時代到資本主義時代的完整過渡期,是世界近代史的真正上限。在這一時期,一方面歐美資產階級革命仍在繼續,其資本主義社會也在向上發展之中,另一方面,佔世界人口和面積大多數的亞、非、拉各大洲,都已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革命的歷史時代,因而,整個世界也就進入了資本主義時代,即進入了近代史的歷史階段。持這種觀點的學者提出了世界近代史相對上限的概念。所謂相對上限,就是那些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將新舊兩個時代區分開,但又不能完全區分開的上限。他們認為,在19世紀的范圍內,世界近代的相對上限有三個。1.19世紀初,是世界近代史階段初步到來的歷史時刻。因為,第一,英國的機制工業品開始傾銷到拉美各國以及亞洲和北非的一些國家,使上述廣大地區進入了自己的近代史階段;第二,1825年英國解除了禁止機器出口的禁令,標志著近代大工業生產力已開始逐漸具備了直接向世界各地傳播的能力。這時,近代史的世界性,已經初步形成。2.19世紀中葉,這是世界近代史階段基本到來的歷史時刻。因為,第一,工業革命在歐美主要國家完成或迅速發展,使得西方大工業生產力向全球傳播,世界市場已經基本上形成。第二,西方的機制工業品,已經傾銷到世界大部分落後國家和地區,亞、非、拉的許多國家開始產生或初步地發展了自己的近代資本主義經濟,這樣,除了亞、非一些地區外,整個世界已經進入了資本主義的歷史時代,世界近代史的歷史階段,已經基本到來。3.19世紀末,這是世界近代史階段完全到來的歷史時刻。因為,第一,經過第二次產業革命,西方的大工業生產力已完全具備向世界各地傳播的能力,西方的資本主義社會也已開始進入新質的發展階段;第二,資本輸出已經具有了重要意義,它「加速了最落後的國家裡的資本主義發展」,全球大部分落後國家均已進入了近代資本主義發生、發展的歷史時期;第三,到19世紀末,世界被瓜分完畢,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已經形成,整個世界已經進入了資本主義時代,世界近代史階段,也完全到來。近代史結束以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開始。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
1500年說
如今史學界大部分學者都持這種觀點,他們認為,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資本主義在西方上升、發展、向全世界擴張並由之在全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歷史,而導致資本主義在西方上升、發展的一系列變化、一系列事件,幾乎都與地理大發現息息相關,特別是地理大發現直接誘發了商業革命和西歐國家的海外殖民擴張,對西歐資本主義工業化起了最有力的催化作用;資本主義在西方上升發展的歷史,也是世界從地區隔絕走向統一整體的歷史,而正是隨著地理大發現,西方國家的海外殖民,以及世界市場的形成,過去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相對隔絕狀態才逐漸被打破,整個世界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才逐步形成為密切聯系的、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一體;世界歷史近代與古代的分期斷限,應該以有世界意義的重大經濟形態變化為主要依據。1500年前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地理大發現、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等,導致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從而引起了遍及世界各地區的社會經濟的重大變化。因此,以1500年作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合乎歷史唯物主義原則的。
備註:中國中學教材中普遍採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說這一觀點。
為什麼說1500年左右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①1500年左右地理大發現,實現了歐、亞、美大陸文明的全球性交匯,開始了全球一體化的歷史進程。
②地理大發現使世界貿易發生重大變化,歐洲貿易擴大到全世界,為新興資產階級提供了新的活動場所,也使世界其他地區的社會經濟受到很大影響,一些地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且通過海外殖民掠奪和重商主義政策積累了大量的貨幣資本。
③作為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的文藝復興肇始於義大利,不久即擴散到西歐和北歐,宗教改革也為新興資產階級提供了戰勝天主教會的思想武器,形成了資產階級的宗教觀。意識形態領域的這些變革預示著資本主義新時期曙光的到來。
『貳』 歐洲近代史是什麼時候開始
大約從1500至1800年,或者從1492年發現新世界到1789年。
