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戰中德國戰勝法國後為什麼不搶他的海外殖民地
1、德國海軍不強大,無法和英國搶奪制海權,也就無法打通與殖民地的聯絡,無法將殖民地的資源運回本土。無法利用的資源還不如不要。
2、當時石油資源出產最多,也是被發現最多的是英國、荷蘭的殖民地緬甸、印度尼西亞那邊,法國在北非的殖民地上的石油資源還未被發現。(也就是當今世界儲量最大的中東地區)
要不然希特勒打破頭都會去搶,說不定還會改變對蘇聯的戰略,先打北非再打蘇聯。
3、巴巴羅薩計劃即將開展,不能分出兵力來。
隆美爾被提升為元帥之後,也是最名不副實的元帥,手上只有幾個不滿員的德軍師。
㈡ 二戰法國投降後,其在海外的殖民地命運怎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法國戰敗投降之後,其在海外的殖民地主要呈現出以下幾種情況:
1.被德國佔領。
而戴高樂將軍在法國戰敗之後就逃到了英國,他宣揚法蘭西精神,組織軍隊繼續抵抗德國法西斯,有不少法國的殖民地響應了戴高樂將軍的號召,聽命於戴高樂將軍。
㈢ 二戰印度幫英國打德國,獲得自治權,為什麼法國殖民地就沒那麼幸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中,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五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
雖然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的結果是勝利的,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整個世界各國所帶來的影響,卻很久都沒有消除,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聯合國也相繼成立。
法國對越南出兵無可厚非,畢竟是自己殖民地,他們要想獨立,出於利益,可能要派兵抵抗,但是對阿爾及利亞可能過分了,畢竟在二戰期間,阿爾及利亞為法國的勝利,也是出錢出力的,這樣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真的好嗎?
不過後期阿爾及利亞也是通過戰爭的方式獨立了,從此也可以看出,其實做人還是要厚道點比較好。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待,法國過河拆橋的這種行為的呢?
㈣ 二戰初期法國就投降 為什麼戰後還會成為常任理事國
因為它的國家實力就擺在那裡,當時國民黨的中華民國從實力上講,還不配跟法國相提並論呢!法國之所以戰敗投降更主要的原因,恐怕是法國人根本就不想再打一次,像一次世界大戰那樣的愚蠢戰爭。
㈤ 二戰期間法國為何沒有被德國全面佔領
二戰時,在攻佔波蘭之後,德國又用閃電戰佔領了法國北部和沿海地區,而法國的南部地區則由親德政權維希政府進行統治。雖然德國沒有全面佔領法國,但實質上這個維希政府還是要聽從德國的安排,維希政府對德國採取合作態度,也沒有耽誤德國的戰略。
維系政權除了不對外侵略外,其他方面完全按照德國的套路和要求來,比如建立嚴格的審查制度,排斥異己,打擊猶太人等。同時殺害敢於反抗德國的法國救國人士。另外在經濟方面,該政權還向德國佔領軍支付各種費用,有點向當今的日韓兩國給美國交付保護費一樣。在整個二戰期間,法國一半的經濟都用在了德國身上。之所以如此賣力,是因為該政府希望盡早從德國主導的歐洲中獲得自主權,成為一個合法的政權。
二是在西線戰事結束後,德國的下一個目標是東面的蘇聯。全面佔領一個人口有4000萬的法國會牽制德軍大量的兵力,得不償失,也沒有必要。因此德國在戰爭初期並沒有全面佔領法國。不過隨著戰事的演變,特別是在1942年11月8日盟軍在北非登陸後。德國為了防止美英從地中海登陸法國,在1942年11月佔領了法國南部,控制了整個法國。
㈥ 法國投降,德國為什麼要保留其五分之二的國土
1940年6月21日,大勢已去的法國與德國開始進行停戰談判。談判地點還是貢比涅,還是那節專列車廂,為什麼呢?很簡單,1918年德國簽字投降的地方就是這里,隨後就是《凡爾賽和約》的制裁,德意志民族的屈辱必須在這里發泄。
這一天,作為恥辱的象徵,福熙的專列車廂被德國工兵從博物館里拉出,停放在原來的位置。為了更能獲得征服者才能體會到的快感,會議地點事先對法國人保密。德國人就是想看到法國人驚愕時的窘迫樣子,以及帶給他們的最大羞辱。