15世紀末以來,以地理大發現、宗教改革、民族國家的崛起為標志,歐洲進入近代時期。 近代包括從中世紀到工業革命為止的三個世紀,大約從1500至1800年,或者從1492年發現新世界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為止。
這個時期的特點是科學的重要性上升,技術進步突飛猛進,世俗公民政治和民族國家異軍突起。資本主義經濟從義大利北部諸共和政體如熱那亞等開始萌芽發展。近代也見證了重商主義經濟理論的發展及占據主導。
自然,近代也代表了在大部分歐洲地區封建社會、農奴制以及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的衰落與最終消失。這一時期也包括了新教改革、災難性的三十年戰爭、歐洲對美洲殖民和歐洲獵殺女巫活動。
(2)法國什麼時候步入近代擴展閱讀
世界近代史:起始時間——16世紀
從時間和內容上,可將其分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工業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三個時期。
按照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發展的客觀規律,可將世界近代史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資本主義制度產生時期(17、18世紀);
第二,進入工業資本主義時代(19世紀上半期);
第三,資本主義制度在全世界的確立(19世紀50、60年代);
第四,資本主義穩定、發展並開始進入壟斷時期(19世紀末、20世紀初)。
『叄』 各國近代史開端
中國1840(鴉片戰爭),英國1640(資產階級革命),法國1789(法國大革命),俄國(史學界一般以彼得大帝啟動俄國近代化過程的改革為俄國近代史的開端。 ),荷蘭1581(資產階級革命)。日本1868(明治維新)更多請追問!!!無疑問求採納,謝謝【望求採納】!!!
『肆』 法國與中國近代史的對比
法國近代史比中國早幾十年。法國是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是步入近代史的;而中國的近代史是在鴉片戰爭之後才開始的。前者是法國內部資產階級革命形成的,後者是由英國侵入造成中國進入近代史。
『伍』 西方劃分近代史、現代史的年限
「近代」相當於資本主義社會階段,而「現代」則是指以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為開端的一個新的時期。
世界近代史是資本主義產生、確立和發展的歷史。是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並逐步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和向帝國過渡的歷史。整個世界近代史有三條線索:一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發展;二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三是亞、非、拉美人民反對殖民壓迫。
從時間和內容上,可將其分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工業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三個時期。按照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發展的客觀規律,可將世界近代史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資本主義制度產生時期(17、18世紀);第二,進入工業資本主義時代(19世紀上半期);第三,資本主義制度在全世界的確立(19世紀50、60年代);第四,資本主義穩定、發展並開始進入壟斷時期(19世紀末、20世紀初)。
世界現代史是十月革命後的人類歷史,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共同發展、共同借鑒的歷史。一說,以第三次科技革命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開始。
(5)法國什麼時候步入近代擴展閱讀:
關於世界歷史的分期,至今還沒有完全一致的意見。早在文藝復興時期,西方就已有了把歷史分為「古代」、「中世紀」和「近代」的說法。這種主要基於歐洲歷史的分期,在西方史學界長期沿用。有不少史學家又在三時期之後加上「當代」或「現代」,從而形成四階段分期法。
馬克思主義史學也採用四階段分期法,其基礎是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社會經濟形態發展的理論,與以政治興替或其他「重大事件」為分期標准者有本質的不同。
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對世界史的分期,一般都以「古代」相當於原始社會及奴隸社會階段,「中世紀」相當於封建社會階段,「近代」相當於資本主義社會階段,而「現代」則是指以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為開端的一個新的時期。
『陸』 英國、法國是較早邁進現代社會的國家,在18世紀和19世紀的時候,它們是世界發展的領頭羊。究竟是什麼原因
(1)《 權利法案》查理一世(2分) (2)對內鞏固資產階級統治,頒布了法典;對外多次打敗歐洲反法聯盟的軍隊,乘勝擴大了法國的疆域,控制了歐洲的很多地方。(意思對即可)(2分)因為他遠征俄國失敗。(1分) (3)牛頓在天文學方面創立了萬有引力定律;數學上創建了微積分;力學上提出了力學三定律;牛頓是自然科學的奠基人。(答對一條即可)(1分)蒸汽機(1分)[ (4)步入近代;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時期;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資本主義的產生、鞏固發展時期。(答對一條即可)(1分) 『柒』 法國近代史
法國近代史概括: 『捌』 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15世紀末,新航路開辟,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玖』 法蘭西經歷了怎樣的革命進程才走向近代化之路 18世紀對於法國人來說,註定是一個失落的時代。這個時代,法國人從路易十四的巔峰墜落了下來,還沒有站穩之際,英國就開著工業革命的機動車,大步遠去。再看大洋彼岸的美洲,殖民地的丟失就已經讓法國人備受打擊,現在北美人居然用法國啟蒙運動中偉人的思想去構建了自己的國家。而此時的法國,依然還是一個專制、落後的傳統農業國。 如何重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法國必須實現兩個革命,工業革命和民主革命,後來被統稱為「雙元革命」。面對失落的局面,法國人選擇了激進的革命道路,從法國大革命開始,一直到1870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法國的革命就沒有停止過。而法國的革命也和當時的歐洲格局緊密相連,因此法國的革命,也是歐洲的革命。 背景:18世紀的法國社會矛盾尖銳。國內農民生產貧窮,稅收繁多。國內設置的重重關卡又阻礙了工商業的發展。大量的農民湧入城市,失業率不斷上升,社會動盪不安。路易十五時期,參與許多戰爭,如七年戰爭、美國獨立戰爭,由於戰爭債務帶來的社會負擔,1788年,法國又發生了旱災、冰雹等自然災害。導致農業產量大量降低,食品價格大幅上漲,飢荒大面積發生。 在路易十五當政時期(1715年-1774年),爆發了啟蒙運動。在革命前,法國的居民被分成三個等級:第一等級:天主教高級教士和國王。第二等級:貴族。第三等級:包括資產者、農民、無產者在內的市民、下層人民,除第一第二等級外其他階層。新舊階級勢力之間的沖突在某種程度上對革命推波助瀾。法國的貴族頭銜是開放的,讓一些有能力及有錢的第三等級人群有機會成為貴族。1700年至1789年間,法國社會增加了約5萬個新貴族。隨著國家財政陷入危機,封爵的價格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一些沒落的貴族對這些新貴族也十分的不滿。貴族本身也有投資商業、礦業、地產等行業,因此資產階級財富與貴族財富的概念界限在18世紀以後變得模糊,但資產階級和貴族之間的沖突依然日益嚴重。 滑鐵盧戰役 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建立,雙方在萊比錫決戰,結果法軍失敗。1814年,聯軍進入巴黎,結束了法蘭西第一帝國,波旁王朝復辟,拿破崙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爾巴島。1815年,拿破崙卷土重來,恢復統治,歐洲各國又組建第七次反法同盟,雙方在滑鐵盧決戰,最終拿破崙失敗,被流放到了大西洋的聖赫勒拿島。波旁王朝再次復辟。 1815年,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後,以英、俄、奧、普為首的戰勝國召開了維也納會議。會議的主要目的是:恢復拿破崙戰爭時期被推翻的各國舊王朝及歐洲傳統秩序,防止法國東山再起,戰勝國重新分割歐洲的領土和領地。各戰勝國都想乘機擴張自己的領土和領地。由此形成了維也納體系。 在維也納體系下,波旁王朝在法國恢復,但是波旁王朝並非過去的專制政體,而是建立了君主立憲色彩的政體。1820年,極端保王黨開始占據議會選舉多數,開始試圖恢復專制制度。1824年,極端保王黨頭目查理十世上台,實行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政策,引發了社會矛盾。同時,在英國經濟危機影響下,法國也產生了工業危機、金融危機和自然災害,激化了國內矛盾。1830年7月,巴黎爆發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史稱「七月革命」。 與法國什麼時候步入近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80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4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9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6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3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9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