不管怎麼說,如今的德國成為歐洲真正的霸主,特別是法國的投降,以及英國勢力被趕回本土,剩下的小國要麼被滅亡,要麼淪為德國的“馬前卒”。而一戰後,過著憋屈生活的德國人終於揚眉吐氣了一把,更加瘋狂地追隨德國元首。
殊不知,這是一條自尋滅亡的道路,德國的“輝煌”很快就會過去。
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㈦ 二戰期間法國戰敗投降,憑啥成為常任理事國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二戰期間,德國閃電一般佔領了波蘭,隨後英國和法國宣布參與戰斗。法國本以為可以仗著之前建立的馬奇諾防線,頑強的抵抗德軍進攻,沒想到德國居然繞過了他們引以為傲的工程,重新找了一個路線,發動了非常猛烈的進攻。不久之後,抵擋不住的法國人,無奈的舉起了白起,像德國表示投降。
第四,法國仍保持著很強的實力,二戰結束之後,法國曾站出來公然反抗美國,而且還推出過北約。當時美國正在跟蘇聯冷戰,一直都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法國敢跟美國對抗,顯然是對自身實力很有信心。法國人曾多次表示,不能因為一次戰敗投降,就忘記他們曾經取得的勝利。
㈧ 二戰期間法國投降後,其殖民地怎麼樣了
殖民地官員陷入分裂,一部分(很少的)支持自由法國;絕大多數支持維西政權
當然也有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被日本乘機吞掉的
自由法國的勢力首先就是從這些殖民地下手而壯大的,如對塞內加爾、法屬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的軍事行動
㈨ 二戰中法國投降之後怎麼了
二戰中法國投降之後,事實上投降之後的法國,除宵禁和主要工業品供給德國外幾無損失。這避免了與德國鏖戰後嚴重的經濟衰退和殖民地損失,從而讓英國和蘇聯獲益。
1940年6月22日法國宣布投降,同時成立以貝當元帥為首的親納粹「維希法國」。由於英國擔心法國艦隊為德國所索俘虜,英國派艦隊擊沉了法國艦隊,由此造成了維希法國和盟國的敵對關系。但是法國在戴高樂和他所領導的自由法國(後稱戰鬥法國)繼續跟法西斯抗爭。法國50萬「內地軍」在解放巴黎中的建立了不朽的功績。
(9)法國投降後為什麼沒被殖民擴展閱讀
1939年9月1日,德軍集中強大的兵力,在大批飛機、坦克的配合下,對波蘭發動了突然襲擊。波蘭軍隊奮力抵抗,但軍隊陳舊的武器裝備和落後的戰術,根本無法抵擋德國法西斯的「閃電戰」。波蘭軍隊節節敗退,很快大片土地淪陷。英、法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39年9月,波蘭覆亡。 蘇聯趁德軍侵入波蘭之際,開始向西擴展疆域,建立了所謂的「東方戰線」。
1940年,德國發動「閃電」攻勢(稱「白色閃電」)。4月9日攻擊丹麥和挪威,5月10日採用「曼斯坦因計劃」完成對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比利時等國的佔領。同時,德軍繞過法軍重兵設防的馬其諾防線,侵入法國境內。
1940年5月,英法聯軍在法國進行敦刻爾克大撤退。英法軍隊大部分撤入英國境內,為未來的反攻保存了有生的力量。
1940年6月,德國對法國發動了總規模的進攻,義大利也趁火打劫,對法國宣戰,6月 22日,法國投降。
1940年7~10月,希特勒發出了關於入侵英國的命令(海獅計劃)。德軍對英國發動猛烈的空襲和潛艇戰。 企圖迫使英國屈服。 丘吉爾首相領導英國軍民奮起反抗,粉碎了希特勒的陰謀。德國遭到了發動侵略戰爭以來的首次失敗。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執行「巴巴羅薩計劃」,德國軍隊以550多萬人、4000多輛坦克和近5000架飛機的強大兵力,分為三路,突然向蘇聯發動全面的進攻,蘇德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蘇聯軍隊猝不及防,節節失利,蘇聯大片領土淪陷,蘇聯軍隊和武器裝備也損失慘重。
㈩ 為什麼德國將法國逼投降之後不直接佔領
這就能以法國的名義去號令操控許多法國海外殖民地。特別是北非和敘利亞這種地方。就因為德國這一舉,英美開始登陸北非的時候,解放歐洲的第一步,前期還要額外花時間精力去對付法國在當地的數十萬大軍。人家高層已經投靠了德國。。。當然默認反抗英美。當然,這些法軍見風使舵挺快,一見德國勢弱,馬上反水。